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癌病68例脑脊液细胞学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62.93 KB
- 文档页数:3
脑膜癌病的脑脊液检查与早期诊断
刘洪波;李京红;连亚军;滕军放;许予明;张博爱;方树友
【期刊名称】《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07(042)005
【摘要】脑膜癌病(meningeal carcinomatosis,MC)临床上并不常见,是恶性肿瘤颅内转移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主要波及软脑膜,蛛网膜及硬脑膜,占颅内转移瘤的4%。
1996年9月至2006年10月,作者共诊治MC患者39例,现将其脑脊液细胞学变化特征与诊断分析报道如下。
【总页数】2页(P974-975)
【作者】刘洪波;李京红;连亚军;滕军放;许予明;张博爱;方树友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郑州,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郑州,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郑州,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郑州,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郑
州,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郑州,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郑州,45005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诊断脑膜癌病的价值分析 [J], 李兴矗
2.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在脑膜癌病诊断中的价值 [J], 刘建锋;张杰文
3.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联合癌胚抗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在脑膜癌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J], 何俊瑛;陈倩;刘科;王丽靖;杨小彬
4.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合免疫组化诊断脑膜癌病的探讨 [J], 孙家兰;刘建荣;傅毅;陈生弟
5.脑脊液EMA和CEA免疫细胞化学检查对脑膜癌病的诊断价值 [J], 刘振华;陈剑平;宋振海;潘宁;郑茂永;张清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ә通信作者,E -m a i l :g s l z l i a n g@163.c o m ㊂㊃案例分析㊃D O I :10.3969/j.i s s n .1672-9455.2023.14.0392例脑膜癌病的脑脊液细胞学诊断付 慧,梁 勤ә,杨巧林,陆红梅甘肃省中医院检验科,甘肃兰州730050关键词:脑膜癌病; 脑脊液; 细胞学诊断中图法分类号:R 739.45;R 446.14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2-9455(2023)14-2140-02脑膜癌病是指恶性肿瘤转移至硬脑膜㊁软脑膜㊁脑脊液及蛛网膜下腔,10%~30%的实体肿瘤患者均会发生中枢神经系统转移,其中4%~15%表现为脑膜癌病[1]㊂脑膜癌病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缺乏特异性,临床上与感染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比较困难,脑脊液细胞学是诊断脑膜癌病的主要方法[2-4]㊂本文就本科室使用脑脊液细胞玻片离心沉淀法[5]进行脑脊液细胞收集,经脑脊液细胞学诊断的2例脑膜癌病进行分析㊂2例脑膜癌病患者在外院的脑脊液检查时只进行了脑脊液常规检验,初期影像学检查不支持脑膜癌病,造成长时间误诊㊁漏诊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病例1,患者谢某,女,17岁,2020年12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口角左歪,刷牙时右侧口角漏水,伴右侧耳鸣及耳后疼痛,诊断为 面神经麻痹 ,先后就诊于当地诊所㊁县医院㊁某省级三甲医院,病情呈进行性加重,口角闭合无力,构音困难,吞咽困难,双眼复视,伸舌困难,右侧眼睑闭合不全,左侧眼睑下垂,不能睁眼㊂为求进一步诊治,于2020年12月30日来本院就诊,本院脑病科以 脑干脑炎 收入院㊂入院查体:体温36.0ħ,无头痛㊁恶心呕吐㊁颈强直,K e r n i g s i g n (-),B r u d z i n s k i s i gn (-),血清癌胚抗原(C E A )正常;脑脊液常规检查显示:无色透明,蛋白:ʃ,有核细胞计数15ˑ106/L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显示:白细胞分类淋巴细胞占55%,发现大量胞体较普通淋巴细胞大㊁核畸形㊁有核仁的异形细胞(淋巴瘤细胞?)㊂头颅M R I 平扫+增强+DW I 检查显示鼻咽右缘异常改变,伴咽隐窝变浅,结合强化,考虑肿瘤性病变(鼻咽癌?)㊂见图1㊂后经鼻咽部病理活检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显示:外周T 细胞淋巴瘤㊂病例2,患者阿某,男,58岁,于2020年1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以前额为主,外院颅脑M R I 检查显示:(1)脑干梗死,右侧基底节区软化灶;(2)多发腔隙性脑梗死;(3)左侧小脑半球小结节灶,请结合临床;(4)双侧额颞部硬膜下间隙略增宽;(5)双侧筛窦及左侧上颌窦黏膜增厚,右侧上颌窦囊肿㊂为求中西医结合治疗,遂来本院就诊,以 肺恶性肿瘤 收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1ħ,脉搏88次/分,神志清楚,精神差,间断头痛,以前额明显,疼痛剧烈时伴嗜睡㊁偶有恶心,呕吐胃内容物㊂K e r n i g s i g n (+)㊁B r u d z i n s k i s i gn (+),血清C E A 正常,入院后查找头痛原因㊂头颅M R I 检查显示:(1)脑桥㊁双侧基底节㊁放射冠及右侧背侧丘脑异常信号影,考虑梗死灶,部分软化;(2)双侧侧脑室前后角旁脱髓鞘改变;(3)脑萎缩㊂脑脊液常规检查显示:无色透明,有核细胞计数58ˑ106/L ,蛋白:++;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显示:白细胞分类单核细胞占70%,可见大小不一㊁细胞质呈空泡样㊁有核仁的异形细胞,结合病史,考虑转移性肿瘤细胞㊂见图2㊂图1 病例1头颅M R I 平扫+增强+DW I图2 病例2头颅M R I 平扫+增强+DW I1.2 研究方法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吸取混匀后的脑脊液约0.5m L ,800r /m i n 离心10m i n㊂取出涂片行瑞-姬染色,按照粟氏细胞学分类进行分类[5]㊂2 结 果2.1 2例脑膜癌病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果 2例脑膜癌病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果见表1㊂表1 2例脑膜癌病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果病例脑脊液外观脑脊液蛋白定性有核细胞计数(ˑ106/L)细胞学类型肿瘤细胞病例1无色透明ʃ15淋巴细胞为主易见病例2无色透明++58单核细胞为主可见㊃0412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年7月第20卷第14期 L a b M e d C l i n ,J u l y 2023,V o l .20,N o .142.2 癌细胞特点 病例1:细胞单个㊁散在分布,胞体中等大小,圆形或椭圆形,部分可见伪足样突起,细胞质量少,着色偏灰蓝色,部分可见空泡,细胞核大㊁畸形,可见切迹㊁扭曲㊁凹陷或折叠,呈脑回样㊁花瓣样,染色质粗糙,着色深紫红色,核仁有或无(图3A ㊁B )㊂病例2:细胞大小不一,以大者居多㊁类圆形㊁圆形,细胞质丰富,可见空泡,边缘有瘤状突起,嗜碱性,核大畸形,核染色质粗糙,可见核仁(图3C ㊁D )㊂注:A ㊁B 为病例1脑脊液癌细胞;C ㊁D 为病例2脑脊液癌细胞㊂红色框内为肿瘤细胞;蓝色框内为正常淋巴细胞㊂图3 2例脑膜癌患者脑脊液癌细胞特点(瑞-姬染色,ˑ1000)3 讨 论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是诊断脑膜癌病的主要方法,但是目前国内很多医院检验科开展的脑脊液检查仅限于细胞计数㊁蛋白测定㊂如有核细胞数少(<20ˑ106/L)按照操作规程或习惯不进行分类㊂相当多的实验室仅对有核细胞做简单分类,只区分淋巴细胞㊁中性粒细胞或单核细胞㊂对于体积大,核质比异常大的细胞,由于检验人员缺乏培训导致漏诊㊂目前国内大部分医院病理科检测脱落细胞使用的是基于液基的方法制片,该方法对于细胞数较少的脑脊液,阳性率偏低㊂本文2例脑膜癌病患者由于在前期就诊时未进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而造成误诊和漏诊,进一步提示对疑似脑膜癌病患者进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的重要性㊂病例1在细胞学报告检测出肿瘤细胞后,临床加做颅脑M R I 平扫+增强+DW I 检查,诊断提示:鼻咽右缘异常改变,伴咽隐窝变浅,结合强化,考虑肿瘤性病变(鼻咽癌?)㊂后经鼻咽部病理活检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证实为外周T 细胞淋巴瘤㊂病例2为老年患者,有肺癌骨转移病史,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㊁呕吐伴脑㊁脊神经损害和脑膜刺激征阳性,但是常规影像学检查却无特异性发现,临床高度怀疑肺癌脑膜转移的可能,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找到肿瘤细胞,为临床提供了诊断依据㊂现代医学技术发展迅速,极大地提高了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疗水平,但脑脊液细胞学检查仍然是不可替代的技术㊂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诊断技术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㊁脑膜癌病㊁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及淋巴瘤㊁脑血管病等疾病的诊断㊁鉴别诊断㊁疗效观察和预后评估等均有重要价值[6-7]㊂在实际工作中,为避免出现 假阴性 结果,提高细胞学检查诊断的阳性率,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的制片尤其重要[8]㊂所以,不论是在脑脊液细胞的收集还是细胞形态学的鉴别诊断方面,均应引起检验同仁的重视㊂参考文献[1]张弥兰,马伟锋,高鑫雅,等.脑膜癌病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J ].中华医学杂志,2021,101(16):1154-1159.[2]V A N HO R N A ,C HAM B E R L A I N M C .N e o p l a s t i c m e n -i n g i t i s [J ].J S u p po r t O n c o l ,2012,10(2):45-53.[3]C HAM B E R L A I N M C .C o m b i n e d -m o d a l i t y tr e a t m e n t o f l e p t o m e n i n g e a l g l i o m a t o s i s [J ].N e u r o s u r g e r y ,2003,52(2):324-329.[4]M E N G Z ,Z HA N G Q ,HO N G K ,e t a l .C l i n i c a l o u t c o m ea n d p r o g n o s t i c a n a l y s i s o f m e n i n ge a l c a r c i n o m a t o s i s t r e a -t e d b y i n t r a t h e c a l c h e m o t h e r a p y [J ].E x pe r t R e v P h a r -m a c o e c o n O u t c o m e s R e s ,2018,18(4):455-460.[5]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感染性疾病与脑脊液细胞学学组脑膜癌病诊断专家共识[J ].中华医学杂志,2021,101(11):755-758.[6]郭小肃,赵跃,何俊瑛,等.脑膜癌病的诊断治疗进展[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7,43(1):53-56.[7]K I MU R A A ,T A K A HA S H I Y ,M I Z U T A R I K ,e t a l .Ac a s e o f g a s t r i c m e n i n g e a l c a r c i n o m a t o s i s i n v o l v i n g bi l a t e r -a l h e a r i n g l o s s :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b e t w e e n c l i n i c a l i m a ge s a n d a u t o p s yf i n d i ng s [J ].J I n t A d v O t o l ,2019,15(2):333-336.[8]陈英,陈红岩,陈梅根.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在脑膜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附54例报告)[J ].福建医药杂志,2020,42(2):110-111.(收稿日期:2022-11-19 修回日期:2023-03-13)㊃1412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年7月第20卷第14期 L a b M e d C l i n ,J u l y 2023,V o l .20,N o .14。
脑膜癌病(附45例分析)
周联生;张通
【期刊名称】《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年(卷),期】1994(0)2
【摘要】报告34例脑脊液细胞学和11例尸解确诊的脑膜癌病,转移性42例,原发性3例。
主要病变累及软脑膜、颅神经及脊神经根。
主要表现为逐渐加重的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持续存在,颅神经麻痹及双下肢无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无脑实质病变的局灶定位体征。
脑普液学以压力进行性升高和找到大量癌细胞为特点,并提出了本病的诊断要点及需注意的问题。
【总页数】3页(P65-67)
【关键词】脑膜癌病;脑脊液细胞学;脑脊液
【作者】周联生;张通
【作者单位】首都医学院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徐州市第一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45
【相关文献】
1.老年脑膜癌病的临床、脑脊液及影像学分析(附13例报告) [J], 金梅香;林卫红;
王亚南;李娜;李志强
2.脑膜癌病附13例分析 [J], 刘振亭;戚晓昆;熊斌
3.脑膜癌病误诊分析和早诊探讨(附18例分析) [J], 李智文;陈梅根
4.脑膜癌病误诊分析(附3例报告) [J], 李寅珍
5.脑膜癌病临床分析(附7例病例报告) [J], 梁搏娜;刘群;迟鲁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老年脑膜癌病的临床、脑脊液及影像学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对临床诊断为脑膜癌病的13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脑脊液及影像学分析,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减少误诊。
方法收集临床诊断为脑膜癌病的老年患者13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体征、既往史及辅助检查等资料。
结果 13例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抽搐、头晕、后颈部疼痛及视物双影等。
13例均行腰穿检查,细胞学检查有11例镜下可见肿瘤细胞,增强头MRI 扫描可见脑膜强化、脑积水和皮质结节等,有8例查到原发癌肿来源,其中肺癌3例,胃癌2例,乳腺癌1例,肝癌1例,卵巢癌1例。
结论脑膜癌病临床表现及体征无特异性,头CT或头MRI平扫多无异常,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发现肿瘤细胞可明确诊断,反复脑脊液查找病理细胞可提高诊断率,MRI增强扫描为诊断脑膜转移的主要影像检查方法。
【关键词】脑膜癌病;脑脊液;影像学脑膜癌病多为亚急性或慢性起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头CT或头MRI平扫多无异常所见,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与结核性脑膜炎或病毒性脑膜炎等也无特异性差别,故临床诊断较困难,容易漏诊。
本文对13例老年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脑脊液及影像学特点进行总结分析。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病例收集2004年3月至2008年9月间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临床诊断为脑膜癌病的老年患者13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体征、既往史及辅助检查等资料。
患者年龄60~71岁,男5例,女8例,病程最短15天,最长1年。
1.2 临床表现头痛呕吐11例,抽搐2例,头晕4例,眩晕1例,后颈部疼痛2例,视物双影2例,发作性肢体活动不灵1例,发热1例,走路不稳1例,耳聋1例,失明1例。
13例患者中有5例曾误诊,占31.25%(5/13):曾诊断“鼻窦炎所致头痛”1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例,“脑梗死”1例,“怀疑脱髓鞘疾病”1例。
1.3 肿瘤来源 13例患者中8例查到原发癌肿来源,其中肺癌3例,胃癌2例,乳腺癌1例,肝癌1例,卵巢癌1例。
脑膜癌病的临床与脑脊液细胞学分析
王琦;荣良群;杨森
【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
【年(卷),期】2002(015)006
【摘要】目的:探讨脑脊液细胞学在诊断治疗脑膜癌病中的价值.方法:对自1996年以来确诊的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3例病人中发现脑脊液查白细胞总数升高10例,余3例正常.9例首次检查时发现癌细胞,4例于2~5次检查发现,经相应辅助检查后确诊原发病,肺癌5例,淋巴瘤3例,胃癌2例,乳腺癌1例.结论: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是诊断脑膜癌病的最重要的依据.
【总页数】2页(P630-631)
【作者】王琦;荣良群;杨森
【作者单位】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科,江苏省,徐州市,221006;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科,江苏省,徐州市,221006;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科,江苏省,徐州市,221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脑膜癌病13例临床及脑脊液细胞学分析 [J], 李文武;杨思俊
2.脑膜癌病68例脑脊液细胞学分析 [J], 吴小妹;谭利民;肖波;杨欢;张宁;毕方方;梁
静慧
3.8例脑膜癌病临床与脑脊液细胞学分析 [J], 刘秀丽
4.脑膜癌病临床、病理、脑脊液细胞学分析(附7例报告) [J], 和姬苓;耿虹;王晓飞
5.脑膜癌病临床与病理及脑脊液细胞学分析 [J], 翟明;刘江;陈忠丽;董曼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下一步治疗措施提供依据。
胸部CT 是MG 患者首选的辅助检查。
参 考 文 献[1] D rach m an DB.Mysthenia gravis .N Eng J med,1994,330:179721810[2] 李铁一.中华影像医学.呼吸系统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842409.[3] 陈忠年,沈銘昌,郭幕依.实用外科病理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7802787.[4] Fon GT,B ein ME,M ancu s o AA ,et al .C omp uted t omography of t hean t eri or m ed i astinu min myst henia gravis :a radi o l ogi c 2patho l ogi ccorrel ative study.J R ad i ol ogic,1982,142:1352141.[5] N i co l aou S,M uller NL ,L i DK B ,et al,Thymus i n m yasthenia gravis ;C omp aris on of CT and p at hol ogic finding and clinial ou t com e .J Radi 2o l ogy,1996,201:4712474.(2008-04-10收稿)论 著脑膜癌病68例脑脊液细胞学分析吴小妹 谭利民 肖 波 杨 欢 张 宁 毕方方 梁静慧 【摘要】目的 探讨脑脊液检查对诊断脑膜癌病的重要意义。
方法 对68例确证的脑膜癌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本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等;仅15例患者的头部MR I 增强扫描显示脑膜异常强化;脑脊液压力均增高,细胞数增多45例,常呈中-重度增加,并以激活型单核细胞增加为主,68例患者在脑脊液中均发现肿瘤细胞。
结论 脑膜癌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缺乏特异性,脑脊液检查尤其是细胞学检查是诊断该病的可靠依据,而进行多次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 脑膜癌病;脑脊液;细胞学中图分类号:R73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1X (2009)01-0039-03Cytol ogica l fea ture s of C SF i n 68pa t i en ts with m en i n gea l ca r c i no m a tosis WU Xia o 2mei ,TAN L i 2m i n ,XIAO B o ,Y ANG Hua n ,ZHAN G N ing ,B I Fa ng 2fang ,L I A N G J ing 2hui .Neurol ogy depart ment of Xiangya Hospita l,Centra l S outh University,Changs ha 410008,China【Abstra c t 】 O b ject i ve T o investigate t he v a lue of ce rebr o s pina l fl uid (CSF)exam ina ti ons in diagnosingmening ea l carc ino ma t osis .M 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in 68pa tients wit h meningea l ca rc in oma t osis we re ana ly zes re tros pecti ve ly .R esults The clinica l menife stati ons of 68pati ents were characte rized by headache ,nausea and v om it ,meningeal irrit a tion si gn.MR I enhancement s cann i ng found abn omally ma t e r enhancement only in 15ca s e s .Cerebros p inal press ure increa s ed in all case s .Ce ll populati on of CSF in moderate 2s eve re di p th i ncrea sed i n 45ca s e s,in which the most cells we re activa t ed monocyt e s .All the 68case s found tu mor ce lls in cyt ol ogical exam inati on of CSF .C o n clu si on The cli nical feature s and i maging results of meningeal carc ino ma t osis lack s pecific ity.CSF ex 2am ina ti on ,es pec ially cyt ol ogical exam ina ti on of CSF is a reliable diagnosi ng m ethod for this disease .And repea ting cytol ogical exam inati on can enhance the diagn o stic accuracy .【Key wor d s 】 m ening ea l carc ino ma t osis ;ce rebros pinal fluid;cytology作者单位 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吴小妹、肖波、杨欢、张宁、毕方方、梁静慧);中南大学湘雅附二医院神经内科(谭利民) 脑膜癌病(Meningea l carcinom atosis),亦称癌性脑膜炎,是指脑和脊髓软膜的弥漫性癌转移[1]。
本病少见,在肿瘤患者中发生率约为5%[2]。
该疾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漏诊率高。
近年来随着脑脊液检查尤其是细胞学检查的普及,脑膜癌病的诊断准确率大幅度提高。
现将我科6年~年月经临床:41000819920088及CSF细胞学检查确诊的68例脑膜癌病作一回顾性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男42例,女26例;年龄5~74岁,平均47.9岁,其中5~15岁3例,16~50岁25例, 51~74岁40例。
既往(近3年)有恶性肿瘤病史者11例,其中肺癌6例,胃癌2例,乳腺癌2例。
2.2临床表现:均呈亚急性或慢性起病。
临床症状主要有头痛52例,恶心呕吐36例,发热7例,意识障碍7例,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异常10例,发作性抽搐14例,胸痛、背痛6例,肢体无力16例,行走不稳2例,视力下降11例,颅神经损害14例。
34例出现颈强直,克氏征、布氏征(+),9例B abinski征(+)。
3.影像学检查:均行头部CT或MR I检查,15例发现脑膜异常强化,1例脑室增大,5例显示腔隙性脑梗死,其余47例均正常。
1例行SPECT检查见全身多处骨代谢异常,考虑为恶性肿瘤。
14例肺部CT考虑肺癌可能性大。
4.检查方法:所有患者均行脑脊液检查,其中有46例接受2次或2次以上腰椎穿刺术并行脑脊液常规、生化、细胞学等检查。
细胞学检查采用玻片离心沉淀法收集CSF细胞,瑞-姬混合染色,光镜(×400)下查找肿瘤细胞。
结 果1.CSF常规检查:均为无色透明的脑脊液。
脑脊液压力增高64例,正常4例,其中200~299mmH2O(1mm H2O=0.0098kPa)27例,300~399mmH2O21例,16例大于400mmH2O,CSF白细胞数增多45例(28~48)×106/L,单核细胞占50%~75%,剩余为多核细胞。
潘氏试验阳性49例。
2.CSF生化检查:CSF蛋白含量增高49例,糖降低21例,氯化物降低26例。
所有病例CSF中均未找到抗酸杆菌和新型隐球菌。
3.CSF细胞学检查:本组68例患者CSF中均发现肿瘤细胞,首次腰穿即发现肿瘤细胞44例,第2次发现肿瘤细胞14例,第3次6例,第4、5、6、8次各1例。
均可见细胞中-高度增加,并伴有淋巴-单核细胞反应,镜下可见部分多数激活型单核细胞及个别红细胞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激活型淋巴细胞,其中5例以激活型单核细胞增多为主,例以激活型淋巴细胞、小淋巴细胞增多为主,5例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
4.原发肿瘤分类: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关辅助检查追查原发肿瘤。
本组原发肿瘤为肺癌23例,胃癌9例,乳腺癌8例,结肠癌3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恶性淋巴瘤4例,前列腺癌2例,卵巢癌2例,宫颈癌1例,黑色素瘤2例,室管膜瘤1例,胶质瘤1例,有11例肿瘤来源不明。
讨 论脑膜癌病是1870年Eberth首次从肺癌尸检病例中发现,1912年B ee r m an第一次使用脑膜癌病这一词。
该病又称癌性脑膜炎,是癌肿通过血液及神经周围淋巴管等向脑膜脊髓蛛网膜下腔的弥漫性转移,是恶性肿瘤神经系统转移的一种特殊类型。
其原发灶大多为实体瘤,文献报道以腺癌居多,日本学者报告胃癌占首位,而西方报道肺癌占第一位。
一般认为发病率的高低依次为:肺癌或胃癌、乳腺癌、恶性淋巴瘤、恶性黑色素瘤、胰腺瘤等[3]。
本组中有肺癌23例(34%),胃癌9例(13%),乳腺癌8例(12%),恶性淋巴瘤4例(6%),黑色素瘤2例(3%),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
脑膜癌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但缺乏典型的症状体征,主要表现为脑、颅神经、脊神经受累症状。
临床上经常是亚急性或慢性起病,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为头痛、恶心呕吐和脑膜刺激征,在病程发展过程中还可有精神异常、智能减退等脑功能受损表现[4]。
本组患者中52例以头痛(76%)起病,以恶心、呕吐起病36例(53%),伴有脑膜刺激征的有34例(50%),随着病情发展大部分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异常、脑神经及脊神经受累等症状,与文献报道相符。
但脑膜癌病的临床表现与结核性脑膜炎、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等颅内感染性疾病相比,并无特异性。
O lson 等分析了大量的病例后指出,在病史和临床体征上出现下列两个特点要考虑脑膜癌的诊断:1)患者通常有一个以上解剖部位的神经组织结构受侵犯的症状和体征;2)神经系统客观检查所见到的广泛功能障碍要比患者的自觉症状突出的多。
头部增强CT或MR I检查可发现弥漫性脑膜强化或多发强化的小结节。
国外报道经病理证实的脑膜癌病中,3患者头部MR I增强有阳性发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