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阅读与习作指导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运用绘本阅读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为了能够运用绘本阅读来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教师需要采取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和
策略。
首先,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阅读绘本来学会模仿和模拟,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
地理解各种文本类型的特点和结构特征。
例如,当学生学习到绘本中的对话和对话标点的
用法时,可以让他们试着模仿其中的对话,写出自己的例子。
其次,教师应该让学生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把注意力放在作者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上。
让学生注意文本中的形容词、副词和动词的用法,以及各种修辞手法和语言技巧。
这些技
巧和手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何运用各种语言和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从
而提高习作的能力。
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绘本中的情节和主题,进行写作练习。
例如,可以让
学生根据绘本中的一个情节或主题,写一个故事或文章,从而锻炼学生的写作技能。
在这
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构思和组织自己的文章,如何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语言
技巧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最后,教师可以利用绘本来进行课堂探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感想。
通过这种
方式,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和学习,加深对绘本的理解和欣赏。
同时,也可以通过互相评价
和点评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运用绘本阅读来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阅
读绘本,学生可以学会模仿和模拟、加强对文本结构和语言特点的理解、进行写作练习和
课堂探讨等技巧和方法,并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多阅读绘本,以提升其阅读和写作能力。
如何巧用绘本来指导学生写作作者:刘嘉文来源:《新课程·上旬》2017年第08期摘要:绘本,又名“图画书”,一种以画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结构单一、情节有趣、简单易懂的书籍,一直深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目前已经成为学生阅读的时尚,在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中,就可以利用绘本,通过看图、读文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给学生一个无限想象的空间,激起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达到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组织;延展;想象一、赏读绘本,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五颜六色的画面,可爱的卡通形象,是绘本吸引儿童之处。
在绘本中,图画不是作为文字的附加内容,而是起着主导的作用,是低年龄学生阅读的最大兴趣所在。
因此可以利用那些有趣的画面,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引发学生隐藏在心底的强烈的表达愿望,从而具体、有序地表达,在写作时则可以不慌乱、有条理地进行。
1.细赏画面,让描写更丰富由于低年龄学生的学习思维是由形象到抽象发展的,因此,看图写作则是一般的训练方式,但对学生来讲,老师给的图一般都是枯燥无味的,无法满足他们的童心,因此无法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但是让学生看绘本,精彩有趣的画面,在学生的脑海转变成优美的句子,则刚好弥补这一弱点,学生也有兴趣对其进行欣赏,从而在开阔了学生视野的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语言。
2.注意场景转换,让表达更有序低年龄的学生的表达能力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在写作中描写一个故事经常颠三倒四,毫无条理。
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就可以借助一些合适的绘本进行教学。
例如在《母鸡萝丝去散步》中,母鸡萝丝的散步路线是走过院子,绕过池塘,越过甘草堆,经过磨坊,穿过篱笆,钻过蜜蜂房,按时回家吃晚饭。
通过对每一个场景精彩的讲述,让学生学习如何把两个场景联系起来使故事更有趣,然后反复讲述,对学生的有序表达能力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在学生赏读绘本的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逐渐提高,通过大量的绘本赏读,可以不断地丰富学生的写作空间。
让绘本为小学生习作注入活力摘要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首先应该是对习作兴趣的培养,学生对习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写出精彩的语言。
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却往往觉得无话可说,无话可写,习作的兴趣不浓。
借助绘本,充盈写作的内容、材料、灵感和创意,为习作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绘本小学生习作绘本,英文称picture book,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
我们称之为图画书,是因为它是由图画和文字共同来叙述故事的。
图画和文字呈现一种互补的关系,缺一不可。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应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一、绘本阅读可唤醒孩子的情感体验情感,生命的本源。
作为一个有生命的个体,每时每刻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情感体验。
父爱、母爱、师爱……萦绕在孩子们的周围,生活中到处是浓浓的情,深深的爱。
因此,结合生活,写一篇以“爱”为主题的作文应该是一个比较容易把握的题材。
可是,在现实的习作中,一写到父母之爱,学生多是写雨中送伞或送生病的“我”上医院,内容单调且缺乏灵性。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借助绘本打开学生的情感体验呢?为了让学生发现身边的爱,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课堂上,我将一组以爱为主题的绘本与学生分享。
阅读绘本《逃家小兔》时,同学们感受到兔妈妈和兔宝宝看似游戏的对话,却包含了妈妈一路的担心、跟随和护卫。
小兔子盼着长大盼着体验,是妈妈的盼望,盼望中含着担忧,是妈妈的自豪,自豪中含着苦恼。
同学们在小兔子和妈妈的故事中,在和同伴、教师的对话中感悟到:妈妈对孩子的爱是最永久的,是时刻相伴的。
绘本中游戏似的故事,却包含了“小切口、大命题”的写作技巧。
同学们在兴致勃勃的阅读中,渐渐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找到了自己相似的生活。
父母之爱看似平常,却是那么真挚,那么无私。
父母之爱就藏在他们对自己的一言一行中。
当学生静下心来回味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他们发现爱的细节真是无处不在:一句关切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路精心的陪伴……绘本阅读中,孩子们有了丰富的情感体验,他们对爱的理解更敏感、更多元,所以就能更真实、更自然地表达出个人的内心感受。
绘本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摘要:新课程改革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教师将各种新型教学手段运用到教学中。
我在习作教学实践中,积极使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绘本来进行教学探索。
发现利用绘本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可以增强学生的习作动力;可以拓展学生的习作思路。
关键词:绘本、小学教学、习作动力在进行小学作文教学时,由于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影响,为保证教学质量,有效促进学生作文水平提高,不仅需要对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进行培养,同时需要加强对学生表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进行写作条件的创设,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也有显著的效果。
为保证教学效果,实际教学中有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是教师需要重视的问题,比如使用绘本教学。
一、利用绘本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初期阶段,理解能力相对匮乏。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仅仅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对他们进行写作训练,会影响他们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和学习质量。
也会因为对教授的内容感到枯燥乏味,而逐渐失去对写作教学的兴趣。
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提升写作兴趣非常重要。
绘本教学模式将绘画手段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并对学生进行课程内容的教学指导,以此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内涵。
在相应教学措施的帮助下,有利于让学生们积累更多的知识,不仅能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对于写作质量的提高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因此为了让学生们对写作教学的开展拥有浓厚的兴趣,进而提升写作能力,教师需要使用绘本教学手段对学生们进行培养。
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蟋蟀的住宅》这一课程知识的讲解时,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蟋蟀洞穴的特点和修建过程等内容,作为一篇说明文,对学生理解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若采取传统的教学手段对学生们进行指导,就会影响他们的学习质量。
为此教师可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选择《昆虫记》这一绘本对学生们进行教学指导,通过与蟋蟀有关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到蟋蟀的样貌,促使学生对蟋蟀有更深入的认知,通过这种方式配合课本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们进行教学指导,可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吸收知识,进而指导学生进行写作,不仅能够保证他们的写作质量,也能提升他们的写作兴趣,是促进小学生自身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
如何利用绘本来指导写作绘本作为一种图文结合的阅读材料,是最适合低年级儿童阅读的,它对于低年级儿童的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能力及写话能力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低年级学生已接触大量的绘本并开始愉快阅读,穿越绘本,轻松写话,开发绘本的潜在功能,让绘本阅读与写话有机结合。
通过扩写画中“话”;仿写画中“话”;续写,与大师PK童心;编写,帮大师弥补“无字书”的遗憾等多种训练形式进行绘本阅读与写话教学,有效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写话能力,让孩子在绘本阅读中享受学习语言的幸福感受,给孩子童年播下一份永远的温暖与感动……绘本,又叫图画书,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情感和主题的读本。
二十一世纪,绘本阅读已成了全世界儿童阅读的时尚,是低年级学生阅读经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绘本作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种载体,已经从课外走进教室,正在学生心中种下书香,种下文化。
写话是习作的基础。
由于低年级的孩子词汇量少,大量会讲的字词不会写、不会用,会写的字不多加之社交范围小,孩子在写话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许多困难,兴趣锐减。
将写话有机地融入学生的绘本阅读中,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写话的热情,共同享受写话的乐趣。
【案例】《爱心树》有了回味,有了联想,我们就会把一本书读“长”,我们的作文就会有丰富的素材。
我们还要更进一步,学会把书读“厚”,给自己的作文提供更多的素材。
优秀的作品常常会给我们留下许多想象的空间,绘本更是如此。
它的魅力不只在文字,也不只在图画的有限空间内。
用心去读,你会发现,在画面的背后,在文字的背后,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咀嚼的内容。
这就叫“想象”。
你会在阅读中去想象吗?引导想象画面:于是,孩子坐下了。
“坐下了”。
简单的三个字岂能表达此时男孩子的内心世界。
此时的男孩已经是白发苍苍,一身疲惫;此时的男孩就坐在这棵原本挺拔的老树墩上。
此时,男孩子也许在回忆……问:他会回忆什么呢?此时,男孩也许在向大树倾诉……问:他会在倾诉什么呢?此时,男孩也许在……给孩子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小学生绘本作文的指导与探究》摘要:怎样让孩子爱上书,读好书,我思索许久,针对我班这帮孩子,他们个个爱表现,表达愿望强烈,讲起故事来头头是道,对,让他们讲故事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于是,我决定营造一个“故事王国”,接下来,我又开展了寓言故事荟萃,这是在学习了《水滴石穿》和《守株待兔》两则寓言后,孩子们提议要进行一次寓言故事荟萃,我岂不答应,呵呵,孩子们读书的热情被点燃了,我真的很高兴,”“像纸片,像花瓣……”我说:“是啊,这样一来清楚了雪花的样子,写得就生动了【摘要】写好作文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于学生有所裨益。
【关键词】积累写作素材;故事拓展;引导观察在小学语文课的教学中,如何让三年级的学生又快又好地写出一篇篇好作文呢?这得需要他们平时的锻炼与积累,平时的勤观察、多动笔,绘本创作为孩子的习作加速。
一、阅读与积累沉淀作文素材读书令人愉悦,读书使人丰富。
怎样让孩子爱上书,读好书,我思索许久,针对我班这帮孩子,他们个个爱表现,表达愿望强烈,讲起故事来头头是道,对,让他们讲故事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于是,我决定营造一个“故事王国”。
开学伊始,我就让孩子准备四件必备学具:钢笔、成语故事、笔记本和字典。
我提出要求:每天上课前十分钟,定为“快乐十分”,有两位学生讲事先准备好的故事,听众汇报听后感受。
年终按讲故事的水平和次数,评出年终大奖——“金话筒”奖。
杜甫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实践告诉我们,大量阅读既可以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扩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
在班级里我们建立了图书角,这些书包括学校推荐的《阅读训练》,班级定的《中国少年儿童》与《少先队小干部》,同学们自己的《格林童话》与《安徙生童话》、《马小跳》、《可爱的鼠小弟》、《十万个为什么》,还有一些加注拼音的《作文起步》,历史故事等,丰富的图书角给孩子们提供了阅读的空间与氛围。
绘本阅读的指导方式1、参与式。
家长不要把故事情节一股脑儿全盘托出,要积极鼓励孩子边读边猜想后面将要发生的事,鼓励他们将自己比拟成故事中的角色让孩子也自然地融入到故事中去;鼓励他们参与到编写故事中,想出与作者不同的更有意思的情节或续编结尾。
比如,指导阅读《猜猜我有多爱你》时,教师可以让孩子也来猜猜看,大兔子听到小兔子说自己对妈妈的爱有自己张开的手那么大,有自己跳得那么高时,兔妈妈会怎么回答;在读完故事后问问孩子,要是你,你想对谁说“猜猜我有多爱你”?你会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他的爱呢?通过角色替换,孩子很自然地以主人公的身份进入故事,感受故事,思考故事。
2、开放式。
⑴教学地点开放:阅读绘本也需讲究氛围和意境,可以让孩子无拘无束地席地而坐,营造一种宽松的、积极的阅读氛围,拉近书与孩子的心之间的距离。
⑵教学人员开放:讲故事的不一定要是教师,可以是爸爸、妈妈和他们一起演绎故事,诠释故事,分享故事孩子们更高兴。
⑶阅读内容开放:不必都读作家所写,等孩子对绘本有一定了解后,也可以让孩子创编绘本故事。
3、拓展式。
结合阅读内容开展拓展延伸活动,可以为父母读故事、讲故事,可以和同学一起演故事、画故事、续编故事,可以在扉页处写前言。
比如读《泰迪熊搬家记》,可以学画地图;读《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可以表演故事;读《可爱的鼠小弟》系列,可以直接在绘本的留白处写写画画;读《嘟嘟与巴豆》,可以学习写信,介绍各地风土人情……(三)从头到尾读图画绘本是一张到处都隐藏着秘密的“神秘地图”,因为无论是封面还是环衬、扉页,都有很多常常被读者忽视的小细节。
读懂了这些细节,才会对文本有进一步的理解。
1、从封面猜故事无论什么书,封面都是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而在阅读前让孩子对故事进行猜测会激起孩子强烈的阅读欲望。
《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本书的封面上画有一大一小两只兔子,小兔子抓住大兔子的耳朵,仿佛在说些什么。
你就可以引导孩子看图,猜猜他们对话的内容,从而引出故事的题目——猜猜我有多爱你。
“同课异构”作文教学大赛
绘本阅读与习作指导——《我的妈妈》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指导阅读绘本《我妈妈》,从文字和图中感受孩子的自豪、孩子与母亲之间的温情。
2.由绘本《我妈妈》出发,激发学生回忆自己的妈妈,用自豪、诙谐的语气、绘本的构段谋篇方式写写自己的妈妈。
教学准备:绘本《我妈妈》、整本书做成ppt、作业纸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从一年级开始,我们班的很多小朋友在沈老师和自己家长的带领下看过了不少绘本。
这些有趣的绘本陪着我们在成长,不过,随着我们识字量的增加,绘本似乎正淡出我们的生活,上学期我们一起看过《三只小猪》后,我们已经好久没有接触过绘本了。
大家还想不再看呢?今天武老师带来了一本《我妈妈》,来,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二、第一遍看书:通览全篇,完整感受。
(讲述速度稍慢、引导粗略看图)书看完了,有什么感受?
三、第二遍看书:细致看图,感悟段的结构。
我们知道绘本是用“图”说话的,图说的话比字说的话还要有趣、丰富呢,如果你再仔细看图,你会有新的发现。
我们再来看一遍?
1.封面:这就是我妈妈。
能描述一下她的外貌和衣着、动作吗?
(胖脸、卷发、穿睡衣、学小狗)这是一个怎样的妈妈?
2.环衬:是妈妈睡衣的花纹。
看过一遍书了,你对这个花纹有印象吗?(这睡衣上的花纹出现在了每一幅图中。
图中最引人瞩目的的是——爱心的图案,故事从爱心开始,也结束于爱心。
这爱就是这本书要表达的中心。
)
3.扉页:一颗闪着金光的爱心,为什么用黄色而不用红色?
4.我妈妈是个手艺特好的大厨师:你怎么知道我妈妈是个手艺特好的大厨师?(说话训练:总分:从蛋糕的形、色、味去描述;)
5.也是一个很会杂耍的特技演员:耍的都是什么呀?这些汽车啊、房子啊什么的,真的是被妈妈这样耍吗?他说妈妈会耍杂,其实是说妈妈会做很多的事——看看妈妈会做哪些事?用总分的段落结构来说说。
6.她不但是个神奇的画家:你从哪儿看出她是个神奇的画家?(不画,嘴都没有。
)其实,说妈妈是个画家,其实是说妈妈会化妆。
瞧,作者安东尼布朗的语言多幽默啊。
7.还是全世界最强壮的女人:身躯突然变得矮壮,手上腋下夹了多少东西呀!——这语言又有几分夸张。
幽默夸张的语言大家会觉得特别有趣,我们不妨学学。
提醒大家,这幅图出现的妈妈的全身,注意看她的脚上——一双粉红色的棉拖鞋。
注意观察在后几幅图中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8.我妈妈是个有魔法的园丁,她能让所有的东西都长得很好。
瞧瞧妈妈的手指是什么颜色?怎么会是绿色的呢?绿手指是指好园丁。
是的,她能让所有的东西长得很好,甚至长得令人意外。
看看图,加上自己的想象,说说妈妈怎么照顾这些植物的?这些植物长出了
什么?妈妈的衣服、头发上怎么了?(说时引导学生加上第一句作为总起句。
)
9、吼起来像狮子一样凶猛。
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想一下妈妈可能在什么情况下会像狮子一样吼叫呢?这么吼,为什么还说我妈妈真的真的很棒?(吼叫的结果?)是呀,妈妈发脾气也是为了家好,是妈妈爱家人的表现。
这是一个真实的妈妈。
10.妈妈还像沙发一样舒适。
是啊,在你累了、困了、受委屈的时候,她安慰的话语、温暖的。
11.有时候,又像犀牛一样强悍。
再强悍,眼神还是那么温柔。
12.我妈妈是一个超人妈妈:无所不能
13.常常逗得我哈哈大笑:有趣可爱。
四、说说自己的妈妈。
1.要求:每个人都有自己亲爱的妈妈,你能说说自己的妈妈吗?可以用上这样的结构形式。
(出示)
她是一个(
)的(
)。
我妈妈真的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