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中学高二化学选修3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741.50 KB
- 文档页数:16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1将抽象的理论模型化,化难为简,详略得当,有效教学2创设橡皮泥制作等活动,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构建出价层对子对互斥理论与空间构型的有机整合和熟练运用。
3注重学习中所蕴含的化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新课标要求,本节课教学目标设计为三维教学目标,遵循素质教育教学理念。
引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培养逻辑思维、化学素养和优秀学习品德的教育二教材分析按照新课程标准对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要求,在已学习共价键的知识基础上,本节介绍了分子的立体结构,并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对简单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进行了解释。
通过学习,学生能在分子水平上,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认识无知的分子和离子的构型,使学生的科学素养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对前后知识逻辑性的延伸运用,对分子知识的有效理解得以提高。
三学情分析选修三《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物质的结构知识涉及微观世界,抽象,理论性强,学习难度大。
学习方法都很欠缺;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要求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等。
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还是易于接受感性认识。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起点低,并充分利用橡皮泥制做分子模型、游戏活动等,用宏观结构体现微观结构来达到目的,并引起学生的兴趣,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知识技能1使学生正确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2学会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能力培养1通过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教学,提升学生化学理论素养。
2通过探究分子的立体构型,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自学能力。
思想情感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用数学的思想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切身感悟化学学科的奇妙,体验探究中的困惑、顿悟、喜悦、和自信。
在质疑、体会、反思中提升内在素养。
五重点难点分子的立体构型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六教学策略和手段探究式教学法,模型自做,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自主学习,多媒体使用。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三节分子的性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2、结合常见物质分子立体结构,判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多原子分子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判断。
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1)如何理解共价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概念;(2)如何理解电负性概念;、Cl2、N2、HCl、CO2、H2O的电子式.(3)写出H2提出问题:由相同或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出现的机会是否相同?讨论与归纳: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讨论.一般说来,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中的电子对不发生偏移,是非极性键.而由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电子对会发生偏移,是极性键。
提出问题:(1)共价键有极性和非极性;分子是否也有极性和非极性?(2)由非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中,正电荷的中心和负电荷的中心怎样分布?是否重合?(3)由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中,怎样找正电荷的中心和负电荷的中心?讨论交流:利用教科书提供的例子,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借助图示以及数学或物理中学习过的向量合成方法,讨论、研究判断分子极性的方法。
总结归纳:(1)由极性键形成的双原子、多原子分子,其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所以都是非极性分子。
如:H2、N2、C60、P4。
(2)含极性键的分子有没有极性,必须依据分子中极性键的极性向量和是否等于零而定。
当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的向量和等于零时,是非极性分子。
如:CO2、BF3、CCl4.当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向量和不等于零时,是极性分子。
如:HCl、NH3、H2O.(3)引导学生完成下列表格一般规律:a.以极性键结合成的双原子分子是极性分子。
如:HCl、HF、HBr b.以非极性键结合成的双原子分子或多原子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如:O2、H2、P4、C60.c.以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有的是极性分子也有的是非极性分子.d.在多原子分子中,中心原子上价电子都用于形成共价键,而周围的原子是相同的原子,一般是非极性分子。
第二课时杂化轨道理论〖教学流程〗提出问题→阅读与思考→讨论与交流→归纳总结→应用反馈。
(提出问题)课前提出要解决的问题,由学生自学并制定活动方案。
(1)甲烷分子中碳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2s22p2,而碳原子的3个2p轨道相互垂直,对照甲烷分子正四面体结构,为什么甲烷分子中的4个C─H键是等同的,键角皆为109°28′?(2)氨分子的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键角为107°18′,结合氢离子形成铵根离子后的空间结构却是正四面体,为什么铵根离子中的4个N─H键是等同的,键角皆为109°28′?(阅读与思考)(1)阅读教科书相关内容及一些相关的课外资料,理解及解决上述相关问题,并把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供课堂讨论;(2)结合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理论,分析CH4、NH3及NH4+等分子或离子成键情况,归纳总结出轨道杂化理论。
〖板书〗三、轨道杂化理论1.杂化与杂化轨道杂化轨道理论是一种价键理论,是鲍林为了解释分子的立体结构提出的。
(1)杂化在形成多原子分子的过程中,中心原子价电子层上的某些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发生混杂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轨道,这个过程叫做轨道的杂化。
(2)杂化轨道杂化后形成的新的能量相同的一组原子轨道叫杂化轨道。
杂化轨道的数目与组成杂化轨道的各原子轨道的数目相等。
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σ键或者用来容纳孤对电子,剩余(未参与成键)的p轨道可以形成π键。
2.杂化轨道的类型(1)sp3杂化:sp3杂化轨道是由1个ns轨道和3个np轨道杂化而成,sp3杂化轨道的夹角109°28′,杂化轨道形状呈正四面体形。
如CH 4、CF 4、CCl 4。
(讲述)形成甲烷分子时,碳原子中四个sp 3杂化轨道的形成过程。
(2)sp 2杂化:sp 2 杂化轨道是由1个ns 轨道和2个np 轨道杂化而成,sp 2杂化轨道的夹角120°,杂化轨道形状呈平面三角形。
如BF 3。
(3)sp 杂化:sp 杂化轨道是由1个ns 轨道和1个np 轨道杂化而成,sp 杂化轨道的夹角180°,杂化轨道形状呈直线形。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共价键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化学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离子键或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2.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δ键和π键。
3.说出δ键和π键的明显差别和一般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教学过程:[复习引入]NaCl、HCl的形成过程[设问]前面学习了电子云和轨道理论,对于HCl中H、Cl原子形成共价键时,电子云如何重叠?例:H2的形成[讲解、小结][板书]1.δ键:(以“头碰头”重叠形式)a.特征:以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核的连线为轴作旋转操作,共价键的图形不变,轴对称图形。
b.种类:S-Sδ键 S-Pδ键 P-Pδ键[过渡]P电子和P电子除能形成δ键外,还能形成π键[板书]2.π键[讲解]a.特征:每个π键的电子云有两块组成,分别位于有两原子核构成平面的两侧,如果以它们之间包含原子核的平面镜面,它们互为镜像,这种特征称为镜像对称。
3.δ键和π键比较①重叠方式δ键:头碰头π键:肩并肩②δ键比π键的强度较大②成键电子:δ键 S-S S-P P-Pπ键 P-Pδ键成单键π键成双键、叁键4.共价键的特征饱和性、方向性[科学探究] 讲解[小结]生归纳本节重点,老师小结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共价键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键能、键长、键角等键参数的概念2.能用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3.知道等电子原理,结合实例说明“等电子原理的应用”[教学难点、重点]:键参数的概念,等电子原理[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N2与H2在常温下很难反应,必须在高温下才能发生反应,而F2与H2在冷暗处就能发生化学反应,为什么?[学生讨论][小结]引入键能的定义[板书]二、键参数1.键能①概念: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mol化学键所释放出的最低能量。
②单位:kJ/mol[生阅读书33页,表2-1]回答:键能大小与键的强度的关系?(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越不易断裂)键能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的关系?(键能越大,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越大)③键能越大,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越大,化学键越稳定。
江苏省兴化中学高二化学选修3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教案新课标人教版第一节共价键(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化学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离子键或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2、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δ键和π键。
3、说出δ键和π键的明显差别和一般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课前预习:1、共价键是常见化学键之一,它是指其本质是。
2、判断δ键和π键的一般规律是:共价单键是键;而共价双键中有个δ键,共价三键中有个δ键,其余为π键。
学习过程 [引入]NaCl、HCl的形成过程前面学习了电子云和轨道理论,对于HCl中H、Cl原子形成共价键时,电子云如何重叠?例:H2的形成1、δ键:(以“ ”重叠形式)a、特征:b、种类:S-S δ键、 S-P δ键、 P-Pδ键P电子和P电子除能形成δ键外,还能形成π键 2、π键 [讲解]a.特征:每个π键的电子云有两块组成,分别位于有两原子核构成平面的两侧,如果以它们之间包含原子核的平面镜面,它们互为镜像,这种特征称为镜像对称。
3、δ键和π键比较①重叠方式:δ键:;π键:②δ键比π键的强度较大成键电子:δ键s-s、、π键δ键成键π键成键或键4.共价键的特征:性、性 [小结] 【案例练习】1、下列各组物质中,所有化学键都是共价键的是()A.H2S和Na2O2 B.H2O2和CaF2 C.NH3和N2 D.HNO3和NaCl 2.对δ键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δ键不属于共价键,是另一种化学键 B.S-Sδ键与S-Pδ键的对称性相同 C.分子中含有共价键,则至少含有一个δ键D.含有π键的化合物与只含δ键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不同3、乙烯分子中C-C之间有个σ键,个π键。
乙烯易发生加成反应是因为分子中C-C之间的一个键易断裂。
【课后作业】1、下列分子中存在π键的是()A.H2 B.Cl2 C.N2 D.HCl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N2分子中,两个原子的总键能是单个键能的三倍 B.N2分子中有一个σ键、两个π键C.N2分子中有两个个σ键、一个π键 D.N2分子中存在一个σ键、一个π键 3、下列分子中,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的是A.H2 B.CO2 C.H2O D.C2H44、在HCl分子中,由H原子的一个轨道与Cl原子的一个轨道形成一个键;在Cl2分子中两个Cl原子以轨道形成一个键。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配合物理论简介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配位键、配位化合物的概念,能认识常见的配合物。
2.会正确表示配位键、配位化合物。
3.了解配位化合物的组成、命名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对比实验的方法。
2、通过举例及资料卡片呈现的形式,培养学生从信息中主动获取知识,总结归纳,增强自学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史实的了解,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2、通过实验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及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3、了解配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科学的力量,激发学生刻苦钻研,热爱科学、崇尚科学。
教学重点通过合作探究,学习配位键、配位化合物等概念,了解配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配位化合物理论。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导课】讲述波尔保存诺贝尔金质奖章的故事,引出生活中的一类重要物质——配位化合物。
【板书】配合物理论简介【实验探究1】小组合作探究, 填写表格。
学生活动完成实验探究1:观察实验现象并填写表格。
通过小组实验,共同讨论的形式,学习设计意图引发学生对科学家的崇敬之情,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认识配位键 ,学习配位键的正确表力.式J O学会科学实验方法----对比试验,培养学生思维方法【板书设计】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配合物理论简介1.配位键2.配合物3.配合物的应用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配合物理论简介说课稿一、设计思想1、把握的原则:将复杂的知识理论简单化,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愉快的学习。
2、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三条主线:(1)知识线。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认识配位键和配位化合物。
(2)方法线。
注重学习中所蕴含的化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线。
激发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和渴望。
爱祖国,爱家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材分析按照新课程标准对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要求,在必修2和选修3己介绍共价键的知识基础上,木节介绍了特殊的共价键一一配位键,并得岀很庞大的一类物质一一配合物。
本套资源目录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二章微型专题三分子离子立体构型与杂化轨道类型的判断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二章微型专题四微粒间作用力的判断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三节分子的性质第1课时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范德华力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三节分子的性质第2课时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__氢键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三节分子的性质第3课时溶解性手性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微型专题(三)分子(离子)立体构型与杂化轨道类型的判断[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能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和杂化轨道理论判断和解释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
2.能利用共价键类型及杂化轨道理论判断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
一、杂化轨道类型的判断例1下列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相同的是( )A.BeCl2与BF3B.CO2与SO2C.CCl4与NH3D.C2H2与C2H4【考点】杂化轨道理论的应用【题点】中心原子杂化类型的判断答案 C解析BeCl2分子、BF3分子中杂化轨道数分别为2、3,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分别为sp、sp2;CO2分子中杂化轨道数为2,SO2分子中杂化轨道数为3,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分别为sp、sp2;C项中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均为sp3;D项中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分别为sp、sp2。
方法点拨含双键或三键的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还可以根据π键数目判断,如1个CO2、C2H2、C2H4分子中π键数目分别为2、2、1,碳原子杂化轨道类型分别为sp、sp、sp2。
相关链接杂化轨道类型判断方法小结(1)由杂化轨道数目判断杂化轨道数=中心原子孤电子对数+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
即:(2)根据杂化轨道的空间分布判断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①若杂化轨道在空间的分布为正四面体形或三角锥形,则分子的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②若杂化轨道在空间的分布为平面三角形,则分子的中心原子采取sp2杂化;③若杂化轨道在空间的分布为直线形,则分子的中心原子采取sp杂化。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
在宏观世界中,花朵、蝴蝶、冰晶等诸多物质展现出规则与和谐的美。
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曾感叹:“在宇宙的秩序与和谐面前,人类不能不在内心里发出由衷的赞叹,激起无限的好奇。
”实际上,宏观的秩序与和谐源于微观的规则与对称。
通常,不同的分子具有不同的空间构型。
例如,甲烷分子呈正四面体形、氨分子呈三角锥形、苯环呈正六边形。
那么,这些分子为什么具有不同的空间构型呢?
二、复习预习
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
(1)共价键概念,分类,特征
(2)键参数的概念,意义,以及常见分子构型
三、知识讲解
考点1: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
1.轨道杂化和杂化轨道
2.甲烷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
3.杂化轨道的类型
4.杂化轨道的特点
(1)形成分子时,通常存在激发、杂化和轨道重叠等过程。
(2)原子轨道的杂化只有在形成分子的过程中才会发生,孤立的原子是不可能发生杂化的。
(3)杂化前后轨道数目不变。
(4)杂化后轨道伸展方向、形状发生改变。
(5)只有能量相近的轨道才能杂化(n s、n p)。
5.分子空间构型的确定
(1)对于AB m型分子、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数可以这样计算。
杂化轨道数n=中心原子价电子数+配位原子提供的价电子数
2。
其中配位原子中,卤素原子、氢原子提供1个价电子,硫原子、氧原子不提供价电子,即提供价电子数为0。
例如:
(2)离子的杂化轨道计算:
n=1
2(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配位原子的成键电子数±电荷数)。
考点2:苯分子的空间构型与大π键1.苯的空间构型。
江苏省兴化中学高二化学选修3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教案新课标人教版第一节共价键(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化学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离子键或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2、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δ键和π键。
3、说出δ键和π键的明显差别和一般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课前预习:1、共价键是常见化学键之一,它是指其本质是。
2、判断δ键和π键的一般规律是:共价单键是键;而共价双键中有个δ键,共价三键中有个δ键,其余为π键。
学习过程[引入]NaCl、HCl的形成过程前面学习了电子云和轨道理论,对于HCl中H、Cl原子形成共价键时,电子云如何重叠?例:H2的形成1、δ键:(以“”重叠形式)a、特征:b、种类:S-S δ键、 S-P δ键、 P-Pδ键P电子和P电子除能形成δ键外,还能形成π键2、π键[讲解]a.特征:每个π键的电子云有两块组成,分别位于有两原子核构成平面的两侧,如果以它们之间包含原子核的平面镜面,它们互为镜像,这种特征称为镜像对称。
3、δ键和π键比较①重叠方式:δ键:;π键:②δ键比π键的强度较大成键电子:δ键s-s、、π键δ键成键π键成键或键4.共价键的特征:性、性[小结]【案例练习】1、下列各组物质中,所有化学键都是共价键的是()A.H2S和Na2O2 B.H2O2和CaF2 C.NH3和N2 D.HNO3和NaCl2.对δ键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δ键不属于共价键,是另一种化学键 B.S-Sδ键与S-Pδ键的对称性相同C.分子中含有共价键,则至少含有一个δ键D.含有π键的化合物与只含δ键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不同3、乙烯分子中C-C之间有个σ键,个π键。
乙烯易发生加成反应是因为分子中C-C之间的一个键易断裂。
【课后作业】1、下列分子中存在π键的是()A.H2 B.Cl2 C.N2 D.HCl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N2分子中,两个原子的总键能是单个键能的三倍B.N2分子中有一个σ键、两个π键C.N2分子中有两个个σ键、一个π键 D.N2分子中存在一个σ键、一个π键3、下列分子中,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的是A.H2 B.CO2 C.H2O D.C2H44、在HCl分子中,由H原子的一个轨道与Cl原子的一个轨道形成一个键;在Cl2分子中两个Cl原子以轨道形成一个键。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共价键(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键能、键长、键角等键参数的概念2、能用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3、知道等电子原理,结合实例说明“等电子原理的应用”教学难点、重点:键参数的概念,等电子原理课前预习:1、键参数通常包括、与2、等电子原理的概念:3、互为等电子体的物质其(填“物理”或“化学”,下同)性质相近,而性质差异较大。
学习过程N2与H2在常温下很难反应,必须在高温下才能发生反应,而F2与H2在冷暗处就能发生化学反应,为什么?[讨论]二、键参数1.键能①概念:②单位:[阅读书33页,表2-1]1、键能大小与键的强度的关系?2、键能与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的关系?2.键长①概念:②单位:③键长越短,共价键越,形成的物质越多原子分子的形状如何?就必须要了解多原子分子中两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3.键角:例如:CO2结构为O=C=O,键角为°,为形分子。
H2O键角105°V形CH4键角109°28′正四面体[小结]键能、键长、键角是共价键的三个参数键能、键长决定了共价键的稳定性;键长、键角决定了分子的空间构型。
[板书]三、等电子原理1.等电子体:如:CO和N2,CH4和NH4+2.等电子体性质相似[阅读课本表2-3][小结]【案例练习】1、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中键能越高,键长越大,则分子越稳定B.元素周期表中的ⅠA族(除H外)和ⅦA族元素的原子间不能形成共价键C.水分子可表示为HO—H,分子中键角为180°D.H—O键键能为463KJ/mol,即18克H2O分解成H2和O2时,消耗能量为2×463KJ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键长越长,化学键越牢固B.成键原子间原子轨道重叠越多,共价键越牢固C.对双原子分子来讲,键能越大,含有该键的分子越稳定D.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共价键3、下列分子中键角最大的是()A.CH4 B.NH3 C.H2O D.CO24.与NO3-互为等电子体的是()A.SO3 B.BF3 C.CH4 D.NO25.由课本表2-1可知.H-H的键能为436kJ/mol.它所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如果要使1molH2分解为2molH原子,你认为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____.能量数值____.当两个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原子轨道重叠的程度越大,共价键的键能____,两原子核间的平均距离――键长____.【课后作业】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双原子分子中化学键键能越大,分子越牢固B.双原子分子中化学键键长越长,分子越牢固C.双原子分子中化学键键角越大,分子越牢固D.在同一分子中,σ键要比π键的分子轨道重叠程度一样多,只是重叠的方向不同2、下列物质属于等电子体一组的是()A.CH4和NH4+ B.B3H6N3和C6H6 C.F-和Mg D.H2O和CH43、三氯化磷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不是平面正三角形,下列关于三氯化磷分子空间构型理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PCl3分子中三个共价键的键长,键角都相等B.PCl3分子中的P-Cl键属于极性共价键C.PCl3分子中三个共价键键能,键角均相等D.PCl3是非极性分子4、下列单质分子中,键长最长,键能最小的是()A.H2 B.Cl2 C.Br2 D.I2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共价分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2、初步认识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3、能用VSEPR模型预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4、培养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空间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分子的立体结构;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预测分子的立体结构课前预习:1、化学式:2、结构式:3、结构简式:4、电子式:5、价电子:学习过程创设问题情境:1、阅读课本P37-40内容;2、展示CO2、H2O、NH3、CH2O、CH4分子的球辊模型(或比例模型);3、提出问题:⑴什么是分子的空间结构?⑵同样三原子分子CO2和H2O,四原子分子NH3和CH2O,为什么它们的空间结构不同?[讨论交流]1、写出CO2、H2O、NH3、CH2O、CH4的结构式和电子式;2、讨论H、C、N、O原子分别可以形成几个共价键;3、根据电子式、结构式描述CO2、H2O、NH3、CH2O、CH4的分子结构。
[模型探究]由CO2、H2O、NH3、CH2O、CH4的立体结构模型,对照其电子式,分析结构不同的原因。
[引导交流]——引出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VSEPR models)[分析]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把分子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中心原子上的价电子都用于形成共价键。
如CO2、CH2O、CH4等分子中的C另一类是中心原子上有孤对电子............)的分子。
如....(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电子对H2O和NH3中心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也要占据中心原子周围的空间,并参与互相排斥。
因而H2O分子呈V型,NH3分子呈三角锥型。
(如图)课本P40。
[应用反馈]【案例练习】1、下列物质中,分子的立体结构与水分子相似的是()A、CO2B、H2SC、PCl3D、SiCl42、下列分子的立体结构,其中属于直线型分子的是()A、H2OB、CO2C、C2H2D、P43、写出你所知道的分子具有以下形状的物质的化学式,并指出它们分子中的键角分别是多少?(1)直线形(2)平面三角形(3)三角锥形(4)正四面体4、下列分子中,各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的是()A、NH3B、CCl4C、H2OD、CH2O【课后作业】1、为了解释和预测分子的空间构型,科学家在归纳了许多已知的分子空间构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十分简单的理论模型——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这种模型把分子分成两类:一类是;另一类是。
BF3和NF3都是四个原子的分子,BF3的中心原子是,NF3的中心原子是;BF3分子的立体构型是平面三角形,而NF3分子的立体构型是三角锥形的原因是。
2、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推测下列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
BeCl2;SCl2;SO32-;SF6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2、进一步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3、能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4、采用图表、比较、讨论、归纳、综合的方法进行教学5、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重点: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教学难点:分子的立体结构,杂化轨道理论课前预习1、杂化轨道理论是一种价键理论,是为了解释分子的立体结构提出的。
2、杂化及杂化轨道:叫做杂化,称为杂化轨道。
学习过程[展示甲烷的分子模型][创设问题情景]碳的价电子构型是什么样的?甲烷的分子模型表明是空间正四面体,分子中的C—H键是等同的,键角是109°28′。
碳原子的价电子构型2s22p2,是由一个2s轨道和三个2p轨道组成的,为什么有这四个相同的轨道呢?为了解释这个构型Pauling提出了杂化轨道理论。
三、杂化轨道理论1、杂化的概念:在形成多原子分子的过程中,中心原子的若干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重新组合,形成一组新的轨道,这个过程叫做轨道的杂化,产生的新轨道叫杂化轨道。
[思考与交流]甲烷分子的轨道是如何形成的呢?形成甲烷分子时,中心原子的2s和2p x,2p y,2p z等四条原子轨道发生杂化,形成一组新的轨道,即四条sp3杂化轨道,这些sp3杂化轨道不同于s轨道,也不同于p轨道。
根据参与杂化的s轨道与p轨道的数目,除了有sp3杂化外,还有sp2杂化和sp杂化,sp2杂化轨道表示由一个s轨道与两个p轨道杂化形成的,sp杂化轨道表示由一个s轨道与一个p轨道杂化形成的。
[[讨论]:怎样判断有几个轨道参与了杂化?[讨论总结]:三种杂化轨道的轨道形状,SP杂化夹角为°的直线型杂化轨道,SP2杂化轨道为°的平面三角形,SP3杂化轨道为°′的正四面体构型。
[科学探究]:课本42页[小结]:HCN中C原子以sp杂化,CH2O中C原子以sp2杂化;HCN中含有2个σ键和2π键;CH2O中含有3σ键和1个π键【案例练习】1、下列分子中心原子是sp2杂化的是()A、PBr3B、CH4C、BF3D、H2O2、氨气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甲烷是正四面体形,这是因为A.两种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不同,NH3为sp2型杂化,而CH4是sp3型杂化B.NH3分子中N原子形成三个杂化轨道,CH4分子中C原子形成4个杂化轨道C.NH3分子中有一对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它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D.氨气分子是极性分子而甲烷是非极性分子3、用Pauling的杂化轨道理论解释甲烷分子的四面体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原子的四个杂化轨道的能量一样B、C原子的sp3杂化轨道之间夹角一样C、C原子的4个价电子分别占据4个sp3杂化轨道D、C原子有1个sp3杂化轨道由孤对电子占据【课后作业】1、下列对sp3、sp2、sp杂化轨道的夹角的比较,得出结论正确的是()A、 sp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B、 sp2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C、 sp3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D、 sp3、sp2、sp杂化轨道的夹角相等2、有关苯分子中的化学键描述正确的是A.每个碳原子的sp2杂化轨道中的其中一个形成大π键B.每个碳原子的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大π键C.碳原子的三个sp2杂化轨道与其它形成三个σ键D.碳原子的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与其它形成σ键3、根据杂化轨道理论,请预测下列分子或离子的几何构型:CO2, CO32- H2S , PH34、为什么H2O分子的键角既不是90°也不是109°28′而是104.5°?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配位键、配位化合物的概念2、配位键、配位化合物的表示方法3、采用图表、比较、讨论、归纳、综合的方法进行教学4、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教学重点:配位键、配位化合物的概念教学难点:配位键、配位化合物的概念课前预习1、配位键:2、配位化合物(简称):学习过程[创设问题情景]什么是配位键?配位键如何表示?配位化合物的概念?阅读教材,讨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