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一参数的交流电路
- 格式:ppt
- 大小:711.00 KB
- 文档页数:24
8.1 单一参数的交流电路考纲要求:1、熟练掌握纯电阻电路、纯电感电路和纯电容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及功率。
2、理解电阻、电感和电容在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中的作用。
3、理解正弦交流电路中感抗、容抗、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阻抗、复数阻抗、电压三角形、电流三角形、阻抗三角形、功率三角形的概念。
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单一参数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大小关系、相位关系和功率关系2、掌握单一参数的复数形式教学重点:掌握单一参数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大小关系、相位关系和功率关系教学难点:单一参数电路的复数形式课时安排:3节 课型:复习教学过程:【知识点回顾】一、纯电阻电路1、定义: 。
2、纯电阻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1)大小关系:I= (2)相位关系:电压与电流 电压与电流的波形图和相量图:(3)纯电阻电路的复阻抗Z R =∙∙I U R =3、纯电阻电路中的功率(1)有功功率: 电阻消耗的功率P=(2)无功功率: (3)视在功率:二、纯电感电路1、定义: 。
2、纯电感电路中,电感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来源:感抗: 即X L = = (Ω)2、纯电感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1)大小关系:I= (2)相位关系: 超前 900 电压与电流的波形图和相量图(3)纯电感电路的复阻抗Z L =∙∙I U L = 3、纯电感电路中的功率(1)有功功率: P= = (2)无功功率: Q= =(3)视在功率:S= =三、纯电容电路1、定义: 。
2、纯电容电路中,电容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来源: 。
容抗: 。
即X C = = (Ω)2、纯电容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1)大小关系:I= (2)相位关系: 超前 900 电压与电流的波形图和相量图(3)纯电容电路的复阻抗Z L =∙∙I U C =3、纯电容电路中的功率(1)有功功率: P= = (2)无功功率: Q= =(3)视在功率: S= =【课前练习】一、判断题:1、在纯电阻电路中电阻值与频率反正比。
4.3单一参数的交流电路单一参数的交流电路是一种仅仅涉及到一种基本电路参数的电路,例如电阻、电感或电容。
本文将讨论这些单一参数交流电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
1. 电阻电路电阻电路由电阻器和电源组成,其特点就是电流方向始终保持一致,且电流大小随着电阻值的增大而减小。
电路的特定响应取决于电流和电源电压的相对值。
在交流电路中,电流和电压都是变化的,这意味着在电路中存在相同的变化率。
因此,交流电路的电阻可以用直流电路中的电阻度量标准来表示,即欧姆(Ω)。
电感电路由电感线圈和电源构成,其特点是当交流电源加电后,电流不会立即达到最大值,而是从零开始逐渐增大,最终达到稳定状态。
此外,电感还会对电路中的电流产生相位差。
在交流电路中,电感会抵制电流的变化率。
电感的测量单位是亨利(H),它表示每秒钟单位时间的变化率为1安培的电流在1亨利的电感上产生的电动势。
电容也会抵制电压的变化率。
电容的测量单位是法拉(F),它表示在1伏特电压下将存储1库仑电荷所需要的电容量。
4. RLC谐振电路RLC电路是由电阻器、电感和电容器组成。
当RLC电路接收到连续的正弦波时,会产生一种称为谐振的响应。
谐振电路的特点是在某个频率下,电路会被唤醒并产生高幅度的响应。
对于RLC谐振电路,响应频率取决于电容、电感和电阻的值。
在电路的共振频率下,电路的阻抗变为最小值,电流达到最大值。
其测量单位是赫兹(Hz)。
总之,单一参数交流电路是指仅涉及一个基本电路参数(电阻、电感或电容)的电路。
这些电路具有独特的响应特性,包括欧姆、亨利、法拉和赫兹等测量单位。
理解这些单一参数交流电路的特性及其作用将为电路的设计和实现提供重要的基础。
单一参数的交流电路一、电阻电路电阻元件的电压和电流关系如图1-2-7所示。
图1-2-7 电阻1.伏安关系设电阻元件中电流为根据欧姆定律:则图1-2-8 电阻伏安波形图图1-2-9 电阻相量图2.相量关系结论:(1)电阻元件两端的电压和电流的相量值、瞬时值、最大值、有效值均服从欧姆定律。
(2)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流同相(电压电流的复数比值为一实数)。
二、电阻元件的功率1.瞬时功率(instantaneous power)该电阻元件的电流:设则:其波形如图1-2-10所示。
由图1-2-10可见,电阻元件的瞬时功率大于(等于)零。
图1-2-10 电阻瞬时功率波形图2.平均功率(有功功率)瞬时功率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见图1-2-11):图1-2-11 电阻平均功率波形图注意:通常铭牌数据或测量的功率均指有功功率。
【例2.9】电阻元件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关联。
=1.414sin(ωt+30)A 已知:电阻R=100 Ω,通过电阻的电流iR求:(1)电阻元件的电压和u ;RP ;(2)电阻消耗的功率R(3)画相量图。
解:(1)(2)(3)相量图如图1-2-12所示。
三电感电路(一)电磁感应定律1831 年,法拉第从一系列实验中总结出:当穿过某一导电回路所围面积的磁通发生变化时,回路中即产生感应电动势及感应电流,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对时间的变化率成正比。
这一结论称为法拉第定律。
这种由于磁通的变化而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称为电磁感应现象。
1834 年,楞次进一步发现:闭合导体回路中的感应电流,其流向总是企图使感应电流自己激发的穿过回路面积的磁通量能够抵消或补偿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增加或减少。
这一结论即是楞次定律。
法拉第定律经楞次补充后,完整地反映了电磁感应的规律。
电磁感应定律指出:如果选择磁通Φ的参考方向与感应电动势e 的参考方向符合右手螺旋关系,如右图所示。
对一匝线圈来说,其感应电动势可以描述为式中,磁通的单位为韦伯(Wb),时间的单位为秒(s),电动势的单位为伏特(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