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患者营养治疗指南
- 格式:docx
- 大小:33.87 KB
- 文档页数:21
食管癌患者饮食指南引言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由于其病情严重,并且患者常常需要接受化疗和放疗等治疗手段,因此对饮食的要求也相对较高。
本文将为食管癌患者提供一份饮食指南,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病情,维持身体健康。
一、食管癌患者饮食原则1. 软食为主由于食管癌患者的咀嚼和吞咽能力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建议患者以软食为主。
软食包括煮熟的蔬菜、煮熟的肉类、磨碎的粥类等。
2. 高蛋白、高能量饮食食管癌患者的身体需要更多的能量来对抗癌症以及治疗带来的身体损耗,因此推荐患者摄入高蛋白、高能量的食物,例如鸡蛋、牛奶、豆类、鱼类等。
3. 注意维持水分平衡由于食管癌患者可能出现吞咽困难等症状,他们可能不愿意摄入足够的水分。
然而,水分的摄入对于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非常重要。
建议患者每天饮用足够的水分,可以通过少量多次的方式进行摄入。
4. 注意避免刺激性食物食管癌患者的食管黏膜可能已受损,因此应避免摄入过热、过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减少对食管的刺激。
5. 分食多餐食管癌患者可以尝试采用分食多餐的方式进行进食,这样有助于减轻对食管的负担,并提高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二、食管癌患者饮食推荐1. 碎餐由于食管癌患者可能出现吞咽困难等症状,建议患者将食物制成碎餐的形式,便于吞咽和消化吸收。
可以选择炖煮煮烂的食物,并用搅拌机将其搅拌成浓稠状。
2. 蛋白质摄入食管癌患者需要更多的蛋白质来维持身体健康和康复,建议患者选择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豆类和鱼类。
可以选择煮熟或磨碎的形式摄入,便于吞咽。
3. 碳水化合物摄入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食管癌患者需要足够的能量来对抗疾病和治疗带来的身体损耗。
可以选择煮熟的米饭、面食等碳水化合物食物,并用搅拌机搅拌成细腻的糊状。
4. 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食管癌患者可以选择煮熟的蔬菜和磨碎的水果摄入。
可以参考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选择温和不刺激的蔬菜和水果。
食道癌饮食禁忌1.食道癌患者适合吃什么?2.食道癌有哪些症状?食道癌患者适合吃什么?食道癌是一种消化道的肿瘤,食道是食物经过的地方,食道发生癌变对饮食的影响是很大的,下咽食物都会出现困难,很多食物是不能吃的,食道癌的产生和很多因素有关,那么食道癌患者适合吃什么?食道癌患者吃什么食物好?下面为大家介绍。
1、补充营养的食物食道癌患者常因为进食困难导致营养状况较差,所以应该加强营养。
注意吃新鲜的食物,如鲜肉、鲜蔬菜等。
需要注意的是,补充营养要在病人能接受的范围内,如果过多的给病人肉类食物,会伤及脾胃,反而对身体不利。
2、富含维C的水果维生素C具有极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抵御自由基对细胞的伤害防止细胞的变异,能阻止致癌物质产生。
食道癌患者应该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猕猴桃、无花果、苹果、橘子等。
3、改善吞咽功能的食物食道癌患者容易出现吞咽困难的情况,鲫鱼能益气、祛瘀可以改善吞咽困难,患者吞咽困难者可以喝鲫鱼汤。
此外,乌骨鸡炖汤、牛奶、鹅血、韭菜、田鸡、河蚌、核桃等,也能改善吞咽困难。
4、高营养少刺激的食物食道癌患者可以多吃糯米粥、苡米粥、蛋、奶、新鲜果蔬等高营养少刺激的食物,补充营养的同时减少食道的压力。
5、实用药膳(1)荸荠海蜇饮材料:鲜荸荠500克,海蜇皮250克。
做法:鲜荸荠去芽洗净,用刀切片。
海蜇皮清水漂清切块。
锅中加清水适量,放入荸荠和海蜇皮,共煮1小时,每日多次饮用。
功效:祛瘀软坚,清热解毒,化痰攻积,消食润燥。
适用于吞咽障碍,饮食噎膈、瘀毒内结型食道癌。
脾胃塞涩者慎用。
(2)芋艿苡米粥材料:红粳芋艿60克,生苡米30克,香粳米120克,蜂蜜适量。
做法:芋艿去皮洗净,放清水适量烧开,文火炖半小时,取芋艿汁水。
生苡米、香粳米分别洗净,浸泡水中。
将苡米、芋艿汁水、香粳米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用大火烧开,转中小火熬煮至米烂成粥,加蜂蜜调味食用。
每日早晚各服1次,缓缓咽下。
功效:化痰消积,健脾利湿。
适用于吞咽不利,胸隐痛,泛吐痰液,痰气阻塞型食道癌。
食管癌护理指南食管癌是一种恶性肿瘤,通常发生在食管内粘膜细胞,其常见症状包括吞咽困难、胸痛和消化不良等。
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食管癌的护理,本指南提供一些相关信息和建议。
一、早期发现与预防1. 定期体检:食管癌往往在早期阶段没有明显症状,因此定期体检非常重要。
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进行一次内窥镜检查,以及口腔和食管的癌前病变筛查。
2. 饮食调整:合理的饮食习惯有助于预防食管癌。
建议减少高盐、高脂肪和高温烹调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消费。
二、治疗与护理1. 多学科团队协作:食管癌的治疗通常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参与,包括外科医生、放射科医生、化疗医生和护理人员等。
患者应积极与医疗团队合作,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2. 手术后的护理: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护理非常重要。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手术切口,避免感染,并咨询医生,确保患者正确服用药物。
3. 化疗与放疗后的护理:化疗和放疗是常见的食管癌治疗手段。
护理人员应注意患者的身体反应和副作用,及时处理并提供相应的支持。
4. 肠外营养支持:食管癌患者常常由于吞咽困难而造成摄入不足,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情况评估其营养需求并合理安排肠外营养,以确保患者的营养摄入。
三、生活方式与心理支持1. 戒烟戒酒:吸烟和饮酒是食管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患者应尽量戒烟戒酒,以降低癌症发生的风险。
2. 心理支持:食管癌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对患者和其家人来说是一次心理上的巨大冲击。
医院和社区应提供心理支持服务,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治疗。
四、康复与随访1. 术后康复:食管癌手术后的康复是一个长期过程。
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恢复吞咽和语言能力,并提供适当的物理康复训练。
2. 定期随访:治疗结束后,患者应定期进行随访。
医生将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复查和评估,并给予相应的建议和治疗。
3. 随访注意事项:患者及其家人应密切关注身体变化,如体重、食欲和精神状态等,如有异常及时向医生咨询。
康复·护理生活指南悦读- 40 -文/食管癌放化疗患者营养支持与护理冷 彦(大竹县人民医院)食道癌病人的营养支持充足的营养可以保证病人维持身体机能,提高人体对化疗药服不良反应的耐受性和有效减轻人体对化疗出现的不良反应。
营养支持主要有两种:经口营养经口营养即口服营养物质。
人体口服营养物质后,通过肠胃将其吸收,符合改善食欲以及生理机能的需求,营养物质大多都会被吸收。
口服营养物质是人们保证能量摄入以及补充营养的最主要的途径。
因此,食道癌病人要尽量口服营养物质。
饮食要多以高蛋白、富含维生素、低脂肪、高能量以及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并且要多为半流质食物或软食。
静脉营养静脉营养主要是针对晚期进食出现恶心、呕吐以及困难的食道癌病人,这就需要通过静脉营养补充营养。
通过静脉,可以补充电解质、维生素以及人体内必要的能力,从而使机体器官得到保护,病人的生命得以延续。
如果存在低蛋白血症病人,则需要输血浆蛋白或输血来进行纠正。
静脉营养液主要包括电解质和维生素的混合液,葡萄糖、氨基酸以及脂肪乳等,并且在配置营养液和中心静脉插管时,都需要在无菌的环境下进行操作。
食道癌病人的护理心理护理病人在住院后对自己所患疾病会有一定的了解,病人会有比较重的心理负担,并且对放化疗心存一定的疑虑,常常会担心放疗与化疗后身体会有很大的不良反应,尤其是在放射性食管炎会导致病人吞咽困难且有疼痛感,这就会使病人容易错误认为是病情在恶化。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多与病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把放化疗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告诉病人,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在整个过程中,护理人员还要给予病人充分的鼓励和支持,保证病人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治疗,树立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饮食护理对病人经常性进行营养的教育,帮助病人认识到充足的营养对疾病的治疗和促进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并且鼓励病人尽量从口中进食。
要鼓励病人每天能坚持饮用牛奶,牛奶中含有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可以促进口腔、食道黏膜损伤的恢复。
一、引言食管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
在我国,食管腺癌的发病率也较高,且预后较差。
中期食管腺癌患者由于肿瘤已侵犯周围组织,手术切除难度较大,治疗效果相对较差。
因此,针对中期食管腺癌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中期食管腺癌的治疗方案。
二、治疗方案1. 术前准备(1)完善相关检查:包括胸部CT、PET-CT、MRI、胃镜、病理检查等,明确肿瘤的部位、大小、侵犯范围及远处转移情况。
(2)营养支持: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必要时进行营养支持治疗,提高患者体质。
(3)纠正合并症:如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合并症,需进行相应的治疗,以降低手术风险。
2. 手术治疗(1)手术方式:根据肿瘤的部位、大小、侵犯范围及患者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1)食管癌根治术:适用于肿瘤位于食管上段的患者,切除肿瘤及其周围组织,包括部分或全部食管、胃、贲门等。
2)胸腹联合根治术:适用于肿瘤位于食管中下段的患者,切除肿瘤及其周围组织,包括部分或全部食管、胃、贲门、部分肝脏、脾脏等。
3)胸腔镜手术:适用于肿瘤位于食管上段的患者,通过胸腔镜进行手术,创伤小,恢复快。
(2)手术风险及并发症: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及并发症包括:出血、感染、吻合口瘘、肺功能损害等。
术前术后需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并发症。
3. 术后辅助治疗(1)放疗:术后放疗可降低肿瘤复发风险,提高生存率。
放疗方式包括外照射和腔内照射。
1)外照射:适用于肿瘤侵犯范围较广的患者,放疗剂量为50-60Gy,分30次进行。
2)腔内照射:适用于肿瘤侵犯食管壁较浅的患者,放疗剂量为20-30Gy,分10次进行。
(2)化疗:化疗可降低肿瘤复发风险,提高生存率。
化疗方案包括:1)单药化疗:如5-氟尿嘧啶、丝裂霉素等。
2)联合化疗:如顺铂+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卡培他滨等。
(3)靶向治疗:针对食管腺癌的靶向药物主要有厄洛替尼、奥西替尼等,可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食管癌术后饮食指导食管癌手术后饮食指导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手术是其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
对于术后患者来说,饮食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恢复健康,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正确的饮食指导对于食管癌术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一、术后饮食的原则1. 轻食易消化:食管癌术后患者的食管功能受到影响,容易出现吞咽困难等问题,因此饮食应该以轻食易消化为主,减少食管的负担。
2. 多样性:术后患者的饮食应该多样化,包括蔬菜、水果、谷物、蛋白质等,以保证营养的全面性。
3. 少食多餐:由于消化系统功能受损,术后患者应该少食多餐,避免一次进食过量,减少对食管的负担。
4. 饮食平衡:合理搭配各种营养素,保证糖、脂肪、蛋白质等的摄入,保持身体的营养平衡。
5. 注意安全:术后患者在进食时应该小心翼翼,避免误吸食物引起窒息等意外,保障安全。
二、术后饮食的具体内容1. 流质饮食:术后患者最初几周应该以流质饮食为主,包括各种汤类、果汁、奶昔等,以减轻食管的负担,防止食物卡喉。
2. 半流质饮食:术后患者在康复期间可以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包括糊状米饭、麦片粥、豆腐等,确保摄入营养的同时避免食物对食管的刺激。
3. 软食饮食:待食管功能逐渐恢复后,术后患者可以逐渐开始食用软食,包括蔬菜泥、水果泥、蒸蔬菜、水煮肉等,确保能够摄入各类营养。
4. 正常饮食:等待身体逐渐适应之后,术后患者可以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但仍需注意食物的刺激和嚼碎细致。
三、术后饮食的注意事项1. 饮食温度:术后患者应该避免食用过烫或过凉的食物,以免对食管造成刺激。
3. 避免硬质食物:术后患者应该避免进食坚硬的食物,如瓜子、花生等,以免引起食管受损。
4. 慢慢咀嚼:术后患者在进食时应该慢慢咀嚼,确保食物充分细化,减轻对食管的负担。
6. 密切观察:术后患者应该及时发现和处理食物误吞、噎食等问题,保障饮食的安全。
四、术后饮食的调养建议1. 合理补充营养:术后患者在饮食过程中应该注重合理补充营养,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配合医生指导补充营养品。
食管癌术后饮食指导食管癌术后是指在手术治疗后的恢复期间,对于患者的饮食进行指导和调整,以促进恢复和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
术后饮食指导是非常重要的,适当的饮食可以帮助患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恢复更快。
本文将详细介绍食管癌术后饮食指导的内容。
1.早期术后饮食指导(1)术后头3-5天,患者只能通过静脉途径输入营养,维持水和电解质失衡。
适当的液体摄入也有助于维持水平衡,缓解术后恶心和呕吐的症状,并减少胃酸的刺激。
(2)术后第6-7天,可以逐渐开始给予患者高蛋白、低脂、高碳水化合物的流质饮食。
这些食物可以提供足够的能量,帮助患者恢复体力。
(3)术后第8-10天,在皮肤伤口受到恢复后,可以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
半流质饮食以软糊状和易于消化的食物为主,包括米粥、面条、软煮蔬菜等。
(4)术后10-14天,可以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
但是需要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粗糙纤维,因为它们可能会对食管造成刺激和损伤。
2.术后饮食的注意事项(1)食量要适中,不要暴饮暴食。
术后的胃容量较小,一次不适当的大量进食可能导致消化不良和腹胀。
(2)餐次要分散,每日进食5-6次,饭前喝一汤匙食醋有助于促进胃酸分泌,增加食欲。
(3)患者应细嚼慢咽,避免急于进食。
慢慢进食可以帮助减少术后吞咽困难和不适。
(4)饮食要清淡,忌辣,忌烟酒,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咖啡、浓茶、碳酸饮料等,以免刺激食管粘膜。
(5)进食过程中要坐位,避免平躺或俯卧,有助于食物更顺利通过食管。
(6)饮食要多样化,以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
食物应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蛋白质是术后恢复的关键。
可以选择瘦肉、鱼肉、禽肉、蛋、豆制品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7)术后患者需要增加热量的摄入。
可以增加粮油的摄入,如米、面、面包等,增加油脂的摄入,如橄榄油、坚果等,以增加能量摄入。
(8)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饮用8-10杯水,帮助排便和防止便秘。
3.术后饮食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1)吞咽困难:可以选择糊状、软熟的食物,例如糊状饭、面条汤、软煮蔬菜等,避免硬质和纤维较粗的食材。
食管癌患者的饮食与营养(手术篇)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后,需要特别注意饮食和营养的问题。
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合理的营养摄入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食管癌手术后饮食的原则、副食和营养需求等方面为患者提供相关建议和指导。
一、饮食原则1. 温和易消化:手术后患者的消化功能有限,胃肠道对于食物的吸收能力较差,因此饮食以温和易消化的原则为主。
可以选择软糯、烹饪熟透的食物,如粥、稀饭、面条等,适当减少油腻和肉类食物的摄入。
2. 少量多餐:由于手术后患者的胃容量减小,同时还需避免过度吞咽和进食,所以可以采取少量多餐的饮食模式,每天分为5-6餐,每餐食量适当,以保证营养的均衡摄入。
3. 细嚼慢咽:手术后的患者常常伴有咀嚼困难和吞咽不畅的情况,因此在进食时应该细嚼慢咽,将食物充分咀嚼细碎,以利于胃肠道的消化吸收。
二、副食选择1. 高蛋白食物:手术后的患者需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来促进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
可以选择鱼、鸡蛋、豆腐、瘦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同时要注意烹调方法,不宜选择油炸和油腻食物。
2. 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食管癌手术后患者的免疫力较弱,容易出现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
可以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多选用水煮、蒸煮的方法,以减少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损失。
3. 高纤维食物:食管癌手术后患者常常伴有便秘的情况,可以选择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来改善肠道功能,如大米、全麦面包、水果和蔬菜等,但要避免食用过于粗糙的纤维食物。
三、营养需求1. 蛋白质:手术后的患者每天需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来维持肌肉组织和免疫功能,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应该在80-100克左右。
可以通过食用肉类、鱼类、蛋类和豆制品等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来满足需求。
2. 碳水化合物:手术后患者需要摄入适量的碳水化合物来提供能量,但要选择复合碳水化合物为主,如粗粮、杂粮、蔬菜和水果等,避免过量的简单糖和精制面粉等食物。
3. 脂肪:手术后的患者需要限制脂肪的摄入量来降低脂肪对消化道的刺激,每天的脂肪摄入量应该控制在50-60克之间。
·指南与共识·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营养与支持治疗学组摘要食管癌是营养不良发生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营养不良会降低食管癌细胞对放化疗的敏感性,增加治疗不良反应,延长住院时间,延缓身体康复,增加医疗费用,降低患者治疗疗效和生活质量。
因此,开展规范化的营养治疗对食管癌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迄今为止,国内外均没有专门针对食管癌患者的营养治疗指南。
因此,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营养与支持治疗学组的肿瘤营养专家,通过对食管癌营养治疗最新国内国外文献的全面检索与分析,并经过反复讨论与修改,制定了本指南。
指南从食管癌患者的营养诊断、营养治疗适应证、治疗途径、治疗通路、营养素和疗效评价六个方面的内容分别进行了证据论述和意见推荐。
关键词食管癌营养治疗指南1 背景食管癌是全球尤其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3]。
由于受到食管肿瘤局部梗阻和破坏、肿瘤细胞代谢异常引起的全身反应以及抗肿瘤治疗并发症的影响,食管癌患者营养不良发生风险较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发起的INSCOC研究显示,食管癌是营养不良发病率第一位的肿瘤[4]。
营养不良会降低癌细胞对放化疗的敏感性,增加治疗不良反应,延长住院时间,延缓身体康复,增加医疗费用,降低患者治疗疗效和生活质量[5-7]。
合理的营养治疗可以为手术患者提供营养储备,增加机体抵抗力和手术耐受力,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伤口愈合及患者早日康复[8-10]。
围放化疗期的营养治疗可以预防食管癌患者的体重下降,保持骨骼肌质量和功能,提高放化疗敏感性,减轻放化疗不良反应,降低患者的治疗中断率,提高放化疗的完成率,进而提高治疗效果[11-13]。
2 证据2.1 营养诊断营养诊断是营养治疗的基础,而营养风险筛查则是营养诊断的第一步。
食管癌患者营养不良发生风险高,建议对所有确诊的食管癌患者进行营养筛查[14]。
营养风险筛查工具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 2002)操作简便,循证医学证据充分,被多项指南和专家共识推荐为包括食管癌在内的住院肿瘤患者最合适的营养风险筛查方法[14-15]。
对于营养筛查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应该进一步接受营养状况评价,以判断患者有无营养不良并评估其严重程度。
当前没有专门针对食管癌患者的营养评估工具。
患者提供的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估量表(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PG-SGA)是专门为肿瘤患者设计的营养状况评估量表,目前在食管癌患者的营养状况评估中已广泛应用。
一项横断面研究发现,PG-SGA评分与食管癌患者的KPS评分和ECOG评分具有显著相关性[16]。
杨家君等[17]研究认为,PG-SGA可以较好地反映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而且与患者的肿瘤分期、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相关。
PG-SGA是美国营养协会(ADA)和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推荐用于肿瘤患者营养评估的首选方法[18-19]。
营养评估应该在抗肿瘤治疗过程中定期重复进行,以监测营养治疗疗效,必要时调整营养治疗方案。
在食管癌患者中,营养评估的间隔时间在抗肿瘤治疗期间通常为1~2周,治疗结束后稳定期为1~3月。
在营养评估基础上,对于存在营养不良的患者,特别是重度营养不良患者,需要进一步进行综合测定。
综合测定的内容包括应激程度、炎症反应、能量消耗水平、代谢状况、器官功能、人体组成、心理状况等方面[15,20-22]。
2.2 营养治疗的适应证2.2.1 手术患者营养治疗的适应证1)术前营养治疗欧洲肠内肠外营养学会(ESPEN)外科手术肠内营养指南指出,如果患者存在以下情况之一,即6个月内体重减轻≥10%,BMI<18.5 kg/m2,以及SGA评分C级或无肝肾功能障碍情况下血清白蛋白含量低于30 g/L,手术前应该进行7~14天的营养治疗,即便因此可能会造成手术时间的延迟。
这些推荐意见同样适用于食管癌患者。
2)术后营养治疗术后营养治疗推荐用于:所有术前接受营养治疗并有效的患者;所有营养不良的患者;术后无法经口摄食的患者或术后1周经口摄食小于60%能量需求的患者[23-24]。
食管癌术后胃及结肠功能恢复相对较慢,但小肠的蠕动及吸收功能于术后6 h即已恢复,这为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提供了理论依据。
马兴好等[25]研究证实,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可逐步改善患者的营养相关指标,但如要恢复至术前水平,家庭营养是非常必要的。
合理的家庭营养治疗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提高抗肿瘤治疗的效果[26-27]。
2.2.2 放化疗患者营养治疗的适应证1)放化疗前患者食管癌患者放化疗前营养治疗的目的为改善患者治疗前营养状况,为放化疗的实施进行营养储备。
PGSGA评分是判断食管癌患者放化疗前是否需要进行营养治疗的重要指标。
对于PG-SGA评分为0~1分(无营养不良)的患者,不需要营养治疗,直接进行放化疗;对于PG-SGA评分为2~3分(可疑营养不良)的患者,应该在营养教育的基础上行放化疗;对于PG-SGA评分为4~8分(中度营养不良)的患者,应该在营养治疗的同时行放化疗;对于PG-SGA评分≥9分(重度营养不良)的患者,需要先进行营养治疗1~2周,待营养状况好转后再开始放化疗[28]。
2)放化疗中患者放化疗副反应严重影响食管癌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营养状况。
《恶性肿瘤放疗患者营养治疗专家共识》推荐,接受放化疗的食管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在综合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和急性放化疗副反应的基础上,选择营养治疗路径[28]。
3)放化疗后患者食管癌患者在完成放化疗后,如果肿瘤未完全消退或者出现严重的放射性食管炎、食管水肿、食管纤维化和狭窄等,仍可能导致经口摄入营养不足。
因此,在食管癌患者放化疗结束后,仍然需要对PG-SGA评分和晚期放化疗副反应进行监测,以便早期识别营养不良,及时开展家庭饮食指导及营养治疗[28]。
2.3 营养治疗途径营养治疗分为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途径。
临床医师在为食管癌患者选择营养治疗途径时,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除了疾病因素(肿瘤分期、胃肠道损伤程度、营养不良严重程度、是否有恶病质及恶病质分期)外,心理和社会因素也需要作为重要的考虑因素。
对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后建议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有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切口愈合,减少并发症,并缩短住院时间[10,29-30]。
研究发现,对于局部晚期接受根治性放化疗的食管癌患者,肠内营养相对于肠外营养,患者骨骼肌的减少、≥2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31]。
因此无论是接受手术还是放化疗的食管癌患者,只要存有或部分存有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就应首先选择肠内营养[15]。
而当食管癌患者因部分或完全胃肠道功能衰竭、肠内营养禁忌证或肠内营养无法实施等原因,导致肠内营养不能提供足够的营养和能量摄入,则需选择补充性肠外营养或全肠外营养。
2.4 营养治疗通路2.4.1 肠内营养的通路口服营养补充(oral nutritional supplements,ONS)是食管癌患者肠内营养的首选途径[14]。
ESPEN指南[32]建议,对存在中-重度吞咽困难、严重放化疗食管黏膜炎等高危因素影响经口进食的患者,可推荐管饲营养。
管饲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经鼻安置导管,导管远端可放置在胃、十二指肠或空肠中;二是经皮造瘘安置导管,包括微创(内镜协助)和外科手术下各类造瘘技术。
经鼻置管是最常用的管饲途径,具有无创、简便、经济等优点。
程国威等[33]认为,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中晚期食管癌放疗患者使用鼻空肠营养管行营养治疗,有助于维持体重稳定,减轻不良反应,减少治疗的中断。
长期经鼻管饲可能导致鼻咽部刺激、溃疡、出血、导管脱出或堵塞、反流致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故经鼻管饲仅适用于管饲时间短于4周的食管癌患者。
对于部分接受食管癌根治性手术患者,空肠造瘘可以实现早期和长期肠内营养的需求,是一种方便易行的方法[34]。
对非手术而需长期(≥4周)肠内营养的肿瘤患者,则要考虑使用非外科造瘘技术。
由于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gastrostomy,PEG)操作简便、安全性好、设备要求低,在口咽和食管无完全性梗阻内镜可通过时,应优先考虑经PEG建立营养通路[32,35],即使严重食管狭窄的病例亦可以通过放射治疗、超细内镜或联合食管扩张、食管支架置入等手段为PEG创造条件。
然而,满足PEG适应证的患者亦可能无法接受PEG或经PEG置管失败。
限制患者接受PEG的原因主要是胃壁无法获得穿刺点,在条件许可情况下,此类患者可考虑转为实施直接经皮内镜空肠造口术(direct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jejunostomy,DPEJ)。
经PEG置管营养治疗失败的原因主要包括胃瘫、胃或残胃排空障碍以及胃流出道梗阻,在此类情况下患者常无法耐受胃内喂养,反复出现无法控制的恶心、呕吐、胃食管反流症状或由此导致的吸入性肺炎,此时经皮内镜胃-空肠造口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jejunostomy,PEGJ)或DPEJ则是一种合理有效的替代方式[36-37]。
当食管管腔被肿瘤完全堵塞导致鼻饲管或经皮内镜下造瘘术无法安置时,推荐采取手术下胃或空肠造瘘。
2018年的一项前瞻性临床试验,纳入了81例接受根治性同步放化疗的食管癌患者,比较了食管金属支架、胃造瘘和鼻饲管三种不同的肠内营养通路对患者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三组比较,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期间食管金属支架会给患者带来更频繁的疼痛和更差的生活质量[38]。
各种管饲途径各有利弊。
因此,在选择管饲途径前,应进行详细的内镜和影像学检查,记录肿瘤位置、长度和狭窄程度,以选择最合适的管喂方式。
2.4.2 肠外营养的通路如果食管癌患者肠内营养无法完全满足正常人体需要或存在禁忌证,推荐行肠内营养联合部分肠外营养或全肠外营养。
肠外营养通路分为经外周静脉及经中心静脉途径。
静脉通路的选择需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肠外营养溶液的渗透压、预计使用时间、血管条件和护理环境等因素。
经外周静脉肠外营养被临床普遍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便捷的营养治疗通路。
与中心静脉通路相比,经外周静脉通路具有操作简便、医疗花费低、并发症较少的优势[39]。
当肠外营养超过2周或营养液渗透压高于1 200 mOsm/L·H2O时,推荐经中心静脉进行肠外营养,包括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经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internal jugular vein,IJV)、股静脉(femoral vein,FV)置管和输液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