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莨菪碱对兔心室肌细胞离子通道电流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281.37 KB
- 文档页数:3
生理盐水漱牙对口腔溃疡患者有无治愈作用摘要:目的:了解口腔溃疡患者用生理盐水漱口是否能治愈,分析生理盐水漱牙和普通漱牙的居民口腔健康差异。
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某高校不同年级口腔溃疡患者共200名,均分为试验和对照两组,实验组进行生理盐水刷牙,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用普通的自来水刷牙,0月基线和半个月随访调查,比较不同组别调查对象口腔溃疡的情况。
结果:实验后期半个月比较,实验组进行盐水漱牙,恢复时间(3.14±1.23)天,对照组进行常规方法的漱牙,恢复时间(5.11±1.43),实验组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t=21.31,P=0.00)。
结论:用生理盐水漱口能显著缩短口腔溃疡患者治愈时间,改善口腔健康状况。
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ROU)是最常见的口腔黏膜病,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地域的人都可能患病。
据调查发现,一般人群的患病率可高达20%。
但目前口腔溃疡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局部创伤、压力、饮食、药物、激素以及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等因素有关。
至今仍无根治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特效方法,只能减少复发次数,延长间隙期,减轻疼痛,促进愈合[1-4]。
有相关研究显示,生理盐水能营造较好的口腔内部环境,而针对于由于口腔环境紊乱导致的口腔疾病有治愈作用。
为了解盐水漱牙对于口腔溃疡的治疗作用,本研究通过对湖南省长沙市某高校大学生进行随机分组,区别干预,以期了解盐水对于口腔溃疡的具体治疗作用。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湖南省长沙市某高校在校大学生。
1.2 调查工具:采用自行设计数据采集单对大学生基本情况进行人口学资料的采集。
收集的数据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不同漱牙方法大学生口腔溃疡恢复时间、口腔健康现状等。
1.3 抽样及分组方法:在全校范围内征集200名志愿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生理盐水刷牙。
而对照组则不进行任何措施,用自来水刷牙,仅作为实验组的空白对照。
蛙心灌流实验中几种物质影响的机理
一、5%NaCl
细胞外液中Na离子浓度明显提高后,
1.Na、Ca离子在通道上存在竞争机制,Na离子浓度增加后,Na离子内流增加,
Ca离子就不易内流,这对后面心肌细胞平台期的Ca离子内流则构成影响。
2.Na、Ca离子在转运上存在交换机制,即Na离子内流要通过Ca离子外送作
为代价,所以,Na离子浓度增加后,Na离子内流增加,Ca离子往外运送增加,导致胞内的Ca离子浓度变低。
综合上面两个方面原因,细胞外Na离子浓度升高后,Na离子内流增加,Ca离子内流困难且胞内Ca离子浓度降低,因此心肌细胞兴奋困难,收缩减弱。
二、2%CaCl2
细胞外液中Ca离子浓度明显提高后,即兴奋——收缩藕联的因子Ca离子充足,心脏收缩增强,如果Ca离子浓度过高,会导致心脏停止在收缩状态而无法舒张即强直收缩,出现“心僵”现象。
三、1% KCl
细胞外液中K离子浓度提高后,静息电位升高,Na离子通道失活,心肌细胞去极化困难而不能兴奋,心肌不能收缩,如果长时间持续,心脏最终会停止跳动。
四、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ß1—肾上腺素能受体,激活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cAMP浓度增加,cAMP能激活心肌细胞膜上的钙通道,使心肌动作电位平台期Ca离子的内流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强。
五、乙酰胆碱
乙酰胆碱与心肌细胞膜上的M型受体结合,抑制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使胞内cAMP浓度降低,导致心率减慢,收缩力减弱。
山莨菪碱的不良反应山莨菪碱有明显的外周抗胆碱作用,能对抗乙酰胆碱引起的肠及膀胱平滑肌收缩和血压下降,并能使在体肠张力降低,作用强度与阿托品近似,但是山莨菪碱的不良反应你知道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山莨菪碱的不良反应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山莨菪碱的不良反应山莨菪碱不良反应与阿托品相似,但毒性较低。
可有口干、面红、心率增快、轻度扩瞳、视近物模糊等。
个别患者有心率加快及排尿困难等,多在1~3h内消失。
用量过大时亦有阿托品样中毒症状,可用新斯的明或氢溴酸加兰他敏解除症状。
但山莨菪碱排泄快(半衰期为40min),无蓄积作用,对肝肾无损害。
极少病例在一次肌内注射5mg 后,扩瞳作用特别敏感,视力极度模糊,持续时间接近10天。
山莨菪碱的注意事项1.654-2不宜与地西泮在同一注射器中应用,为配伍禁忌。
2.治疗感染性休克时,在应用山莨菪碱的同时,其他治疗措施(如与抗菌药物合用)不能减少。
3.若口干明显时可口含酸梅或维生素C,症状即可缓解。
静脉滴注过程中,若排尿困难,可肌内注射新斯的明0.5~1mg或氢溴酸加兰他敏2.5~5mg以解除症状。
4.用量过大时可出现阿托品样中毒症状,可用新斯的明或氢溴酸加兰他敏解除症状。
5.滴注过程中若出现排尿困难,可肌内注射甲基硫酸新斯的明0.5~1mg或氢溴酸加兰他敏2.5~5mg。
6.对慢性病可连续肌内注射1个月以上。
7.严重肺功能不全慎用。
山莨菪碱的药物相互作用1.山莨菪碱可抑制胃肠道蠕动,使维生素B2在吸收部位的滞留时间延长,吸收增加。
2.654-2可提高中药洋金花麻醉效果,从而减少洋金花用量和不良反应。
3.654-2与哌替啶合用可增强抗胆碱作用。
4.654-2与维生素K合用治疗黄疸型肝炎,在降低氨基转移酶、消退黄疸方面优于常规治疗。
5.生脉散与654-2合用可提高心率、强心、扩张冠状动脉、改善血循环和心脏功能;但对传导阻滞患者慎用。
6.山莨菪碱与其他抗胆碱药合用可能引起抗胆碱作用相加,增加不良反应。
花生四烯酸对兔心室肌细胞电压门控钠通道的影响刘承云;耿小晶;陈桂青;郭唐猛;万晶晶;戚本玲【期刊名称】《中国药理学通报》【年(卷),期】2009(25)3【摘要】目的研究花生四烯酸(AA)对兔心室肌细胞电压门控钠通道(VGSC)的影响.方法酶解法分离兔心室肌细胞,采用标准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电压门控钠通道电流(INa).结果AA可浓度依赖性抑制INa,使INa的I-U曲线上移,但其激活电位、电位峰值和反转电位保持不变;AA使INa稳态失活曲线左移,恢复曲线右移;但对INa的抑制作用不具有明显的频率依赖性.结论 AA对INa具有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失活和失活后恢复过程而发挥作用.因此AA对INa的抑制作用可能是AA抗心律失常,保护心肌的作用机制之一.【总页数】5页(P331-335)【作者】刘承云;耿小晶;陈桂青;郭唐猛;万晶晶;戚本玲【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老年病科,湖北,武汉,43002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老年病科,湖北,武汉,43002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老年病科,湖北,武汉,43002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老年病科,湖北,武汉,43002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老年病科,湖北,武汉,43002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老年病科,湖北,武汉,4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2;R322.11;R329.24;R541.705;R972.2【相关文献】1.缬草单萜氧化物对单个兔心室肌细胞钠通道的影响 [J], 黄峥嵘;唐其柱;史锡腾;王腾;沈涤非2.甘松提取物对单个兔心室肌细胞钠、钙通道的影响 [J], 唐其柱;黄峥嵘;史锡腾;王腾;沈涤非3.缬草单萜氧化物对单个兔心室肌细胞钠通道的影响 [J], 黄峥嵘;唐其柱;吴钢;沈涤非;王腾4.辛伐他汀对血脂正常兔缺血再灌注后心室肌细胞钠通道电流的影响 [J], 陈会校;何振山;丁超;齐书英;李俊峡5.成年大鼠心室肌细胞表达多种电压门控钠通道α亚型 [J], 杜媛;罗玲;李涛;席雨涛;马爱群;王亭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化学药物对家兔离体小肠平滑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夏树林, 朱道立(南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江苏南通226007)小肠电活动与小肠运动形式之间的关系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与研究, 在消化道平滑肌电活动的观察中发现, 慢波不会引起平滑肌收缩, 仅在慢波之上重叠的峰波才引起平滑肌的收缩, 而且其收缩强度直接取决于峰波的大小[1 ,2 ] 。
但也有学者认为没有峰波也能引起收缩活动[3 ] 。
家兔小肠内在神经节位于粘膜下层的粘膜下麦氏神经丛和位于环行肌与纵行肌之间的肌间欧氏神经丛, 有神经元与神经纤维位于其间, 还受到外来神经即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支配, 以此调控小肠平滑肌的收缩与舒张。
本文试图观察分析不同浓度化学药物对模式动物家兔离体小肠平滑肌自发性活动的影响, 以探讨其对消化道平滑肌作功能合胞体的作用机制。
1 材料与方法111 材料11111 实验动物选用体重为2~4 kg 的健康家兔10 只,由南通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雌雄不拘。
11112 试剂药品①硫代乙酰胆碱(粉剂10 g ,Fluka 公司) 配成10 - 5 、10 - 4 、10 - 3 、10 - 2 mol/ l ;②硫酸阿托品(注射液10 mg/ ml , 上海制药厂)配成0101 %、011 %、110 %、10 %浓度; ③磷酸组织胺( 10 g , Fluka 公司) 配成10 - 4 、10 - 3 、10 - 2 、10 - 1 mol/ l ; ④盐酸肾上腺素( 注射液1mg/ ml , 上海制药厂) 配成10 - 4 、10 - 3 、10 - 2 、10 - 1 mol/ l 。
11113 实验器材AP200L 序列高级商用电脑,微机化生理实验教学系统(Doctor295 Super Lab) ,张力换能器(南京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量程为50g) , 麦氏浴槽, L 型通气钩, 恒温水浴锅, 氧气泵, 常用手术器械等。
1. 家兔重2.4千克,耳缘静脉注射1%盐酸吗啡15mg/kg,应注(3.6ml )毫升。
2. 肺水肿家兔肺的特点是( 切面有白色或粉红色泡沫流出 )、( 表面饱满光滑,红白相间 )、( 有握雪感 ),兔的特点 ( 呼吸浅快 )、( 口唇粘膜青紫 )、( 肺内哮鸣音,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样痰 )。
3. 将沾有利多卡因的小滤纸贴附神经干上,利多卡因通过( 阻断Na+通道 ) 作用使动作电位( 传导受阻 ) 。
4.家兔静脉麻醉最常用药物( 乌拉坦 ),浓度及给药量分别为( 20% ) 、( 5ml/kg )。
5. 小鼠缺氧实验中复制低张性缺氧动物模型时,在广口瓶中加入钠石灰的作用是( 吸收二氧化碳),复制血液性缺氧动物模型的方法有( 一氧化碳中毒 )和( 亚硝酸钠中毒 )。
6. 常用的两栖类动物的生理代溶液是( 任氏液 ) ,其主要成份为( Nacl ) 、( Cacl2 ) 、( Kcl ) 和 ( NaHCO3 )。
其所含阳离子有维持细胞的(兴奋性)和 (收缩性 ) 的功能;阴离子有维持细胞的 ( 酸碱平衡 ) 的功能。
7. 在心电图描记中,P波反映 ( 两心房去极化过程 )、QRS波群反映( 两心室去极化过程 ) 、T波反映( 心室复极化过程 )、PR间期反映 ( 兴奋由心房传导至心室的时间 ) 、ST段反映( 心室各部分心肌细胞均处于动作电位平台期 ) 、QT间期反映( 从心室开始去极化到完全复极化所经历的时间 ) 。
8. 在血管插管试验中肝素化的目的是( 抗凝,防止血液堵塞管口 ),插管后进行的三步结扎法是指第一步结扎( 远心端结扎),第二步结扎(近心端结扎 ),第三步(远心端和近心端对扎 ) 。
9. 运动对血压的影响是使( 收缩压 ) 升高,主要原因是 (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活动增加 )。
10. 在抗B血清上滴加受试者血液,数分钟后出现凝集,抗A血清未发生凝集,受试者的血型为( B型 ) 型。
甘松挥发油对大鼠心室肌细胞膜钠通道的影响杨涛;葛郁芝;罗骏;胡朗吉;张淑华;吴志婷【期刊名称】《时珍国医国药》【年(卷),期】2010(21)2【摘要】目的研究甘松挥发油对大鼠心室肌细胞膜钠通道的影响,探讨甘松挥发油在离子通道水平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
方法用急性酶解法分离大鼠心室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观察不同浓度的甘松挥发油对钠通道的影响。
结果①浓度为1,3,5,10,20,100μg/g甘松挥发油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钠电流;②可使心肌细胞钠电流-电压曲线上移,但激活电位、峰电位及反转电位无改变;③使激活曲线向正电位方向变化,V1/2从(-43.65±0.98)mV右移至(-40.25±1.01)mV(n=6,P<0.05);④使失活曲线向负电位方向变化,V1/2从(-100.92±0.68)mV左移至(-111.20±0.86)mV(n=6,P<0.05)。
结论甘松挥发油可通过浓度依赖性地抑制大鼠心肌细胞膜钠通道电流,在不同膜电位水平对钠通道电流具有均匀一致的抑制作用;使激活曲线右移,使失活曲线左移。
【总页数】3页(P284-286)【关键词】甘松;膜片钳;钠通道;心肌细胞【作者】杨涛;葛郁芝;罗骏;胡朗吉;张淑华;吴志婷【作者单位】江西省人民医院,江西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相关文献】1.甘松提取物对单个兔心室肌细胞钠、钙通道的影响 [J], 唐其柱;黄峥嵘;史锡腾;王腾;沈涤非2.甘松挥发油浸润和吸入法对大鼠心室肌有效不应期的影响 [J], 葛郁芝;周萍;陈军喜;吴志婷3.中药甘松挥发油对大鼠心室肌细胞膜L型钙通道的影响 [J], 曹明;葛郁芝;罗骏;王云霞;张淑华;吴志婷4.甘松挥发油对大鼠心室肌细胞Ik和Ik1的影响 [J], 李翔宇;罗骏;葛郁芝;王云霞;张淑华;吴志婷5.甘松挥发油对大鼠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的影响 [J], 胡朗吉;葛郁芝;罗骏;杨涛;张淑华;吴志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莨菪碱对家兔油酸性急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
陆晓华;殷慧群;陈冬云;鲍能胜;庞瑞萍
【期刊名称】《皖南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1(020)003
【摘要】目的观察山莨菪碱(654-2)对油酸致急性肺损伤的作用。
方法测量家兔血清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MDA、蛋白含量和肺湿/干重比。
结果 654-2可明显减少油酸性急性肺损伤家兔血清及BALF 中MDA和BALF中蛋白含量,并使肺湿/干重比降低。
结论 654-2可通过其抗膜脂质过氧化对油酸性肺损伤起到有效的防治作用。
【总页数】2页(P168,171)
【作者】陆晓华;殷慧群;陈冬云;鲍能胜;庞瑞萍
【作者单位】病理生理学教研室;病理生理学教研室;病理生理学教研室;病理生理学教研室;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3
【相关文献】
1.山莨菪碱联合机械通气防治家兔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J], 汤彦;向小卫;申国璋;尚祥光;雷明慧;王蒙;张启智
2.山莨菪碱对油酸致兔急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 [J], 景有伶
3.山莨菪碱对油酸致急性肺损伤家兔脂质过氧化物及肺表面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J], 景有伶;杨秋
4.硫酸镁对油酸致家兔急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 [J], 林献忠;杨锡馨;林财珠
5.山莨菪碱、ANP和CGRP对油酸型急性肺损伤家兔的治疗作用 [J], 简文;戚好文;李志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莨菪烷类抗胆碱药物的分析莨菪烷类药物是一类抗胆碱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神经肌肉功能失调性疾病,如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和痉挛性斜颈等。
这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乙酰胆碱的作用,从而减少神经肌肉传递,达到治疗目的。
常见的莨菪烷类药物包括阿托品、丙吡胺、瓜眼停等。
这些药物具有下列特点:首先,它们具有抗胆碱能的作用,通过竞争性地与乙酰胆碱结合于毛细胞膜上的胆碱能受体而抑制胆碱能效应。
其次,莨菪烷类药物具有抗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心血管系统上,能够抑制心脏的迷走神经兴奋和冠状动脉的舒张。
此外,莨菪烷类药物还具有抑制平滑肌收缩、降低唾液和胃酸分泌等作用。
莨菪烷类药物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干口、视力障碍、心动过缓、大便秘结等。
这些副作用主要是由于药物的抗胆碱作用,而胆碱是一种调节器官和组织正常功能的神经递质。
因此,药物的副作用主要是由于其在非目标组织上的抗胆碱作用所导致的。
莨菪烷类药物对于帕金森病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帕金森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肌肉僵硬、震颤、动作迟缓等症状。
莨菪烷类药物通过抑制神经肌肉传递,可以减轻肌肉的僵硬和震颤,从而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
此外,莨菪烷类药物还可以用于治疗其他神经肌肉功能失调性疾病,如肌张力障碍和痉挛性斜颈等。
肌张力障碍是一种肌肉紧张和僵硬的疾病,莨菪烷类药物可以通过抑制神经肌肉传递,缓解肌肉的紧张和僵硬。
痉挛性斜颈是一种颈部肌肉痉挛的疾病,莨菪烷类药物可以通过抑制神经肌肉传递,减少肌肉痉挛,从而改善症状。
总之,莨菪烷类药物是一类常用的抗胆碱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神经肌肉功能失调性疾病。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乙酰胆碱的作用,减少神经肌肉传递,从而改善疾病的症状。
然而,莨菪烷类药物也具有一些副作用,如干口、视力障碍等,因此在使用前应注意合理用药。
另外,对于每位患者来说,应根据其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结合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
缶床误诊误治2010年3月第23卷第3期Clinical Misdiagnosis&Mistherapy,Vo1.23,No.3,March 2010 ・2 1 1・ 山莨菪碱对兔心室肌细胞离子通道电流的影响 丁超,傅向华,赵玉英,陈会校,孙家安,薛玲,李俊峡 [摘要] 目的研究山莨菪碱对兔正常离体心室彤 田胞离子通道电流的影响,探讨其抗心律失常的细胞学离子机 制。方法 以酶解的方法分离兔心室肌外膜单个心室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不同浓度山莨菪碱对兔正常 心室肌细胞跨膜钠离子通道电流(I )、L一钙通道电流(I )及瞬间外向钾通道电流(I 。)的影响。结果 山莨菪碱浓度 为10 nmol/L时,对I 无明显影响(P>0.05)。山莨菪碱浓度为100 nmol/L时,I 电流密度减少到(一33.25± 4.46)pA/pF,1000 nmol/L时I 电流密度减少到(一29.32±3.55)pA/pF,抑制率分别为22.3%和31.5%,与基础值比 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O1)。山莨菪碱浓度为10 nmol/L时,对I 无明显影响(P>0.05)。山莨菪碱浓度为 100 nmol/L时,I 电流密度减少到(一2.15±1.O2)pA/pF,1000 nmol/L时Ic“电流密度减少到(一1.82± 0.86)pA/pF,抑制率分别为31.3%和41.8%,与基础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O1)。山莨菪碱浓度为 10 nmol/LIt ̄,I 电流密度由(17.41±3.13)pA/pF减少到(16.13±2.93)pA/pF,100 nmol/L时减少到(15.1l± 2.88)pA/pF,1000 nmol/L时减少到(14.96±2.82)pA/pF,抑制率分别为7.3%、13.2%和l4.1%,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山莨菪碱对离体正常单个心室肌细胞I 和IC ̄-L具有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 [关键词] 山莨菪碱;肌细胞,心脏;兔;离子通道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 R541.7;R971.9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2—3429(2010)03—0211-03
Impact of Anisodamine on Multiple Ion Channels in Isolated Ventricular Myocytes from Normal Myocardium DING Chao’,FU Xiang—hua。,ZHAO Yu—ying ,CHEN Hui—xiao ,SUN Jla-an ,XUE Ling‘,LI Jun—xia’(1.Department
of Cardiology,Bethune International Peace Hospital of PLA,Shijiazhuang,Hebei 050082,China;2.Department of Cardiolo— gY,The Second Hospit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Hebei 050000,China) [Abstract]0bjective Clinical studies have suggested that anisodamine is effective in preventing arrhythmia,but its electrophysio1ogical mechanism is unclear.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ionic mechanisms responsible for anti—asThythmic effect of anisodamine.Methods Whole cell patch clamp technique was used to record membrane ionic cur— rents,including sodium current(IN ),L-type calcium current(Ic“ )and transient outward potassium current(I ).Re‘ suits Anisodamine of 10 nmol/L did not affect the I Anisodamine of 100 nmol/L,1000 nmol/L inhibited IN by 22.3% and 31.5%respectively(both P<0.01).Anisodamine of 10 nmol/L did not affect the I【=日_ll'Anisodamine of 100 nmol/L, 1000 nmol/L inhibited Ic¨ by 31.3%and 41.8%respectively(both P<0.01).Anisodamine of 10 nmol/L,100 nmol/L, 1000 nmol/L inhibited I by 7.3%,13.2%and 14.1%respectively(P all>0.05).Conclusion Anisodamine can inhibit Ic L and IN from isolated normal cardiac myocytes in a concentration dependent manner. [Key words] Anisodamine;Myocytes,cardiac;Rabbits;Ion channels
山莨菪碱具有抗休克、解痉镇痛等作用,已被临床广 泛应用。动物实验证实其尚可显著缩小心肌梗死范围,保 护心肌功能及抗血栓形成。本文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研究山莨菪碱对兔正常心室肌细胞跨膜钠离子通道电流 (I 。)、L一钙通道电流(I )及瞬间外向钾通道电流(I 。)的 影响,探讨其抗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细胞学离子机制。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选择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45只,雌雄不限,体 重2.0~2.5 kg,由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羟乙 基哌嗪乙磺酸(HEPES)、乙二醇双四乙酸(EGTA)、4-氨基 作者单位:050082石家庄,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心血管内科(丁超,赵玉英,陈会校,孙家安,李俊峡);050000 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干部病房心内科(傅向华, 薛玲) 吡啶(4 AP)、胶原酶I、氯化胆碱等购自Sigma公司,余试剂 均为国产分析纯。山莨菪碱由杭州民生制药厂生产。 1.2方法 1.2.1细胞分离:采用酶解的方法分离单个心室肌细 胞 。猝击白兔头颅枕部致其昏迷,迅速开胸切取心脏, 置于冰冷的无钙台氏液中,剪去心包,心脏经修饰后连接 在Langendorff心脏灌流装置上,经主动脉根部逆行用无 钙台氏液灌流8 min(灌注压70 cmH O,恒温36 ̄C)。而 后用含胶原酶10.4 mg/ml(Sigma公司)、牛血清蛋白 (BSA,0.2%,Sigma公司)的无钙台氏液反复灌流10~ 15 min,至心脏膨大、松弛并出现拉丝后从灌流装置上取 下,剪成小块,吸管反复吹打,最后过滤离心保存在KB液 中备用。 1.2.2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按Hamill法 进行,取上述 制备好的心室肌细胞悬液数滴滴于灌流槽中,于生物倒置 ・212・ 临床误诊误治2010年3月第23卷第3期Clinical Mi Vo1.23.No.3.March 2010 显微镜(Olympus)下静置5 rilin,待细胞沉底附壁后,用所 测电流相应的灌流液灌流,灌流速度2~3 mL/min,冲去 死亡细胞碎片,选取表面光洁、横纹清晰的心室肌细胞作 为研究对象。记录电极由硬质玻璃毛坯经水平拉制仪 (Sutter P.97,USA)四步拉制而成,内充电极内液后阻抗为 2—3 Mn。采用三维液压微操纵器将电极靠近细胞进行 封接,负压吸引致封接阻抗达1 Gn以上,吸破细胞膜,补 偿电容电流和电极串联电阻,形成全细胞记录模式。脉冲 信号由pulse+pulsefit软件(HEKA,version 8.53)控制, 通道信号经EPC一9膜片钳放大器(HEKA,德国)放大,通 过Ag—AgC1电极丝和填充电极内液的微电极导入细胞,产 生的电流信号经EPC一9转换,经pulse pu]sefit软件收 集、分析。各电流幅值除以细胞膜电容所得即为电流密 度,以不同钳制电压下的电流密度绘成电流一电压关系 (I-V)曲线。所有实验均在室温(25%)下进行。 1.2.3电流记录:采用累积给药法,分别以含10 nmol/L、 100 nmol/L和1000 nmol/L山莨菪碱的细胞外液灌流 3 rain,观察不同浓度山莨菪碱对心室肌细胞离子通道电 流的影响。①I 记录:采用维持电位一90 mV,阶跃 +10 mV,从一80 mV逐步去极化到+60 mV,刺激频率 0.5 Hz,钳制时间50 ms,引出I 。以去极化至一30 mV 时I 电流密度峰值作为观测指标。I 。电流密度峰值基础 对照值为(一42.78±5.48)pA/pF( =16)。②I 记录: 从维持电位一50 mV开始,阶跃+10 mV,逐步去极化到 +40 mV,时程250 ms,引出I 以不同钳制电压下的 I 电流强度绘成I—V曲线。以去极化至0 mV时I 电 流密度峰值(pA/pF)作为观测指标。I 电流密度峰值基 础对照值为(一3.13±1.22)pA/pF(n=16)。③Illli己录: 维持电位为一60 mV,阶跃+10 mV,脉宽300 ms,给予从 一40 mV到+60 mV的去极化脉冲记录I 以不同钳制电 压下的I 电流密度绘成I—V曲线。I 幅值为其峰值与刺 激结束稳态值的差值。去极化+60 mV时,I 电流密度基 础对照值为(17.41±3.13)pA/pF(n=15)。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 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问比较采用方差分析t检 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浓度山莨菪碱对正常心室肌细胞I、 的影响 I 均在一60 mV激活,一30 mV达峰值,+40 mV时反转。 山莨菪碱浓度为10 nmol/I 时,I 电流密度峰值为 (一39.86±5.38)pA/pF(n:16),对I 无明显影响(n= 16)(P>0.05)。山莨菪碱浓度为100 nmol/L时,使I 电 流密度减少到(一33.25±4.46)pA/pF(n=14),与基础值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制率为22.3%; 山莨菪碱浓度为1000 nmol/L时I 电流密度减少到 (一29.32±3.55)pA/pF(II=l1),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1),抑制率为31.5%。在使用不含山 莨菪碱的细胞外液灌流5 rain后, 恢复至灌流前水平, 提示山莨菪碱可逆性和浓度依赖性阻断I 。 2.2不同浓度山莨菪碱对正常心室肌细胞I ..的影响 Ic._L均在一40 mV激活,0 mV达峰值,+5O mV时反转。山 莨菪碱浓度为10 nmol/L时 I 电流密度峰值为(一3.02± 1.16)pA/pF(n=16),对I 。无明显影响(n=16)(P> 0.05)。山莨菪碱浓度为100 nmol/L时,I 。电流密度减少 到(~2.15±1.02)pA/pF(n=12),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O1),抑制率为31.3%;山莨菪碱浓度为 1000 nmol/L时,I 电流密度减少到(一1.82± 0.86)pA/pF(n:10),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O1),抑制率为41.8%。在使用不含山莨菪碱的细胞 外液灌流5 rain后,I 『 .恢复至灌流前水平。提示山莨菪碱 可逆性和浓度依赖性阻断I 。但I . 电压依赖性不变,对 激活电位、峰值电位、反转电位及I—V曲线的形态轨迹均无 影响。 2.3不同浓度山莨菪碱对正常心室肌细胞I 。的影响I。。 的I—V曲线呈线性电压依赖性。山莨菪碱浓度为10 nmol/L 时,I 电流密度减少到(16.13±2.93)pA/pF(n=14);山莨 菪碱浓度为100 nmol/L时,I. 电流密度减少到(15.11± 2.88)pA/pF(n=11);浓度为1000 nmol/L时,I。。电流密度减 少到(14.96±2.82)pA/pF(n=11),抑制率分别为7.3%、 13.2%和14.1%,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使用不含 山莨菪碱的细胞外液灌流5 rain后,Iln.恢复至灌流前水平。 提示I 在山莨菪碱灌流下有轻度下降的趋势,但未达到统 计学意义,说明山莨菪碱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断I 3讨论 3.1心律失常发生机制 心律失常的发生是由动作电位 时程改变引起的,动作电位时间(APD)延长是诱发室速 导致尖端扭转性室速的危险因素,也是形成非折返心律失 常的基础,而APD缩短、去极化加速则是形成折返机制的 基础,最终导致恶性心律失常。APD的长度不依赖于单 个离子通道的离子运动,而与膜复极化过程总的离子流相 关。抗心律失常药物传统作用靶点是直接阻断某一离子 通道,但这些药物对病变心脏的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疗效不 佳且有负性效应,特别是心律失常抑制试验(CAST)中,应 用钠通道阻断剂氟卡尼及恩卡尼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室性心律失常增加病死率的研究结果,引发了我 们对传统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担忧。 3.2 山莨菪碱抗心律失常机制 山莨菪碱是我国首先在 西藏唐古特莨菪中提取的生物碱 ,属胆碱能受体阻滞 剂,人工合成品称为654-2,在我国作为血管活性药物得到 广泛应用。既往临床研究发现,山莨菪碱能够拮抗ca“, 抑制细胞外钙内流 ,调节细胞钙紊乱,稳定缺氧心肌细 胞的膜电位。此外,山莨菪碱还能抑制氧自由基释放,减 轻脂质过氧化破坏细胞膜而致心肌超微结构的损伤 , 从而发挥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临床上也发现山 莨菪碱可减少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 ,但山莨菪碱抗心 律失常的作用机制仍不明确。离体单个心室肌细胞离子 通道研究结果表明,山莨菪碱对正常心肌细胞I 和I 具有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对I. 也呈轻度抑制的趋势,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