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认识我国的区域(中图版--北京、台湾、四川、福建)
- 格式:doc
- 大小:196.00 KB
- 文档页数:5
2023-2024学年中图版初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7小题,每题3分,共计51分)1.80年代中期以来,台湾重点发展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
台湾布局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导因素是()A. 科技力量雄厚B. 海运交通便利C. 劳动力资源丰富D. 气候适宜,物产丰富【答案】A【解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重点发展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出口产品有软件、晶园、集成电路板等。
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的因素有科技水平、环境因素、政策因素等,其中科技因素是主导因素。
2.关于台湾岛叙述正确的是()A. 台湾岛地势西高东低,阿里山为全岛最高峰B. 主要的自然灾害有雪灾、台风、地震等C. 经济以“进口一加工一出口”型为主D. 全岛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答案】C【解析】台湾岛地势东高西低,玉山为全岛最高峰;台湾主要的自然灾害是火山、地震和台风;台湾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条件,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了“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台湾岛为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
3.下列属于台湾的风景名胜区是()A. 西湖B. 泰山C. 日月潭D. 黄山【答案】C【解析】西湖位于浙江省,泰山位于山东省,日月潭位于台湾省,黄山位于安徽省。
4.我国台湾省最著名的树种是()A. 柏树B. 樟树C. 红桧D. 银杏树【答案】B【解析】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樟脑产量世界首位。
故选B。
5.关于我国台湾省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②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③台湾岛是台湾省最大岛屿,是我国第二大岛④台湾省的经济属外向型,即“进口——加工——出口”型A. ①③④B. ①②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答案】B【解析】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①正确;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②正确;台湾岛是台湾省最大岛屿,是我国第一大岛,③错误;台湾省的经济属外向型,即“进口——加工——出口”型,④正确。
中图版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认识我国的区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认识我国的区域》主要介绍了我国地理区域的划分和各区域的自然、人文特征。
本章内容是学生对我国地理知识系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我国各区域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的区域观念和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地理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区域划分和区域特征方面还缺乏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系统地学习我国的地理区域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地理区域的划分,掌握各区域的自然、人文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学会分析、归纳区域特征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地理区域的划分,各区域的自然、人文特征。
2.教学难点:区域特征的分析和归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各区域的自然、人文特征。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区域特征。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教学课件,准备好教学道具。
3.安排好课堂活动,准备好相关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地理区域的划分。
提问:你们知道我国有几个地理区域吗?它们分别是哪些地方?2.呈现(15分钟)分别展示各地理区域的自然、人文特征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各区域的差异。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各区域的特征。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归纳所展示的区域特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书面回答。
教师及时批改,反馈答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第七章:认识我国的区域第一节:首都北京1.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端,北面是燕山,西面是西山,东南端是华北平原。
2.北京的气候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北京发展历史:北京是一座有3000多年历史的古城,也是我国著名的古都,为辽、金、元、明、清等朝代在此建都。
4.故宫是世界现存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
5.北京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长城、故宫、颐和园、天坛、明十三陵是世界文化遗产。
6.北京的城市职能:北京是首都,是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7.经济结构的变化: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工业部门变化:表现:化学、钢铁、电力等工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电子、汽车等科技含量高、污染和能耗少的工业蓬勃发展。
●原因:北京具有人才、信息、科技等优势,但能源和资源比较缺乏,其职能对环境保护有很高要求。
●存在问题:北京发展的问题:北京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古建筑保护问题和水资源问题8.北京正朝着“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迈进。
第二节:台湾1.地理位置:位于我的的东南沿海,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多山的海岛(山地占2/3,玉山为最高峰,平原主要分布在台湾西部和沿海)。
台湾以山地为主,占全岛面积的2/3,岛西部为平原,东部为山地。
是著名的植物王国。
台湾省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彭佳屿,兰屿,绿岛等许多小岛2.低纬度(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部),四面临海;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3.人口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大部分人的祖籍是福建和广东,高山族是台湾的少数民族。
4.台湾的工业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上,台北,基隆,高雄是重要的工业城市5.昔日台湾靠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实现经济起飞,如今高兴技术领域发展迅猛。
新竹科学园区被称为“台湾的硅谷”第三节四川省1.四川省地处我国西南腹地,位于长江上游地区。
中图版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台湾省》教学教案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台湾省的位置、范围及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了解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主要的自然资源和物产;初步理解自然地理环境与资源、物产之间的关系。
利用材料能够明确指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2.过程与方法利用地图资料学会简单评价台湾的地理位置的方法;利用图文资料分析自然地理环境与物产、资源之间关系;运用地图、资料和已学知识建构知识间的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爱国之情;认识自然地理各要素间的联系性,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二、学情分析本节是南方地区的最后一节,对南方区域特征有一定的认识,分区地理的学习方法也比较熟悉,为本节课打下基础。
利用平板学习是八年级学生喜欢且能驾驭的一种方式,有利于明确任务、提高课堂参与度。
三、教学重点1、说出台湾的地理位置和范围,简要评价台湾位置的重要性。
2、学会分析台湾省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说出地形、气候、河湖之间的联系。
3、学会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对物产的影响。
4、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四、教学难点1、简要评价台湾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区域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及自然地理要素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
五、教学流程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明确(2) 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2)培养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3.德育目标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方法1.教学重点(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第七章认识我国的区域一、教学目标1、了解北方地区的气候和农业结构布局,知道能源矿产的分布特点;知道主要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2、了解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了解气候和农业结构布局;洪涝和干旱灾害;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香港、澳门、台湾。
3、运用地图简要评价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类型;掌握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能说明三江源地区高海拔的地势,高寒的气候;4、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归纳西北地区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说出河流在西北地区区域发展中的作用;了解西北地区受干旱气候的影响下,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特色。
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北方地区的气候和农业结构布局,知道能源矿产的分布特点;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2、了解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了解气候和农业结构布局;洪涝和干旱灾害;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香港、澳门、台湾。
3、运用地图简要评价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类型;掌握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能说明三江源地区高海拔的地势,高寒的气候;4、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归纳西北地区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说出河流在西北地区区域发展中的作用;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第八章学完了。
我们将大多数同学们掌握不太好的几个重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复习,大家要认真,到底是哪些知识呢呢?大家请看大屏幕:1、北方地区的气候和农业结构布局,能源矿产的分布特点;主要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2、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和农业结构布局;洪涝和干旱灾害;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香港、澳门、台湾。
3、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类型;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能说明三江源地区高海拔的地势,高寒的气候;4、西北地区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说出河流在西北地区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西北地区受干旱气候的影响下,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特色。
【考点一】:北方地区1.位置和范围、地形(1).位置和范围:北方地区大体位于______、_________以东、_________以北,东临_____海和_____海。
中图版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四川省》教学教案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能通过地图说出四川省的地理位置。
2、能说出四川省的两大地形区,并分析两大地形区的景观差异。
3、能通过读图题总结出两大地区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
4、知道四川省的主要自然灾害。
二、教学重点、难点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四川的区域差异。
三、教学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和图片对比分析四川的地形、地势、气候及特征、主要的自然灾害。
四、教学过程1、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的台湾的相关知识。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指名读学习任务)3、教师板书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的框架结构,学生根据板书自学、在课本上圈划出答案。
4、学习新课(1)指名汇报四川省的地理位置,教师多媒体展示四川省在中国的位置的地图和中国政区图为学生补充四川省相邻的省有哪些。
四川概况:四川省地处我国西南腹地,位于长江上游地区。
全省总面积48万平方千米,居全国第五位。
2010年常住人口8042万,居全国第四位。
是我国西部强省。
四川与我国哪些省相邻?青海、甘肃、陕西、重庆、贵州、云南、西藏。
(2)学生汇报四川省的地形和地势。
教师出示四川省地图和地形剖面图。
帮助学生直观了解,掌握知识点。
通过地形的学习,让学生猜测两大地形区应该有什么样的自然景观。
教师出示景观图片对学生的猜测加以验证。
(介绍成都平原有“天府之国”之称)(3)小组合作完成78页的读图题。
小组汇报,师生共同总结出两大地形区的气温和降水的差异。
(读降水图分析降水最多的是雅安,所以有“雅安天漏”的俗语)进而分析两大地形区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
(分析四川盆地的气候特征时为学生渗透“蜀犬吠日”的俗语)。
(4)汇报四川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教师出示图片,并分析这些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不同。
川西高原山地主要是受地形的影响多滑坡、泥石流、雪灾和地震。
而四川盆地是因为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多干旱、洪涝和寒潮。
(补充有些自然灾害来临时的逃生办法)。
(5)学习四川省应对这些自然灾害是怎么做的。
2023-2024学年中图版初中地理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7小题每题3分共计51分)1.下面四幅地图中正确反映台湾省范围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A【解析】台湾省包括台湾岛和澎湖列岛、钓鱼岛等周围许多小岛故选A2.(1)台湾树种丰富其中最著名的树种是()2.(2)下列有关台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金合欢B. 樟树C. 胡杨树D. 红桧【答案】B【解析】台湾的森林覆盖率达55% 有“森林宝库”之称其中樟树最为著名故B正确符合题意【答案】C【解析】A、台湾人口集中分布在西部平原故A叙述正确B、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中南部台湾岛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故B叙述正确C、台湾山脉分布在台湾岛的中部和东部台湾省西部地区以平原为主故C叙述错误D、台湾的最高峰是玉山故D叙述正确3.(.有关台湾省的叙述错误的是()A. 台湾省主要气候类型是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B. 台湾省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祖国大陆相望C. 台湾省多地震的原因是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D. 台湾省的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答案】C【解析】北回归线横贯台湾岛的中南部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只有南部沿海属于热带台湾省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祖国大陆相望台湾省多地震是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作用的结果台湾省的民族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4.1979年元旦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其中说到“统一祖国是历史赋于我们这一代人的神圣使命……让我们携起手来为这一光荣目标共同奋斗!”下列关于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A. 是我国的第二大岛B. 矿产资源匮乏C. 重工业是台湾的经济支柱D. 自古以来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答案】D【解析】台湾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故A错误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岛屿故B错误台湾的工业以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为现在台湾的经济支柱是高新技术产业不是重工业故C错误台湾自古以来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故D正确故选D.5.台湾省位于祖国东南海域岛屿众多下列不属于台湾省的岛屿的是()A. 澎湖列岛B. 钓鱼岛C. 金门岛D. 赤尾屿【答案】C【解析】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都属于台湾省金门岛不属于 C对 ABD错故选C6.下面关于台湾的叙述错误的是()A. 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B. 最高山峰是台湾山脉C. 居民的祖籍以福建和广东省为主D. 台湾省的居民绝大多数是汉族【答案】B【解析】台湾主要的少数民族是高山族故A叙述正确台湾最高峰是玉山故B叙述错误台湾居民的祖籍以福建省、广东省为主故C叙述正确台湾的居民绝大多数是汉族故D叙述正确7.关于台湾叙述正确的是()A. 民族以高山族为主B. 北回归线从中部穿过C. 平原多分布在台湾西部沿海D. 受地形影响台湾河流多自西向东流短小急促【答案】C【解析】台湾民族以汉族为主分布的主要少数民族是高山族 A错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的南部 B错平原多分布在台湾的西部沿海 C对受地势影响台湾河流呈放射状从中部向四周流向海洋 D错故选C8.(1)台湾有“海上米仓”的美称其依据是()①地理位置②矿产资源③旅游资源④农产种类8.(2)从图中可以看出台湾的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对此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 ②④B. ②③C. ①③D. ①④【答案】D【解析】台湾物产丰富有很多美称台湾位于中国东南部的海洋中盛产大米有“海上米仓”的美称【答案】C【解析】台湾岛上城市集中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原因在于台湾西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物产丰富人口密度大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开发历史悠久等9.(1)台湾素有“东方甜岛”的美称该经济作物在台湾岛上的分布如图判断此经济作物是()9.(2)读图可知该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在台湾岛西部地区据此可判断台湾岛西部地形以____为主()9.(3)如图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中部因此可判断台湾岛气候类型主要以_____(带)和亚热带为主()9.(4)由台湾岛所处的纬度位置还可判断台湾岛上大量种植的粮食作物是()9.(5)读图台湾岛上的河流流向呈现出由中间向两侧海域分流的特点由此可判断台湾岛的地势特点是()A. 柑橘B. 甘蔗C. 香蕉D. 甜菜【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读图分析可知台湾属于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台湾盛产甘蔗有“东方甜岛”之称由此可知此经济作物是甘蔗【答案】C【解析】台湾岛地形以山地为主中部和东部以山脉为主西部以平原为主台湾的经济作物、城市均分布在西部沿海平原地区依据题意【答案】A【解析】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属于季风气候读图可知北回归线横穿台湾中南部台湾省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答案】A【解析】台湾岛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它被北回归线穿过中南部台湾省大部分属于亚热季风气候南部沿海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其气候特点是降水丰富热量充足适合水稻的的生长可判断台湾岛上大量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玉米、小麦主要生长在北方地区青稞生长在青藏地区结合题意【答案】B【解析】河流的流向与地势高低密切相关一般河流自高处流向低处台湾山脉集中分布在台湾岛的中部和东部中央山脉纵贯南北玉山海拔3952米是中国东部最高峰台湾岛上的河流流向呈现出由中间向两侧海域分流的特点说明了台湾岛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东西两侧低依据题意10.读下图有关台湾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描述不正确的是()A. 受地形影响西部降水比东部少B. 受地势影响河流流速快C. 受纬度影响河流冬季无结冰期D. 受气候影响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答案】D【解析】有关台湾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描述受地形的影响东部处于迎风坡降水量大于西部地区受地势落差大河流的流速快受纬度低的影响河流无结冰期受气候的影响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故选D.11.以下美称不属于台湾的是()A. 亚洲天然植物园B. 水果之乡C. 东方甜岛D. 天府之国【答案】D【解析】天府之国是指成都平原亚洲天然植物园、水果之乡、东方甜岛都是指台湾12.(1)台湾同胞纷纷回大陆祭祖说明()12.(2)图示台湾岛气候类型分界线向南凸出的主导因素是()A. 大陆气候条件优越B. 大陆与台湾隔海相望C. 两岸同胞同根同源D. 两地祭祖风俗习惯不同【答案】C【解析】【答案】D【解析】13.与福建省隔海相望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A. 海南岛B. 台湾岛C. 南沙群岛D. 舟山群岛【答案】B【解析】14.我国台湾省最著名的树种是()A. 柏树B. 樟树C. 红桧D. 银杏树【答案】B【解析】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樟脑产量世界首位故选B15.下列有关台湾岛和台湾海峡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台湾岛的地势西高东低B. 台湾岛全部为热带季风气候C. 台湾岛上的河流短小水能资源丰富D. 台湾海峡为我国东部面积最大的内海【答案】C【解析】台湾岛地势东高西低地形多山地河流的流量和落差大河流短小水能蕴藏量大台湾省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北回归线横穿台湾中南部只有南部沿海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渤海是我国东部面积最大的内海 ABD错误 C正确故选C16.(1)战机绕飞祖国宝岛宣示台湾()16.(2)战机绕飞路线()A. 是我国第一大岛B. 自然资源丰富C. 海域面积辽阔D. 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答案】D【解析】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战机绕飞祖国宝岛宣示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故D正确【答案】A【解析】读图可得战机绕飞路线没有穿过台湾海峡没有横越太平洋穿越北回归线所经过地区未均在我国境内17.(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17.(2)台湾岛的人口、城市大多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主要原因是西部()A. 我国钓鱼岛位于台湾岛的东南方B. 台湾岛属于温带季风气候C. 台湾岛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D. 台湾岛上河流短急水能丰富【答案】D【解析】读图分析可知我国钓鱼岛位于台湾岛的东北方故A错误台湾岛属于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故B错误台湾岛地形以山地为主故C错误台湾岛上河流短急水能丰富故D正确【答案】C【解析】台湾岛的地形以山地为主台湾山脉主要分布在岛屿的东部和中部台湾省西部地区以平原为主因此台湾的人口、农业、城市都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依据题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18.阅读如图概括台湾经济发展的历程 ________【答案】20世纪50年代主要出口产品特征为初级产品主导产业类型为原料密集型产业 20世纪60﹣90年代主要出口产品特征为普通工业产品主导产业类型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20世纪90年代以来技术密集型产业制造的高附加值产品取代了60年代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制造的普通产品【解析】台湾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和条件发展外向型经济 20世纪50年代主要出口产品特征为初级产品主导产业类型为原料密集型产业 20世纪60﹣90年代主要出口产品特征为普通工业产品主导产业类型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20世纪90年代以来技术密集型产业制造的高附加值产品取代了60年代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制造的普通产品产品竞争力进一步增加三、解答题(本大题共计12小题每题10分共计120分)19.(1)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①________、钓鱼岛等许多小岛西隔台湾海峡与②________省相望19.(2)台湾岛地形以________为主约占全岛面积的2/3 台湾山脉纵贯南北其主峰③________是我国东部的最高峰19.(3)台湾岛形似纺锤 ________(填纬线)穿过中部气候类型有亚热带季风气候和________季风气候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雨量充沛19.(4)台湾素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 ________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19.(5)60年代开始台湾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和条件重点发展了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工业产品在出口贸易中所占的比重稳步上升这种经济模式属于________(外向型经济、内向型经济)【答案】澎湖列岛, 福建【解析】读图可知①是澎湖列岛【答案】山地, 玉山【解析】台湾岛山地面积约占三分之二③是玉山【答案】北回归线, 热带【解析】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中部因此台湾岛有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答案】樟树【解析】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台湾有“樟脑王国”之称【答案】外向型经济【解析】台湾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经济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台湾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条件属于外向型经济20.(1)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A、B两处中表示钓鱼岛的是________处20.(2)台湾岛是我国第________大岛东部濒临________洋西隔________海峡与福建省相望20.(3)台湾岛东部地形主要是________ 西部地形以________为主20.(4)台湾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宝岛去台湾旅游可以观赏日月潭品尝亚热带和________带水果20.(5)台湾省利用多港口的优势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请列举一个著名的港口城市________【答案】A【解析】依据位置图中A为钓鱼岛 B为澎湖列岛【答案】一, 太平, 台湾【解析】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其东部濒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临东海南临南海【答案】山地, 平原【解析】台湾岛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积占全部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台湾岛东部地形主要是山地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答案】热【解析】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南部台湾为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因此去台湾旅游可以观赏日月潭品尝亚热带和热带水果【答案】高雄【解析】台湾省著名的港口城市有高雄、基隆等21.(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__(城市) B________海峡21.(2)特殊纬线________穿过台湾岛的中南部由此判断台湾岛属于________带、亚热带气候21.(3)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其美丽富饶享有众多美誉下列美誉不属于台湾的是()21.(4)台湾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包括()①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②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③吸收外国资本④海岛拥有多处优良港口【答案】台北, 台湾【解析】【答案】北回归线, 热【解析】【答案】台湾物产丰富有很多美称有“东方甜岛”之称有“海上米仓”之称有“天然植物园”之称有“兰花之乡”的美称故D符合题意【解析】【答案】台湾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因素是海岛多港口便于吸收外国资本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故D符合题意【解析】22.(1)台湾省隔________海峡与A________省相望位于海南岛与雷州半岛之间的是________海峡台湾省位于海南省的________方向22.(2)图1中山脉是________山脉走向是________22.(3)图中B、C、E、F所表示的岛屿中表示钓鱼岛的是________22.(4)关于台湾的说法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2.(5)台湾省享有热带、亚热带“水果之乡”的美称四季鲜果不断与出口欧洲相比该省的水果销往祖国大陆的最大好处是什么?________22.(6)说出海南岛地势的主要特点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________22.(7)简要说明海南岛发展旅游的有利条件 ________【答案】台湾, 福建, 琼州, 东北【解析】台湾省隔台湾海峡与A福建省相望位于海南岛与雷州半岛之间的是琼州海峡台湾省位于海南省的东北方向【答案】台湾, 东北﹣﹣西南【解析】图1中山脉是台湾山脉走向是东北﹣﹣西南【答案】B【解析】图中B、C、E、F所表示的岛屿中表示钓鱼岛的是B【答案】C【解析】台湾最著名的经济林是樟树台湾的居民主要是汉族台湾最大的湖泊是日月潭降水的分布特点是东部多西部少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台湾盐场主要分布在西部该地区位于背风坡降水少结合题意故选C【答案】台湾与大陆仅隔台湾海峡距离更近大陆有广大的消费市场【解析】台湾省享有热带、亚热带“水果之乡”的美称四季鲜果不断与出口欧洲相比该省的水果销往祖国大陆的最大好处是台湾与大陆仅隔台湾海峡距离更近大陆有广大的消费市场【答案】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为岛上的河流大都从中部向四周流入海洋【解析】海南岛地势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为岛上的河流大都从中部向四周流入海洋【答案】热带海滨风光优美热带生物资源丰富民族风情多样【解析】热带海滨风光优美、热带生物资源丰富、民族风情多样等都是海南岛发展旅游的有利条件故答案为(1)台湾福建琼州东北(2)台湾东北﹣﹣西南(3)B (4)C (5)台湾与大陆仅隔台湾海峡距离更近大陆有广大的消费市场(6)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为岛上的河流大都从中部向四周流入海洋(7)热带海滨风光优美热带生物资源丰富民族风情多样23.结合图中所示信息说明T岛东北部年降水量丰富的三条原因23.制糖厂建在本岛而不是国外消费市场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为什么?请答出两条【答案】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为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受暖流影响大气增温、增湿【解析】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 T岛受赤道低气压影响降水多该岛的东北部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且来自海洋所以多地形雨图示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答案】节省运输成本减少原料损耗(劳动力成本较低地租较低)【解析】甘蔗制成糖重量大减所以把制糖厂建在本岛可以降低运输原料的运输费用降低生产成本长距离运输甘蔗会增加消耗该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的工资水平较低地租较低24.(1)台湾岛隔台湾海峡与________省相望因盛产________ 故有“海上米仓”之称24.(2)台湾人口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________24.(3)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________海峡 B________列岛 C________(湖泊) D________岛24.(4)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城市名称①________ ②________24.(5)台湾多地震的原因是________24.(6)台湾最频繁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答案】(1)福建, 水稻【解析】(1)台湾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祖国大陆福建省相望因气候湿热盛产水稻故有“海上米仓”之称【答案】(2)西部【解析】(2)读图可知台湾岛东部是山地台湾山脉平原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是人口和城市集中的地区【答案】(3)台湾, 澎湖, 日月潭, 钓鱼岛【解析】(3)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北濒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有台湾岛及其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及许多小岛组成读图可知 A台湾海峡 B澎湖列岛 C日月潭 D钓鱼岛【答案】(4)台北, 高雄【解析】(4)省会台北是台湾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台湾第一大城市最大的港口城市是高雄读图可知①为台北②为高雄【答案】(5)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解析】(5)台湾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多地震、火山活动【答案】(6)台风【解析】(6)台湾最频繁的气象灾害是台风25.(1)写出图中数字代号表示的地理事物的名称省区 A________ 河流 D________山脉 E________ 岛屿 B________25.(2)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中部偏南的位置该纬线以北属于________气候类型夏秋多________和暴雨25.(3)台湾岛地形以________为主人口主要集中在________地区岛上因盛产甘蔗有“________”之称台湾特有的树种是________25.(4)________是台湾重要的经济命脉其最大的贸易伙伴是________【答案】福建省, 浊水溪, 台湾山脉, 台湾岛【解析】省区A是福建省河流D是浊水溪山脉E是台湾山脉岛屿B是台湾岛【答案】亚热带季风, 台风【解析】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中部偏南的位置该纬线以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多台风和暴雨【答案】山地, 西部平原, 东方甜岛, 红桧【解析】台湾岛地形以山地为主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平原地区岛上因盛产甘蔗有“东方甜岛”之称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红桧是台湾特有的树种【答案】出口贸易, 中国【解析】出口贸易是台湾重要的经济命脉其最大的贸易伙伴是中国26.(1)台湾省约80%的人口祖籍为________省所以闽南语在台湾省通用台湾省少数民族以高山族为主高山族名字的由来与其居住的环境有关据此推断高山族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丘陵、________(填地形类型)和东部沿海地区26.(2)据图1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两个角度描述台湾岛的地理位置 ________ 26.(3)台湾地形以________(填地形类型)为主台湾山脉大致________走向26.(4)图2中代表台东市的是()(填图中序号)据图2归纳台湾岛铁路分布的特点()影响台湾岛铁路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答案】福建, 山地【解析】台湾省约80%的人口祖籍为福建省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高山族名字的由来与其居住的环境有关据此推断高山族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丘陵、山地和东部沿海地区【答案】位于低纬度地区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省中南部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临太平洋西临台湾海峡与福建隔海相望北临东海南临南海【解析】台湾岛的纬度位置位于低纬度地区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省中南部海陆位置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临太平洋西临台湾海峡与福建隔海相望北临东海南临南海【答案】高山和丘陵, 东北﹣西南【解析】台湾岛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积占全部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台湾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岛上河流短急水能蕴藏量大最长河流为浊水溪全长186千米日月潭是本岛最大的湖泊为风光秀丽的旅游胜地【答案】①沿海(呈环状)分布A【解析】①台东市位于台湾省东南方台湾岛的铁路分布特点是沿海(呈环状)分布形成这种分布特点的主要原因是沿海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故A正确27.(1)台湾岛地震频繁请结合图中信息分析原因 ________27.(2)与高雄相比台东年降水量较________(多、少)判断理由是________27.(3)关于台湾岛河流水文特征正确的是()(双选)27.(4)台湾主要城市多分布在西部地区请说明原因 ________27.(5)台湾省美丽富饶物产丰富有“亚洲天然植物园”、“东方甜岛”、“海上粮仓”等美称请解释其中一种美称的由来 ________【答案】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多发生地震【解析】台湾多地震的原因是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从板块构造学说来看台湾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多发生地震【答案】多, 台东位于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解析】与高雄相比台东年降水量较多其原因是台东位于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答案】A, C【解析】台湾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夏季径流量大冬季径流量小季节变化大河流无结冰期含沙量小受地形的影响东部河流较西部河流流速快依据题意故选AC【答案】西部平原面积广交通便利工农业发达开发历史早等【解析】台湾西部平原面积广交通便利工农业发达开发历史早等因此台湾主要城市多分布在西部地区【答案】台湾的纬度低以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山脉海拔高垂直变化明显森林资源及树种丰富因此有“天然植物园”之称【解析】台湾的纬度低以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山脉海拔高垂直变化明显森林资源及树种丰富因此有“天然植物园”之称台湾盛产甘蔗有“东方甜岛”之称台湾盛产香蕉菠萝等有“水果之乡”之称台湾盛产稻米有“海上米仓”之称台湾盛产海盐有“东南盐库”之称故答案为(1)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多发生地震(2)多台东位于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3)AC (4)西部平原面积广交通便利工农业发达开发历史早等(5)台湾的纬度低以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山脉海拔高垂直变化明显森林资源及树种丰富因此有“天然植物园”之称28.(1)从图中所处纬度位置来判断台湾岛南部属于________带28.(2)台湾岛的地形东部为________ 西部沿海为________28.(3)由图知台湾的地势特征是________【答案】(1)热带【解析】(1)读图可知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省的中南部因此台湾省南部属于热带地区【答案】(2)山地, 平原【解析】(2)读图可知台湾岛的地形东部为山地有我国东部的最高峰玉山西部沿海为平原【答案】(3)东高西低【解析】(3)由图可知台湾的地势特征是东高西低这种地势使河流自东向西流29.(1)1950年台湾省出口贸易构成中工业产品占________% 农产品占________% 农产品加工占________%29.(2)50多年来台湾省出口贸易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________【答案】8, 71, 21【解析】1950年台湾省出口贸易构成中工业产品占8% 农产品占71% 农产品加工占21% 【答案】农产品和农产加工品出口比重不断下降工业产品出口比重不断上升【解析】图二说明自1960年以来台湾省的出口贸易结构发生的变化是农产品和农产加工品出口比重不断下降工业产品出口比重不断上升30.(1)阅读资料一简要描述台湾省的纬度位置并由此判断台湾省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________30.(2)阅读资料一简要描述台湾省的海陆位置并推断台湾省的经济发展特点________30.(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请你从地缘、血缘、历史、文化等方面任选两个角度加以证明 ________30.(4)台湾是祖国的“宝岛” 列举台湾省的丰富资源和美称各两个 ________【答案】位于低纬度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中南部(或中部偏南)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热带季风气候【解析】【答案】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出口导向型经济【解析】【答案】①约在几百万年前由于部分陆地下沉海水进入形成了台湾海峡台湾岛才与大陆分离说明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地缘关系②目前台湾省的居民中汉族约占97% 他们主要是明清以来福建省和广东省移民的后代大部分还保留着乡音说明了海峡两岸人民的血缘关系③台湾在我国史书记载曾称夷州明代始称台湾历史上曾多次遭受外来侵略 1661年郑成功率兵赶走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 1885年清政府正式设台湾省建制1895年台湾被日本侵占直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回归祖国恢复台湾说明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历史关系④台湾人民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保持着中华民族的。
第七章认识我国的区域第3节四川省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四川省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了解四川省东西两大地形区在自然环境方面的差异与其自然环境特征;(2)、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了解四川省内的经济特色与地区差异。
(3)、了解四川省独特的地域文化以与对全国的重要影响。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2)培养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思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认识四川省,了解四川省独特的地方文化。
热爱中国领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四川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2、难点:四川省的经济特色。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时数计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情景设计导入新课1、导语:同学们知道大熊猫生活在我国的哪个省的地域范围内?什么地方的人喜欢吃麻辣食物?2、揭示课题:四川省板书:第三节四川省二)、读书识图讨论交流活动1:探究四川省地理位置、气候等概况1.四川省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读课与读图,回答以下问题:1)、读图,在地图上找出四川省的地理位置;地处我国西南腹地,位于长江上游地区。
2)阅读课文说出四川省的地域面积和人口概况;全省面积48万平方千米,居全国第五位;人口达8042万,居全国第四位。
3)、西部大开发指的是什么地方?四川省,着力建设西经济强省和长江上游生态屏,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2、四川省的地形和气候特点:1)、读书、读图讨论四川省的地形特点;①地势西高东低,总体上分为川西高原山地和四川盆地;②川西北部水草丰美;川西南部山高谷深,森林广布;③四川盆地是我国的四大盆地之一,盆地西部是成都平原;东部是低山丘陵。
2)、读图,讨论四川省的气候特点;①气候受地形影响,大致分川西高原山地和四川盆地两大气候区,A川西高原山地是典型的高原山地气候。
七年级地理单元检测题(中图版)
第七章:认识我国的区域(之一)
班别________姓名_________座号_______成绩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答案填写在题后的表格中)
1.北京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国家最重要的新闻机构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也在北京……这些说明北京的城市职能之一是
A.全国的政治中心
B.全国的文化中心
C.全国经济中心
D.全国交通中心
2.中关村科技园区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区,是我国科技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地区。
下列不属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A.科技人才多
B.环境质量好
C.交通方便
D.自然资源丰富
3.建筑被称为凝固的音乐,北京的经典建筑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内涵,体现了时代风貌。
下列建筑不在北京的是
A.人民英雄纪念碑
B.人民大会堂
C.国家图书馆
D.承德避暑山庄
4.北京从纬度位置来说位于北纬40o,从海陆位置来看,距海较近,受东亚季风环流的影响,从以上可分析出北京所处的气候类型应该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5.北京是世界上发展变化最快的城市之一。
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北京具有人才、信息、科技、能源、资源优势
B.因北京的城市职能对环境保护有很高要求,主要工业正有计划迁往郊区
C.北京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D.工业部门中,电子.汽车等科技含量高.污染少.耗能少的工业蓬勃发展
6.四个同学就台湾省居民情况进行讨论发言,正确的应是
A.小张说:“台湾省居民以高山族人数最多”
C.小周说:“台湾岛中部山地和东部沿海人口最密集”
D.小郑说:“台湾居民中绝大部分是广东.广西的移民”
7.最近,中国大陆对宝岛台湾“零关税”开放水果市场。
台湾果农将水果运到福建,最合理的运输方式应是
A.河运
B.海运
C.公路
D.航空
8.下列叙述中最能反映台湾与祖国大陆之间的历史和文化渊源的是
A.台湾省和福建省的许多居民都供奉妈祖
B.台湾省的植被与福建省植被有很多相同之处
C.台湾省和福建省都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D.台湾省和福建省在地质上属于同一板块
9.我国面积最大的到岛屿是
A.海南岛
B.钓鱼岛
C.崇明岛
D.台湾岛
10.台湾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为热带季风气候
B.西部山地占2/3,东部平原占1/3
C.植被种类丰富多样
D.河流源远流长,江宽水深
11.下列旅游景点,位于台湾的是
A.日月潭
B.长城
C.故宫
D.都江堰
12.下列省区,地跨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是
A.北京市
B.台湾省
C.四川省
D.福建省
13.福建泰宁县的地貌属于
A.风蚀地貌
B.丹霞地貌
C.冰川地貌
D.石灰岩地貌
14.福建泰宁县位于
A.南岭
B.天山
C.秦岭
D.武夷山
15.我国是地震多发国,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8.0级)和2013年4·20雅安强地震(7.0级)都发生在
A.广东省
B.新疆
C.四川省
D.青海省
16.成语“蜀犬吠日”常比喻少见多怪。
这反映了四川省多
A.阴雨天
B.晴天
C.暴风雪天
D.风沙天
17.下列属于四川省地域文化的是
A.川剧
B.粤剧
C.庙会
D.妈祖庙
18.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是
A.美国
B.日本
C.欧盟
D.中国
19.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主要分布在
A.云南省
B.青海省
C.四川省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0.有关台湾省的地理环境,说法正确的是
A.台湾的西部降水比东部多
B.台湾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
C.森林覆盖率低
D.出口以农产品和农产加工品为主
二.综合题(共60分)
1.读北京市经济结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0分)。
(1)1980年,北京市占比值最大的是产业,占比值最小的是产业。
到2010年,北京市占比重最大的是产业。
(2)从1980年到2010年期间,产业的比值逐步下降,产业的比值逐步上升。
2.读四川省地形和工业中心分布图,回答有关问题(每空2分,共20分)。
(1)从四川省地形图可看出,四川省地形总体上分为两大部分,东部为,西部为。
据此可以推断,同一纬度,东部地区的气温要比西部。
结合河流流向,可以判断四川省地势是高低。
(2)从四川省工业中心分布图可看出,四川省的主要工业中心集中分布在部,而广大的部基本为空白,试从地形和交通两方面分析其原因。
3.学习一个地区,要了解它的位置.范围以及该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读台湾省图,回答有关问题(每空2分,共30分)。
(1)台湾省包括岛,以及附近的列岛、岛、黄尾岛、赤尾岛、彭佳岛、兰岛、绿岛等许多小岛。
(2)从纬度位置看,穿过台湾省的中南部,因而台湾省地处带和带;从海陆位置看,台湾省东临洋,南为海,西隔海峡和省相望,北为海,四周为海,受海洋影响,降水。
(3)台湾岛的河流很有特点,根据图中信息请说明:河流流向特点:
;河流水文特征:。
七年级地理单元测试题(中图版第七章之一)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二.综合题:共分60分
1.每空2分,共10分
(1)第二第一第三
(2)第二第三
2.共20分
(1)四川盆地川西高原山地高西东(10分)
(2)东(2分)西(2分)东部为盆地,地形平坦,交通便利;西部为高原山地,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6分)
3.每空2分,共30分
(1)台湾岛澎湖钓鱼
(2)北回归线热亚热;太平南台湾福建东,显著较多
(3)发源于中部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海洋;河流较短,流量大,水流急,不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