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静脉营养液调配(精)
- 格式:ppt
- 大小:1.91 MB
- 文档页数:38
全静脉营养液处方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应用和管理措施【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管理方式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全静脉营养液的处方合理性。
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至12月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580张全静脉营养液处方单,58例患者;再选取本院2022年1月至12月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610张全静脉营养液处方单,60例患者。
统计2021年度的不合理全静脉营养液处方单数量,并在2022年开始实行针对性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管理,对比2021年度和2022年度全静脉营养液处方单的合理情况。
结果:2021年度不合理的TPN处方共50张,占据总数580张的8.62%;2022年度不合理的TPN处方共18张,占据总数610张的2.92%,两个年度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应对全静脉营养液处方进行合理设置,从而保证处方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全静脉营养液;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处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主要工作是调配全静脉营养液(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
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目的是可以将工作流程规范化,且能够对医生开具的全静脉营养液处方进行二次审核,及时发现不合理的处方,避免安全事件发生。
TPN俗称“三升袋”,是通过静脉输注的方式为患者提供机体所需的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电解质等基本营养要素,有助于提升机体代谢和免疫力的增加。
本文将本院2021年度和2022年度的处方单进行对比,分析不同管理方式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TPN处方合理性和安全性,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21年1至12月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580张全静脉营养液处方单,58例患者,男女比例33:25,平均年龄(58.31±3.46)岁;再选取本院2022年1月至12月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610张全静脉营养液处方单,60例患者,男女比例30:30,平均年龄(58.61±3.31)岁。
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全胃肠外营养液配制操作规程全胃肠外营养(TotalParenteralNutrition,TPN)是将机体所需的营养素按一定的比例和速度以静脉滴注方式直接输入体内的注射剂。
它能供给病人足够的能量,合成人体或修复组织所必需的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电解质和微量元素,使病人在不能进食或高代谢的情况下,仍可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增进自身免疫能力,促进伤口愈合,帮助机体度过危险的病程。
同时,它是微生物的良好营养剂,其混合配制须按一定的规程,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的要求。
如在一般环境中配制全静脉营养液则极易遭到污染,输入人体后将引起感染,后果严重。
因此,TPN的配制要遵守以下操作规程。
(1)配制全营养液必须在合格的层流工作台上进行。
(2)从排药者处接收已排好的静脉输液药品,核对标签内容与篮子内的药品是否相符。
(3)检查一次性静脉营养输液袋包装是否密封完整和有效期,合格才能使用。
(4)首先将不含磷酸盐的电解质和微量元素加入复方氨基酸中,充分混匀,以避免局部浓度过高。
(5)将磷酸盐加入葡萄糖溶液中,并充分振荡混匀。
(6)关闭静脉营养输液袋的所有输液管夹,然后分别将输液管连接到葡萄糖溶液和氨基酸溶液中,倒转这两种输液容器,悬挂在水平层流工作台的挂杆上,打开两根输液管夹,待葡萄糖和氨基酸溶液全部流入静脉营养输液袋中后,关闭输液管夹。
(7)翻转静脉营养输液袋,使这两种溶液充分混匀。
(8)将水溶性的维生素溶解到脂溶性的维生素中,充分混匀后加入脂肪乳中混匀。
(9)连接第三根输液管到含有维生素的脂肪乳液中,打开输液营养管夹,待脂肪乳全部流入静脉营养输液袋中后,关闭输液管夹。
(10)轻轻摇动静脉营养袋,使内容物充分溶解后,将静脉营养输液袋口朝上竖起,打开其中一路输液管夹,待袋子中多余的空气排出后关闭输液管夹。
(11)用密封管夹关闭静脉营养输液袋口,拆开输液管,用备用的塑料帽关闭静脉营养输液袋袋口。
(12)挤压静脉营养输液袋,观察是否有液体渗出,如有则丢弃。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配置全静脉营养液操作规范一、总则为了保证在水平层流台配置全静脉营养液的质量,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提供能满足医疗及药学要求的全静脉营养液所需的全部敷料,如全静脉营养液无菌输液袋、常用规格的注射器、无菌纱布、无菌手套、无菌棉球、无菌棉球罐、75%乙醇或复合碘棉签、砂轮、笔、无菌治疗巾、无菌盘等。
(2)提供无菌及无热原污染的全静脉营养液溶媒及药品。
(3)提供正确的混合液及准确的剂量。
(4)提供符合优良药品检验原则的、具有标签的、可储藏和使用的配置全静脉营养液所需的药剂。
由于在全静脉营养液袋中的混合液不能最终灭菌,所以全静脉营养液袋中无菌、无热原的注射液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混合配制。
无菌操作是指在配置过程中不会产生溶液微生物污染。
二、机构与人员(1)医疗机构要根据临床需要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全静脉营养应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配置。
(2)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在医院直接领导下工作。
(3)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负责人应具有本科以上药学或相关专业学历,副主任以上或相应的医、药、护技术职称,并具有相应管理实践经验,有对工作中出现问题作出正确判断和处理的能力。
(4)从事静脉药物配置的技术人员应具药学或护理大专或本科以上学历。
并经过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具有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5)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所有人员均应熟悉本规范,并通过本规范的培训与考核。
(6)人员健康要求:1)配置人员每年需进行体检,体检内容包括传染病、肝功能、肝炎病毒、胸部X线摄片、皮肤病,不合格者不能上岗。
2)洁净室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工作人员在所有的时间里均要保持卫生的高标准,任何疾病均应报告上级,以便决定其适合做哪种工作。
3)开放性伤口和溃疡必须适当包扎,应经常更换敷料及辅助性绷带。
4)操作人员患有呼吸道疾病时须向上级报告病情,有上述情况的工作人员不能在洁净室工作而应戴上口罩后在其他区域工作,如核对,不进行与无菌配置直接接触的工作。
静脉高营养的配制方法一、配置室要求:应为单独房间,室内用品整洁,地板和工作台表面应用优氯净湿布擦拭1次/日。
每日紫外线消毒2次/日,每次30分钟。
配置室进行空气微力数控制,每月2次。
营养液的配置方法:护士配液前将所有用物准备齐全,避免人员走动而增加感染的机会。
用优氯净湿布檫拭桌面。
严格检查三升袋的外包袋,输液袋,输液管道有无破损,并检查有效期。
工作人员洗手戴无菌手套进行操作。
二、静脉营养液配置顺序:1、将电解质、微量元素、胰岛素加入葡萄糖或氨基酸中。
2、磷酸盐加入另一瓶氨基酸中。
3、将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混合加如脂肪乳中。
4、将氨基酸、磷酸盐、微量元素混合液加入脂肪乳中。
5、将脂肪乳、维生素混合加入静脉输液袋中。
6、排气、轻轻摇动三升袋中的混合物,以备使用。
注意事项:1、注意应正确的混合顺序配置液体。
2、钙剂和磷酸盐应分别加入不同的溶液内稀释,以免发生磷酸钙沉淀,在加入氨基酸和葡萄糖混合液后,检查有无沉淀生成,如确认没有沉淀再加乳脂肪乳液体。
3、混合液中不能加入其他药物,除非已有资料报道或验证过。
4、加入液体总量应不小于1500ml,混和液中的葡萄糖的最终浓度为0-23%,有利于混合液的稳定。
5、电解质不应直接加到脂肪乳中。
因为阳离子可中和脂肪乳颗粒上磷脂的负电荷,使脂肪颗粒相互靠近,发生聚合和融合,终致水油分层。
一般控制阳离子浓度小于150mmol/l,镁离子浓度小于3.4mmol/l,该离子浓度小于1.7mmol/l.6、配置好的混和液口袋上应注明床号、姓名及配置时间。
7、混和液最好现配现用,如为PVC输液袋,应于24小时输完,最多不超过48小时,而且应放置4℃的冰箱中保存,如为EV A口袋,可保存一个星期。
三、营养液的输入方法:均速持续输入。
四、注意事项:? 4.1 营养液中不要加入其他药物。
?4.2 营养液应现配现用,应于24小时内持续均匀输完。
配置好的营养液应在室温(15~20摄氏度)使用。
全静脉营养液配制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现配现用,24小时内输完。
2、营养液内不能加入其他药物。
3、钙剂与磷酸盐应分别加入不同溶液内稀释,以免发生CaHPO沉淀。
4、加脂肪乳时要不断翻动3升袋,有利于溶液均匀分布并避免形成沉淀及混浊,以确保脂肪微粒的稳定。
(十)输血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
2、血液从血库取出后应在半小时内输入,不宜久置,如输多袋血时必须分次到检验科取血。
3、冷臧血液不能加温,以免血浆蛋白凝固变性而引起反应。
4、血液中不能加入任何药物(如钙剂、酸性或碱性药品、葡萄糖等药物或高渗、低渗溶液),以防血液凝集或溶解。
5、病区有两个以上病人同时抽血交叉时,应有两人在床边核对病人。
6、凡输两个以上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两者不能直接混合输入,其间应输如少量生理盐水,至充净输血管中的血液,以免发生反应。
7、输血速度开始宜慢,观察10分钟后若病人无不适,一般承认40-60滴/ 分,儿童15-20滴/分,根据医嘱和病情调节滴速,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8输血过程中及输血后,观察有无输血反应,如有异常,立即停止输血,报告医生,并保留余血,联系检验科按指引处理,做好记录。
9、输血袋使用后保存24h,输血器(输血袋、输血器)用后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10、血小板从血库取出至输入全过程均需轻轻摇晃血袋,以病人能耐受的最快速度输入,原则上不能超过30分钟,以防止血小板聚积。
11、冷沉淀取回后以病人能耐受的最快速度输入。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医院药剂科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全静脉营养液调配操作规程一、目的:规范全静脉营养液(TPN)调配操作流程。
二、范围:全静脉营养液(TPN)调配操作过程。
三、责任者: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全静脉营养液的调配人员。
四、操作规程(一)调配前准备1.调配人员进入更衣室应按规定进行更衣(一更:洗手、换鞋;二更:戴帽子、口罩,穿洁净服)。
2.氨基酸、脂肪乳、大输液等大体积药液用挂钩悬挂于层流台高处,与冲配无关的物品应摆放于小车上。
3.一次性使用静脉营养输液袋打开方式:用“撕拉两边”的方法剥开外包装;拿住撕开袋子的一面,然后将它朝下;拿住另一面;将袋子的输注部分朝向高效过滤器放下;将外包装袋清除,置于层流台外。
4.打开注射器和针头的包装,放于无菌区,将外包装放到层流台外。
5.连接注射器和针头,针头要旋转90度。
6.检查输液器和袋子之间的连接是否完好,关上输液器上的夹子,再打开独立包装的塑料帽。
7.配置前核对医嘱单信息。
(二)混合调配顺序1.将不含磷酸盐的电解质(Na+、K+、Mg2+、Ca2÷)、微量元素(如安达美)加入到复方氨基酸中,充分混和均匀,以避免局部浓度过高。
钙剂和磷酸盐应分别加在不同溶液内稀释,防止磷酸氢钙的沉淀。
2.将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充分混合溶解后加入脂肪乳中,混合均匀。
3.关闭三升袋的所有输液管夹,然后分别将输液管连接到葡萄糖溶液、氨基酸溶液中,倒转这两种输液容器,悬挂于水平层流工作台的挂杆上。
打开这两根输液管夹,待葡萄糖和氨基酸溶液全部流入三升袋后,关闭输液管夹。
4.翻转三升袋使这两种溶液充分混合均匀,肉眼检查袋内有无沉淀生成。
5.连接第三根输液管到含有维生素的脂肪乳溶液中,打开输液管夹,使脂肪乳全部流入到三升袋后,关闭输液管夹。
6.翻转三升袋使溶液充分混合均匀。
排除多余空气,用密封夹关闭三升袋口,拆开输液管,用备用的塑料帽关闭升袋口,挤压三升袋,观察是否有液体渗出。
7.三升袋外层贴标签,冲配人员签章,成品与空安甑瓶、空瓶、空袋等由传递窗送至仓外,由药师进行复核。
全静脉营养液的调配规程全静脉营养液(TPN)是一种支持疗法,即将机体所需的糖类、氨基酸、脂肪乳、微量元素、电解质和水等7大营养要素按比例在密闭的3L袋中混合调配后,再将这种注射剂以外周或中心静脉插管输入的方式直接输入机体。
在纠正负氮平衡,加速伤口愈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耐受力,降低疾病并发症防止多器官衰竭,以及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合格优质的TPN是临床营养疗法的关键。
静脉药物调配室要在其环境、人力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的支持下,在降低TPN的细菌污染、配伍安全合理、提高稳定性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设备的准备与要求(一)层流台的要求与使用1.层流台的长度和宽度要符合功能要求,调配人员要保持台面的干净、整洁。
2.使用有挂钩的水平层流台,洁净等级为百级,层流风速0.4~0.6m/s。
3.带有脚轮的工作台,安放定位后必须将箱体下4支撑脚调5dB。
至平稳,以减少噪声及振动,操作台面振动?2µm,噪声?4.水平层流台应放置于洁净间内高效送风口正下方,洁净间内的空气经高效过滤器后直接被水平层流台吸入,再经过一层高效过滤器后送出。
5.使用前开机运行至少30min,同时开启紫外线灯30min;使用期间保持水平层流台的持续运转。
6.应将水平层流台划分为3个区域,内区:最靠近高效过滤器的区域,距离高效过滤器10~15cm,可用于放置已打开的安瓿和其他一些已开包装的无菌物体。
,工作区:工作台的中央部位,所有的调配应在此区域完成。
,外区:台边向内15~20cm 的区域,可用于放置有外包装的注射器和其他带外包装的物体。
7.工作台上不应放置过多物品,台面上摆放的物体之间要有一定的距离,大件物品间距离最小15cm,小件物品间距离最小5cm,物品要横向一字排开,以免阻挡层流气体而引起漩涡,同时避免回风过程中造成交叉污染。
不要把手腕或肘部放置在台面上,不要把手放置在所配液体的空气流向的上游,以确保随时保持“开放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