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出我的生命线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4
“画出我的生命线”活动方案一、活动目标:1让学生通过画生命线理解生命的“长度”与“宽度”的含义2引发学生对于自己生命中三阶段(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思考3帮助学生正确分析过去所发生的事情对于现在和未来的影响,具有初步规划意识。
二、活动时间:1课时三、活动方法:游戏法、自我探索法、讨论交流四、活动准备:统一模板的生命线A4纸,学生提前准备两支笔(一支颜色鲜艳的笔,如红色;一支颜色黯淡的笔,如黑色)五、活动程序:1、首先,请大家伴随着音乐,拿出一点点时间,回想一下你的过去、现在,想想你设想中的未来。
2、好了,接下来开始我们的心灵游戏——生命线。
这个游戏就是画出你的人生路线图。
3、请拿出课前发的生命线纸,一支颜色鲜艳的笔和一支颜色黯淡的笔(比如一支红笔和一支蓝笔),用颜色区分心情。
图中的这条线标示了你一生的时限,是你脚步的蓝图。
现在请根据你规划的生命长度,在箭头处标上你为自己预计的寿命数。
然后找到你目前所在的年龄点,标出来。
比如说你现在13岁,就标出13岁的那个点。
在这点的左边,代表着过去的岁月,右边代表着未来。
把过去对你有着重大影响的事件用笔标出来。
比如你7岁上学了,就找到和7岁对应的位置,填写上学这件事。
注意如果你觉得是快乐的事,你就用鲜艳的笔来写,并要写在生命线的上方。
如果你觉得快乐非凡,你就把这件事的位置写得更高些。
比如你10岁时失去了某个亲人或生了一场大病,就找到10岁对应的位置,填写上这件事。
这件事让你觉得悲伤、痛苦,就要用颜色黯淡的笔写在生命线的下方。
这件事越让你痛苦,你所写这件事的位置就要越低。
依此操作,你就用不同颜色的笔和不同位置的高低,记录了自己在今天之前的生命历程。
然后我们来到未来,把你一生想干的事,都标出来,并尽量把时间注明。
视它们带给你的快乐和期待的程度,标在不同的高度。
当然,也请把一些可能遇到的困难一一用黑笔把大方略勾勒出来。
这样我们的生命线才称得上完整。
4、思考、讨论与交流、分享(1)找到你目前所在的点,对比过去已经走过的人生之路和未来要走的人生之路,你有何感想?(2)当把生命线画完后,对于过去已经发生过的事、走过的路,你怎么看?这些事情对于现在的你以及你今后的人生之路有着怎样的影响?(3)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看看你的生命线,是线上面的事件多,还是线下面的事件多?这说明了什?如果大部分都是在线以下的,是否可以考虑调整一下自己看世界的眼光?(4)现在,你如何理解生命的“长度”与“宽度”?(5)对于你自己的生命线或者是你画生命线的过程中还有哪些特别想要和大家分享或交流的内容?5、教师根据学生对以上内容的交流和分享简单小结。
画出我的生命线一、活动目标:1、让学生通过画生命线理解生命的“长度”与“宽度”的含义2、引发学生对于自己生命中三个阶段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思考3、帮助学生正确分析过去所发生的事情对于现在和未来的影响,并学会规划未来;二、活动时间:1课时三、活动方法:游戏法、自我探索法、讨论交流四、活动准备:提前通知学生每人准备一张16开的白纸和两支笔一支颜色鲜艳的笔,如红色;一支颜色黯淡的笔,如黑色五、活动程序:1、首先,请大家伴随着音乐,拿出一点点时间,回想一下你的过去、现在,想想你设想中的未来;2、好了,接下来开始我们的心灵游戏——生命线;这个游戏就是画出你的人生路线图;3、请备好一张白纸,一支颜色鲜艳的笔和一支颜色黯淡的笔比如一支红笔和一支蓝笔,用颜色区分心情;把纸横放好,然后从中部画一条长长的横线,加个箭头在末端;在原点处标上0,在箭头处标上你为自己预计的寿数;然后在白纸的顶端写上XXX的生命线;这条线标示了你一生的时限,是你脚步的蓝图;现在请根据你规划的生命长度,找到你目前所在的那个点,标出来;比如说你现在13岁,就标出13岁的那个点;在这点的左边,代表着过去的岁月,右边,代表着未来;把过去对你有着重大影响的事件用笔标出来;比如你7岁上学了,就找到和7岁对应的位置,填写上学这件事;注意如果你觉得是快乐的事,你就用鲜艳的笔来写,并要写在生命线的上方;如果你觉得快乐非凡,你就把这件事的位置写得更高些;比如你10岁时失去了某个亲人或生了一场大病,就找到10岁对应的位置,填写上这件事;这件事让你觉得悲伤、痛苦,就要用颜色黯淡的笔写在生命线的下方;这件事越让你痛苦,你所写这件事的位置就要越低;依此操作,你就用不同颜色的笔和不同位置的高低,记录了自己在今天之前的生命历程;然后我们来到未来,把你一生想干的事,都标出来,并尽量把时间注明;视它们带给你的快乐和期待的程度,标在不同的高度;当然,也请把一些可能遇到的困难一一用黑笔把大方略勾勒出来;这样我们的生命线才称得上完整;4、思考、讨论与交流、分享1找到你目前所在的点,对比过去已经走过的人生之路和未来要走的人生之路,你有何感想2当把生命线画完后,对于过去已经发生过的事、走过的路,你怎么看这些事情对于现在的你以及你今后的人生之路有着怎样的影响3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看看你的生命线,是线上面的事件多,还是线下面的事件多这说明了什如果大部分都是在线以下的,是否可以考虑调整一下自己看世界的眼光4现在,你如何理解生命的“长度”与“宽度”5对于你自己的生命线或者是你画生命线的过程中还有哪些特别想要和大家分享或交流的内容5、教师根据学生对以上内容的交流和分享简单小结;教学反思在新学期也是新的一年里的第一节心理健康课上,我带学生进行了一节有关人生思考和规划的心灵探索课——画出你的生命线;基本的程序就是:1、回顾自己已经走过的人生历程,分别用红笔和黑笔在生命线的不同位置标出过去发生的对自己有重要影响的快乐和痛苦的事情;2、展望和规划自己未来的人生之路,分别用红笔和黑笔在生命线的不同位置标出自己未来人生的目标、理想、愿望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 两周下来,在对各个班级进行完这节课后,我有一些感受和体会;首先是在第一个环节“回顾过去的人生历程”,我发现有很多孩子几乎找不出来对自己有重要影响的事件;比如在我眼中上小学、上初中对于我是一件快乐的、有意义的事情,可是在很多学生眼中,上学对他们却是一件不知道是快乐还是痛苦的事情,他们并不觉得上学对他们有什么意义,甚至有个孩子告诉我:上初中对他来说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只可惜他的纸太小了,不能将这种痛苦画得更低;我要求他们将快乐的事情画在生命线的上端,痛苦的事画在生命线下端,位置的高低代表快乐或痛苦的程度;我不禁反思:是什么让孩子觉得上学是这么痛苦的事情是什么让孩子们对生活的感觉变得如此迟钝而麻木抛开家庭、社会、教育体制的因素,我们身为老师,在这一过程中又起到了怎样“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也不禁想要对孩子们说:亲爱的孩子们,除去客观的外界因素,你们自身发生了什么问题,让你们对生活的感觉变得如此迟钝接着在第二个环节“展望和规划自己未来的人生之路”,问题就更多了:1、有不少孩子对未来的人生几乎没有规划,问他们,他们告诉我从来没有想过、不知道;我进一步追问:是真的没想过吗还是你忘了或者是不敢想他们沉默了;2、还有不少孩子对未来的人生规划也仅仅限于多少岁上大学、多少岁找工作、多少岁结婚、多少岁要孩子等等,至于具体的要上什么大学、找什么工作,完全没有概念;我问孩子们,这些是你们自己的梦想吗还是仅仅只是老师、家长以及社会灌输给你们的一个概念你们自己内心深处真正的梦想、规划是什么他们再一次沉默了;3、还有一些孩子,倒是对未来的人生比较有想法和规划,但活动结束后,他们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这个活动太没意思了,有这么多美好的愿望有什么用,都实现不了;我问他们:未来还没到,你怎么就知道实现不了他们说出了各种给自己泄气的理由;我不禁反思:按理说,十几岁正应该是多梦的季节,可为什么有如此多的孩子没有梦想、对未来感到如此迷茫是谁剥夺了他们做梦的勇气和力量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就失去了做梦的勇气和力量,这是多么可怕和可悲的一件事情;这究竟是谁的悲哀作为老师,我们在这其中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当然,对于孩子们,我想要说的是:亲爱的孩子们,我承认有很多外界的现实因素剥夺了你们做梦的勇气和力量,但作为一个正在逐渐走向成熟的人来说,不能总沉浸在清算谁是我们梦想的掘墓人,的确有很多我们不确定、不可控的因素在阻挠着我们,但这并不足以剥夺我们做梦的勇气和力量,哪怕是白日做梦呢,只要你为了自己的梦想足够努力,它就有实现的可能,而且最次,就算白日做梦实现不了,但它也有助于我们的心理健康;想想看,你在白日做梦的时候,是不是都很快乐呢所以说,亲爱的孩子们,无论何时,永远不要失去做梦的勇气和力量;另外,我们发现现在的孩子“厌学现象”越来越普遍,老师们也在积极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这对于遏制学生“厌学”却似乎是收效甚微,我个人认为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学生并不明白为什么而学习,具体而言,学生缺乏具体、清晰可见的学习目标和预期收获是他们厌学的重要原因之一;试想:我们在做一件事时,如果无法预知这件事的后果,我们会全力以赴吗学习也是如此;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拿“未来”作为他们学习的“诱饵”,可未来是什么未来离孩子的现在有多远孩子们能清晰地看到他们的未来吗看不到;那他们怎么会为遥不可及的、渺茫的“未来”而努力学习、舍弃玩的快乐呢所以,与其鼓励学生为“未来”而学习,不如结合学生的现实,从眼下着手挖掘出可以激励学生学习的目标、动力和因素,鼓励他们为“当下”而学习;至于那些未来的人生规划和理想,到了一定的阶段,他们自然会有自己的想法和规划;当然,我还想说:孩子们,看看你们未来要走的人生之路,是的,很长;这个“长”的另外一层含义其实是:你们未来的人生之路,其可塑性、可突破性、可控性也非常强;看看你们已经走过的人生之路,非常短;这个“短”的另外一层含义其实是:你已经走过的人生之路,对于你未来人生之路的影响非常小;如果说你之前的路走的不好,走得一塌糊涂,没关系,只要你愿意,现在修正还来得及;但倘若你现在不修正,等到这条已经走过的人生之路慢慢由短变长的时候,你若想再修正或是“重走青春路”的时候,恐怕已经来不及了,或者至少也是困难极大的;所以,亲爱的孩子们,与其等日后再费十倍、二十倍的功夫“重走青春路”,不如趁现在还来得及的时候及时修正你青春的脚步,走好青春路;。
绘出我的生命线》教案教案名称:绘出我的生命线教案目标:1.能够理解生命线的含义以及其在手相学中的重要性。
2.能够绘制自己的生命线,并根据手相学解读其身体健康、寿命和命运等信息。
教材准备:1.手相学资料和解读材料,如书籍或网络资源。
2.手相插画或图片。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手掌,注意到手上的纹路和线条。
询问学生是否听说过手相学,了解它是什么。
解释手相学是一种通过观察手上的纹路和线条来推测一个人身体健康、命运等信息的学问。
知识传递:2.介绍生命线的含义和重要性。
生命线是手掌上最重要的一条线,通常从手掌的边缘开始,延伸到大拇指与食指之间。
生命线与个人的身体健康、寿命以及命运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3.给学生提供手相学资料和解读材料,让他们了解生命线的不同形态和其对应的意义。
例如,生命线细长且清晰表示身体健康,生命力强;生命线弯曲表示身体较弱,需要注意保健。
实践操作:4.要求学生配备纸张和铅笔,绘制自己的手掌,并标注自己的生命线。
提醒学生使用轻柔的笔触,不要受到现实生活中的状况影响,专注于描绘手掌上的纹路和线条。
5.学生完成绘画后,让他们分组互相观察对方的描绘,并进行生命线解读。
学生可结合手相学资料和解读材料,解读对方的生命线,提炼出身体健康、寿命和命运等相关信息。
讨论和总结:6.请学生就自己绘制的生命线进行自我解读。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生命线的理解和解读,讨论是否与之前的情况相符。
鼓励学生从积极的角度去解读生命线的意义,了解生命线只是手相学中的一部分,不能完全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和寿命。
7.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线的解读与实际生活中的保健行为和心态是否有关联。
鼓励学生积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心态,而不依赖于一条线的解读。
扩展活动:8.鼓励有兴趣的学生进一步探索手相学。
提供更多手相学的资料和解读材料,让学生深入了解手相学的原理和相关知识。
学生可以绘制和解读其他手相特征,如爱情线、智慧线等。
评估方式:9.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对手相学的理解程度。
我的生命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需要珍惜和保护。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提高心理素质。
3.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增强抗压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4.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学会与人沟通,提升人际关系。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定义与价值2. 生命线的象征意义3. 生命中的重要元素:家庭、朋友、兴趣爱好等4. 如何珍爱生命,提升生活质量5. 自我调适技巧,抗压能力提升6. 关爱他人,人际沟通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学会珍爱生命,提升生活质量。
2. 难点:培养学生自我调适,抗压能力提升,以及关爱他人,学会与人沟通。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生命线模板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生命线绘制模板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生命的定义与价值,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
2. 讲授:讲解生命线的象征意义,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线的独特性。
3. 实践:让学生绘制属于自己的生命线,思考生命中的重要元素。
4.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珍爱生命,提升生活质量,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
5. 指导:教授自我调适技巧,抗压能力提升的方法。
6. 练习:让学生演练关爱他人,学会与人沟通的技巧。
7.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六、板书设计1. 生命的价值和意义2. 生命线的象征意义3. 珍爱生命,提升生活质量4. 自我调适技巧,抗压能力提升5. 关爱他人,学会与人沟通七、作业设计1. 绘制属于自己的生命线,并写一篇关于生命线的感悟。
2. 总结本节课学到的自我调适技巧,抗压能力提升的方法,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3. 思考如何将关爱他人,学会与人沟通的原则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练习1-1 画出你的生命线(本游戏旨在唤醒学生的生涯意识,是学生的第一次自我反思和探索,非常重要。
在课堂上注意引导,同时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约10-15分钟。
)一、游戏步骤:步骤1:请准备红蓝铅笔各一支,或不同色调的彩笔,用颜色区分心情。
步骤2:横放白纸,在纸的中部,从左至右画一道长长的横线,加上箭头,让它成为一条有方向的线。
步骤3:以数字刻度表示你生命的长度,找出你现在所处的位置。
步骤4:在标志的左边,即代表着过去岁月的那部分,把对你有重大影响的事件用笔标出来。
如果你觉得是件快乐的事,就用鲜艳的笔来写;如果是悲伤的事,就用暗淡的颜色。
如果这件事对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标注在生命线的上方,负面影响事件标注在生命线的下方,高低程度代表对你的影响程度。
请注意,重要的是你对这些事件的感受,而不是事件本身。
回顾你过去的生命历程,哪些事哪些人影响着你成为现在的你?积极事件多,还是消极事件多?同样的一件事,是不是只有单向的影响?有没有一些挫折和磨难,虽然给你带来了悲伤,却同时也促进了你的成长?步骤5:现在,步入未来的设想,请继续在生命线上把你这一生想做的事标出来,尽可能注明时间,同样使用彩笔的颜色和线的高低区分不同事件对你的影响。
请注意,你正在规划的是你人生的蓝图,请花些时间认真思考。
以下是一位大学生描绘的生命线,供你参考,但你的生命线可以描绘得更详细更具体。
二、参考引导语你可能要问,生命线是什么东西啊?生命线是你我都有的东西,人手一份,不多不少。
人间有多少条性命,就有多少条生命线。
生命线就是每人生命走过的路线。
这个游戏就是画出你人生的路线图。
好,开始。
请用备好的这张洁白的纸。
为什么悬着洁白的纸呢?你心我心原本白纸,形形色色的人在上面涂抹过痕迹,纸变得斑驳芜杂。
经过我们的涂擦清理,心又渐渐归于简明和洁净。
柔软的风轻轻拂过,挟着我们不愿保留的印记,渐淡渐远,留下的线条俊朗清明。
我们知道那些线索是从哪里来,我们也知道它们要到哪里去。
画出我的性命线一.运动目的:1.让学生经由过程画性命线懂得性命的“长度”与“宽度”的寄义2.激发学生对于本身生射中三个阶段(曩昔.如今和将来)的思虑3.帮忙学生准确剖析曩昔所产生的工作对于如今和将来的影响,并学会计划将来.二.运动时光:1课时三.运动办法:游戏法.自我摸索法.评论辩论交换四.运动预备:提前通知学生每人预备一张16开的白纸和两支笔(一支色彩鲜艳的笔,如红色;一支色彩暗淡的笔,如黑色)五.运动程序:1.起首,请大家陪同着音乐,拿出一点点时光,回忆一下你的曩昔.如今,想想你假想中的将来.2.好了,接下来开端我们的心灵游戏——性命线.这个游戏就是画出你的人活门线图.3.请备好一张白纸,一支色彩鲜艳的笔和一支色彩暗淡的笔(比方一支红笔和一支蓝笔),用色彩区分心境.把纸横放好,然后从中部画一条长长的横线,加个箭头在末尾.在原点处标上0,在箭头处标上你为本身估计的寿数.然后在白纸的顶端写上XXX的性命线.这条线标示了你平生的时限,是你脚步的蓝图.如今请依据你计划的性命长度,找到你今朝地点的谁人点,标出来.比方说你如今13岁,就标出13岁的谁人点.在这点的左边,代表着曩昔的岁月,右边,代表着将来.把曩昔对你有侧重大影响的事宜用笔标出来.比方你7岁上学了,就找到和7岁对应的地位,填写上学这件事.留意假如你以为是快活的事,你就用鲜艳的笔来写,并要写在性命线的上方.假如你以为快活不凡,你就把这件事的地位写得更高些.比方你10岁时掉去了某个亲人或生了一场大病,就找到10岁对应的地位,填写上这件事.这件事让你以为哀痛.苦楚,就要用色彩暗淡的笔写在性命线的下方.这件事越让你苦楚,你所写这件事的地位就要越低.依此操纵,你就用不合色彩的笔和不合地位的高下,记载了本身在今天之前的性命过程.然后我们来到将来,把你平生想干的事,都标出来,并尽量把时光注明.视它们带给你的快活和等待的程度,标在不合的高度.当然,也请把一些可能碰到的艰苦一一用黑笔把大方略勾画出来.如许我们的性命线才称得上完全.4.思虑.评论辩论与交换.分享(1)找到你今朝地点的点,比较曩昔已经走过的人生之路和将来要走的人生之路,你有何感触?(2)当把性命线画完后,对于曩昔已经产生过的事.走过的路,你怎么看?这些工作对于如今的你以及你往后的人生之路有着如何的影响?(3)无论是曩昔照样将来,看看你的性命线,是线上面的事宜多,照样线下面的事宜多?这说清楚明了什?假如大部分都是在线以下的,是否可以斟酌调剂一下本身看世界的眼力?(4)如今,你若何懂得性命的“长度”与“宽度”?(5)对于你本身的性命线或者是你画性命线的进程中还有哪些特殊想要和大家分享或交换的内容?5.教师依据学生对以上内容的交换和分享简略小结.教授教养反思在新学期也是新的一年里的第一节心理健康课上,我带学生进行了一节有关人生思虑和计划的心灵摸索课——《画出你的性命线》.根本的程序就是:1.回忆本身已经走过的人生过程,分离用红笔和黑笔在性命线的不合地位标出曩昔产生的对本身有主要影响的快活和苦楚的工作;2.瞻望和计划本身将来的人生之路,分离用红笔和黑笔在性命线的不合地位标出本身将来人生的目的.幻想.欲望以及可能碰到的艰苦.两周下来,在对各个班级进行完这节课后,我有一些感触感染和领会. 起首是在第一个环节“回忆曩昔的人生过程”,我发明有许多孩子几乎找不出来对本身有主要影响的事宜.比方在我眼中上小学.上初中对于我是一件快活的.有意义的工作,可是在许多学生眼中,上学对他们倒是一件不知道是快活照样苦楚的工作,他们其实不以为上学对他们有什么意义,甚至有个孩子告知我:上初中对他来说是一件异常苦楚的工作,只惋惜他的纸太小了,不克不及将这种苦楚画得更低.(我请求他们将快活的工作画在性命线的上端,苦楚的事画在性命线下端,地位的高下代表快活或苦楚的程度).我不由反思:是什么让孩子以为上学是这么苦楚的工作?是什么让孩子们对生涯的感到变得如斯迟钝而麻痹?抛开家庭.社会.教导体系体例的身分,我们身为先生,在这一进程中又起到了如何“火上浇油”的感化?我也不由想要对孩子们说:友爱的孩子们,除去客不雅的外界身分,你们自身产生了什么问题,让你们对生涯的感到变得如斯迟钝?接着在第二个环节“瞻望和计划本身将来的人生之路”,问题就更多了:1. 有许多孩子对将来的人生几乎没有计划,问他们,他们告知我从来没有想过.不知道.我进一步追问:是真的没想过吗?照样你忘了?或者是不敢想?他们沉默了.2.还有许多孩子对将来的人生计划也仅仅限于若干岁上大学.若干岁找工作.若干岁娶亲.若干岁要孩子等等,至于具体的要上什么大学.找什么工作,完全没有概念.我问孩子们,这些是你们本身的妄想吗?照样仅仅只是先生.家长以及社会灌注贯注给你们的一个概念?你们本身心坎深处真正的妄想.计划是什么?他们再一次沉默了.3. 还有一些孩子,倒是对将来的人生比较有设法主意和计划,但运动停止后,他们发出了如许的感叹:这个运动太没意思了,有这么多美妙的欲望有什么用,都实现不了.我问他们:将来还没到,你怎么就知道实现不了?他们说出了各类给本身泄气的来由.我不由反思:按理说,十几岁正应当是多梦的季候,可为什么有如斯多的孩子没有妄想.对将来以为如斯迷茫?是谁褫夺了他们做梦的勇气和力气?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就掉去了做梦的勇气和力气,这是何等恐怖和可悲的一件工作.这毕竟是谁的哀思?作为先生,我们在这个中又“施展”了如何的感化?当然,对于孩子们,我想要说的是:友爱的孩子们,我承认有许多外界的实际身分褫夺了你们做梦的勇气和力气,但作为一个正在逐渐走向成熟的人来说,不克不及总沉浸在清理谁是我们妄想的掘墓人,的确有许多我们不肯定.不成控的身分在阻拦着我们,但这其实缺少以褫夺我们做梦的勇气和力气,哪怕是白日做梦呢,只要你为了本身的妄想足够尽力,它就有实现的可能,并且最次,就算白日做梦实现不了,但它也有助于我们的心理健康.想想看,你在白日做梦的时刻,是不是都很快活呢?所以说,友爱的孩子们,无论何时,永久不要掉去做梦的勇气和力气.别的,我们发明如今的孩子“厌学现象”越来越广泛,先生们也在积极地摸索新的教授教养办法以期能调动学生的进修兴致,但这对于遏制学生“厌学”却似乎是见效甚微,我小我以为个中很主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学生其实不明确为什么而进修,具体而言,学生缺少具体.清楚可见的进修目的和预期收成是他们厌学的主要原因之一.试想:我们在做一件事时,假如无法预知这件事的效果,我们会尽心尽力吗?进修也是如斯.无论是先生.照样家长,我们在教导孩子的时刻,老是拿“将来”作为他们进修的“钓饵”,可将来是什么?将来离孩子的如今有多远?孩子们能清楚地看到他们的将来吗?看不到.那他们怎么会为遥不成及的.迷茫的“将来”而尽力进修.舍弃玩的快活呢?所以,与其勉励学生为“将来”而进修,不如联合学生的实际,从眼下着手发掘出可以鼓励学生进修的目的.动力和身分,勉励他们为“当下”而进修.至于那些将来的人生计划和幻想,到了必定的阶段,他们天然会有本身的设法主意和计划.当然,我还想说:孩子们,看看你们将来要走的人生之路,是的,很长.这个“长”的别的一层寄义其实是:你们将来的人生之路,其可塑性.可冲破性.可控性也异常强;看看你们已经走过的人生之路,异常短.这个“短”的别的一层寄义其实是:你已经走过的人生之路,对于你将来人生之路的影响异常小.假如说你之前的路走的不好,走得乌烟瘴气,没紧要,只要你同意,如今修改还来得及.但倘使你如今不修改,等到这条已经走过的人生之路慢慢由短变长的时刻,你若想再修改或是“重走芳华路”的时刻,生怕已经来不及了,或者至少也是艰苦极大的.所以,友爱的孩子们,与其等日后再费十倍.二十倍的工夫“重走芳华路”,不如趁如今还来得及的时刻实时修改你芳华的脚步,走好芳华路.。
我的生命线做法:在纸上画一条线,在右侧标出箭头,这一条线代表你的生命线,起点代表你出生的时候,然后找出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
回忆过去发生在你生活中的事情,并将它们按时间顺序在生命线上画出竖线,你感受愉快的画在线条上方,不愉快的画在线条下方,竖线的长度表示你愉快或者不愉快的程度。
然后再想象未来你想要做的事情及可能发生的事情,仍然按可能是愉快或不愉快画在线条的上下方。
我的生命彩虹做法:最外围的弧线上写有年龄,在每两个弧形之间的间隔中写上六种不同的角色名称;根据自己的现实或预想的将来状况,判断某个年龄阶段你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哪个角色上,把该年龄阶段对应的角色弧形涂上某种颜色。
画完后分析后一下自己在某些角色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是否符合你本身的期望。
我的生命线做法:在纸上画一条线,在右侧标出箭头,这一条线代表你的生命线,起点代表你出生的时候,然后找出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
回忆过去发生在你生活中的事情,并将它们按时间顺序在生命线上画出竖线,你感受愉快的画在线条上方,不愉快的画在线条下方,竖线的长度表示你愉快或者不愉快的程度。
然后再想象未来你想要做的事情及可能发生的事情,仍然按可能是愉快或不愉快画在线条的上下方。
我的生命彩虹做法:最外围的弧线上写有年龄,在每两个弧形之间的间隔中写上六种不同的角色名称;根据自己的现实或预想的将来状况,判断某个年龄阶段你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哪个角色上,把该年龄阶段对应的角色弧形涂上某种颜色。
画完后分析后一下自己在某些角色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是否符合你本身的期望。
岁三岁五岁七岁十岁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以后十二岁十五岁十八岁二十五三十五0 岁三岁五岁七岁十岁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以后十二岁十五岁十八岁二十五三十五。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全一册《生涯起步走》:绘制我的生命线教学设计
一、训练主题分析
(一)训练意图
心理学对青少年时期的研究显示,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从14岁开始趋于稳定,而对于职业的喜好和价值观也正是在高中阶段变得现实和具体,高中是学生探索自己人生方向的一个重要的准备阶段。
对每一位高中生来说,高考毕业后的去向,无疑是其人生中的一次重大抉择。
那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就成为了人生中的一大难题。
如果在刚进入高中阶段时,就为自己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更好的认清自己,合理规划人生,选择正确的人生方向,那么在高中阶段就能充分发挥其个人的潜质和优势,避免偏差,节省大量精力,走上成功的捷径。
因此,指导高中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其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本次课是湖北省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心理健康教育》5.1《生涯起步走》
(二)训练目标
⒈认知与技能目标:学会感知,思考自己的人生历程,认识到未来生命历程需要认真
规划,初步学会制定人生目标和规划。
⒉方法与过程:通过绘制自己的生命线,学会制定人生目标和规划。
⒊情感态度目标:树立学生进行生涯规划的意识。
(三)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主动树立人生目标;
2、难点:生命线的绘制。
二、教学器具:白纸,彩笔t。
线上人生——描绘我的生命线授课人:班级:时间:活动目标:1.引领学生认识人生轨迹2.加深认识,把握人生当下活动时间:45分钟活动过程:一、导课请大家看自己的掌纹,分享一下。
示:3条主线通常被说成生命线、事业线和爱情线,今天不论其科学性,我们只知道,这些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二、分享自己的生命线1.师分享自己的生命线。
大家了解基本流程,学生思考自己的生命线。
横向画一时间轴,0为起点,右方为年龄;纵向上下分别为快乐和痛苦,代表不同的经历体验,偏离时间轴越远,体验越深。
分享:出生——5岁奶奶去世——7岁小学——13岁事故——考上高中——偏科成绩下降——大学——工作——孩子——节点相连,构成生命线。
2.学生分享自己的生命线自主展示,讲讲自己的故事。
三、画我的生命线——过去1、学案,以现在所处的位置画一条垂直虚线。
在左边表示过去对自己有影响的事件,时间可以大致标出。
用黑笔,越快乐越往时间轴上方位置越高,越痛苦位置越低。
2、分享自己生命线背后的故事。
影响最大的事件是什么?对你最大的影响是什么?四、画“我的生命续线“:未来1、标注将来想完成的重大事件,时间可以暂空,在虚线右方,红线,期待程度越高标示越高,期待低则标示低一些。
2、分享:小组任务,按照不同的分工(锦囊)观察、评价别人的生命续线。
任务一:大家的续线之共同点和规律任务二:不同点和差异?任务三:给你印象最深的一条是?五、线下时刻为了实现生命续线,现在的我们能做些生命呢?与相比学习,规划一样重要,生涯是个动态的过程,规划也是,需要不断修正。
六、小结我们控制不了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增加它的宽度和色彩!。
画出我的生命线我拿起铅笔,在纸上画下了一条直线。
这不是普通的直线,而是我生命的线索,记录着我所度过的痛苦和喜悦,承载着我的成长和变化。
童年时,我的生命线像是一条平稳的小溪,平缓而静谧。
我无忧无虑地游戏,体验着孩童时光的美好。
那时的我,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充满了生机和憧憬。
然而青春期的到来,给我的生命线带来了巨大的波动。
那是一段动荡不安的时期,我陷入了自我怀疑和困惑的漩涡中。
我的生命线在这个阶段变得曲折起伏,有时甚至深陷谷底。
课业压力、人际关系的纷争、内心的挣扎,这些都让我感到力不从心,无法抵挡。
然而,正是这段困境锻炼了我的意志和坚持。
我渐渐明白,生命的线索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我们去主动引导和改变。
我开始寻找自己的兴趣和梦想,积极参与各种活动,通过努力和坚持,我的生命线逐渐回升,重新找到了方向。
大学时期,我的生命线愈发强壮有力。
我追求知识,丰富自己的阅历。
我参加了学术研究、社会实践,拓宽了我的眼界。
这段时间,我的生命线仿佛是一条奔腾的江河,流淌不息,给我带来了无尽的可能性。
步入社会后,我发现我的生命线开始分叉。
我需要面对职业选择、人际关系的挑战等一系列的困扰。
这时,我的生命线不再是一条单纯的线,而是变成了众多交织在一起的曲线。
每一条曲线都代表着我在某个特定领域的努力和付出。
工作、家庭、朋友,这些都是我生命线上的重要节点。
然而,即使再多的起伏和曲折,都是我生命线的一部分。
每一天,每一刻,无论是坎坷还是辉煌,都是我生命线上的一笔。
它记录着我成长的痕迹,见证着我经历的一切。
在一段段的起伏中,我的生命线逐渐成为了一张壮丽的画卷。
它不再只是一条线,而是一个独特的符号,表达着我独特的人生经历。
它是我与世界互动交融的见证,是我为梦想而奋斗的证明。
如今,当我审视着这条拥有丰富层次的生命线,我感到自豪和满足。
无论生命线上的每一笔是喜是忧,它们都是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为它们塑造了我,定义了我,让我成为了今天的自己。
画出我的生命线
一、活动目标:
1、让学生通过画生命线理解生命的“长度”与“宽度”的含义
2、引发学生对于自己生命中三个阶段(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思考
3、帮助学生正确分析过去所发生的事情对于现在和未来的影响,并学会规划未来。
二、活动时间:1课时
三、活动方法:游戏法、自我探索法、讨论交流
四、活动准备:提前通知学生每人准备一张16开的白纸和两支笔(一支颜色鲜艳的笔,如红色;一支颜色黯淡的笔,如黑色)
五、活动程序:
1、首先,请大家伴随着音乐,拿出一点点时间,回想一下你的过去、现在,想想你设想中的未来。
2、好了,接下来开始我们的心灵游戏——生命线。
这个游戏就是画出你的人生路线图。
3、请备好一张白纸,一支颜色鲜艳的笔和一支颜色黯淡的笔(比如一支红笔和一支蓝笔),用颜色区分心情。
把纸横放好,然后从中部画一条长长的横线,加个箭头在末端。
在原点处标上0,在箭头处标上你为自己预计的寿数。
然后在白纸的顶端写上XXX的生命线。
这条线标示了你一生的时限,是你脚步的蓝图。
现在请根据你规划的生命长度,找到你目前所在的那个点,标出来。
比如说你现在13岁,就标出13岁的那个点。
在这点的左边,代表着过去的岁月,右边,代表着未来。
把过去对你有着重大影响的事件用笔标出来。
比如你7岁上学了,就找到和7岁对应的位置,填写上学这件事。
注意如果你觉得是快乐的事,你就用鲜艳的笔来写,并要写在生命线的上方。
如果你觉得快乐非凡,你就把这件事的位置写得更高些。
比如你10岁时失去了某个亲人或生了一场大病,就找到10岁对应的位置,填写上这件事。
这件事让你觉得悲伤、痛苦,就要用颜色黯淡的笔写在生命线的下方。
这件事越让你痛苦,你所写这件事的位置就要越低。
依此操作,你就用不同颜色的笔和不同位置的高低,记录了自己在今天之前的生命历程。
然后我们来到未来,把你一生想干的事,都标出来,并尽量把时间注明。
视它们带给你的快乐和期待的程度,标在不同的高度。
当然,也请把一些可能遇到的困难一一用黑笔把大方略勾勒出来。
这样我们的生命线才称得上完整。
4、思考、讨论与交流、分享
(1)找到你目前所在的点,对比过去已经走过的人生之路和未来要走的人生之路,你有何感想?
(2)当把生命线画完后,对于过去已经发生过的事、走过的路,你怎么看?这些事情对于现在的你以及你今后的人生之路有着怎样的影响?
(3)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看看你的生命线,是线上面的事件多,还是线下面的事件多?这说明了什?如果大部分都是在线以下的,是否可以考虑调整一下自己看世界的眼光?
(4)现在,你如何理解生命的“长度”与“宽度”?
(5)对于你自己的生命线或者是你画生命线的过程中还有哪些特别想要和大家分享或交流的内容?
5、教师根据学生对以上内容的交流和分享简单小结。
教学反思
在新学期也是新的一年里的第一节心理健康课上,我带学生进行了一节有关人生思考和规划的心灵探索课——《画出你的生命线》。
基本的程序就是:1、回顾自己已经走过的人生历程,分别用红笔和黑笔在生命线的不同位置标出过去发生的对自己有重要影响的快乐和痛苦的事情;2、展望和规划自己未来的人生之路,分别用红笔和黑笔在生命线的不同位置标出自己未来人生的目标、理想、愿望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
两周下来,在对各个班级进行完这节课后,我有一些感受和体会。
首先是在第一个环节“回顾过去的人生历程”,我发现有很多孩子几乎找不出来对自己有重要影响的事件。
比如在我眼中上小学、上初中对于我是一件快乐的、有意义的事情,可是在很多学生眼中,上学对他们却是一件不知道是快乐还是痛苦的事情,他们并不觉得上学对他们有什么意义,甚至有个孩子告诉我:上初中对他来说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只可惜他的纸太小了,不能将这种痛苦画得更低。
(我要求他们将快乐的事情画在生命线的上端,痛苦的事画在生命线下端,位置的高低代表快乐或痛苦的程度)。
我不禁反思:是什么让孩子觉得上学是这么痛苦的事情?是什么让孩子们对生活的感觉变得如此迟钝而麻木?抛开家庭、社会、教育体制的因素,我们身为老师,在这一过程中又起到了怎样“推波助澜”的作用?
我也不禁想要对孩子们说:亲爱的孩子们,除去客观的外界因素,你们自身发生了什么问题,让你们对生活的感觉变得如此迟钝?
接着在第二个环节“展望和规划自己未来的人生之路”,问题就更多了:
1、有不少孩子对未来的人生几乎没有规划,问他们,他们告诉我从来没有想过、不知道。
我进一步追问:是真的没想过吗?还是你忘了?或者是不敢想?他们沉默了。
2、还有不少孩子对未来的人生规划也仅仅限于多少岁上大学、多少岁找工作、多少岁结婚、多少岁要孩子等等,至于具体的要上什么大学、找什么工作,完全没有概念。
我问孩子们,这些是你们自己的梦想吗?还是仅仅只是老师、家长以及社会灌输给你们的一个概念?你们自己内心深处真正的梦想、规划是什么?他们再一次沉默了。
3、还有一些孩子,倒是对未来的人生比较有想法和规划,但活动结束后,他们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这个活动太没意思了,有这么多美好的愿望有什么用,都实现不了。
我问他们:未来还没到,你怎么就知道实现不了?他们说出了各种给自己泄气的理由。
我不禁反思:按理说,十几岁正应该是多梦的季节,可为什么有如此多的孩
子没有梦想、对未来感到如此迷茫?是谁剥夺了他们做梦的勇气和力量?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就失去了做梦的勇气和力量,这是多么可怕和可悲的一件事情。
这究竟是谁的悲哀?作为老师,我们在这其中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当然,对于孩子们,我想要说的是:亲爱的孩子们,我承认有很多外界的现实因素剥夺了你们做梦的勇气和力量,但作为一个正在逐渐走向成熟的人来说,不能总沉浸在清算谁是我们梦想的掘墓人,的确有很多我们不确定、不可控的因素在阻挠着我们,但这并不足以剥夺我们做梦的勇气和力量,哪怕是白日做梦呢,只要你为了自己的梦想足够努力,它就有实现的可能,而且最次,就算白日做梦实现不了,但它也有助于我们的心理健康。
想想看,你在白日做梦的时候,是不是都很快乐呢?所以说,亲爱的孩子们,无论何时,永远不要失去做梦的勇气和力量。
另外,我们发现现在的孩子“厌学现象”越来越普遍,老师们也在积极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这对于遏制学生“厌学”却似乎是收效甚微,我个人认为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学生并不明白为什么而学习,具体而言,学生缺乏具体、清晰可见的学习目标和预期收获是他们厌学的重要原因之一。
试想:我们在做一件事时,如果无法预知这件事的后果,我们会全力以赴吗?学习也是如此。
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拿“未来”作为他们学习的“诱饵”,可未来是什么?未来离孩子的现在有多远?孩子们能清晰地看到他们的未来吗?看不到。
那他们怎么会为遥不可及的、渺茫的“未来”而努力学习、舍弃玩的快乐呢?所以,与其鼓励学生为“未来”而学习,不如结合学生的现实,从眼下着手挖掘出可以激励学生学习的目标、动力和因素,鼓励他们为“当下”而学习。
至于那些未来的人生规划和理想,到了一定的阶段,他们自然会有自己的想法和规划。
当然,我还想说:孩子们,看看你们未来要走的人生之路,是的,很长。
这个“长”的另外一层含义其实是:你们未来的人生之路,其可塑性、可突破性、可控性也非常强;看看你们已经走过的人生之路,非常短。
这个“短”的另外一层含义其实是:你已经走过的人生之路,对于你未来人生之路的影响非常小。
如果说你之前的路走的不好,走得一塌糊涂,没关系,只要你愿意,现在修正还来得及。
但倘若你现在不修正,等到这条已经走过的人生之路慢慢由短变长的时候,你若想再修正或是“重走青春路”的时候,恐怕已经来不及了,或者至少也是困难极大的。
所以,亲爱的孩子们,与其等日后再费十倍、二十倍的功夫“重走青春路”,不如趁现在还来得及的时候及时修正你青春的脚步,走好青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