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钢柱脚定位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70.00 KB
- 文档页数:2
1、立柱桩H型钢柱定位施工工法立柱桩H型钢柱定位施工工法1、前言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地下结构空间与地下轨道交通工程在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事业领域占据越来越多的比重,盖挖法施工也随之得到广泛采用,作为盖挖法结构施工所须采用的立柱桩支护结构在地下结构工程中被普遍采用。
为了保证施工阶段主体结构的安全和稳定,立柱桩的施工质量成为关键。
立柱桩桩基通常桩径大,桩孔深,由于立柱桩桩基承载力高,桩身垂直度要求高,所以施工难度大,插入立柱桩桩基内的钢立柱作为主体结构及支撑构件,其垂直度、平面定位及标高有较高要求,如何保证H型钢柱的定位达到设计要求,是立柱桩桩基的施工难点,也是重点。
2、特点2.1H型钢柱的定位,通常采用起重机械吊起H型钢柱利用其自重进行盲插,在两台经纬仪的测控下,进行定位,实践证明,传统的H 型钢柱定位方式很难对H型钢柱进行准确定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劣势:2.1.1如果H型钢柱的下插时机不恰当,容易导致H型钢柱的垂直度超出设计及规范允许偏差;2.1.2用于控制其平面定位的经纬仪容易受风力影响,造成平面定位的偏差超出设计及规范允许偏差。
在夜间进行H型钢柱的下插时,其夜间的照明度将严重制约H型钢柱的定位精准度;2.1.3 H型钢柱下插时,起重机械与H型钢柱的连接为钢丝绳连接,下插过程中,H型钢柱容易发生平面转动,H型钢柱的平面定位及腹板方向难以满足设计要求;2.1.4通常H型钢柱的柱顶标高位于自然地坪以下,若采用盲插方式下插H型钢柱,无法直接目测H型钢柱的定位效果,起吊H型钢柱用的吊筋无法回收利用;2.1.5起重机械占用时间长,H型钢柱的定位完成后,起重机械须待桩基混凝土终凝后,方可进行卸载;2.2为了使H型钢柱的平面定位及标高控制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采用定位平台及活接头作为H型钢柱的定位辅助措施。
定位平台用以控制H型钢柱的平面定位。
由于H型钢柱的柱顶标高低于自然地坪标高,无法进行直接目测,提出采用活接头来间接控制H型钢柱的平面定位及标高控制。
112 | CHINA HOUSING FACILITIES
1132020.09
|及柱钢筋偏移过大,需要动火作业切割型钢柱底板或者烧
力性能,同时耽误工期和增加工程造价。
采用此工法可避。
与纵向钢筋的一体化定位器,改定位器由构件1、构件2
准定位作用,构件2主要起纵向柱筋精准定位作用。
螺栓定位器放置→柱筋定位器安装→设置桥架调整地脚螺
→地脚螺栓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浇筑→养护。
经过监理或者业主验收合格后,放置地脚螺栓定位器。
利用长15m m 、直径8m m 螺杆穿过已经穿孔好的扁钢,拧
体化定位器。
的钢筋标注出地下
筋水平焊接在灌注
,架在两条钢筋上
可以在两条钢筋的
轴线十字线,确定
一体化定位器确保
钢结构柱的螺栓孔
与桥架,保证一体
撑固定一体化定位器,斜撑钢筋顶部与一体化定位器焊接牢固,底部与承台钢筋焊接计要求预留外露螺纹长度 ,并用两个螺母将其固定;用水准仪检测螺栓顶部标高,通(暂不要拧死);用水平尺逐根检测预埋螺栓螺杆立面两个方向的垂直度,可轻微掰动求,彻底紧固螺母。
入承台,完成后利用箍筋绑扎伸出的柱筋。
伸出的柱筋必须保持垂直。
定位器与柱筋定位器通过螺栓连接,两者结合为一个整体,加强柱筋与型钢的结合,好的提高节点的刚度和整体稳定性能,避免后期因柱筋偏位,造成切割型钢柱底板和质量也拖延工期。
作过程是重点控制部位。
作者简介
成玉峰,男,1988.10,广东清远,汉族,硕士研究生,工程力学工程师。
钢结构型钢柱精确定位技术1、工程概况本工程两塔楼之间在标高74.64m位置有一咖啡连廊,连廊上顶标高为86.07m,总高度11.43m,宽度9.2m,总长度为33. 6m,钢结构部分总重164吨,其中主体桁架部分66吨,在21层位置贯穿两塔楼。
连廊的主要受力部位为由上下弦组成的主体桁架,桁架长30.560m、宽9.2m、高3.6m,桁架主梁与次梁之间由大六角头M20高强螺栓连接,两塔楼间四根型钢混凝土柱(型钢尺寸:700×400×16×30)外伸焊制牛腿,H型桁架主钢梁与牛腿腹板用M20高强螺栓连接,翼板焊接连接。
因此型钢柱及牛腿预埋的精确定位是确保连廊桁架顺利安装的前提条件。
2、影响型钢柱施工偏差的原因(1)型钢柱安装产生的偏差(2)型钢柱制作产生的偏差(3)平面控制网和竖向控制网偏差测量人员质量意识差3、控制措施本工程由两塔楼组成,钢结构部分施工高度74.64m-85.94m,裙房以下部分的平面控制可用同一控制轴线;裙房以上两塔楼,每一塔楼的水平和竖向控制可自成体系,结合这一特点我们选择如下测量放线方案:3.1水平轴线控制在零层板上,设置8个竖向控制点,每塔楼四个,如图示。
以8个基点为控制点,采用激光铅直仪进行竖向投点,控制水平轴线。
因高度越高,激光铅直仪所发出的激光束扩散越大。
因此,在十层平台上,相同位置设置8个控制点,进行竖向投点的接力传递。
型钢柱于十九层开始埋设,十九层轴线放好以后,采用全站仪对两塔楼的轴线进行复核,如图示。
将全站仪立于B塔楼十九层A点,将反射棱镜放于A塔楼十九层A1点,侧得A、A1两点的距离,用同样方法,测得B、B1两点的距离,调整5轴和9轴之间的距离,使其距离偏差为零。
将全站仪旋转90度,检测直线AB是否垂直于直线AA1。
测得线段AB之间的距离,调整C轴和D轴之间的距离,使其距离偏差为零。
3.2竖向标高控制每座塔楼的标高控制沿其核心筒引测。
型钢埋入式柱脚设计,哪些事项要注意能抵抗弯矩作用的柱脚称为刚接柱脚,相反催化作用不能抵抗弯矩作用的柱脚称为铰接柱脚。
刚接与的区别在于是否能传递弯矩,如果锚栓在翼缘的外侧,就是刚接,而且一般不少于4个,如果在翼缘内侧,就是铰接,一般为2个或4个。
这2种柱脚内侧很明显的区别就是对侧移控制,如果结构对侧移控制较严,则采用刚接柱脚。
设计注意事项1、刚性固定埋入式柱脚是直接将钢柱埋入钢筋混凝土基础或基础梁的柱脚。
埋入办法一是预先将钢柱脚按要求组装固定在设计标高上,然后筑成基础或基础梁的混凝土;另是预先按要求浇筑基础或基础梁的混凝土,在浇筑混凝土时,按要求留出安装钢柱脚用的插入配备杯口,待安装好钢柱脚后,再用混凝土强度等级比高一级的混凝土灌实。
通常情况下,前一种方法对提高和确保钢柱脚和钢筋混凝土基础或基础梁的组合效应或全面性刚度有利,所以在工程实际中多被采用。
2、在埋入式柱脚中,钢柱的埋入深度是外界影响柱脚的固定度、承载力和断裂能力的重要非常重要因素,而且有时对中柱、边柱和角柱,其埋入深度也不相同,这就需要选择易于进行钢筋混凝土补强的埋入深度来处理。
3、为防止钢柱的局部压屈和局部变形,在钢柱向混凝土基础或基础梁传递水平力处压应力最大值的附近,设置水平加劲肋是一个有效的补强措施;对箱形截面形和圆管柱截面柱处设置水平加劲肋的环形横隔板外,在箱内和管内浇筑混凝土也将获得良好的效果。
4、为防止基础或基础梁混凝土早期的压坏和剪坏,应配置补强钢筋,合理地钢柱周边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其配筋是很重要的。
5、在中柱、边柱和角柱中,其混凝土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有时不一致,特别在边柱和尤其角柱的柱脚中,对并无设置基础梁的一侧,钢柱翼缘面处的箱型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中柱不小于180mm;边柱、角柱的外侧不小于250mm。
6、配置在钢柱埋入部分中的钢筋,除基础或基础梁应有的配筋外,应在钢柱周边必须增设补强垂直纵向主筋、架立筋、箍筋、顶部加强箍筋、基础梁主筋在钢柱埋入部分水平方向弯折处的加强箍筋。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1.1工程概况 (1)1.2劲性混凝土结构施工的重点及难点 (2)1.3施工方案编制依据 (2)第二章劲性柱施工流程 (3)第三章型钢柱的深化设计 (3)3.1 应用钢结构安装施工仿真技术,优化加工图设计。
(3)3.2 设计过程中与土建施工的衔接非常重要,要重点考虑以下问题: (4)第四章型钢柱制作与验收 (4)第五章型钢柱安装 (5)5.1钢柱柱脚锚栓设置 (5)5.2安装基础节 (6)5.3 上部结构钢柱安装 (6)5.3.1 分节吊装 (6)5.3.2临时固定 (6)5.3.3钢柱校正 (6)5.3.4焊接 (7)第六章劲性混凝土柱钢筋施工 (7)6.1 框架柱及暗柱主筋穿插 (7)6.2框架柱及暗柱箍筋绑扎 (7)6.3梁主筋绑扎 (8)6.4墙体水平筋绑扎 (10)第七章劲性柱模板施工 (11)第八章劲性柱混凝土施工 (13)第九章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3)9.1质量保证体系 (13)9.2质量控制要点 (14)9.3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15)第十章施工安全消防文明施工 (15)10.1现场消防措施 (15)10.2安全文明施工 (16)第一章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天津万达中心写字楼项目,位于天津市河东区六纬路与大直沽八号路交口,框架筒体结构,地下二层,地上四十二层,主体建筑总高度176.450米。
-2层~17层20根边柱均为劲性混凝土柱,中间核心筒结构部分-2层~1层18根钢柱,2层~5层12根钢柱,6层~7层4根钢柱,8层~9层2根钢柱。
所有钢柱焊接栓钉,钢板材质为Q345B。
由于塔吊末端吊重及环梁支撑高度限制,钢柱分段制作,现场对接安装,对接采用全熔透等强焊接。
劲性混凝土柱技术指标、截面及分布概况见表1.1、表1.2、图1.1表1.1 劲性混凝土框架柱技术指标框架柱柱编号柱截面尺寸(mm)数量(根)钢柱形式钢柱截面尺寸(mm)备注-2层~1层KZ1(a)1600×1600 4 十字型1100×300×40×40角柱KZ2 1600×1400 16 十字型1100×300×40×40边柱2层~7层KZ1(2)1400×1400 20 十字型1100×300×28×28角柱、边柱8层~17层KZ1(2)(2a)1300×1300 20 十字型1000×300×26×26角柱、边柱表1.2劲性混凝土暗柱技术指标核心筒暗柱数量(根)钢柱形式截面类型-2层~1层6 型钢1 6 型钢2 4 型钢3 2 型钢42层~5层7 型钢2 5 型钢36层~7层2 型钢2 2 型钢38层~9层1 型钢2 1 型钢3图1.1劲性混凝土柱平面分布示意1.2劲性混凝土结构施工的重点及难点1、劲性混凝土柱中,型钢柱与钢筋的相交点多,钢柱与柱周主筋、箍筋的关系,钢柱与通过钢柱的水平梁钢筋、墙体水平筋的关系成为处理的重点。
型钢柱施工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型钢柱的施工方案,包括其安装、固定和连接等操作步骤。
通过本文档,施工人员可以了解到型钢柱施工的具体过程,从而保证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
2. 施工前准备在进行型钢柱的施工之前,需进行以下准备工作:•确定型钢柱的位置和布置方案;•检查施工现场,确保没有阻挡物;•准备好所需的施工工具和设备,如起重机、活动式脚手架等;•与相关部门联系,获取施工所需的许可证和手续。
3. 施工步骤3.1 安装型钢柱1.使用起重机将型钢柱运送到施工现场,并放置在预定位置上。
2.检查型钢柱的表面是否有损伤或腐蚀,并及时修复。
3.使用水平仪和测量工具确保型钢柱垂直并与地面平行。
4.通过对型钢柱进行水平调整,使其与相邻结构连接部位对齐。
3.2 固定型钢柱1.根据设计要求,在型钢柱的底部和顶部进行预埋件的安装。
2.将型钢柱的底部与预埋件进行对齐,并使用螺栓进行固定。
3.使用水平仪确保型钢柱的垂直度,并在需要的位置添加垂直支撑。
4.在型钢柱的顶部与预埋件对齐的同时,使用螺栓将其固定。
5.检查固定后的型钢柱是否稳固,必要时进行调整。
3.3 连接型钢柱1.根据设计要求,在型钢柱的连接部位进行预埋件的安装。
2.将相邻型钢柱的连接端面对齐,并使用螺栓进行连接。
3.检查连接是否牢固,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紧固。
4. 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型钢柱施工时,需注意以下安全事项:•施工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工作服、防护眼镜等;•在型钢柱安装和固定时,确保操作人员和其他人员保持安全距离;•使用起重机进行型钢柱的搬运时,确保钢丝绳牢固且没有结缠;•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以提醒他人注意施工区域。
5. 施工验收在完成型钢柱的施工后,应进行验收工作,包括以下内容:•检查型钢柱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复;•检查型钢柱连接处的牢固性和稳定性;•进行必要的测量和测试,确保型钢柱的位置和偏差符合规定;•记录施工人员、日期和验收结果。
钢结构柱安装方案(1)地脚螺母抄平在钢柱吊装前,地脚螺栓位置作全面的复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以保证吊装位置的准确;以钢结构测量控制点为标准,将柱脚板下方螺母上表面标高调节至与柱脚板底标高一致,并作相应的准备。
(2)吊装准备本工程钢柱主要构件形式是 H 型钢柱。
根据钢构件的重量及吊点情况,准备足够的不同长度、不同规格的钢丝绳以及卡环。
在柱身上绑好爬梯,并焊接好安全环,以便于下道工序的操作人员上下,柱梁对接处设置安全防护措施等。
(3)吊点设置钢柱吊点的设置需考虑吊装简便,稳定可靠,还要避免钢构件的变形,钢柱吊点一般设置在钢柱的顶部,采用专用夹具夹住柱顶封头板。
为防止钢柱起吊时在地面拖拉造成地面和钢柱表面损伤,钢柱下方应垫好木枋。
类似工程吊装钢柱示意(4)钢丝绳的安全系数为了保证起重作业的安全,根据不同用途选取相应的安全系数。
吊装用钢丝绳安全系数取5。
(5)钢柱吊装就位柱子起吊前,从柱底板向上 500—1000mm 处,划一水平线,以便安装固定前后作复查平面标高基准作用,根据柱子的种类和高度确定吊(绑扎)点,在柱底上部用麻绳绑好,作为调整方向的牵制溜绳。
吊装前准备工作就绪后,首先进行试吊,吊起一端高度为 100—200mm 时停吊,检查索牢固和吊车的稳定性,确定安全后将钢柱慢车吊起、转向就位,位于安装基础时,可指挥吊车缓慢下降,当柱底距离基础位置 40—100mm 时,调整柱底与基础两基准线达到准确位置,指挥吊车下降就位,并拧紧全部螺栓螺母,临时将柱子加固,达到安全方可摘除吊钩。
清理干净基础表面,调整好底部螺帽上部放置好方垫板,由测量人员跟踪抄平,然后钢柱直接用吊机吊装就位。
将柱的四面中心线与基础放线中心线对齐吻合,四面兼顾,中心线对准或已使偏差控制在规范许可的范围以内时,穿上压板,将螺栓拧紧。
即为完成钢柱的就位工作,及时拉设缆风绳对钢柱进一步进行稳固。
此时吊车吊装最大起吊半径为 10 米,吊臂伸出长度 24 米,吊车选用 25t 汽车吊进行吊装,根据吊车性能表可知:吊装半径 10 米,吊臂长度为 24 米。
基础底板型钢柱埋入式柱脚预留杯口施工技术天津某超高层建筑工程基础底板施工时,因首节型钢柱受施工条件限制无法吊装到位,施工中采用了在基础底板上预留杯口施工技术,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利用新安装的大型塔吊后吊装,施工中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以保证后安装型钢柱与基础底板的结构整体性,解决了首节型钢柱吊装困难的问题。
标签:基础底板;型钢柱;埋入式柱脚;预留杯口;后安装1 工程概况某超高层建筑工程位于天津市和平区,该工程总建筑面积325056m2,由四层地下室、八层裙房及四栋塔楼组成,建筑物总高度258m,为超高层建筑。
塔楼结构形式为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其中办公楼型钢柱钢板厚度达48mm,首节型钢柱柱脚埋入基础底板内1.5m,伸出底板上皮1.8m,型钢柱最大安装重量约5.5吨。
办公楼型钢柱主要包括外框支柱内包十字型钢柱、核心筒剪力墙内预埋型钢柱。
办公楼型钢柱分布如图1:图1 办公楼型钢柱分布示意图型钢柱埋入底板连接大样如图2:图2 型钢柱与基础底板连接大样图2 工程难点埋入底板内的首节型钢柱伸出底板上皮 1.8m,型钢柱最大安装重量约 5.5吨,本工程在基础底板施工阶段现场安装了3台塔吊,根据三台塔吊的工作幅度和额定起重量,埋入底板的型钢柱约有40%塔吊不能吊装到位,特别是临近地铁集散厅一侧的型钢柱由于汽车吊无法站位,吊装更加困难,此部分型钢柱安装是基础底板施工阶段的一个难点。
3 基础底板型钢柱埋入式柱脚预留杯口施工技术为解决塔吊吊装能力不足及大型起重机械无法站位吊装的问题,底板施工阶段在型钢柱柱腳埋入位置(办公楼核心筒除外)预留杯口基础,底板施工完毕安装大吨位塔吊,通过塔吊后吊装首节钢柱。
施工时采取以下措施,以加强后安装型钢柱与基础底板的整体性:混凝土结构柱竖向钢筋在底板内的锚固深度加深到杯口底部以下、底板下皮最上一排钢筋;杯口底部插入短钢筋以加强新老混凝土的结合;型钢柱安装完毕将底板钢筋通过可焊接直螺纹套筒直接与型钢柱连接;杯口内混凝土浇筑前钢柱脚板下先浇筑水泥基灌浆料填充密实。
SRC型钢砼埋入式柱脚埋设增加工作面方案
我公司承建的冉家坝广场三号楼工程的基础施工中,有14根SRC型钢砼柱,柱断面主要为1950×1400、1300×1300,型钢制作断面为900×900,设计要求型钢柱嵌入桩内2700,型钢柱脚与桩内预埋的八根M24锚杆进行螺栓连接,型钢柱脚的定位是否符合要求,直接影响到主体钢结构的安装,柱内除型钢骨架外并设计有较为密集的竖向主筋和箍筋;这给施工带来极大的困难(桩四周密布竖向钢筋使工人在桩内没有任何操作空间),我们拟对有型钢柱的挖孔桩周边向外扩600的工作面(靠筏板一侧桩扩三方工作面),如下图:
在此600的工作面上用C20砼找平,把轴线、标高引测到工作面上,作为控制柱脚、柱筋的定位的依据,然后进行型钢柱脚的定位、安装以及柱筋的绑扎,工作面空间采用同柱标号砼原槽浇筑,为了防止扩大部分砼对基础岩石的承压力,在钢柱脚和柱钢筋绑扎成型后,在工作面上铺200厚挤塑板(见剖面图)。
为了防止在浇筑砼时型钢柱脚不产生位移和上浮,现场在钢构柱
脚下方纵横各两根钢管与挖孔桩护壁用顶撑顶死,柱脚钢板与钢管焊牢(详见SRC型钢安装专项方案)。
对地脚螺栓的螺纹,现场的保护措施为:先在螺纹上涂一层黄油,再用塑料薄膜在螺纹上包三~四层并且扎牢,同时在螺杆上戴一螺帽,严格保证螺杆不被砼污染和螺纹不被损伤。
由于本工程所有型钢柱脚的柱均与轻轨相近,根据设计要求,轻轨基础持力层以下2m桩身要与岩石隔离,相当于在桩顶2700下全部要隔离,本工程采取隔离措施为:先对桩身四周用1:2水泥砂浆找平,在找平层上铺油毡防水卷材一层。
为了确保砼浇筑的密度性,在预埋钢板中心钻孔,便于砼排气和观察砼的密度(详见专项方案)。
重庆建工集团冉家坝工程项目部
2010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