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肿瘤患者恶液质的护理体会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3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时静脉护理的体会【摘要】目的通过各种有效的静脉护理方法来预防、减少和如何处理化疗药物的外渗。
方法从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及临床表现,熟练掌握业务知识以及如何处理化疗药物外渗等方面进行全面护理。
结果大大降低了化疗药物外渗及化疗药物外渗的后遗症。
结论全面细致的静脉护理减少化疗物外渗现象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肿瘤患者;化疗;静脉护理随着肿瘤患者发病率的逐渐增加需要全身化疗的患者也与日俱增,再加上肿瘤患者大多是老年人、血管弹性差,且要反复进行静脉化疗,故如何采用正确方法进行静脉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我院自2005年至今严格按照以下方面对化疗患者进行全面的静脉护理,明显降低了化疗药物的外渗率,且减少了化疗药物外渗的后遗症的发生。
1 护理方法1.1 掌握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①解剖原因(老年人、糖尿患者)血管弹性差,管腔变窄血流迟缓,静脉回流不畅,局部药物浓度升高,静脉内压增高而使药物外渗;②生理原因:血管栓塞、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肿瘤压迫、上腔静脉压迫征等使上游血管阻力升高;③药理学原因:渗透压、药物浓度、药物对细胞代谢功能、pH值,如高浓度易引起组织损伤应降低浓度缓慢推注,但延长注射时间又使药物与组织接触时间延长,如NVB可使血管内二氧化碳蓄积,血管内压增加,血管的通透性升高、药物外渗;④医源性原因:注射部位:最佳注射部位是前臂避免在肘窝处注射,因外渗时不易发现,手背和手腕的神经、肌腱较多,避免在同一部位多次穿刺。
操作因素:不恰当选择细的血管如针尖刺破血管或针尖斜面未完全进入血管腔。
针尖固定不牢、输液速度过快,如静推加压输液等。
经常采集血标本均可使血管脆性增加;⑤其它原因:患者不合作而穿破血管,针尖滑脱等,气温较低表浅静脉易收缩、血管脆性增高。
1.2 熟练掌握业务知识和操作技术①掌握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及使用方法:CF先于5-FU静脉注射CF避免与热接触,现配现用,DDP羟基喜树碱溶于盐水中,ADM外渗可局部坏死,NVB注射前后生理盐水冲洗,选择粗直静脉快速静推,外渗可局部坏死,BLM首次使用要试验,注意发热反应,深部肌注,草酸铂:禁用生理盐水、禁食生冷食物、禁与碱性药配伍、禁与铝制品接触;②熟练的穿刺技术:老年人:特别注意绷紧皮肤,选择手背较直的静脉,穿刺时进针力度要稍小一些。
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询证护理应用研究许辉辽宁省肿瘤医院 110042癌症恶病质是以体质量下降、肌肉萎缩及脂肪组织消耗等进行性营养消耗为特点的多器官综合征,是癌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约80%晚期癌症患者会出现癌性恶液质,约20%患者直接死于恶液质。
在乳腺癌根治术后,由于手术过程中,淋巴结清扫,胸大肌切除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产生的上肢静脉回流不畅乳腺癌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厌食、疲乏、虚弱,呼吸困难,进行性体质量下降,糖、脂肪、蛋白质等代谢异常,甚至器官功能受损,影响疾病的转归[3],极大影响着患者生存质量、治疗效果和预后。
因此做好晚期癌症恶液质患者的护理尤为重要,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科共收治癌症恶液质患者239人,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39 人,其中男127人,女112 人,年龄31~87 岁,其中乳腺癌患者109人、肺癌患者43人、肠癌患者36人、胃癌患者26人、食管癌12人、肝癌患者9人、胰腺癌4人。
1. 2 方法:癌症患者恶病质诊断标准[4]①癌症患者3~6个月体质量较前下降超过5%者( 2分)。
②有厌食、贫血、水肿、衰竭等不同症状者( 1分)。
③上臂三角肌、下肢腓肠肌周长3~6个月内较前缩短10%者( 1分)。
④基础代谢率( BMR)增加大于5%者( 1分);实验查: IL- 6、TNF-a水平明显升高者( 2分)。
⑤尿中蛋白分解诱导因子( PIF) 脂肪动员因子( LMF) 阳性者( 2分)。
⑥血常规、生化全项中有贫血、低蛋白及低血脂症者( 1分)。
⑦影像学:X线影像显示明显脂肪肌肉组织减少( 0.5分), PET 呈现明显的机体高代谢状态( 0.5分)。
⑧其他: 泛素mRNA 水平增高者( 2分)。
⑨阳性急性相反应剂如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增高( 2分)。
⑩血清瘦素水平降低( 1分)。
以上各项评分> 5分者可初步诊断。
2 治疗恶液质发生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尚无有效逆转肿瘤恶液质的方法,其最佳方法为治愈原发肿瘤。
关于晚期癌症病人的营养护理【摘要】恶液质是癌症患者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之一,有5%-25%的恶性肿瘤患者直接死于营养不良和耗竭,而非肿瘤本身。
因此,晚期癌症患者的营养护理,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活动能力以及治疗的应答性息息相关。
如何通过膳食营养来辅助肿瘤患者的手术、放疗、化疗的临床效果,提高其生存质量,是当前晚期肿瘤患者护理的一大课题。
【关键词】恶液质;晚期癌症;营养护理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226-02恶液质是癌症患者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之一[1],有5%-25%的恶性肿瘤患者直接死于营养不良和耗竭,而非肿瘤本身[2]。
因此,晚期癌症患者的营养护理,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活动能力以及治疗的应答性息息相关[3]。
如何通过膳食营养来辅助肿瘤患者的手术、放疗、化疗的临床效果,提高其生存质量,是当前晚期肿瘤患者护理的一大课题。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晚期癌症病人的营养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1营养护理的目的给予晚期癌症患者进行营养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对晚期肿瘤治疗的耐受性,可以降低抗肿瘤不良反应的发生,可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提高抗肿瘤治疗效果,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命[4]。
2营养护理的临床指征目前,临床上对于晚期癌症患者的营养护理主要是根据患者以其家属的意愿,评估潜在风险,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发展进一步调整营养护理方案。
营养护理的一般临床指征是晚期癌症患者已经发生营养不良或者预计无法进食七天以上[5],或者患者的进食量低于需要量的60%以上会超过10天以上时需要给予营养护理干预。
3营养护理的基本原则因为晚期癌症病人的治疗是持续性的,会延长很久,所以晚期癌症患者的临床营养护理要保持有效、整体、连续。
晚期癌症患者的营养护理方案要由医生、护理人员、营养专业医生共同制定,通过对患者的身体状况、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后,给出营养护理方案,并定期根据患者的各项生理检查和生化测定、病情变化、临床治疗等进行及时的调整[6],对于部分体质较弱、病程进展快、临床治疗效果差、病情恶化、吞咽功能障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患者应更加谨慎确定营养护理干预方案的具体量和途径。
肿瘤恶液质的治疗,这些要点你要掌握恶液质是肿瘤患者普遍存在的涉及全身多个系统的综合征,常常导致患者体重、免疫功能及抗肿瘤治疗耐受性下降,手术治疗后感染、并发症及死亡率增加,是肿瘤患者常见并发症和致死的主要原因。
今天赵赵医生将对肿瘤恶液质的治疗方法做一整理,希望对广大肿瘤患者和医生有所启发。
肿瘤恶液质的主要临床表现恶液质是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约80%晚期肿瘤患者会出现癌性恶液质,约20%患者直接死于恶液质。
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疲倦、贫血、感觉异常及水肿等。
恶液质发生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尚无有效逆转肿瘤恶液质的方法,其最佳方法为治愈原发肿瘤。
因此,肿瘤恶液质治疗目标是用各种各样的药物制剂逆转体重丢失,最少应维持体重,并防止其进一步下降。
药物治疗大麻素类大麻素类是以四氢大麻酚(THC)作为活性成分的水溶性物质。
屈大麻酚是THC合成的口服形式,是负责刺激食欲的活性成分。
屈大麻酚和大麻隆已被用于治疗癌症病人化疗副反应如恶心、呕吐。
关于THC与晚期癌症性厌食的一些研究表明,不论患者有无体重改善,它都可以改善患者的情绪和食欲。
大麻素通过特定的受体介导发挥作用,目前已检测到 CB1和CB2两种类型的大麻素受体。
不过,大麻素发挥其效果的确切机制不明确。
此外,约20%患者服用后会产生欣快感、嗜睡、头昏等副作用,还需要更多的随机对照试验来明确其疗效。
赛庚啶赛庚啶是具有抗组胺特性的抗血清素药物,已证明对一些人有轻微的食欲刺激作用。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发现,在晚期癌症患者中,赛庚啶具有温和刺激食欲的作用,虽然它不能阻止渐进性消瘦。
另外,格拉司琼和奥坦西隆已作为癌症化疗止吐药物广泛用于临床。
孕激素类醋酸甲地孕酮(MA)和醋酸甲羟孕酮(MPA)是合成的、口服活性的促孕剂。
1993年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肿瘤相关厌食和恶液质,也是欧洲唯一被推荐使用的恶液质治疗药物。
在一些随机对照研究中发现,这些化合物能改善肿瘤患者食欲、能量摄取、营养状况和癌症厌食恶病质综合征,但患者体力状态和生活质量没有明显改善。
癌症患者最怕“恶液质”,消瘦、疼痛,中医帮你改善!大家好,我是中医博士王佰庆,恶液质大家可能没听说过,但是大部分癌症患者可能都经历过恶液质阶段。
恶液质在恶性肿瘤患者中发病率很高,50%-75%的患者都会经历不同程度的恶液质。
恶液质主要症状为消瘦、食欲下降、神疲乏力。
由于发病部位、癌症种类、患者体质的不同,还可出现疼痛、梗阻、出血、发热、腹胀、腹泻、便秘等症状。
癌症一旦发展到恶液质,手术、放疗、化疗都难以施行。
很多人以为,恶液质的发生是因为肿瘤细胞把身体的营养都抢光了,其实肿瘤恶液质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基本可归纳为两大类。
第一、代谢,临床研究发现,即使给予了足够的营养支持,也不能完全缓解这种消瘦,器官系统还是会不断耗竭。
肿瘤细胞不仅可以与宿主组织争夺氨基酸,还可以影响体内其他代谢,例如不能代谢脂类而产生能量,不能合成肌肉等。
第二、炎症反应,肿瘤患者体内大多数炎症指标水平都有所升高。
这些炎症因子由肿瘤自身或宿主细胞分泌,可诱导蛋白分解,还可以直接作用于下丘脑激活产热,减少食物摄入,继而导致细胞损耗,最终导致患者体重减轻。
恶液质在中医看来,属于“虚劳”范畴。
从病因病机来看,恶液质的发生与脾、肾两脏有着密切的关系。
由于营养不良、放疗、化疗等原因,导致脾肾乃至五脏虚损,从而引起人体气血阴阳亏虚,最终发展成恶液质。
中医在恶液质患者的治疗上要根据其病因、病机临床症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分别采取益气、养血、滋阴、温阳等治疗方案。
临床常使用半夏、干姜、吴茱萸、紫苏水、连翘、生姜、藿香等中药缓解恶心呕吐。
因食欲减退引起的肝胃不和、脾胃虚弱常采用逍遥散或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恶心呕吐导致胃热、脾胃虚寒常使用橘皮竹茄汤或丁香柿蒂散治疗。
只要辨证得当,就可以取得良好疗效,达到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的目的。
浅谈晚期肿瘤患者的护理体会摘要】护理任务是双重的,一方面要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身心护理。
另一方面还要照顾到患者家庭成员的需求和心理,使患者得到最大程度的舒适和安宁。
【关键词】晚期肿瘤护理心理状态护理对策恶性肿瘤本身及其治疗和因此带来的躯体功能、身体形象、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家庭关系等的变化,使患者产生多维度的不良反应,因此,对肿瘤患者而言进行心理行为干预是十分必要的[1]。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社区护士将原来对个体患者的服务扩大到家庭,而慢性病患者,老年患者的病情观察在家庭中进行比在医院更方便,更受患者欢迎[2]。
晚期肿瘤患者已有癌细胞扩散或已有广泛转移,治愈的可能性较小。
由于长期慢性消耗,恶病质,以及肿瘤扩散引起的机能紊乱,患者极为痛苦。
此时的目标是尽量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提高其生存质量,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护理技术,而且要具备良好的护理道德,富有同情心。
使患者处于舒适的环境中,帮助患者维持生存的希望,尽量满足患者的需要,同时作好心理护理。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晚期肿瘤患者的常见表现1.1 心理因素: 许多肿瘤病人都有焦虑、郁闷心理, 心理变化十分明显, 大多存在负面心理。
许多病人由于住院时间长、次数多, 疗效反复, 产生厌倦、低落情绪,有时产生绝望心理。
这些消极的心理状况严重影响着病人的身心健康[3]。
由于患者病情反复,心理负担过重,情绪变得不稳定,主要表现为烦躁、忧郁、悲观。
同时家庭成员因患者所患的晚期肿瘤不可治愈,而表现出沮丧和悲伤,因而进一步影响了患者。
患者出现性格和行为改变,遇有不如意就骂人。
继而出现情绪低落,寡言少语,表情呆滞。
此时需要医护人员从多方面去疏导,让患者倾诉内心痛苦,稳定患者情绪。
1.2 精心护理所致的逆反心理临床上我们对晚期肿瘤患者常习惯于有求必应,尽可能满足其各方面的需求,这种帮助可使某些患者认为是对自己即将死亡的一种暗示,特别是性情敏感的患者,更会感到自己病情加重,是走向死亡的开始,此时除了加强生活护理外,还要了解患者的心态,做好心理护理,尽量减轻其病痛,使患者在悲观绝望中重新树立起生活信念,积极配合治疗。
一例癌性恶液质患者压疮的防治体会覃慧娟,覃秀玉*,廖新颖(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西南宁 530021)【摘要】癌性恶液质患者由于长期卧床或疼痛而采取强迫体位,导致局部组织持续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加之肌力减退甚至丧失,大小便失禁等多种因素影响极易产生压疮。
相关资料显示,在未采取相关的预防压疮措施前俯卧位和侧卧位患者1期压疮、2期压疮发生率分别为30.5%和46.7%[1]。
为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医疗成本,根据评估的风险程度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我科对一例癌性恶液质难免压疮患者采用多种防治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防治体会总结如下。
【关键词】癌性恶液质;压疮;防治【中图分类号】R47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6-2479.2019.43.130.021 一般资料1.1 病情摘要患者因“外院诊断左肺癌11月”入院。
入院查体:神志清楚、恶液体质、痛苦表情,全身皮肤、粘膜完整,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左手部肿胀。
完善相关检查后明确诊断:(1)左肺腺癌并纵隔淋巴结、C7、Th1、左侧额叶转移;(2)2型糖尿病;(3)低蛋白血症。
压疮评估为高风险,全程采取积极护理措施,患者依从性差,因癌痛取强迫体位,拒绝使用气垫床,2周后相继产生难免性压疮。
1.2 压疮评估按2016年NPUAP压疮指南进行评估,患者评估结果为:左脚外踝压红0.5×0.3 cm(1期),左股骨粗隆浅表溃疡2×1.5 cm (2期),左耳郭浅表溃疡0.5×1 cm(2期),左脸颊擦伤4.5×3 cm(2期),骶尾部溃疡4×3 cm(3期)。
2 方 法2.1 体位管理患者强迫体位,拒绝使用气垫床,根据病情采取有效体位变换方法。
记录翻身时间、翻身体位、采取的措施、皮肤情况,床头标示避免或禁止翻身的体位,做到定时翻身、班班交接。
责任组长每周评估压疮风险因素改进护理措施。
晚期肿瘤并发恶性心包积液患者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晚期肿瘤并发恶性心包积液的护理方法。
方法:对我院16例恶性心包积液合并晚期肿瘤患者进行强化临床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引流护理、基础护理和饮食护理。
结果:16例并发恶性心包积液患者中,9例心包积液现象好转,4例患者病情稳定,2例明显好转,1例死亡病例。
结论:对于晚期恶性心包积液患者,强化临床护理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晚期肿瘤;心包积液;护理体会1前言恶性心包积液是临床肿瘤晚期患者常见的并发症,通常有该症状的病人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脏填塞症状,如果不能及时有效治疗,大量心包积液对患者的心脏压迫,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针对晚期肿瘤病人护理恶性心包积液的具体措施和相应的经验总结分析,使患者对并发症状的临床肿瘤的恶性心包积液有一个更详细的了解,为临床提供了并发恶性心包积液的有效治疗方案,使晚期肿瘤病人得到及时的护理,降低患者的死亡率,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对我院16例晚期肿瘤患者并发恶性心包积液的住院患者实施具体护理措施,并对相应的护理经验总结分析,下面为分析报告的结果。
2资料与方法2.1一般资料16名患者中有10名男性和6名女性,平均年龄53岁。
在基本疾病方面,肺癌6例,占38%;4例乳腺癌,占25%;鼻咽癌3例,占18%;肝癌2例,约占13%;子宫癌1例,约6%。
在患者入院治疗前,通过听诊、x线、b超及相关实验室病理细胞学检查,确认为恶性心包积液。
2.2方法为规范科学治疗,对16名患者从心理护理、引流护理、基础护理、饮食护理等方面加强护理方式,并观察患者的预后状态。
2.3护理2.3.1心理护理晚期肿瘤患者,病人的心理上一般都会有多种情绪,如焦虑和恐惧,考虑到心脏填塞的心包积液的迹象,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胸闷、气短、心慌等临床表现,尤其是端坐呼吸,平卧限制恐惧性更大。
作为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情况,尽可能采取人性化护理,给予病人一定的人文关怀,尊重病人的人格尊严,使用礼貌,关爱微笑,耐心细致的护理。
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的护理体会【关键词】晚期恶性肿瘤病人;护理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40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737-0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世界的恶性肿瘤新发病例700万以上/年,而死亡约500万人,并呈逐年增高的趋势[1]。
同样,我科每年都收治为数不少的晚期恶性肿瘤病人,因此针对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特点,采取恰当的生活护理、心理护理措施,以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是非常必要的。
我科自2008年2月-2011年2月收治晚期恶性肿瘤病人511例,其中男281例,女230例。
现将积累经验报告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1 做好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的生活护理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前提条件1.1 给病人提供一个优质的生活环境,将其安排在小病房或单人病房,并注意把生命垂危的病人与一般的病人隔离开,来减少恶性刺激。
1.2 晚期恶性肿瘤多出现恶液质,再加上长期的卧床,易发生褥疮,在护理上应定时按摩受压处、翻身、擦背。
1.3 护理人员在操作上应尽可能减少病人痛苦,要求掌握过硬的静脉穿刺技术,尽可能一次穿刺成功,外周血管穿刺困难的病人,还可行深静脉穿刺,留置深静脉导管,避免反复穿刺,以减少病人的痛苦。
这样可使病人从心理上增强信任感,从而保证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1.4 允许家属陪伴,并给予充足的营养,按照病人饮食的习惯提供家庭饭菜,少食多餐。
睡眠差者口服安眠药,一定要看药下肚,以防万一。
2 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多数晚期恶性肿瘤病人会感到焦虑、不安和悲哀,对疾病失去信心,医护人员应该主动与病人交谈,了解病人的真实想法,给病人表达自己情感和顾虑的机会,家属和医生、护士都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耐心倾听病人的表白,避免不良暗示和刺激,要绝口不谈病故和死亡这类敏感的话题,以减少病人的痛苦和恐惧。
同时加强防范,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1例多处转移伴恶液质及疼痛的晚期乳腺癌患者护理总结了1例多处转移伴恶液质的晚期乳腺癌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包括化疗护理、疼痛护理、营养支持护理及心理干预,通过一系列护理措施落实后,患者疼痛控制、体重增加、情绪稳定,生活质量提高,延长了生存时间。
标签:乳腺癌护理;疼痛;恶液质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地危害妇女身心健康。
晚期乳腺癌是指临床III期癌,常因原发癌灶体积过大而而丧失手术机会,治疗效果差[1]。
晚期乳腺癌转移癌所致的症状严重干扰患者的日常生活,如能给予合理的处理,就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2]。
我科于2014年3月收治1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首诊即为乳腺癌伴全身多发转移,后予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化疗、止痛、营养支持治疗护理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控制了肿瘤的发展,缓解了疼痛,改善了营养状况,患者病情稳定,生活质量良好。
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患者,女,29岁,因“发现左乳肿块1年”收入院。
入院时消瘦,腹部膨隆,双下肢轻度浮肿。
主诉有乏力,腹胀,腰背胀痛。
查体示:左乳触及一约7*8cm 大小肿块,质地硬,边界不清,与皮肤有粘连。
左腋窝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质硬融合,活动度欠佳。
乳腺肿块穿刺活检确诊:(左乳)浸润性乳腺癌。
检查提示:两肺、肝脏、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全身多处骨转移。
后予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化疗,每3w 1次,共化疗6次。
期间患者出现腰背疼痛反复而难控制,血白蛋白低下,腹胀及双下肢水肿等情况,予积极止痛、营养支持治疗和精心护理后,患者疼痛控制,血白蛋白34.5g/L,腹胀减轻,双下肢水肿消退,一般情况稳定。
2 护理2.1化疗护理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是化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遵医嘱化疗前后均予昂丹司琼针8mg静滴预防呕吐,做好观察和记录,该患者有恶心,无呕吐。
定期复查血常规及血生化,做好宣教,化疗期间增加营养,注意休息,按时服用升白细胞药物,注意口腔及皮肤卫生,避免感染。
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询证护理应用研究
许辉辽宁省肿瘤医院 110042
癌症恶病质是以体质量下降、肌肉萎缩及脂肪组织消耗等进行性营养消耗为特点的多器官综合征,是癌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约80%晚期癌症患者会出现癌性恶液质,约20%患者直接死于恶液质。
在乳腺癌根治术后,由于手术过程中,淋巴结清扫,胸大肌切除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产生的上肢静脉回流不畅乳腺癌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厌食、疲乏、虚弱,呼吸困难,进行性体质量下降,糖、脂肪、蛋白质等代谢异常,甚至器官功能受损,影响疾病的转归[3],极大影响着患者生存质量、治疗效果和预后。
因此做好晚期癌症恶液质患者的护理尤为重要,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科共收治癌症恶液质患者239人,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39 人,其中男127人,女112 人,年龄31~87 岁,其中乳腺癌患者109人、肺癌患者43人、肠癌患者36人、胃癌患者26人、食管癌12人、肝癌患者9人、胰腺癌4人。
1. 2 方法:癌症患者恶病质诊断标准[4]①癌症患者3~6个月体质量较前下降超过5%者( 2分)。
②有厌食、贫血、水肿、衰竭等不同症状者( 1分)。
③上臂三角肌、下肢腓肠肌周长3~6个月内较前缩短10%者( 1分)。
④基础代谢率( BMR)增加大于5%者( 1分);实验查: IL- 6、TNF-a水平明显升高者( 2分)。
⑤尿中蛋白分解诱导因子( PIF) 脂肪动员因子( LMF) 阳性者( 2分)。
⑥血常规、生化全项中有贫血、低蛋白及低血脂症者( 1分)。
⑦影像学:X线影像显示明显脂肪肌肉组织减少( 0.5分), PET 呈现明显的机体高代谢状态( 0.5分)。
⑧其他: 泛素mRNA 水平增高者( 2分)。
⑨阳性急性相反应剂如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增高( 2分)。
⑩血清瘦素水平降低( 1分)。
以上各项评分> 5分者可初步诊断。
2 治疗恶液质发生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尚无有效逆转肿瘤恶液质的方法,其最佳方法为治愈原发肿瘤。
因此,肿瘤恶液质治疗目标是用各种各样的药物制剂逆转体重和肌肉质量丢失,最少应维持体重,并防止其进一步下降[5]。
近年来国内外治疗肿瘤恶液质主要有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2种[6]。
2.1药物治疗醋酸甲地孕酮(MA)和醋酸甲羟孕酮(MPA)于1993 年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肿瘤相关厌食和恶液质,也是欧洲唯一被推荐使用的恶液质治疗药物。
MA可用于中晚期肿瘤患者,改善食欲,增加摄食,提高生活质量。
有研究表明[7-8],康莱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癌症恶液质状态,提高生存质量,既能补充能量,具有营养支持免疫治疗,同时下调恶病质细胞因子锌-α2-糖蛋白(ZAG) 水平。
2.2营养治疗营养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恶液质患者体重下降的度,NCCN 姑息治疗临床实践指南中指出对于一般状况差(ECOG≥3,KPS≤50)的恶病质患者应给予营养治疗[9],包括经口、肠内或肠外途径给予营养素,首选肠内营养,但终末期肿瘤恶病质患者前两种途径治疗常难以进行,因此以肠外营养为主。
按照每天20kcal/kg 体重的热量和7g/m2 体表面积的氮量供给,以"全合一"肠外营养制剂为主,治疗时间达到1周以上[10]。
2.3非药物治疗包括鼓励适当锻炼、提供营养咨询或教育及心理干预等。
有证据表明,营养咨询、轻度锻炼身体(适应自身身体状况的)对经过抗肿瘤治疗的癌症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有积极的作用。
3 护理
3.1静脉治疗的护理癌症恶液质患者静脉治疗时,针对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外周静脉留置针或中心静脉置管(CV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康莱特静脉刺激性较强,外周静脉输注易引起静脉炎,给予患者喜疗妥软膏或透明敷料沿血管走行涂抹或贴敷,以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输液后冲封管时冲管液的推注速度不宜过快且封管液量不宜过多,以减轻患者心脏负担。
3.2营养状态患者应用胃肠内营养治疗时,注意观察患者腹泻及胃潴留,每日大小便次数,如出现便秘或大便干结,及时与医生沟通并给予相应处理。
肠外养支持应协助医生准确计算肠外营养液的热量,且热量应高于正常需要量。
应注意观察患者对PN的反应,及时处理并发症并记录。
3.3皮肤护理癌症恶病质患者极易出现压疮,应保持床单元清洁、平整、干燥,避免各种导致压疮的物理因素;使用气垫床可分散身体与支撑面之间的压力作用,侧卧位时背部放一软枕或一30°斜坡物品,以起到支撑固定作用。
建立翻身巡视卡,一般不得超过2h;翻身后按摩受压部位,两腿之间以棉垫或毛巾被隔开以防两膝之间相互压破皮肤。
有效健康教育对于预防难免压疮至关重要,要让患者及其家属认识到难免压疮的必然性和危害性,让患者及家属能够掌握预防难疮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措施,使之能够积极有效的配合护理工作使压疮的发生率降至最低。
3.4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肿瘤患者往往悲观消极、紧张、焦虑、抑郁,家属也失落消沉。
通过面对面交谈、电话咨询及宣传小册子等方式向患者解释心理上的这些表现会影响到机体免疫力,精神-神经-免疫系统的相互影响使患者可能发生神经性厌食,更加重了肿瘤恶液质患者本身就有的厌食症,导致体重进一步下降。
指导家属关心患者的情绪变化,设身处地替患者着想,密切接触患者,与之交谈、沟通,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安抚患者,及时调整患者的情绪反应,控制不良情绪的持续和发展。
对陪护家属,理解他们的心情,体谅其辛苦,尽量为其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提高家属依从性。
4 小结肿瘤恶液质已严重而威胁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治疗,恶液质的治疗和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为患者提供整体的优质护理,帮助患者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3] Schwegler I, von Holzen A, Gutzwiller JP, et al. Nutritional risk is a clinical predictor of postoperative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in surgery for colorectal cancer [J]. Br J Surg,2010,97(1):92-97. [4]赵艳凤. 癌性恶病质发生的分子机制及其逆转[ J] .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07, 21(2):169- 172.
[5]Radbruch L, Elsner F, Trottenberg P, et a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on cancer cachexia in advanced cancer patients[J]. Aachen, Department of Palliative Medicine/European Palliative Care Research Collaborative, 2010.
[6]叶华平,肿瘤恶液质治疗的研究进展[J]. 西南军医2014,16(3):302-304
[7]苏爱梅,许旌等. 康莱特对老年癌症恶病质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及恶病质因子
的调控[J]. 实用老年医学2012.26(2):146-151.
[8]陈友云.康莱特注射液改善晚期肺癌患者恶液质症状[J].现代肿瘤医学,2010,18(2):306-307.
[9]NCCN 姑息治疗指南2009 版.
[10]梁杰,王红等,终末期肿瘤恶液质患者131例营养治疗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3。
26(2):24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