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农业的起源和发展(讲课)
- 格式:ppt
- 大小:739.00 KB
- 文档页数:18
第五章农业的起源与发展(一)农业的起源1、农业起源的理论2、关于农业起源的地点(二)农业的发展与类型农业发展阶段原始农业——迁移农业农业最大的特点是对土地进行轮种传统农业 基本特征:由原始农业发展而形成的,是一种生计农业,家庭成员不分男女老幼,都参加生产劳动;传统农业水平低,整个社会农民占绝大多数,二、三产业的人比例低,人数少;在土地私有下,进行生产的劳动者占有很少土地,甚至没有耕地。
东西方传统农业的形成传统农业的类型现代农业 基本特征1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生计农业不同,其产品不是以供给自己消费为主要目的,而是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以获得利润,亦称为商品农业。
2主要为居住在城镇中的非农业人口提供生活消费品,保证制造业、服务业等二、三产业的顺利进行。
3专业化生产使得现代农业体现出规模经济,并向纵深发展,形成完整的农业生产体系,与其他农业企业形成联合体,使农业社会化的程度很高。
补充:◆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农场多依靠机械和现代科技成果,所以从事现代农业的人口在该国或地区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比传统农业区低的多;◆现代农业不像传统农业那样依靠人力与畜力、草木灰与厩肥为主的有机肥料,以及当地凭经验选取的品种,而是使用化石燃料所推动的机械,人工合成的化肥,以及用生物遗传过程所产生的高产种子。
由于这些条件,现代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大超过传统农业。
◆现代农业的生产往往与其他农业企业形成联合体,其产品从原料、半成品到成品,从运输到成品包装和销售,也就是从农场生产的粮食到餐桌的食品形成联合经营,农业社会化的程度很高。
现代农业的类型:种植园、谷物农业、牲畜育肥农业、乳品业、市场园艺农业和大牧场农业形成与发展对自然和社会的影响对自然的影响农业依赖于自然,虽局部可以改变自然环境,但改造力度较小。
对社会的影响 首先是生产单位群体变小,促进了家庭的发展,农业要求的定居、聚居状态促成了村落的出现。
在此基础上,农业进一步发展,就导致文明的出现,这是人类发展的根本性变化。
第五章农业的起源和发展第五章农业的起源和发展第1节农业的起源第2节农业的发展与类型第3节世界农业生产布局第4节农业景观和农业区位论第1节农业的起源一、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二、关于农业起源的地点一、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1、人口压力说(以博塞洛普(E. Boszerup)为代表)为增加新的食物来源和数量以维持自身生存而出现了驯化植物的农业。
人口增长——动物捕杀过度、食物短缺——新食物——驯化植物的农业。
2、宴享说(海登(B. Hayden)提出)为扩大食物品种结构、增加美食种类而出现了驯化植物的农业。
第2节农业的发展与类型一、原始农业——迁移农业二、传统农业三、现代农业四、农业形成与发展对自然和社会的影响一、原始农业——迁移农业(一)分布:热带地区(二)特点1、对土地进行轮种而不是对作物进行轮种,以“刀耕火种”为种植方式2、多种作物杂处3、主要是种植作物的土地的“迁移”,而不是人口的迁移(三)评述1、是否一定会造成环境恶化?2、是否具有存在的合理性?二、传统农业(一)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由原始农业发展而形成的是一种生计农业生产水平低、剩余少、积累慢农民生活贫困(三)传统农业的类型:传统农业有旱作农业、水稻农业、地中海农业和游牧四种类型。
1 旱作农业:包括中国的东北、北方和西北地区,中南半岛的山地、丘陵、印度的南部德干高原及西北地区,巴基斯坦、阿富汗和西亚的一些地区,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高原,俄罗斯泰加林南缘一些地方。
2 水稻农业:集中于中国的南方、东南亚、南亚的河流两岸平原与沿海地区。
此外,还零星分布于、非洲的埃及、尼日利亚、美洲的古巴、委内瑞拉和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下游。
3 地中海农业:地中海气候区。
这里农作物主要是小麦、大麦。
4 游牧业:副热带和温带极其干旱的草原和荒漠地区。
三、现代农业(一)现代农业的概念与分布(二)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三)现代农业的类型(一)现代农业的概念与分布现代农业的产品不是以供给自己消费为主要目的,而是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以获得利润为目的,所以,现代农业亦称为商业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