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兽药残留检测技术磺胺类
- 格式:pptx
- 大小:307.13 KB
- 文档页数:58
磺胺类药物残留的检测一、实验原理磺胺类药物是对氨基本磺酰胺及其脱胺官能团上的氢原子被其他集团取代的一系列衍生物的总称,绝大多数的磺胺药物都含有芳伯胺基,芳伯胺基可与多种芳醛(如对二甲基苯甲醛)在酸性溶液中缩合成有色的锡夫氏碱改锡夫氏碱的吸光值(该锡夫氏碱溶液最大吸收波长为450nm )再一定浓度范围内符合朗伯比尔定律,因而可用分光光度计测其含量.二、实验原料:鲜牛奶三、实验仪器与试剂: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显色剂、亚铁氰化钾溶液、乙酸锌溶液、磺胺二甲基标准应用液。
容量瓶。
分光光度计等四、实验方法:1. 磺胺二甲基嘧啶标准应用液的配制:分别准确称取磺胺二甲基嘧啶标准品30mg 溶于100ml 水中,充分摇匀后分别各取20ml 于100ml 容量瓶中。
再加入20ml ,摇匀,各加入50ml 亚铁氰化钾,摇匀后再加入50ml 乙酸锌溶液,然后各用水稀释至100ml ,用定量滤纸过滤,得磺胺二甲基嘧啶标准应用液备用(各取5ml 标液于25ml 容量瓶定容)。
2. 标准曲线制作:分别取上述标准液0 、0.5、 1.0、 1.5、 2.0、 2.5ml 于25ml 容量瓶中加入1.5ml 显色剂显色,然后用水定容,以空白为参比调零,再450nm 处测定其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以磺胺二甲基嘧啶为横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 样品检测:准确取10ml 样品于(盛有10ml 水的小烧杯中,摇匀后取1ml )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9ml 水)摇匀加入1ml 亚铁氰化钾溶液,摇匀后再加入1ml 乙酸锌溶液,然后用水定容,用定量滤纸过滤至另一个小烧杯中,准确取5ml 于25ml 容量瓶中,加入1.5ml 显色剂显色,用水定容,以空白为参比调零,再450nm 侧吸吸光度,再标准曲线上查出待测样品的微克数m4. 计算:含量(μg/ml )=1051000⨯⨯V m )( 五、实验结果记录。
教学案例库——兽药残留检测教学案例一磺胺类药物代谢产物残留的检测技术教学案例名称:猪肝中磺胺类药物代谢产物残留的检测教学案例描述:该案例主要讲解水产品中磺胺类药物代谢产物残留的检测方法,适用于进行该项目检测的食品企业,以及进行兽药残留检测项目教学的高职学校。
主要内容:1)猪肝中磺胺类药物代谢产物残留的检测意义2)猪肝中磺胺类药物代谢产物残留的检测方法3)高效液相色谱的使用4)检测报告的出具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熟悉磺胺类药物代谢产物的检测方法2)熟悉高效液相色谱的原理3)磺胺类药物代谢产物检测报告构成4)内标法及外标法定量2、能力目标1)正确进行溶液的配制和稀释2)熟练进行样品的制备3)熟练使用高效液相4)标准曲线的绘制5)独立完成磺胺类药物代谢产物的检测工作6)正确书写检测报告适用对象:高职学生知识准备:(一)磺胺类药物代谢产物的危害磺胺类药物是兽医临床上使用最广的一类化学合成抗菌药,主要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和某些原虫病的预防和治疗。
但使用不合理很容易造成组织中的残留和蓄积,许多国家和组织规定了其最高残留限量(MRL)为0.1μg/g,甚至不得检出。
在摄食残留有磺胺类药物的肉品是一个长期低剂量吸收磺胺类药物的过程,而细菌对磺胺药较易产生抗药性,当剂量、疗程不足时更易发生。
其中以葡萄球菌最易产生,其次为痢疾杆菌、大肠杆菌、肺炎球菌和链球菌,同时各种磺胺药间有交叉抗药性。
人体内蓄积到一定程度时,有严重的毒副作用,会破坏人的正常免疫机能和造血系统。
损害人体泌尿系统,容易在肾小管内析出结晶,损伤肾小管引起结晶尿、血尿、蛋白尿,重者可发生尿少、尿闭甚至尿毒症。
多数磺胺类药抗菌谱广,易抑制肠道正常寄生细菌的生长,造成某些维生素的缺乏。
此外,磺胺药还可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引起溶血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反应,还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头晕、头痛、全身乏力等,并可引起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磺胺药也是较多引起药物过敏的药,严重者引起甚至可引起剥脱性皮炎。
畜禽肉中磺胺类药物残留的检验方法食品安全检验手册108本方法可以检验畜禽肉、鸡蛋中磺胺嘧啶(SD),磺胺间甲氧嘧啶(SMM),磺胺二甲氧嘧啶(SDM),磺胺二甲嘧啶(SM2),磺胺甲噁唑(SMZ)和磺胺喹噁啉(SQ)的残留。
1. 原理样品中磺胺类药物经乙腈+三氯甲烷(10V+1V)提取后,又经过液—液分配转入水层进行净化后,用具紫外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外标法定量。
2. 试剂和材料以下所用试剂,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分析纯试剂,水为重蒸水。
(1) 乙腈(优级纯,作流动相用)。
(2) 甲醇(优级纯)。
(3) 正己烷。
(4) 三氯甲烷。
(5) 乙腈+三氯甲烷(10V+1V)。
(6) 乙腈+三氯甲烷(2V+1V)。
(7) 硫酸钠。
(8) 硫酸钠溶液:2%水溶液(m/V)。
(9) 标准溶液①标准储备液:准确称取磺胺嘧啶(SD),磺胺间甲氧嘧啶(SMM),磺胺二甲氧嘧啶(SDM),磺胺二甲嘧啶(SM2),磺胺甲噁唑(SMZ)和磺胺喹噁啉(SQ)各10.0mg,分别用乙腈溶解,并用乙腈定容至10.0mL。
摇匀。
即得各1.0mg/mL的标准溶液。
②混合标准工作液:分别吸取上述溶液各1.0mL于100mL容量瓶中,并用流动相稀释,摇匀。
然后吸取此液0,0.05,0.10,0.25,0.50,1.0mL各放入10mL容量瓶中,各加流动相至刻度,摇匀,即得含6种磺胺的标准系列溶液。
3. 仪器和设备(1) 高效液相色谱仪,具紫外检测器。
(2) 超声波发生器。
(3) 涡流混匀器。
(4) 离心机。
(5) 旋转蒸发仪。
4. 测定步骤(1)试样处理:称取5.0g绞碎后的试样,置于塑料管中,加入约1g硫酸钠,乙腈+三氯甲烷(10V+1V)20mL,超声提取15min,2500r/min离心3min,过滤取滤液于蒸发瓶中,残渣再加乙腈+三氯甲烷(10V+1V)20mL,超声提取15min,2500r/min离心3min,过滤合并滤液于蒸发瓶中,于<40℃水浴旋转蒸发仪上蒸发至干(如果量大,可分两次蒸)。
农牧发[2001]38号动物源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动物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动物性食品中磺胺嘧啶(SD)、磺胺间甲氧嘧啶(SMM)、磺胺地索辛(SDM)、磺胺二甲嘧啶(SM2)、磺胺甲氧嗪(SMP)、磺胺甲恶唑(SMZ)、磺胺喹恶啉(SQ)单个或混合物残留量检验的制样和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动物性食品(鸡肌肉和鸡肝脏)中磺胺嘧啶(SD)、磺胺间甲氧嘧啶(SMM)、磺胺地索辛(SDM)、磺胺二甲嘧啶(SM2)、磺胺甲氧嗪(SMP)、磺胺甲恶唑(SMZ)、磺胺喹恶啉(SQ)单个或混合物残留量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1-20001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ISO/IEC Directives, Part 3, 1997, Rules for the structure and drafting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NEQ)GB/T 2000 1.4-88 标准编写规则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 (ISO 78-2, Chemistry-Layout for standards-Part2: Methods of chemical analysis, MOD)GB/T 8170-87 数值修约规则GB/T 6682-199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则和试验方法3 制样3.1 样品的制备将组织样品解冻,剪碎,置于组织匀浆机中高速匀浆。
3.2 样品的保存- 20℃冰箱中贮存备用。
4 测定方法4.1方法提要组织样品经乙腈提取,正己烷分配,再经碱性氧化铝SPE柱净化后,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在270nm处检测。
鸡蛋兽药残留检测项目
鸡蛋兽药残留检测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鸡蛋中磺胺类药物的检测:磺胺类药物是一类广泛应用于牲畜、家禽养殖业中的抗生素,在排泄物和鸡蛋中容易留下残留。
这类药物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因此需要对鸡蛋中的磺胺类药物进行检测。
2. 鸡蛋中喹诺酮类药物的检测: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种广泛使用于畜禽养殖中的抗生素,其在鸡蛋中容易留下残留。
这类药物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因此需要对鸡蛋中的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检测。
3. 鸡蛋中氯霉素的检测:氯霉素是一种广泛使用于畜禽养殖中的抗生素,其在鸡蛋中也容易留下残留。
这类药物对人体有很大危害,因此需要对鸡蛋中的氯霉素进行检测。
4. 鸡蛋中瘦肉精的检测:瘦肉精是一种药用增肥剂,其在鸡蛋中容易留下残留。
这类药物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因此需要对鸡蛋中的瘦肉精进行检测。
5. 鸡蛋中红霉素的检测:红霉素是一种广泛使用于家禽养殖中的抗生素,其在鸡蛋中也容易留下残留。
这类药物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因此需要对鸡蛋中的红霉素进行检测。
磺胺类药物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与检测核心提示:摘要:磺胺类药物是一类广谱抗菌药,临床上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还常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动物生产中长期应用。
然而,磺胺药会引起人过敏性反应,且可能有致癌性。
因此,磺胺类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使其在摘要:磺胺类药物是一类广谱抗菌药,临床上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还常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动物生产中长期应用。
然而,磺胺药会引起人过敏性反应,且可能有致癌性。
因此,磺胺类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使其在动物性食品中残留引起生态环境污染和人类健康危害的潜在威胁已倍受关注。
因此,研究出一种操作简便、快速、灵敏的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对于畜产品的安全具有实际意义。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作为一种免疫学检测技术不仅具有上述优点,而且准确性好、特异性强、检测成本低,还可用于大批量样品的检测。
而单抗在试剂的标准化及抗体的大量供应上明显优于多抗,所以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应用在药残检测上是主要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磺胺;动物性食品;残留;免疫学;检测磺胺类药物(sulfnaides ,SAs)是一类具有对氨基苯磺酰胺结构的化学治疗药物,是畜禽抗感染治疗中使用的重要药物之一。
SAs的作用机理是干扰细菌酶系统对氨基苯甲酸(PABA)的利用,影响细胞核蛋白质的合成,抑制细菌的繁殖。
其抗菌谱广,能抑制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
因具有性质稳定、价格低廉、使用方便,联合抗菌增效剂效果可提高数倍,常以亚治疗浓度的药物做为饲料添加剂来预防疾病的发生,提高饲料的转化率,促进动物生长,常用的SAs有十几种。
但不合理的使用会造成过敏、脑神经损害,耐药菌株增加等危害。
为了保证食品安全,欧盟对牛奶和肉类食品中的磺胺类药物制定了最高允许量,即单个磺胺类药物的浓度不得超过25 μg/kg,磺胺类药物总量不得超过100 μg/kg[1]。
1 SAs性质概述1.1 理化性质磺胺类药物的母核结构式如图1,N1含有磺酰胺基,有弱酸性。
动物性食品中磺胺类兽药残留及检测方法概述摘要:动物性食品中的兽药残留问题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
本文主要介绍了磺胺类兽药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现状、原因及危害,概述了磺胺类兽药的常用分析方法。
关键词:磺胺;兽药残留;危害;检测方法随着全球食品贸易国际化,食品安全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其中动物性食品中的兽药残留问题已成为关注的焦点。
磺胺类兽药是畜禽抗感染治疗中的重要药物,是畜牧养殖业中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1】,磺胺类药物经各种给药途径进入动物体内后,可转移到肉、禽、蛋和乳等动物性食品中,使用不合理很容易在动物组织中造成残留。
近儿十年来,磺胺类兽药残留现象非常严重,经常在畜禽和水产品中出现。
食用磺胺类药物残留超过限量的动物性食品,对人体健康会产生多种危害。
因此,作为动物性食品安全监测技术支撑的各种检测技术的研究已引起国内的高度重视。
一、磺胺类兽药残留原因与危害1、引起残留的原因(1)养殖业使用标有停药期的动物用药品及含药饲料添加剂后,未遵守停药期就将禽畜、水产品类及乳蛋品等出售,这是造成药物残留最主要的原因。
(2)在治疗动物疾病时错误用药,如用药量、给药途径、用药部位以及用药种类等不符合用药指标,有可能延长药物在体内残留时间,从而增加休药天数。
2、对人体的危害人类经常食用磺胺类药物残留的动物性食品,就可能引起磺胺类药物在人体内蓄积,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产生很大危害。
主要表现为肾脏损伤,过敬反应,抑制造血系统,细菌抗药性。
有资料表明,磺胺二中喘唳在连续给药中能够诱发啮齿动物屮状腺增生及屮状腺滤细胞腺癌,具有潜在的致癌性【2】。
实验发现,在胎儿器官形成期和哺乳期接触磺胺二屮喘唳]o使子代大鼠呈现先天性中状腺功能低下的表现【3二、动物源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的最高残留限量各国政府对磺胺类药物在动物性食品中使用严格规定了最高残留限量(MRL)。
LI前中国、欧盟、美国、日本等均将磺胺类药物列为动物饲养过程中限制使用的药物。
磺胺类药物在猪肉中的残留检测——样品前处理改善方法1、合作实验单位:浙江省兽药饲料监察所、浙江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2、依照方法:国家农业行业标准 NY5029—20013、样品:猪肉4、国标规定的提取和纯化过程如下:称取组织样品5g(精确到0.1g),加入乙腈25ml,无水硫酸钠少许(血清除外),匀浆后,以3000r/min 的速度离心5min。
分离后的残渣再用25ml 乙腈处理,振荡10min 后,以3000r/min 的速度离心5min。
合并两次的上清液,加入正己烷30ml,振荡10min 后,以3000r/min 的速度离心5min,取下层液体,加入正丙醇10ml,50 摄氏度下减压干燥(1),残留物用95%乙腈3ml 溶解,过Sep Pak 氧化铝B 柱。
用95%乙腈5ml 过柱,不收集,再用70%乙腈10ml 洗脱后,洗脱液中加入5ml 正丙醇,50C 下减压干燥(2)后,残留物用2.0ml流动相溶解,所制样液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检测。
5、目前使用的仪器:BUCHI 旋转蒸发仪R-200+VACCUMBRAND 真空隔膜泵 2 套6、实验过程中碰到的问题:1) 处理的样品数量大,平均每天处理60 个样品,每次20~30ml样品量;每天同时用 2 套旋转蒸发仪处理,2 个人平均每人每天处理30 次,每次蒸发大概需要8~10min(不含中间转换时间)。
操作过程繁琐、时间长。
2) 无法进行真空度控制,样品在蒸发过程中容易暴沸。
并且溶液来不及冷凝全部被带到真空泵中。
7、解决方案:使用的仪器:BUCHI 12 位快速蒸发仪(Multivapor12)+BUCHI 真空隔膜泵(V-700)带真空控制器(V-855)选择的实验:因为第二步减压干燥是含有30%的水较难蒸馏,所以我们直接选择了第二步来做实验。
蒸发的溶液:样品+10ml 70%乙腈(30%水)+5ml 正丙醇,大概20ml处理的样品数量:一次12 个操作过程:1) 仪器连接、准备完毕,Multivapor12 预热到50C。
2020年第02期磺胺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方便安全、疗效确定等优势,由于基层养殖人员受文化水平、专业技能、食品安全和信息传递不畅等原因影响,磺胺类药物被滥用现象十分严重,不仅影响养殖业的发展,因其残留随动物性食品进入人们的食物链,对人类健康也构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在我国动物性食品检测中,磺胺类兽药残留量监测为常规项目,需要采用科学方法进行检测。
1磺胺类药物残留前处理动物性食品拥有复杂基质,同时磺胺类药物呈酸碱两性,极性较高,通常采用有机溶剂进行提取,目前有多种前处理方法可采用。
在猪肉中提取磺胺类药物,可采用液液萃取法,利用不相溶的溶剂将化合物多次转移萃取,回收率能够达70.1%~90.4%。
采用固相萃取法,只需要少量溶剂就可以获得较高回收率,可使用碱性氧化铝柱、HLB 柱等,拥有良好净化效果。
采用固相微萃取方法,能够从样品中直接萃取富集目标化合物,高效、简单,与LC-MS 技术联用能够取得良好效果。
存在大量纯化特异性抗体,可以采用免疫亲和色谱法实现目标物质富集和净化,对多种磺胺类药物平均回收率能够达到62%~104%。
2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在磺胺类药物兽药残留检测方面,根据检测时间、精确性和方便性等方面的要求,可分为实验室检测和现场快速检测两类。
2.1.1高效液相色谱法实验室检测通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在高压条件下使被检测物在流动相内与固定相实现反复交换,根据排阻差异对物质进行分离检测。
在磺胺类药物检测上,通常采用荧光检测器、二极管列阵检测器等,分别需要在405~420nm 和263nm 、267nm 或268nm 波长下开展检测工作,荧光检测灵敏度和选择性较高,但样品需要经过衍生化处理,操作复杂,后一种灵敏度较低,但可以获得任意波长色谱图。
在肉类、水产品、奶类中的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上,多采用液相色谱法实现高通量筛查,灵敏度高,如采用荧光检测器对鸡肉中16种磺胺类药物进行检测,药物质量度在0.13~67.89μg/mL 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