纱线疵点的分级
- 格式:doc
- 大小:200.00 KB
- 文档页数:7
布面疵点知识全知道作为一个棉纺织行业的从业人员,特别是技术或者是管理人员必须要知道一些最基本的布面疵点知识,现以棉本色布布面疵点为例来详细说明各类布面疵点的具体内容及疵点名词说明,值得分享和收藏备用。
a各类布面疵点的具体内容a1经向显著疵点竹节、粗经、特克斯数用错、综穿错、筘路、筘穿错、多股经、双经、并线松紧、松经、紧经、吊经、经缩波纹、断经、断疵、沉纱、星跳、跳纱、棉球、结头、边撑疵、拖纱、修正不良、错纤维、油渍、油经、锈渍、不褪色色经、不褪色色渍、水渍、污渍、浆斑、布开花、油花纱、猫耳朵、凹边、烂边、花经、长条影、针路、磨痕、木辊皱、荷叶边、经缩方眼、边撑眼、锈经、煤灰纱。
a2纬向显著疵点错纬(包括粗、细、紧、松)、条干不匀、脱纬、双纬、纬缩、毛边、云织、杂物织入、花纬、油纬、锈纬、不褪色色纬、煤灰纱、百脚(包括线状及锯状)、断纬。
a3横档拆痕、稀纬、密路。
a4轻微疵点破洞、豁边、跳花、稀弄、经缩浪纹(三楞起算)、并列3根吊经、松经(包括隔开1~2根好纱的)、不对接轧梭、1cm的烂边、金属杂物织入、影响组织的浆斑、霉斑、损伤布底的修正不良、经向5cm内整幅中满10个结头或边撑疵。
a5经向疵点及纬向疵点中,有些疵点就是这两类共同性的,例如竹节、冲纱等。
在分类中只列为经向疵点一类,如在纬向发生时,应当按纬向疵点评分。
a6如在布面上出现上述未包括的疵点按相似疵点评分。
b疵点名称的表明b1破洞:3根及以上经纬纱共断或单断经、纬纱(包括隔开1~2根好纱的),经纬纱起圈高出布面0.3反面形似破洞。
b2豁边:边非政府内3根及以上经、纬纱共断或单断经纱(包含分隔1~2根好纱)。
双边纱2根作1根计,3根及以上的存有1根算1根。
b3跳花:3根及以上的经、纬纱相互脱离组织,包括隔开一个完全组织。
b4烂边:边非政府内单断纬纱,一处割断3根的。
b5修正不良:布面被刮起毛,起皱不平,经、纬纱交叉不匀或只修不整。
b6霉斑:变色后布面发生霉点(斑)。
附录A(规范性附录)外观疵点说明A.1条干不匀:因纱线条干短片段粗细不匀,致使成品呈现深浅不一的云斑。
A.2粗细节:纱线粗细不匀,在成品上形成针圈大而凸出的横条为粗节,形成针圈小而凹进的横条为细节。
A.3厚薄档:纱线条干长片段不匀,粗细差异过大,使成品出现明显的厚薄片段。
A.4色花:因原料染色时吸色不匀,使成品上呈现颜色深浅不一的差异。
A.5色档:在衣片上,由于颜色深浅不一,形成界限者。
A.6草屑、毛粒、毛片:纱线上附有草屑、毛粒、毛片等杂质,影响产品外观者。
A.7毛针:因针舌或针舌轴等损坏或有毛刺,在编织过程使部分线圈起毛。
A.8单毛:编织中,一个线圈内部分纱线(少于1/2)脱钩者。
A.9花针:因设备原因,成品上出现较大而稍凸出的线圈;三角针(蝴蝶针):在一个针眼内,两个针圈重叠,在成品上形成三角形的小孔;瘪针:成品上花纹不突出,如胖花不胖、鱼鳞不起等。
A.10针圈不匀:因编织不良使成品出现针圈大小和松紧不一的针圈横档、紧针、稀路或密路状等。
A.11里纱露面:交织品种,里纱露出反映在面上者;混色不匀:不同颜色纤维混合不匀。
A.12花纹错乱:板花、拔花、提花等花型错误或花位不正。
A.13漏针(掉套)、脱散:编织过程中针圈没有套上,形成小洞,或多针脱散成较大的洞;破洞:编织过程中由于接头松开或纱线断开而形成的小洞。
A.14露线头:在编织、套口、手缝、修补等工序中产生的露于产品表面的纱线线头,长度超过1cm 者A.15拷缝及绣缝不良:针迹过稀、缝线松紧不一、漏缝、开缝针洞等,绣花走样、花位歪斜、颜色和花距不对等。
A.16锁眼钉扣不良:扣眼间距不一,明显歪斜,针迹不齐或扣眼开错;扣位与扣眼不符,缝结不牢等。
A.17修补痕:织物经修补后留下的痕迹。
A.18斑疵:织物表面局部沾有污渍,包括锈斑、水渍、油污渍等。
A.19色差:成品表面色泽有差异。
A.20染色不良:成衫染色造成的染色不匀、染色斑点、接缝处染料渗透不良等。
面料四分制检验标准布匹的检验方法常见的是"四分制评分法"。
在这个"四分制评分法"中,对于任何单一疵点的最高评分为四分。
无论布匹存在多少疵点,对其进行的每直线码数(Linear yard)疵点评分都不得超过四分。
对于经纬和其他方向的疵点将按以下标准评定疵点分数:一分: 疵点长度为3寸或低于3 寸两分: 疵点长度大于3寸小于6 寸三分: 疵点长度大于6寸小于9 寸四分: 疵点长度大于9寸对于严重的疵点,每码疵点将被评为四分。
例如: 无论直径大小,所有的洞眼/抽纱都将被评为四分。
对于连续出现的疵点,如: 横档、边至边色差、窄封或不规则布宽、折痕、染色不均匀等的布匹,每码疵点应被评为四分。
每码疵点的评分不得超过四分。
-------------------------------------------------------------------------一/评分的计算二/不同布种的接受水平三/抽样程序四/评定布匹等级的其他考虑因素五/织物疵点专用术语评分的计算:原则上每卷布经检查后,便可将所得的分数加起来。
然后按接受水平来评定等级,但由于不同的布封便须有不同的接受水平,所以,若用以下的公式计算出每卷布匹在每100平方码的分数,而只须制订一在100平方码下的指定分数,便能对不同布封布匹作出等级的评定。
(总分数x 36 x 100) / (受检码数 x 可裁剪的布匹宽度) = 每100平方码的分数-------------------------------------------------------------------------不同布种的接受水平不同类型的布匹被分为以下四大类。
超过指定分数的单卷布匹应被定为二等品。
如果整批布匹的平均评分超过了指定的分数水平,则该批布匹应被视为未通过检验。
分组面料类型单卷可接受分数平均可接受分数梭织布匹类型布匹种类单卷整批1 全人造布匹,聚酯/尼龙/醋酸纤维制品衬衫衣料纺人造纤维织物精纺毛料20点/100平方码 16点/100平方码2 粗斜纹棉布帆布府绸/牛津条纹或方格纹棉布衬衫衣料纺人造纤维织物毛织品条纹或格子花纹的布/染成的靛青纱所有专用布匹,提花织物/多比灯芯绒/天鹅绒/伸展粗斜纹棉布/人造布匹/混纺28点/100平方码 20点/100平方码3 亚麻布薄细棉布40点/100平方码 32点/100平方码4 多皮奥尼丝绸/轻丝绸50点/100平方码 40点/100平方码针织布匹类型布匹种类单卷整批1 全人造布匹,聚脂/尼龙/醋酸纤维制品人造丝精纺毛料混纺丝绸20点/100平方码 16点/100平方码2 全专业布匹,提花织物/多比灯芯绒纺人造纤维织物毛纺品染成的靛青纱丝绒/斯潘德克斯25点/100平方码 20点/100平方码3 基本针织布匹(精梳棉布/混纺棉布)30点/100平方码 25点/100平方码4 基本针织布匹(经梳毛机梳理过的棉布)40点/100平方码 32点/100平方码抽样程序选择待检卷完全是随机挑选。
纱线质量与布面外观疵点众所周知,在考核织物质量的各项指标中,最重要的是织物的外观质量。
除织物的组织风格外(光泽、手感、纹路等),织物外观质量重点关注的是织物表面疵点。
因此可以说,布面外观疵点是影响织物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对纱线产品质量提出要求的关键要素。
我们通常所说的布面外观疵点多种多样,按其出现的部位可分径向疵点,纬向疵点,经纬共有疵点,按影响面积分为局部性疵点和散布性疵点,按造成原因可分为纱疵、织疵、染整疵点等。
其中,结合纱线产品,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因纱线质量引起的布面疵点类型以及成因,因此,首先需要了解按照原因分类的布面疵点的种类。
纱疵,是由纱线本身质量引起布面疵点,通常有粗纱、细纱、结纱、条干、花纬等,织疵是由织造过程产生的疵点,有跳纱、断径、径档、纬挡、缺纬、厚薄段等,染整疵点是在染色工艺中发现的疵点:如色档(横档)、色花、色差等,这类疵点一般难以修复。
三类疵点的成因既有所不同,又相互关联,因此,概括地说,布面疵点的形成有纱的原因、织机的原因、染整工艺的原因,还有管理的原因。
与纱线质量有关的常见布面疵点有:条干不匀:指叠起来看前后都能与正常纱线明显划分得开的较差的纬纱条干。
竹节:布面上出现规律性的短片段的粗节,这种疵点大多是由于纱线粗节过多引起。
错纤维:异纤维纱线织入,如纱线上含有三丝等非棉类纤维。
错支:不同纱支的纱织入。
布面上会出现明显的厚薄档。
粗经:直经偏粗且长5cm及以上的经纱织入布内。
这类疵点大多是由纱线上的长粗节或长片段不匀造成。
紧经:部分经纱捻度过大造成。
并线松紧:单纱加捻为股线时张力不匀。
云织:纬纱密度稀密相间呈规律性的段稀段密。
大多由错支或纱线重不匀造成错纬:直径偏粗、偏细长5cm及以上的纬纱、紧捻、松捻纱织入布内。
花纬:由于配棉成分或陈旧的纬纱,使布面色泽不同,且有1~2个分界线。
花经:由于配棉成分使布面色泽不同。
在织造过程中,对布面疵点形成的因素有织机的机械问题,在布面外观检验过程中,通常采用目观检验法,检验发现经染整后布面外观疵点常见的有:白星、高捻、起横白星:在染色织物上呈现白色不上色的棉粒,此疵点可能为棉籽或梳棉机问题引起。
纱线主要疵点成因分析与改善措施对于纯棉精梳细号纱线,从危害程度和发生频次看影响布面的有害疵点主要是粗节、细节、条干不匀、飞花、棉结和异常疵点。
为切实满足客户的要求和控制质量成本,纺纱厂必须找到纺纱生产过程中形成这些疵点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降低疵点,从而提高纱线的质量。
粗节、细节1成因常见的布面粗节长短不等:1 cm~2 cm居多,中间粗两头渐细,大多为细纱牵伸不良、牵伸区周围游离飞花附入、粗纱条干片断不匀、粗纱疵点附入、络筒清纱参数设置不当等原因造成;少部分为细纱接头不良或络筒机捻结不良造成。
细节主要是由细纱牵伸不良和络筒捻结不良造成。
2措施对于细纱牵伸不良引起的粗节、细节,可从以下四方面预防和解决:a)降低粗纱捻度,即在不增加断头的前提下尽量采用小的粗纱捻度;b)保证细纱和粗纱牵伸元件状态良好,保持适当的胶辊研磨周期、胶圈更换周期,并随时检查是否有起槽、划痕等问题,随时解决;c)保持恒定的温湿度,避免出现短时大幅度的波动;d)优化细纱工艺,主要是隔距、上销位置和摇架压力的一致性。
对于细纱纺纱过程中产生的粗节和细节,只能利用络筒清纱器切除,这样会引起清纱器切次的增加,需要特别关注捻接质量避免因捻接不良二次形成粗节和细节。
条干不匀1成因布面呈现有规律或无规律的条干阴影;主要因牵伸元件(胶辊、胶圈、罗拉)运转失常、表面毛糙凹凸、胶辊缠花纺纱及落后锭子等纺纱专件异常造成。
2措施牵伸区工艺优化、保持良好的胶辊胶圈状态;控制好单并与粗纱的号数偏差和条干均匀度,发现异常及时隔离;及时修理细纱的坏锭及异常锭,要求挡车工走巡回遇到胶辊、胶圈、罗拉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通知相关人员处理。
在络筒机上对清纱器设置支数变异和珠链纱疵剪切和报警参数,可切除疵点并剔出有问题的管纱。
飞花1成因纺纱生产中因清洁不及时、集棉装置故障、断头急剧增加、空调温湿度异常或气流不畅等情况引起机台上、地面和空气中飞花增加并集聚,纺纱时附入到纱体中形成飞花疵点。
纱线疵点的分级与检验一、目的与技能要求通过实训,在纱疵分级仪上测定纱线10万米各级纱疵数和10万米有害纱疵数,为降低纱线断头,提高织机工作效率及布面质量提供依据。
执行《FZ/T01050-1997 纺织品纱线疵点的分级与检验方法电容式》标准。
纱疵按粗细及长度的不同,可分为23类。
包括短粗节、长粗节及长细节三大类。
分级方法见图1。
图1 纱疵分级仪分级方法1. 短粗节纱疵A1~D4共十六种。
按粗细分+100%、150%、+250%、+400%四个界限;疵点长度分O.1cm、1cm、2cm、4cm和8cm五个界限。
以A、B、C、D区别疵点长度范围,以1、2、3、4区别疵点的粗细范围。
2. 长粗节纱疵E、F、G三种E类纱疵为长度大于8cm,截面粗细大于+100%的纱疵,一般又称双纱纱疵,由双根粗纱喂入或并条接头不良所造成。
F、G类长粗节,分别代表粗细在+45%~+100%之间,长度为8cm~32cm之间和32cm以上的纱疵。
长粗节纱疵以其截面粗细为+45%作为计纱疵长度的起始点。
3. 长细节纱疵H1,H2,I1,I2共四种H1和I1分别代表粗细在-30%~-45%之间,长度在8cm~32cm之间和32cm 以上的纱疵;H2和I2分别代表粗细在-45%~-75%,长度在8cm~32cm之间和32cm以上的纱疵。
二、仪器设备用具及试样材料YG072A型纱疵分级仪、络筒机、打印机等;试样为棉、毛、绢丝、麻、化纤等材料纺制成的、线密度范围在5~100tex的纯纺或混纺短纤维纱线。
(一)YG072A型纱疵分级仪的结构YG072A型纱疵分级仪整套仪器由主控机、电源箱、打印机、处理盒、检测头、馈线等组成,参见图4-16。
不同的络筒机可以选择不同的配置,及设置相应的参数。
最大锭数6锭。
络筒机不能安装防叠装置,转速稳定,成型良好,即纱线运行速度均匀一致以保证纱疵测量的准确。
图4-16 YG072A型纱疵分级仪示意图1.主控机是一套微型计算机,由主机,键盘,显示器组成。
主控机完成人机界面及数据处理。
操作者通过键盘输入的参数由它传给单锭处理器,将单锭处理器送来的纱疵、仪器工作状态等信息显示于屏幕上,并完成试验结果的存储、管理、显示、打印。
2.电源箱电源箱提供给单锭处理器的工作电源有+7.5V,+15v,-15v,+48v;内置一处理单元完成通讯转换功能。
电源箱前、后面板如图4-17所示:3.打印机为彩色喷墨打印机。
4.处理盒处理盒由6块相同的处理器组成。
每个处理器上有两个插座,一个接检测头,另一个接指示灯插件。
处理器根据主控机传送来的设定值处理分析检测头中的纱线信号并将处理结果传至主控机显示。
5.检测头检测头为电容式检测。
采用专用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可靠性高。
检测头上有一指示灯,常亮:表示该检测头或单锭处理器有故障,闪亮表示该锭“到长”(达到设定长度)。
检测头安装时务必使纱路畅通,纱线刚好在检测槽底部的正中间。
纱线偏离中间位置、跳动等都会造成纱疵判断不正确。
电源箱前面板电源箱后面板图4-17 YG072A型纱疵分级仪电源箱三、检测原理电容式纱疵分级仪与络筒机组合使用(也可将纱疵仪装在络筒机上,至少应装5个检测器)。
当络筒纱线以一定速度连续通过由空气电容器组成的检测器时,纱质量的变化会引起电容量的相应变化,将其转化为电信号,经过电路运算处理后,即可输出表示各级纱疵的指标。
四、取样数量及调湿1.取样如样品为交货批,按表1随机地从整个货批中抽取一定的箱数,从每一箱中取一个卷装。
如样品来自生产线上,则随机地从机台上抽取5-10个筒子纱或能满足测试长度要求的若干个满管纱作为试验室样品。
所取样品应均匀分配到各检测器上。
在日常检验中,一组试验长度应不少于10万m,其中毛纺纱可适当减少,但至少为5万m。
对于仲裁检验应进行四组以上试验。
2.试样的调湿在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65%±3%的条件下平衡24h以上,对大而紧的样品卷装或对一个卷装需进行一次以上测试时应平衡48h以上。
表1 取样的箱数货批中的箱数取样箱数5箱及以下全部6~25箱5箱25箱以上10箱五、检测方法与实操程序(一)试验准备1.开机调整络筒机运转速度为600m/min,并检查测量槽是否清洁。
2.打开电源箱电源开关,然后启动计算机,计算机完成自检后启动Windows2000操作系统,系统正常加载后,启动YG072A纱疵分级仪数据分析软件,进入主界面。
软件启动后应进行30分钟的预热,预热完成后再进行操作。
3.设定试验参数在主窗口中选择“参数设定”主功能按钮,此时屏幕显示如图4-18所示,试验参数设定包括“试验参数”和“纱疵切除设定”两部分内容。
图4-18 主窗口对话窗口3.1 试验参数的主要内容:试验参数中“试样长度”、“纱线名称”、“纱线支数”、“材料类型”的设定值与试验结果密切相关,在设定时应格外注意,严格保证设定值与实际相符合,对其设定方法和规则说明如下:试样长度:设定了本次试验的试样长度后,到达该设定长度时系统自动切断纱线,停止本次试验。
此参数设定的试样长度是本次试验走纱的总长度,单位是“米”。
需要设定时使用鼠标点击“试样长度”参数的参数输入区,删除原参数输入新的参数即可。
纱线名称:该参数是用于区别纱线种类的唯一标识,不同的纱线应使用不同的名称,且从名称应该能反映纱线的特征,以便区分。
例如含棉的纱线品种在命名时名称中应当包含字母“C”或“c”,以表明当前测试的品种是含棉品种。
对于以往测试过的纱线品种系统自动保存了设定值,当需要使用时,用鼠标点击参数输入区后的倒置“三角”从下拉列表中直接选择即可。
纱线支数:纱线支数的单位分“Tex”、“Nec”、“New”、“Nm”四中,按其中任何一种单位设置均可,设定完成后,当选择其他单位制时,所设定的参数值会自动完成转换。
纱线材料及材料值:系统首先要求选择纱线材料的类型,选择确定的纱线材料类型之后,输入材料值(见表4-15)。
混纺纱应根据纤维成分的混合比例计算其材料值。
例如:涤纶/棉65/35 材料值=(0.65×3.5)+(0.35×7.5)=4.9表中未列出的纱线可以根据其回潮率按类似纱线设定材料值。
表4-15 材料值纤维材料棉、毛、粘胶、麻天然丝腈纶、锦纶丙纶涤纶氯纶材料值7.5 6.0 5.5 4.5 3.5 2.53.2 有害纱疵切除设定用于设定需要切除的有害纱疵的范围。
系统默认状态是不切除纱疵,设定分级格呈现灰色。
当需要切除时,首先选择“切除”,打开切除设定的开关,此时设定分级格变成红色,用鼠标点击需要切除的格,相应的格变成蓝色,同时比此格门限高的格都跟着变色,当需要取消该格的设定时只需再点击该格恢复为红色即可。
4.分级清纱门限设定选择“分级清纱门限”子功能按钮,系统切换到“分级清纱门限”设定窗口,窗口的设定内容如下图4-19所示:图4-19 分级清纱门限”设定窗口“分级清纱门限”设定包括“分级门限”和“清纱门限”设定两部分内容。
“分级门限”设定的参数用于完成对纱疵进行分级;“清纱门限”设定的参数用于对纱疵进行通道分类和切除设定以及画清纱曲线。
以上参数使用者按照需要输入具体数据即可。
“分级清纱门限”中设定的参数都不需要输入符号,只需输入一个正数值即可。
5.系统设定选择“系统设定”子功能按钮,系统切换到“系统设定”窗口,窗口的设定内容如图4-20所示。
“系统设定”的内容是系统的基本配置信息,按照系统配置的实际情况如实设定即可。
图4-20 “系统设定”窗口当所有参数设定完毕并检查无误后,用鼠标点击“保存参数设定”按钮。
系统根据设定的纱线名称进行比较核对,如果不存在同名的纱线参数则提示用户选择的是“未知的纱线品种”,此时选择“确定”继续进行其他操作。
如果存在同名的纱线参数则提示用户选择的是“已知的纱线品种,是否使用保存过的参数”,此时选择“是”则使用保存的参数试验;选择“否”则使用用户新设定的参数进行下一步试验。
6.预张力的选择张力的选择根据样品线密度的大小,在保证纱条的移动平稳且抖动尽量小的前提下选4-16适当的预加张力。
可参照表4-16的具体规定。
表4-16 预加张力选择线密度范围10tex及以下10.1~30tex 30.1~50tex 50tex以上张力圈个数0~1 1~2 2~3 3~5(二)分级操作程序1.参数设定准确无误并保存后,主功能按钮“分级测试”变为有效,即可选择进行分级试验。
2.选择“分级测试”主功能按钮,系统切换到分级测试对话窗口,显示如下图4-21所示。
图4-21 分级测试对话窗口3.在分级测试对话窗口中,点击“分级开始”按钮,系统弹出“请清洁检测槽”的提示框,清洁完毕并确认后,若为第一次测试的纱线品种,则会弹出“请在任意锭试纱”的提示框,确认后在任意锭走纱,在主窗口的状态栏中显示“正在试纱…”。
约几十秒后纱线被切断,仪器完成定标。
若为已知品种,仪器自动定标。
仪器完成定标后,自动转入分级状态。
4.此时即可开始正式的测试,在各锭走纱;当络纱长度到达设定长度时,自动切断,进入到长状态;除了通过设定长度控制走纱长度外,还可以通过统计表中显示的长度进行手工控制,当到达需要的长度时,手动打断。
当试验结束时点击“分级结束”按钮,结束本次试验。
5.点击“文件打印”按钮,屏幕上将出现仪器可以输出的所有报表形式,在需要的报表前的方框中打勾,确定,系统将按设定进行文件打印。
六、检测结果数据计算与修约试验结果用10万米纱疵数和10万米有害纱疵数表示,有效位数保留整数。
思考题1. 纱疵分级仪分析的是偶发性疵点还是常发性疵点?它的危害是什么?2. 纱疵分级仪操作的注意事项是什么?(本节技术依据:《YG072A纱疵分级仪使用说明书》、《FZ/T01050—1997 纺织品纱线疵点的分级与检验方法电容法》文档已经阅读完毕,请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