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
- 格式:ppt
- 大小:7.55 MB
- 文档页数:60
卵巢腺癌影像学
卵巢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常常在中老年女性中发生。
影像学是卵巢腺癌诊断和评估的重要手段之一。
下面将从超声、CT和MRI三个方面来介绍卵巢腺癌的影像学特点。
一、超声影像学
超声是最常用的妇科肿瘤影像学检查手段之一,对于卵巢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卵巢腺癌在超声影像中表现为单侧卵巢肿块边界模糊,呈不规则形态,常伴有囊实性混合性改变。
肿块内可见不规则的分隔,部分病灶内可见出血囊肿,血流灌注较丰富,多个多普勒可见异常血流信号。
此外,超声还可评估盆腔器官的受累情况,对卵巢腺癌的分期有一定的帮助。
二、CT影像学
CT检查在卵巢腺癌的诊断和术前评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CT影像中,卵巢腺癌多表现为软组织密度肿块,边界不清晰,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强化。
肿瘤内可见坏死、出血和囊变,有时可发现腹水、阴道积液或腹膜转移。
此外,CT还可以评估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对手术方案的选择和预后评估有重要帮助。
三、MRI影像学
MRI检查在卵巢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度。
在MRI影像中,卵巢腺癌呈现为T1加权像上呈低信号、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肿块边界模糊,常见实性和囊实性混合性改变。
增强扫描
可见不均匀强化,还可以清晰显示肿瘤的大小、位置和对邻近器官的浸润情况,对临床诊断和治疗计划制定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超声、CT和MRI是目前常用的卵巢腺癌影像学检查手段,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医师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临床需要,综合应用不同的影像学技术,以确保对卵巢腺癌的准确诊断和全面评估,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有力支持。
116·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3月 第22卷 第3期 总第173期【通讯作者】张东坡Imaging Findings of Ovarian Granulosa·117CHINESE JOURNAL OF CT AND MRI, MAR. 2024, Vol.22, No.3 Total No.173子宫肌层相比呈稍高信号,T 1WI亦可见斑片状高信号,T 2WI:“蜂窝状、海绵状”典型改变,实性部分呈等/稍高信号,囊性部分中少部分囊腔呈高信号,大部分囊腔呈低信号,DWI实性部分呈高信号;增强扫描病变实性部分呈中度强化。
CT平扫,早于MRI检查5天,显示盆腔囊实性占位,密度欠均匀,局部可见斑片状稍低密度影,局部可见条片状稍高密度影。
病例1、2、3患者子宫形态均较饱满,子宫内膜未见明显增厚,病例4子宫增大,子宫内膜增厚,合并子宫内膜癌;除病例3盆腔少量积液外,另3例患者盆腔均未见明显积液。
2.2 病理表现 病例1、4为卵巢肿物有包膜,较光滑,切面灰粉色、细腻、质嫩,有不规则小囊腔、含有血凝块。
镜下瘤细胞岛状(中分化),缎带状、弥漫性(低分化)排列,可见核分裂5/10HPF。
免疫组化: PR(+++),Calretinin(+),Inhibinα(+),CD99(细胞膜+),S-100(+), Vimentin(+),ER(-), CA125(-),CK(-),CK7(-),CD10(-), SMA(-),EMA(-), Ki67(+1~5%)。
考虑卵巢颗粒细胞瘤。
病例2为卵巢囊实性肿物,实性区域灰黄,质稍韧,囊性区域多囊,内含暗红色液体(图7)。
镜下瘤细胞岛状(中分化),缎带状、弥漫性(低分化)排列,可见核分裂5/10HPF(图8)。
免疫组化:inhibin-a(局灶弱+),vimentin(-),CD99(-),ER(-),PR(+),CK8(-),S100(+),EMA(-),CK7(-),Ki67(+5%)。
卵巢癌确诊标准
卵巢癌的确诊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临床表现:卵巢癌早期症状不明显,晚期常表现为腹胀、腹痛、消瘦等。
医生会通过询问病史和体检等方式进行初步判断。
2. 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MRI等,可以观察卵巢的大小、形态、结构和血流情况等,有助于发现卵巢肿瘤的存在。
3. 细胞学检查:通过腹腔镜或穿刺等方式获取卵巢组织样本,送检后进行细胞学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癌细胞。
4. 病理学检查:对手术切除的卵巢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可以确定肿瘤的类型、分级和分期等信息,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5. 血液检查:包括CA125等肿瘤标志物的检测,虽然不能作为卵巢癌的唯一诊断标准,但可以辅助判断病情和治疗效果。
卵巢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或误诊。
因此,建议女性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和超声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问题。
同时,对于有家族史或其他高危因素的女性,应更加重视卵巢癌的预防和筛查工作。
卵巢交界性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的影像学诊断卵巢交界性浆液性状囊腺瘤(borderline serous papillary cystadenoma)是一种卵巢上皮肿瘤,具有间质浆液性肿瘤的特征,但没有浸润性生长的迹象。
影像学诊断在鉴别该瘤与其他良性和恶性肿瘤中起着关键作用。
影像学检查方法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等。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
卵巢交界性浆液性状囊腺瘤在超声图像上呈现为囊性肿块,囊壁较厚,内含状突起。
状突起表面规则,形态多样化,呈现为多个细小,与卵巢表面静脉相连,血流信号丰富。
超声检查还可以评估肿瘤的大小、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以及有无转移等。
CT扫描CT扫描可提供更为详细的解剖结构信息。
卵巢交界性浆液性状囊腺瘤在CT图像上呈现为腔内实性结节或状突起。
囊壁厚度较超声检查更容易观察到,而囊内状突起在CT图像上则不如超声清晰。
MRI检查MRI检查对于卵巢肿瘤的定性和定位具有优势。
卵巢交界性浆液性状囊腺瘤在MRI上呈现为具有一定增强程度的囊性结节,状突起未必清晰可见。
影像学诊断特点影像学检查在卵巢交界性浆液性状囊腺瘤的诊断中有一些特点:- 多囊性病变:卵巢交界性浆液性状囊腺瘤常表现为囊性病变,囊壁厚度较大。
多囊性病变:卵巢交界性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常表现为囊性病变,囊壁厚度较大。
- 状突起:囊内可见规则的状突起,形态多样化,与囊壁相连。
乳头状突起:囊内可见规则的乳头状突起,形态多样化,与囊壁相连。
- 血流信号:状突起与卵巢表面静脉相连,呈现出血流信号丰富的特点。
血流信号:乳头状突起与卵巢表面静脉相连,呈现出血流信号丰富的特点。
- 囊性结节增强:MRI检查时,囊性结节显示出一定的增强程度。
囊性结节增强:MRI检查时,囊性结节显示出一定的增强程度。
总结影像学检查在卵巢交界性浆液性状囊腺瘤的诊断中起着关键作用。
超声检查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可观察到肿瘤的囊性结构和状突起,同时评估其他特征。
卵巢癌的CT与MRI诊断与鉴别诊断(一)卵巢癌是指起源于卵巢的恶性肿瘤,它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早期的卵巢癌很少有症状,导致很难早期发现和诊断。
因此,CT和MRI成为卵巢癌诊断的重要手段,这两种影像学方法可以清楚地显示卵巢癌的钙化、囊性和实性等表现特点。
一、CT诊断CT能显示卵巢癌的有关形态和内部构造的详细信息,且其成像速度快,能够及时发现和诊断。
其医学价值具体表现在:1.形态学表现卵巢癌的CT形态包括卵巢大小、形状、边界、表面凹凸和包膜完整性等,不同类型的卵巢癌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良性肿瘤一般呈边缘清晰的软组织肿块,可见薄的钙化残留,而恶性肿瘤则表现出更多的多囊状或实性异常区。
2.内部构造卵巢癌的CT扫描可以清楚地显示肿瘤的内部结构,如实性、囊性、混合型等不同类型的组织密度。
对于混合型的卵巢肿瘤,在CT扫描时可以看到肿瘤中心的实性分子,而周边部分则为囊性。
这些特征和信息有助于医生了解肿瘤的组织成分和性质。
二、MRI诊断MRI对卵巢癌的诊断也非常重要,它可以通过梯度回声序列来显示卵巢癌的组织成分。
尤其在对混合型卵巢癌的检查上具有很大的优势,能够准确显示肿块内的实性和囊性结构。
MRI对于卵巢癌的诊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软组织分辨率高MRI能够将卵巢肿瘤与周围组织分离开来显示,可清晰地展示卵巢与其他组织和器官之间的解剖关系,以及肿瘤与卵巢之间的距离和病理表现的差异。
2.对卵巢肿瘤组织的分析MRI扫描可以发现和鉴别软组织肿块、液体和坚硬肿块,以及混杂组织的卵巢肿瘤,它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和临床意义。
3.矢状面、冠状面等多角度观察MRI扫描能够在矢状面、冠状面等角度下显示卵巢癌的图像,这些角度可以展示病灶的形态和内部细节特征。
三、鉴别诊断对于CT和MRI扫描的病人,结合医生的临床经验和病人的临床表现,还可以做出针对不同类型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
如对囊性卵巢恶性肿瘤的鉴别,可以观察到其壁厚和隆起现象,另外,CT和MRI可显示增强情况和血供信息等。
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肿瘤影像诊断科戴景蕊写在课前的话卵巢肿瘤是妇科常见的肿瘤,发病率居全身各器官首位,在妇科疾病中卵巢肿瘤患病率为4.3%~23.9%,其中卵巢恶性肿瘤占10%左右,卵巢恶性肿瘤5年存活率较低,徘徊在25%~30%。
由于缺乏特异性的早期诊断,以致有2/3以上卵巢癌患者在就诊时已达晚期。
因此,降低卵巢癌病人病死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
本课件详细介绍了卵巢肿瘤囊性和囊实性,实性肿瘤,全腹型病变的影像学鉴别要点,旨在为临床上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卵巢肿瘤的常见表现上皮间质肿瘤多数呈囊性或以囊为主的囊实性肿块,少数呈实性;良性者边界清楚,囊壁薄光整,实性密度均匀;恶性边界模糊,常有壁结节,沙粒钙化,增强后实性部分呈中等 - 明显强化。
性索间质肿瘤多数呈实性伴有大片变性低密度改变,少数呈囊实性,无壁结节,边界清楚,增强后轻度 - 中度强化。
生殖细胞肿瘤良性者绝大多数呈含有脂肪的囊性或以囊为主的囊实性混杂肿块,伴有粗大钙化或骨骼。
恶性者呈实性或以实为主,边界尚清楚,可伴有不规则沙粒钙化,增强后无性细胞瘤轻度强化,内胚窦瘤明显强化。
卵巢肿瘤可表现为同病异影,也可表现为异病同影的现象,也就是鉴别诊断中的主要内容。
上皮间质肿瘤描述错误的是()A. 良性者边界清楚,囊壁薄光整,实性密度均匀B. 恶性边界模糊,常有壁结节,沙粒钙化C. 多数呈实性肿块D. 增强后实性部分呈中等-明显强化卵巢囊肿、卵巢囊腺瘤、卵巢皮样囊肿、巧克力囊肿和脓肿如何鉴别?二、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囊性或囊实性肿物的鉴别1、概述在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中,主要根据肿瘤的表现分为三大类,一个是囊性和囊实性肿瘤的鉴别,第二实性肿瘤的鉴别,第三全腹型病变的鉴别。
卵巢的囊性和囊实性肿瘤的鉴别,这是临床最常见的鉴别类型。
卵巢肿瘤尤其是发病率最高的是卵巢癌,在就诊时往往呈全腹型病变,均为三期或四期肿瘤,已经发生腹腔转移,引起腹水,腹部肿块,结肠旁沟或盆底,肝周表面种植转移。
中国医学科学院协与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肿瘤影像诊断科ﻫ戴景蕊写在课前得话卵巢肿瘤就是妇科常见得肿瘤,发病率居全身各器官首位,在妇科疾病中卵巢肿瘤患病率为4.3%~23、9%,其中卵巢恶性肿瘤占10%左右,卵巢恶性肿瘤5年存活率较低,徘徊在25%~30%。
由于缺乏特异性得早期诊断,以致有2/3以上卵巢癌患者在就诊时已达晚期。
因此,降低卵巢癌病人病死率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
本课件详细介绍了卵巢肿瘤囊性与囊实性,实性肿瘤,全腹型病变得影像学鉴别要点,旨在为临床上起一定得指导作用。
一、卵巢肿瘤得常见表现上皮间质肿瘤多数呈囊性或以囊为主得囊实性肿块,少数呈实性;良性者边界清楚,囊壁薄光整,实性密度均匀;恶性边界模糊,常有壁结节,沙粒钙化,增强后实性部分呈中等 - 明显强化。
性索间质肿瘤多数呈实性伴有大片变性低密度改变,少数呈囊实性,无壁结节,边界清楚,增强后轻度—中度强化、生殖细胞肿瘤良性者绝大多数呈含有脂肪得囊性或以囊为主得囊实性混杂肿块,伴有粗大钙化或骨骼。
恶性者呈实性或以实为主,边界尚清楚,可伴有不规则沙粒钙化,增强后无性细胞瘤轻度强化,内胚窦瘤明显强化、卵巢肿瘤可表现为同病异影,也可表现为异病同影得现象,也就就是鉴别诊断中得主要内容。
上皮间质肿瘤描述错误得就是()A. 良性者边界清楚,囊壁薄光整,实性密度均匀B。
恶性边界模糊,常有壁结节,沙粒钙化C、多数呈实性肿块D. 增强后实性部分呈中等-明显强化正确答案:C解析:上皮间质肿瘤多数呈囊性或以囊为主得囊实性肿块,少数呈实性。
卵巢囊肿、卵巢囊腺瘤、卵巢皮样囊肿、巧克力囊肿与脓肿如何鉴别?二、卵巢肿瘤得鉴别诊断—囊性或囊实性肿物得鉴别1、概述在卵巢肿瘤得鉴别诊断中,主要根据肿瘤得表现分为三大类,一个就是囊性与囊实性肿瘤得鉴别,第二实性肿瘤得鉴别,第三全腹型病变得鉴别。
卵巢得囊性与囊实性肿瘤得鉴别,这就是临床最常见得鉴别类型。
卵巢肿瘤尤其就是发病率最高得就是卵巢癌,在就诊时往往呈全腹型病变,均为三期或四期肿瘤,已经发生腹腔转移,引起腹水,腹部肿块,结肠旁沟或盆底,肝周表面种植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