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6
甲亢程度分级标准
甲亢程度分级标准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甲状腺功能指标来确定的,通常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1.轻度甲亢:TSH低于0.1 mU/L,FT4高于正常范围,其他指标正常。
2.中度甲亢:TSH低于0.1 mU/L,FT4高于正常范围,TPOAb阳性,其他指标正常。
3.重度甲亢:TSH低于0.1 mU/L,FT4高于正常范围,TPOAb阳性,伴有心悸、多汗、手颤等症状,或伴有甲状腺肿大、突眼等体征。
需要注意的是,甲亢程度分级标准并不是唯一的,不同医生可能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判断进行分类。
此外,甲亢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甲亢症锁定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审核。
甲亢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简称,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至的一组常见内分泌疾病。
甲亢症状就是由甲亢引起的一系列身体反应。
主要临床表现为多食、消瘦、畏热、多汗、心悸、激动等高代谢症候群,神经和血管兴奋增强,以及不同程度的甲状腺肿大和眼突、手颤、胫部血管杂音等为特征,严重的可出现甲亢危相、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目录1. 1简介2. 2甲亢型心脏病3. 3甲亢型周期性麻痹1. 4甲亢危象型2. 5甲亢眼病3. 6甲亢肌病4. 7护理1. 8甲亢治疗2. 9预防3. 10甲亢症状4. 11甲亢危害简介甲亢症也就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它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内分泌疾病。
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甲状腺功能增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或因甲状腺激素(T3、T4)在血液中水平增高所导致的机体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多系统的一系列高代谢症候群以及高兴奋症状和眼部症状。
临床上甲亢患者主要表现为:心慌、心动过速、怕热、多汗、食欲亢进、消瘦、体重下降、疲乏无力及情绪易激动、性情急躁、失眠、思想不集中、眼球突出、手舌颤抖、甲状腺肿或肿大、女性可有月经失调甚至闭经,男性可有阳痿或乳房发育等。
甲状腺肿大呈对称性,也有的患者是非对称性肿大,甲状腺肿或肿大会随着吞咽上下移动,也有一部分甲亢患者有甲状腺结节。
甲亢时引起的眼部改变,一类是良性突眼,患者眼球突出,眼睛凝视或呈现惊恐眼神;另一种是恶性突眼,可以由良性突眼转变而成,恶性突眼患者常有怕光、流泪、复视、视力减退、眼部肿痛、刺痛、有异物感等,由于眼球高度突出,使眼睛不能闭合,结膜、角膜外露而引起充血、水肿、角膜溃烂等,甚至失明。
也有的甲亢患者没有眼部症状或症状不明显。
上述均是典型甲亢的临床表现,但是并非每位甲亢患所有的临床症状都有,不同类型的甲亢,临床表现也不同。
甲亢型心脏病16~73岁都可发病,发病率占甲亢患者的13.4%~21.8%,常发生于甲亢后2~3年,除有典型甲亢临床表现外,其心电图常有窦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心房扑动、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期前收缩、心肌损伤与心肌肥大等。
甲亢是很严重的病吗?这是许多人都非常关心的问题。
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自身免疫疾病。
它的主要病因是甲状腺功能亢进,导致身体各个器官的代谢水平升高,引起一系列的症状。
甲亢的症状包括心悸、手颤、出汗、脾气易怒、体重减轻、睡眠不足等。
这些症状看起来似乎不是很严重,但是如果不及时治疗,甲亢可能会引起一些严重的并发症。
甲亢会对心脏造成影响。
甲亢会导致心脏跳动加快,心脏的负担也会增加。
如果不及时治疗,甲亢可能会引起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严重的心脏疾病。
甲亢会对骨骼造成影响。
甲亢会导致骨质疏松,使骨骼变得脆弱,容易骨折。
如果不及时治疗,甲亢可能会引起骨质疏松症,甚至是骨折等严重的骨骼疾病。
甲亢还会对生殖系统造成影响。
甲亢会影响女性的月经周期,导致月经不调、闭经等问题。
对于男性来说,甲亢会影响的质量和数量,从而影响生育能力。
甲亢虽然看起来不是很严重,但是如果不及时治疗,它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严重并发症,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
对于甲亢患者来说,及时治疗非常重要。
治疗甲亢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性碘治疗等。
选择何种治疗方法,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患者也应该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保持心情愉快等,以帮助身体恢复健康。
甲亢虽然看起来不是很严重,但是它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
对于甲亢患者来说,及时治疗非常重要。
患者也应该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帮助身体恢复健康。
甲亢的病因分析甲亢是怎么引起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病因复杂多样。
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分泌过量的甲状腺激素所引起的,导致身体新陈代谢加速。
本文将对甲亢的病因进行分析,探讨甲亢是如何引起的。
1. 自身免疫异常甲亢的最常见病因是自身免疫疾病,即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甲状腺组织,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Graves病)是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亢病因,它通常会导致甲状腺肿大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2. 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结节是引起甲亢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结节性甲亢通常是由甲状腺肿瘤或多结节性甲状腺肿大引起的。
这些肿瘤或结节会增加甲状腺激素的产生,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
3. 碘摄入过多或过少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必需元素。
当摄入的碘过多或过少时,都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
碘摄入过多会刺激甲状腺过度合成甲状腺激素,而碘摄入不足则会造成甲状腺激素分泌量不足,引发甲亢或甲状腺功能减退。
4. 药物或治疗引起某些药物和治疗方法也可导致甲亢的发生。
例如,某些心脏病治疗药物、氨碘酮等药物都可能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
此外,放射治疗和碘131治疗也可能导致甲亢的发生。
5. 其他因素除了上述几个主要因素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与甲亢的发生相关。
家族遗传、压力、情绪波动、感染、环境污染等都被认为是甲亢的诱发因素,但具体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总结:甲亢是一种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疾病,其病因包括自身免疫异常、甲状腺结节、碘摄入过多或过少、药物或治疗引起以及其他因素。
了解甲亢的病因有助于预防和早期发现该疾病,从而进行及时的治疗和管理。
对于患有甲亢的患者来说,合理调节生活方式、促进身心健康是预防和控制甲亢的重要方法之一。
甲亢减药标准及时间
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患者常常需要长期服用抗甲状腺药物来控制病情。
在选择和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时,需要严格遵循一定的标准和时间,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文将就甲亢减药的标准及时间进行详细介绍,帮助患者和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1. 甲亢减药标准。
在确定甲亢患者是否需要减药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甲状腺功能指标、甲状腺超声及其他相关检查结果。
一般来说,以下情况下应考虑减药:(1)甲状腺功能指标正常化,甲亢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甲状腺功能指标逐渐趋于正常水平,此时可以考虑减少药物剂量。
(2)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心悸、出汗、焦虑等甲亢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可以考虑逐渐减少药物剂量。
(3)甲状腺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显示甲状腺肿大、结节等情况得到改善,可以考虑逐渐减少药物剂量。
2. 甲亢减药时间。
在确定需要减药后,应该如何进行减药呢?一般来说,甲亢患者在减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时间:
(1)缓慢调整剂量,在确定需要减药后,患者应该缓慢调整药物剂量,一般每次减少5-10%的剂量,以免出现甲亢症状的反复或加重。
(2)监测甲状腺功能指标,在减药过程中,患者需要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指标,以确保甲状腺功能的稳定和正常化。
(3)调整治疗方案,在减药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配合医生,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包括药物剂量、用药时间等。
总之,甲亢减药的标准和时间是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配合的重要环节,只有严格遵循相关标准和时间,才能确保治疗效果的达到和患者的健康。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共同管理好甲亢病情。
甲亢治疗最佳方法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一种由甲状腺分泌过多甲状腺素引起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心悸、手颤、体重减轻等。
甲亢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但最佳方法是什么呢?本文将从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三个方面探讨甲亢治疗的最佳方法。
第一,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甲亢的常规治疗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目前,抗甲状腺药物是甲亢治疗的主要药物,如顺甲状腺素(PTU)、甲巯咪唑(MMI)等。
这些药物能有效地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和释放,从而减轻甲亢症状。
但是,药物治疗需要长期服用,并且有可能出现药物过敏等副作用。
因此,在药物治疗过程中,需要严密监测甲状腺功能和药物副作用,以及调整药物剂量。
第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甲亢治疗的另一种方法,适用于无法耐受药物治疗或无法控制甲亢症状的患者。
手术治疗主要是通过切除甲状腺部分或全部来减少甲状腺素的合成和释放。
手术治疗的优点是可以迅速减轻甲亢症状,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手术创伤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并发症。
因此,选择手术治疗需要慎重考虑,患者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做出决策。
第三,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是一种相对较少使用的甲亢治疗方法,适用于无法手术或耐受药物治疗的患者。
放射治疗通过碘-131的放射性碘摄取进入甲状腺,发挥其放射作用,破坏甲状腺细胞,从而减少甲状腺素的合成和释放。
放射治疗的优点是简便、疗效持久,但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咽喉痛、恶心、呕吐等。
因此,放射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严密监测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和副作用。
综上所述,甲亢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三种,但最佳方法因人而异。
对于轻度甲亢患者,药物治疗是首选。
对于无法耐受药物治疗或无法控制甲亢症状的患者,手术治疗是一个可考虑的选择。
对于无法手术或耐受药物治疗的患者,放射治疗可能是一种可选的方法。
然而,选择最佳治疗方法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特点、病情、治疗风险和副作用等因素,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决策和治疗。
医学甲亢知识点总结甲亢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①甲状腺自身问题:甲状腺的肿瘤、炎症、药物或放射性碘摄入过多等原因都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②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是甲亢的主要原因之一,患者体内产生的抗甲状腺抗体可以影响甲状腺功能;③外源性因素:药物、草药、海藻等也可能影响甲状腺功能的正常调节。
甲亢的典型症状包括:心悸、多汗、手抖、体重减轻、食欲亢进、腹泻、恶心、眼球突出等。
甲亢如果不加以及时有效治疗,可能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如心血管病变、甲亢性心肌病、突眼症、甲状腺危象等。
甲亢的诊断主要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甲状腺超声和放射性核素扫描等检查来进行。
治疗甲亢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法,选择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甲亢是一种需要长期监测和治疗的慢性疾病,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以及早期发现并发症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一、甲亢的病因(一)甲状腺自身问题甲状腺的问题是导致甲亢的主要原因之一,甲状腺自身问题包括癌症、结节、肿瘤、炎症等疾病。
这些问题会导致甲状腺功能的亢进,进而引起甲亢。
甲状腺的肿瘤:甲状腺腺瘤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良性甲状腺疾病,它会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从而引发甲亢。
甲状腺癌是一种恶性疾病,它也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炎症:甲状腺炎症是由于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放射性碘摄取等引起的甲状腺炎症,患者在发病初期可出现短期的甲状腺功能亢进,而炎症恢复后,甲状腺功能可能会正常。
但长期的炎症也会影响甲状腺功能。
甲状腺药物或放射性碘摄入过多: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药物、胰岛素、稀释水溶性碘制剂等都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
此外,放射性碘摄取过多也会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
(二)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是导致甲亢的主要原因,它是一种由内因或外因导致的免疫系统异常,免疫系统攻击甲状腺组织,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包括Graves病和甲状腺毒性结节,它们都是由于机体产生的抗甲状腺抗体影响甲状腺功能,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亢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甲亢,全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内分泌疾病。
不少人可能对这个名词并不陌生,但对于它的发病原因却未必清楚。
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深入探讨一下甲亢到底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
首先,遗传因素在甲亢的发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如果您的家族中有甲亢患者,那么您患上甲亢的风险相对就会增加。
这并不是说一定会发病,只是概率会比一般人高一些。
遗传因素就好像是在身体里埋下的一颗“种子”,在特定的环境下,这颗“种子”可能就会发芽。
其次,自身免疫问题也是导致甲亢的一个关键因素。
咱们的免疫系统就像是身体的“卫士”,正常情况下会保护我们免受外敌入侵。
但有时候,这个“卫士”会出错,把甲状腺当成了“敌人”进行攻击。
这种自身免疫的紊乱,会促使甲状腺过度活跃,分泌过多的甲状腺激素,从而引发甲亢。
精神压力和情绪因素也不能被忽视。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中。
这些负面情绪会影响我们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导致体内的激素失衡,进而影响甲状腺的功能。
想象一下,长期处于高压之下,身体的各个“零部件”也会不堪重负,甲状腺也不例外。
感染因素也是一个可能的诱因。
比如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特别是在身体抵抗力较弱的时候。
这些感染可能会触发身体的免疫反应,连累到甲状腺,导致其功能亢进。
还有,环境中的某些物质也可能和甲亢的发生有关。
例如,过多的碘摄入。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如果摄入的碘过多,甲状腺就会拼命工作,有可能导致激素分泌过多,引发甲亢。
但需要注意的是,碘缺乏同样可能导致甲状腺问题,只是表现形式可能不同。
另外,药物因素也有可能导致甲亢。
某些药物,如含碘的药物或者会影响甲状腺功能的药物,在使用不当或者长期使用的情况下,可能会打乱甲状腺的正常工作节奏,引发甲亢。
一些特殊的疾病,如亚急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等,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短暂的甲亢阶段。
最后,怀孕也可能与甲亢的发生有关。
舌苔黄,舌质红,脉弦数。
中医辨病辨证分析:患者因""入院,四诊合参,当属祖国医学"瘿气"的范畴,证属"肝郁火旺 "。
本病多因情志内伤,阴虚气郁,使痰气互结、化火伤阴而成。
以颈前肿大,善饥消瘦,急躁心悸,畏热多汗,手颤,眼突等为主要表现的瘿病类疾病。
舌苔黄,舌质红,脉弦数为肝郁火旺之象。
本病病位在颈部,属实证,积极治疗,预后尚可。
中医鉴别诊断: 1.气瘿:一般无全身不适症,多见于高原地区之人或妊娠期妇女等,基础代谢率不增高,甲状腺摄(131)碘峰值不提前。
2.瘿痈:肿块突起,肿硬微有灼热,疼痛牵引耳后枕部,常伴有发热,肿块无血管杂音,外周血淋巴细胞高于正常。
3.侠瘿瘅:肿块渐渐长大,疲乏无力不明显,反应迟钝,食少便秘,腰痛血尿,骨骼疼痛、畸形甚至骨折。
4.消渴:颈前无肿块,无突眼,有多饮多尿等症,尿糖、血糖增高。
初步诊断:中医诊断:瘿气肝郁火旺证西医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最后诊断:3、中医治则:以疏肝解郁,泻火养阴为法,方以龙胆泻肝汤合一贯煎加减,具体拟药如下:龙胆草12克黄芩4克栀子9克泽泻9克木通4克车前子4克当归4克柴胡4克甘草3克生地黄18克北沙参10g 麦冬10g当归身10g 生地黄30g3剂,日1剂,水煎服,三碗水煮一碗瘿气瘿气是颈前瘿囊弥漫性肿帐或肿硬结块,这类肿胀和忡块可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
患者可伴有消谷善饥、易怒、易出汗、眼球突出等全身症状。
瘿气病名首见于《医学入门.瘿瘤篇》,本书论述该病说:“形似樱桃,一边纵大似槌而垂,皮宽不急,原因忧患所生,故又名瘿气,今之所谓影囊者似也。
忧恚耗伤心肺,故多著颈项及肩,劳欲邪气,乘经之虚而作。
”《普济方.诸疮肿》论治瘿病时,多处出现治疗瘿气不同症状的各种方药。
本病相当于西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按其病因分类,可分为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甲状腺癌伴甲亢、亚急性甲状腺炎伴甲亢,慢性甲状腺炎伴甲亢、碘甲亢等。
在本章前面已论述的甲状腺疾病里,不同程度提示过这些疾病合并甲亢的症状.说明了甲亢不是一个单纯的病,它是很多甲状腺疾病的合并症.甲状腺组织生长在人体颈项皮下表浅之处,所有的甲状腺疾病,既有明显的外表肿胀、疼痛等症状,同时都伴有程度不同的全身症状。
这更加证明了中医外科疾病是“有诸外必本诸于内”的整体发病观和辨证观。
瘿气病证以往多在内科学中论述。
这里正是基于瘿气是各外科瘿疾病的合并症,瘿气不仅有局部肿胀症状,而且它的全身症状与局部组织的病变密切相关.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协编教材《中医外科学》已将本病列入外科瘿病的范围,这样更可以完善中医外科研究瘿疾病的系统性、科学性。
(病因病机}本病证与七情内伤、肝肾亏损有直接关系;另外,外感风热痰邪也可加重或诱发本病。
患者可由情志不畅致肝气郁结,气郁化火。
或由于素体肝肾亏损,一则血不柔肝而肝失所养,疏泄不利,而致气郁、火郁;另外,肝肾阴液不足,阴虚则阳亢,亦可化火。
此外,外感风热痰邪,亦可耗伤阴血,而加重阴虚阳亢.火热之邪最易伤阴,热邪先伤胃阴,胃火滋生故消谷善饥;耗伤心阴则心火亢,而心悸、易汗;耗伤肾阴,则水不涵木而手足振颤;肾水不济心火,则心火独亢而失眠、烦躁。
火热耗伤肝肾精血,则冲任失调而月经不调。
火邪亦可耗气,以致心脾气虚,故心悸、易汗、粘液性水肿。
虚火炼液成痰,结于颈喉,故甲状腺弥漫性肿胀或有结块;若肝经痰热上注于目,则出现眼球突出.[辨病]1临床表现1。
1 症状与体征起病缓慢,或在强烈精神刺激、劳累、外伤、感染等诱因之后突然发病。
患者不但具有心动过速、怕热、多汗、低热、闭目两手平伸震颤等症状,而且有甲亢突眼症、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局限性皮肤粘液水肿三大特征。
由于年龄、性别、病程久暂及个体差异,其临床表现程度亦有不同。
一般女性患者心慌、乏力、情绪不稳等表现突出;男性患者常以多食易饥、消瘦、乏力等为主诉,老年患者则多心慌、消瘦及淡漠。
年轻人甲状腺肿大较明显,老年人往往不显著。
1.2 实验室检查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增多,血沉加快。
90%以上的患者基础代谢率升高。
摄131升高,摄131高峰前移。
血清甲状腺激素(TT。
、TT.)均升高;有效甲状腺素比值(或T3)抑制试验,抑制率低于45%(正常抑制率大于450/4).2 诊断要点其临床症状和体征有以下三点较为突出.2。
1 甲状腺激素过多所致的症状和体征2.l。
1 心率快是持续的,休息和睡眠也不能降至正常,不易为一般药物所缓解。
2.1。
2 怕热不分冬夏,或仅表现为不怕冷,往往有持续低热,体温一般不超过38℃。
2.1。
3 多汗、皮肤湿润是全身性的,特别是胸、腹部、手足心。
2.1。
4 食欲亢进而体重往往减轻。
2。
1.5 大便频、粪量多,不成形,不是水泄也无脓血。
2.1.6 手、舌有微细而快速的震颤。
2。
1.7 易兴奋,易激动,多语好动,性格异常.2.1.8 收缩压升高,舒张压正常或降低,脉压增大。
2。
1。
9 部分病人可出现早搏、心房纤颤等心律失常,以及心力衰竭。
2。
2 甲状腺呈弥漫性肿大常有震颤和血管杂音。
2.3 甲亢眼病可有眼睑后缩,眼球突出和眼肌麻痹三种表现。
3 鉴别诊断3。
工单纯性甲状腺肿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心慌、乏力、易激动和甲状腺摄碘率增高.3。
2 神经官能症,有情绪不稳定、失眠、多汗、震颤、心悸、心动过速、气短、消瘦。
但在休息、睡眠时心率即减慢至正常。
无突眼及甲状腺肿大。
(辨证)瘿气的主要病理变化为肝郁火旺,阴虚阳亢,心脾气虚,而这三种病理变化都可以产生痰邪。
三种病理变化可单独存在,但在大多情况下,也可以混合存在。
1 肝郁火旺证表现为情志不舒,胁肋胀痛,乳房胀,痛经,怕热,多汗,皮肤热,而颈胸部皮肤潮红,性情急躁,眼球突出。
舌苔黄,舌质红,脉弦数。
若兼有心火旺,则心悸,失眠,多汗;若兼有胃火,则口渴引饮,消谷善饥。
此证多见于年轻强壮的患者或本病早期。
2 阴虚阳亢证多表现为消瘦乏力,腰膝酸软,耳鸣目涩、月经稀少或闭经,舌红少苔,脉细数。
若肝、肾、心三脏阴液皆虚,可出现虚阳上亢、虚火上炎,表现为颜面潮红,五心烦热、骨蒸劳热,心烦不寐,或舌、手震颤等症状.3 心脾气虚证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自汗,浮肿,便溏,心悸,气促,易于感受风寒。
舌苔薄白,脉缓无力。
此证多见于久病体弱患者或老年人甲亢患者。
[治疗]1 内治法1。
1 辨证论治1。
1.1 肝郁火旺证治宜疏肝解郁,泻火养阴。
方选龙胆泻肝汤合一贯煎。
若心火旺,可加川黄连、莲子心,胃火炽,可加生石膏,知母、石斛。
实热内结,可加生大黄、芒硝以通便泻热。
1。
1.2 阴虚阳亢证治宜滋阴潜阳,平肝息风。
方选羚角钩藤汤加减。
加养阴、镇静、安神之品,如玄参、石斛、花粉、知母、牡蛎、龙骨、远志、夜交藤、柏子仁、五味子、鳖甲、龟版等。
1.1.3 心脾气虚证治宜补益心脾。
方选归脾汤加减。
加养血之品如当归、白芍、生地、山萸肉,加安神药,如夜交藤、酸枣仁、柏子仁,加化痰之药,如法夏、远志等。
1.2 成药、验方l。
2.1 龙胆泻肝丸,每次6g,每日2次。
1.2.2 知柏地黄丸,每次9g,每日2次。
1.2.3 天王补心丸,每次9g,每日2次。
1.2.4 归脾丸,.每次1丸,每日2次。
1.3 西药治疗1.3.1 硫脲类药物是主要抗甲状腺药物,常用有他巴唑、甲亢平、甲基硫氧嘧啶、丙基硫氧嘧啶。
l。
3。
2 用于治疗甲亢的辅助药物,有碘化物、高氯酸盐和硫氰化合物、心得安及维生素类等。
应该指出碘对甲状腺的抑制是暂时的,用药几周后便很快出现“脱逸”现象,因而.会使甲亢更加重,使以后的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和”、碘治疗更加困难。
因此,目前碘化物和高氯酸盐、硫氰化合物作为单独治疗甲亢已淘汰。
只在诊断或甲状腺危象、甲亢术前准备应用。
2 针灸疗法主穴:天突、曲池。
配穴:三阴交、足三里、间使。
强刺激,每日或隔日1次。
1—2个月为1疗程。
3 手术疗法重度甲亢,基础代谢率为+6D%以上,或经1年的药物正规治疗不能缓解,或停药后复发,或伴有压迫症状,或有恶变可能,均宜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预防与护理}工用碘化物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时,剂量不宜过大,否则易患碘甲亢。
.2 甲亢妇女不宜受孕,早孕者尽量作人工流产,如必须保留妊娠,可用药物和手术治疗。
否则有出现新生儿甲亢的可能。
3 为预防甲状腺危象产生,必须做到积极合理的治疗,如不要突然中断疗程,尤其在用心得安时。
症状严重或甲状腺肿大明显,先予抗甲状腺药物,待症状改善后再行放射性”…碘治疗;放疗后1—2周内要严密观察病情,不要按压甲状腺。
若施行手术治疗,必须充分做好术前准备,避免过度精神紧张。
4 突眼较重,眼睑不宜闭合,易使角膜干燥或遭异物刺激。
应戴防护眼罩,为避免强光刺激,外出应戴茶色眼镜。
[古籍选粹]《医学入门.瘿瘤》形似樱桃,一边纵大似槌而垂,皮宽不急,原因忧患所生,故又名瘿气,今之所谓影囊者似也。
忧恚耗伤心肺,故多著颈项及肩,劳欲邪气,乘经之虚而作。
《丹溪心法.瘿气》:瘿气须先断厚味。
[现代研究]1 发病学研究弥漫性甲亢常发生在具有一定遗传特性的易感人群中,在精神刺激、感染等原因刺激下,使机体的免疫功能发生改变,免疫细胞会产生甲状腺刺激抗体.这些抗体能与了SH竞争地结合到甲状腺滤泡细胞膜上的TSH受体上,活化腺苷酸环化酶,从而具有和7SH相同的作用。
由于甲状腺刺激抗体和TSH受体结合,占据了受体位置,阻止了TSH和受体结合,因而使甲状腺失去了垂体的控制,而自主地大量分泌甲状腺激素。
弥漫性甲亢的其它特殊体征,如突眼和局限性粘液性水肿的发生也都和自身免疫反应有密切关系。
所以说,弥漫性甲亢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2 辨证论治魏子孝认为甲亢不能循古代瘿病治法,他主张从滋阴清热或滋阴解郁入手,重在滋阴,而清热、解郁次之。
但遇痰火盛者,又当重用清热化痰,养阴次之.滋阴的目的一是“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上济心火,下抑肝阳;二是养肝之体,以助肝之疏泄,使气机条达,遏制诸邪之渐。
又因肝为藏血之器,体阴用阳,故滋阴与养血当并用。
笔者常在生地、地骨皮、女贞子、旱莲草、天冬、麦冬、鳖甲、白芍、鸡血藤诸药中,据证选4—5味,用量在15~30g间。
降火清热抓主证,辨明实邪所居部位,同时注意以阴济阳。
解郁。
甲亢往往气、血、痰、火四郁兼见,当分清主次,区别对待。
痰郁化火,多表现为痰火上扰的精神症状,……清热化痰有黄芩、山栀、黄连、龙胆草、青黛、夏枯草、瓜蒌、胆南星、法半夏、天竺黄等。
3 中西医结合治疗聂有智报道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性突眼的治疗。
综合治疗:①中西药合用:他巴唑每日2.5—10mg,或甲硫氧嘧啶每日25—100mg,同时给甲状腺素片每日60"--90mg,安宫黄体酮片每日6~9rag。
中药辨证分三型:肝热痰湿型,治以平肝清热,化痰散结;肝肾阴虚型,治以柔肝、泄热、滋肾;肝火旺盛型,治以泻火散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