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甲亢(自身免疫性甲状腺功能亢进)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5
【基层常见疾病诊疗指南】2019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以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最为常见,约占甲亢所有类型的80%[1],为本指南主要讨论内容。
甲亢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各异。
Graves病的典型征象是甲状腺弥漫性肿大、浸润性突眼、胫前黏液性水肿。
甲状腺功能测定是诊断甲亢的一线指标,甲状腺自身抗体、甲状腺131I摄取率和核素扫描、超声检查等是鉴别甲亢病因的重要指标。
常用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和手术治疗,选择何种治疗方法,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意愿等决定,以达到提高甲亢缓解率并减少复发率的目标。
一、分类甲亢是指甲状腺腺体不适当地持续合成和分泌过多甲状腺激素而引起的内分泌疾病。
按照发病部位和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甲亢和中枢性甲亢。
原发性甲亢,属于甲状腺腺体本身病变,包括自身免疫性甲亢—Graves病、多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及碘甲亢。
而中枢性甲亢,又称为垂体性甲亢,是由于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腺瘤分泌过多TSH所致[1]。
按甲亢程度可分为临床甲亢和亚临床甲亢。
临床甲亢的甲状腺功能特点是血清TSH水平降低,总甲状腺素(TT4)、游离甲状腺素(F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升高;亚临床甲亢仅血清TSH水平降低,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
二、识别、诊断与转诊(一)识别1.临床表现:(1)症状:以代谢亢进和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其典型症状有易激惹、烦躁、失眠、心悸、乏力、怕热、多汗、消瘦、食欲亢进、大便次数增多或腹泻等。
女性月经稀少、甚至闭经,男性性欲减退、阳痿。
可伴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和近端肌肉进行性无力、萎缩。
淡漠型甲亢,多见于老年人,高代谢症状不典型,主要表现为明显消瘦、乏力、心悸、厌食、腹泻、神志淡漠等。
眼部改变分为两种类型,一类为非浸润性(单纯性)突眼,另一类为浸润性突眼,即Graves眼病,表现为眼部畏光、流泪、异物感、胀痛、复视、视力下降等,严重者可出现失明[1]。
图1
图2
文/ 张心怡(江苏省中医院超声医学科)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原发性甲亢,又称毒性甲状腺肿(Graves 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尚不清楚。
患者多见于20~40岁女性,男女比例为1∶5。
甲亢孕妇、儿童及甲状腺轻中度肿大的患者,一般采取药物治疗,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增减药物量。
原发性甲亢的病体积增大,可为正常甲状腺体积的2~3倍,质地坚实,血管丰富,血流加速。
体格检查甲状腺呈弥大,临床表现为神经过敏、情绪激动、心悸、多汗、食欲增加但消瘦,有时还伴有心动过速及眼球突出等特征。
实验室检查甲状腺激素显示血清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 3)、血清总甲状腺素(T 表现为甲状腺不同程度的增大,边缘欠规则,腺体内回声增粗,彩色多普勒可见甲状腺腺体内血流信号不同程度地增血流信患者,女性,29岁,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颈前区肿大,伴怕热、多右叶左右径为3.1cm,前后径为2.0cm 图3
图4
左叶峡部增厚度约为0.6cm
左叶的上下径约为6.0cm。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诊疗及护理一、概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以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最为常见,约占甲亢所有类型的80%。
甲亢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各异。
Graves病的典型征象是甲状腺弥漫性肿大、浸润性突眼、胫前黏液性水肿。
甲状腺功能测定是诊断甲亢的一线指标,甲状腺自身抗体、甲状腺131I摄取率和核素扫描、超声检查等是鉴别甲亢病因的重要指标。
常用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和手术治疗,选择何种治疗方法,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意愿等决定,以达到提高甲亢缓解率并减少复发率的目标。
二、分类甲亢是指甲状腺腺体不适当地持续合成和分泌过多甲状腺激素而引起的内分泌疾病。
按照发病部位和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甲亢和中枢性甲亢。
原发性甲亢,属于甲状腺腺体本身病变,包括自身免疫性甲亢—Graves病、多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及碘甲亢。
而中枢性甲亢,又称为垂体性甲亢,是由于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腺瘤分泌过多TSH所致。
按甲亢程度可分为临床甲亢和亚临床甲亢。
临床甲亢的血清TSH水平降低,总甲状腺素(TT4)、游离甲状腺素(F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升高;亚临床甲亢仅血清TSH水平降低,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
三、识别、诊断与转诊(一)识别1.临床表现:(1)症状:以代谢亢进和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其典型症状有易激惹、烦躁、失眠、心悸、乏力、怕热、多汗、消瘦、食欲亢进、大便次数增多或腹泻等。
女性月经稀少、甚至闭经,男性性欲减退、阳痿。
可伴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和近端肌肉进行性无力、萎缩。
淡漠型甲亢,多见于老年人,高代谢症状不典型,主要表现为明显消瘦、乏力、心悸、厌食、腹泻、神志淡漠等。
眼部改变分为两种类型,一类为非浸润性(单纯性)突眼,另一类为浸润性突眼,即Graves眼病,表现为眼部畏光、流泪、异物感、胀痛、复视、视力下降等,严重者可出现失明。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是指甲状腺本身的病变引发的甲状腺毒症.其病因主要是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多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Plummer病).女性内分泌失调也会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典型病例的诊断一般并不困难.轻症患者,或年老和儿童病例的临床表现少而不典型,诊断常须借助实验室检查.(一)具有诊断意义的临床表现特别注意怕热、多汗、激动、纳亢伴消瘦、静息时心率过速、特殊眼征、甲状腺肿大等.如在甲状腺上发现血管杂音、震颤,则更具有诊断意义.(二)甲状腺功能试验在通常情况下,甲亢患者T3、rT3和T4血浓度增高,T3的升高较T 4为明显.TSH低于正常仅在较灵敏的免疫放射测定中见到.本病病因不明,故无病因治疗主要控制高代谢症群.减除精神紧张等对本病不利的因素.治疗初期,予以适当休息和各种支持疗法,补充足够热卡和营养物质如糖、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等,以纠正本病引起的消耗.控制甲亢症群的基本方法为:①抗甲状腺药物;②放射性同位素碘;③手术.甲状腺功能亢进是由各种原因导致正常甲状腺分泌的反馈控制机制丧失,引起循环中甲状腺素异常增多而出现以全身代谢亢进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总称.用药治疗(一)治疗甲亢治疗目前主要有3种方法:内科药物治疗、131I放射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
在老年人中内科药物治疗是最基本方法,131I放射治疗也是比较常用,由于身体条件限制,手术在老年人中相对较少用。
1.内科药物治疗治疗甲亢的药物主要还是硫脲类药物,包括硫氧嘧啶类和咪唑类。
国内常用的有甲巯咪唑(他巴唑)、丙硫氧嘧啶(PTU)、卡比马唑(在体内分解成他巴唑起作用)和甲硫氧嘧啶(MTU)。
后者现已少用。
硫脲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甲状腺过氧化酶活性,阻断酪氨酸碘化,从而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这类药既不影响甲状腺碘?纳闳。
膊挥跋煲押铣傻募鬃聪偌に氐氖头拧R虼耍 ┖蟛荒芰⒓瓷 В 鹦 奔渚龆ㄓ诩鬃聪倌谝押铣杉に氐?量多少。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热消融指南(2022年版)【提要】近几年来,国内外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治疗方法没有大的变动,仍以药物、放射性碘和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除手术三大治疗手段为主,三种方法各有利弊,单一治疗手段有时仍不能满足部分患者的个体化需求。
虽然传统手术是原发性甲亢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但由于创伤大、潜在并发症多、颈部疤痕等原因使部分患者难以接受。
近年来随着热消融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有关甲亢热消融治疗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
由于国内许多医院的不同科室都在开展或拟开展甲亢热消融治疗,为提高甲亢热消融治疗的临床治愈率及手术安全性。
需要对甲亢热消融治疗的手术适应证、禁忌证、围手术期处理、手术及麻醉方式等常见问题进行规范。
为此,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超声介入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肿瘤消融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甲状腺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专家组,中国医师协会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专家组,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消融治疗专家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消融治疗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部分甲状腺疾病消融治疗方面的专家,依据最新研究进展并结合我国临床实际情况讨论并制定本共识,现予以发布。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热消融术;共识;操作规范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指病变原因在于甲状腺自身,而不是垂体或者下丘脑,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甲状腺功能活跃,体内甲状腺激素合成或者分泌增多导致的高代谢性疾病。
手术被证实是甲亢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
传统方法是行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除术,其效果可靠,但存在创伤大、有潜在手术并发症及颈部留有疤痕等原因,许多患者不愿接受,这是世界各国甲亢手术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外科手术治疗甲亢是经循证医学确认的主要方法之一,部分外科及介入科医师曾尝试使用微创的热消融手术来替代传统的手术方式,虽然取得了一些临床数据和部分成果,但由于消融范围、方法、手术后药物管理及随访观察不到位等原因,总体效果不尽如人意,而且中短期随访未取得临床完全缓解,远期随访更无数据支持。
【基层常见疾病诊疗指南】2019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一、概述(一)定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指甲状腺腺体不适当地持续合成和分泌过多甲状腺激素而引起的内分泌疾病,简称甲亢。
甲状腺毒症(thyrotoxicosis)是指任何原因导致血液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多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甲亢是其病因之一,临床上,需要与非甲亢性甲状腺毒症鉴别。
后者甲状腺腺体并无功能亢进,是由于摄入过量外源性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炎症破坏甲状腺滤泡,导致甲状腺激素释放至血液增多等病因所致,产生一过性甲亢。
(二)分类按照发病部位和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甲亢和中枢性甲亢。
原发性甲亢属于甲状腺腺体本身病变,包括自身免疫性甲亢——Graves病(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多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碘甲亢。
而中枢性甲亢又称为垂体性甲亢,是由于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腺瘤分泌过多TSH所致甲亢。
在甲亢分类中,以Graves病为最多见,约占所有甲亢的80%[1],为本指南主要讨论内容。
按照甲亢程度可分为临床甲亢和亚临床甲亢。
临床甲亢的甲状腺功能特点是血清TSH降低,总甲状腺素(total throxine,TT4)、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roxine,F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otal triiodothyronine,T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升高;亚临床甲亢仅血清TSH降低,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
(三)流行病学甲亢患病率受调查人群的年龄、性别、种族等因素影响而存在差异。
甲亢类型中以Graves病最为常见,其发病特点是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高发年龄为30~60岁,但也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2,3]。
美国第三次健康及营养状况调查(1988—1994年)在全美人群中抽样调查了17 353名居民(年龄≥12岁),TSH诊断切点值为<0.39 mIU/L,结果显示,甲亢患病率为0.5%,亚临床甲亢患病率为0.7%[4]。
2020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基层诊疗指南、概述(一)定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 t hyroi d is m)指甲状腺腺体不适当地持续合成和分泌过多甲状腺激素而引起的内分泌疾病,简称甲亢。
甲状腺毒症(t hyro t oxicosis)是指任何原因导致血液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多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甲亢是其病因之一,临床上,需要与非甲亢性甲状腺毒症鉴别。
后者甲状腺腺体并无功能亢进,是山千摄入过量外源性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炎症破坏甲状腺滤泡,导致甲状腺激素释放至血液增多等病因所致,产生一过性甲亢。
(二)分类按照发病部位和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甲亢和中枢性甲亢。
原发性甲亢属千甲状腺腺体本身病变,包括自身免疫性甲亢——Gr aves病(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多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礁甲亢。
而中枢性甲亢又称为垂体性甲亢,是由千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hyroi d s t i mul ati ng hor m o n e, TSH)腺瘤分泌过多TSH所致甲亢。
在甲亢分类中,以Graves病为最多见,约占所有甲亢的80%[1],为本指南主要讨论内容。
按照甲亢程度可分为临床甲亢和亚临床甲亢。
临床甲亢的 甲状腺功能特点是血清T SH降低, 总甲状腺素(total throxine, TT4)、 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roxine, FT4)、 总三磺甲状腺原氨酸 (total triiodothyronine , TT3 )、游离三碳甲 状腺原氨酸 (free triiodothyronine, FT3)升高;亚临床甲亢仅血清T SH降低, 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
(三)流行病学甲亢患病率受调查人群的年龄、 性别、 种族等因素影响而存在差异。
甲亢类型中以Graves病最为常见, 其发病特点是女性患病率高千男性, 高发年龄为30~60岁,但也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美国第 三 次健康及营养状况调查(1988—1994年)在全美人群中抽样调查175353名居民(年龄?12岁), T SH诊断切点值为<0.39 mIU/L, 结果显示, 甲亢患病率为0.5%, 亚临床甲亢患病率为0.7% [ 4]。
原发性甲亢(自身免疫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疾病概述原发性甲抗最常见,是指在甲状腺肿大的同时,出现功能亢进症状.病人年龄多在20-40岁之间.腺体肿大为弥漫性,两侧对称,常伴有眼球突出.发性甲亢症状主要有:1、心慌、心动过速、怕热、多汗、多食而消瘦、疲乏无力及情绪易激动、性情急躁、失眠、思想不集中、眼球突出、手舌颤抖、甲状腺肿或肿大、肌无力。
女性可有月经失调甚至闭经,男性可有阳痿或乳房发育等。
2、甲亢还会引起部分患者低钾性周身麻痹,其主要表现为下肢酸麻无力,周身肌肉酸痛。
甲状腺肿大呈对称性,也有的患者是非对称性肿大,甲状腺肿或肿大会随着吞咽上下移动,也有一部分甲亢患者有甲状腺结节。
3、甲亢时引起的眼部改变,一类是良性突眼,患者眼球突出,眼睛凝视或呈现惊恐眼神。
另一种是恶性突眼,可以由良性突眼转变而成,由于眼球高度突出,使眼睛不能完全闭合,结膜、角膜外露而引起充血、水肿、角膜溃烂等,甚至失明。
也有的甲亢患者没有眼部症状或症状不明显。
(1)轻型:症状、体征较轻,心率<100次/分钟,T4<258nmol/L,甲状腺摄取131Ⅰ率4小时>35%,24小时>54%。
(2)中型:症状、体征明显,精神兴奋,心率100~120次/分钟,T4258~323nmol/L,甲状腺131Ⅰ摄取率4小时>50%,24小时>65%,可有高峰前移。
(3)重型:症状、体征非常明显,病人表现异常兴奋激动,心率>120次/分钟,有心率失常,甚至伴有肝功能损害,黄疸,T4>323nmol/L,luer131Ⅰ摄取率4小时>68%,24小时>85%多伴有高峰前移。
突眼性甲状腺肿又称甲状腺毒性突眼症.眼球突出是由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新陈代谢过度旺盛所致的一种病理状态.眼球突出一般双侧性.其特点为:睑裂明显增大,眼球直向前看呈凝视状态;眼睑肿胀肥厚,上睑翻转困难;当病人向下,视时,上睑不随眼球下垂,角膜上缘和上部巩膜暴露;瞬目次数减少;辐辏功能减弱等.突出之眼球用手按压后可复原位.目前我国女性人群患病率达2%,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由于人们对预防的认识不足,往往忽视了医治,使原有甲亢症状突然加重达到危及生命的一种状态(主要表现为高热、大汗、极度心动过速、呕吐、腹泻、烦躁不安,重者昏迷,如不及时抢救,可导致死亡。
)临床还有一种甲亢很容易被误诊误治就是桥本甲亢,桥本病发病初期往往有甲亢症状的表现,在疾病没有完全确诊单纯按甲亢疾病治疗就会使原发疾病被忽略。
致病原因诱发原发性甲亢的原因原发性甲亢是什么样的疾病?这是一种由于甲状腺激素增多引起的自身的免疫性疾病,这种疾病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伤害,通常,引起原发性甲亢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原发性甲亢都属于g类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并不来自垂体前叶,而来自患者的淋巴细胞。
它们统称为tsh受体抗体,包括两类:一类称为甲状腺刺激抗体,这些物质都能与甲状腺滤泡壁细胞膜上的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相结合,从而激活细胞膜上的腺苷环化酶,导致甲状腺分泌大经t1和t4。
另一类称为甲状腺刺激阻断抗体,能抑制tsh与其受体结合,阻断tsh的作用。
这样在这两类抗体的相互作用下,导致甲状腺的功能亢进。
甲亢病的诱发与自身免疫、遗传和环境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其中以自身免疫因素最为重要。
遗憾的是,甲状腺自身免疫的发生,发展过程迄今尚不清楚,因而很难找到预防的方法。
遗传因素也很重要,但遗传的背景和遗传的方式也未被阐明,故也很难从遗传方面进行预防。
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各种诱发甲亢发病的因素,例如创伤、精神刺激、感染等,虽然不少甲亢的诱发主要与自身免疫,遗传因素有关,但发不发病却和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
如遇到诱发因素就发病,而避免诱发因素就不发病。
由此可见,部分甲亢病人的发病有可能在避免诱发因素的条件下得到预防。
(1)感染:如感冒、扁桃腺炎、肺炎等。
(2)外伤:如车祸、创伤等。
(3)精神刺激:如精神紧张、忧虑等。
(4)过度疲劳:如过度劳累等。
(5)怀孕:怀孕早期可能诱发或加重甲亢。
(6)碘摄入过多:如大量吃海带等海产品。
(7)某些药物:如乙胺碘呋酮等。
甲亢性突眼的原因1,单纯性突眼的原因:(1)交感神经兴奋.(2)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导致眼外肌增生.增厚和提上肌张力增高.2,浸润性突眼的原因:(1)交感神经兴奋.(2)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导致眼外肌增生.增厚和提上肌张力增高.(3)眶内软组织肿胀,增生及眼肌的病变使眼球明显突出活动受限.治疗一般包括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辅助治疗和加强营养的生活治疗等.抗甲状腺药物以硫脲类化合物为主,此方法是内科治疗中的主要方法.辅助治疗主要是采用心得安,利血平等对症治疗.生活治疗是适当休息,饮食给予足够的营养和热量,包括糖,蛋白质,脂肪及B族维生素等,并注意避免精神刺激和过度疲劳.健康指导建议危害(1)引发性功能障碍:大约有70%的男性先天性甲亢患者出现性欲减退或伴有阳痿;75%的女性患者出现月经紊乱、经量少或闭经。
(2)引发肝病:甲亢引起肝脏损害的原因是:A先天性甲亢时氧消耗增多,致使肝脏相对供氧不足。
B先天性甲亢时分解代谢明显增加,造成肝糖原耗损增加,各种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维生素消耗过多。
C先天性甲亢病人由于心力衰竭致使肝静脉淤血及肝小叶中央坏死。
D并发感染和休克。
(3)引发肾小管性酸中毒:先天性甲亢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自身免疫病变部位不仅限于甲状腺,也同时发生在肾小管。
肾小管的病变导致肾小管酸化尿液的功能障碍,即酸性物质不能由肾小管分泌出来随尿液排泄,因此积蓄在血液中而导致酸中毒护理(1)注意眼睛的休息,避免在光线条件差的情况下阅读和长时间的使用眼睛。
(2)注意保护眼睛的角膜和球结膜,白天可以带上黑色或茶色眼镜以防止灰尘和阳光的刺激,晚上睡觉时,可涂抹一些抗生素眼膏或戴上眼罩睡觉,以防止角膜干燥,以及角膜溃疡、感染的发生。
(3)复视严重的患者可以使用单侧眼罩减轻复视,每天做眼球运动以锻炼眼肌,改善眼肌功能,但是眼睛尽量避免向上凝视,以免加剧眼球突出和诱发斜视。
(4)睡眠时使用高枕,减轻眼部肿胀。
(5)饮食上注意清淡,限制水盐的摄入,以免加重眼球突出。
(6)定期做眼科角膜检查以防止角膜溃疡造成失明。
饮食注意1、热量:因为甲状腺机能亢进,会使身体新陈代谢率提高,所以每天可增加所需的热量。
2、蛋白质:可以增加蛋白质的量,如肉类、蛋、牛奶等。
3、维生素:因为热量提高,所以维生素b群需求也增加,要注意补充。
4、碘:为甲状腺素之成分,甲状腺机能亢进者给予碘化合物,可以增加甲状腺素贮存量并减少释出,但是过量会影响抗甲状腺素治疗。
碘一般需求量:成年男性为120~165微克,成年女性为100~115微克。
若为孕妇则要增加10~15微克。
若为哺乳妇女则要增加25微克的量。
食物中来源:海带、海产为其主要来源,另外绿叶蔬菜中、肉类、蛋类、乳类、五谷类、添加碘的食盐中也有一些含量。
5.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茶、咖啡、香烟、酒。
甲亢性突眼患者生活中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现在患甲亢的人越发的多了,甲亢性突眼是甲亢中的一种并发症,很多人都不注意患者在生活中的日常饮食,其实患者的饮食是非常重要的事项,那么下面就为您介绍甲亢性突眼的饮食方面的问题。
甲亢性突眼的饮食平时在生活中应该要特别注意,对于碘的摄入量一定要有所控制,像海带、紫菜等含碘丰富的海类产品对病情的恢复非常不利,长期服用会加重甲亢病情,甚至会引发碘源性甲亢,还会导致甲状腺组织硬化,导致病情迁延不愈,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加重患者病情,危害患者的健康,患者在平时的饮食中一定要特别注意。
甲亢性突眼的饮食中一定要注意忌食生葱、姜、蒜等辛辣刺激的食物,对于对神经系统有强烈刺激的浓茶、咖啡、烟酒等食物一定要避免食用。
患者在平时的生活中除了要注意饮食,对于良好心态的保持对治疗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防止过度劳累。
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保持愉快的心情,积极的配合医生进行疾病的治疗。
以上就是关于甲亢性突眼的饮食的简单介绍,相信您应该有所了解了吧,希望上面的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所以生活中甲亢性突眼患者的饮食我们大家一定不能小视,要非常注意。
甲亢性突眼现在的发病率已经越来越高了,它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也危害了人们的健康,那下面就由专家简述关于甲亢性突眼的注意事项。
1、甲亢性突眼的注意事项包括要注意适当的眼睛休息,一定不要在光照很强烈的情况下看书。
2、保护好眼睛的角膜和球结膜,也是甲亢性突眼的注意事项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白天为了避免阳光的直射,可以带眼镜,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为了防止角膜干燥现象的发生,可以涂抹一些眼膏或是戴眼罩。
3、为了改善眼肌的功能,患者可以每天做眼肌锻炼,但是甲亢性突眼的注意事项要注意尽量避免向上凝视,以免加重突眼现象。
4、为了减轻眼部的水肿现象,患者在水面的时候要注意使用高枕头。
5、甲亢性突眼患者的饮食要注意清淡,限制食盐的摄入,以免加重突眼,这也是甲亢性突眼的注意事项中很重要的一项。
上述就是关于甲亢性突眼的注意事项的,相信您对甲亢性突眼应该有所了解了吧,希望上面的注意事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患有这类疾病,请尽早去医院治疗。
一、甲亢病人的饮食原则1.高热量:结合临床治疗需要和患者进食情况而定,一般较正常增加50%-70%,每人每天可供给3000-3500Kcal热量。
2.高蛋白:一般每人每天每公斤体重1.5-2g蛋白质。
3.高维生素:主要补充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4.适量矿物质:主要为钾、镁、钙等5.忌碘:碘是合成甲状腺素的一个重要元素,在一定量的限度内,甲状腺素的合成量随碘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如果剂量超过限度,则暂时性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和释放,使病人症状迅速缓解,但这种抑制是暂时性的。
如果长期服用高碘食物或药物,则甲状腺对碘的“抑制”作用产生“适应”,甲状腺素的合成重新加速,甲状腺内的甲状腺素的积存与日俱增,大量积存的甲状腺素释放到血液中,引起甲亢复发或加重。
同时,甲亢病人的很多检查如摄碘率、I131治疗前需禁碘。
二、甲亢病人饮食的注意事项1.少食多餐,不能暴饮暴食。
忌辛辣、烟酒。
2.补充充足的水分,每天饮水2500ml左右,忌咖啡、浓茶等兴奋性饮料。
3.适当控制高纤维素食物,尤其腹泻时。
4.注意营养成分的合理搭配。
5.禁食海带、海鱼、海蛰皮等含碘高的食物。
6.进食含钾、钙丰富的食物。
7.病情减轻后适当控制饮食。
三、主要食物的营养成分1.谷物类:碳水化合物和B族维生素2.肉类及制品:优质蛋白质、脂肪、B族维生素3.奶及制品:除纤维素外的各种营养成分4.蛋及制品:优质蛋白质、高蛋氨酸5.豆类及制品:优质蛋白质、低脂肪6.蔬菜、水果:维生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