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_古汉语的单音词和复音词
- 格式:ppt
- 大小:400.00 KB
- 文档页数:18
单音词和复音词一、 字、词和语素汉字——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任何符号都包括能指和所指两个方面。
能指——符号的存在形式;所指——符号代表的意义。
红绿灯⎩⎨⎧通行所指(内容):禁止、、绿色灯能指(形式):红色灯 文字作为一种符号,它的能指是线条,它的所指是语言。
语言也是一种符号,它的能指(形式)是语音,它的所指(内容)是语义。
文字⎪⎩⎪⎨⎧⎩⎨⎧所指:语义能指:语音所指:语言能指:笔画 所以说,文字是符号的符号。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交际工具,它有四级单位:语素、词、短语和句子。
一、语素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言单位。
作为一级语言单位,它必须具有音、义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禁烟的符号、请勿倒置的符号、防潮的符号都不是语素,因为都没有一个固定的读音,虽然能表示一定的意义。
葡、萄、蜈、蚣、鹦、鹉、蝙、蝠、鸳、鸯也都不是语素,因为没有意义,虽然有声音。
印度尼西亚 / 的 / 咖啡是语素,因为有声音,也有意义。
再分,如:印度尼就没有意义了。
印度有意义,但不是原来的意义,就好象:马虎其次,语素必须是“最小的”,所以,句子、语段不是语素。
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能单说:人、手、书、牛、教师比较:古、代、汉、语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金、银、男、女、母、父把一个语言片段中所有的词提开,剩下来的部分:如:印度尼西亚的咖啡的二、语素的类型有三种:按音节分、按功能分、按位置分1按音节单音节的:日、月、水、火、山、石、田、土双音节的:咖啡、菩萨、罗汉、玻璃多音节的:印度尼西亚、南斯拉夫、2按功能成词语素,又有两种情况:a只能独立成词,不能同其他语素结合成词:吧、和、的 b既能独立成词,也能同其他语素结合成词,如:人——人生、人体、人格、人性、人选、人间、写——写作、写生、写照、不成词语素:豪——豪放、豪迈、豪绅、豪爽、豪华、豪强、豪情、毫米 3按位置定位语素:同别的语素结合时位置固定,前置定位语素:老、阿、第、初后置定位语素:头、巴、子、儿、们不定位语素:同别的语素结合是位置不固定:发——发散、挥发写——书写、写作语素的切分:替换法祖国(祖宗、中国)教室(教员、寝室)苹果(苹?)语素同字、词的关系绿水青山教室俄罗斯词汇是一种语言(一部著作、一个作家)中所有的词的总汇。
古汉语基础(二)复习纲要第一章词汇部分主要内容:1.单音词和复音词(1)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2)古代汉语的复音词(3)正确区分单音词和复音词2.词的本义和引申义(1)什么是本义、引申义及其关系(2)怎样推求本义(3)词义引申的途径(4)词义引申的类型3.古今词义的异同(1)古今词汇的异同(2)古今词义的异同4.同义词(1)同义词的形成(2)同义词的辨析重点掌握:1.单纯词是指只包含一个词素的词,有时用一个汉字表示,如走;有时用两个汉字表示,必须合起来才有意义,如含糊。
2.连绵词又称连绵字,是两个音节连缀成意而不能分割的词,是由两个字构成的一个词,形成一个完整的声音组织,不可分割地表示一个意义,又叫连语,涟语。
3.叠音词是重叠两个相同的音节所组成的词,前人把它叫做重言,由于这类词多是形容事物形状、状态的,所以古人又叫它重言形况词,现在就其音节来看称为叠音词。
4.偏义复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反、相对或意义相近、相关的词素组合成的、其中一个词素有意义,而另一个词素只充当陪衬音节的复音词。
5.合成词是由两个独立的单词结合而成的,凝固得只表示一个单纯的意义的复音词。
6.同义复词是由两个单音同义词作为语素构成的。
遇到同义词连用的情况,一般可以把它们当作一个同义复词来对待。
7.下列各复音词的类型是:犹豫、崎岖、相羊、浩荡、首鼠、从容、参差披靡、含糊属于连绵词溶溶、行行、盘盘、蚩蚩、融融属于叠音词有苗、阿母、喟然、有众、率尔属于附音词布衣、诸侯、天命、百姓、兴亡、借口属于合成词8.正确区分加点的词是复音词还是单音词的连用,并解释词义:(1)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
园圃:一个复音词(或偏义复词)。
种树的地方。
圃字无义。
(2)摶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扶摇:一个复音词(或连绵词)。
旋风的意思。
(摶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天子之地方..千里,不千里,不足以待诸侯。
地方:两个单音词。
是土地方圆的意思。
(4)齐王闻之,君臣恐惧..。
单音词和复音词第一章单音词和复音词单音词指只有一个音节的词。
复音词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的词。
第一节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古:秦师轻而无礼必败今:秦国军队轻浮而且没有礼节必定失败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的主要特点就是一词多义的现象很普遍,即一个字节有很多意义,它们占据一个字形,如“节”字,现代汉语的“竹节”、“季节”、“骨节”、“节省”等几个双音词的词义在古代汉语中都只用一个单音词“节”表示。
古代汉语的单音词变为复音词,一般有三种途径:1、加缀:如:虎——老虎,鼠;舌——舌头,斧;房——房子,兔;2、合成:燃——燃烧;道——道路;友——朋友;弃——抛弃:3、代替:如:股——大腿;津——渡口;遏——阻止;乖——违背;铄——熔化。
第二节古代汉语的复音词古代汉语的复音词有四种类型:一、联绵词二、叠音词三、附音词四、合成词一、联绵词联绵词又称联绵字,是两个音节连缀成意而不能分割的词。
是一种双音节的单纯词,是由两个字构成的一个词,形成一个完整的声音组织,不可分割地表示一个意义,又叫连语,涟语。
根据联绵词的声音特征分类,普遍分为三类:1、双声联绵词:双声是说两个字古音中的声母相同。
磊落坎坷倜傥犹豫萧瑟崎岖陆离玲珑伶俐参差含糊容与仿佛2、叠韵联绵词:韵是指韵部,一般韵腹、韵尾相同或相近的归入同一韵部。
窈窕依稀扑朔荒唐婆娑混沌朦胧莽撞峥嵘葫芦芍药玫瑰橄榄3、非双声叠韵联绵词栝楼芙蓉蝌蚪鹦鹉扶摇葡萄狼藉跋扈不律龟兹铿锵1.联绵词的声韵:判定古文中的双声、叠韵联绵词必须以古音为标准依据,不能用现代汉语的音读作标准。
2.联绵词书写形式多样化:一个联绵词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书写形式,如“徜徉”,至少有十多种不同的书写形式。
相佯:倘佯:尚佯:尚阳:尚羊:常羊:相羊:倡佯:忀徉:儴佯:襄羊等。
3.联绵词的一词多义:联绵词虽然在结构上和其他的词不同,但它们本身的词义也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萧瑟:(1)秋风声(2)形容凄凉、寂寞的样子二、叠音词叠音词是重叠两个相同的音节所组成的词,前人把它叫做重言,由于这类词多是形容事物形状、状态的,所以古人又叫它重言形况词,现在就其音节来看称为叠音词。
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词、复音词和同义词学古代汉语需要掌握词汇相关的知识,有三个需要掌握的关键点:单音词和复音词词本义和引申义古今词义的异同以下是我自己听课后总结的重点,如有错误,感谢指出修正。
随着课程的逐渐深入,该文章也会逐渐补充完整。
今天先来说单音词和复音词。
单音词:由一个音节构成。
单音节词的数量占优势,尤其是在古汉语中。
复音词:由多个音节构成。
复音词在现代汉语中占优。
需要值得注意的是:现代双音词多由古代单音词构成。
切记不要把两个古代单音词当成一个现代双音词。
不要把古汉语的双音词拆开来理解成后世的单音词。
单音词细说:古代单音词和现代复音词的对比,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换了完全不同的词。
如:“与”变成“参加”,“师”变成“军队”等。
第二种是加上词头词尾。
如:“虎”变成“老虎”,“杯”变成“杯子”。
第三种是利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构成一个复音词。
如:“儿”和“子”是同义词,合起来成为“儿子”。
古代单音节词很多,可以认为和词一样死了;但作为语素,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存在的。
如:“虑”字,现代汉语里,“虑”字只作为词素存留在“顾虑”、“考虑”等复音词里,或者出现在“深谋远虑”、“沉思熟虑”等成语里,而不能像古代汉语里《论语·卫灵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诗经·小雅·雨无正》:”弗虑弗图。
“里一样作为单音词自由运用了。
复音词细说:古汉语中有一种复音词是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的;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是作为陪衬。
举例: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
(墨子·非攻上)*种树的地方叫园,种菜的叫圃。
这里只有“园”起作用,“圃”字无意义。
很多人没有得失就活不下去。
(《史记·刺客列传》)*人多了不能无失。
“得”字无意义。
也有人把这种复音词叫做“偏义复词(或偏义组合)”。
有些从词组变来的固定组合,如果拆开来讲与整体的意义完全不同,那也应该认为是复合词。
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一、古汉语的单音词1 古汉语词汇以单音词为主在古代汉语中,单音词占绝对优势,与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的情况很不相同。
只要翻阅任何一篇文言作品,我们就能发现这一特点。
例如:《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这篇短文共140个字,其中双音词仅12个,即:河伯(出现2次)、欣然、天下、北海、面目、望洋、以为、且夫、仲尼、伯夷、大方。
其余都是单音词,共116个。
如果译成现代汉语,这些单音词中有许多词就必须用双音词来表示。
2 古汉语单音词与现代汉语双音词的比较拿古汉语的单音词同现代汉语的双音词进行比较,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①从古代单音词到现代双音词,换了完全不同的词:至——到来以——认为视——观看殆——危险②利用古代的单音词作语素,再加上一个实义语素,合成现代的双音词:秋——秋天流——水流灌——灌注道——道理叹——感叹③利用古代的单音词作语素,再加上词头或词尾:虎——老虎果——果子石——石头3 不要把古代连用的两个单音词误认为双音词古汉语中连用的两个单音词,有时候在形式上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相同,如果以现代双音词的意义去粗粗解释,而不细加推敲玩味,似乎也讲得通,但实际上却错解了古书的含意。
对于这种情况,必须细加辨别。
例如:①虽然——《墨子·公输》:“王曰:‘善哉!雖然,公输般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句中的“虽然”是“尽管这样”、“虽然如此”之意,是个词组,“虽”是转折连词,“然”是代词,不同于现代的转折连词“虽然”。
②然而——《孟子·梁惠王上》:“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第一章单音词和复音词单音词指只有一个音节的词.复音词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的词。
第一节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古:秦师轻而无礼必败今:秦国军队轻浮而且没有礼节必定失败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的主要特点就是一词多义的现象很普遍,即一个字节有很多意义,它们占据一个字形,如“节"字,现代汉语的“竹节”、“季节"、“骨节”、“节省”等几个双音词的词义在古代汉语中都只用一个单音词“节”表示.古代汉语的单音词变为复音词,一般有三种途径:1、加缀:如:虎-—老虎,鼠;舌—-舌头,斧;房--房子,兔;2、合成:燃—-燃烧;道——道路;友——朋友;弃-—抛弃:3、代替:如:股——大腿;津——渡口;遏-—阻止;乖——违背;铄—-熔化。
第二节古代汉语的复音词古代汉语的复音词有四种类型:一、联绵词二、叠音词三、附音词四、合成词一、联绵词联绵词又称联绵字,是两个音节连缀成意而不能分割的词。
是一种双音节的单纯词,是由两个字构成的一个词,形成一个完整的声音组织,不可分割地表示一个意义,又叫连语,涟语.根据联绵词的声音特征分类,普遍分为三类:1、双声联绵词:双声是说两个字古音中的声母相同。
磊落坎坷倜傥犹豫萧瑟崎岖陆离玲珑伶俐参差含糊容与仿佛2、叠韵联绵词:韵是指韵部,一般韵腹、韵尾相同或相近的归入同一韵部。
窈窕依稀扑朔荒唐婆娑混沌朦胧莽撞峥嵘葫芦芍药玫瑰橄榄3、非双声叠韵联绵词栝楼芙蓉蝌蚪鹦鹉扶摇葡萄狼藉跋扈不律龟兹铿锵1.联绵词的声韵:判定古文中的双声、叠韵联绵词必须以古音为标准依据,不能用现代汉语的音读作标准。
2.联绵词书写形式多样化:一个联绵词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书写形式,如“徜徉”,至少有十多种不同的书写形式。
相佯:倘佯:尚佯:尚阳:尚羊:常羊:相羊:倡佯:忀徉:儴佯:襄羊等。
3.联绵词的一词多义:联绵词虽然在结构上和其他的词不同,但它们本身的词义也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萧瑟:(1)秋风声(2)形容凄凉、寂寞的样子二、叠音词叠音词是重叠两个相同的音节所组成的词,前人把它叫做重言,由于这类词多是形容事物形状、状态的,所以古人又叫它重言形况词,现在就其音节来看称为叠音词。
第一节古代汉语词汇的构成特点一、古汉语的单音词1、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2、古汉语单音词的多义性单音词往往包含多个义项,一词多义现象非常丰富。
族:a.家族——《史记》:“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遂夷信三族。
”b.灭族——《史记》:“毋妄言,族矣。
”c.种族——《淮南子》:“万物百族”辞:a. 推辞——《左传》:“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
”b.辞别——《桃花源记》:“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c.言辞——《史记》:“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不要把古代连用的两个单音词误解为现代一个双音词①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②消息盈虚,终则有始。
《庄子·秋水》③《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后汉书·黄琼传④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虽然,吾尝闻之矣。
《孟子·滕文公上》⑤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⑥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张俞《蚕妇》⑦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谢灵运《登池上楼》二、古汉语的复音词(一)、单纯复音词1、联绵词(1)双声联绵词参差匍匐憔悴忸怩蒹葭造次踟蹰仿佛伶俐唐突倜傥陆离坎坷恍惚蓬勃仓猝★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诗经·静女》★君子去仁,恶呼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2)叠韵联绵词窈窕彷徨徘徊从容须臾蹉跎逡巡逍遥趔趄锒铛绸缪崔嵬仓皇荒唐翩跹妖娆★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孟子·梁惠王上》★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诗经·豳风》★陟彼崔嵬,我马虺隤。
《诗经·周南》(3)双声兼叠韵联绵词辗转缱绻优游缱绻:缠绵,形容感情深厚。
引申可指男女恋情。
※留連時有恨,繾綣意難終。
元稹《莺莺传》优游:悠闲自得。
(4)非双声叠韵联绵词芙蓉玛瑙珊瑚滂沱扶摇狼藉2、重言词摹拟声音:坎坎关关辚辚萧萧潺潺淙淙丁丁嘤嘤描绘状貌:夭夭灼灼蚩蚩劳劳漠漠历历萋萋悠悠3、外来词玻璃来自梵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