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尾矿库“11.25”溃坝事故分析

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尾矿库“11.25”溃坝事故分析

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尾矿库“11.25”溃坝事故分析
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尾矿库“11.25”溃坝事故分析

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尾矿库“11.25”溃坝事故分析

2007年11月25日5∶50左右,辽宁省鞍山市海城西洋鼎洋矿业有限公司选矿厂5号尾矿库发生溃坝事故,致使约54万m3尾矿下泄,造成该库下游约2公里处的甘泉镇向阳寨村部分房屋被冲毁,13人死亡,3人失踪,39人受伤(其中4人重伤)。

一、事故单位基本情况

海城西洋鼎洋矿业有限公司于2004年2月27日成立,隶属于西洋集团。该公司主要拥有日处理矿石1万吨的铁矿选厂和配套的尾矿库,选矿采用磁选工艺。年产50万吨铁精粉。

该公司尾矿库分两期建设,其中1号库为一期工程,库容约130万m3,因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已于2006年年底停止使用,即将闭库;二期工程包括2~5号库,于2007年7月完成设计,10月16日竣工,11月6日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二期工程设计总库容为8.4万m3,尾矿坝为一次性建筑土石坝,尾矿库等别为5等库,设计服务年限5年。其中,发生溃坝的5号库设计库容为36.78万m3,设计最大坝高14米,内外坡比1∶2。据中冶沈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的测量结果:最大坝高约22米,内外坡比1∶1.7,目前实际库容约80万m3。

二、事故原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

经专家对事故现场初步勘察、查阅有关资料分析,初步认为,造成这起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该库擅自加高坝体,改变坡比,造成坝体超高、边坡过陡,超过极限平衡,致使5号库南坝体最大坝高处坝体失稳,引发深层滑坡溃坝。

(二)间接原因:

1.设计单位管理不规范。设计单位:中冶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矿山设计研究所无设计资质,却以中冶北方公司的设计资质承揽设计;在未签外聘合同的情况下组织外单位人员设计;在未作施工图设计和缺少验收条件的情况下在工程验收单上盖章。

2.建设单位严重违反设计施工。海城西洋鼎洋矿业有限公司擅自加高坝体,改变坡比,严重违反原设计,造成坝体超高,边坡过陡,坝体失稳。

3.施工单位管理混乱。施工单位甘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与建设单位签订合同,以劳务合作形式提供20余人的施工人员,施工机械全部由建设单位提供,却在工程验收单施工单位上盖章。

4.监理单位失职。鞍山金石工程建设监理中心未与建设单位签

订监理合同,未对二期工程进行有效的监理。

5.验收评价机构不认真,不负责。沈阳奥思特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负责竣工验收评价,在没有施工记录、竣工报告、竣工图和监理报告的情况下,做出了该尾矿库是正常库、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评价结论。

6.安全生产许可工作审查把关不严。该尾矿库二期工程11月6日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11月25日即发生溃坝事故。

三、防范措施

(一)强化尾矿库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充分认识开展尾矿库专项整治行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整治方案,精心组织,狠抓落实,保证整治工作的质量和效果;要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突出重点,抓住突发事故的主要环节,加强尾矿库排洪、泄洪设施的维护、检查,确保排洪道的畅通;对坝体稳定性、边坡比、地下水等要定期监测,确保尾矿库的调洪库容和干滩长度。针对隐患的不同类别制定详细的隐患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方案、整改资金、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和应急预案。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尾矿库,必须停产整改,整改结束后,要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安全评价,经安全监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方能恢复生产。

(二)强化尾矿库建设项目“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工作。尾矿库企业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规、标准和程序,执行尾矿库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必须选择有资质的设计和施工单位,按规定依法履行立项、环评审批、土地使用、设计、评价、施工、监理、验收等各项程序。未设计或无资质设计的尾矿库项目,一律不得投入生产和使用;必须严格按设计图纸组织施工,严格执行设计变更程序,严禁违规建设施工;严格按照设计和相关规程组织生产,有计划的进行尾砂排放,严禁超能力生产、超期服役和带病运营。

(三)切实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尾矿库企业要坚决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执行《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6号)和《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AQ2006-2005)的相关要求,摆正企业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和隐患治理工作力度,加强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特别是做好尾矿库的排洪、泄洪设施及坝体稳定性、边坡比的定期检测、检查和维护,确保不发生溃坝、垮坝等重特大事故;制订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设置和完善相应的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合格的安全管理人员;从事放矿、筑坝、排洪和排渗设施操作的专职作业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做到机构、人员、资金、培训和管理五落实。有尾矿库的冶金、矿山企业,要把尾矿库作为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加强管理和监督,落实安全责任,增加投入,治理隐患。

(四)严格尾矿库事故应急管理工作。各尾矿库企业针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溃坝、渗漏、洪水漫顶等重大险情或事故,要制定切实有效的应急预案,纳入地方政府应急管理体系,落实各项应急措施。必须按照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的有关要求,明确应急组织机构、报告程序、应急联络方式、应急处置方案和应急物资储备等具体内容,保证应急情况下的隔离、疏散、抢险、救援等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地方应急预案相衔接,做好应急处置的培训和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工作。要与下游村庄建立应急联动机制,一旦发生尾矿

库事故,企业要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及时通知下游村庄,及时、如实向政府及安全监管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组织抢险救灾。

编辑整理:江西钨业集团有限公司刘辉

尾矿库溃坝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尾矿库溃坝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尾矿库溃坝事故风险分析 1.1险情分析 1)尾矿库发生管涌、流沙等现象;干滩长度小于70米;安全超高小于0.7米;汛期排洪系统严重破坏,人工监测数据出现异常情况。 2)连续暴雨造成尾矿库干滩长度小于20米;尾矿坝坝体出现大面积管涌、流沙;地震预报达到7级及以上;发生洪水漫坝或尾矿库垮坝等险情。 1.2事故危害 1)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溃坝。 2)危险状态转化为事故的危害形式:冲毁房屋、建筑、设施,淹溺,压埋。 3)可能造成的后果: 尾矿库下游职工宿舍被冲毁、农田淹没;(1). (2)人员大量伤亡; (3)XXX矿全面停产。 4)可能影响范围:井口区、采矿队、一工区、下冲队。 5)严重程度:重大。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见综合预案) 3.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见综合预案) 4.预防与预警 4.1 危险源监控 4.1.1 监测监控方式、方法 由矿应急救援指挥部、安全、生产、设备科、动力车间等部门负责对各生产单位管理活动中的“人、机、环、管”各方面因素进行危害辩识,对每一个危险源制定相应的专项安全管理措施,根据安全管理措施要求施工单位逐项进行监测监控。 1)在矿安全评估的基础上,加强对易发生事故的危险源进行监控,并指定专门人员和部门负责管理。对危险性较高工作地点实施重点监控,及时分析有关监控信息,跟踪落 实整改情况; 2)矿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矿井生产安全事故信息的接收报告、初步处理、统计分析工作,根据事故情况,及时向总指挥汇报; 3)矿安委会根据地质条件、可能发生灾害的类型、危害程度建立矿井基本情况和事故隐患及危险源台帐并上报。重大事故隐患及重大危险源上报XXX公司,同时停止生产,研究制定整改方案,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及时消除隐患,预防事故发生。

尾矿库事故案例分析

尾矿库事故案例分析 1)漫(溃)坝危害 尾矿库发生漫坝事故发生时,尾矿砂往往立即液化,扩大尾矿坝的缺口,使大量尾矿泥砂沿山谷往下倾泻,其危害程度远比水库溃坝时严重得多,大量泥石流会严重危及下游居民人身和财产安全,在成环境污染。 可能引起的原因: (1)尾矿库排水系统设计排水能力低、排水系统淤堵、无排水系统。 (2)设计以外的尾矿、废料或废水进库。 (3)坝端无截水沟,山坡雨水冲刷坝肩。 (4)溢流斜槽的进水口由漂浮物堵塞,排水斜槽发生变形、破损、断裂,斜槽内淤堵。坝面排水沟及坝端截水沟护砌变形、破损、断裂,沟内淤堵。 (5)大气降水量短时间内骤增、库区周围山体发生大面积滑坡、塌

方,特大暴雨、库区周围山体滑坡、塌方导致库水位猛涨出现漫坝、溃坝事故。 [案例]意大利斯塔瓦尾矿坝分上方坝及下方坝。1985年6月上旬,在下方库汇水区域出现30米宽,3-4米深的漏洞,这是由于排水涵管破裂,大量泥性尾矿漏出。 1985年7月19日当上方坝升高到30米,上方坝首先发生灾难性溃坝,同时也冲毁了下方坝,上下两坝的洪流淹没了阿维苏流域,268人罹难。 2)坝体渗漏危害 渗流破坏是造成尾矿坝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尾矿坝体浸润线过高发生浸润线出逸形成的坝坡渗流、管涌,致使尾矿坝坡面饱和松软,直至坝体塌滑。 [案例]1980年3月17日河北省双塔山选矿厂白庙子尾矿库由于排水系统F800mm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道发生沉陷、错位、断裂,造成大量尾矿砂泄漏。首先是发现初期坝顶排水明沟内水量剧增,流水浑浊,夹有大量泥沙,坝内尾矿沉积滩面出现塌陷,形成漏斗状坍塌坑,水流夹砂流失逐渐增加,至19日上午,溢流沟内矿浆浓度高达5%以上,

尾矿库溃坝泥石流计算

4.5 泥石流分析预测 根据《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20-2006)附录D的经验公式来预测泥石流堆积区的最大危险范围: 一、基础数据 1、流域最大高差H=15m; 2、主沟长度D=0.125m; 3、松散固体物(地表以上的尾渣)储量W=29.3×104m3; 4、流域面积A=2.928km2; 确定的泥石流特征值如下: 二、预测计算 1、泥石流堆积幅角R=47.8296-1.3085D+8.8876H =47.8296-1.3085×0.125+8.8876×15=181(度); 2、泥石流最大堆积宽度B=0.5452+0.0034D+0.000031W =0.5452+0.0034×0.125+0.000031×29.3 =0.5465km; 3、泥石流最大堆积长度L=0.8061+0.0015A+0.000033W =0.8061+0.0015×2.928+0.000033×29.3 =0.8115km; 4、泥石流堆积区的最大危险范围: S=0.6667L·B-0.0833B2·sinR/(1-cosR) =0.6667×0.8115×0.5465-0.0833×0.54652×sin181/(1-cos181) =0.2957-0.0249×(-0.0175/[1-(-0.9998)] =0.2957+0.0000218=0.2959km2。

原计算方法: 1、泥石流流体重度γc 根据《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表F.1,稀粥状泥石流流体重度γc=1.65t/m3,属粘性泥石流。 2、泥石流流速V c 粘性泥石流流速计算通用公式:V c=(1/n c)H c2/3I c1/2 式中:n c—泥石流沟床粗糙率,取n c=0.06; I c—泥石流水力坡降(沟床坡降),取I c=5%。 H c—计算断面平均泥石流深(m)。从图上测算H c=1.45m γc—泥石流容重(t/m3),取γc=1.65t/m3; 计算流速V c=(1/0.06)×1.652/3×0.051/2=5.2m/s。 3、泥石流洪峰流量Q c 采用形态调查法Q c=W c×V c 式中:W c—泥石流过流断面(m2),从图上测算W c=10m2; 则Q c=10×5.2=52m3/s。 4、一次泥石流过程总量Q 一次泥石流过程总量与洪峰流量、历时因素有关:Q=K·Q c·T 泥石流历时一般地T=600~1800s,取T=600s; K值的变化随流域面积S的大小而变化,当S<5km2时,K=0.202;当5km2≤S≤10km2时,K=0.113;当S>10km2时,K=0.0378; 则Q=0.202×52×600=6302m3。 5、一次泥石流冲出固体物质总量Q H 计算公式Q H=Q·(γc-γw)/(γH-γw) 式中γH—泥石流固体物质重度(t/m3),取γH=2.0t/m3; γw—水的重度,取γw=1.0 t/m3; 则Q H=6302×(1.65-1)/(2.0-1)=4096m3。 从以上计算结果分析,该尾矿库一旦溃坝时涌向下游的固体物质总量4096m3,预计泥石流冲出距离(距初期坝脚)约380m。本尾渣场下游平坦且属工业园区,500范围内无重要建筑物、构筑物,亦无风景区及自然保

尾矿库事故案例

尾矿库事故案例学习 山西襄汾尾矿库事故 2008年9月8日山西襄汾尾矿库发生的尾矿库溃坝事故,泄容量为26.8万立方米,过泥面积30.2公顷,波及下游500米左右的矿区办公楼、集贸市场和部分民宅,造成建筑毁坏,人员伤亡。截至12日17时,山西襄汾“9·8”尾矿库溃坝事故已造成178人遇难,35人受伤。 发生事故的尾矿库隶属于新塔矿业有限公司塔儿山铁矿,前身为临汾钢铁公司塔儿山铁矿,尾矿库建于上世纪80年代,1992年停产闲臵。位于铁矿办公区和生活区东部的半山腰,高于铁矿办公楼、集贸市场、居民区、乱石滩自然庄50米,距离最近的居民生活区百余米。储量2236万吨,现保有储量303万吨,年设计生产能力25万吨,服务年限20年。 2005年10月,塔儿山铁矿被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挂牌拍卖,后经资产转让,现实际控制人是张培亮。2006年4月,新塔矿业有限公司的安全生产许可证被山西省安监局吊销,采矿许可证于2007年8月过期。 8日早上7时50分左右,这个顶在下游几千村民头上十多年、充满砂石泥水的“悬湖”突然溃坝。约20万立方米混杂着矿渣的泥水从半山腰喷涌而出,几十秒内吞没了500米外的

集市,并继续向下游扑去。在1.5公里长、数百米宽的地带上,一切全被吞噬。 广西南丹尾矿库溃坝事故 2000年10月18日上午9时50分,广西南丹县大厂镇鸿图选矿厂尾矿库发生重大垮坝事故,共造成28人死亡,56人受伤,70间房屋不同程度毁坏,直接经济损失340万元。 一、选矿厂基本情况 鸿图选矿厂位于南丹县大厂矿区华锡集团铜坑矿区边缘,于1998年8月开工建设,1999年6月建成投产。设计选矿能力为120吨/天,但实际日处理量为200吨/天。 选矿厂尾矿库没有进行设计,是依照大厂矿区其它尾矿库模式建成的,没有经过有关部门和专家评审。尾矿库修筑方式是利用一条山谷构筑成山谷型上游式尾矿库。事故后验算的库容为27400米3,实际服务年限仅为1.5年。尾矿库基础坝是用石头砌筑的一道不透水坝,坝顶宽4米,地上部分高2.2米,埋入地下约4米。在工程施工结束后,只是县环保局到现场检查一下就同意投入使用。后期坝采用人工集中放矿筑子坝的冲积法筑坝,并按照县环保局提出的筑坝要求筑坝。后期坝总高9米,坝面水平长度25.5米,事故前坝高和库容已接近最终闭库数值。 二、事故经过

尾矿库溃坝应急演练

旺苍县宏达矿业有限公司 2015年尾矿库溃坝应急救援演练 一、演练名称:尾矿库溃坝 二、演练时间:二0一五年六月二十八日 三、演练地点:尾矿库泄洪槽及1#排洪堰 四、演练指挥部: 指挥长:黄麟 副指挥长:袁海泉、吴雄才 成员:王仕聪、岳生双、何尧生、贺映、刘勇、胡志海、李建堂、蒋宪章、柯晓燕、寇华勇 指挥部办公室:安保科 五、参加演练部门: 矿山车间、选矿车间、安保科、供应科、生技科、行政办、财务科、工会、华丰村、白玉村 六、参加演练人员: 1、通讯联络组: 组长:贺映 成员:杨艳梅、梁贵香、颜强、周寿富 2、应急救援治安警戒组: 组长:刘勇 成员:丁强、杨军、李武恩、李子崇、杨通全

3、应急救援疏散组: 组长:蒋平章 成员:何尧生(华丰村主任)、岳生双(白玉村主任)、胡开军、李建堂、岳大开 4、应急救援抢险组: 一组组长:胡志海 成员:张龙、李凡、赵宪章、岳锐林、蔡洪、周国军、岳亚昕、何永雄、袁建安、周国勇、颜荣、雷玉平、周安勇、刘丛军、付光奎、杨军、雷国强、岳勇、王明友 二组组长:蒋宪章 成员:唐少明、岳明林、李进才、付光礼、周国荣、吴东洋、杨伦、唐绍全、岳中国、张培义、杜发平、何友贵 5、医疗救护组: 组长:寇华勇 成员:贾正蓉、汪飞、何江、岳玉香、何娟、岳斌、何关琼、杜红梅 6、后勤物资保障组: 组长:柯晓燕 成员:邵华、周蜀芬、蔡晓红、周国菊、马华莲、何英姿 七、应急演练、预备工作协调部署会议: 2015年6月28日10:00点,公司安保科召集了大河

乡人民政府相关领导及成员,公司应急指挥部领导小组成员、华丰村与白玉村委干部进行了应急演练预备工作协调会。 会议内容: ①公司领导讲话,通报了尾矿库事故灾害应急预案、演练工作的目的,标准要求及明确有关部门的工作任务等。 ②座谈应急预案演练方案实施的有关问题。 ③明确各参演组的工作职责. 八、模拟事故现场: 根据尾矿库1#排洪堰在雷雨天气因暴雨或山洪的冲袭导致某一段发生垮塌,大量洪水涌入尾矿库内,可能导致尾矿库漫坝严重影响下游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九、现场处臵: 2015年6月28日14:25分,选矿一车间尾矿库值班人员唐少明、许艳2人发现尾矿库1#排洪堰中段护墙垮塌,洪水涌入尾矿库内,立即用电话向该车间主任蒋宪章报告,蒋宪章接报告后立即向公司总经理黄麟及安保科作了报告,黄经理迅速用电话通知了通讯联络组负责人贺映,并指示通知指挥部人员立即赶赴指挥部办公室安保科,14:30分,各部门负责人到场,总指挥通报尾矿库1#排洪堰垮塌情况,根据事态的危害性和严重性,立即宣布启动尾矿库应急救援预案,14:45分各应急救援组根据预案职责分工,立即赶赴到

尾矿库风险分析及管理

3.1危险源辨识的概念 危险源是指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能量或危险物质的设备、设施或场所。 危险源辨识是指发现、识别系统中的危险源,是危险源控制、应急预案编制的基础。防止工业事故发生的第一步,是辨识或确认高危险的工作场所(危源)。 3.2危险源辨识的依据 由于辨识的依据和基础是危险源的定义及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因此,作者根据《选矿厂尾矿设施设计规范》(ZBJ1一90)、《冶金矿山尾矿设施管理规程》《90)冶矿字第185号)、国家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和《重大危险源辨识》制定的危险物质和临界量。 3.3尾矿库危险有害因素及辨识 3.3.1辨识单元划分 将水尾矿库危险源辨识单元根据尾矿库主要设施的的组成系统,即尾矿库力输送系统和回水系统三个部分,以及尾矿库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尾矿库划分为尾矿坝、排洪、水力输送和回水等三个单元进行。 3.12尾矿坝单元的危害因素 尾矿库最大的有害因素是溃坝,一旦溃坝会引起滑坡泥石流等重大灾害,引起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引起溃坝的原因很多,如:①调洪高度不能满足需要、安全超高不够、泄洪排水系统防洪标准偏低、泄洪排水构物破坏或堵塞、库区内发生大的泥石流、岸坡发生滑坡和坍塌等;②坝体边过陡、有局部坍塌或隆起、坝面有

冲刷或塌坑等不良现象、有裂缝、坝基下在软弱地层或岩溶,坝体疏松;③未按设计要求进行放矿冲填尾矿库,沉积面出现侧坡、扇形坡或细粒尾矿大量沉积于坝的某一端;④独头放矿,矿浆子坝内坡趾流动冲刷坝体;沉积干滩长度不足,浸润线过高,下游坝坡沼泽 ;⑤排渗设施失效或破坏,渗流破坏不断扩大,产生管涌、流土。 溃坝的主要触发原因有滑坡、浪涌或洪水漫坝、坝坡失稳、堆积坝溃口、流破坏,现对可能引起溃坝的各个危险源分析分析如下: 1.滑坡(岸坡坍塌)是由于尾矿库建在陡峭山体上或者由于采矿活动、岩体化、尾矿库水淹没浸泡而导致山体失稳,最终引起滑坡。 2.泥石流,由于库区存在大量风化堆积层,当遇到暴雨时会引起泥石流。 3.浪涌或洪水漫坝,由于风速过大、泄洪排水构筑物破坏、堵塞、库区内生大的泥石流或岸坡发生滑坡和坍塌等原因所引起的水流高速冲击坝体或库水位超过坝顶致使坝坡失稳决口溃坝。 4.渗流破坏,由于浸润线的位置过高,尾矿沉积滩的长度过短,坝面或下发生沼泽化。导致坝体、坝肩和不同材料结合部位有渗流水流出,渗流量增,位置有变化,渗流水混浊引起流土管涌。 5.坝坡失稳,由于坝体边坡过陡,有局部坍塌或隆起,坝面有冲刷、塌坑不良现象,有裂缝,坝基下存在软基或岩溶,坝体疏松使渗流破坏不断扩大致坝体裂缝、管涌或流土,最终引起坝体滑坡坍塌。 6.坝体地震液化,当筑坝尾砂粒度不符合要求,坝坡处于饱和状态,当地时会引起坝体液化。

尾矿库事故应急预案范本

尾矿库事故应急预案 (完整正式规范)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尾矿库事故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目的 为预防和减少尾矿库事故,规范尾矿库事故灾难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 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快捷的应急工作机制, 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保护环境, 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省安全生产条例》、《××省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等法律、法规和规章。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下列尾矿库事故灾难的应对工作: (1)启动Ⅱ级及以上响应的事故(响应分级标准见8.1); (2)跨设区市行政区、跨多领域(行业和部门)的事故; (3)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有重要批示, 社会影响较大的事故;

(4)需要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省安监局)组织处置的重大事故。 1.4 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 安全第一。尾矿库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要时刻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减少尾矿库事故灾难造成的损失,切实加 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充分发挥专业救援队伍的骨干作用。 (2)统一领导, 分级负责。在省安全生产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安委会)的统一领导下, 省安监局负责指导、协调重大及以上尾矿库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 负责尾矿库事故应急处置相关工作。 (3)条块结合, 属地为主。尾矿库事故灾难现场应急处置的领导和指挥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为主, 发生事故的单位是事故应急救援的第一响应者,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有关行业部门和专家组现场指导、协助做好救援工作, 协调调动社会资源参与救援。 (4)依靠科学, 依法规范。遵循科学原理,采用先进的应急救援装备和技术, 提高救援能力。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 实行科学民主决策。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 增强应急处置方案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5)预防为主, 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的方针, 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相结合。做好应对尾矿库事故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物资和工作准备,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和预测及预防性检查工作, 将日常

尾矿库溃坝模型设计及试验方法概要

【重点关注】 尾矿库溃坝模型设计及试验方法 张红武,刘磊,卜海磊,钟德钰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摘要:在简要回顾前人有关模拟方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尾矿库溃坝及其模型试验的特点,理清了设计思路,提出了模型相似条件,然后以预备试验为依托,通过模型尾沙选择与要求、模型制作、测验手段等环节的研究,进一步论述了尾矿库溃坝模型的设计方法与试验方法。尾矿库溃坝模型设计应遵循水流重力相似、水流阻力相似、水流挟沙相似、尾沙悬移相似、河床变形相似及尾沙起动相似等条件;模型沙可选择容重适中、化学性质稳定的拟焦沙;模型试验的工作步骤:给出尾矿库最可能的溃坝方式及对下游影响最大的典型情况,确定尾矿库最终高程,选配合适的模型沙,设计溃坝模型,测出尾矿库溃坝坝址流量、水位过程线和冲沙率以及向下游的洪水演进情况,提出可行的下游保护方案、工程措施及综合防治对策,确定尾矿库最终堆积标高。 关键词:设计方法;模型试验;溃坝;尾矿库 中图分类号:TD221;TV131.61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0-1379.2011.12.001 Test and Design of Tailings Dam Model ZHANG Hong-wu,LIU Lei,BU Hai-lei,ZHONG De-yu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Hydro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100084,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model test,further discussions about the design method of the tailings dam failure model and the test method wa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尾矿库溃坝灾害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梅国栋

第8卷第12期 2012年12月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8No.12Dec.2012文章编号:1673-193X (2012)-12-0011-05 尾矿库溃坝灾害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 * 梅国栋1,2(1.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2) (2.北京科技大学,北京100083) 摘要:目前尾矿库风险评估的通用方法,是以尾矿坝边坡稳定安全系数作为衡量尾矿库溃坝灾 害风险度的唯一指标。该方法忽视了尾矿库固有致灾强度的自然属性, 以及尾矿库下游人口分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条件的差异,致使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溃坝风险与在人口密集、 经济高度发展的上海市溃坝的风险相同的不科学结论。基于脆弱性理论,在综合考虑尾矿库溃坝 固有风险和承灾体内在脆弱性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建立了尾矿库溃坝灾害脆弱性评估 指标体系;基于损失率的承灾体风险损失评估方法, 获得人口、财产和生态系统三类承灾体风险损失度,并建立了尾矿库溃坝灾害风险损失度评估方法。相关成果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尾矿库溃坝灾 害脆弱性风险评估技术和风险评估的可靠性。 关键词:尾矿库;溃坝灾害;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方法 中图分类号:X936文献标志码:A Research on the dam-break hazard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and methods of tailings pond MEI Guo-dong 1,2 (1.China Academy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100012,China ) (2.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100083,China ) Abstract :The method ,using slope buckling safety factor to measure the degree of dam-break hazard ,results in the unscientific conclusions of identical dam-break risk with respect to the desolate &uninhabited gobi desert and densely populated &highly economic-developed city.On the basis of vulnerability theory ,a dam-break hazard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which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ing the inherent risks of dam-break and the in-trinsic vulnerability of hazard-affected bodies ,was established.The production of dam-break hazard-causing factor intensity ,including the current dam height ,reservoir capacity &downstream main ditch longitudinal ,and accident probability by the Monte Carlo method is the inherent risk level of dam-break.The result by the multiplying physi-cal exposure and the intrinsic vulnerability ,including household fitness index &the emergency self-help index ,as well as the disaster relief capacity is the hazard-affected body vulnerability.Results are contributable to further con-summate the vulnerability risk assessment technology and the reliability of dam-break hazard. Key words :tailings pond ;dam-break hazard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assessment methods 收稿日期:2012-11-12 作者简介:梅国栋,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011ZX05040)0引言 经过60多年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矿业大国, 冶金、有色、黄金、化工和建等行业的矿山都有尾矿 设施。据统计,我国现有11946座尾矿库,其中最大设计坝高260m 、现堆积坝高213m ,超过100m 的有26座;最大设计总库容8.35亿m 3,现堆积库容4.3亿m 3,库容大于1亿m 3的有10座[1]。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仍将快速推进,社会对矿产品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矿业开发规模随之加大,预计到2015年铁矿石年开采量达到11亿吨以上、铜达到130万吨以上、铅锌达到700万吨以上。同时,由于富矿的开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知识点总结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知识点总结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经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修改】 2015年《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知识点总结 1.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要求?管理P38 2.特种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管理P40 3.非矿山企业强检的设备?管理P46 4.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场内机动车辆)管理P67 5.安全生产评价的分类?(选择题)管理P71 6.必须掌握 (一)、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识别危险因素分为20类。管理P77 1.物体打击(不属于专业类别的) 2.车辆伤害(有车都属于车辆伤害,车辆发生故事,违章驾驶) 3.机械伤害(机械设备零部件) 4.起重伤害(安全附件,人的因素) 5.触电(接地不良,安全防护不当) 6.淹溺(有水) 7.灼烫(高温物质) 8.火灾(易燃固体气体) 9.高处坠落 10.坍塌(建筑上,高炉)11.冒顶片帮 12.透水 13.放炮 14.火药爆炸(矿山)15. 瓦斯爆炸16.锅炉爆炸(安全附件失灵超压)17. 容器爆炸(带压容器超压)18.其他爆炸 19.中毒和窒息(有毒)20.其他伤害 考点:危险因素;事故类型;引发的原因? 类型案例题:P18案例16 P20 案例17 P25 案例21 P26 案例22 (二)、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人为6大类(旧的):主要看物理性、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即可(不作重点考试内容)管理p75 7.重大危险源的辩识 1.依据国标管理98 2.依据两种物质计算公式管理P232 3. 管理98页倒二行依据指导意见包括危险物质(化学品),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尾矿库 8.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包括的内容?P128 (1)、预防,(2)、准备,(3)、响应,4、恢复 1)应急响应的步骤:管理P140 1.救人优先 2.以单位为主 3.统一指挥 4.资源统一支配,信息统一发布 5.分级负责,分级响应 2)应急指挥的步骤: 1.初始评估 2.确认紧急状态 3.建立现场工作区域 4.确定重点保护区域和应急行动的优先原则, 5.指挥和协调现场开展救援 6.合理调配使用应急资源 9.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管理P125

典型尾矿坝垮塌事故与应吸取的教训

编号:AQ-Lw-00616 ( 安全论文)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典型尾矿坝垮塌事故与应吸取 的教训 Typical tailing dam collapse accidents and lessons to be learned

典型尾矿坝垮塌事故与应吸取的教 训 备注: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是确保企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培育安全生产文化之路。安全事故的发生, 除了员工安全意识淡薄是其根源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员工的自觉安全行为规范缺失、自我防范能力不强。 摘要:本分从国内外几个典型尾矿坝事故分析入手,就导致尾矿坝失事的主要原因进行了论述,认为管理、洪水、渗透及液化等是导致尾矿坝失事的主要原因,从而应吸取相应的教训。 关键词:尾矿坝;垮塌;教训;1、引言尾矿坝作为矿山开采的三大控制性建设工程之一,也是特殊的工业建筑物,尽管尾矿坝的建造有较长历史,如Brent尾矿坝于1830年中期建成[1],人们一直很重视它,但还是在世界各地出现了许多灾难性的事故,特别是在国内近期矿难频发,因此有必要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总结。 国内外尾矿坝的各类灾害时有发生,这些灾害中,溃坝带来的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及经济损失最为严重。西班牙Aznalc幃llar尾矿坝1998年溃坝,致使下游4600万m2区域受

到污染。意大利Stave尾矿坝1985年的溃坝导致了近300人死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1994年南非Merriespruit尾矿坝溃坝,导致17人死亡;1995年圭亚那Omai金矿尾矿坝遭受破坏后,900名圭亚那人因饮用氰化物污染水死亡;1994年California地震引起的TaoCanyon尾矿坝溃坝,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1950年SodaButte河因一座尾矿坝溃坝使该区域受到严重污染。在国内,2000年广西南丹尾矿库垮塌,造成20多人死亡;2006年陕西镇安某黄金尾矿坝溃坝,造成17人死亡。 2、尾矿坝垮塌事故案例及分析2.1意大利斯塔瓦尾矿坝垮塌案例及分析斯塔瓦尾矿坝分为上方坝及下方坝,于1962年开始建设下方坝,用上游法筑子坝,上升的最终高度大约为26m,坝的下游坡角平均为32度;上方坝于的初期坝施工结束,初期坝高5m,由天然粘土建成,没有采用任何地基处理及加固手段,在大坝升到10m 高以前是采用中线法筑坝,下游坡面角大约40度,坡角伸入到下方汇水区域的软沉积层中。10m高以上用上游法筑坝,下游坡面角角

《尾矿库安全规程》

《尾矿库安全规程》 编制说明 标准编制组

一、工作简况 现行行业标准《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AQ2006-2005)(以下简称“《规程》”)自2006年3月1日实施以来,在规范尾矿库建设、运行、安全管理、保障尾矿库安全生产、预防尾矿库事故和保护尾矿库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依法进行尾矿库安全监管提供了技术依据。但该《规程》已实行十多年,随着尾矿库建设技术的发展和《尾矿设施设计规范》(GB50863-2013)的颁布实施,现行《规程》在执行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如下: ⑴现行的《规程》与现行的《尾矿设施设计规范》(GB50863-2013)部分条款产生冲突,现行《规程》中尾矿库防洪标准、尾矿坝稳定计算等要求均与现行《尾矿设施设计规范》中的要求不一致; ⑵现行《规程》中条文“其他湿式堆存工业废渣库、电厂灰渣库和干式处理的尾矿库可参照执行”,未明确规定干式堆存尾矿库、锰渣库应执行本《规程》; ⑶近年来尾矿干式堆存、模袋法尾矿筑坝等新技术被逐步应用,现行《规程》中未包含这部分新技术的特殊规定; ⑷现行《规程》中对锰渣库、赤泥库的特殊要求未作出规定; ⑸现行《规程》中关于尾矿回采的内容不够全面; ⑹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化改革的要求,根据原国家安监总局主持完成的《金属非金属矿山领域安全生产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和评估研究

报告》制定的安全标准体系框架,《尾矿库安全规程》将修订为第一层次的国家强制性标准。但现行《规程》中很多条款为非强制性规定,很多条款以“可”作规定,不满足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因此,对该《规程》进行修编,并由行业标准升格为国家强制性标准,对提升尾矿库安全管理,保障尾矿库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化改革的要求,对现有尾矿库安全方面的标准和标准体系进行整合简化,能更好地发挥该《规程》在尾矿库全生命周期安全生产和管理方面的作用。 基于以上原因,原国家安监总局提出的《“十三五”期间拟制修订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行业标准》中将《尾矿库安全规程》纳入修订计划,《尾矿库安全规程》由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作为此次修订工作的牵头单位。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在接到任务后,及时编制了该《规程》的编制计划及编制大纲,并于2017年3月20日召集编制组在北京召开了《规程》编制启动会,本次启动会确定了编制组,初步确定了《规程》编制范围及编制要求,讨论了《规程》框架,明确了各参编单位的分工及各阶段的工作节点。会议确定由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矿山事业部尾矿室主任岑建和国家安监总局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安全技术中心技术总监田文旗作为项目负责人,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长春黄金设计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河北铜源矿山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为本《规程》的参编

山西省襄汾县新塔矿业公司“9·8”特别重大尾矿库溃坝事故调查报告

山西省襄汾县新塔矿业公司“9〃8”特别重大尾矿库溃坝事故调查报告 2013-09-25 14:00:55 来源: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分享到:更多 2008年9月8日7时58分,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新塔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塔公司)980沟尾矿库发生溃坝事故,造成277人死亡、4人失踪、3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9619.2万元。 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和李克强、张德江副总理、马凯国务委员等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组织搜救工作,认真负责地做好善后工作,迅速查清事故原因,依法追究责任,并要求举一反三,切实把加强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张德江副总理和马凯国务委员分别亲临事故现场指导抢险救援和事故调查工作,并到医院看望受伤人员。山西省委、省政府,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土资源部、监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全国总工会有关负责同志先后到现场指导事故抢险和救援工作。 根据《安全生产法》及《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并报经国务院领导同志同意,成立了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王德学任组长,监察部副部长郝明金、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张鸣起、山西省副省长陈川平等任副组长的国务院山西省襄汾县新塔矿业公司“9〃8”特别重大尾矿库溃坝事故调查组(以下简称事故调查组)。事故调查组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监察部、国土资源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全国总工会和山西省人民政府等单位的有关负责同志组成,同时邀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 事故调查组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和“实事求是、依法依规、注重实效”的要求认真开展调查工作。专门聘请了国内有关尾矿库方面的专家组成专家组参

尾矿库溃坝应急演练

江西省营前矿业有限公司 2018年尾矿库溃坝应急救援演练 一、演练名称:尾矿库溃坝 二、演练时间:二0一八年八月二日 三、演练地点:尾矿库泄洪槽及1#排洪堰 四、演练指挥部: 指挥长:黄麟 副指挥长:袁海泉、吴雄才 成员:王仕聪、岳生双、何尧生、贺映、刘勇、胡志海、李建堂、蒋宪章、柯晓燕、寇华勇 指挥部办公室:安保科 五、参加演练部门: 矿山车间、选矿车间、安保科、供应科、生技科、行政办、财务科、工会、华丰村、白玉村 六、参加演练人员: 1、通讯联络组: 组长:贺映 成员:杨艳梅、梁贵香、颜强、周寿富 2、应急救援治安警戒组: 组长:刘勇 成员:丁强、杨军、李武恩、李子崇、杨通全

3、应急救援疏散组: 组长:蒋平章 成员:何尧生(华丰村主任)、岳生双(白玉村主任)、胡开军、李建堂、岳大开 4、应急救援抢险组: 一组组长:胡志海 成员:张龙、李凡、赵宪章、岳锐林、蔡洪、周国军、岳亚昕、何永雄、袁建安、周国勇、颜荣、雷玉平、周安勇、刘丛军、付光奎、杨军、雷国强、岳勇、王明友 二组组长:蒋宪章 成员:唐少明、岳明林、李进才、付光礼、周国荣、吴东洋、杨伦、唐绍全、岳中国、张培义、杜发平、何友贵 5、医疗救护组: 组长:寇华勇 成员:贾正蓉、汪飞、何江、岳玉香、何娟、岳斌、何关琼、杜红梅 6、后勤物资保障组: 组长:柯晓燕 成员:邵华、周蜀芬、蔡晓红、周国菊、马华莲、何英姿 七、应急演练、预备工作协调部署会议: 2015年6月28日10:00点,公司安保科召集了大河

乡人民政府相关领导及成员,公司应急指挥部领导小组成员、华丰村与白玉村委干部进行了应急演练预备工作协调会。 会议内容: ①公司领导讲话,通报了尾矿库事故灾害应急预案、演练工作的目的,标准要求及明确有关部门的工作任务等。 ②座谈应急预案演练方案实施的有关问题。 ③明确各参演组的工作职责. 八、模拟事故现场: 根据尾矿库1#排洪堰在雷雨天气因暴雨或山洪的冲袭导致某一段发生垮塌,大量洪水涌入尾矿库内,可能导致尾矿库漫坝严重影响下游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九、现场处置: 2015年6月28日14:25分,选矿一车间尾矿库值班人员唐少明、许艳2人发现尾矿库1#排洪堰中段护墙垮塌,洪水涌入尾矿库内,立即用电话向该车间主任蒋宪章报告,蒋宪章接报告后立即向公司总经理黄麟及安保科作了报告,黄经理迅速用电话通知了通讯联络组负责人贺映,并指示通知指挥部人员立即赶赴指挥部办公室安保科,14:30分,各部门负责人到场,总指挥通报尾矿库1#排洪堰垮塌情况,根据事态的危害性和严重性,立即宣布启动尾矿库应急救援预案,14:45分各应急救援组根据预案职责分工,立即赶赴到

尾矿库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尾矿库安全生产事故 应急预案 .......有限责任公司

一、职责: 1、尾矿工对尾矿坝及尾矿输送管路定期进行巡回检查,每班至少四次; 2、备用输送管路必须保持畅通使用; 3、各生产车间必须备有足量的编织袋及处理事故所用的铁锹、镐头; 4、发现任何事故,全公司人员无条件服从指挥到事故第一线进行抢救工作; 二、组织机构; 组长:副组长:组员: 三、联系电话: 四、应急防护措施: 1、尾矿工在巡检时发现输送管路有泄露情况,立即通知尾矿场有关领导或值班人员,尾矿场有关领导或值班人员接到通知后立即通知公司安全领导小组,汇报事故原因,并组织人员进行抢险救灾。 2、根据泄露程度和位置,对小面积泄露可立即关闭管路阀门,从关闭阀门前放矿;对严重泄露事故,可首先组织人员筑坝截流,防止矿浆随处漫流,再关闭管路阀门或有必要停泵时,进行紧急抢修。 3、对泄露管路进行分析鉴定,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进行处理并记录在案,以备事故再次发生; 4、同时对停用管路进行清理工作,确保管路畅通无阻,以备备用。

触电及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一、组织措施: 1、用电、防火组织机构 组长:副组长:组员: 2、建立健全安全用电防火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加强岗位操作人员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3、停电检修要预先制定安全措施和操作规程,建立必要的工作制度和监护制度,严格执行。 二、技术措施 1、采用安全电压; 2、保证电气设备足够的绝缘性能; 3、采用屏护装置; 4、确保带电体与被保护物的安全距离; 5、根据环境要求合理选用电器装置; 6、装设漏电保护装置; 7、加强设备绝缘材料的检查,严格执行电气安装、维修规程、防止短路发生; 8、保险器必须安装妥当; 9、线路部件接头良好,防止出现大的接触电阻。 三、触电、火灾急救 1、发生触电后,快速采取有效措施切断电源,用绝缘工具(木棍、竹竿、橡皮带等)挑开伤员身上的电线。伤员呼吸、心跳停止立即采用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或药物进行现场救护,要慎重使用肾上素。

山西尾矿库溃坝事故分析

山西尾矿库溃坝事故分 析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山西“5·18”尾矿库溃坝事故分析事故经过 2007年5月18日上午10点多,当班尾矿工发现正常生产运营的尾矿库中部距坝顶20m处,约有3m2左右异常泛潮及部分渗漏,当即向矿尾矿部负责人张某汇报。张某一方面向分管领导汇报,另一方面按照常规采取抢救措施,安排人员堵塞尾矿库内回水管口,打开坝底回水管的直排口。宝山公司领导接到报告后,下令选厂立即停产,并启动库内清水泵紧急排放库内清水。大约中午11点,渗漏处开始流泥沙。15点坝体流沙范围扩大,开始塌陷。到20日0点44分,共有近100万m3尾沙泥浆溃泄而下,沿排洪沟、河道冲入峨河下游,绵延10余km,致使尾矿库彻底损毁,选厂破碎车间彻底冲垮,办公楼、选矿车间全部被淹;运输队数十辆大型推土机、挖掘机、载重汽车被冲毁或冲走;沿途排洪渠、道路、场地等被淹没;太原钢铁公司峨口铁矿变电站被冲毁;太原钢铁公司峨口铁矿铁路专线桥墩冲坏;淹没了繁峙县、代县沿峨河的农田、林地560余亩。 5月18日下午15点30分,繁峙县政府接到事故报告后,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人迅速赶赴现场,成立了现场应急抢险指挥部,正式启动了应急救援预案,并采取了以下措施:

1.在尾矿库对面山头设立险情观察点,每隔10min向指挥部汇报1次险情,指挥部成员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尾矿坝险情变化情况。 2.对繁五(繁峙县一五台县)公路部分危险路段实行交通管制,对事故现场设立警戒,防止闲散人员和车辆进入。 3.对处在危险区域内的100多名滞留人员进行紧急撤离、疏散。 4.通知太原钢铁公司峨口铁矿,短时间内撤离尾矿库下游企业和居住的所有人员。 5.通知代县政府关闭峨口镇相关村的浇地闸口,防止矿浆进入农田。 6.通知下游可能受到威胁的村庄做好应急撤离准备。 7.通知峨矿变电站停电避灾,以防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8.抽调了部分人员组成巡逻队,沿峨河下游各村巡逻看守,确保峨河沿线群众的人身安全。

尾矿库溃坝预测

9.2.3 项目尾矿库垮坝影响预测 1、尾矿库最大泄漏量 从环保角度考虑最不利的溃坝情况,即在尾矿库使用后期(坝高23m )发生溃坝,有效库容完全排空,此时库区有效库容为78.97万m 3。 2、尾矿库溃坝后泥石流流量估算 m w m D Q Q )1(φ+= (1) 式中:m Q --坝址处溃坝最大泥石流流量,m 3/s ; w Q --坝址处溃坝洪水最大流量,m 3/s ; φ --泥石流量修正系数; m D --泥石流堵塞系数,在使用中后期可以作为泥石流在坝址位置遇到了最严 重的堵塞,取3.0。 2304.0)(278H g b b B Q w = (2) 式中:b -口门宽度; B -尾矿库水面宽度; g -重力加速度; H 0-坝前水深(包括行进流速水头)。 根据(1)、(2)式计算得,项目尾矿库溃坝后库内洪水与尾渣混合后的泥石流量为3456m 3/s ,则尾矿库在最不利的溃坝情况下,有效库容的尾砂全部排空需要的时间约为228s 。 3、泄砂流量过程线 尾矿坝坝址流量过程线,一般是在瞬时从零急骤增至最大,随之很快下降,参考相关文献,坝址处流量过程可概化成表9.2-2的形式。 表9.2-2 泄砂流量概化过程 注:T 为尾矿库泄空时间,t 为任意时刻;Q m -为坝址最大流量;Q t 为相应于t 时的溃坝泄砂t/T 0 0.01 0.05 0.10 0.20 0.30 0.40 0.50 0.65 1.00 Q t /Q m 0 1.00 0.5 0.52 0.36 0.26 0.19 0.14 0.09 0

流量。T 可由泄砂总量、最大泄砂流量和流量过程线求出。 4、尾矿库下游某断面最大流量的计算 溃坝在下游某断面处形成的最大流量,其经验公式为: v l Q V V Q m l m +=, (4) 式中:Q m --坝址处溃坝最大泥石流流量,m 3/s ; Q m ,l --演进至距坝址l 处的溃坝最大泥石流流量,m 3/s ; V--溃坝时尾矿库有效容积,m 3; v--洪水期间河道断面平均流速,m/s ,山区河道7.15m/s 。 由公式(4)可计算出,当l=200m 时,Q m ,l =3084.8m 3/s ; l=500m 时,Q m ,l =2650m 3/s ; l=800m 时,Q m ,l =2322m 3/s 。 5、计算结果及分析 根据类比,近坝址处矿砂的覆盖厚度约2.0m ,距坝址500m 的下游最终覆盖厚度约0.5m 。溃坝后的主要计算结果见表9.2-3。 表9.2-3 各控制点处尾矿砂覆盖厚度、流速及到达时间 控制点预测项目 溃口处 控制点 坝下游100 m 坝下游200m 坝下游500m 最终覆盖厚度(m ) 2.0 1.68 1.34 0.70 过砂最大流速(m/s ) 7.62 5.50 3.65 1.12 流砂到达时间(s) 0.00 36 78 165 根据预测结果可知,项目尾矿库若发生溃坝,当最大溃坝量为有效库容(78.97万m 3)内的全部尾砂时,对下游影响范围约在500m 范围内。 6、溃坝影响分析 项目尾矿库总坝高为23m ,尾砂堆至初期坝面(初期坝高7m )时,从初期坝面开始人工堆筑后期坝,后期坝的砌筑用纺织袋装干尾砂,然后用人工堆叠法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