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层物理1-2
- 格式:ppt
- 大小:3.60 MB
- 文档页数:58
2.三种不同基准体积的比面之间的关系Sp >Ss>Sb。
(正确)18.绝对渗透率在数值上等于克氏渗透率。
(正确)20.油藏总弹性能量中流体弹性能量一定大于岩石骨架的弹性能量。
(错)1-3 若S f、S p、S s分别为以岩石的外表体积、孔隙体积、骨架体积为基准面的比面,则三者的关系为 psf 。
1-6 随地层压力下降,岩石孔隙体积将收缩,地层流体体积将膨胀。
1-7 若Cf 、C、Cw分别为岩石、地层油、地层水的压缩系数,则三者的关系为 owf1-8 若T1、T2、T3分别为蒸馏法、干馏法、离心法测定流体饱和度的测试温度,则三者的关系为 213 。
1-17 在饱和煤油法测岩样孔隙度时,若W1、W2、W3分别为干岩样在空气中、饱和煤油后岩样在空气中、饱和煤油后岩样在煤油中的重量,γ为煤油重度,则012γWW-、032γWW-分别为孔隙体积,外表体积1-4.什么叫油藏综合弹性系数?答:在地层温度下,当压力每变化单位数值时,单位外表体积岩石内所排出的流体体积。
即LbTb*CC)PV(V1Cφ+=∆∆=排出液(1/MPa)1-20.什么叫等效渗流阻力原理?答:指在几何条件流体性质,流动压差等相同的情况下,若岩石模型与真实岩石具有相同的渗流阻力,则通过两者的流量也应相等。
克氏渗透率:在不同压力下用气体测岩石渗透率时,可作出渗透率与入口压力倒数关系曲线,外推1/p时的渗透率,则通过两者的流量也应相等。
1-1.由实验测得某一砂岩的孔隙度为23%和以岩石外表体积为基准的比面为950cm2/cm3,试估算该砂岩岩样的渗透率(τ分别取1和1.4)解:由题意知:φ=23%, Sb=900cm2/cm3,τ=1和1.4由8223102⨯=bSKτφ,有当τ=1时,8223109501223.0⨯⨯⨯=Kτ=0.674(μm2)当τ=1.4时,8223109504.1223.0⨯⨯⨯=Kτ=0.344(μm2)所以,该砂岩岩样渗透率,当τ取1时为0.674μm2,τ取1.4时为0.344μm2。
1.1在常温常压下,C1~C4为气态,它们是构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5~C16是液态,它们是石油的主要成份;而C17及以上的烷烃为固态,即所谓石蜡。
石油中固态烃能以溶解或结晶状态存在于石油中。
1.2原油相对密度:原油的密度〔ρ0〕与某一温度和压力下水的密度〔ρw 〕之比。
指1atm 、20℃时原油与1atm 、4℃纯水的密度之比凝固点:原油冷却过程中由流动态到失去流动性的临界温度点,它与原油中的含蜡量、沥青胶质含量及轻质油含量等有关。
粘度定义:粘度是粘性流体流动时内部摩擦而引起的阻力大小的量度,流体的粘度定义为流体中任一点上单位面积的剪应力与速度梯度的比值。
地层原油粘度分类法及特点:按粘度分为:1.低粘油—指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低于5mPa ·s 者,2.中粘油—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5-20mPa ·s 。
3.高粘油—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20-50mPa ·s 。
稠油: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高于50mPa ·s ,相对密度大于0.920。
凝析油:地层条件下为气象烃类,开采时当气藏压力低于露点压力后凝析出的液态烃。
挥发油:地层条件下呈液态,相态上接近临界点,在开发过程中挥发性强,收缩率高。
高凝油:指凝固点高于40℃的高含蜡原油。
1.3天然气主要化学组成:烷烃类—甲烷,乙烷,丙烷,丁烷,戊烷,大于C5非烷烃类气体—H2SCO2CON2H2O 。
惰性气体稀有气体—He 、Ar1.4油气藏综合分类1.5地层水矿化度:矿化度代表水中矿物盐的总浓度,用mg /L 或ppm (百万分之一)来表示地层水主要类型:水型分类——苏林分类法硫酸钠(Na2SO4)水型:代表大陆冲刷环境条件下形成的水,一般来说,此水型是环境封闭性差的反映,该环境不利于油气聚集和保存。
地面水多半为该水型重碳酸钠(NaHCO3)水型:代表大陆环境条件下形成的水型,该水型水在油田中分布很广,它的出现可作为含油良好的标志氯化镁(MgCl2)水型:代表海洋环境下形成的水氯化钙(CaCl2)水型:代表深层封闭构造环境下形成的水,环境封闭性好水类型判断:体积组成11=∑=ki i v 1=i i m1=i %1001⨯=∑=k i i i i V V v i i v y =()∑==k i i ii i i M w M w y 1()∑==ki i i ii i M y M y w 1天然气分子量:在标准状态下(0℃,760mmHg)体积为22.4L(1mol)天然气的质量,根据摩尔组成计算天然气相对密度:在标准状况下(293K、0.101MPa),天然气的密度与干空气密度之比2.2Z偏差因子:物理意义为:给定压力和温度下,一定量真实气体所占的体积与相同温度压力下等量理想气体所占有的体积之比。
第一章重点1,油层物理的学科性质:油层物理学是以油层为研究对象,用物理和物理化学的方法研究与油气田勘探、开发有关的物理和物理化学现象的科学。
研究内容: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储层岩石的物理性质,饱和多相流体的油藏岩石的渗流特性,油层物理研究方法与应用。
2,储层流体的含义:储层流体是指储存于岩石孔隙中的石油,天然气和水。
储层烃类的化学组成主要由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构成。
3,露点是指温度(或压力)一定时,开始从气相中凝结出的第一批液滴时的压力(或温度)。
泡点是指温度(或压力)一定时,开始从液相中分离出的第一批气泡时的压力(或温度)。
4,多组分烃类的相图特征P13 5,五种典型油气藏相图特征6影响天然气在原油中溶解的因素:压力温度天然气的性质石油的性质。
7相态方程的建立p23 8,平衡常数k是指在一定压力和温度条件下,气液两相处于平衡时,体系中某组分在气相和液相中的分配比例。
9,三种脱气方式的特点:接触分离:分离出的气量较多,而且分离出的气较重,气里面含有较多的轻质油组分,气油比较高。
多级分离:分离出的气量小,获得的地面原油较多,其中轻质油含量较高。
测得的气油比较小。
微分分离:系统的组成不断变化,分离的级数远大于多级分离的级数,且每级分离出的气量较少。
10,天然气的高压物性计算。
11,压缩因子状态方程。
12,天然气的等温压缩系数:在等温条件下,单位体积气体的体积随压力的变化率。
体积系数:在地面标准状态下单位体积天然气在地层条件下的体积。
13,天然气的粘度变化规律:1)低压范围内,气体的粘度与压力无关,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随气体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减小。
2)高压下,气体粘度随压力增加而增加,随温度增加而减小,随气体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增加。
14,地层油溶解气油比:地层油在地面进行一次脱气,将分离出的气体标准体积与地面脱气体积的比值。
15,原油相对密度:地面油的相对密度。
16,地层油体积系数:原油在地下的体积与其在地面脱气后的体积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