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心动图在心脏急诊中的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11.08 MB
- 文档页数:54
超声心电图在急危重症的应用您需要知道些什么超声心电图是一项非侵入性诊断技术,对人体相对无害,对心脏疾病能提供可靠的诊断信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大概有四分之一的监护室患者虽然没有明显的心脏疾病证据,表现也是非心血管的症状,但是存在潜在的心血管异常。
而对于存在心血管临床表现的患者,超声心电图检查的应用更常常可以为临床决策提供很好的依据。
实践表明,在急诊或重症监护室的患者,超声心电图可以对缺氧、低血压、休克、胸痛等状况进行评估。
因而急重症心超越来越得到急诊室、监护室的重视和依赖。
一、检查的适应证在危重病人中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适应证包括:①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而急需明确诊断的心脏瓣膜病,如二尖瓣返流、修复瓣膜功能失调等;②感染性心内膜炎;③低血压和血容量的具体评价;④病情危重状态下左、右心室功能评价;⑤心源性栓塞的病因诊断;⑥明确低氧血症者有无经未闭卵圆孔的右向左分流;⑦胸痛的鉴别诊断,特别是对主动脉夹层和心肌梗塞后并发症的鉴别;⑧心包积液、心包占位性病变及纵隔出血的诊断;⑨胸部外伤时心脏的并发症诊断等。
二、临床应用:1.心脏外伤:心脏穿孔比较容易识别,但是心脏挫伤诊断较为困难。
这需要超声心动图随访跟踪。
2.低血压和休克:鉴别是否心源性休克或低血压。
重症心脏病患者低血压常见于低血容量、心源性休克、右心室梗塞、严重二尖瓣返流、肺栓塞、心包积液等。
一旦低血压发生,如不能及时明确病因并采取适当治疗措施,病情将会迅速加重,以至危及病人生命。
此时最为重要的是明确有无血容量的不足,在使用机械通气的危重病人准确判断血容量是非常困难的。
超声心动图可较为准确地估算出病人实际血容量,为治疗选择提供依据。
美国Mayo Clinic医学中心的大系列研究显示,在危重病人中,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最多的临床应用是评价休克综合征。
48%的危重患者由经胸超声心动图对病因做出了正确诊断,而另外52%病人则需进一步进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才能获取诊断资料。
床旁超声心动图在急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心动图在急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采用ge vivid 7和ge vivid i 便携式彩超对临床诊断和疑似诊断心血管疾病患者253例进行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其中急重症患者158例,待完善各项检查确诊后再回顾分析超声心动图声像图,以评估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急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诊治中的临床价值。
结果:158例急重症患者中有83例存在左心功能减低,85例心梗患者均可见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修正了临床第一诊断56例,包含了严重的心包填塞1例,急性肺动脉栓塞2例,封堵器脱落1例,主动脉夹层3例;补充了临床诊断63例,很大程度上改进了原来的治疗方案。
结论:床旁超声心动图可以为急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可靠的诊断信息,修正临床诊断和治疗决策,评估心脏功能、治疗效果和预后。
【关键词】床旁超声心动图心血管疾病诊断超声心动图作为一种无创性诊断技术,可以直接观察心脏的形态、大小、运动功能及与大血管的连接关系,还能够很好地显示彩色血流情况,对于大部分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不仅可以作出迅速、准确的诊断,还可以对血流动力学变化作出定量分析,目前在急重症心血管疾病诊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
而床旁超声心动图,尤其是便携式超声心动图因其方便、快捷、无创、诊断准确等优点,对临床特别是对急重症心血管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为我院2012年3月~2013年6月的各科室的住院患者及急诊抢救室患者,共253例病例,其中男性153例,女性100例;年龄:15~79岁,平均57岁。
涉及12个科室,检查人次260人次(其中5例分别检查2次,1例检查3次)。
心内科80例,呼吸内科10例,血液内科8例,放化疗中心3例,肝胆外科5例,普通外科4例,心胸外科15例,干部病房5例,妇产科2例,儿内科4例,消化内科6例,急诊科111例。
超声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前景超声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无辐射的成像技术,在临床诊断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通过声波的反射和传播,能够提供详细的解剖信息,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进行疾病的诊断和监测。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超声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前景更加广阔。
首先,超声技术在内科诊断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超声心动图是心脏病诊断中常用的非侵入性检查工具。
通过超声技术,医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如心脏收缩和舒张的情况,心腔的大小等。
此外,超声技术还可以用于肝脏、肾脏、胰腺等内脏器官的检查。
它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帮助医生发现肿瘤、结石、囊肿等病变,并进行准确定位,从而指导后续的治疗。
其次,超声技术在妇产科中的应用前景也十分广泛。
超声技术可以用于孕妇的产前检查,通过观察胎儿的生长和发育情况,评估胎盘的位置和功能,以及检查子宫内膜的变化等。
此外,在妇科疾病的诊断中,超声技术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它可以帮助医生发现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疾病,并进行准确的定性和定位,为患者的治疗提供重要的指导。
再次,超声技术在影像学领域的应用前景也十分广泛。
超声技术可以用于产前筛查和早期胎儿异常的诊断。
通过超声图像的分析,医生可以发现胎儿的解剖结构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等。
此外,超声技术还可以用于检查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情况。
它可以提供病变的大小、形状、边界等信息,帮助医生进行恶性肿瘤的判别和分期,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的选择。
此外,超声技术在急诊医学中的应用前景也十分广泛。
超声技术可以用于判断创伤的严重程度和范围。
通过超声图像的观察,医生可以评估脏器的受损程度、出血情况等,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此外,超声技术还可以用于识别堵塞血管的情况,例如深静脉血栓的检查。
它可以提供血流状态的信息,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并指导治疗的方案。
综上所述,超声技术在临床诊断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它是一种非侵入性、无辐射的成像技术,不仅能够提供详细的解剖信息,还能够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进行疾病的诊断和监测。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2020 年 第 7 卷第 1 期2020 Vol.7 No.1121心血管疾病诊断中急诊超声心动图的应用研究徐战江(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人民医院超声科,河南 焦作 454750)【摘要】目的 分析急诊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超声心动图技术对病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择过去由我院急诊收治的经治疗后确定为心血管疾病的患者78例,根据治疗前所选择的诊断方法的不同分成对照组(39例)和研究组(39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技术在治疗前进行检查;研究组采用超声心动图技术在治疗前进行检查。
对两组患者诊断原因引起的纠纷事件发生率、检查操作时间、误诊和漏诊情况、治疗前检查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符合率、对疾病诊断方案的满意度。
结果 研究组研究对象诊断原因导致的纠纷事件仅有1例,少于对照组的6例;误诊和漏诊少于对照组;病情检查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前检查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符合率为94.9%,对照组为79.5%,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对疾病诊断方案的满意度达到%,高于对照组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急诊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经超声心动图技术实施诊断,不仅仅能够使诊断的准确性得到显著提高,降低误诊和漏诊发生率、纠纷事件发生率,有效缩短检查操作时间,使患者满意度提升。
【关键词】急诊;心血管疾病;超声心动图;诊断;误诊;漏诊【中图分类号】R54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20.01.121.02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技术是对以往所应用的常规超声心动图的一个补充,近年来在我国临床急诊科当中,已经成为对紧急心血管突发事件进行诊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1]。
相关领域所进行的研究资料显示,急诊超声心动图检查,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确诊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2]。
急诊超声心动图的3W超生医生在急诊中经常要做心脏彩超,那么为什么要做急诊超声心动图why?需要我们超生医生看什么what?从哪里看where?心脏急诊重点超声评估指南给我们提供了检查的规范。
一,急诊重点心脏评估与超声心动图的区别急诊重点心脏评估主要包括:评估心包积液情况;评价相对心室腔大小;评价整体心脏功能;评价患者血容量状态。此外,急诊重点心脏评估也用于引导急诊侵入式手术(如心包穿刺术),或者用于评价起搏器的置放位置。当急诊重点心脏评估检查发现疑似的其他病理学诊断(心脏占位性病变、左心室血栓、瓣膜功能障碍、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心内膜炎赘生物、主动脉夹层等),建议转诊为综合超声心动图或心脏病学咨询。若要对心内压、心瓣膜病及心脏舒张功能作进一步的评估,则需要进行综合超声心动图检查。在急诊情况下评估心脏超声所获得信息会完全不同于使用综合超声心动图时获取到的信息,但这些有限的信息对优化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二,心脏急诊重点超声评估的临床目标(1)心包积液超声心脏多切面的成像可以精确的检测心包渗出物。对于创伤患者,即使心包内的少量积液也可能会发展为凝血块。
超声引导下进行急救心包穿刺术,确定穿刺针的位置。(2)整体心脏收缩功能对心肌的收缩舒张运动的移动幅度和心肌增厚的整体评估,可以通过胸骨旁视图、肋下视图及心尖视图等多个切面判断。描述整体心脏收缩功能,根据心脏射血能力的高低,分为:收缩功能正常(LVEF50% ~70%)、收缩功能增加(LVEF >75%);收缩功能轻度降低(LVEF30% ~49%)、收缩功能重度降低(LVEF<30%)。(3)右心室扩大在急性大面积肺栓塞中,右心室会扩张(RV/LV>1∶1) 并伴随收缩功能减低及室间隔异常运动。急诊重点心脏评估肺栓塞患者,判断右心室扩大,功能降低非常重要,这些表现与患者病死率密切相关。对疑似肺栓塞而言,急诊重点心脏评估的意义在于:划分后续检查的优先次序;改变鉴别诊断的评估方式;帮助医师为那些功能严重受损患者做出治疗决策。所以临床一旦疑似大面积肺栓塞,就应推荐利用完整超声心动图来进一步评估右室大小及功能。(4)循环容量评估从剑下切面检查下腔静脉(IVC)应当作为急诊重点心脏评估一部分(图)。采用长轴切面,在距IVC与右心房交界处1.0~2.0cm的位置测量IVC直径。为了准确起见,测量时应与IVC长轴垂直。吸气时胸腔内负压导致体静脉向RV回流增多,IVC直径会随之变小。吸气过程中的IVC直径和直径减小百分比与RA压力相关。这种关系被称为塌陷指数。评估吸气反应常需受检者短暂的用力吸气,因为平稳吸气可能不会触发该反应。扫描查看IVC直径大小与呼吸的变化关系,可以估算出右心房压(等于中央静脉压)。RA压力正常时(0~5mmHg),IVC内径<1.7cm,吸气塌陷可>50%。IVC扩张(>1.7cm)伴正常吸气塌陷(>50%)时,提示RA压力有轻度升高(6~10mmHg)。如果吸气塌陷<50%,RA压力通常为10~15mmHg。最后,如IVC扩张,且无吸气塌陷,则提示RA 压力显著升高,超过15mmHg(参考ASE指南)。相反,伴有自发性塌陷而IVC内径过小(通常<1.2cm),常见于血管内容量不足的患者。下腔静脉超声扫查探头位置、解剖结构及超声影像示意图三急诊重点心脏超声的临床适应证1.心脏创伤评价心脏周围、胸腔内及腹膜内是否存在积液。2.在心搏骤停情况中,急诊重点心脏评估的目标是提高心肺复苏疗效,其途径有: (1) 辨别出心脏收缩能力,帮助医师区别开无收缩、无脉性电活动(pulseless electrical activity,PEA)及伪PEA; (2) 判定出心搏骤停的心脏原因;(3)引导床旁的急救手术操作。(3)血压过低/休克对血压过低患者而言,急诊重点心脏评估的首要优势在于,它能判定休克是否为心源性的。以引导临床医师做出重要的后续治疗干预.(4)呼吸困难/呼吸短促急诊重点心脏评估对出现急性呼吸困难/呼吸短促的患者来说,三个主要目标是:判断心包积液的存在,辨识整体左室收缩功能,评估右心室的大小。(5)胸痛一些威胁生命的胸痛综合征可以使用急诊重点心脏评估,其用处在于评价那些在血液动力学上明显异常的肺栓塞患者,或者筛选那些疑似主动脉夹层者。完整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提供主动脉夹层程度/并发症的相关信息,而急诊重点心脏评估对于疑似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意义在于,寻找心包及胸腔积液、并评估主动脉根的直径。主动脉根的直径大于4cm即意味着A型主动脉夹层的可能,此时应提升疾病的临床疑似程度。但是阴性的急诊重点心脏评估检查结果,甚至包括阴性的完整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都不能排除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应该考虑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对因疑似急性心肌缺血导致胸痛的患者,急诊重点心脏评估判断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及室壁增厚分析对技术及经验要求比较高。。
· 327 ·《肿瘤影像学》2016 年 第 25 卷第 4 期 Oncoradiology, 2016, Vol.25, No.4·论著·通信作者:何安霞 E-mail:anshahe@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在心脏骤停诊治中的临床价值何安霞,陆美娟,陶炜伟,陈 超,朱 蕾江苏省中医院功能检查科,江苏 南京 210029 【摘要】 目的:探讨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在心脏骤停病因诊断及心肺复苏实施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行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心脏骤停和心肺复苏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所获取的心脏结构、收缩功能及心腔内血流状态。
结果:16例患者中,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发现心脏结构功能异常15例,未见明显异常1例;超声心动图提示心脏疾病为心脏骤停病因12例,非心脏骤停病因1例,不确定是否为心脏骤停病因2例。
超声心动图于心肺复苏过程中检查4例,心肺复苏后检查12例,检查≥2次者4例。
首次心肺复苏成功率为75% (12/16),最终存活率为50% (8/16)。
结论:心脏骤停后诊治过程中行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及时明确心脏结构功能,提示心脏原发疾病及其是否与心脏骤停相关,指导心肺复苏实施,评估患者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关键词】 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术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17X(2016)04-0327-04Clinical value of emergency bedside echocardiography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udden cardiac arrest HE Anxia, LU Meijuan, TAO Weiwei, CHEN Chao, ZHU Lei (Department of Functional Examination, Jiangsu Province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210029, Jiangsu Province, China)Correspondence to: HE Anxia E-mail: anshahe@ 【Abstract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emergency bedside echocardiography in the etiological diagnosis of sudden cardiac arrest (SCA) and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16 SCA patients given CPR was performed. All patients underwent emergency bedside echocardiography. The clinical data and the statistics of cardiac structure, systolic function as well as intracardiac flow dynamic status acquired by echocardiography were recorded. Results: Of 16 patients, 15 cases were detected with abnormalities of cardiac structure and functions by emergency bedside echocardiography, only one case showed no significant abnormality. The cardiac diseases detected by echocardiography were the cause of cardiac arrest in 12 cases, not the cause of cardiac arrest in 1 case, not sure if the cause of cardiac arrest in 2 cases. Echocardiography was performed in 4 cases during CPR and 12 afterwards. Four cases were performed echocardiography equal to or more than twice. The success ratio for the first CPR was 75% (12/16). And the final survival ratio was 50% (8/16). Conclusion: Emergency bedside echocardiography has quite important clinical value in the process of treating cardiac arrest. It can help promptly identify the status of cardiac structures and functions, imply the primary cardiac diseases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onset of cardiac arrest, guide the implementation of CPR and evaluat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Key words 】 Emergency bedside echocardiography; Sudden cardiac arrest;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具有无创、快捷、灵活、方便、可重复性等特点,可为病情危重、不宜搬动的急诊患者即时提供诊断依据,特别是对于心搏骤停行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的患者,即时明确心搏骤停病因可有效指导心肺复苏实施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