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钢埋入式柱脚设计注意事项
- 格式:docx
- 大小:143.33 KB
- 文档页数:4
型钢混凝土柱插入式柱脚施工工法型钢混凝土柱插入式柱脚施工工法一、前言型钢混凝土柱插入式柱脚施工工法是一种通过将型钢柱插入预制混凝土柱脚中实现的柱脚施工方法。
本文将对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进行详细介绍。
二、工法特点1. 施工简洁高效:相比传统的柱脚施工方法,型钢混凝土柱插入式柱脚施工工法无需现场浇筑混凝土,只需进行柱脚的预制和型钢柱的插入,施工过程快速简便。
2. 结构坚固可靠:通过将型钢柱插入混凝土柱脚中,实现柱脚与型钢柱的紧密连接,提高了柱脚和柱体的整体承载能力,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技术难度较低:型钢混凝土柱插入式柱脚施工工法的施工相对简单,技术要求不高,适用于各种规模的工程项目。
4. 施工周期较短:由于无需现场浇筑混凝土,型钢混凝土柱插入式柱脚施工工法能够显著缩短施工周期,提高工程的进度。
三、适应范围型钢混凝土柱插入式柱脚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种建筑结构中的柱脚施工,特别适用于多层建筑的楼柱、梁柱等部位的施工,以及需要加固和改造的柱脚。
四、工艺原理型钢混凝土柱插入式柱脚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是通过将预制混凝土柱脚与型钢柱进行插接,实现柱脚与柱体的牢固连接。
具体实施时,首先在施工现场预制混凝土柱脚,确保尺寸和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然后,将型钢柱插入预留的孔洞中,通过特定的连接件将柱脚与型钢柱紧密连接,形成整体稳定的结构。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五、施工工艺1. 施工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制定施工方案和施工图纸。
准备好施工所需的材料和机具设备。
2. 预制混凝土柱脚: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条件,在混凝土搅拌站或现场搅拌混凝土,将混凝土灌注到预制模具中,进行振实和养护。
3. 安装型钢柱:在混凝土柱脚上预留好型钢柱插入孔洞,并在孔洞内设置插接装置。
将型钢柱插入孔洞中,通过插接装置进行连接。
钢结构刚性固定钢柱脚设计方法的总结一、钢柱柱脚形式的分类刚性固定柱脚:1)埋入式柱脚;2)外包式柱脚;3)插入式柱脚;铰接柱脚:外露式柱脚;二、埋入式柱脚2.1、基本概念:所谓埋入式柱脚是指将钢柱底端直接埋入混凝土基础筏板、地基梁或地下室墙体内的一种刚性连接的柱脚。
其特点是埋入相对自身绝对刚性的基础中而形成刚性固定柱脚节点。
这种柱脚构造可靠,常用于高层钢结构框架柱的柱脚。
2.2、埋入式柱脚的受力特点(1)柱的轴向压力N,由钢柱的柱脚底板直接传递给钢筋混凝土基础;柱的轴向拉力,则是通过柱脚底板悬出部分将其上部混凝土的反向压力传递给基础,或经由锚栓(底脚螺栓)直接传给基础。
(2)柱的弯矩M有两种传递方式:a、均由H型钢柱翼缘上的抗剪圆柱头焊钉传递给基础,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大多采用该方法。
(也有研究说:该形式的柱脚中栓钉的作用不大,内力的传递主要是下述方式。
)b、依靠钢筋混凝土对钢柱翼缘的侧向承压力所产生的抵抗拒来传递给基础。
(3)柱脚顶部的水平剪力V由钢柱翼缘与基础混凝土侧向承压力来传递。
由于目前还没有能力考虑的有利因素如下:(4)钢柱翼缘与基础混凝土在侧向承压应力状态下,由于钢柱翼缘与混凝土摩擦而产生的抵抗力,设计时不考虑。
(5)钢柱翼缘与基础混凝土之间的粘结作用设计时不考虑。
(6)在确定埋入钢柱周边对称配置的垂直纵向钢筋面积时,不考虑由钢柱承担的弯矩。
埋入式柱脚的埋深与构造示意图如下:2.3、埋入式柱脚一般构造要求及部分细部设计计算2.3.1、埋入式柱脚的钢柱埋入基础的深度一般可以在以下范围内采用(hc为钢柱截面的高度或管径):a、轻型工字钢截面柱:H=(2.0~2.5)hc;b、圆管形截面柱和箱型截面钢柱:H=(2.5~3.0)hc。
2.3.2、埋入式柱脚,在钢柱埋入部分的顶部,应设置水平加劲肋或横隔板;对H型截面柱,其水平加劲肋外伸宽度的宽厚比应不大于9(235/fay),对于箱型截面柱,其内部横隔板的宽厚比应不大于30(235/fay),2.3.3、埋入式柱脚在钢柱的埋入部分,应设置圆柱头抗剪栓钉,栓钉的数量和布置,应按计算要求确定。
4.6柱脚设计本工程设计柱与柱脚的连接板、锚栓均采用Q345钢,柱脚采用刚性埋入式柱脚,采用30C 混凝土()22/43.1,/3.14mm N f mm N f t c ==,箍筋和纵筋均采用HRB400钢筋(360=y f 2/N mm )。
柱埋入深度都为900mm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00mm 。
抗震作用下最不利的一组内力:973.209-=M m kN ⋅ 320.1440-=N kN 53.55=V kN(1)底板设计选取mm L 528250428=⨯+=,mm B 447220407=⨯+=。
底板以下混凝土承载力验算22/3.14/1.64475281440320mm N f mm N LB N c c =<=⨯==σ,满足要求。
柱截面自由宽度mm b 5.1932=,腹板高mm a 3582=,底板悬臂长度mm a 501= 查《钢结构节点设计手册》表8-4,得系数068.0=αmm N a M c ⋅=⨯⨯==531623581.6068.022211σαmm N a M c ⋅=⨯⨯==7625501.621212212σmax 6662576.0735.7mm 295M t f ⨯≥==,同时不应小于柱较厚板件的厚度且不宜小于mm 30,因此底板厚选为36mm 。
柱与底板连接:柱翼缘采用完全焊透坡口对接焊缝,腹板采用双面角焊缝连 接mm h f 8=(无引弧板)。
mm l W 29482242352428=⨯-⨯-⨯-= 焊缝应力:2/31.4529487.0235407214403202mm N A A N eW F N =⨯⨯⨯+⨯⨯=+=σ2236/82.745.1965.196354073540712110973.209mm N W M F M=⎪⎭⎫⎝⎛⨯⨯+⨯⨯⨯==σ 23/86.1629487.021053.55mm N A V eW v =⨯⨯⨯⨯==τ翼缘焊缝承受的最大压应力22max /265/13.120mm N f mm N c M N =<=+=σσσ腹板焊缝最大应力222222/200/78.4086.1622.131.45mm N f mm N w f v f NW =≤=+⎪⎭⎫ ⎝⎛=+⎪⎪⎭⎫⎝⎛=τβσσ 满足要求。
型钢埋入式柱脚设计有哪些注意事项能抵抗弯矩作用的柱脚称为刚接柱脚,相反不能抵抗弯矩作用的柱脚称为铰接柱脚。
刚接与铰接的区别在于是否能传递弯矩,如果锚栓在翼缘的外侧,就是刚接,而且一般不少于4个,如果在翼缘内侧,就是铰接,一般为2个或4个。
这2种柱脚很明显的区别就是对侧移控制,如果结构对侧移控制较严,则采用刚接柱脚。
设计注意事项1、刚性固定埋入式柱脚是直接将钢柱埋入钢筋混凝土基础或基础梁的柱脚。
埋入办法第一个是预先将钢柱脚按要求组装固定在设计标高上,然后浇筑基础或基础梁的混凝土;另一种是预先按要求浇筑基础或基础梁的混凝土,在浇筑混凝土时,按要求留出安装钢柱脚用的插入杯口,待安装好钢柱脚后,再用混凝土强度等级比基础高一级的混凝土灌实。
通常情况下,前一种方法对提高和确保钢柱脚和钢筋混凝土基础或基础梁的组合效应或整体刚度有利,所以在工程实际中多被采用。
2、在埋入式柱脚中,钢柱的埋入深度是影响柱脚的固定度、承载力和变形能力的重要因素,而且有时对中柱、边柱和角柱,其埋入深度也不相同,这就需要选择易于进行钢筋混凝土补强的埋入深度来处理。
3、为了防止钢柱的局部压屈和局部变形,在钢柱向钢筋混凝土基础或基础梁传递水平力处压应力最大值的附近,设置水平加劲肋是一个有效的补强措施;对箱形截面柱和圆管形截面柱处设置水平加劲肋的环形横隔板外,在箱内和管内浇筑混凝土也将获得良好的效果。
4、为了防止基础或基础梁中混凝土早期的压坏和剪坏,应配置补强钢筋,合理地确定钢柱周边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其配筋是很重要的。
5、在中柱、边柱和角柱中,其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有时不一致,特别在边柱和角柱的柱脚中,对没有设置基础梁的一侧,钢柱翼缘面处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中柱不小于180mm;边柱、角柱的外侧不小于250mm。
6、配置在钢柱埋入部分中的钢筋,除基础或基础梁应有的配筋外,应在钢柱周边增设补强垂直纵向主筋、架立筋、箍筋、顶部加强箍筋、基础梁主筋在钢柱埋入部分水平方向弯折处的加强箍筋。
密集布筋区埋入式型钢柱脚施工工法密集布筋区埋入式型钢柱脚施工工法一、前言密集布筋区埋入式型钢柱脚施工工法是一种用于钢结构建筑中柱脚连接的施工方法,通过固定型钢柱脚和混凝土基础的紧密结合,提高了柱脚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并附上一个实际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1. 提高承载能力:密集布筋区埋入式型钢柱脚施工工法在柱脚连接处采用密集布设钢筋,增加了柱脚与混凝土基础的粘结力,从而提高了柱脚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2. 提高施工速度:该工法采用工厂预制型钢柱脚,减少了现场焊接工序,大大提高了施工速度。
3. 降低施工难度:工地焊接过程较复杂的过程被封存在型钢中,不需要现场焊接,降低了施工难度。
4. 提高质量控制:预制型钢柱脚的质量可以得到更好的控制,从而提高了柱脚连接的质量和可靠性。
三、适应范围密集布筋区埋入式型钢柱脚施工工法适用于中小型钢结构建筑物,尤其适用于多层和高层建筑项目。
该工法可用于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工程,如住宅、商业建筑、工厂、仓库等。
四、工艺原理密集布筋区埋入式型钢柱脚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是通过钢筋密集布设和混凝土浇筑,形成柱脚与基础的紧密结合。
具体工艺包括基础准备、型钢柱脚安装、钢筋布设、柱脚固定和混凝土浇筑等步骤。
该工法的理论依据是通过密集布设钢筋,增加柱脚与混凝土基础的粘结力,提高柱脚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五、施工工艺该工法的施工工艺包括基础准备、型钢柱脚安装、钢筋布设、柱脚固定和混凝土浇筑等阶段。
具体步骤包括基础定位、基础开挖、型钢柱脚安装、预埋钢筋布设、柱脚固定和混凝土浇筑。
六、劳动组织施工过程需要进行合理的劳动组织,包括人员配备、任务划分和施工进度的控制。
具体包括工程经理、技术员、作业人员等职责划分和合理的工作流程安排。
七、机具设备施工过程需要使用适当的机具设备,包括挖掘机、吊机、型钢安装设备、钢筋加工设备、混凝土搅拌站等。
钢柱柱脚节点设计要求一、钢柱柱脚节点设计要求的基本认识钢柱柱脚节点设计可是个很重要的事儿呢。
它就像是建筑的脚一样,要稳稳地支撑起整个钢柱。
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搞定的,得考虑好多好多因素。
比如说,要考虑钢柱承受的重量是多少,要是承受的重量特别大,那柱脚节点的设计就得更坚固。
再比如说,还得考虑这个建筑所在的环境,要是在地震多发区,那设计就得能抗震。
二、设计时需要考虑的荷载因素1. 首先是恒载,这就包括钢柱本身的重量啦,还有可能附着在钢柱上的一些固定设备之类的重量。
这些重量是一直存在的,就像我们身上背着的包一样,一直压在钢柱柱脚节点上,所以设计的时候得保证这个节点能承受得住这种长期的压力。
2. 然后是活载,活载就比较多变啦。
比如说可能会有人员在钢柱附近活动,或者有一些可移动的设备在这个区域。
这就像是有时候我们会突然抱起一个重物一样,柱脚节点得能应付这种突然增加的重量。
3. 还有风荷载也不能忽视。
如果是在比较空旷的地方或者高楼大厦的话,风一吹,钢柱就会受到风力的作用。
这时候柱脚节点要是不牢固,那钢柱可能就会晃动,整个建筑的稳定性就会受到威胁。
三、材料的选择与连接方式1. 材料方面,我们要选择强度足够的钢材。
不同的建筑需求可能会用到不同型号的钢材。
比如说一些大型的工业建筑,可能就需要更高强度的钢材,因为它们承受的荷载更大。
而且钢材的质量也很关键,不能有裂缝或者其他缺陷。
2. 连接方式也很有讲究。
是采用焊接呢,还是螺栓连接呢?焊接的话,连接比较牢固,但是对焊接技术要求比较高,如果焊接不好,就容易出现问题。
螺栓连接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安装和拆卸,但是螺栓的强度得足够,而且要防止螺栓松动。
四、柱脚节点的构造设计1. 基础部分的设计。
基础要足够大,能够分散钢柱传来的荷载。
就像我们站在地上,如果脚下的面积大一点,就会站得更稳。
基础的深度也得合适,要根据土壤的承载能力来确定。
2. 柱脚的形状和尺寸。
这得根据钢柱的形状和尺寸来设计。
埋入式钢柱柱脚施工步骤一、引言埋入式钢柱柱脚是建筑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支撑和传递楼层和荷载。
正确施工埋入式钢柱柱脚至关重要,不仅关系到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直接影响到建筑使用寿命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埋入式钢柱柱脚施工的步骤。
二、准备工作1. 确定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了解钢柱的型号、尺寸和质量要求。
2. 购买所需的钢材和焊接材料,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3. 准备所需的施工工具和设备,如焊接机、切割机、测量仪器等。
三、施工步骤1. 确定钢柱的位置和高度,使用测量仪器进行测量和标记。
2. 根据设计要求切割钢柱,并对切口进行打磨和除锈处理,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
3. 清理基础表面的灰尘和杂物,并进行打磨和涂刷防锈涂料,以提高钢柱与基础的粘结力。
4. 将切割好的钢柱放置在基础上,使用水平仪进行调整,确保钢柱垂直且与设计要求一致。
5. 使用焊接机对钢柱与基础进行焊接固定,焊接接头应均匀、牢固,焊缝应充分焊透。
6. 在钢柱顶部安装螺栓,与上部构件连接。
螺栓的尺寸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过程中要保证螺栓与钢柱的垂直度和平行度。
7. 对已焊接固定的钢柱进行质量检查,检查焊接接头的质量、焊缝的完整性和螺栓的固定情况。
8. 完成钢柱的埋入式安装后,进行防腐处理,包括涂刷防锈涂料和进行防腐涂层的施工。
四、安全注意事项1.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佩戴好安全防护用品,如手套、护目镜、防护鞋等。
2. 使用焊接机时要注意电源的接地和保护,以及焊接过程中的火源防控。
3. 钢柱安装完成后,要及时清理施工现场,避免杂物和建筑垃圾堆积,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五、总结埋入式钢柱柱脚施工是建筑结构施工中的重要环节,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
本文介绍了埋入式钢柱柱脚的施工步骤,包括准备工作、施工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
通过合理的施工流程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埋入式钢柱柱脚的安装质量和稳定性,为建筑结构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型钢埋入式柱脚设计有哪些注意事项型钢埋入式柱脚设计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法。
钢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物,地下车库、机房等场所,型钢埋入式柱脚可以使建筑物结构更加稳固,保证建筑的安全性。
但是,在设计型钢埋入式柱脚时,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点,以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
一、钢材规格的选择在设计型钢埋入式柱脚之前,需要确定所需的钢材的规格。
这涉及到许多因素,如建筑物的使用类型、建筑物的高度、地震等级等。
根据这些因素,工程师可以选择合适的钢材规格,以确保柱脚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选用的钢材规格越大,其刚度也就越大。
在设计钢筋网壳体时,一般都是为了给某些构件带来加强作用,从而避免其出现发生板裂缝的问题。
二、柱脚的埋入深度柱脚的埋入深度是极其关键的,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柱脚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建筑物的设计人员通常会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钢材的埋入深度。
在确定柱脚的埋入深度时,也应考虑地下水位、土壤松散度、土质类型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如果柱脚的埋入深度不够,则可能会发生柱脚塌陷或结构不稳定的问题。
三、柱脚的安装安装是柱脚设计的重中之重。
柱脚在安装时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如支撑平整度、钢材的弯曲和损坏、电焊等。
在柱脚的安装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钢材的压弯、钢材的切割以及电焊的技术相关问题,有必要提前做好技术方案的制定和协调工作。
对于大规格的柱脚,一般需要使用重型机械来进行安装,并需要进行充分的检验和验收。
四、柱脚的质量监控柱脚的质量监控是关键的环节之一。
只有保障了柱脚的质量,才能保证钢构件的安全性。
在柱脚的质量检验过程中,需要详细地测量钢材的尺寸、硬度、物理和力学性能指标等内容。
在检测的过程中,如发现质量方面存在问题,应及时纠正。
只有经过充分的检验和验收,柱脚才能通过质量监控,达到使用的标准和要求。
综上所述,型钢埋入式柱脚的设计需要注意许多关键点。
在选择钢材规格、确定埋入深度、安装柱脚和进行质量监控等方面,都需要精心设计和仔细操作,以确保钢构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埋入式钢结构柱脚施工方案引言埋入式钢结构柱脚是指将钢制柱子的底部安装到混凝土地基中的一种结构设计。
在建筑领域中,埋入式钢结构柱脚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建筑物中,其稳定性和强度能够有效支撑整个建筑物的重量。
本文将介绍埋入式钢结构柱脚的施工方案,以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施工准备在开始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准备工作的详细步骤:1.地基勘察:进行地基勘察是为了确定地基的类型和承载能力。
根据地基的情况,可以选择适当的埋入式钢结构柱脚设计方案。
2.施工图纸:根据建筑设计需求,绘制钢结构柱脚的施工图纸。
施工图纸中应包含详细的尺寸和标示,以便工人按照图纸进行施工。
3.材料准备:根据施工图纸确定所需的材料清单,并确保材料的供应和质量符合要求。
施工步骤步骤1:准备施工现场1.清理施工现场:清除施工现场上的障碍物和杂物,以确保施工区域的整洁和安全。
2.标记位置:根据施工图纸,在地面上标记出钢结构柱脚的位置,以指导施工过程。
步骤2:准备混凝土基础1.混凝土浇筑:按照设计要求,在钢结构柱脚位置上进行混凝土浇筑,形成坚固的基础。
2.平整清理:利用水平仪和工具对混凝土基础进行平整和清理,确保基础表面的平整度和光滑度。
步骤3:安装钢结构柱脚1.安装支撑架:根据施工图纸,在混凝土基础上安装支撑架,用于支撑钢结构柱脚。
2.进行钢结构柱脚的预装:将预先制作好的钢结构柱脚放置在支撑架上,并使用螺栓固定。
3.调整位置和水平度:使用水平仪和调整工具对钢结构柱脚进行位置和水平度的调整,确保其垂直度和水平度符合设计要求。
步骤4:固定钢结构柱脚1.预埋螺栓固定:在混凝土基础中预埋螺栓,并确保其与钢结构柱脚的固定孔对齐。
2.拧紧螺栓:使用扳手或其他工具拧紧螺栓,以固定钢结构柱脚在混凝土基础上。
3.检查和调整:检查钢结构柱脚的固定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整,以确保其稳定性和牢固性。
施工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埋入式钢结构柱脚施工时,应注意以下安全事项:•工人应佩戴适当的安全帽、手套和鞋子,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型钢混凝土结构新型埋入式柱脚施工工法一、前言随着建筑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型钢混凝土结构新型埋入式柱脚施工工法逐渐被广泛采用。
该工法结合了型钢、混凝土等多种材料的优势,同时克服了传统桩基施工中的许多困难,如挖掘深度大、施工周期长、噪音污染等。
本文将对该工法的特点、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工法特点1. 采用钢管嵌入混凝土基础中的埋入式柱脚,提高了基础抗剪强度和刚度,同时也能有效地控制基础沉降和墙体伸缩;2. 采用高强度混凝土浇筑,提高了基础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满足了建筑物的使用要求;3. 采用的钢管型钢材质具有高的强度和刚度,减小了柱的截面,有利于提高房屋使用空间,降低成本;4. 施工周期短,噪音污染小,不对周围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建筑物基础、地下室、围墙、围栏等建筑物结构的基础施工,特别适用于多层、高层住宅建筑、工业厂房和商业综合楼宇等大型建筑物的基础施工。
四、工艺原理采用该工法有助于提高基础结构的抗剪强度和刚度,并且可以有效地控制基础沉降和墙体伸缩,达到安全稳定的效果。
该工法的实现是建立在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的基础上的。
1. 对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1)工程建立前计划和设计阶段,根据实际土层情况、建筑物结构和荷载条件等,确定钢管尺寸和埋置深度;(2)建立现场关键控制点和检测系统,记录各个施工工艺节点的数据,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测数据和安全记录等;(3)采用先进的施工工具和技术措施,包括混凝土浇筑、钢管埋入、焊接封闭、基础修整等。
2. 采取的技术措施(1)确定型钢尺寸和埋置深度,保证基础的稳定性和均匀性;(2)采用压力感应式传感器对基础沉降进行实时监测,以避免沉降过大对建筑物结构的影响;(3)严格按照施工程序和标准进行施工,保证施工质量;(4)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要求和安全措施进行充分的考虑和实施。
型钢埋入式柱脚设计注意事项
能抵抗弯矩作用的柱脚称为刚接柱脚,相反不能抵抗弯矩作用的柱脚称为铰接柱脚。
刚接与铰接的区别在于是否能传递弯矩,如果锚栓在翼缘的外侧,就是刚接,而且一般不少于4个,如果在翼缘内侧,就是铰接,一般为2个或4个。
这2种柱脚很明显的区别就是对侧移控制,如果结构对侧移控制较严,则采用刚接柱脚。
设计注意事项
1、刚性固定埋入式柱脚是直接将钢柱埋入钢筋混凝土基础或基础梁的柱脚。
埋入办法一是预先将钢柱脚按要求组装固定在设计标高上,然后浇筑基础或基础梁的混凝土;另一种是预先按要求浇筑基础或基础梁的混凝土,在浇筑混凝土时,按要求留出安
装钢柱脚用的插入杯口,待安装好钢柱脚后,再用混凝土强度等级比基础高一级的混凝土灌实。
通常情况下,前一种方法对提高和确保钢柱脚和钢筋混凝土基础或基础梁的组合效应或整体刚度有利,所以在工程实际中多被采用。
2、在埋入式柱脚中,钢柱的埋入深度是影响柱脚的固定度、承载力和变形能力的重要因素,而且有时对中柱、边柱和角柱,其埋入深度也不相同,这就需要选择易于进行钢筋混凝土补强的埋入深度来处理。
3、为防止钢柱的局部压屈和局部变形,在钢柱向钢筋混凝土基础或基础梁传递水平力处压应力最大值的附近,设置水平加劲肋是一个有效的补强措施;对箱形截面柱和圆管形截面柱处设置水平加劲肋的环形横隔板外,在箱内和管内浇筑混凝土也将获得良好的效果。
4、为防止基础或基础梁中混凝土早期的压坏和剪坏,应配置补强钢筋,合理地确定钢柱周边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其配筋是很重要的。
5、在中柱、边柱和角柱中,其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有时不一致,特别在边柱和角柱的柱脚中,对没有设置基础梁的一侧,钢柱翼缘面处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中柱不小于180mm;边柱、角柱的外侧不小于250mm。
6、配置在钢柱埋入部分中的钢筋,除基础或基础梁应有的配筋外,应在钢柱周边增设补强垂直纵向主筋、架立筋、箍筋、顶部
加强箍筋、基础梁主筋在钢柱埋入部分水平方向弯折处的加强箍筋。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确定
(1)对在钢柱四边均设有基础梁的中柱,钢柱翼缘外侧面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80mm,同时应满足补强配筋和基础梁配筋设置的要求。
(2)对边柱和角柱,在没有设置基础梁的一侧,钢柱翼缘外侧面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不小于250mm。
(3)当有的边没有设置基础梁时,中柱可按边柱和角柱的情况来确定。
对柱脚的要求
1.柱钢骨在基础中的埋深应按规定进行计算,且要求:当采用轻型工字钢截面钢骨时,不得小于柱钢骨截面高度的2倍;当采用大截面工字形截面、十字形截面和箱型截面钢骨时,不得小于柱钢骨截面高度的
2.5倍。
2.钢骨底板的锚栓埋深不得小于25倍锚栓直径,锚栓应埋在柱脚底部的混凝土中。
3.在钢骨埋入部分的顶部,应设置水平加劲肋或隔板。
加劲肋或隔板的截面和宽厚比应符合规范中关于塑性设计的规定。
若钢骨为钢管,且混凝土在钢管内可浇筑至基础顶部以上1倍钢管截面高度时,埋入部分的顶部可不设加劲肋或隔板;或在钢管外周做封闭加劲肋。
4.埋入式柱脚在基础中的埋深范围内,钢骨周边应设置栓钉,栓钉直径不小于19mm,水平及竖向中心距不大于200mm,且栓钉至钢骨板材边缘的距离不大于1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