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台制作播出系统数字化改造实践
- 格式:pdf
- 大小:186.72 KB
- 文档页数:3
电视台全数字化制播网建设方案“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是当前电视业最流行的三个词汇,也是各个电视台追求的共同目标,它渗透到电视台采、编、播各个环节,使电视节目的生产和管理迈进新的时代。
但由于数字技术的复杂性和数字产品的多样性,使得许多电视台在向数字化过度时,犹豫不决,无所适从。
在此,我们提出数字化电视台的标准,并提供一套模拟电视台向数字电视台过度的最新方案。
数字化电视台标准:节目数字化,实现无带编辑。
管理网络化,实现资源共享。
播出自动化,实现无人值守。
其中数字化是前提,网络化是关键,自动化是目的。
可以看出,右边是一般电视台的节目制作流程图。
电视台的工作,就是先通过采访摄像,然后采集到素材库中,通过非线性编辑,结合存档的资料,将节目素材编辑为成品,最后由自动播出传送给观众收看的过程。
电视台的数字化,就是对以上各个环节进行改造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电视台内部建成一个全数字化的制作和播出网络,右图是一个典型的全数字化制播网示意图。
基本的制播网由编辑、采集、审片、播出四部分组成,各部分由高速网络交换机连接起来。
最简单的制播网可由编辑和播出两部分组成,而其他功能则由某些计算机代理完成。
而大型制播网还会用到视频服务器、多通道播出系统、现场直播等。
我们提出的电视台全数字化制播网方案,是基于技术,采用开放式结构,不仅兼MPEG2国际流行的容已有的非编系统,还可利用传统的模拟设备,不仅适用于微型台和小型台,还适用于中型台和大型台。
数字制播网从网络规模上讲,可以分为单机模式、小型网络和大型网络。
10万元。
单机模式::由一套设备组成的制播系统,成本约这是一种结构最简单和成本最低的制播系统,虽然简单,但功能却一样也不少,它是将非编卡、采集卡、播出卡等设备安装在一台设备中,采、编、播软件各自同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适合于节目制作简单、播出时间短的小型企业台、宾馆酒店等。
万元。
小型网络:由四套设备组成的制播系统,成本约20这是一套标准的制播网络,由两套非编、一套播出和一套配音系统组成,其中一套非编可以完成新闻专题类节目的制作,另一套完成广告文艺类节目的制作,编辑好的节目通过网络传送到播出机硬盘中,最后由自动播出系统对外播出。
广电数字化改造实施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广电行业也在不断迎来新的变革。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广电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化改造也成为广电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就广电数字化改造的实施方案进行探讨,以期为广电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和指导。
首先,广电数字化改造需要从技术设备上进行升级和更新。
传统的广电设备大多数还停留在模拟时代,需要进行数字化改造。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将大大提高广电节目的制作和播放效率,提升广电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因此,广电数字化改造实施方案的首要任务是对技术设备进行全面升级,包括摄像机、录音设备、播放设备等。
其次,广电数字化改造还需要加强对网络技术的应用。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广电行业也需要加强对网络技术的应用,实现广播电视节目的网络化传输和播放。
这不仅可以提高广电节目的传输效率,还可以实现更加个性化、多样化的节目播放方式,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
另外,广电数字化改造还需要加强对数据管理和分析的能力。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将使广电行业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将直接影响到广电行业的发展。
因此,广电数字化改造实施方案需要加强对数据管理和分析的能力,提高对用户需求的洞察力,实现精准推荐和个性化服务。
此外,广电数字化改造还需要加强对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需要具备相应技能和知识的人才,因此,广电数字化改造实施方案还需要加强对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广电数字化改造实施方案需要从技术设备、网络技术、数据管理和分析、人才队伍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规划和实施。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将为广电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将为广大观众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视听体验。
希望广大广电行业的从业人员能够积极拥抱数字化技术,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字化能力,推动广电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发展。
53Internet Technology互联网+技术为了快速推进《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高清超高清电视发展的意见》中提出的目标,截至2025年底,将全面完成全国地级及以上电视台以及有条件的县级电视台从标清到高清的转化。
结合新会广播电视台的高清化整体规划,对原有的综合频道进行了高清升级改造,达到高清数字化、自动化和网络化的效果。
这个系统不仅满足了当地人民的视听需求和适应了行业发展的需求,还能更好地传播本地区特色文化,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一、系统整体建设原则及内容在广电行业规范标准的基础上,本次系统的硬件设备选择需要考虑已有的设备资源,以节省成本,并确保在同时处理多个外来信号的情况下能够进行信号转播。
此外,还需要设计一个应急通道,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响应和播出。
为了确保播出多级链路安全,系统需要配置视频播出服务器、高清切换器、信号故障自动侦测倒换器、数据库服务器等设备,采用冗余热切机制,保障整个系统的网络与制作、三方业务系统之间的无缝连接。
同时,系统还应支持播出信号监测、24小时录像以及图像预警等功能。
此外,针对不同的播出需求和观看终端,高清信号需要输出到网络视频推流器上。
此外,安全的数据传输和存储技术应被采用,以防止敏感信息被非法获取和利用,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系统整体架构设计及流程实现(一)系统整体结构介绍整个播出系统主要包括综合频道播出系统和广播电视信号监测系统两个部分。
综合频道播出系统是一个高清同播的播出系统,具备24小时不间断播出的能力。
该系统使用服务器进行本地存储,可以满足30天的播高清播出系统升级改造建设——以新会区广播电视台高清播出系统为例出素材存储需求。
同时,该系统与节目制作系统联通,实现采编播一体的数字化。
高清播出系统由采集系统、播出系统和存储系统组成,其中视频播放服务器是核心设备。
系统采用数据库技术管理信息数据,并通过万兆光纤网实现控制素材传输和高清节目的自动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