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第一中学八年级地理下册 5.2 北方地区(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561.00 KB
- 文档页数:3
第五章中国的区域的差异青藏地区学案【学习目标】1、明确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2、能分析青藏地区“高”和“寒”为特色的自然特征;3、青藏地区的主要牧区。
【学习重点】青藏地区“高”和“寒”为特色的自然特征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畜牧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学习难点】青藏地区“高”和“寒”为特色的自然特征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温故知新】1、青藏地区位于我国的第阶梯;世界屋脊:,其地表特征是:有人把该地区的一盆地形容为“高富帅”它是2、我国夏季最凉爽的省区是,原因:3、长江、黄河共同流经的省是、;气候垂直变化明显的气候类型是;4、中国最大的湖泊和内陆湖是,韩红唱的歌曲“天路”是指铁路5、青海和西藏牧区共同的优良畜种是它被称为“”;6、看课本第4页复习四大区域划分界线及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主学习】学习任务一:读图5-30 ,完成下列任务。
1.找出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和珠穆朗玛峰。
看一看,哪些山脉是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2.找出发源于青藏地区的主要河流。
想一想,为什么青藏地区会成为这些大江大河的发源地?3.说出位于青藏地区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及其行政中心。
学习任务二:读课本17-21页文字,完成以下填空:1、青藏地区主要包括、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人口仅占全国的左右。
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
2、三江源地的三江是。
3、青藏地区的珍稀动物有、和。
主要牲畜有、4、青藏地区的农作物主要有等。
5、本区藏传佛教圣地是。
6、柴达木盆地又称“”,盆内有丰富的等资源,其中在附近建有我国最大的钾肥厂。
学习任务三:完成下列问题1、青藏地区构成了以为中心的公路网,主要有和中尼公路。
2、青藏铁路北起南至。
其中南段起点是。
3、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业区有谷地和谷地。
二、合作共建(教师寄语:合作的力量是无穷的)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位于○1○2○3三座山脉之间的地形区是盆地。
中国主要产业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共60分,每题2分),请把正确答案写到下面的表格中。
1、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下列地区的农业发展最能体现这一原则的是()A、在土壤肥沃的平原地区,发展渔业B、在降水稀少的高原地区,发展粮食生产C、在地形陡峭的山地地区,发展林业D、在河网密布的地区,发展牧业2、我国著名商品农业基地与其优势农产品的对应,正确的是()A、江汉平原——水稻、棉花、油菜B、太湖平原——水稻、棉花、甜菜C、成都平原——棉花、甜菜、油菜D、松嫩平原——甘蔗、亚麻、水稻3、下列关于我国经济作物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油菜子的最大产区是长江流域B、甘蔗的最大产区为海南省C、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丘陵、山地是我国茶叶的主要产区D、山东、河南两省为花生的主要产区4、下列关于我国四大牧区的说法错误的是()A、四大牧区主要分布与非季风区B、四大牧区分布于我国西部和北部C、内蒙古东部牧草繁茂,有三河马和三河牛等优良畜种D、我国牧区的牲畜占全国总量的比重大5、.我国的西部、北部的四大牧区是指()A、内蒙古陕西青海新疆B、内蒙古宁夏西藏新疆C、内蒙古陕西甘肃新疆D、内蒙古西藏青海新疆6、下列地形区与其农业景观组合正确的是()A、辽东丘陵——片片碧绿的茶园B、内蒙古草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C、华北平原——一望无际的水稻田D、青藏高原——雪山下,棉田广布7、既是我国热带经济作物基地,又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基地的是()A、山东半岛B、成都平原C、珠江三角洲D、太湖平原8、泰安一农产品市场有四人外出采购,其中难以采购到当地产品的是()A、甲到海南岛采购香蕉、菠萝B、乙到山东采购苹果、梨子C、丙到新疆采购葡萄、哈密瓜D、丁到黑龙江采购柑橘、荔枝9、本着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东北平原地区大力发展棉花生产D、在江南低山丘陵地区发展水果和林业生产10、下图是我国冬小麦、油菜、水稻和甜菜的集中产区分布,图序与排序一致的是()A、甲油菜子乙冬小麦丙水稻丁甜菜B、甲水稻乙甜菜丙油菜子丁冬小麦C、甲甜菜乙冬小麦丙水稻丁油菜子D、甲冬小麦乙水稻丙甜菜丁油菜子读我国四省区水稻、小麦、棉花、油菜播种面积统计图,回答11~12题。
【2019最新】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第一中学八年级地理下册 7-3 珠江三角洲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学习目标】1.利用地图说明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能够在地图上准确填写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有关的地理事物名称。
3.知道外向型经济模式,并说明外向型经济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
【温故知新】1、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2、香港和澳门经济发展与祖国大陆的关系【自主学习】自读课本51-55页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一、优越的地理位置1、珠江三角洲位于南部沿海地区,是由_______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三角洲,与_______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是的“_______”。
2、珠江三角洲地形以_______为主,气候类型____________,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出口创汇型农业基地除此之外还有_____、_____、_____4、珠江三角洲区域:以___________为核心发展起来的,是由珠江沿岸的_____、_____、佛山、_____、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9个城市所组成的,是改革开放的_______。
二、外向型经济的壮大:1、表现:珠江三角洲区域成为吸引外商投资和外企落户的重要区域。
通过从境外引进_____、_____、设备与__________,成为_______产业密集的区域。
珠江三角洲区域生产总值的一半左右通过_________来实现,外贸出口总额占全国的_____以上。
2、主要城市:①广州:别称“_____”,_____省省会,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中心城市,著名的侨乡,重要的工业基地,外贸通商口岸,文化教育发达。
②深圳:毗邻_____,是第一批经济特区之一。
现已成为重要的_____中心、商贸中心、信息中心和_________产业基地,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城市中名列前茅。
(3)发展:珠江三角洲区域重视_________,强调区域创新,注重加强与_____、_____的联系,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显著增强。
中国区域的差异第二课时北方地区【学习目标】1、说出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等基本情况2、记住并填出南方地区的主要山脉、平原、高原、盆地、河流、湖泊、岛屿的分布。
知道南方地区的气候情况。
3、记住5个经济特区和4个商品粮基地及4个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的位置。
4、知道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特征,记住主要农作物(水稻、油菜、甘蔗、天然橡胶、柑橘)【温故知新】秦岭—淮河线以南,一月平均气温,冬季河流,年降水量 mm,植被类型以为主,耕地类型以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作物熟制,主要经济林木有、、,主要运输方式有、、。
【自主学习】通读课本P9--11(一)位置和范围1、南方地区是指以南、高原以东的地区。
面积约占全国的,人口约占全国的,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2、在下图中填出本区主要包括的各省及省会名称。
画出北回归线。
(二)自然环境1、地形与河流:读课本9页图表5-14,找出并记住。
(1)东海、南海、台湾海峡、台湾岛、海南岛、琼州海峡、雷州半岛、舟山群岛。
(2)秦岭、南岭、武夷山、巫山、长江、珠江、淮河、洞庭湖、鄱阳湖。
(3)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
(4)本区地跨中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找出其界线,说出界线以东、以西地区主要的地形类型。
(5).说出位于南方地区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及其行政中心。
小结:平原地区河湖众多,有之称。
23、巩固练习:(1)、巫山是()盆地和()平原的分界,是()市()省的分界,是地势第()级阶梯的分界。
武夷山是()省和()省的分界。
(2)、南方地区气候大部分是气候,而岛、半岛、岛南部和省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三)经济1、农业:自学课本第9页,完成下列问题:(1)填写下表:南方地区农业情况(2)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湖北省 、湖南省 、江西 、四川。
(3)写出下列地形区的美称:成都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
(4)我国热带作物的主要生产基地是 、 、、 。
《北方地区》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知道我国四大地理单元及其分界线。
识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识读“北方地区图”;理解北方地区主要的山脉、高原、平原及其分布特点;了解黑土地和黄土地的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介绍家乡的活动,掌握四大地理单元的差异;通过“图片+说明”、播放视频的方式分别介绍黑土地和黄土地的位置和主要特征,再通过相关活动让学生概括出自然条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土地、热爱国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热情,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的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教学难点综合、根据、归纳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讲解法课前准备课件、课前学案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请同学们翻开书本第11页,这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景观图。
请结合图片进行讨论,你在当中看到了什么?又联想到哪些方面呢?假设你是来自上述的四个区域的人,你会怎么介绍“自己”所在的家乡情况呢?生:学生代表发言(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广阔,耕作易于机械化操作,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高;南方地区主要土地是红土地,丘陵较多,平原少,所以人们耕种主要在一些低级的丘陵和小平原进行,一般是精耕细作的;西北地区有辽阔的草原,马牛羊特别多,所以我猜农业是畜牧业为主;我看到青藏地区高山冰雪覆盖,雪山连绵,反映青藏地区地势高,气候寒冷,是世界屋脊)。
师:回答的很好,正是由于区域的差异性较大,而同一区域内相同或相似性较多,所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单元,分别是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北方地区。
(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录像\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二、新课学习师:课件展示北方地区图。
(引导学生找出我国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以及主要地形区。
)师生互动1.让学生找出北方地区所管辖的省级行政区,并分别说出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中国区域的差异
第二课时北方地区
【学习目标】:
1、说出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等基本情况。
2、记住并在图上填出北方地区的主要山脉、平原、高原、河流、半岛及长城。
3、在图上填写主要矿产地的名称
4、知道北方地区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5、知道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特征,记住主要农作物及分布。
【学习重点】: 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特征和主要农产品
【学习难点】:理解北方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温故知新】
1、4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西坡、至附近。
2、秦岭—淮河线以北,一月平均气温,冬季河流,年降水量 mm,植被类型以
为主,耕地类型以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作物熟制,主要经济林木有、、,主要运输方式有、。
【自主学习】
(一)位置和范围
1、北方地区指以北,大兴安岭、高原以东,高原以南。
面积约占全国的,人口约占全国的。
2、在右中图填出本区主要包括的各省及省会名称。
(二)自然环境
1、地形和河流:
读课本P6页图5-10,在右图中填写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
白山,秦岭、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
原、黑龙江、松花江、黄河、淮河、海河。
2、气候:回顾八上气候知识,填写北方地区气候的特征:
(三)农业
1、农业地区:平原、平原、关中平原;
2、看课本第7页,填写下表
2、本区有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是林区,主分布在、和山地,是我国森林资源的宝库。
林区盛产东北“三宝”、、。
3、有“温带果园”之称的是半岛和半岛,盛产等。
洛阳牡丹、兰州白兰瓜
4、北方地区、、等矿产资源丰富,建立了工业区工业区和工业区
5、北方地区历史文化悠久,资源极为丰富
【学习过程】
任务一:小组合作,交流自学情况
任务二:合作共建(教师寄语:集体的力量能战胜一切)
1.关于华北平原的农业生产,玲玲和贝贝表达了各自的看法。
他们的看法有道理吗?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2.在北方地区,为了让老百姓住得温暖,一些城市通过对老旧楼房贴保温层、改造供热管网、淘汰小锅炉、推广节能门窗等“暖房子”改造工程,让老旧楼房穿上新的“保暖衣”,冬季室内温度普遍提高了3~ 5 ℃。
据此完成下列任务。
(1)北方地区实施“暖房子”改造工程,从自然地理的角度来看,是否具有重要意义?谈一谈你的
看法。
(2)为什么说“暖房子”改造工程能推动当地的节
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达标检测】
读北方地区图回答:
1、山脉A B
C D E
2、地形区:①,这里的主要粮食作是,主要糖料作物是,作物熟制是。
②,此地主要作物是。
③,本区农业的作物熟制是,主要粮食作物是,主要经济作物是。
3、海域⑥⑦
4、图中有“温带果园”之称的是,属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的是,属于南方和北方分界线的是(填序号或字母)
5、图中②地形区其地表形态特征:
传统民居 .
6、(2011济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地带之后,我国又一工业密集区——环渤海经济圈已初步形成(它包括的范围如图中虚线所示),它将带动北方地区经济迅速发展。
材料一环渤海地区矿产、交通示意图
(1)从图中看出,环渤海经济圈主要包括京、津、、(填写简称)鲁、辽等五个省级行政区。
(2)据图观察:城市分布的特点是
(3)图中山脉是哪些地理事物分界线?
(4)试评价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
(5)为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国家实施的重大工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