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针织面料疵点及其产生原因
- 格式:pdf
- 大小:96.51 KB
- 文档页数:2
常见布面疵点的辨别和成因分析(1)异纱(Wrong Yarn)外观:在针织物之毛中,横向连续之毛圈,由较规格用纱为粗或细之纱织造而成。
一般多为单根,但偶亦有并列或间隔多根者。
视之稀密、厚薄与正常者不同。
成因:在针织物织造时,操作人员误用非指定支数或丹尼规格之纱编织。
误用较细之纱,则织物显得稀薄。
误用较粗之纱,则织物显得密厚。
(2)异经(Wrong End)外观:梭织物之经纱有单独一根或并列数根非指定规格之粗细者。
若为较细之纱,则称谓细经(FineEnd)。
若为较粗之纱,则称谓粗经(CoarseEnd) 。
成因:于整经时取用牵经之筒子纱支数错误,使用非指定规格之经纱。
此种瑕疵经常为全匹性者。
(3)异纬(Wrong Pick)外观:梭织物之纬物,有一根或连续多根非指定规格之粗细者。
若为较细之纱,则称谓细纬(FinePick)。
若为较粗之纱,则称谓粗纬(CoarsePick)。
成因:于织造时,纬纱管之纬纱,或无梭织机喂入之筒子纱支数错误,使用非指定规格之纬纱。
操作人员于发现后,多予以停机拆除。
但自动换管之织机,则往往不易发现。
(4)组织错误(Wrong Weaving)外观:即织法错误,布面之织纹与原设计者不同。
例如左斜纹织成右斜纹等。
成因:一般多为穿综错误所造成。
其它如提花织物之纹板错误,多规格经纱织物之经纱排列错误等。
(5)并经(Wrong Draw)外观:相邻之两根经纱并在一起,依织物组织当作一根织入布中者。
视之,该根(实为两根)纱显得特别粗。
此种瑕疵均为全匹性者,如在经轴初织时发现,剔除并列中之一根,则能完全避免。
成因:1).整经牵纱时疏忽将两根当作一根。
2).浆纱后分纱不清,两根粘在一起,形同一根。
3).穿综时两根穿入同一综丝。
(6)并纬(Mispick)外观:纬纱两根织入同一织口内,偶亦有三根或更多根者。
并纬之长度长短不等,以织物全幅宽者,与在近两布边10公分上下者较多。
成因:1).织物全幅长之并纬,系因停机排除故障后,未查对织口开车。
纬编针织物常见疵点的原因及其解决措施1.针织圆机的结构要解决问题,那就先对事物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下面就先介绍一下针织大圆机的结构:纬编针织是将纱线由纬向喂入到针织机的工作针上,使纱线顺序地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织物的一种方法。
针织大圆机主要由给纱机构、编织机构、牵拉卷取机构、传动机构和辅助机构组成。
(一)给纱机构其作用是将纱线从筒子上退解下来,不断地输送到编织区域,以使编织能连续进行。
针织大圆机的给纱机构有积极式、半积极式和消极式3种类型。
目前生产中常采用积极式给纱机构,以固定的速度进行喂纱,控制针织物的线圈长度,使其保持恒定,以改善针织物的质量。
(二)成圈机构其作用是将喂入的纱线通过成圈机件的运动编织成针织物。
成圈机构由织针等多种成圈机件组成,能独自把喂入的纱线形成线圈而编织成针织物的编织机构单元称为成圈系统。
纬编机一般都装有较多的成圈系统,成圈系统数越多,机器一转多编织的横列数越多,生产效率就越高。
(三)牵拉卷取机构其作用是将已形成的针织物从成圈区域引出,并卷成一定形式的卷装,以使编织过程能顺利进行。
牵拉卷取量的调节对成圈过程和产品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为了使织物密度均匀、门幅一致,牵拉卷取必须连续进行,而且张力稳定。
此外,卷取坯布时还要求卷装成形良好。
(四)传动机构其作用是将动力传送给上述各个机构,使它们协调工作而完成各自的任务。
传动机构要求传动平稳、动力消耗小、便于调节、操作安全方便。
(五)辅助装置其作用是扩大机器的工艺可能性或使机器便于调节和看管,保证编织正常进行,如机器上的花型机构、自动加油装置、清洁除尘装置、各种自停装置等。
2.常见疵点针织大圆机在编织时出现的机械故障和织物疵点的原因较多且比较复杂。
干货汇总79种纺织面料疵点术语,一般人我不告诉他!1、横裆疵(Barre) - 对针织织物而言,这种缺陷的特点是在织物横列或在织物横向上通常会出现一些不均匀的花纹图案。
纱线不均匀、纱线张力不均匀以及纱线具有不同的染料亲和力等都可能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坏地 (Bad Place) - 对于那些难以用语言来描述的织物缺陷而言,这是一个十分方便的术语。
这个术语通常用来描述那些织物织造受到严重破坏的地方。
2、斜纹疵 (Bias) (参考纬斜) - 对梭织织物而言,这种缺陷指的是纬纱与经纱发生尺寸偏斜的地方;对针织织物而言,这种情况指的是织物横列与织物纵行发生尺寸偏斜的地方。
3、鸟眼花纹疵 (Birdseye Defect) - 对针织织物而言,这种情况指的是偶尔无规律出现的与织物设计相反的集圈组织。
4、弓弧 (Bow) - 对梭织织物而言,这种情况指的是纬纱以弧线方式位于织物的宽度方向上;对针织织物而言,这种情况指的是线圈横列以弧线方式位于织物的宽度方向上。
5、断头疵(Broken End) - 这种缺陷指的是经纱断裂后并经过修补的地方,它的常见特点是可以看见织到织物当中的断头。
6、花纹错色疵 (Broken Color Pattern) - 对梭织织物而言,这种情况指的是花纹的不连续性,在用织布机通丝描绘彩色图案时产生错误或者在纬纱断裂时对织布机进行维修以后对图像填充链的重新设置不正确都可能会导致这种缺陷的产生;对针织织物而言,这种情况是由梭换筒错误而产生的。
7、断纬疵(Broken pick) - 这种情况指的是,由于纬纱断裂而导致在织物的部分宽度上缺少纬纱。
擦伤疵 (Bruise) - (参考边撑疵) - 这种情况指的是:由于正在进行编织的纱线或者已经编织完毕的织物受到磨损,从而导致纤维失去方向感并导致织物外观失真。
8、斑点疵(Burl mark) - 这是一种由于某些物质过量而导致的变形,这些物质包括粗纺线,废物以及正在用修补工具来去除的飘头纱。
纬编针织物常见疵点的原因及其解决措施1.针织圆机的结构要解决问题,那就先对事物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下面就先介绍一下针织大圆机的结构:纬编针织是将纱线由纬向喂入到针织机的工作针上,使纱线顺序地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织物的一种方法。
针织大圆机主要由给纱机构、编织机构、牵拉卷取机构、传动机构和辅助机构组成。
(一)给纱机构其作用是将纱线从筒子上退解下来,不断地输送到编织区域,以使编织能连续进行。
针织大圆机的给纱机构有积极式、半积极式和消极式3种类型。
目前生产中常采用积极式给纱机构,以固定的速度进行喂纱,控制针织物的线圈长度,使其保持恒定,以改善针织物的质量。
(二)成圈机构其作用是将喂入的纱线通过成圈机件的运动编织成针织物。
成圈机构由织针等多种成圈机件组成,能独自把喂入的纱线形成线圈而编织成针织物的编织机构单元称为成圈系统。
纬编机一般都装有较多的成圈系统,成圈系统数越多,机器一转多编织的横列数越多,生产效率就越高。
(三)牵拉卷取机构其作用是将已形成的针织物从成圈区域引出,并卷成一定形式的卷装,以使编织过程能顺利进行。
牵拉卷取量的调节对成圈过程和产品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为了使织物密度均匀、门幅一致,牵拉卷取必须连续进行,而且张力稳定。
此外,卷取坯布时还要求卷装成形良好。
(四)传动机构其作用是将动力传送给上述各个机构,使它们协调工作而完成各自的任务。
传动机构要求传动平稳、动力消耗小、便于调节、操作安全方便。
(五)辅助装置其作用是扩大机器的工艺可能性或使机器便于调节和看管,保证编织正常进行,如机器上的花型机构、自动加油装置、清洁除尘装置、各种自停装置等。
2.常见疵点针织大圆机在编织时出现的机械故障和织物疵点的原因较多且比较复杂。
为了利于检修,根据实践经验,大致可以归纳为下列几个方面:(1)机械零件质量差,各零部件的安装配合不良,以及保全保养工作欠佳,在长期运转过程中造成零件的严重磨损。
(2)由于原料品质所引起的。
通常布面的疵点及其产生原因.通常布面疵点1.疵布表磨损点:布面由于摩擦或非正常力的作用,使布面有所损坏。
2.背面的印渍:在印花过程中,常常背面有垫布,使染布的背面有印花的痕迹。
3.横档:在织造过程中,造成的质量问题。
4.斜纹路:针织,梭织布,纹路不直,或非直角状,构成斜纹路。
5.弓纱:弓经或弓纬(梭织和针织都有,往往是张力不匀引起。
6.粗纱:织造过程中由于纬纱用光而带来的引起的粗纬或弓纬,也有其它因素引起的可能7.斑点,粒子:当纬纱用完时,一个尾巴结入织物中,把它钩出来在织物中留下的空档8.飞色:A.纱或织物颜色B.象夹着染色物一样,引起的原因是仿纱或织造过程中的杂物和飞尘造成9.带色:色织物较多,梭织布的色纱经过布机时没,织布机上留下颜色所致,会使织物花形,图案的不全,针织布纱在导圈上留下颜色,同样造成图案和花形不良10.少色:印花过程中,阔色时,由于不平直导致未在布上沾上颜色。
11.色污:印花过程中,被粘污或图案被破坏12.折痕:不同于织档,它有可能贯穿于整个布面,而折痕仅仅是成品检验,折叠过程中折布造成很难在后道工序中把它清除掉13.直档:筒子布,在染色过程中的挤压导致,布面呈现直档14.吊经:由于布机布面张力太大,超过正常的要求,通常断头引起15.筘路:由于针和筘的关系显示洞和少针迹16.缩纬:无梭织机纬纱进去后缺少张力导致纬纱不平直17.印花中的干痕:由于刮刀关系,没有清洁好,通常留下长痕18.少纱:织布和针织机断纱时仍在运转19.飞花:长在纺纱过程中杂质等飞入导致,纱线不纯20.全横档(疵):边对边全排可见的疵点允许2-3次/100码,如果超过3处,就视作为降等,如在6码内出现这些疵点,应扣除这6码数量21.综落下:一般织物吊综带断,导致织造图案的破坏22.孔:破损或破洞23.少经:各种织机停经自动装置无或失灵,导致少经时机器仍在转24.缩皱:未温而皱,通常在两头较多,当布展开来的时候,表现出来为皱纹和波浪,有时在验布机上验布时,如果下面的罗拉紧一点,就会漏过这些疵点25.混纱:纤维或纱支,差错织入布中,布看上去有一些厚或薄,如果纤维不同成品后颜色也不同26.针路:由于弯针引起,针的针痕,通常是垂直方向27.针孔:后加工过程中用于定28.印花错位:由于印花滚筒不是同步进行,导致颜色位置不对,而错位29.聚浆:由于印花过程中停机,导致这一位置中的染料太多30.皱边:预缩过程中导致皱边,缩边等31.筘路:由于筘号不符或用错导致整个图案的筘路32.经路不良:针织布由于针不良,尖针,跳针导致垂直方向的经路33.少经:针织布由于断针,导致少针,通常有断经自停装置34.折痕:布折处,经过印花机时,没有印上去35.背印:在印花过程中,由于印花压力而引起下面的布反印到布上36.松边或长边:布边比布身长,导致在拉布时走布起皱和波浪状。
11:落布操作时,由于木辊直径较大,容易与卷布刺辊上的刺毛铁皮相摩擦而产生类似边撑疵坏布。
12:边撑盒盖上螺栓头部碰撞筘帽前夹木或碰撞飞梭装置铁杆。
13:平车或拆坏布后,用手将布边拉入边撑盒的操作不当。
B:消除方法1:边撑、刺辊配套良好,安装正确。
2:使织机有关部件处于正常状态。
3:加强各工种的操作管理。
4:加强温湿度调节工作。
5:几项技术改进。
(1):采用单只刺辊。
(2):采用颗粒橡胶刺辊或乳胶管辊与铁刺辊混用。
(3):采用十片铜刺辊,比木刺辊或铁刺辊伸幅作用大1~1.5CM。
既可消除因伸幅不良造成的断边,也可减少边撑疵点。
(4):检查木刺辊、铁刺辊、铜刺辊是否达到技术要求。
(5):织机卷布刺辊两端包布,防止落布后将布头卷紧时,布边和刺毛辊表面摩擦而产生边撑疵。
(6):织机卷布辊托脚木轴承厚度,可有原来的19.2MM减为9.6MM,防止落布时布辊直径过大与卷布刺毛辊相擦而造成类似的边撑疵布。
(三):烂边第一类大烂边A:形成原因1:纬纱上的棉结杂质,特别是中、细特纱上的大杂质,以及细纱纺制时的飞花、回丝附入而产生的细节,与纬纱退绕气圈相碰,造成意外阻力。
2:纬管腔内积有回丝,因梭子冲击而从纬管头部小眼内脱出,阻塞梭子骑马钢丝或瓷眼通道,致使纬纱引伸受阻,张力增加。
3:织机揩扫时飞花落入梭子瓷眼,使纬纱引伸不畅,增加意外张力。
4:梭管配合不良,两者中心不一,梭芯高低位置不正,梭芯忽高忽低,纬管内孔磨损等,均会使纬纱退绕时的张力严重不匀。
B:消除方法1:提高纬纱质量,根据织造品种不同,提出原纱棉结杂质的具体要求,一般棉杂要小而少。
2:纬管内孔回丝,纺部要设法解决,织造车间应结合纬管定期检修,加以消除。
3:清扫织机时,落梭箱需用盖布遮住,防止飞花落入,阻塞梭子瓷眼。
4:做好梭、管配套工作。
第二类小烂边A:形成原因1:边撑伸幅作用不够,边撑刺辊第握持力不足,边纱控制不牢。
特别在纬纱由满纱逐渐退绕至小纱时更为突出。
牛仔面料的主要疵点在制衣行业很多人都把牛仔布疵点通称为“走纱”,(如松经、粗经、断经等)。
1、原纱疵点粗经:某一根经纱的直径较其它经纱粗,只要检验能看出均应作为粗经疵点评份。
粗纬:布面上某一根纬纱的直径较粗,呈现一条隐约的可见白色条痕,即为粗纬疵点。
条干不匀:在布面上隐约可见,纬纱呈现粗细不匀的波纹状,即为条干不匀疵点。
有些用竹节做纬,易产生规律性花纹,也影响布面外观。
黄白档:由于纬纱配棉差异或纺纱原因,造成两只纬纱换纱时纬向产生一条明显的黄白分界线(一般布的反面更明显)称为黄白档,如经洗水后仍明显则应降等。
布面白星:由于纬纱上的棉结和杂质织入布中,在布面上呈现出白白点点即为布面白星疵点。
2、浆染疵点色档:布面呈现全幅性的纬向直条颜色深浅不同的痕迹。
头尾色差:布头和布尾颜色差异,两头叠在一起时能明显看得出的色差。
两边或边中色差:布两边中间或边与边颜色有差异,叠合比较时能明显看得出的色差。
条花:布面上呈现经向一直条的深色或浅条纹。
浆斑:由浆液引起的布面局部起皱异样。
3、织造疵点开车痕:也称停车痕,织机开车时在布现上呈现纬向一直条的痕迹,也有如波浪拟条痕。
松经:织布时断经纱未停车继续织时,由于断经纱张力小,在布面上产生一个个小圈状称为松经。
断经和双经:在布面上某一处经向缺少一根经纱或某一处二根经纱并排,明显不同于周边经纱组织。
百脚:在布面上斜纹组织缺少一根纬纱,称为百脚疵点。
跳纱和跳花:在布面上经纬纱组织错乱,几根经纱连浮于布面上或几根纬纱脱离布面,5根以下为跳纱,5根以上为跳花。
4、后整理疵点烧毛条花:烧毛不匀或不净,布面呈现经向毛羽条纹或出现色泽不一的经向条影/ 全幅布吴现雨条状的经向深浅色不规则条影。
荷叶边:经过预缩整理后,布边伸长,引起波浪状布边/ 牛仔布的一侧或两侧产生松驰现象,呈起伏波浪状。
烧毛色差:牛仔面料烧毛后布面呈现黑色或黄色或布面局部变黄且有短绒毛。
两边色:牛仔面料的布边的两侧色泽有明显差异。
针织布的疵点针织布的疵点1 横档 barre织物中的条纹或带状条纹,是由于织物中的一个区域的纱线纤度不同,还有纱线或织物的张力、颜色、光泽或者是缩率不一致造成的。
带状条纹是横向的,只在纬编织物中发现。
2 鸟眼或花针 birdseye or tucking defect偶然的花针是由于舌针针舌弯曲或者是因为织针未上升到合适的高度,旧线圈因此未能脱圈所致。
3 手感粗硬 boardy手感非常粗糙或者硬挺,这是由于线圈结构过紧或者是纱线太粗造成的。
4 丝缕歪斜 bowing在织物宽度范围内的花纹或者线条发生弯曲,这种变形是由于针织机的卷取装置故障,或者是由于在后面处理针织物的过程中,某个机器故障而造成的。
5 长丝断裂 broken filaments是由于长丝织物中的一些长丝断裂或分叉。
根据长丝的破损数量,织物中就会出现斑点或一些绒毛样的外观。
6 织物起皱 cockled fabric织物起皱而不能伸展,是由于线圈不匀或者纱线纤度不匀导致的。
7 漏针 drop stitch没有编织形成线圈,由于线圈太松或者是导纱器安装不正确造成的。
8 跳纱 float由于纱线没有垫到织针上而形成的意外浮线。
9 直条花 needle line由于一个纵行比其他纵行紧或松而形成的在长度方向上的针迹或线条。
这可能是由于针槽里的针过紧的原因。
10 漏洞 press-of由于某路上的纱线断裂使编织不能进行而在织物中形成一个很大的洞。
11 线圈脱散 run or ladder在一个纵行中,连续的脱散线圈。
12 纬斜 skewing在织物宽度范围内的织物上的花纹或直条,却与织物的边不互相垂直。
13 稀松针、稀松组织 sleazy稀薄或者结构不良的针织物。
14 停车横条 stop mark当针织机停机时,在织物上形成的水平横条。
这是由于纱线的张力不匀造成的。
常见针织疵点及其产生原因
1.漏针:在编织过程中,织针没有勾到毛纱或勾到毛纱后又脱出针钩而形成线圈脱散,在
布面出现垂直的条痕及小孔的现象。
原因及处理方法:
(1) 针的原因,针钩或针舌坏、针舌长短不一、针头大小不一等。
(换针)
(2) 纱咀位置不好,离针舌太高或太低、过里或过外。
(调纱咀)
(3) 针槽不干净或有异物,针槽太松或太紧导致织针不能正常工作。
(清洁、修理针槽)
(4) 沉降片三角与三角相对位置不正确,退圈时,发生织针穿过旧线圈的现象。
(调整沉降三角与织针三角的相对位置)
(5) 给纱张力过小或纱过硬张力大。
(调整输线量或弯纱深度,纱线重新过蜡)卷布张力不均匀或太松。
(调整卷布张力)
双面织物还存分里漏针、外漏针,针盘上织针的漏针为里漏针,针筒上织针
的漏针为外漏针。
2.断针:一条垂直的坑或较连续的孔。
原因:(1)织针的原因,针太旧,针钩、针舌坏,或是用错针。
(换针)
(2)个别针槽紧,织针运动困难。
(修理针槽)
(3)纱只问题,粗纱、大纱结或乱纱卡住针钩等。
(4)布架太紧,卷布张力过大。
(调整卷布张力)
(5)纱咀位置不好。
(调纱咀位置)
3.撞针:在编织过程中针踵与三角组之间相互碰撞的现象,会损伤针筒(针盘)、织针等,
撞针损失巨大,所以在生产中应小心避免。
原因:
(1) 缺油、车速太高。
(2) 上下针槽末对准,针门关不严,螺丝松动等。
(3) 针槽坏,棱角起毛,或针槽内有断针脚;
(4) 纱咀位置错误,或探布针伸入针槽且失灵;
(5) 纱线张力突然增大;
(6) 棱角之间接缝过大,过道太窄或上下棱角位置对位不好,上下织针相碰;
(7) 脱布末能自停,布上浮造成撞针;
4.花针:成圈过程中,新旧线圈重叠在一起形成一个线圈,在布面上出现连续或不连续小
坑,纱乱等,花针主要是个别织针在编织成圈过程中退圈不足或脱圈不足(包头)造成; (1)针的原因:针舌歪,长短不一,针发毛等;
(2)棱角位置不好,压针不足等设备原因;
(3)针叶太松,缺损等(增加槽壁压力)
(4)织物牵拉力过小,退圈不足等;
(5)纱线不均匀,粗纱脱不出;
另:织针损坏而形成的花针称直花针,无规则的花针称为散花针。
5.针路:在织物上某几个织针所形成的线圈过大或过小,在纵行方向出现的明显条纹,在
掀拉布或对光照时出现稀薄的一条痕;
(1) 针头大小、长短不一,前后左右歪斜不正;
(2) 由于污物堵塞针槽,导致针槽紧或针槽宽窄不一及油污等原因;(清理针槽、换针)(3) 沉降片磨损或槽内有飞花等杂物,不平等原因;
(4) 用错针;
针路和叶路在布面上没有很明显的区别,但由于叶片较织针易受到相互间影响,故叶路一般为几条连续在一起。
6.油针:织物中纵向一条或几条带有油迹者,在布面上呈现为一条黑线直落。
(1)由于油污;
(2)输油管的油溢出或由于加油不慎,加油量太多或太少;
(1) 清洗织机后,残余油留在机内太多;
(2) 织针不干净,染上油污;
(5) 针槽紧,磨擦起油污;
7.横纹:在织物上有规律的出现横列的线圈较其它横列的线圈稀密不匀,在布面上呈现一
明一暗的横条,根据产生原因的不同,又细分为以下疵点名。
(1)粗细纱:A、纱线过粗或过细,如有规则的错支纱或无规则的条干原因等;
B、两根纱缠绕着织入或双纱织入时断了一根纱(典型的如断拉架);
(2)松紧纱:A、纱线张力过松或过紧;(重点查纱的通道有否异常)
B、检查纱的张力是否一致;(调节压针三角的弯纱深度、同心度和水平度)
8.断纱:织造过程中个别纱线断头
A、纱质差、强力差、或大纱结、大粒纱毛无法通过;
B、纱咀位置不好,喂入的纱线位于织针剪刀口处;
C、筒子成形不良,纱退绕时绕住断头等;
D、输送轮手臂没有打开;
E、截口处抽针不好;
F、针槽脏,使针难以下降;
9.错花:布面上花型与顾客所要求的不相符
A、计算机程序打错;或电脑复位错误(停机或重新开机时较易发生)
B、针织过程手指坏;
C、值机员换纱时换错纱支或接错手指;
10.破洞:布面上有小个或大个的孔,由于线圈断裂在布面上形成的洞眼。
A.纱线强力太低,坏纱、纱太硬等(换纱或从新过蜡)
B.弯纱量太大或太小,棱角位置对位不好,压针时纱线垫在剪刀口,针槽紧及纱咀
位置不好;
C.纱线经过的通道不正常,如输送轮坏,皮带太紧太松,或线跳出纱咀绕住纱钩,
或纱毛阻塞等;
D.织针坏、如针头歪、针舌坏、不闭口、针舌偏等原因;
1.纱结:A、纱本身的结头太大,如原料不好或翻纱不好,打结没有剪纱
B、纱的张力太小或戒指松等;
2.脱布:由于故障原因,编织过程不能连续进行,造成布匹脱挂的现象,凡对编织有影响
的原因均可能
造成脱布;
A、绕输送轮,如戒指松没有盖好、打开、输送轮坏;
B、纱太油、太毛、太硬;或翻纱不好,纱毛多;
C、机台不干净,飞毛堵住纱咀;
D、手指剪刀不好;
E、吸风口阻塞或气压术低;
F、坏针;
3.飞花:色纱纱毛从纱飞到空中或机台的其它颜色纱线上,织入线圈,随机地分布在布面
上。
A、当值机员吹机时,飞花可能随之织入布中;
B、四周漂浮的飞花附在纱线上织入布中;
C、当大的纱结通过导纱器(纱咀)时,倘若纱咀有飞花,结头会将其带入
布中;
D、络筒分纱时没有分开颜色翻纱;
4.紧拉架、飞拉架、断拉架:
紧拉架是由于拉架轮或输送轮通道不畅,造成拉架张力紧,在布面上形成紧纱状横纹;
飞拉架是由于拉架喂入不好,针钩难以正常钩到拉架丝,拉架未能织入,布面上表现为一个个泡泡状,布底则有浮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