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第2章平面设计课后习题及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2.99 KB
- 文档页数:3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 城市道路分为几类?答: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一般采用几阶段设计?答:一阶段设计:即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简单、技术指导文件明确的小型建设项目。
两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一般建设项目。
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复杂、基础资料缺乏和不足的建设项目或建设项目中的个别路段、特大桥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等。
. 道路勘测设计的研究方法答:先对平、纵、横三个基本几何构成分别进行讨论,然后以汽车行驶特性和自然条件为基础,把他们组合成整体综合研究,以实现空间实体的几何设计。
. 设计车辆设计速度.答:设计车辆:指道路设计所采用的具有代表性车辆。
设计速度:指当天气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
.自然条件对道路设计有哪些影响?答:主要影响道路等级和设计速度的选用、路线技术指导文件的确定、路线平纵横的几何形状、桥隧等构造物的位置和规模、工程数量和造价等。
第二章:平面设计. 道路的平面、纵断面、横断面。
答:路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作路线的平面,沿中线竖直剖切再行展开则是路线的纵断面,中线上任一点法向切面是道路在该点的横断面。
. 为何要限制直线长度?答:在地形起伏较大地区,直线难与地形相适应,产生高填深挖,破坏自然景观,运用不当会影响线形的连续性,过长会使驾驶员感到单调、疲惫急躁,不利于安全行驶。
. 汽车的行驶轨迹特征。
答:轨迹是连续的,曲率是连续的饿,曲率变化率是连续的。
. 公路的最小圆曲线半径有几种?分别在何种情况下使用。
答:极限最小半径,特殊困难情况下使用,一般不轻易使用。
一般最小半径,通常情况下使用。
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在不必设置超高就能满足行驶稳定性的圆曲线使用。
. 平面线形要素及各要素的特点。
答: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6.缓和曲线的作用,确定其长度因素。
第二章平面设计思考题1.如何填制“直线、曲线及转角表”;2.如何填制“逐桩坐标表”;3.如何选择圆曲线最小半径;4.设置缓和曲线的目的和条件是什么?习题一、填空题.确定公路几何线形并能使其相互协调的基本要素是。
.公路平面线形是由、和三要素组合而成。
.为了保证汽车行驶的安全、稳定,横向力系数必须满足和。
.路面在平面上有三条基线,即路面未加宽时的、、。
根据不同的旋转基线可以把超高缓和段分成种情况共种形式。
.公路路线平面设计成果主要反映在直线曲线及和两个方面。
.圆曲线上全加宽值的大小与、和等因素有关。
.缓和段有、和三种。
.平面线形中,转向相同的两相邻曲线称为曲线, 而转向相反的两相邻曲线称为曲线。
三种。
.在两相邻同向曲线间夹直线段处,其长度一般不小于。
.在两相邻反向曲线间夹直线段处,其长度一般不小于。
.《技术标准》规定,公路平曲线最小半径可分为、和三种。
.当圆曲线半径时要进行加宽。
四级公路和山岭、重丘区的三级公路采用第类加宽值;其余各级公路采用第类加宽值;对于不经常通行集装箱运输半挂车的公路,可采用第类加宽值。
.平面线形组合共有基本型、、、、和型等六种形式。
.汽车通过弯道时,由于横向力系数的存在,它不仅影响到乘客的舒适性,还增加了消耗和磨损。
.停车视距计算中的眼高和物高《设计规范》规定为:眼高,物高。
.《技术标准》规定,缓和曲线采用,其方程表达式为。
.行车视距分为、、三种。
.平原地区,路基型式一般为;丘陵地区,路基型式一般为;越岭线中,路基型式一般为。
.《设计规范》按计算行车速度的行程规定了平曲线最小长度。
.停车视距应包括、和三部分距离。
.根据测定,在转角小于时,司机容易产生错觉,即曲线长将被看成比实际的,公路产生急转弯。
.《技术标准》规定:当公路平曲线半径小于时,应设缓和曲线。
但公路可不设缓和曲线,用直线径相连接。
.平曲线上的视距检查有两种方法,一是;另一是。
二、选择题.横向力系数的定义为( ).汽车所受到的横向力;.横向力与竖向力的比值;.横向力与垂向力的比值.当设计速度为60km/时,值取,超高横坡度采用,则圆曲线的一般最小半径值应为( )。
第二章平面设计注:无解题步骤,不给分!1.若二级公路的设计车速取V =80h km /,13.0max =μ、08.0max =b i ;一般情况下取06.0=μ、07.0=b i ,试计算圆曲线极限最小半径值和一般最小半径值(取50m 的整数倍)。
解:R 极限=250m②R 一般=400m2.高速公路设计车速为V =120h km /,路拱横坡度为2%,若横向力系数采用0.04。
试计算不设超高圆曲线最小半径(取500m 的整数倍)。
解:R 不设=5500m3.某新建二级公路(设计车速为80km/h ),有一处弯道半径R =300m ,试根据驾驶员操作方向盘所需时间的要求计算该弯道可采用的缓和曲线最小长度(取10m 的整数倍)。
解: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为70m 。
4.某新建三级公路有一处弯道,其平曲线半径R 取120m ,偏角423229'''=α,若该平曲线需设置缓和曲线,其缓和曲线长度最大可取多长?解:缓和曲线长度最大可取61.44m 。
5.某新建二级公路有一弯道,其平曲线半径R 为400m ,缓和曲线长为80m ,试计算缓和曲线上距起点40m 点和缓和曲线终点的坐标(以缓和曲线起点为原点)。
解:①缓和曲线上距起点40m 点坐标:x=39.998y=0.333②缓和曲线终点坐标:x=79.92 y=2.6656.从某公路设计文件《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中摘抄的一组路线设计资料如下: JD8:K3+425.982=8ZH K3+311.099=8HY K3+346.099=8YH K3+492.155=8HZ K3+527.155JD9:K4+135.169=K4+047.4369YZ =K4+221.135试计算(1)JD8曲线的切线长、曲线长、缓和曲线长及曲线中点桩号;(2)计算JD9曲线的切线长、曲线长和曲线中点桩号; (3)计算两曲线交点间距及所夹直线段长度。
解:(1)JD8曲线的切线长、曲线长、缓和曲线长及曲线中点桩号分别为:=T 114.883(m )=L 216.056(m ) =h L 35(m )QZ 的桩号:K3+419.127(2)JD9曲线的切线长、曲线长和曲线中点桩号分别为:=T 87.733(m ) =L 173.699(m )QZ 的桩号:K4+134.285(3)计算两曲线交点间距及所夹直线段长度分别为: JD8—JD9间距=722.897(m ) 所夹直线长度=520.281(m )7.已知两相邻平曲线:JD50桩号为K9+977.54,T =65.42 m ,缓和曲线长h l =35m ,切曲差J =1.25m ;JD51桩号为K10+182.69,T =45 .83 m 。
道路勘测设计(1-5章)相关问题及其参考答案第1章绪论1.什么是道路?包括哪些实体?道路设计有哪两大方面?答:道路是带状的三维空间人工构造物,包括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等工程实体。
道路设计要从几何和结构两大方面进行研究。
2.道路的等级和规模取决于什么?道路几何设计的意义如何?答:道路的等级和规模不取决于构造物的结构如何,而是取决于几何构造尺寸,一是道路宽度的构成,二是线形的几何构成。
道路几何设计的意义在于:(1)几何构造尺寸是伴随道路全部设计和施工的基础;(2)几何构造尺寸决定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舒适性及道路建设与运营的经济性;(3)几何构造尺寸决定了道路的等级与规模。
3.道路几何设计中要综合考虑哪些因素?答:道路几何设计中要综合考虑如下因素:(1)汽车在运动学及力学方面是否安全、舒适;(2)视觉及运动心理学方面是否良好;(3)与环境风景是否协调;(4)从地形方面看在经济上是否妥当。
因此,几何设计涉及人、车、路及环境等方面,要合理解决好其间的相互关系。
驾驶者的心理、汽车运行的轨迹、动力性能以及交通量和交通特性都与道路的几何设计有着直接关系。
4.按技术标准公路是如何分级的?各有何特点?答:根据交通部2004—03—01实施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以后简称《标准》)将公路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1)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2)一级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3)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4)三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5)四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
5.按行政管理体系公路是如何划分的?有和意义?答:按行政管理体制根据公路的位置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运输特点分为:国道、省道、县乡(镇)道、及专用公路。
第二章平面设计 2-5.设某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80km/h ,路拱横坡为2%。
⑴试求不设超高的圆曲线半径及设置超高(% 8 i h =)的极限最小半径(μ值分别取0.035和0.15)。
⑵当采用极限最小半径时,缓和曲线长度应为多少(路面宽B=9 m,超高渐变率取1/150)?
解:⑴不设超高时:
2-6。
解:=p 考虑5JD 可能的曲线长以及相邻两个曲线指标平衡的因素,拟定5s L =60 m ,则有:
522460p R =,302
60m ==,"28'20695︒=α解得=5R 115.227m "00'54322︒=右α,
2-7、某山岭区公路,设计速度为40km/h,路线转角,'30291︒=右α
"00'3043︒=右α,1JD 至2JD 、2JD 到3JD 距离分别为458.96 m 、560.54 m 。
选定m L R S 6530011==,,试分别确定2JD 、3JD 的圆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
解:(1)1JD 曲线要素计算
587.024p 2s 0==R
l ,487.322402q 23s =-=R l l s , 则m q P R T 63.1112tan )(1=++=α
由于6倍,即(2由于p =所以4倍,可(3由于L min 2JD .560按min L 反算半径:m 59.1980min =⋅=π
αR ,由于半径大于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可不设缓和曲线,则m R L S 59.1980033==,。
第二章平面设计
2-5.设某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80km/h ,路拱横坡为2%
⑴试求不设超高的圆曲线半径及设置超高(i h 8% )的极限最小半径( 值 分
别取和)。
⑵当采用极限最小半径时,缓和曲线长度应为多少(路面宽 B = 9m ,超高渐
变率取1/150)? 解:⑴不设超高时:
教材P36表2-1中,规定取2500m
设超高时:
教材P36表2-1中,规定取250m
缓和曲线长度:
L B'
i 9 (8
% 2%)=135 m p 1/150
2-6某丘陵区公路,设计速度为40km/h ,路线转角
距离D=267.71m 。
由于地形限制,选定 R 4 110m 线半径R 5和缓和曲线长L s5
解:由测量的公式可计算出各曲线要素:
解得:p=1.86 m , q = 35 m , T 4 157.24 m 则 T 5 = 110.49 m
考虑JD 5可能的曲线长以及相邻两个曲线指标平衡的因素,拟定
L S 5=60 m ,
V =_ 127(
i h
) [127 802
(0.035-=3359.58 m ,
V 2 127(
802 [127 (0.15
=219.1 m ,
⑵当采用极限最小半径时 ,以内侧边缘为旋转轴,由公式计算可得:
4
95 04'38",JD 4 至到 JD 5 的
L s4=70rr ,试定JD 5
的圆曲
I 。
24R ,m
I 0 I 03
2 ,
2 240R 2
l 0 ?180 6R '
T (R p)?tam, L R(
2 0)
面
2l 0
,
q 2T R
则有:p ^6—, m 60 30 , 5 69 20'28"解得 R5 115.227m
24R5 2
2-7、某山岭区公路,设计速度为40km/h ,路线转角佑29 30',
2右32 54'00" , 3右
4 3000' , JD i 至JD2、JD2 到JD3距离分别
为458.96 m、560.54 m。
选定尺300, L S1 65m,试分别确定JD2、JD3
的圆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
解: (1) JD1曲线要素计算
P0 2;R°.587,q 2s l s332 .487,
240 R2
则T1(R P)ta q 111.63m
由于JD1与JD2是同向曲线,查《规范》可知,同向曲线之间的直线段长度
至少为设计速度的6倍,即60 6 360m,此时T2458.96 111.63 360 0 所以这样设置不可行,所以只能减少直线段的长度。
(2) JD2曲线拟定
由于JD2与JD1的转角接近,所以在根据《规范》拟定R2 300,L S2 80m , 则计算可得:p 0.889 ,q 40,T2128.84m
所以JD2与J0之间的直线段长度为458.96 111.63 128.84 218.49m 接近速度的4倍,可以接受。
(3)JD3曲线拟定
由于JD3是小偏角,根据《规范》可得,所需曲线最小长度为:
L min 700 700155.555m,则切线长T3 - 77.7m
4.5 2
JD2与JD3为反向曲线,由《规范》可得,直线段最小为速度的2倍,即120m, 则有560.54-128.84 -77.7 354m,显然满足曲线的要求。
按L min反算半径:R L min 180
1980.59m,由于半径大于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可不设缓和曲线,则L S3 0,R3 1980.59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