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知识及用药
- 格式:ppt
- 大小:2.30 MB
- 文档页数:65
皮肤科用药及其药理皮肤科用药皮肤病概论皮肤病主要有感染性皮肤病,包括病毒性、细菌性、真菌病等,性传播疾病属于感染性皮肤病;变态反应或免疫相关性皮肤病,包括皮炎、湿疹、特异性皮炎、银屑病、扁平苔癣、血管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天胞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等获得性大疱性皮肤病及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等结缔组织病。
皮肤病的药物治疗,包括外用局部治疗及内服药物系统治疗。
系统用药如抗真菌药、抗细菌药、抗组胺药、免疫抑制、糖皮质激素类等。
外用药物治疗如皮肤科常用的抗炎药、免疫调节药、清洁剂、抗真菌药、抗病毒药、角质剥脱药等。
第一篇系统用药第一章抗真菌药物真菌系真核生物,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和细胞器,细胞壁含甲壳质、纤维素或其他葡聚糖。
真菌感染可分为浅部和深部感染两类。
治疗真菌感染的药物有酮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咪康唑、克霉唑、特比萘芬、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B脂质体、制霉菌素、灰黄霉素、氟胞嘧啶、碘化钾、大蒜素分类代表药作用机制多烯类两性霉素B 药物与真菌细胞膜上的麦角甾醇结合导致细胞表面形成许多小孔,膜通透性增加,细胞内成分外漏而导致真菌细胞死亡烯丙胺类特比萘芬高度特异性地抑制角鲨烯环氧化酶,使角鲨烯积聚、麦角甾醇的合成受阻,从而引起真菌死亡氮唑类氟康唑、伊曲抑制真菌P450酶,抑制真菌细胞麦角甾醇合成,使通透性增康唑、咪康唑加嘧啶类氟胞嘧啶转变成氟尿嘧啶,抑制胸苷酸合成酶,干扰DNA合成抗生素类灰黄霉素渗入皮肤角质层与角蛋白结合,干扰真菌有丝分裂与核酸合成,阻止真菌继续侵入。
第二章抗病毒药物病毒为寄生于细胞内的微生物,其直径为20,30 nm,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系统进行增殖、复制。
导致人类疾病的病毒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两大类。
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更昔洛韦、泛昔洛韦、阿糖腺苷、利巴韦林、聚肌胞、齐多夫定、拉米夫定、膦甲酸钠第三章抗真菌类药物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苯唑西林钠、氨苄西林、羟氨苄西林、头孢拉定、头孢呋辛钠、头孢噻肟钠、头孢他啶、头孢曲松钠、头孢哌酮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大观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琥乙红霉素、四环素、米诺环素、多西环素、林可霉素、克林霉素、万古霉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第四章抗痤疮类药物多西环素、甲氧苄啶、米诺环素、甲硝唑、林可霉素、替硝唑、克林霉素、丹参酮替硝唑【药理】本药为甲硝噢的衍生物,作用机制与甲硝吐相似,特点是:体外抗菌和抗寄生虫的活性较甲硝挫高,起效时间快,且毒副作用低于甲硝哩o已有一些医院、厂家将本药制成外用药治疗座疮、酒渣鼻。
皮肤科常用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皮肤健康,而皮肤科作为一个重要的医学领域,在皮肤疾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皮肤科治疗中,如何选择合适的药物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皮肤科常用药,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概述皮肤科药物根据其药理作用和临床效果可分为多种类型,包括外用药、内用药和注射剂等。
其中,外用药与内用药是皮肤科常见的治疗方法。
外用药多用于局部治疗,作用于皮肤病灶,药物较为安全,体内吸收小,不易引起副作用。
常见的外用药有激素类和非激素类。
激素类外用药对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有很好的疗效,但使用时间过长或不当会引发一系列的副作用,如皮肤萎缩、色素沉着等。
非激素类外用药常用于常见的皮肤病,如湿疹、痤疮等。
内用药多用于全身治疗,适用于病情较严重或面积广泛的皮肤疾病。
常见的内用药有抗组胺药、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
这些药物一般需要由医生开具处方,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服用。
二、皮肤科常用药物介绍1、激素类外用药激素类外用药是皮肤科最常用的药物之一,主要用于治疗紫癜、湿疹、荨麻疹、牛皮癣等炎症性皮肤疾病。
激素类外用药作用迅速,疗效显著,但在长时间使用时会引起一系列的副作用。
常见的激素类外用药有:① 低效激素类:氢化可的松软膏、丙酸酯类、甲基泼尼松龙醋酸乳膏等。
② 中/高效激素类:糖皮质激素类如丁酸西汀、倍他米松乳膏、曲咪新乳膏等。
在使用激素类外用药时,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剂型和浓度,并遵照医生的指导进行使用。
2、非激素类外用药非激素类外用药一般用于比较轻微的皮肤病,如湿疹、痤疮等。
与激素类外用药相比,非激素类药物功效较弱,且副作用较小。
常见的非激素类外用药有:① 维生素A酸类外用药:主要用于治疗痤疮,如瑞凡西迪酸凝胶、缩水松树脂霜等。
② 抗菌药物:常用于治疗脂溢性皮炎、疖肿、痤疮等皮肤感染,如克林霉素软膏、痤疮霉素软膏等。
③ 保湿剂类:常用于干燥、脱皮、瘙痒等症状的治疗,如乳液、油膏、保湿喷雾等。
皮肤用药知识点总结一、常见皮肤疾病及药物治疗在日常生活中,皮肤疾病是比较常见的一类疾病,它们包括皮肤感染、湿疹、疱疹、疣、疮疖、湿疹及皮肤瘙痒、痤疮、皮肤过敏等。
这些疾病的出现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不便和痛苦,因此合理选择药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1. 皮肤感染常见的皮肤感染包括疹疮、脓疱疮、丹毒、疖痈、脓疤疮等,引起这些感染的病原体有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对于皮肤感染,常用的药物包括:⑴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抗生素类药物,用于治疗细菌感染;⑵克霉唑、盐酸特比萘芬等抗真菌药物,用于治疗真菌感染;⑶艾滋病病毒抑制剂、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用于治疗病毒感染。
2. 湿疹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症,常见于婴幼儿和成人。
患者的皮肤会出现发红、发痒、起泡、干燥等症状。
药物治疗通常包括:⑴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氢化可的松、丙酸氟轻松等,用于控制炎症和瘙痒;⑵白三烯拮抗剂,如霉酚酮等,用于控制局部炎症过程;⑶抗组胺药物,如马来酸氯苯那敏,用于控制痒感。
3. 疱疹疱疹是一种由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分为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两种类型。
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⑴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抗病毒眼药水等;⑵消炎止痛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⑶抗组胺药物,如马来酸氯苯那敏。
4. 疣疣是一种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疾病。
常见的治疗药物包括:⑴冷冻疗法,通过冷冻剂冷冻病变组织,使其坏死脱落;⑵外用抗病毒药物,如曲马多、阿昔洛韦等;⑶免疫治疗法,如自身免疫疗法、维甲酸软膏等。
5. 痤疮痤疮是一种青春痘,常见于青少年,也有发生在成年人的情况。
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⑴外用抗菌药物,如过氧苯甲酰凝胺、克林霉素等;⑵内服抗生素,如四环素类药物、红霉素等;⑶维生素A类药物,如异维A酸、维A酸软膏等。
6. 痒症皮肤痒是指皮肤表面有明显的痒感。
常见的治疗药物包括:⑴抗组胺药物,如马来酸氯苯那敏、去氧乳糖等;⑵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氢化可的松、丙酸氟轻松等;⑶静息镇静药物,如苯海拉明、氢溴酸右美沙芬等。
皮肤病的种类及用药-兔类常见的皮肤病及防治狗狗皮肤病用什么药狗狗的皮肤其实是比较娇弱的,所以有的时候各种各样的原因都会造成狗狗出现一些皮肤病之类的,那么当狗狗得了皮肤病之后,具体用什么样的药物会比较有效一些呢?如何才能够给狗狗治好皮肤病?一、跳蚤引起的皮肤病如果只是在皮肤的表面,像是跳蚤之类的引起的皮肤病,这种情况是比较好治疗的,一般来说可以选择使用灭虫宁,在狗狗的一些比较隐蔽的像是大腿的内侧,腋下,脖子的下面之类的地方,可以反复的涂抹这样的药物,这样就有利于将跳蚤给杀除,当然也就有利于治愈皮肤病。
二、螨虫导致的皮肤病狗狗经常会身上出现螨虫,比如说狗狗的腹部或者是大腿的内侧之类的地方,有一些皮肤出现了小红点症,往往其实就是有螨虫,那么出现这样的情况想要使用药物来治疗,可以选择使用硫软膏,这种药物对于治疗螨虫是非常有效果的,只需要坚持使用一个周左右,基本上就能够杀灭螨虫。
三、湿疹引起的皮肤炎症有的时候狗狗会因为施展而造成皮肤发炎之类的,甚至有的时候起脓包,那么这样的问题就需要进行专门的消炎杀菌,可以选择使用红霉素软膏或者是皮炎平这些药物,少量的涂抹几次之后,一般来说就有效果了。
狗狗的皮肤病种类是比较多的,所以必须要针对性的使用不同的药物来进行治疗,那么上面简单的就介绍了几种比较常见的皮肤病,各位主人们可以参照对比一下。
猫咪皮肤病用什么药最先,猫咪的皮肤病有很多种多样,在这儿就普及化一下普遍的皮肤病的治疗方法。
第一,虱子、跳蚤、蜱、螨等造成的皮肤病,主人家要是按时除虫是能够防止感染的,假如早已有,最先患处是必须消毒杀菌(能够采用碘伏消毒液或过氧化氢),而且擦抹抗病毒的药,随后要用杀虫药将虫杀掉,必需时还可以泡浴。
第二,细菌感染感染,患处必须消毒杀菌,而且擦抹消肿除菌药物。
第三,真菌性感染,如猫癣,真菌性感染会遭遇一个较为长的医治時间,主人家必须有耐心,最好在宠物诊所医治,由于真菌性感染也非常容易传染人。
皮肤病的辅助治疗用药及常用药品介绍正常皮肤富含水份,角质层虽然是死亡的角质形成细胞,但具有重要的屏障功能,是机体抵御各种外界刺激的第一道防线。
不少皮肤病使皮肤屏障结构和/或功能受损,经表皮水分丢失增加,造成皮肤干燥、对环境刺激敏感等不适,此时使用具有润肤、保湿等功能的制剂常可获得很好的效果,与传统的外用药物联合使用,可提高疗效。
皮肤科将此类治疗称为辅助治疗。
辅助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增加皮肤的水合作用,也就是增加皮肤角质层的含水量,恢复皮肤的屏障功能。
其中润肤药、保湿药、屏障保护剂等在辅助治疗中担当主要角色。
这类制剂可作为日常的护肤品使用,尤其在气候干躁的地区。
也常在洗澡或沐浴后使用。
润肤药、保湿药、屏障保护药等在我国大多作为保健护肤品在药房或超市可购得。
润肤药润肤药(Emollients)通过油性软膏或水溶性乳膏以及其基质(如凡士林、液状石蜡等)减轻皮肤干燥、脱屑,提高皮肤的水合作用,使皮肤变得平滑、滋润,有光泽。
适用于各种干燥及鳞屑性皮损。
润肤药的作用持续时间较短,因此在症状得到缓解后仍需经常使用。
极少数患者可能对润肤药中的某些成分过敏,如果患者皮肤发生湿疹样反应需警惕致敏。
常用的有羊毛脂软膏、二甲硅油制剂等。
尿素可作为水合剂使用,可用于鳞屑性皮损包括鱼鳞病,对缓解老年皮肤干燥也有益处。
有时可与其他外用药物如糖皮质激素软膏合用。
羊毛脂软膏 Wool Fat Ointment【主要成分】10%蜂蜡,10%羊毛脂,60%凡士林。
适量羊毛脂可增加制剂的滑爽程度。
【适应证】皮肤干燥、干皮病、皮肤龟裂、乏脂性湿疹、鱼鳞病、冬季瘙痒症、慢性剥脱性皮炎等。
【禁忌证】对有关成分过敏者禁用。
【用法和用量】外用2~3次,一日。
二甲硅油乳膏 Silicone Fluid Cream【适应证】用于保护、滋润皮肤。
【注意事项】勿入眼内。
【用法和用量】外用2~3次,一日2次。
【制剂与规格】二甲硅油乳膏:15%二甲硅油、10%甘油、硬脂酸、丙二醇、液状石蜡,纯化水。
皮肤科常用药物手册[外用药物]一、溶液(SoLution)(一)清洁伤口、湿敷或外洗用:1、 3%硼酸溶液(3%Boric acid Solution) 对急性渗出性皮肤病无化脓感染着作湿敷用,清洁创面。
2、 0.1%雷佛奴尔溶液(0.1%Rivanol Solution) 对急性渗出性皮肤病合并化脓感染者作湿敷用,清洁感染性创面。
3、 1/4.000呋喃西林溶液(1/4,000 Furacilin Solution) 用法:同上24、 1/5.000高锰酸钾溶液(1/5,000 Potassium PermanganateSolution) 清洁感染性创面,对擦烂型足癣合并感染者可浸泡患处。
5、漂白粉硼酸溶液(Eusol Solution)、(优索溶液)处方:漂白粉 12.50 硼酸 12.50 水加至 1,000.00 清洁感染性伤口,有杀菌,去臭和分离坏死组织作用。
6、茶叶水(Tea Solution)(自配)。
茶叶(红茶或绿茶)50克煎水2.5千克,待冷却后去渣作湿敷,对急性渗出性皮肤病有收敛消炎之功效。
7、食用醋(Vinegar)或3%冰醋酸溶液(3%Glacial acetic acid Solution)。
手足癣(无化脓感染、擦烂渗出者),甲癣,每天浸泡1—2次,每次半小时。
8、雄黄洗剂(方)雄黄15 百部15 月石15 川椒15 苦参15 煎水外洗,用于疥疮,皮肤瘙痒,外阴,肛周瘙痒等。
(二)外搽(包括酊剂)1、 1/2或1/3复方苯酸酒精(Whitfield's Solution) 怀飞氏溶液。
处方:水杨酸 6.0 苯甲酸12.0 75%酒精加至100.0用途:手足癣,甲癣,体癣,花斑癣。
2、复方品红涂剂(Castelleani's Paint)处方:饱和品红溶液10.0 雷锁辛8.0 硼酸3.0 醋酮5.0 石碳酸2.0 95%酒精8.0 蒸馏水加至100.0用途:手足癣,体股癣,皮肤念珠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