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分枝杆菌检测仪对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性监测
- 格式:pdf
- 大小:142.91 KB
- 文档页数:2
MTBDRplus技术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多药的临床应用评价潘洁茹;叶海梅;吴祖达;张宝华;郑厚建【摘要】目的评价线性探针杂交技术(简称MTBDRplus技术)对福州地区耐药结核杆菌的检测效果,并了解该地区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基因特征.方法选取246株临床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以传统罗氏药敏试验为金标准,评价MTB-DRplus技术在临床上应用的检测效果,分析耐药基因突变分布频率.结果与传统罗氏药敏试验相比较,MTBDRplus检测利福平(RIF)和异烟肼(INH)耐药性灵敏度分别为91.7%(11/12)和83.3%(15/18),MTBDRplus检测RIF和INH耐药性特异度分别为99.6%(238/234)和95.2%(217/228).12例rpoB基因存在突变的结核分枝杆菌中,58.3%rpoB基因S531L突变;26例katG和inhA基因存在突变的结核分枝杆菌中,57.7%(15/26)katG基因315突变;存在C15T位点突变的菌株仅9.1%(1/11)为INH耐药菌株.结论 MTBDRplus技术是一个敏感、特异的快速诊断耐多药结核病的有效方法,该技术在福州地区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福州市耐药结核分枝杆菌以rpoBS531L和katG S315T突变型为主.建议谨慎判断结核分枝杆菌inhA基因C15T位点突变引起的INH耐药.【期刊名称】《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年(卷),期】2019(035)006【总页数】5页(P509-513)【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耐多药;线性探针【作者】潘洁茹;叶海梅;吴祖达;张宝华;郑厚建【作者单位】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州 350004;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州 350004;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州 350004;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医院二部检验科,福州350003;连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连江 35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8耐药结核病的发生和流行成为结核病控制的重要障碍和急待解决的世界性严重公共卫生问题。
1 结核病旳病原体是哪种微生物? A.分枝杆菌B、病毒C.寄生虫D.细菌 A2 肺结核在我国民间又称为何病?A、肺痨B.阴虚病C.佝偻病D.慢阻肺 A3 肺结核患者旳哪种标本传染性最强?A、痰液B、血液C、汗液D.尿液 A4 结核病旳重要传染源是哪类病人?A、痰菌阳性旳肺结核病人B.痰菌阴性旳肺结核病人C.结核性胸膜炎病人D.各类结核病人A5 控制结核传播最重要旳措施是什么?A、注意环境卫生B. 及早发现病人、治愈传染源C. 防止用药D. 接种卡介苗 B6 人体哪些器官可以患结核病?A、除了牙齿和头发外都可以B.只有肺结核C.只有骨结核D.只有淋巴结核A7 出现如下哪些症状应怀疑肺结核病?A、咳嗽咳痰超过两周B.低热、乏力、消瘦C.痰中带血D.呼吸困难 A8 肺结核病能治好吗?A、能B、不能C.大部分能D.不懂得 C9 肺结核病人旳传染性什么时候基本消失?A、服用抗生素后2周B.通过2周旳正规抗结核治疗后C.肺结核治愈后D.传染性不会消失 B10肺结核患者初次就诊一般检查需要留取哪几份痰?A、夜间痰、清晨痰和即时痰B.夜间痰、清晨痰和午间痰C.夜间痰、午间痰和即时痰D.即时痰、清晨痰和即时痰 A11初、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在疗程满2个月时痰菌仍为阳性者, 应在治疗满几种月时增长查痰一次。
A、3B、4C、5D、6E、7 A12 肺结核病旳重要传播途径是什么? A.吸入含结核菌旳飞沫核B.与肺结核病人共餐C.与肺结核病人握手D.以上全是 A13 如下哪个不是一线抗结核药物?A、利福平B.异烟肼C.乙胺丁醇D.氧氟沙星 D14结核病开始治疗后, 症状消失了就能停药么? A.可以B.不可以C.因病人状况而异D.以上都不对 B15在结核病治疗期间, 尿液出现红色可怕吗? A.怕B.不怕 B16抗结核治疗必须遵照旳原则是什么?A、初期、联合B.初期、联合、适量、规律C.初期、联合、规律、全程D.初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 D17临床诊断耐多药结核病旳原则是什么? A.单利福平耐药;B.单异烟肼耐药;C.利福平和异烟肼同步耐药;D.利福平和链霉素耐药。
BACTEC MGIT 960快速培养及药敏在肺结核诊治中的应用评价彭亦平;谭彩萍;熊国亮【摘要】目的:探讨BACTEC MGIT-960全自动分枝杆菌检测技术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用BACTEC MGIT-960对1538例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及药敏实验,并与痰涂片抗酸染色及罗氏培养法对比。
结果 BACTEC MGIT-960培养阳性率为42.85%,显著高于涂片阳性率25.42%;BACTEC MGIT-960培养及药敏时间分别为12.5d和8.3d,显著短于罗氏培养法的34.6d和31.2d;BACTEC MGIT-960法与罗氏培养法总的培养及药敏符合率分别为91.02%(kappa=0.82)和96.02%(kappa=0.82),两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结论BACTEC MGIT-960培养及药敏技术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快速结核菌检测方法,在肺结核诊治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BACTEC MGIT 960 system for mycobacterial culture and drug sus-ceptibility test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Methods 1538 sputum samples from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were collected for mycobacterial culture and drug susceptibility testing by BACTEC MGIT 960 system ,and compare with the result by L-J (Lowenstein-Jensen) culture method and sputum smear for acid-fast staining method.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culture by BACTEC MGIT 960 system was42.847%,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25.42%by sputum smear method. The report time of culture and drug susceptibility testing by BACTEC MGIT 960 system were 12.5d and 8.3d,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of 34.6d and 31.2d by L-J method. The results of culture and drug susceptibility testingby BACTEC MGIT 960 system and L-J method showed high coincidence (kappa=0.82). Conclusions BACTEC MGIT 960 system is a ideal rapid method for mycobacterial culture and drug susceptibility test and has good application value.【期刊名称】《江西医药》【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3页(P21-22,30)【关键词】BACTEC MGIT 960;结核分枝杆菌;肺结核【作者】彭亦平;谭彩萍;熊国亮【作者单位】江西省胸科医院内三科,南昌 330000;江西省胸科医院内三科,南昌 330000;江西省胸科医院检验科,南昌 3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21目前临床用于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的主要方法是痰涂片抗酸染色、L-J培养(慢培)及药敏试验。
肺结核的结核病菌耐药与耐药性监测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其特点是呼吸系统的病变。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问题日益突出,给结核病的治疗带来了挑战。
因此,耐药性监测成为了预防和控制结核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耐药性的定义与分类耐药性是指病原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抗性能力,即在抗生素的作用下仍然能够生存和繁殖。
根据结核病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情况,可将耐药性分为多药耐药性(MDR)、广谱耐药性(XDR)和极耐药性(XXDR)。
1. 多药耐药性(MDR):多药耐药性是指结核分枝杆菌对两种最常用的一线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
这意味着治疗者在使用这两种药物时,无法有效地抑制结核菌的生长和复制。
2. 广谱耐药性(XDR):广谱耐药性是指结核分枝杆菌除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外,还对氟喹诺酮类和吡嗪酰胺等次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
广谱耐药性的出现限制了结核病的治疗选择,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疾病传播的风险。
3. 极耐药性(XXDR):极耐药性是指结核分枝杆菌对目前所有已知抗结核药物耐药,除了抗结核药物,还对其他许多抗生素和化学药物也表现出耐药性。
这种情况下,治疗极耐药结核病的难度非常大,甚至几乎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案。
二、耐药性的产生原因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主要是由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引起的。
1. 不规范的抗结核药物应用:抗生素的滥用和不恰当使用是导致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患者自行购买和使用药物、药物不规范的配方和使用方式等都可能导致耐药菌株的出现。
2.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配伍:在治疗结核病时,合理配伍和使用抗结核药物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由于抗菌药物的复杂性和副作用,不同抗结核药物的合理搭配并非易事,而错误的配伍可能会加速结核菌的耐药产生。
三、耐药性监测的意义与方法耐药性监测是指对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进行系统的监测和评估。
其主要意义在于:1. 指导临床用药:耐药性监测可以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帮助医生选择有效的抗结核药物。
结核病防治知识答案[单项选择题] 1、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是哪类病人?A、痰菌阳性的肺结核病人B、痰菌阴性的肺结核病人C、结核性胸膜炎病人D、肺外结核病人标准答案A[单项选择题] 2、每年的哪一天定为世界结核病防治日?A、3月24日B、12月1日C、3月15日D、5月20日标准答案A[单项选择题] 3、结核病开始治疗后,病症消失了就能停药么?A、可以B、不可以C、因病人情况而异D、以上都不对标准答案B[单项选择题] 4、我国肺结核属于哪类法定报告传染病?A、甲类B、乙类C、丙类D、未列入法定传染病标准答案B[单项选择题] 5、抗结核治疗必须遵循的原那么是什么?A、早期、联合B、早期、联合、适量、规律C、早期、联合、规律、全程D、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标准答案D[单项选择题] 6、第一个用于治疗结核病的药物是?A、利福平B、异烟肼C、链霉素D、乙胺丁醇标准答案C[单项选择题] 7、感染结核菌,是否发病主要取决于?A、身体的抵抗力B、感染的时间长短C、是否与传染性病人在一起D、感染时的年龄标准答案A[单项选择题] 8、肺结核在我国民间又称为什么病?A、肺痨B、阴虚病C、佝偻病D、慢阻肺标准答案A[单项选择题] 9、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我国结核病发病人数居世界第几位?A、第四位B、第三位C、第二位D、第一位标准答案B[单项选择题] 10、环丝氨酸本身不易产生耐药性,还可以防止细菌对哪种药物的耐药?A、吡嗪酰胺B、帕司烟肼C、丙硫异烟胺〔或乙硫异烟胺〕D、左氧氟沙星标准答案C[单项选择题] 11、初、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在疗程满2个月时痰菌仍为阳性者,应在治疗满几个月时增加查痰一次。
A、3B、4C、5D、6E、7标准答案A[单项选择题] 12、肺结核患者初次就诊一般检查需要留取哪几份痰?A、即时痰、夜间痰和清晨痰B、夜间痰、清晨痰和午间痰C、夜间痰、午间痰和即时痰D、即时痰、清晨痰和即时痰标准答案A[单项选择题] 13、结核菌素试验广泛应用于?A、结核感染调查B、结核病密切接触者筛查C、肺结核患者临床辅助诊断D、以上都是标准答案D[单项选择题] 14、医疗机构对于发现的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应于几小时内进行传染病网络直报?A、城镇医疗机构6小时B、农村医疗机构12小时D、24小时标准答案D[单项选择题] 15、正在治疗的学生肺结核病患者可以继续上学吗?A、不可以B、病症消失就可以C、边吃药边上学D、传染性消失后,根据结核病定点医院的诊断证明方可上学标准答案D[单项选择题] 16、中国防痨协会的会员包括那几种?A、个人会员和单位会员B、只有个人会员C、只有单位会员D、只有企业会员标准答案A[单项选择题] 17、判断卡介苗接种成功的常用方法是什么?A、结核菌素〔PPD〕试验B、X光检查D、以上都不是标准答案A[单项选择题] 18、肺结核病诊断“金标准〞是什么?A、胸部X线B、胸部CTC、结核菌素试验D、痰结核菌检查标准答案D[单项选择题] 19、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方案调整指征哪项不是?A、患者依从性差B、患者发生较为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响C、药敏试验结果提示方案存在缺陷,治疗失败D、治疗细菌学阴转标准答案D[单项选择题] 20、人体哪些器官可以患结核病?A、除了牙齿和头发外都可以B、只有肺结核C、只有骨结核D、只有淋巴结核标准答案A[单项选择题]21、2021年?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指南?提出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化疗方案环丝氨酸至少应用疗程为?A、10个月B、16个月C、18个月[单项选择题] 22、2021版?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指南?中指出由于哪两种药物组合通常会导致较高的胃肠道不良反响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生率,因此,只有在需要3种第4组药一起使用时,这2种药物才会被联合应用。
吉大一院基因诊断中心即将开展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的快速检测结核病被列为我国重大传染病之一,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
我国是全球结核病第三大国,结核病一直居甲乙类传染病的首列,感染率超过44%,每年新发结核患者高达92万,死亡人数近4万,耐药结核近10万。
对于活动性结核和耐药结核的早发现、早治疗仍是结核防控的重中之重。
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包括涂片、培养和基因检测涂片镜检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最普遍采用的方法,但由于敏感性低,特异性较差,无法区分结核和非结核分枝杆菌,而导致患者被“漏检”的比例较高。
培养和药敏试验,可以对结核菌和耐药菌株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但耗时较长,整个流程需要2-3个月,会导致患者不能及时得到隔离和精准治疗,从而使耐药菌在人群中更广泛的传播。
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含利福平耐药)快速检测,是WHO和我国结核临床诊疗指南推荐的活动性结核和耐药结核快速检测的首选方法。
检测时间2小时,样本随来随检,可同时检测利福平耐药情况,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高,可使患者得到及时转诊和精准治疗。
吉大一院基因诊断中心基因诊断中心现即将开展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快速检测含利福平耐药的基因检测,应用美国全自动病原体快速检测系统—GeneXpert®系统快速、准确检出结果,能直接从病人新鲜痰液里同时检测出结核分枝杆菌及利福平是否具有耐药性,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金标准。
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快速检测的优势:1、高效:一份样品、单次检测即可鉴别诊断结核分支杆菌和非结核分支杆菌2、灵敏:结核分枝杆菌检出限高达10个菌/PCR反应(非结核分枝杆菌检出限高达100个菌/PCR反应)3、快捷:检测全过程只需2个小时4、可靠:1015例临床验证,特异性达98.9%,菌阳检出率达97%美国全自动病原体快速检测系统—GeneXpert®系统除了可以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含利福平耐药)快速检测,还可以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DNA)检测、艰难梭菌核酸(DNA)检测。
结核杆菌及其耐药性快速检测一、结核杆菌及其检测方法介绍结核分枝杆菌,又被称作结核杆菌,它是引发结核病的病原细菌。
主要通过呼吸系统结核患者传播,能够侵犯全身各个器官,最常见的为肺结核。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算,全球每年增加的结核病人大约在800万左右,死于结核病的人大约在300万左右,全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也就是大约17亿人曾经感染过结核杆菌。
在发展中国家,目前结核病的发病概率依然在持续地上升,在发达国家的病人也是有所上升的,比较常见于高危人群中(比如慢性酒精中毒的人、感染过HIV的病人、滥用药物的人以及无家可归的人)。
在控制结核的过程中,建立敏感、快速、特异的检测结核杆菌的手段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直到目前为止,结核的诊断依然主要依靠透视检查、临床症状、痰标本镜下检查、结核菌素试验或者痰标本结核杆菌培养等。
通过临床症状以及透视检查不能够发现早期的结核病人,并且特异性不是很强;结核菌素试验的特异性不是很强,阳性也只能说明在以前有否暴露在分枝杆菌下;痰标本镜检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也不能达到要求;培养的方法来分离结核杆菌是判断结核的重要标准,但是常规的培养方法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一般需要几个周的时间。
近年来,结核杆菌(包括牛型、人型、非洲型)在快速检测方面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主要包括基因扩增技术和改良液体培养方法。
建立准确、快速的耐药性检测方法,能够有效指导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式,及时判断治疗是否成功,并且是否产生了耐药性,也有利于展开大规模的结核杆菌的耐药性调查。
之前基于培养方法来检测结核杆菌的耐药性,耗时比较长,并且结果不一定准确,这些年来,耐药性的快速检测方法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大体包括:噬菌体检测方法、改良液体培养方法以及基因检测方法等。
二、结核杆菌的快速检测方法(一)改良液体培养方法这些年来,已经建立了多种多样的改良液体培养方法,大大缩短了培养所需要的时间,这类的试剂盒包括了Bactec 9000MB、Bactec 460TB以及MGIT等。
肺结核的结核病的治疗监测与疗效评估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其症状包括咳嗽、咳痰、胸痛等。
为了确保患者的有效治疗,监测和评估疗效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肺结核治疗监测的方法以及如何评估疗效。
一、治疗监测方法治疗监测方法是确保肺结核患者得到恰当治疗和达到理想疗效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监测方法:1. 痰液培养痰液培养是一种重要的治疗监测方法。
通过检测痰液中的结核菌数量和繁殖情况,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得到有效治疗。
痰液培养和药敏试验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患者对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情况,从而调整治疗方案。
2. 影像学检查胸部 X 光和 CT 扫描是另一种常用的监测方法。
这些影像学检查可以评估肺部病变的程度、病变范围以及其与治疗的关系。
影像学检查对于及时发现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调整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3. 化验指标血常规、生化指标等化验指标也是治疗监测的重要手段。
例如,监测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和 C 反应蛋白水平可以判断结核活动性的程度。
其他指标如肝功能、肾功能等也是用来评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状况。
二、疗效评估在治疗监测后,医生需要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估,以确定疗效是否符合预期,进一步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疗效评估方法:1. 症状改善观察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是最直观的疗效评估方法。
症状如咳嗽、咳痰、胸痛等是否减轻,以及体温是否恢复正常可以作为评估的依据。
2. 影像学复查通过对比首次影像学检查和治疗一段时间后的影像学结果,可以评估病变的变化情况。
病变的缩小、消失等是治疗有效性的指标。
3. 实验室指标监测患者的血常规、生化指标等化验指标是否恢复正常,也是疗效评估的重要手段。
比如,白细胞计数和 C 反应蛋白水平是否降低,炎症指标是否恢复正常等可以用来判断治疗效果。
4. 痰液培养痰液培养和药敏试验是评估治疗疗效的重要方法。
如果痰液培养结果为阴性,表明患者的结核菌已经逐渐消失,治疗效果较好。
总结:肺结核的治疗监测与疗效评估在确保患者得到恰当治疗和疗效评估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肺结核属于肺部慢性传染疾病,临床发病率高,该病的主要致病菌为结核分枝杆菌,病程相对较长,会向全身多个脏器累及。
菌阴肺结核指的是通过一次结核杆菌培养以及三次痰涂片检查,结果均显示为阴性的肺结核患者,具有较低的传染性。
大多数患者不了解菌阴肺结核的相关性知识,如果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诊断、治疗,患者的病情就会延误,继而转变为阳性,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不利影响。
目前,临床中对于菌阴肺结核的特异性诊断措施相对缺乏,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痰或呼吸道采集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检验。
近年来,结核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筛选出一种能有效确诊早期结核病的检验方法十分重要。
目前临床上应用于辅助结核病诊断的检验方法以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和抗酸染色涂片为主,其中培养法作为结核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具有准确性高、特异性高的优势。
结核分枝杆菌痰的分离培养,消耗时间较长,如果利用固体改良罗氏培养基进行培养,一般会需要至少20d,最长可需要60d,如果使用先进的全自动分枝杆菌进行检测,至少需要7d,至多需要20d。
实验室一般会通过痰涂片法进行检测,该方法的操作相对简单,价格较低,但是,操作费时,在基层痰检实验室涂片量过大的时候,一天内无法得到实验结果,这种现象无法满足目前的结核病防治工作。
近些年来,随着染色技术的逐渐先进,荧光染色技术作为新型的实验手段,已经在医学科学领域中广泛应用。
目前,涂片染色法已经成为无菌体液的主要检查方法,但是,通过传统制片以及染色法的检出率相对较低,误诊率以及漏诊率较高。
主要是因为染色时制片以及标本固定环节容易出现误差,而细胞沉淀仪法、改良的抗酸染色法、萋-尼氏抗酸染色法、金胺O荧光染色法、PCR等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
传统方法:获取痰标本后,排除口水痰,然后纳入研究范围,确认纳入的当天,需要在每份痰标本相同位置,取两份,制成痰涂片。
离心处理标本,再在洁净的玻片上涂抹沉渣,涂完一层之后,使其自然干燥,再次涂抹,形成厚涂片,先使用萋尼抗酸染色法进行染色,随后使用石炭酸复红溶液初染,再使用盐酸酒精脱色,然后用美兰复染,寻找红色区域,待涂片干燥后置于显微镜镜检,于蓝色背景中寻找红色的杆状、分枝状细菌。
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及检测方法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累及肺部,但也可侵犯其他器官。
然而,近年来出现了结核分枝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给结核病的防治带来了巨大挑战。
本文将就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机制以及常用的检测方法进行论述。
一、耐药性机制1.多重耐药(MDR)多重耐药是指结核分枝杆菌对两种最主要的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和利福平同时产生耐药现象。
这种耐药形式使得传统治疗手段无法有效控制感染,并且增加了传播风险。
2.延迟耐药(XDR)延迟耐药是在MDR基础上,又产生对氟喹诺酮类等二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
这使得治疗选择更加有限,且通常需要使用更昂贵和毒副作用更大的抗结核药物。
3.全耐药(TDR)全耐药是指对所有一线和二线抗结核药物都产生耐药现象,这种情况下仅能依靠其他的药物才能进行治疗。
然而,这些替代治疗方案费用昂贵且可行性有限。
二、检测方法1.传统的抗生素敏感性测试传统的抗生素敏感性试验使用培养分枝杆菌,并将其接种于含有抗生素的琼脂平板上。
通过观察细菌在不同浓度抗生素下的生长情况来判断其对该抗生素是否具有耐药性。
尽管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其确诊时间较长,且容易出现误判。
2.分子检测方法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利用PCR技术可以更快速地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基因突变。
这种方法通过检测与耐药性相关基因序列的存在与否来确定细菌对特定抗生素是否具有耐药性。
由于PCR技术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它已成为常用的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检测方法之一。
3.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利用荧光标记的结核分枝杆菌单个细胞对特定抗生素的反应进行测定。
通过测量细胞内荧光信号的变化来判断其对抗生素是否产生了耐药性。
这种方法具有高通量和快速的优势,但需要对样本进行前期处理以获得单个菌落。
4.质谱法质谱法利用MALDI-TOF质谱仪检测结核菌代谢产物图谱与数据库匹配,从而快速确定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