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矿库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及预防
- 格式:ppt
- 大小:7.58 MB
- 文档页数:103
尾矿坝(库)事故的主要类型及防治技术(一)尾矿坝溃坝事故尾矿坝溃坝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尾矿库建设前期对自然条件了解不够,勘察不明、设计不当或施工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生产运行期间对尾矿库的安全管理不到位,缺乏必要的监测、检查、维修措施以及紧急预案等,一旦遇到事故隐患,不能采取正确的方法,导致危险源状态恶化并最终酿成灾难。
(二)边坡失稳事故尾矿库的稳定性包括坝体的稳定性和天然边坡的稳定性。
自然边坡的破坏方式可分为崩塌、滑坡和滑塌等几种类型,尾矿坝坝坡除会发生滑坡和滑塌破坏外,还可能发生塌陷、渗漏及管涌溃堤、渗流冲刷造成尾矿堆石坝破坏等事故。
(三)洪水漫顶事故1.设计、施工的防洪标准、设施不符合现行尾矿设施设计施工规范,导致的洪水漫顶、溃坝事故;2.洪水超过尾矿库设计标准导致的漫顶、溃坝事故;3.对气候、地质、地形等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尾矿库最小安全超高和最小干滩长度等发生的不利变化,没有及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方法所导致的事故;4.疏于日常管理,对库区、坝体、排洪设施等出现的事故隐患未能采取及时处理措施,导致的洪水漫顶、溃坝;5.缺乏抗洪准备和防汛应急措施,对洪水可能造成的破坏没有应急预案而造成的事故。
(四)排洪设施破坏1.构筑物的设计、施工不符合水工构筑物设计规范,在实际生产运营过程中,不能承担排洪作用;2.疏忽构筑物的日常检查、维修工作,导致漏砂、漂浮杂物沉积并堵塞在进、出水管道,从而影响排洪的功能;3.临近山坡的溢洪沟(道)、截洪沟等设施,由于气候、地质变化而毁坏,不能满足排洪要求;4.废弃的排水构筑物未能处理或处理不符合规范,产生事故;5.暴雨、洪水过后,未能对构筑物全面检查和清理,对已有隐患没有及时修复,在连续暴雨期内发生事故;6.因负重、锈蚀等因素导致排水管道、隧洞破损、断裂、垮塌,地形、地质变化导致构筑物发生变形、沉降,而不能承担防汛功能。
(五)地震液化事故①尾矿坝的破坏是尾矿的液化引起的;②尾矿坝的破坏形式表现为流滑;③遭受地震破坏的尾矿坝,其坝坡大都在30°~40°。
尾矿库安全事故防范预案范本尾矿库安全事故是指尾矿库发生溃坝、渗漏、泄露等问题,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人员伤亡的事件。
为了预防尾矿库安全事故,应制定相应的防范预案。
以下是一个尾矿库安全事故防范预案的示例:一、预案目标1. 确保尾矿库安全稳定运行,防止事故发生;2. 提升尾矿库管理水平,加强监测和预警;3. 提高事故应对能力,及时处置事故并降低损失;4. 保障周边环境和人员的安全。
二、预案内容1. 风险评估和监测- 定期进行尾矿库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配备尾矿库监测系统,定期监测尾矿库的稳定性和安全状态;- 建立预警机制,设立预警指标,一旦达到预警指标,立即启动应急响应。
2. 防范措施- 加强尾矿库的工程设计,确保安全因素得到充分考虑;- 定期进行尾矿库巡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隐患;- 加强尾矿库的安全准入和排放管控,确保达标排放;-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能力。
3. 应急响应- 建立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和各项应急措施;- 配备应急救援设备和人员,并进行定期培训;- 设立应急指挥中心,及时调度资源和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4. 后期处理和修复- 尾矿库事故发生后,及时查明事故原因,并对责任人进行惩处;- 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制定修复计划;- 开展环境修复工作,确保尾矿库周边环境得到恢复。
三、预案实施和评估1. 定期进行预案的实施演练,检验预案的完整性和可行性;2. 根据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改进,不断完善预案;3. 提高预案的知晓率,定期培训员工和相关人员。
以上是一个尾矿库安全事故防范预案的一个示例,具体预案的编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化和调整。
尾矿库安全事故防范预案范本(二)一、引言尾矿库是矿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的集中堆放区域,具有高度的危险性。
为了确保尾矿库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制定科学合理的预案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尾矿库安全事故防范预案,包括尾矿库的分级管控、监测预警、紧急应对和事故后续处理等方面内容。
尾矿库安全事故防范预案
尾矿库安全事故是指在尾矿库建设、运行、维护等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涉及安全问题的事件。
为了预防尾矿库安全事故的发生,下面是一份防范预案的建议:
1.严格的规划和设计:在尾矿库建设之前,应进行充分的规划和设计工作,考虑到地质状况、水文地质条件、安全要求等因素,以确保尾矿库的稳定和安全。
2.合理的材料选择和施工方法:在尾矿库的建设过程中,应选择适宜的材料和施工方法,以提高尾矿库的强度和稳定性。
同时,要遵守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施工标准,确保施工质量。
3.规范的运营和维护:尾矿库建成后,需要进行规范的运营和维护工作。
这包括定期的巡视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确保尾矿库的安全运营。
4.健全的应急预案: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事故发生时的紧急措施、应急救援和善后处理等。
同时,要进行定期的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和意识。
5.加强监督和检查:加强对尾矿库的监督和检查工作,定期对尾矿库进行安全评估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同时,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共同维护尾矿库的安全。
总结起来,尾矿库安全事故的防范预案需要从规划设计、施工质量、运营维护、应急预案和监督检查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保证尾矿库的安全运行。
襄汾溃坝事故案例剖析一、襄汾溃坝事件2008年9月8日上午7时58分,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陶寺乡云合村新塔矿业有限公司的尾矿库坝体下方向外拱动,随之连续发出震耳欲聋的“砰、砰”声,大量黑色泥浆奔泻而下,数十秒内坝体绝大部分垮塌,约有19万立方米的尾矿浆体下泻,吞没了下游的新塔矿业有限公司宿舍区、办公楼和集贸市场。
最大波及长度2.5千米,宽度350米,淹没面积35公顷,造成277人死亡,3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9619万元。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襄汾溃坝事故,也是近年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起特大责任事故。
事故发生前,住在大坝下面的云合村村民发现大坝渗水了,让新塔矿业公司停止生产,但公司不理会。
村委会向乡政府反映,经层层上报,省、市、县三级政府一致认为,这是一个危矿,应当立即取缔或关闭,为此,临汾市政府安全委员会还下发了一号督办令。
遗憾的是,因临汾市政府与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意见不一,加上矿主张佩亮“黑白两道”通吃,相关执法部门以罚款作为主要执法手段,溃坝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国务院“9·8”特别重大尾矿库溃坝事故调查组技术组认定,事故性质是一起因非法建设尾矿库、违规筑坝排放尾矿引起的特别重大责任事故;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是,新塔矿业有限公司非法建设尾矿库、违规筑坝排放尾矿,尾矿库管理混乱、非法开采、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监管不力,没有依法依规将其取缔关闭。
因为事故原因需要报国务院审定,然后总理签署,才能对外正式发布,所以国务院调查组至今没有对外发布事故原因。
事故发生后不到一周(9月14日),依据《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省长孟学农引咎辞职,副省长张建民被免职。
问责风暴共涉及100多名各级官员,其中临汾市委书记夏振贵,市长刘志杰,副市长周杰,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两任局长张根虎、巩安库,总工程师刘德政,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杜创业、副厅长康有全等被行政问责。
在行政问责的同时,目前共有34官员涉嫌渎职犯罪而被刑事问责,其中处级以上干部12人。
尾矿库典型事故实例及教训第四章尾矿库典型事故实例及教训尾矿库重大事故的诱发因素比较容易分辩,但导致事故发生,都有着多种原因,而且往往互为因果。
因而事故的教训也是多方面的。
勘察、设计、施工、生产管理以及政府有关部门都能从下面几个典型事故实例中汲取到有益的教训。
第一节火谷都尾矿库溃坝事故及教训(一)事故概况火谷都尾矿库当时存放新冠选矿厂的尾矿,属砂锡矿的尾矿,平均粒径约为0.022mm,-0.019mm 的占74.44%,由于颗粒太细,设计采用一次建坝,分期施工的方案。
图4-1为原设计的尾矿坝示意图。
总坝高为35m,总库容为1270万m3。
该库1957年7月开始施工,1958年8月投入使用,1962年9月26日发生垮坝事故。
垮坝前尾矿坝的实际断面如图4-2所示。
当时总坝高为29m,储存的总尾矿量为814.3万t。
1962年9月20日发现坝的南端和中部坝顶各有2~3mm的裂缝两条,长度约12m,在迎水坡上距坝顶约0.8m处也发现一条同样裂缝。
事故前三天降了中雨,降雨量共28.8mm,库水位上升较快,9月25日库水位达1641.66m,是投产以来的最高水位,下午6点查看未发现任何变化。
图4-1 火谷都尾矿库原设计示意图图4-2 垮坝前尾矿坝实际断面图事故发生在9月产26日凌晨2点半到3点之间。
坝顶中部决口,上宽113m,下宽45m,深约14m,共涌出尾矿浆368万m3。
库水位由1641.66m降至1633m。
由于涌量大,冲力猛。
冲毁及淹没的田地8112亩,损失粮食675t;冲毁房屋575间;伤亡263人,其中死亡171人;此外,冲刷、淤塞河道1700m,另有3800m沟渠受到局部破坏;损坏公路路基180m,淹没公路路面4500m;受输电线路和提水泵站严重损坏的影响,大量厂矿停产10天;再加上新冠选厂无尾矿库而长期停产和被淹农田几年内都种不出好庄稼,总的损失相当惨重。
(二)事故原因(1)第二期坝的修改,未作稳定验算,坝坡太陡,坝体断面单薄;上坝土料含水率和压实干容重都未明确,每层铺土过厚,土料不均。
尾矿库安全事故防范预案为了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重于抢,有备无患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尾矿库的安全管理,预防溃坝事故的发生,确保尾矿库的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一、矿成立以行政___为组长的尾矿库安全防范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其职责: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尾矿库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及技术规范。
(范本)(范本)2、编制本单位尾矿库安全防范预案,督促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3、研究解决尾矿库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和问题。
4、其它有关事项。
二、车间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尾矿库安全防范工作组,明确职责,保证措施落实到位,及时预防和消除不安全因素,确保安全。
三、加强对尾矿库护坝人员的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工作责任心,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作业技能。
四、矿每半年开展一次尾矿库安全专项检查,车间每月开展一次检查,班组每天检查,及时整改事故隐患。
安全检查内容有:1、尾矿库的设计防洪标准,尾矿沉积滩的干滩长度、坡度和尾矿坝的安全超高等。
2、排水构筑物(如排洪道、山体截洪沟、坝面排水沟等)有无变形、移位、损毁、淤堵、排水能力是否满足要求等,同时检查船只的完好性。
3、尾矿库的轮廓尺寸、变形、位移、裂缝、滑坡和渗漏等。
4、尾矿库周边山体的稳定性,违章建筑,违章施工和违章民办采选活动等情况。
5、坝体排渗设施、浸润线出逸点的变化情况和分布状态等。
五、充实护坝人员,落实巡坝护坝的责任,每天___小时坚守值班,并做好值班检查记录。
六、严格按设计要求排尾、堆筑子坝,确保坝体外坡比等符合安全要求。
七、加强库区通讯、照明等设施和道路的检查,确保可靠和畅通。
八、加强坝体的变形监测和浸润线位置的测定,雨季做到变形监测每月测定一次,浸润线每周测定一次。
测定结果报主管矿领导、总工办、安环科、生产科。
九、搞好子坝坝面的植被和复土填平,坝面不得有积水和拉沟,坝体排渗通畅,发现排浑水、沼泽化等现象要妥善处理。
十、及时清除排洪口前水面漂浮物,清理排水构筑物,保持畅通无阻。
矿山事故应急救援典型案例及处置要点矿山事故应急救援典型案例及处置要点如下:案例一:山西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2010年3月,山西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造成153人被困井下。
经过全力救援,最终有115人获救。
处置要点:1.迅速组织营救被困人员,尽可能减少被困人员伤亡。
2.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确保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
3.封堵水源,防止水继续进入井下。
4.加强现场安全监管,防止次生事故的发生。
案例二:山西襄汾尾矿库溃坝事故2008年9月,山西襄汾尾矿库发生溃坝事故,造成28人死亡,33人受伤。
处置要点:1.迅速疏散附近居民,防止二次灾害的发生。
2.组织抢险救援队伍,全力搜救被困人员。
3.加强现场警戒,防止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4.做好善后工作,妥善处理伤亡人员。
案例三:河南新密市东兴煤矿瓦斯爆炸事故2014年9月,河南新密市东兴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45人死亡,13人受伤。
处置要点:1.迅速组织救援队伍,全力搜救被困人员。
2.加强现场警戒,防止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3.采取有效的灭火措施,防止火势蔓延。
4.做好善后工作,妥善处理伤亡人员。
案例四:山西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王家岭矿透水事故2019年12月,山西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王家岭矿发生透水事故,造成21人死亡,13人受伤。
处置要点:1.迅速组织营救被困人员,尽可能减少被困人员伤亡。
2.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确保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
3.封堵水源,防止水继续进入井下。
4.加强现场安全监管,防止次生事故的发生。
案例五:山西孝义市山西柳林县孝义煤焦有限公司贾家沟矿难事故2018年10月,山西孝义市山西柳林县孝义煤焦有限公司贾家沟矿发生矿难事故,造成15人死亡,2人受伤。
处置要点:1.迅速组织救援队伍,全力搜救被困人员。
2.加强现场警戒,防止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3.采取有效的灭火措施,防止火势蔓延。
4.做好善后工作,妥善处理伤亡人员。
总之,在矿山事故发生后,应迅速组织救援队伍,全力搜救被困人员,加强现场警戒,采取有效的排水、灭火等措施,确保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并做好善后工作,妥善处理伤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