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奥巴马外交背后的政治文化因素
- 格式:docx
- 大小:19.45 KB
- 文档页数:3
美国第一位非洲裔总统奥巴马的上台与影响在2008年,美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发生了,巴拉克·奥巴马成为了美国第一位非洲裔总统,这一事件对美国以及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奥巴马的上台不仅标志着美国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还彰显了多元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本文将探讨奥巴马上台对美国和国际社会产生的影响。
一、多元文化的胜利奥巴马成为美国第一位非洲裔总统,意味着美国社会对于种族平等取得了重大突破。
他的上台证明了每个人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不受种族或肤色的限制。
这给了许多被压迫和被歧视的群体希望和勇气,激励他们追求平等和公正。
奥巴马的成功向全世界传达了一个重要信号:在一个平等和包容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二、经济与外交政策的调整奥巴马上台后,面临着美国经济危机和国际间的紧张局势。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奥巴马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和外交举措。
他推动了一项名为“奥巴马医改”的健保改革,旨在为更多的美国人提供医疗保障。
此外,他还推动了金融改革,旨在加强监管,避免类似2008年金融危机的再次发生。
在外交政策方面,奥巴马试图改善美国与伊朗、古巴等国家的关系。
他与古巴进行了历史性的会晤,为两国间的外交关系的正常化奠定了基础。
此外,他还积极推动气候变化问题,致力于保护环境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三、全球影响力的提升奥巴马的上台对于国际间的外交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尝试改善美国与伊朗、俄罗斯等国家的关系,推动了包括《巴黎协定》在内的一系列多边合作倡议。
他的外交政策理念,强调对话和合作,受到了许多国家的赞赏和支持。
奥巴马的领导地位也使得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声音更有分量,促进了国际合作与交流。
奥巴马的上台对非洲裔社群和移民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作为一位非洲裔美国人,奥巴马亲身经历了种族歧视和不公平待遇。
他的上台鼓舞了许多非洲裔人士,使他们更加坚定自己的身份和文化。
此外,奥巴马推出了DACA计划(Deferred Action for Childhood Arrivals),为年轻的非法移民提供了合法居住和工作的机会,给他们提供了更好的未来。
时政热点:奥巴马成功连任有乾坤【背景链接】2012年美国大选结果于当地时间7日凌晨出炉。
奥巴马击败对手罗姆尼,成功连任。
虽然美国经济自金融危机以来仍未完全实现复苏,但失业率已经显着下降。
凭借个人魅力、拯救汽车业、通过医改法案、结束伊拉克战争、制定从阿富汗撤军时间表、击毙本?拉登等突出政绩,奥巴马成功击败罗姆尼。
【热点分析】奥巴马成功连任,大有乾坤:一是个人魅力被评“无人能敌”个人魅力来源有三:一方面是自己本身为少数族群代表在女性选民、拉美裔与非洲裔等少数族群中,奥巴马的支持率拥有绝对优势。
有民调显示,奥巴马在女性选民中的支持率达到6成以上,比支持罗姆尼的整整多出30个百分点。
此外,在非洲裔族群中,奥巴马的支持率更是在90%以上。
拉美裔日益成为美国大选中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拉美裔人口中支持奥巴马的人比支持罗姆尼的人要多一倍。
另一方面是其人文关怀奥巴马表现出的人文关怀也为他带来了不少的选票。
6月15日,奥巴马“出招”宣布停止遣返儿童时期进入美国的部分守法年轻非法移民,并向其发放工作许可证。
这项几乎等同于“大赦”的政策将使80万人受益,同时令罗姆尼陷入被动。
另外,出生草根与罗姆尼形成鲜明对比罗姆尼出生于富裕家庭,曾长期经商,创建投资公司“贝恩资本”,积累起两亿美元财富,他还主张为富人减税。
奥巴马阵营借此大肆攻击罗姆尼代表富人利益,对穷人漠不关心。
奥巴马阵营为此在摇摆州投入巨额资金,大做竞选广告。
奥巴马出生“草根”,与罗姆尼形成鲜明对比。
第一夫人米歇尔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演讲,强调人生经历“决定你是谁”,称奥巴马曾经历的人生苦难使他能够清醒地认识到普通民众面临的疾苦。
此番关于人生经历的言论使得奥巴马和家境优越的罗姆尼形成了鲜明对比。
二是经济与内政方面有所建树奥巴马上台执政时,正值美国遭遇金融危机,陷入经济衰退。
奥巴马采取措施,拯救了银行业和汽车业。
独立评估机构认为,奥巴马的刺激措施可能挽救或创造了超过300万个工作岗位。
奥巴马巧实力外交战略的实质分析奥巴马巧实力外交战略(下简称巧实力外交战略)是奥巴马政府为了缓和国内矛盾、摆脱国际困境而提出的一项外交战略。
它是在综合运用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基础上,巧妙地将美国对外政策的各种手段结合起来。
其实质是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和美国的领导地位。
包括在相互依存的格局中实现制度霸权;有效运用软实力,谋求美国对外行为的合法性;放弃单边主义外交方式,注重多边合作;修复美国国际形象,突破面临的外交困境。
该战略对我国的外交实践和理论发展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标签:美国霸权巧实力外交战略实质2012年是美国总统大选年,综合分析四年来奥巴马政府的外交政策,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为修复因小布什总统先发制人的单边主义的对外政策而遭受损害的美国国家形象,实施并维系美国霸权,新一届美国政府对外交战略作出了一定的调整。
2009年,美国新任国务卿希拉里用“合作”和“巧实力”定义自己的外交,并将其定义为所谓的“巧实力外交战略”。
希拉里声称美国外交必须使用“巧实力”政策,因为美国无法单独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面临的挑战,同时解决这些问题同样离不开美国。
美国永远不放弃和平以及同敌人、朋友都进行接触的努力。
由此巧实力外交战略出笼。
一、巧实力外交战略的含义及其形成(一)巧实力概念的提出及厘定美国学者苏珊尼·诺瑟2004年在《外交》杂志上提出巧实力概念。
她认为巧实力是威尔逊、罗斯福奉行的自由国际主义的理论延伸,巧实力将经贸、外交、对外援助、价值观推广看作是与军事力量同等重要的维护国家利益的手段,并在外交实践中加以运用。
苏珊尼·诺瑟由此而反对9.11之后美国新保守主义实行侵略性的单边主义战略。
她声称“美国必须实行这样一种外交政策,不仅能更有效地反击恐怖主义,而且能走的更远,通过灵活地运用各种力量,在一个稳定的盟友、机构和框架中促进美国利益”,“必须设定一种进程,组合所有力量资源,然后坚定务实地应对挑战、捕捉机遇,这种政策将平息美国公众的不安,综合缺乏协调的政府部门,在全球实现美国的目标”。
外交评论 2009年第1期7奥巴马的“新政治”: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张立平现在回想奥巴马的就职仪式,仿佛已如冬日渐行渐远。
1月20日那天,在天寒地冻的华盛顿大草坪,近两百万人热情洋溢地观看了他的就职典礼!由于需要安检,很多人提前3小时乃至6小时入场,很冷很累,又很兴奋,他们期待着新总统抚慰人心、激励士气、让人热血沸腾的就职演讲,迫不及待地想听听新总统的宏伟抱负和远大理想。
然而,也许是民众的期望值太高了,也许是马拉松式的竞选太累了,还可能是因为他感到未来的担子太重了,当奥巴马终于出场时表情严肃,神色凝重,整个演讲“要深刻没有深刻,要名言没有名言”。
人们不禁要问:那个2004年在波士顿全国代表大会上作基调演说的魅力四射、星光闪烁的“黑杰克”(指奥巴马像肯尼迪总统,肯尼迪的名字是约翰,昵称“杰克”)哪里去了?那个2008年3月18日在费城发表精辟而又雄辩的种族演讲《一个更完善的联邦》的林肯式的人物哪儿去了?那个2008年7月底在异国他乡的柏林激起20万德国人欢呼雀跃的演讲天才哪儿去了?那个2008年8月底在丹佛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接受提名时慷慨激昂,向全党吹起冲锋号的号手哪里去了?那个大选获胜后在芝加哥格兰特公园发表令人动容和动情的获胜感言、信心十足的人哪里去了?当然,有人会争辩说,这正是奥巴马的良苦用心:他不希望人们以为他只会高谈阔论,因此更多地突出了美国目前面临的危机和危险,要人们认识到现实的严峻性和任务的艰巨性,担起责任,踏实工作,而适当降低对他的期望值。
但无论如何,奥巴马这篇本该是最重要的演讲实在有失风格和水准,平实有余,激情不足,像是一篇国情咨文。
由此可见,上任伊始,奥巴马就已认识到理想虽然美好,但现实却很残酷。
奥巴马在竞选期间给人的印象是:他入主白宫后要在政治和政策上进行大变革。
他提倡“新政治”,即超越党派之争,减少利益集团的影响,提高华盛顿政治的道德水准,增加官员的透明度和责任意识。
然而,从实际情况看,他的“新政治”一开始就遇到了挫折。
奥巴马时期的“巧实力”外交及回顾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作者:温泽芳来源:《校园英语·下旬》2017年第03期【摘要】众所周知,布什总统的外交政策给美国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使美国政治经济文化都陷入一定的危机。
这些问题在布什总统末期并没有得到解决,自然而然地留给了奥巴马,“巧实力”外交策略由此被提出。
该策略作为其外交的一部分,不仅对美国本国的方方面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对我国产生了影响。
本文将从该战略的定义,提出的“巧实力”战略的背后因素极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这三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巧实力”战略中美关系布什总统任期末期,由于其奉行的各种政策,美国处于一种非常不利的情况之下,表现为美国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以及伊拉克、阿富汗两场战争等等。
奥巴马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他的执政期。
为尽快改善因布什政府奉行“单边主义”政策而使美国受损的国际形象,使美国摆脱经济困境,实现复兴以及进一步维护美国家安全,奥巴马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变革性的外交政策主张和举措。
这些变革主要体现在对“巧实力”战略的运用上,形成了奥巴马政府的“巧实力”外交。
如今奥巴马任期已满,回顾过往,该战略的确取得了一些效果,对美国以及对我国以后外交政策的推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巧实力”战略的含义及其特征“巧实力”战略提出者是其提出者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特。
那么何谓“巧实力”战略?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解释说,“巧实力”并不是一个特别抽象的概念,它既不是像布什政权所推崇的“硬实力”,也不是“软实力”,而是“软实力”和“硬实力”的结合。
他认为,“硬实力”是指能够迫使他国遵从特定行为的军事和经济力量,更多的表现为武力、外力、“看得见的力”;与此相对,“软实力”更多是无形而且潜移默化的。
奈指出,在实现国家目标的过程中,“硬实力”和“软实力”各有优势,也各有局限性,两者的结合能相互补充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在特征方面,“巧实力”具有其独特性,也有和其他的外交政策不同的一些特点。
国际关系中的文化因素分析在国际关系中,文化因素被认为是影响国家之间互动和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文化不仅仅是指国家自身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规范,还包括了语言、宗教、历史、艺术和传统等方面。
文化因素的重要性在于,它影响了国家的行动和决策,帮助解释了国家之间的互动模式和行为表现。
文化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文化因素影响国家的外交政策和行为。
国家的外交政策往往基于其传统、历史和价值观等文化要素。
例如,一些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更加重视维护自己的独立性和主权,因为这些价值观在其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同时,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在处理国际关系问题时,可能会有不同的解决方式和优先考虑的因素。
比如,东方文化强调的“和谐”概念,可能会导致一些国家更加乐观和寻求合作的态度。
第三,文化因素可以影响国家对外政策的评估和解释。
国际关系中的行动和事件可以因文化因素而被不同国家理解为不同的行为意图。
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解读可能导致不同的反应和策略选择。
因此,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对于减少误解和矛盾非常重要。
例如,中国的传统文化重视“和谐”和“相互尊重”,这在国际事务中可以被解读为一种积极和有建设性的外交策略。
最后,文化因素还可能对国际关系中的冲突和合作产生影响。
文化差异可能导致误解、偏见和敌意的增加,增加冲突的概率。
同时,文化因素也可以成为促进和平解决争端的资源。
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可以增加国家之间的共识和合作机会。
例如,通过文化交流和体育外交,国家可以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减少潜在的冲突和误解。
总结起来,文化因素在国际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国家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可以影响政策制定、联盟形成和国际互动模式。
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的文化差异对于促进国际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浅析奥巴马外交背后的政治文化因素
【摘要】影响奥巴马外交的政治文化因素主要包括传统的政治文化诸如新教伦理精神、自然权利思想、实用主义和社会公共意识,以及新自由主义思潮和民主党自由派思想。
前者主要影响奥巴马外交的根本原则和战略目标,后者主要影响奥巴马外交的策略选择。
两者经过相互作用和融合最终形成了奥巴马外交战略背后的主要政治文化因素。
【关键词】政治文化美国外交外交战略巧实力外交
政治文化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个人或者集体的政治行为。
对政治文化的探究有助于理解某种政治模式、政治行为、政治过程背后的文化和心理根源。
同样地,特定条件下的政治文化也会深刻地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对外战略与决策。
美国几乎所有的政治家都毫无例外地把对文化因素的考虑作为其处理外交的组成部分。
文化在决策中起着明显的、常常是决定性的作用。
①政治文化通过影响决策者的价值观来左右外交决策,麦哲曾指出:文化透镜和信仰体系不仅强烈影响着国家领导人理解政策问题的方式,还决定着人们对解决这类问题的方式选择。
研究奥巴马的外交战略,应充分把握其外交战略形成的政治文化背景。
其中,新教伦理精神、自然权利思想、实用主义和社会公共责任意识是美国传统的政治文化,是奥巴马外交战略形成的根本性政治文化基础,而新自由主义思潮、民主党自由派思想则是奥巴马外交策略形成的重要政治文化基础。
本文从政治文化的角度,分析影响奥巴马外交形成的政治文化背景,并对这些政治文化背景的产生、内容以及其影响进行阐释。
奥巴马外交背后的新教伦理观念和自然权利思想
继续强化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和向全球提供希望是奥巴马外交战略的根本目标和内容。
2007年奥巴马便说道,我拒绝承认美国时代已经过去……我仍然相信美国是地球上最后与最好的希望……我坚持认为放弃美国的领导地位是我们不能犯的错误。
奥巴马认为,若美国人放弃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那将是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
奥巴马一直认为只有在美国的领导下,全球的利益和福利才能够得到保障和进步。
在价值观方面,奥巴马仍坚持价值观在外交战略中的作用。
奥巴马曾强调,我们决不接受国家安全与坚持理想只择其一的荒谬。
而这个理想就是美国一直以来所倡导的民主、人权以及自由的价值观。
副总统拜登也指出:我们的安全与理想没有发生冲突,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这种坚定美国在人类事业中的领导地位,捍卫和坚持美国价值观推广的外交战略,则是深受美国新教伦理精神和自然权利思想的影响。
美国是一个新教移民建立起来的国家,因此深受新教伦理精神的影响,在新教伦理观念中,“选民”与“使命”观念经过一番融合形成了“天定使命观”,这种观点认为,接受新教的信徒就是上帝的选民,因此以新教徒为主体的美国人是上帝挑选出来的,肩负着拯救人类和世界的伟大历史使命。
这种观点被历代美国的政治精英和社会精英所接纳。
1776年,托马斯·潘恩就在《常识》一书中引用了清教徒至福千年的思想,该思想认为只有受上帝祝福的选民才能够在全球精神再生中起到特殊领导作用。
这种“天定使命观”对美国外交的形成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即美国人应该把本国打造成一个人人效仿的理想国家,并承担上帝交予的使命,向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美国的民主和自由。
自然权利思想是美国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思想认为,美国应该将自身的伦理和道德观念传播到全世界,并认为任何一个国家的民主政治都与全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用自然权利思想中的人权、民主、自由以及平等等价值观来影响他国民众的
名人堂:众名人带你感受他们的驱动人生马云任志强李嘉诚柳传志史玉柱
行为方式和思想是有利于美国利益和世界和平的。
这就导致在美国的历届外交战略中都离不开对其价值观的推广,奥巴马政府也不例外。
奥巴马外交背后的实用主义与公共意识文化
2009年奥巴马上台后,为了适应美国实力的变化;挽回美国受损的国际形象;修复与盟国和伙伴之间的关系;应对全球性问题以及非传统威胁;遏制和防范新兴崛起的大国,提出了“巧实力”外交战略。
“巧实力”外交就如同“胡萝卜加大棒”外交那样只不过是美国政府实用主义外交的另一张新标签,是一种实用主义外交思想的体现。
美学者阿特伍德教授指出,奥巴马是个国际自由主义者,同时也是一个实用主义者。
奥巴马曾讲道:“当前的问题不是政府太大或者太小,而是政府是否有效。
”在这种哲学影响下的奥巴马外交就表现出一种求实、求利、求效的状态。
希拉里在参议院曾指出“外交政策必须建立在原则与务实的基础上,而不是顽固的意识形态基础上”,她将奥巴马的外交概括为“伙伴关系、实用主义和原则性”。
实用主义是美国政治文化中唯一土生土长的哲学思想。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小阿瑟·施莱辛格曾讲过:“美国人以务实民族而著称,重事实而轻理论,从结果上发现命题的含义。
把试验和谬误视为通向真理之路,而不在乎演绎逻辑。
”这句话很好地反映了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特点。
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是个典型的重效用、重实践、重进取的哲学。
奥巴马在外交中将向全球提供公共产品与维护本国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并承认:“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单独应对全球挑战,而必须通过多数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来共同解决。
”基于这种认识,美国将与传统的盟友中俄等大国合作,积极地推动国际制度和合作体系的建构。
这种认识无疑受到美国传统的公共责任意识文化的影响。
公共责任意识是美国政治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政治文化强调民主政府有责任基于公共利益而承担相应的公共责任,同时要运用权力维护和完善公共利益,这种责任意识不仅表现在国内政治,而且还体现在处理国际事务中。
奥巴马外交背后的新自由主义思想
奥巴马上台后用以新自由主义思想为指导的“巧实力”外交替代了小布什时期的新保守主义外交。
表现出了一种“乐于倾听与合作”的外交姿态,开始强调对话和接触的外交策略。
其中强调外交手段的优先性,注重公共外交的运用,重视多边主义以及倾向于利用现行框架和制度来解决国际争端,主张接触、合作、倾听等策略,这些是奥巴马“巧实力”外交战略的主要特点。
2009年1月,希拉里阐明了“巧实力”外交战略,即“美国新一届政府将诉诸于‘巧实力’,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手段,包括外交、经济、军事、政治、法律和文化等领域的可行手段,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巩固原有联盟、形成新的联盟,打开美国外交新局面。
”
②这一新外交战略也就是将硬实力与软实力灵巧地组合在一起发挥其功效。
这些特征基本上反映了新自由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20世纪70年代,以约瑟夫·奈和罗伯特·基欧汉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开始兴起,该思潮关注全球治理、多边主义、相互依赖、制度和法律的建构、国际合作模式等,并提出了“软实力”理论与“复合相互依赖”理论。
“软实力”主要是指行为主体通过文化、制度、价值观等非物质性力量来吸引其他行为体做符合自身利益行为的能力。
其主要特点就是非物质性和非强制性。
“复合相互依赖”理论则认为,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行,国家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密,形成了“复合相互依赖”的局面,全球事务日益成为一个整体,以国家主权和利益为核心的国际政治模式将让位于超主权的国际事务协商的模式。
奥巴马“巧实力”外交战略很大程度上就是新自由主义思潮对美国外交影响的一种重要体现。
奥巴马外交背后的民主党自由派政治文化
奥巴马及其外交团队中的成员基本上都是来自民主党自由派,其制定的外交政策和战略也与其党派政治主张相一致。
其中包括从伊拉克撤军及调整阿富汗战略;重启美俄核谈判;对伊朗、朝鲜和缅甸采取接触的策略;推行贸易保护主义,与新兴发展中国家开启贸易战。
在外交策略中突出多边主义、突出非传统安全威胁、突出软实力、突出国际合作和协商,并积极通过现行框架如G20、全球气候论坛等方式应对全球性问题。
这些做法有很大一部分是与共和党保守派所持理念相对的。
冷战后,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分别代表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
在国际事务上,美国民主党自由派倾向于国际化,主张以理想主义原则来指导国家外交行为,主张通过人权外交、经济外交、文化外交向全世界推行美国的民主与自由。
在领导世界模式上,主张美国必须通过榜样、信念的力量来领导世界。
贸易方面,鼓吹贸易保护主义。
民主党尊重国际现行框架和机制,对于武力的使用相对于共和党来说持谨慎的态度。
美国作为当今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其外交的影响力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对于美国外交的研究离不开对其背后的政治文化因素的探究。
注释
①洪华:“美国外交的文化价值观因素”,《国际问题研究》,2001年第5期。
②钟龙彪:
“巧实力战略与奥巴马的新外交”,《现代国际关系》,2009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