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披露衡阳贿选案送钱细节
- 格式:pdf
- 大小:599.53 KB
- 文档页数:1
9关注·本刊策划这些年我们身边的贿选大案文/四宾新闻综述什么是贿选?顾名思义就是在选举过程中,竞选者通过金钱、财产或者其他方式,对参加投票的选民或者代表进行贿赂,从而为自己拉选票的一种政治恶生态。
从选民角度而言,这一行为就是权力变现;从竞选者来说,其就是以钱敛权。
公共权力私人化、政治行为经济化是贿选最为深层的特征。
贿选在我国的宪政运动史上有着特殊的境遇。
自晚清新政中国制宪之初,不少地方就曾演出过贿选的闹剧,最为突出的就是北洋政府时期的曹锟贿选案。
新中国成立之后,贿选毒瘤被基本割除。
然而,时过境迁,近几年贿选在少数地方沉渣泛起并肆意蔓延,引起了党和国家的密切关注……衡阳:当地官场几乎被“一锅端”“涉案金额达1.1亿元,涉及56名省人大代表、518名市人大代表、68名代表大会工作人员的衡阳破坏选举案,是1949年以来公开披露的涉案金额最大、涉及党政官员和人大代表最多的一起选举弊案。
这一恶性政治事件被当时媒体称为共和国贿选第一案。
”这是衡阳贿选案发后,媒体对这一事件的总结。
从言语之间,足见发生在湖南衡阳的这场贿选给社会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之巨。
事件发生在2012年至2013年湖南省衡阳市第十四次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期间,出席会议的代表527名(该届人民代表大会共有529名代表,有2名代表因故未出席会议),从93名代表候选人中差额选举产生76名湖南省人大代表。
然而期间,部分候选人为当选湖南省人大代表送钱拉票。
事情发生后,湖南省检察机关对涉嫌“衡阳破坏选举案”的原衡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曾仁忠,原衡阳市委常委、纪委书记肖斌,原衡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廖解生,原衡阳市珠晖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邓光忠分别以涉嫌玩忽职守罪、破坏选举罪立案侦查并采取相应强制措施。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召开全体会议,对在衡阳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以贿赂手段当选的56名省人大代表,依法确认当选无效并予以公告。
衡阳市有关县(市、区)人大常委会28日分别召开会议,决定接受512名收受钱物的衡阳市人大代表辞职。
湖南衡阳人大选举的贿赂案湖南省衡阳市发生了严重的以贿赂手段破坏省级人民代表选举的违纪违法案件,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欢!湖南衡阳人大选举的贿赂案湖南省人大会27日至28日召开全体会议,对在衡阳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以贿赂手段当选的56名省人大代表,依法确认当选无效并予以公告。
衡阳市有关县(市、区)人大会28日分别召开会议,决定接受512名收受钱物的衡阳市人大代表辞职。
2012年12月28日至2013年1月3日,湖南省衡阳市召开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共有527名市人大代表出席会议。
在差额选举湖南省人大代表的过程中,发生了严重的以贿赂手段破坏选举的违纪违法案件。
现初步查明,共有56名当选的省人大代表存在送钱拉票行为,涉案金额人民币1.1亿余元,有518名衡阳市人大代表和68名大会工作人员收受钱物。
根据我国选举法和代表法的有关规定,湖南省十二届人大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对以贿赂手段当选的56名省人大代表依法确认当选无效并予以公告;对5名未送钱拉票但工作严重失职的省人大代表,依法公告终止其代表资格。
衡阳市有关县(市、区)人大会会议分别决定,接受512名收受钱物的衡阳市人大代表及3名未收受钱物但工作严重失职的市人大代表辞职。
另有6名收受钱物的衡阳市人大代表此前因调离本行政区域已经终止代表资格。
湖南近日通报了这起案件的调查处理情况并强调,衡阳破坏选举案涉案人员多,涉案金额大,性质严重,影响恶劣,是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挑战,是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挑战,是对国家法律和党的纪律的挑战,必须依法依纪严肃查处。
湖南省有关方面已对涉案的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进行党纪政纪立案调查,对涉嫌犯罪的人员移送司法机关审查。
在案件进一步调查中,如发现有其他人员涉嫌犯罪的,也将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另据了解,湖南省政协副主席童名谦(时任衡阳书记、市人大换届领导小组组长)失职渎职,对本案负有直接领导责任,中央已决定免去其领导职务,现正在按程序办理,由中央纪委立案调查。
反抗纪委控制的市委书记,身边还有个任性小保姆老话说“宰相门前七品官”,此话不假。
今天,湖南媒体就披露了衡阳市委原书记李亿龙家保姆受贿的案情。
李家的保姆名叫胡兴红,初中文化,无业。
2014年,衡阳某房地产公司董事长王某了解到胡兴红的工作情况,于是找到她托李亿龙办事:一次是将王某当公安的表弟调到衡阳市工作,一次是将王某朋友的儿子招进南华大学工作。
这两次,胡兴红都是将材料直接给李亿龙,求他帮忙批字。
李亿龙看后,两次都作出批示,一次是“请衡阳市公安局局长周某酌情照顾为荷”,一次是“请南华大学校长文某给予酌情考虑”。
市委书记批了字,毫无疑问事情都办成了。
李亿龙为了感谢胡兴红,王某两次各给了她10万元,共计20万。
近日,法庭判决胡兴红有期徒刑1年4个月。
从2013年6月至2016年4月,胡兴红为李亿龙在衡阳市警备区的住宅提供家政、保洁服务,工资待遇为每月3000元,费用由市委办公室承担。
李家的保姆任性到什么地步?有媒体报道,李亿龙被湖南省纪委带走的当天,衡阳下辖的县级市耒阳市市长刘革生为送别已不再担任市委书记的李亿龙,上门送了5万元钱。
当时李不在家,保姆代收后从中抽走了2万元,只转交给李3万元。
李亿龙被带走时,这3万元钱被现场查获。
保姆如此任性,皆因有一个任性的雇主。
李亿龙在衡阳以“霸蛮”著称,他最为人称道的“事迹”之一就是与纪委人员动手。
2016年4月1日下午2点30分,李亿龙参加完衡阳市召开领导干部大会后乘坐高铁返回长沙,约4点50分即将到长沙时被湖南省纪委工作人员控制。
一位同车的目击者介绍,李亿龙在高铁上被控制时曾发起过反抗,下车时,脸上有明显伤痕。
2013年3月底,时任怀化市委书记李亿龙调至衡阳任市委书记,当时衡阳刚发生了轰动全国的人大贿选案,李亿龙一度被视为“救火队长”。
可他就任之后,没有拿出廓清官场风气的举措,反而大搞“一言堂”。
当地官员透露,通过贿选案,李亿龙处分了一大批衡阳干部,又提拔了一大批顺从他的干部,“没有人敢不听李亿龙的”。
衡阳人大案1.1亿的内幕作者:暂无来源:《廉政瞭望》 2014年第1期衡阳市某区一女老板,耗资70万元参加人大选举,落选后说,她并不后悔,因为从会场又捞回4万余元。
文冯铭这并非披露的唯一人大贿选案,但绝对是最大一起。
2013年12月28日,湖南衡阳527名市人大代表中,512名因选举中收受钱财,辞职;78名省人大代表中,56名以贿赂手段当选,被宣布无效;68名大会工作人员收受了钱物。
此前,笔者曾就人大选举、组成和代表参政议政等情况,邀请了衡阳市、县、乡三级人大领导座谈,并对一些市人大代表进行走访。
在不同场合提出“怎样才能当上人大代表”时,得到的回答惊人一致:“钱”。
衡阳一名养猪专业户想当市人大代表,准备活动经费6万元,有人即劝他不要参选,因为钱不够。
当地有一名老板,为当上市人大代表,花费了60多万元。
不敢全送,不能不送,不敢少送此次衡阳人大贿选案,涉案金额1.1亿余元。
这笔钱是怎么花出去的?一名熟知内情的该市人大领导算了一笔帐:衡阳市全部代表527名,省代表78名。
其中,“戴帽的”(即必须选上的职务代表)22名,下剩56名为组织提名,依据《选举法》,差额应占全部代表的1/2~ 1/5。
衡阳市取1/4的中间值,差额即是20名,加上组织提名的56名候选人,一共是76名。
这76人耍想胜出,至少耍获得过半的选票,即527票中的264票。
以一个信封500~ 1000元计算,开支即是13.2~26.4万元之间。
当然,这只是按理论计算。
进入程序前,主要领导要首肯、党组成员要表态、同级代表团要提名、联合考察团要通过,每个环节都要打点。
进入程序后,还要研究“送”的策略,主要领导(市级)不能送,怕适得其反;竞争对手不能送,怕检举揭发。
由于胜出的票数是从高到低,所以,送的范围要尽可能广;由于投票以信封内数目作排位,所以,送的金额要尽可能大。
总的原则就是:不敢全送,不能不送,不敢少送。
一老板在每个信封送2000元后,担心不够,又每份补送1000元。
揭开湖南衡阳破坏选举案2012年12月28日至2013年1月3日,湖南省衡阳市召开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差额选举湖南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的过程中,发生了以贿赂手段破坏选举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一届市人大代表几乎全军覆没。
案情极其严重,影响极其恶劣,教训极其惨痛。
这起“人大制度建立以来发生的最严重的”破坏选举案发出了强烈警示:必须站在政治的高度、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此案的严重性、危害性,深刻反思此案发生的原因,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坚定不移地维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维护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一大批涉案人员落马2013年4月初,被一些力量试图捂住的衡阳破坏选举案的盖子,终于在中央直接干预和湖南省委大力推进下,被彻底掀开。
发生在2012年12月28日至2013年1月3日间的这起案件,其以贿赂手段破坏选举犯罪情况之恶劣、涉案人员之多、涉案金额之大,令人震惊——衡阳市当时当选的76名省人大代表中,有56人送钱拉票,金额总计1.1亿余元,人均送钱近200万元,这还不包括平时请客吃饭的钱。
全部参会的527名衡阳市人大代表中有518名收受钱物1亿余元。
衡阳市人大的大会工作人员参与收受与分发钱物,68名大会工作人员收受钱款共计1001万元。
包括时任衡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纪委书记、组织部长在内的衡阳一大批党员干部在案件中严重失职、渎职、违纪,人数近500人……破坏选举黑潮下,庄严肃穆的选举殿堂被亵渎,“人民代表”的神圣称号被玷污。
从2013年4月起,一场彻底的清查风暴迅速展开,一大批涉案人员纷纷落马。
衡阳到底怎么了?在这块土地上,为何会发生如此严重的公然挑战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惊天大案?衡阳自古湘江蜿蜒,衡山倚翠。
然而,这个湘南重镇,一度政风靡乱,官风败坏。
“在衡阳,只要你傍上了大官,事就好办;只要你肯花钱,为你办事的官就好找。
”一位当地的企业家如此总结衡阳官场曾经的“病态”,“以前在衡阳投资办企业、开矿山,如果不跟当地的大小官员搞好关系,吃拿卡要的麻烦就会不断。
严肃换届纪律警示教育案例选编(一)拉票贿选类陕西省政府原副省长李堂堂拉票案李堂堂,男,1954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
2006年4月任陕西省政府副省长,2008年5月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
经查,2006年11月,在陕西省委换届前夕,李堂堂为使自己能够进省委常委班子,给有关人员多次打电话、发短信,告诉他们即将进行换届考察,并叮嘱在参加民主推荐的人员范围内做些工作;同时还说,在普遍做工作保投票推荐的同时,要注意做谈话圈内的省级领导成员的工作。
有关人员在接到李堂堂的短信后,按照其授意,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的方式,分别给有关厅局和地、县领导共50多人(次)做工作,请他们在省委换届推荐中支持李堂堂,并将做工作的情况详细告诉了李堂堂。
李堂堂因违反换届工作纪律,于2007年1月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2010年2月,李堂堂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旧州镇党委原委员杜飚拉票贿选案杜飚,男,1967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
2006年9月任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旧州镇党委委员。
经查,2006年10月,在旧州镇政府换届选举之前,杜飚为谋取镇长职位,实施了一系列非组织活动。
10月23日,杜飚与镇人大代表郭某等3人商量代表联名事宜,并亲自在两张红纸上写下“提名杜飚为旧州镇第十三届人民政府镇长候选人联名如下”的标题,交由郭某具体操办。
10月24日、25日,郭某和镇人大代表吴某先后联络18名镇人大代表在联名红纸上签了名。
同时,杜飚还多次通过打电话、请吃饭、送钱等方式进行拉票,或请有关人员帮助其做工作。
10月26日,在旧州镇人代会上,杜飚当选该镇镇长。
杜飚的行为干扰破坏了换届选举工作。
2006年11月,海口市琼山区委决定给予杜飚开除党籍处分,旧州镇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临时会议决定杜飚当选的镇长无效。
2007年1月,琼山区法院判处杜飚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广东省和平县委原副书记钟洪茂贿选案钟洪茂,男,1952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
从衡阳贿选案看地方人大选举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作者:王连花来源:《人大研究》 2014年第6期提名制度、竞争机制、监督机制和处罚机制的不健全和不完善是地方人大贿选的重要致因。
因此要完善相关制度,在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推进地方人大选举制度的改革。
王连花2012 年末到2013 年初,在衡阳市人大会议的选举过程中,发生了严重的“以贿赂手段破坏选举”的违法违纪案件。
当选的76 名湖南省人大代表中,56名存在“送钱拉票”行为,68 名大会工作人员和518名衡阳市人大代表,收受钱物,涉案金额高达1.1 亿余元。
此事曝光后,引起国内外的强烈震怒。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连声追问:“衡阳的共产党员到哪儿去了?”《人民日报》多次发表评论,谴责其是一次“涉案人员多,涉案金额大,性质严重,影响恶劣”“严重的以贿赂手段破坏选举的违纪违法案件”。
其实,衡阳人大贿选事件在国内并不是单一事件,上世纪90 年代以来,这类腐败现象在我国有蔓延之势,极大地阻碍了中国民主政治的推进进程,也深刻地暴露出地方人大选举制度的设计缺陷,引发人们对地方人大选举制度改革和完善的反思。
一、政治毒瘤:人大贿选的本质、危害及当前我国人大贿选的特点地方人大的贿选,是指省、市、县、乡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过程中,候选人通过物质、金钱等贿赂手段,谋求在人民代表大会中的代表资格,破坏选举的违法犯罪行为。
这种贿选行为的本质就是金钱政治、权钱交易,是政治腐败的一种。
“权钱交易”分为两种情况,即以“以权力换取金钱”和“以金钱换取权力”。
“以权力换取金钱”是当前我国政治腐败的主要类型,而贿选属于第二种,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以钱买官”。
当官职或者权力产生于自上而下的委任制、选拔制时,贿选表现为向上级行贿;当官职或者权力产生于自下而上的选举制时,贿选表现为向具有选举资格的选民行贿。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行自下而上的民主选举,于是“向具有选举资格的选民和选举工作人员行贿”的政治腐败就有了上升态势。
一团和气无原则放任不管须追责【条例原文】《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六十一条:党员领导干部对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等错误思想和行为放任不管,搞无原则一团和气,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
【案例】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童名谦在担任湖南省衡阳市委书记、衡阳市换届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期间,作为严肃换届纪律第一责任人,在衡阳市选举湖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前后,先后接到多名省人大代表候选人、衡阳市及所辖县市区领导干部关于省人大代表候选人存在送钱拉选票问题的反映,未采取有力措施深入核查、制止拉票贿选行为蔓延,致使省人大代表选举发生严重的贿选,在选举后未依纪依法严肃查处。
2014年1月2日,童名谦被开除党籍和公职;2015年8月18日,童名谦以玩忽职守罪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
【释纪】中央对湖南衡阳贿选案进行严肃问责之初,还曾有人对童名谦表示同情,认为他本人并没有收受贿赂,属于“出淤泥而不染”。
然而,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作为党委“一把手”,童名谦对发生在眼皮底下的贿选行为放任不管,导致此案有467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69人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显然难辞其咎。
此次新修订的《条例》中特地新增此条款,提醒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不但自己要行得正、走得直,对发生在身边的错误思想和行为也要睁大眼睛、竖起耳朵,决不能无原则一团和气、做“好好先生”,否则自己也一样要被追责。
说到底,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不敢、不想、不能与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错误思想和行为作斗争,根子还在于党的观念淡漠,导致对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认识不清、履责不到位。
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刻领会增加本条款的深刻用意,决不能抱着“明哲保身”的错误观念,切实担负起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确保整个政治生态得到有效净化。
(据《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