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褚玉霞教授运用经方治疗经带胎产病验案四则

褚玉霞教授运用经方治疗经带胎产病验案四则

褚玉霞教授运用经方治疗经带胎产病验案四则
褚玉霞教授运用经方治疗经带胎产病验案四则

(完整版)沈绍功教授月经病的治疗

沈绍功教授月经病的治疗 中医治疗妇科呀,那优势就更大了,西医那是它的弱点。好多西医治疗妇科病就利用激素;另一个手术,这个危害都很大。尤其妇科医生,没有医德,对不对?一看囊肿,一看肌瘤,一刀切了,而且吓唬病人,你不切就麻烦了,容易转变成癌症。病人无知,一说要转成癌,那只能上在手术室上让你切了,叫任人宰割。切完以后呢,没有后果吗?第一女士的子宫和卵巢是重要的器官,受损以后,这些都拿掉了,能好吗?最后成了内分泌紊乱,比肌瘤囊肿还要痛苦。第二复发率相当高。我看过病人,切了几刀?切了五刀,还想切。我就问她:“人家五刀都宰了,怎么还要切呢”?她说:“我就怕得癌症,还不如切了好,切了就不得癌了。”我说:“你不能欺骗自己容易得癌了,我说癌症是增生的加速。良性肿瘤为什么长了?比正常细胞分裂加速了六倍,加速呀,分裂加速就长了良性肿瘤。再刺激,再增长三倍,那就细胞分裂10倍以上就恶性肿瘤了。这不是我说的,这是西医老师教我们学生的。你切得多,越刺激,越长着癌,到容易得癌了,这是一条。”另外功能紊乱相当痛苦,西医没办法。碰到神经它就软弱了,一提神经,西医就头痛了;一提病毒,头就痛了。我们安然自得,没要紧,神经病毒我们都心中有数,稳扎稳

打,能给你治好。第二个呢,西医还有办法就是用激素。比如肌瘤、闭经、囊肿,它就大量的用激素。黄体酮、孕酮,特别是打针用激素。你不知道激素人的差异很大,激素是个好药,但是副作用特别大,个体的差异不一样。比如书上讲了,这个人10g就能弥补,不一样,有的人用6g 就多了,有的人到10g也不多,你不好掌握,个体差异相当大,激素用多了,那全都转成癌证。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就是激素分泌的紊乱,这西医已经明白了,妇科的癌症就是激素紊乱。你为了调经,为了消瘤,你冒这个风险,所以西医治疗妇女病,它绝对是个劣势,中医是个优势病种,尤其我们家祖祖辈辈搞女科,里面包括妇科,那都有绝招,靠这个吃饭。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月经病的治疗,注重4个大法:1,必先调气。“百病皆生于气”。夫人多郁善怒,情志变化最显,气结则血亦结,故“调经而不理气,非其治也”。理气有行气、破气、补气3法。行气多选用柴胡、香附、木香、乌药、佛手、陈皮、炒橘核;破气多选用青皮、枳壳、大腹皮、川朴、沉香;补气多选用生黄芪、党参、白术、黄精、仙鹤草、太子参、山药、扁豆衣、大枣。2,调养脾胃。“脾胃为生化之源”。妇人以阴血为主,月经失调者大多有脾胃之证,如纳差便溏,面浮肢肿,故“脾气一旺,胃气自兴,精微敷布,新血化生,月经自调。”调养脾胃有醒脾、健脾2

火针在皮肤病中的临床应用

火针在皮肤病中的临床应用 火针是古代针灸中的一种针灸法,古称燔针、焠刺、烧针、白针、煨针。是将其针体烧至通红,然后快速刺入人体一定的穴位或部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方法称之为火针疗法。火针最早在《内经》称为燔针、焠刺。《灵枢·官针》云”凡刺有九,以应九变……九曰焠刺”。《灵枢·筋经》也云:”治在燔针劫刺也”。而对于火针针具,《灵枢·九针十二原》云:”九曰大针,长四寸……大针者,尖如挺,针锋微圆…”。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强调了火针的适应症及体质因素。唐·孙思邈《备急千金方》记载了火针能治疗热证,并首先将火针疗法的适用范围从寒证、痹证,扩展到治疗外科的疮疡疖肿。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开创了火针记载医案的先例,明·高武《针灸聚英》从针具选材、加热方法、刺法、针刺深度、适应症等进行了深入论述。现针对我科临床工作中,火针治疗皮肤病的过程中疗效显著的病种,举例如下: 1火针在我科常见皮肤病中的应用 1.1斑秃取穴:阿是穴(斑秃区)。体位:患者取坐位。针刺方法:针具消毒后,以多根火针烧红同时针刺脱发区,采用速刺疾退法从脱发区边缘向脱发区中心密刺。按语:火针治疗斑秃可温通经络,活血行气。火针针刺可导热入人体,直接激发阳气,鼓舞气血,温通经脉,同时可使腠理开从而开启脉络外门,给贼邪出路,活血行气,去瘀生新,有利于改善病变部位微循环,加速局部血流量,提高局部新陈代谢。《针灸聚英》中指出:”风致难疾,尤宜火针而获功效,盖火针大开其孔穴,不塞其门,风邪从此而出。” 典型病例:患者,女,46岁,于2015年11月3日就诊。主诉:斑秃半年余,近期加重,睡眠不佳。查体:头部3处脱发区,面积最大的一处为2cm×3cm。病史:患者半年前出现头发脱落,3月前脱发面积突然增大,伴怕冷、胸闷、寐差、多梦、头皮刺痛、腰膝酸软、入睡易惊醒、平时注意力难以集中,舌暗,脉沉细涩。诊断:斑秃肾虚血瘀型。治疗方法:取穴:阿是穴(斑秃区)。体位:患者取坐位。针刺方法:多根火针烧红同时针刺脱发区,采用速刺疾退法从脱发区边缘向脱发区中心密刺。注意事项:针后不作处理,若出血,用干棉签按压。一般1次/3d,针后2d内勿洗患处,同时忌烟酒及辛辣之品。针后患者感觉针刺处有热胀感,头皮发痒。第1次复诊,患处出现黑色毛点,第2次复诊,患处长出灰白色细软毳毛,随后脱发面积逐渐减小,斑秃区新发从边缘开始长起,逐渐向内扩展。经2个月的治疗,患区全部长出粗健毛发,新发牢固,色黑,密度、粗细同健发。随访无复发。 1.2扁平疣治疗方法:充分暴露皮损部位,常规消毒,用火针在酒精灯上烧至发白,垂直快速点刺疣体,至疣体松解,然后用消毒棉签头掀掉疣体,观察到疣体全部脱落,露出潮湿面为止,不需包扎,保持2d不沾水即可,一般5~7d 自然结痂脱落,扁平疣即告治愈。如有新发及漏治按上述方法重复治疗,直至疣体全部脱落为止。

同济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试题《病理生理学》

同济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试题《病理生理学》 1993 一、肺栓塞引起的血气变化及其机制 二、E DRF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三、酸中毒对机体的影响及其机制 四、对以下病理过程下简明精确的定义:1心理衰竭2休克3DIC4应激5发热 五、举两例说明病理变化的两重性以及在一定条件下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转化。 六、高血压引起心力衰竭的机制。 (任选5题,每题20分) 1994 一、A RDS病人呼吸衰竭的类型及机制 二、I型呼衰与U型呼衰的氧疗有何不同?为什么? 三、心衰与休克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有何异同?心肌梗塞的心衰与心源性休克有何不同? 为什么? 四、酸中毒对心肌收缩功能的影响及机制。代谢性与呼吸性酸中毒哪种影响更大, 五、举例说明: 1、病理变化的生物学意义的两重性 2、药物作用的双向性 3、病理过程中的正反馈与负反馈 4、生理反应与病理反应 六、血管阻力的法定单位和测定与计算方法。 1995 一、P aQ正常的缺氧有那些类型?如何从血气变化去辨别? 二、呼酸合并代碱时血pH、PaQ,HCQ和PaQ的变化 三、休克时微血管淤血的机制。 四、心肌舒张功能障碍的原因和机制。 五、呼吸衰竭时肺动脉压的变化及机制 六、举例说明为何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认识疾病。 1996 一、高钾血症的原因有哪些? 二、贫血病人动脉血和静脉血间氧含量差减少的机制? 三、应激性溃疡的发病机制? 四、鉴别肾性与肾前性肾功能衰竭的指标?各指标在两类肾衰中变化不同的机制? 五、老年人PaQ为何低于年轻人?机制? 六、肺动脉高压本身对肺功能有何影响?为什么? 1997 一、H PV的发病机制 七、高渗性脱水与低渗性脱水的病因和病生变化的异同? 二、A G增高型与AG正常型代酸的原因和发病机制有何不同? 三、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同济医科大学2000年病理生理学(博士)

火针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验案

火针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验案 简羽凤(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贵州遵义551000)湿疹一词源于现代医学, 古代没有特定的疾病,但根据症状及发病情况可以归属于古代的“疮”、“湿淫疮”、“藓”、“干藓”等疾病中。其中湿淫疮最早鉴于《金匮要略》中,《诸病源候论》 一书明确指出其发病过程及病因病机,湿淫疮乃心家有风热,发于皮肤,初生甚小,先痒痛而后生疮,汁出浸淫肌肉,浸淫渐阔而乃遍体,因其渐渐增长,故曰 浸淫也。《医中金鉴》对湿疹也有描述,“浸淫疮,初生如疥,瘙痒无时,蔓延不止,抓津黄水,浸淫成片”,综上可见,湿疹主要病因与湿、热、风相关,病位在皮肤在肌肉。其中湿因来源不同分为内湿和外湿,则病因分为外因及内因,外因 为湿、热、风壅阻皮肤经络,导致气血壅滞,化而为疮,浸淫肌肉,发痛发痒, 遍及全身。内因主要是饮食不洁,过食辛辣、鱼腥食物或饮酒,导致脾胃损伤, 脾失健运,或者素体脾虚,内生湿邪,湿热内蕴,加之风热湿等外邪的感伤,内 外皆病博于皮肤,因此发病。急性湿疹者,实证的居多,而外邪以湿、热二邪为主。湿是淫邪,其性粘滞、弥散,重浊向下,多袭皮肤腠理以致水湿蕴结,而起 糜烂、水泡、渗液;热邪多夹于风湿之中,导致皮肤潮红、疼痛、瘙痒,所谓“热微作痒,热甚作痛”。故而湿疹辩证方面,可分为湿热浸淫、脾虚湿蕴、肝胆湿热、血虚风燥、肺胃阴虚等五种。【1】其中对于急性湿疹,常见于湿热浸淫、脾虚 湿蕴、肝胆湿热等证。目前临床上中医方面治疗急性湿疹常用的方法有中药外涂 及内服、梅花针叩刺、刺络放血等方法。笔者应用火针点刺皮损根部联合罐法排 除渗出液的方法治疗急性湿疹疗效甚佳。患者张某,女,31岁,外出出差时突 发全身广泛性湿疹2+天,皮损以红色斑疹为主,部分融合成片,隆起明显,局部 渗出较少,伴有明显瘙痒,舌红苔白腻,脉弦滑。就诊我科,考虑急性湿疹,治 疗于火针散刺局部,深度需刺入皮损基底部,火针后可见局灶出现黄色渗出液, 予抽气罐负压吸出渗出液,以未见明显渗出物为止,施术时确保患者舒适体位, 进行操作告知,避免过度紧张导致晕针。经过操作后,患者诉皮损局部已无瘙痒,对于止痒,该方法可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患者自觉火针点刺后身体微感发热, 嘱患者禁止饮冷、保持火针局灶干爽,次日患者火针出斑疹范围以明显缩小,并 且颜色变淡,三日后痊愈。患者江某,男,19岁,雨后接触地面污水后出现双 下肢广泛性湿疹1+天,皮损以暗红色斑丘疹为主,部分融合成黄豆大小水泡,隆 起明显,渗出较多,伴有瘙痒及疼痛,舌红苔白腻,脉弦滑。就诊我科,考虑急 性湿疹,治疗上根据疱疹不同特点进行点刺,渗出少的或者无渗出的,直接点刺 到斑疹基底部,火针后可见局灶出现黄色渗出液,予抽气罐负压吸出渗出液,以 未见明显渗出物为止。对于有疱液的,需用火针轻点刺疱液以疱疹水平向上分别 点刺疱疹上中下部,让疱液尽出,诚如《针灸大成》所言“其阔大者,按头尾及中以墨点记,宜下三针,决破出脓”,此时尽可能保持表皮完整性,带疱液尽出,暴露出疱液基地部时,用火针数刺干瘪的疱疹,深度需刺入皮损基底部,针后局灶 保持干爽,不予拔罐。经过操作后,患者诉皮损局部已无瘙痒及刺痛,对于止痒 止痛,该方法可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次日患者疱疹已无明显渗出,并且颜色变 淡开始结痂,四日后基本痊愈。当然临床种也可见有些湿疹较顽固,或施术者点 刺深度不够或冷针刺入,未及基底部,一次火针后再次出现少量水泡及渗出,可 以继予局灶火针治疗,经过2-3此治疗后病灶基本可以结痂,火针治疗后一定嘱 咐患者保护创口,避免创口沾水,出现伤口感染加重病情,避免进食生冷。按语:火针具有温阳散寒、激发经气、温阳散寒、温通经络、开门驱邪、以热引热的作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审视座右铭:网民留言=领导批示 南方都市报■虚拟@现实之黎明专栏 7月17日出现一个史无前例的正式机构,全称为“中共郑州市委、郑州市政府媒体网络事项督办中心(ZZIC)”;揭牌仪式上,两位网友应邀为该机构揭开了红盖头。 随后出现一句原创性很强的“座右铭”,在揭牌仪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连维良称“网民留言=领导批示”即“ZZIC”的座右铭,要“把网民留言、群众诉求、人民呼声同领导批示一样对待,而且要按高于领导批示来对待”。 以“信息渠道”或“沟通媒介”为据,建立具有某种“定向性”的机构,是否可行?郑州方面介绍称,这种网络事项办理机制效果明显,试运行一年间,网民在网上反映后“ZZIC”督办解决了一万多个问题。显然,拿出宝贵的编制定额“转正”该机构,即郑州高层肯定机构、机制有效的证明,也是正式组建该机构之必要性、可行性的某种证明。 在“网民留言”和“领导批示”之间画一个“=”号,“政治正确”,在理念上没什么问题。网络和电脑对公众不设限的情况下,任何非网民的“群众”都能于瞬间转化为网民,“网民留言”其实就是“群众呼声”。至于“网民留言高于领导批示”之语,当属“执政为民”的高调宣示,虽则言辞和表达是新鲜的,但“内核”仍是老版本。

不过,研讨此“等号”,可以发现在技术上还是存在一些讲究的。主要的讲究,即区分“网民留言”和领导批示的内容与种类。 可把网民留言大致分为“事实信息”与“观点信息”,机构应对与处臵的多为“事实信息”,对观点信息、政策建议或行政建言等网声,则是另一种处臵方式。而在上达的“事实信息”中,突发事件、紧急危情、公权侵害等,又是重中之重,“高于领导批示”理所当然。如果没有领导批示就对此无动于衷,按理则应该追究失职、渎职的责任。 上网表达诉求的网民,都是些抱着希望的人。引起领导注意,获得“领导批示”,通常就是他们的预定目标和理想效果。诚然,正如连维良先生所说,“如果什么样的问题都要通过领导批示才能解决,就不是一种有效的机制,不是一种科学的机制,不是一种长效的机制”,但是,也应该承认,正是由于存在这样一种不好的机制,群众才希冀那一纸领导批示的降临。 高官可以对下属说,“你们直接听群众的话就行了!”而实际上呢,下属还是该咋办就咋办,这是被体制和机制所规定的。网民留言=领导批示,并不意味着“照网民说的办”,在高调宣示重视网声民意时,对这一点也不必回避。 “领导批示”,本有多种多样的内容,否定与拒斥,肯定与褒奖,催办或缓办,消极或积极,还有中性的、模棱两可

妇科疾病诊疗计划

第二节异位妊娠 【病史采集】 1.停经史:须注意个别病人无停经史; 2.阴道出血; 3.下腹疼痛; 4.伴随症状:恶心、呕吐、直肠刺激症状,晕厥、休克症状; 5.前次月经期,生育史、避孕及盆腔炎史。 【物理检查】 1.全身检查,病容、面色、血压、脉搏、腹部腹膜刺激征、移动性浊音; 2.妇科检查,阴道血迹,宫颈着色、举痛,子宫大小、漂浮感,后穹隆饱满,一侧盆腔有无压痛、边界不清包块。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型; (2)尿HCG或血β-HCG;必要时动态观察血β-HCG。 2.器械检查,盆腹腔B超;有条件时可行阴道B超。 3.特殊检查 (1)后穹隆穿刺术; (2)诊断性刮宫; (3)腹腔镜检查。 【鉴别诊断】 1.早孕; 2.黄体破裂; 3.滤泡破裂; 4.急性盆腔炎; 5.巧克力囊肿破裂; 6.急性出血性输卵管炎。 【治疗原则】 1.保守治疗 (1)消炎; (2)止血; (3)杀胚胎药物。 2.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 1)出现内出血、休克; 2)妊娠月份较大; 3)间质部妊娠、宫角妊娠或腹腔妊娠; 4)保守中HCG持续阳性或上升,腹痛反复发作者; 5)不需保留生育功能或要求绝育者。 (2)手术方式 1)剖腹患侧输卵管切除术; 2)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术。

第四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病史采集】 1.一般情况,年龄、胎次、产次、分娩史、月经史、一般健康情况,有无慢性病等; 2.月经异常的情况,发病时间、诱因、出血量、持续时间、出血性质、出血前有无停经史等; 3.有无引起贫血或阴道出血的内外科疾病,如缺铁性贫血、凝血功能障碍及生殖道外伤等。 【体格检查】 1.全身检查结合病史,进行系统检查,除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月经异常; 2.妇科检查除外盆腔及生殖道的器质性病变如炎症、肿瘤、妊娠并发症、宫内节育器等。 【实验室检查】 1.化验检查:血、尿常规,血、尿HCG测定,内分泌激素测定; 2.器械检查:B超、阴道镜、宫腔镜、腹腔镜检查; 3.特殊检查:诊断性刮宫、基础体温测定、宫颈粘液结晶、阴道脱落细胞检查、子宫碘油造影等。 【诊断】 根据月经异常的情况、基础体温的测定、子宫内膜病检、B超观察卵泡的生长发育及内分泌激素的测定,可将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分为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和有排卵性月经失调。 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由于缺乏孕激素的作用,在单纯雌激素的作用下,表现出四种不同的增生性变化:子宫内膜腺囊型增生过长、子宫内膜腺瘤型增生过长、增生期子宫内膜、萎缩型子宫内膜。 有排卵性月经失调又由于孕激素作用时间的长短而分为黄体功能不足和黄体萎缩不全两种类型。 【鉴别诊断】 必须排除生殖道局部病变或全身性疾病所导致的生殖道出血,如更年期、老年期妇女的子宫内膜癌易误诊为功血,青春期女孩的阴道或宫颈部恶性肿瘤,育龄妇女粘膜下肌瘤易诊断为功血。应注意与下列疾病鉴别: 1.异常妊娠及妊娠并发症,如流产、宫外孕、滋养细胞疾病等; 2.生殖器肿瘤,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卵巢肿瘤等; 3.生殖道感染,如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宫颈息肉等; 4.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血液病、甲状腺功能的改变; 5.性激素类药物使用不当。 【治疗原则】 1.内科治疗: (1)一般治疗:休息,服用维生素、补血药,纠正贫血; (2)止血:一般止血药物,如止血敏、安络血、止血芳酸等,性激素类药物,如雌激素、孕激素类药物。 (3)调整周期:性腺素控制模仿生理性月经周期,适用于青春期功血,一般要用药2~3个周期; (4)促排卵:用于青春期与生育期妇女,止血和调整周期后,促使卵巢功能恢复和排卵,常用药物有克罗米酚、人绝经后促性腺激素等,对于更年期妇女,则以调整周期、减少经量为原则。 2.手术治疗: (1)刮宫止血; (2)子宫内膜切除术; (3)年龄大、药物和刮宫治疗无效,子宫内膜腺瘤型增生过长者,全子宫切除术。

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病理学试题

2017年中山大学考博病理学 一、名词解释 1.cachexia 2.Krukenberg tumor 3.septicemia 4.caseous necrosis 5.anaplasia 6.Barrett’s esophagus 7.nutmeg liver 8.graft vasus host rejection 9.carcinoma in situ 10.Wilms tumor 二、简答题 1.通过风湿病的病理改变解释炎症的过程 2.What is the diagnostic principles of lymphoma? 3.What is thrombosis? Explain its effects to human. 4.Please list the complicated (advanced) lesion of atherosclerosis? 5.列举出小肠的感染性和寄生虫性溃疡的类型及其肉眼观和镜下观的主要不同之处。 三、问答题 1.列举出肝硬化分型并描述其镜下特征和临床表现。 2.What is the metastasis mechanism of malignant tumor? 3.A male, 54 years old, physical test, CT show a 4.5×2.7 occupied lesion on the left upper lung, wi th a obscure boundary, list three diagnosis and describe its pathological manifestation. How to give a final diagnose? 4.What is the application and unsuitable conditions of intraoperative frozen secion. 2016年中山大学考博病理学 1.炎性假瘤 2.原位癌 3.桥本甲状腺炎 4.隐性肺癌 5.碎片状坏死 6.镜影细胞 7.快速冰冻病理检查 8.派杰氏病 二、简答题 1.病毒性脑炎 2.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瘤的区别 3.癌前病变,举5例 4.良性胃溃疡与胃溃疡恶变的鉴别 5.免疫组化 6.纤维板层型干细胞 三、问答题 1.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分级

各种皮肤病治疗案例

乌蛇荣皮汤皮科治验录 皮肤病很少危及生命,但顽固难愈。患者痛苦缠绵,医者焦头烂额,确是医学一大难题。故有“医生不治癣,治癣丢了脸”之谚。作为基层中医,求治者五花八门,不允许自封专家,而把众多患者推出门去。古代中医能以患者的疾苦为己任,随时改变自己的专业。我辈虽在医学水平上望尘莫及,但为患者解除疾苦的赤诚还是有的。于是逼上了皮科难症攻关之路。 初期,见皮治皮,搜集了大量外用方,以涂抹擦敷为能事,止痒消炎解除燃眉之急,也有小效。但大多暂愈后发,此伏彼起,穷于应付。此路不通,日久才渐有领悟。 皮肤病虽在皮肤肤节,却内连脏腑,并与情志变动、气血失和息息相关。一切皮肤病的根本原因,首先是整体气血失调,“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然后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或长期接触有害物质,诸多外因趁虚袭人而致病。则治皮之道,首当着眼整体,从调燮五脏气血人手。见皮治皮,永无愈期。遂创“乌蛇荣皮汤”,执简驭繁,用治多种皮肤顽症,竟获奇效。方剂组成如下: 生地(酒浸)、当归各30克,桂枝10克,赤芍15克,川芎、桃仁、红花各10克,丹皮、紫草各15克,定风丹60克,白藓皮、乌蛇肉各30克(蜜丸先吞),炙草10克,鲜生姜10片,枣10枚。 方中桃红四物合桂枝汤,养血润燥,活血祛瘀,通调营卫。定风

丹(首乌、蒺藜对药)滋养肝肾,乌须发,定眩晕,养血驱风止痒;丹皮、紫草凉血解毒;白藓皮苦咸寒,入肺与大肠、脾与胃四经,功能清湿热而疗死肌,为风热疮毒、皮肤痒疹特效药。服之,可使溃烂、坏死、角化之皮肤,迅速层层脱落而愈,脾胃虚寒者酌加反佐药,本品对湿热黄疸,兼见全身瘙痒者,对症方加入30克,一剂即解。乌蛇肉一味,归纳各家本草学论述,味甘咸,入肺脾二经,功能祛风、通络、止痉。治皮毛肌肉诸疾,主诸风顽癣、皮肤不仁、风瘙隐疹、疥癣麻风、白癜风、瘰疬恶疮、风湿顽痹、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实是一切皮肤顽症特效药。又据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含多种微量元素,钙、铁、磷多种维生素、蛋白质,营养丰富,美须发,驻容颜,延年益寿。诸药相合,可增强体质,旺盛血行,使病变局部气血充盈,肌肤四末得养,则病愈。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试题(新闻传播学)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试题(新闻传播学) 一、名词解释(6分/个,共30分) 1、个案研究方法 2、熵 3、赖利夫妇模式 4、社会责任理论 5、英尼斯 二、简答(20分/个,共40分) 1、简述芝加哥学派对传播学的贡献。 2、简述罗伯特?帕克在大众传播研究方面提出的主要命题。 三、论述(1题20分,2、3题各30分,共80分) 1、比较中国和西方的媒介产业制度,请结合现实论述媒介控制对社会的影响。 2、在文化日益多样化,大众传播向“小众传播”发展的趋势下,一些像世界杯、奥运会这样的媒介事件仍能引起大量受众广泛关注,请谈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3、用说服理论分析下面国台办副主任王在希在批“台独”分子“公投制宪”义正严词的讲话中运用了哪些说服技巧。 “‘公投制宪’是一项极其危险的举动。陈水扁为了谋求自己连任,不惜将台湾的利益作为竞选工具,把广大台湾人民作为赌注,把台湾同胞推到与祖国大陆冲突的边缘,这是极不道德的,是在破坏台海和平。其所作所为,是要把台湾同胞多年来的艰辛成果毁于一旦。” “台独”是一条底线。我们一再表示,我们希望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因为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兄弟,我们不愿看到兵戎相见。但最终能否实现和平统一的目标,并不是完全取决于祖国大陆方面。如果台湾的当权者,与社会上“台独”分裂势力相互勾结一起公开搞“台独”,公然向祖国大陆挑衅,那武力恐怕就难以避免。“台独”就是战争,也就是这个道理。 李登辉为了给“台独”分裂势力壮胆,为了消除中间选民对他们搞“台独”的忧虑,一再误导舆论,甚至说什么“中共是纸老虎”,宣传什么如果大陆对台动武,美国会保护台湾。这是很危险的,是极不负责任的说法。

中医妇科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https://www.doczj.com/doc/5d12199823.html, 中医妇科论文题目 一、最新中医妇科论文选题参考 1、中医妇科腹诊初探 2、古代中医妇产科疾病史 3、浅谈天癸在中医妇科中的应用 4、模块式教学法在中医妇科教学中应用优势 5、桂枝茯苓丸在中医妇科中的应用 6、七年制中医妇科学病例导入式教学法效果评估 7、中医妇科学中西医结合教学改革实践 8、中医妇科学临床带教体会 9、PBL模式在中医妇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和总结 10、PBL模式在中医妇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和总结 11、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12、中医妇科学案例教学探究 13、思-教-学模式在中医妇科博士教学中的运用 14、中医妇科学案例教学模式的研究 15、PBL教学法在中医妇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16、对《中医妇科学》教材中“异位妊娠”病的辨证分型探讨 17、中医妇科临床证治系列讲座第三讲痛经证治 18、中医妇科名家医著医案导读 19、平遥道虎璧王氏中医妇科流派传承渊源探究 20、中医妇科学中西医结合教学探析

https://www.doczj.com/doc/5d12199823.html, 二、中医妇科论文题目大全 1、“治未病”在中医妇科临床中的应用 2、启发式教学在中医妇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3、当代中医妇科名家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整理研究 4、寿胎丸在中医妇科中的临床应用 5、吕承全老中医妇科急症验案四则 6、从微生态角度研究中医妇科湿热证本质的思路和方法 7、运气学说在中医妇科学中的指导和应用 8、中医妇科课堂教学的体会 9、海派中医妇科治疗血证经验浅析 10、近代中医妇科名医诊治痛经经验撷英 11、《中医妇科学》教学浅探 12、PBL教学法在中医妇科学教学中的运用体会 13、中医妇科毕业实习带教方法探讨 14、《中医妇科学》——月经病及带下病提要 15、情景教学与病例讨论结合模式在中医妇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探索 16、动态对等原则在中医妇科英译中的应用 17、中医妇科问诊方法浅谈 18、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学硕士学位论文分析 19、参与式教学法在中医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 20、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非医攻博班中医妇科学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三、热门中医妇科专业论文题目推荐

五皮五藤饮治疗各种皮肤病验案心得

五皮五藤饮治疗各种皮肤病验案心得 【关键词】五皮五藤饮;皮肤病;验案 早年读医案,读得医家张炳厚运用皮科专家赵炳南老中医五皮五藤饮治疗各种皮肤病,甚感神奇。笔者十几年来治疗各种皮肤病经常用之,每获奇效,现将心得呈现如下,以造福广大皮肤病患者。 1 方剂组成 丹皮、白鲜皮、海桐皮、地骨皮、桑白皮、海风藤、天仙藤、双钩藤、青风藤、夜交藤。 2 方解 关于方解,医家张炳厚是这么解释的:丹皮性寒清热解毒,味辛散风止痒,活血消肿;青风藤、海风藤、天仙藤辛散、苦燥、温通,既可祛风止痒燥湿,又可温通经络气血;夜交藤养血安神,祛风通络,专止夜间皮肤瘙痒;钩藤清肝与心包之火,即清血分之热,解血分之毒,轻清透热,达邪外出,一杜疹原;更妙的是,以皮达皮,皮属肺,能利水消肿,祛邪给以出路。以藤达络,络通风祛止痒,血行疹消。皮、藤和臻其妙。合用透风于热外,渗湿于热下,清中有行,行中有清,效能愈彰。全方共奏祛风胜湿,清热解毒,通络和血之功。

3 案例 3.1 带状疱疹患者,男,60岁。患带状疱疹10天,曾服用多种西药及静脉输液不效,经人介绍来诊。其面色晦暗,精神尚可。口角、面部两耳上多处疏密不等的分布着疱疹,患处痛热难忍。舌绛苔腻,脉实略洪。自述没明显诱因。笔者认为此乃湿热内蕴诱发疱疹。处方: 丹皮20g,白鲜皮、海桐皮、桑白皮、地骨皮各15g,海风藤、天仙藤、双钩藤、青风藤、夜交藤各12g,双花、连翘、蒲公英各20g,蝉蜕、车前子各10g,水煎服,6剂而愈。 3.2 顽固性荨麻疹患者,男,55岁。患顽固性荨麻疹,曾服用多种抗过敏西药,时好时坏,后来无效。两腿间及上身都有疹团,尤以两腿内侧为甚。瘙痒难忍,手挠又生,高出皮肤,呈云片状,夜不能寐。苔黄腻,脉滑有力。处方:白鲜皮30g,丹皮、地骨皮、海桐皮、桑白皮各15g,海风藤、天仙藤、钩藤、青风藤、夜交藤各12g,地肤子10g,水煎服,7剂而愈,后随访至今未复发。 3.3 湿疹患者,女,41岁,农民。患湿疹3年,先是起红斑有灼热感,痒难忍,后出现小水泡,挠抓后有黄色液体渗出,此起彼伏,痛苦难以言状。于1997年秋后来诊。苔白略黄而滑,脉弦数。

妇科疾病诊疗指南

妇科疾病临床诊疗规范和指南 一.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妇女。以宫体部肌瘤多见,少数为宫颈肌瘤。 临床表现 1、多数患者无症状,仅于妇科检查或B超检查时偶被发现。 2、阴道流血多数病例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周期缩短,少数病例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主要取决于肌瘤生长的部位。 3、腹部包块下腹可扪及实性肿块、不规则,特别是在膀胱充盈时腹部包块更为明显。 4、白带增多肌壁间肌瘤可有白带增多,黏膜下肌瘤更为明显,当其感染坏死时可产生多量脓血性排液,伴有臭味。 5、压迫症状肌瘤增大时常可压迫周围邻近器官产生压迫症状,尤多见于子宫体下段及宫颈部肌瘤。压迫膀胱则产生尿频、尿急,甚至尿潴留;压迫直肠产生排便困难。 6、腰酸、下腹坠胀、腹痛一般患者无腹痛,常诉有下腹坠胀、腰背酸痛。浆膜下肌瘤帝扭转时可出现急腹痛。肌瘤红色变性时,腹痛剧烈且伴发热。 7、其他症状患者可伴不孕、继发贫血等 8、妇科检查子宫不规则增大,质硬,表面呈多个球形或结节状隆起。若为黏膜下肌瘤,有时可见宫颈口或颈管内有球形实性包块突出,表面暗红色,有时有溃疡、坏死。 诊断要点 1、病史及临床表现 2、辅助检查 (1)超声检查:B型超声显像显示子宫增大,失去正常形态,肌瘤区出现圆形低回声区或近似漩涡状结构的不规则较强回声。B超能较准确地显示肌瘤的数目、大小及部位。 (2)诊断性刮宫:探测宫腔大小、宫腔形态及不规则突起。并将刮取所得的子宫内膜送病理检查,以除外并存的子宫内膜病变。 (3)宫腔镜检查:直接窥视宫腔形态,可见突出在宫腔内的肌瘤,明确诊断并指导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及原则 子宫肌瘤的处理,根据患者年龄、症状、肌瘤大小、有无变性、生育要求及全身情况全面考虑。 1、随访观察如肌瘤小于妊娠10周子宫大小、无明显症状或近绝经期患者,可3-6 个月复查一次。 2、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 1)肌瘤大于妊娠10周子宫; 2)月经过多,继发贫血; 3)有压迫症状; 4)宫颈肌瘤; 5)生长迅速,可疑恶性; (2)手术方式: 1)肌瘤切除术:年轻未婚或未生、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可经腹行肌瘤切除。有条件者可在腹腔镜下手术切除肌瘤。

博士入学考试试题

博士入学考试试题 1 心外科 2000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胸心外科博士入学考试试题 1、纵隔肿瘤分类特点 2、VSD手术适应症,分类,临床表现 3、TAPVC的解剖分型 4、DORV的分类,手术适应症 5、漏斗胸 2001年同济医科大学心胸外科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4分/题) 1 胸出口综合征 2 肺错构溜 3 血气胸 4 法乐四联症5Edstein畸形 二问答题 1试述心肌保护方法的新进展(12分) 2食管癌的临床病理分期和外科治疗的原则(15分) 3急性胸部损伤的综合处理原则(13分) 2002年同济医科大学心胸外科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4分/题) 1LABP2DeBakey(II)3INR4双向Glenn术5Rastellir术6Bentall术 二写出下列名词的正常值(2分/题) 1激活凝血时间2 二尖瓣面积(成人)3 碱剩余4 潮气量 5 全肺阻力 6 尿游离血红蛋白 7 左心射血分数 二问答题(8分/题) 1矫正型大血管转位传导系统的解剖特点? 2比较法乐氏四联症与右心室双向出口的异同点? 3冠状搭桥术前危险因素的评估包哪些内容? 4婴幼儿体外循环与心肌保护特点有哪些? 2003年同济医科大学心胸外科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5*3) 1急性排斥反应 2DebakeyIII型 3组织工程心脏瓣膜 二问答题 1完全性大动脉错位的手术方式有哪些?(10分) 2气管。主支气管钝性外伤的好发部位及机制(10分) 3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并发症有哪些?外科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0分)三选择题(每题15分,心外学生选第一题,胸外选第二题) 1婴幼儿体外循环与心肌保护特点? 2肺减容术的手术原理、适应征? 2005年同济医科大学心胸外科入学考试试题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工程数学》考试大纲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工程数学》考试大纲本《工程数学》考试大纲仅适用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流体机械及工程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工程数学”是工科及相近专业的重要应用基础课程,涵盖了求解工程问题所需要的主要数学理论。要求考生掌握线性代数和积分变换的基本知识,能够进行基本的工程数学计算,为求解流体与结构物相互作用过程中涉及到的数学问题奠定基础。 一、考试基本要求 1.掌握线性代数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能够熟练运用矩阵知识 求解方程组; 2.掌握两类积分变换的基本内容及其某些应用; 二、考试方式与时间 博士研究生入学《工程数学》考试为笔试,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三、考试主要内容和要求 (一)线性代数 1、考试内容 (1)行列式;(2)矩阵及其运算;(3)矩阵的初等变换与线性方程组;(4)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5)相似矩阵及二次型?;(6)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

2、考试要求 掌握行列式的定义和性质;掌握矩阵的性质及初等变换;熟练应用求解线性方程组,掌握齐次和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和通解的求法,熟练运用初等行变换求解线性方程组;熟练判断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熟练运用施密特正交化过程正交规范化向量组,掌握相似矩阵的判断,熟练掌握二次型化为标准型和正定二次型的方法;掌握线性空间的基的定义,熟练运用两个基的坐标变换,了解线性变换的矩阵表示。 (二)积分变换 1、考试内容 (1)傅里叶变换;(2)拉普拉斯变换。 2、考试要求 掌握傅里叶变换的概念和性质、多重傅里叶变换的概念,能够运用傅里叶变换方法求解微分、积分和偏微分方程;掌握拉普拉斯变换的概念和性质,能够运用傅里叶变换方法求解微分、积分和偏微分方程。 四、试卷题型及比例 试题包括基本概念题、证明题、计算题和分析题。 题型(大约比例):选择填空题占20%、证明题占20%、计算题占40%、分析题占20%。 五、参考教材 《线性代数》(第五版),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积分变换》(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李遇春教授治疗疑难杂病用方经验

李遇春教授治疗疑难杂病用方经验 李遇春教授对张仲景学说研究较多,临证时多在准确辨证的基础上使用“经方”,临证时宜针则针,宜药则药,疗效满意。 标签:中医;金匱要略;经方 李遇春教授长期从事《金匮要略》以及针灸的临床与教学工作。对张仲景学说研究较多,临证时多在准确辨证的基础上使用“经方”,尽量做到“药随证变”、“有是证则用是药,添一证则添一药,易一证则易一药”。除此之外,还特别喜欢针灸,故临证时宜针则针,宜药则药,针药并用往往可使疗效大大提高。 李遇春老师虽擅用“经方”,但决不排斥各家,对古今中医各家均有涉猎,上溯汉唐,下至明清,乃及近、现代各家精华无不汲取之,熔“经方”、“时方”于一炉。 李遇春老师从事临床工作40余年,善治中医内伤杂病,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以下介绍几首李老临床常用的验方以及心得体会,供大家临床参考。 1清眩止呕汤 由生龙骨、生牡蛎、白术、泽泻、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天麻、生姜、藿香组成。 本方适用于梅民埃病眩晕呕吐者。梅民埃病现代医学认为是由于内耳迷路水肿,乎衡失调所致,属中医“眩晕”范畴。有关本病历代多有论述:《金匱要略》“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丹溪心法·头眩》有“无痰不作眩”,《济生方》亦主张“胖人停饮而眩”,《内经》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根据临床观察,本虚标实是眩晕发作之根本,脾虚生痰,痰饮内停,加之肝肾阴虚,肝阳上亢,阳亢风动,引动伏痰,痰湿内蕴,痰浊蒙蔽清阳而致本病。脾虚为本;湿痰壅遏,肝风上扰为标。 本方由泽泻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而成。泽泻汤方出《金匱要略·痰饮咳嗽病》,主治支饮冒眩证。冒眩,即头昏目眩。泽泻汤证的“苦冒眩”,言其头目冒眩之苦,有莫可言状之意,它异于普通的头目眩晕症状。这和梅民埃病的临床表现十分相似。泽泻汤药仅两味,由泽泻、白术组成,但功效甚捷。方内泽泻甘淡性寒,直达膀胱,利水渗湿且不伤阴;白术健脾燥湿,运化水湿:二药合用,使水湿浊阴之邪下降,清阳得清而病自解。清人林礼丰认为:“心者阳中之阳,头者诸阳之会。人之有阳气,犹天之有日也。天以日而光明,犹人之阳气会于头,而目能明视也。大心下有支饮,则饮邪上蒙于心,心阳被遏,不能上会于巅,故有头冒目眩之病,……故主以泽泻汤。盖泽泻气味甘寒,生于水中,得水阴之气,而能利水。一茎直上,能从下而上,同气相求,领水饮之气以下走。然犹恐水气

2019全国博士考试病生真题共22页

2009年全国医学博士入学考试专业基础(病理生理学) 一、选择题(1分X40) A型30道,B型5道,X型5道 二、简答题(5分X4) 1、左心衰竭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机制。 2、ARDS出现I型呼吸衰竭的机制。 3、肾性贫血的机制。 4、产科意外导致DIC的机制。 三、论述题(10分X4) 1、一位流感病人体温39.7C,试述其发热的基本机制。 2、缺氧的类型以及各型的血氧指标的变化。 3、病例分析题,考水、电解质、酸解平衡紊乱的。 4、假神经递质在肝性脑病发病中的作用。 09病生 1. 恶性肿瘤发生过程中有哪些细胞调控障碍?原因? 2. 细胞信号转导异常的环节有哪些? 3. 低钾血症对机体的影响? 4. 自由基在缺血-再灌损伤中的作用? 5. 血液性缺氧的原因及血气变化? 6. 何谓抑癌基因?举例说明其失活机制。

7. 肝功能异常时血氨升高的原因? 8. 原发性高血压中有哪些离子转运障碍?有什么结果? 9. DIC引起休克的机制? 10. 患者车祸后,表情淡漠,面色青灰,血压70/50mmHg,脉快,补液后尿量≤30ml/24h。该患者处于哪一时期?发生机理? 08病生 1.哪些因素可以引起细胞信号转导异常? 2.何谓水中毒?产生机制与对机体的影响? 3.呼酸的发生原因基对机体的影响? 4.低张性缺氧的原因血氧变化特点? 5.DIC的主要临床表现?产生机制? 6.钙超载在心肌缺血-再灌损伤中的作用? 7.主要细胞癌基因的致癌机制? 8.心衰使兴奋-收缩偶偶联障碍机制? 9.女,65岁,支气管哮喘15年,近来呼吸困难加重,且出现嗜睡等表现,血气PaCO2 75mmHg ,PaO2 50mmHg。试述患者发生上述临床表现的机制? 10.男,22岁,因胆囊炎滴注庆大霉素4周后出现少尿,恶心,呕吐等症状,PH7.25 BE-15mmol/l PaCO2 28mmHg, SB 18 mmHg, K 6.8 mmol/l ,B UN 25.8 mmol/l.试述该患者有哪些病理生理过程,是怎样发生的? 南方医科大学2005年病理生理学(博士)

火针疗法大全

火针疗法 一、前言: 火针疗法是用火烧红的针尖迅速刺入穴内,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释名】就是烧针、煨针。早在《灵枢·官针》中就记:有“淬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伤寒论》中也论述了火针的适应证和不宜用火针医治的病候。《千金翼方》有“处疖痈疽,针惟令极热。”的论述。《针灸大成》中总结了明以前用火针治疗的经验,可以参考。本法具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作用,因此在临床可用于对虚寒痈肿等症的治疗。 二、简史: 朝代著作名称适应症 秦汉《内经》燔针痹症、寒症、经筋及骨病 汉《伤寒论》烧针伤寒表症 隋《针灸甲乙经》淬针痹症、寒邪 唐《千金要方》白针 +外科疮疡 宋《针灸资生经》火针 +内脏病如心脏病、哮喘 明《针灸聚英》火针 +外科破脓、治瘤 清《外科正宗》火针 +瘰疬 清《本草从新》火针 +瘫痪不仁、积聚 三、功效: 1.祛寒除湿、温经止痛火针可温通经脉,鼓动人体阳气,行气活血,使脉络调和,气机疏利、津液运行、疼痛自止,治疗因寒因湿

因引起的疼痛。 2.疏通经气、宣肺定喘寒邪饮冷则伤肺,火针可温化肺之寒邪,疏通肺之经气,则肺气得以宣发肃降,喘息自止。取穴:大杼、风门、肺俞。 3.助阳化气、消徵散结徵结即肿物或包块在体内或体表的积留,火针能行气活血、助阳化气、气机疏利、津液运行则消除徵结。血管瘤、脂肪瘤、纤维瘤:局部取穴。 4.壮阳补虚、升阳兴陷脾胃阳虚→胃下垂。治疗:足三里、内关、脾俞、中脘。中气不足→阴挺。 治疗:气海、关元。 5、生肌敛疮,去腐排脓火针促进气血进行,鼓舞正气,正气充盛,则能排除脓毒。可治破渍或未破溃已成脓肿。 6.攻散痰结,消除瘰疬火针可温通阳气,攻散痰结,疏通气血,消积化瘀,故可治除瘰疬。 7.助阳化气、解除麻木火针能温通助阳,引阳达络,使气至血通,麻木自除。 常见类型:气虚者、遍身麻木;中风者,半身麻木;肝郁脾虚针,手足麻木:外伤经脉者,局部麻木,操作:细火针散刺法。 8.温通经络、祛风止痒局部增生性皮肤病:粗火针点刺局部。全身搔痒症:细火针点刺曲池、血海、风市等。 9.运行气血、解痉止挛适应于面肌痉挛,多因肝血不足,风痰阻络致筋脉失养,风扰经络引起。

中山大学博士入学考试病理试题-最全版本

中山大学医学部2001年博士入学考试病理(专业基础)试题 一、名词(20分) 1干酪性坏死 2栓塞 3颗粒性固缩肾 4心瓣膜口狭窄 5砂粒体 6 P-J综合征 7肿瘤的异质性 8子宫颈息肉 9胃的肠上皮化生 10 ? 二、简答(20分) 1坏死组织的溶解吸收。 2什么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试举3例。 3什么是羊水栓塞。 4血栓形成的后果。 5什么是肿瘤胚胎抗原,试举2例。 三、问答(60分) 1心肌梗塞的并发症及分别对机体的影响。 2试用大叶性肺炎的病理改变说明其临床表现。 3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常见病因有哪些,试分别用3种病因的病理改变

说明其出血机制。 4术中冰冻活检适用于哪几种情况及意义。 5肉芽组织的肉眼表现、镜下表现、作用及结局。 6肿瘤的异型性,试举例说明。 中山大学医学部2004年博士入学考试病理(专业基础)试题 一、名词解释 假性动脉瘤细胞水肿内胚瘤Barret食管副肿瘤综合症wilms瘤 巧克力囊肿 二、简答题 1、血栓的类型 2、肝脏、肺脏肿瘤为何多血行转移 3、绒毛心的发生机制与结局 4、免疫组化原理及意义 5、原发性肺结核及转移 6、外科手术标本送冰冻的时机 三、问答题 1、肾的凝固性和干落样坏死 2、肉芽组织形态、作用和结局 3、心梗、左心室多发性附壁血栓的机制与结局 4、肾上腺肿瘤有那些类型 5、良恶性肿瘤镜下表现的异同、举例说明良恶性肿瘤为何无明显界

限 2006年中山大学博士入学考试病理学真题 一、名解(2.5分×12) 1.交界瘤 2.髓母细胞瘤 3.滤泡性淋巴瘤 4.metastasis 5.Krukenberg瘤 6.慢性肉芽肿性炎 7.脓毒败血症 8.Crohn病 9.apudoma 10.移植-急性排斥反应 11.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 12.糖尿病肾病 二、问答题(5分×6) 1.骨巨细胞瘤的生物学行为 2.真性、假性腹主动脉瘤鉴别 3.列举5种癌前病变 4.何谓生物芯片?其分为哪几类?

(整理)皮肤病中医治疗

常见皮肤病中医诊疗指南(解读) 一、中医皮肤科学的发展概况 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的一个分学科。 早期,中医外科包括疮疡外科杂病、中医皮肤科学以及肛肠病等。跌打损伤、金刃刀伤、眼耳鼻喉口腔属于外科。 医学发展,分工,全国各地中医院逐渐成立中医皮肤科。 有渊源、发展的过程。 1、渊源 从原始社会起,劳动生活中与野兽搏斗、大自然抗争,创伤,用草、树皮外敷,包扎伤口,压迫止血等原始的治疗方法。 公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青铜铭“疥”“疥”。如有“疾自、疾耳、疾舌、疾足、疾止、疥、疕”等记载。 1973年马王堆出土《五十二病方》最早医书,记载创伤、冻疮、虫咬、肿瘤、皮肤病。记载40多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制剂,外用药已经有散剂、膏剂、水剂、醋剂、水银剂等。《内经》已有皮肤病病名的论述。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论述有治疗狐惑病的症状方药。 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卷五、六介绍多种皮肤病,其中描述“沙虱毒” 是世界上最早关于恙虫病的记载。 南北朝·《刘涓子鬼遗方》记载几十种皮肤病,并有相应治疗方药。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有“头生疮,有虫,白痂甚痒”,指发癣;“湿 疥,疣、癣、疥、隐疹的症状和辩证,并且指出漆过敏与个人体质有关。 唐孙思邈曾治疗6000多例麻风病,详细描述症状。《备急千金要方》用丹 砂、矾石、水银、石膏治疗多种皮肤病和保健美容方。 明陈实功《外科正宗》记载40多种病,专著《黴疮秘录》梅毒、指出性 交传染、遗传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砷剂治疗梅毒;《解围元薮》麻风。 清吴鞠通创立温病学说,采用疏风清热解毒、凉血治疗皮肤病,丰富中医 治疗皮肤病的方法和方药。 综上所述,从马王堆出土《五十二病方》、内经、金匮等,到明清《外科 正宗》《医宗金鉴》等有260余种中医外科专著几乎都有皮肤病内容,包括症状、理法方药一并俱全,这是今天中医皮肤病学发展的基础。 在性病方面,历代众多医籍和性病专著记载“疳、下疳疮、横痃、杨梅疮、 阴痒、阴蚀、疥、淋证、带下病等10多种与性行为和性接触传染有关的疾病。在治疗上积累丰富的经验,为中医性病学的发展奠定基础。 2、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医进入历史发展新阶段。中医皮肤性病学也因 此很快的发展,并逐渐从中医外科学分化,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1954年北京成立中医研究院,并设立中医皮肤科(北京中医皮肤病院), 赵炳南、朱仁康名中医主要从事皮肤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 1955年国家试办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研究班,(西学中)。全国各地成立中 医院校教研室培养一批高等中医院校的毕业生计入中医皮肤科。 1978年后改革开放,同时先后成立中医医院以及设立中医皮肤科,许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