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常见问题分析(杨小明)
- 格式:ppt
- 大小:895.00 KB
- 文档页数:28
轴承损伤的12个典型案例,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轴承在运转中无法直接观察,但通过噪音、振动、温度、润滑剂的消耗等状况可以察觉轴承异常。
应及时检查分析故障原因,避免更大的损失。
本文分享轴承损伤的12个代表案例。
1、裂纹缺陷部分缺口有裂纹。
原因:主机的冲击负荷过大,主轴与轴承配合过盈量大;也有较大的剥离摩擦引起裂纹;安装时精度不良;使用不当(用铜锤、卡入大异物)和摩擦裂纹。
解决措施:应检查使用条件,同时设定适当过盈及检查材质,改善安装及使用方法,检查润滑剂以防止摩擦裂纹。
2、滚道表面金属剥离运转面剥离。
剥离后呈明显凹凸状。
原因:轴承滚动体和内、外圈滚道面上均承受周期性脉动载荷作用,产生周期变化的接触应力。
当应力循环次数达到一定数值后,在滚动体或内、外圈滚道工作面上就产生疲劳剥离。
如果轴承的负荷过大,会使这种疲劳加剧。
另外,轴承安装不正、轴弯曲也会产生滚道剥离现象。
解决措施:应重新研究使用条件和选择轴承及游隙,并检查轴和轴承箱的加工精度、安装方法、润滑剂及润滑方法。
3、烧伤轴承发热变色,进而烧伤不能旋转。
原因:一般是润滑不足,润滑油质量不符合要求或变质,以及轴承装配过紧等。
另外游隙过小和负荷过大(预压大),滚子偏斜。
解决措施:选择适当的游隙(或增大游隙),要检查润滑剂的种类,确保注入量,检查使用条件,以防定位误差,改善轴承组装方法。
4、保持架碎裂铆钉松动或断裂,滚动体破碎。
原因:力矩负荷过大,润滑不足,转速变动频繁、振动大,轴承在倾斜状态下安装,卡入异物。
解决措施:要查找使用条件和润滑状态是否适宜,注意轴承的使用,研究保持架的选择是否合适和轴承箱的刚性是否负荷要求。
5、蠕变内径面或外径面打滑,造成镜面或变色,有时卡住。
原因:配合处过盈不足,套筒紧固不够,异常升温,主机负荷过大等。
解决措施:要重新研究过盈量是否合适,检查使用条件,检查轴和轴承箱的精度。
6、生锈腐蚀表面局部或全部生锈,滚动体变线条状生锈。
原因:保管状态不良,包装不当,防锈剂不足,水分酸溶剂等侵入,直接用手拿轴承。
关于堆取料机回转轴承132.50.4500.002失效原因分析报告一.故障简述㈠.2015年7月24钢堆取料机轴承132.50.4500.002在工作中突然受阻卡滞。
公司高度重视,次日早即委派我公司高级工程师赶到了现场,处理相关问题。
㈡.在生产现场查看,主机原在圆周220°的范围内来回摆动工作,出现受阻卡滞现象,在缩小到了180°之内后轴承即可转动。
在空载之下轴承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了一周,听到了轴承内发出“吱吱”异响。
㈢.经三方对现状做了简单的总结和初步分析:1.轴承转动吃力;2.轴承发生停止转动一次;3.再转动时确实仍有“吱吱”异响;4.地基塌陷倾斜使工作台面局部变形,可能对轴承的状态和运行造成极大影响;5.与会人员基本判定:轴承已经损坏或正在向损坏的方向发展:总之寿命不会太长;6.最后与会三方一致同意为了不严重影响生产:并做出如下安排:●周六下午至周日(7月24日下午—7月25日)调整轨道平面;●轴承带病到周四(7月30日);●周五到周日做好拆下轴承的准备工作(7月30日下午—7月31日);●8月3日拆下旧轴承并更换新轴承(由我们协助核对两厂生产的同一型号轴承安装孔中心径是否一致);●拆下的旧轴承视解体后具体情况,再行决定是否决定委托第三方检验。
7月27日上午,有关领导,到现场会议室再次协商后,确认以上决定不变,按序进行。
并再次落实了轴承安装孔的数据与实测数据,我方确认无误。
二.轴承的拆解及现状现场一(8月4日安装现场):轴承从主机上拆下后,我公司人员对轴承进行了外观初步检测:1.齿形状态良好;2.齿轮啮合程度良好;见图一:图一3.挡灰板状态良好、可见润滑脂从挡灰板溢出;4.外圈端面有堆积的粉尘等杂物;见图二:图二现场二(烧结三车间8月5日)由工作人员把联接螺栓拆除后,我公司技术人员对内部进行了局部检查:㈠.取走第二内圈后:1.副推力滚子无碎裂,表面光洁,保持架整体完整,无明显磨损,滚道面状态良好,润滑良好;2.径向滚子无碎裂,表面光洁,滚道面状态良好,润滑良好;㈡.取走外齿圈后:1.主推力滚子无碎裂,表面光洁,有一个滚子打横;见图三:图三2.保持架外径磨损严重,圆周方向约2米的长度,保持架外径已经磨失,滚子直接暴露在外。
轴承失效原因分析滚动轴承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很多原因造成其性能指标达不到使用要求时就产生了失效或损坏.常见的失效形式有疲劳剥落、磨损、塑性变形、腐蚀、烧伤、电腐蚀、保持架损坏等。
一,疲劳剥落疲劳有许多类型,对于滚动轴承来说主要是指接触疲劳。
滚动轴承套圈各滚动体表面在接触应力的反复作用下,其滚动表面金属从金属基体呈点状或片状剥落下来的现象称为疲劳剥落。
点蚀也是由于材料疲劳引起一种疲劳现象,但形状尺寸很小,点蚀扩展后将形成疲劳剥落。
疲劳剥落的形态特征一般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面积,使滚动表面呈凹凸不平的鳞状,有尖锐的沟角.通常呈显疲劳扩展特征的海滩装纹路.产生部位主要出现在套圈和滚动体的滚动表面.轴承疲劳失效的机理很复杂,也出现了多种分析理论,如最大静态剪应力理论、最大动态剪应力理论、切向力理论、表面微小裂纹理论、油膜剥落理论、沟道表面弯曲理论、热应力理论等。
这些理论中没有一个理论能够全面解释疲劳的各种现象,只能对其中的部分现象作出解释。
目前对疲劳失效机理比较统一的观点有:1、次表面起源型次表面起源型认为轴承在滚动接触部位形成油膜的条件下运转时,滚动表面是以内部(次表面)为起源产生的疲劳剥落。
2、表面起源型表面起源型认为轴承在滚动接触部位未形成油膜或在边界润滑状态下运转时,滚动表面是以表面为起源产生的疲劳剥落。
3、工程模型工程模型认为在一般工作条件下,轴承的疲劳是次表面起源型和表面起源型共同作用的结果。
疲劳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影响因素也很多,有与轴承制造有关的因素,如产品设计、材料选用、制造工艺和制造质量等;也有与轴承使用有关的因素,如轴承选型、安装、配合、润滑、密封、维护等。
具体因素如下:A、制造因素1、产品结构设计的影响产品的结构设计是根据使用性能目标值来确定的,这些目标值如载荷容量、寿命、精度、可靠性、振动、磨损、摩擦力矩等。
在设计时,由于各种原因,会造成产品设计与使用的不适用或脱节,甚至偏离了目标值,这种情况很容易造成产品的早期失效。
M1083A无心磨床砂轮架主轴轴承研死维修轴承, 主轴, 砂轮, 无心磨床, 维修M1083A 无心外圆磨床的特点是刚性好、生产效率高、设备使用性能良好,能适应大批量生产的需要。
其磨削轮、导轮主轴前、后轴承均采用薄膜反馈静压轴承,轴承为四油腔对称结构。
该设备最近出现了砂轮架主轴静压轴承副研死故障,我们对其进行了成功的修复。
下面结合修理过程对设备发生故障的原因,静压轴承副修复工艺加以总结。
1、故障原因分析砂轮架主轴(磨削轮主轴)轴承研死的原因主要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润滑油泵送油油路的阻塞:第二是进入轴承油腔主油路的阻塞。
这两个原因将直接导致进入轴承油腔的润滑油油量不足或油压不够而导致砂轮架主轴启动时轴承副发生研死故障。
送油油路的阻塞主要是在滤油器处。
M1083A送油路上共有三重滤油器,特别是精滤器易被堵塞或滤芯纸质溶化致使送油压力下降,油量不足,使油压过低,而同时主轴启动电器互锁系统失灵,导致静压轴承副研死。
进入轴承油腔的油路阻塞主要是在薄膜反馈节流阀间隙处。
间隙严重阻塞时,进入油腔的油量很少,油压很低,主轴不能很好地在轴承中浮起,若扳动磨削轮则转不动或很重,此时一旦启动磨削主轴则同样引起静压轴承副研死。
01.2-Ф105mm处与轴承配合间隙0.055~0.060mm2.2-Ф105mm椭圆度、锥度允差0.002mm2、修复工艺我们将砂轮主轴拆下后,发现故障主要在主轴前轴承,后轴承则无明显研死痕迹。
首先我们用千分尺对主轴前轴颈进行精确测量,实际尺寸为Ф105-0.008-0.007mm,用内径千分表测得轴承内孔直径为Ф105+0.048+0.051mm,由此可知其配合间隙在0.055~0.059mm之间,而静压轴承副的配合间隙要求为 0.006D(D为主轴轴颈公称尺寸),M1083A主轴轴颈 D=105mm,其配合间隙技术要求应为0.063mm。
设计要求的配合间隙为0.055~0.060mm,经过实际测量尺寸可知其基本能满足主轴与轴承之间的配合间隙要求。
轴承九种常见故障的原因轴承在运转过程中出现故障是常有的事,所以不必大惊小怪的。
出现了故障,判断并处理是关键。
今天我们就讲解一下FAG轴承常见故障的原因。
1、轴承温度过高:在机构运转时,安装轴承的部位允许有一定的温度,当用手抚摸机构外壳时,应以不感觉烫手为正常,反之则表明轴承温度过高。
轴承温度过高的原因有:润滑油质量不符合要求或变质,润滑油粘度过高;机构装配过紧(间隙不足);轴承装配过紧;轴承座圈在轴上或壳内转动;负荷过大;轴承保持架或滚动体碎裂等。
2、轴承噪音:滚动轴承在工作中允许有轻微的运转响声,如果响声过大或有不正常的噪音或撞击声,则表明轴承有故障。
滚动轴承产生噪音的原因:比较复杂,1)是轴承内、外圈配合表面磨损。
由于这在种磨损,破坏了轴承与壳体、轴承与轴的配合关系,导致轴线偏离了正确的位置,在轴在高速运动时产生异响。
当轴承疲劳时,其表面金属剥落,也会使轴承径向间隙增大产生异响。
2)轴承润滑不足,形成干摩擦,以及轴承破碎等都会产生异常的声响。
3)轴承磨损松旷后,保持架松动损坏,也会产生异响轴承的损伤。
滚动轴承拆卸检查时,可根据轴承的损伤情况判断轴承的故障及损坏原因。
3、滚道表面金属剥落:轴承滚动体和内、外圈滚道面上均承受周期性脉动载荷的作用,从而产生周期变化的接触应力。
当应力循环次数达到一定数值后,在滚动体或内、外圈滚道工作面上就产生疲劳剥落。
如果轴承的负荷过大,会使这种疲劳加剧。
另外,轴承安装不正、轴弯曲,也会产生滚道剥落现象。
轴承滚道的疲劳剥落会降低轴的运转精度,使机构发生振动和噪声。
4、轴承烧伤:烧伤的轴承其滚道、滚动体上有回火色。
烧伤的原因一般是润滑不足、润滑油质量不符合要求或变质,以及轴承装配过紧等。
5、塑性变形:轴承的滚道与滚子接触面上出现不均匀的凹坑,说明轴承产生塑性变形。
其原因是轴承在很大的静载荷或冲击载荷作用下,工作表面的局部应力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低速旋转的轴承上。
分析轴承故障的原因及解决方案轴承的失效原因很多除了正常的疲劳剥落以外象失效的密封、过紧配合导致的过小轴承间隙或润滑不良等因素都能留下特殊的失效痕迹和失效形式.因此检查失效的轴承在大多数时候可以发现导致轴承失效的原因从而及时采取对策.一般来讲轴承的失效有1/3是因为轴承已经到了疲劳剥落期属于正常失效;1/3 因为润滑不良导致提前失效1/3 因为污染物进入轴承或安装不正确而造成轴承提前失效. 一般来讲轴承运转不正常时有如下七种常见症状:轴承过热、轴承噪音过大、轴承寿命过低、振动大、达不到机器性能要求、轴承在轴上松动、轴转动困难.形成七种常见症状典型原因:润滑脂、润滑油过期失效或选型错误; 润滑脂太满或油位太高; 轴承游隙过小; 轴承箱内孔不圆、轴承箱扭曲变形、支撑面不平、轴承箱孔内径过小;接触油封过盈量太大或弹簧太紧;一根轴上有两个被固定轴承,由于轴膨胀导致轴承间隙变小;紧定套筒过分锁紧;轴承箱孔太大、受力不平衡;两个或多个轴承同轴度不好;防松卡环接触到轴承;接触油封磨损严重,导致润滑油泄露;轴的直径过大.导致轴承内圈膨胀严重,减少了轴承游隙;由于箱孔的材料材质太软,受力后孔径变大,致使外圈在箱孔内打滑; 油位太低、轴承箱内润滑脂不足;杂物、砂粒、炭粉或其它污染物进入轴承箱内;水、酸、油漆或其它污染物进入轴承箱内;安装轴承前轴承箱内的碎片等杂物没有清除干净;轴径太小、紧定套筒锁紧不够;由于打滑作用(由于急速启动)致使滚动体上有擦痕;由于轴肩尺寸不合理致使轴弯曲;轴肩摩擦到轴承密封盖;轴肩在轴承箱内接处面积过小致使轴承外环扭曲;轴承密封盖发生扭曲;轴和轴承内套扭曲; 轴和轴承外套扭曲; 不正确的安装方式,用锤子直接敲击轴承; 机器中的转动件与静止件接触; 接触油封磨损严重,导致润滑油泄漏;轴承游隙过大致使轴发生振动.1. 轴承的滚动声4. 润滑剂2. 轴承的振动通常轴承的温度随着运转开始慢慢升高1 至2小时后达到稳定状态.轴承的正常温度因机器的热容量、散热量、转速和负载而不同.如果润滑、安装不合适则轴承温度会急骤上升会出现异常高温这时必须停机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滚动轴承噪音一种是轴承本身产生的,即轴承固有的噪声;另一种是轴承装机后才产生的噪声,与轴承本身的噪声无关.通过听声音可以分析出一些问题.a )固有噪声:滚道声『各种轴承和滚动摩擦声(圆柱滚子轴承)是滚动轴承固有的声音.』滚道声是由滚动体与滚道接触时的弹性特性产生的,当轴承旋转时,滚动体在滚道上滚动而发出的一种连续而圆滑的声音;不正常的滚动摩擦声可发出“咯吱、咯吱”之类不舒服的金属摩擦异常声音,润滑良好时不会发出这样的声音.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不成问题,只有噪声增大之后才需注意.b)与轴承制造有关的噪声:这里包括保持架噪声和颤音,保持架噪声主要发生在球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中,当轴承旋转时由于保持架的振动以及保持架与滚动体发生撞击会发出声音.这种声音具有周期性.颤音(各种轴承)是有一定频率的声音,是由于滚道面上有较大的波纹度引起的振动而产生的.c)使用不当引起的噪声:对于各种轴承均存在.当轴承滚道表面或滚动体表面受到碰伤、压坑、锈蚀,那么就会产生有一定周期的噪声和振动.当轴承在运转中有尘埃侵入时就会产生污物噪声.这种噪声是非周期性的同样也伴有振动其声音大小不固定,时有时无.轴承的振动对轴承的失效影响很明显.例如:剥落、压痕、锈蚀、裂纹、磨损等都会在轴承振动检测中反映出来所以通过采用特殊的轴承振动测量装置(频率分析器和振动仪等)可测量出振动的大小通过频率分布可推断出异常振动的具体情况测得的数值因轴承的使用条件或传感器安装位置等而不同因此需要事先对每台机器的测量值进行分析比较后确定判定标准.润滑对滚动轴承的疲劳寿命和摩擦、磨损、温升、振动等有重要影响没有正常的润滑轴承就不能工作.分析轴承的损坏原因表明40%左右的轴承损坏都与润滑不良有关.因此轴承的良好润滑是减小轴承摩擦和磨损的有效措施.除此之外轴承的润滑还对散热、防锈、密封、缓和冲击等起作用.要保证润滑剂不能过期失效选型要正确.收割机轴承的润滑分油润滑和脂润滑两种大机型齿轮箱油润滑选择用GL-5 80W90齿轮油; 脂润滑一般用二硫化钼锂基润滑脂润滑增扭器无级变速下部装置必须用美孚XHP222或更好的脂润滑.3. 轴承的温度滚动轴承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本身质量和外部条件的原因,其承载能力、旋转精度和耐磨性能等会发生变化.当轴承的性能指标低于使用要求而不能正常工作时,轴承就发生了故障甚至失效,轴承一旦发生失效等意外情况后,机器、设备将会停转,出现功能丧失等各种异常现象,因此需要在短期内查出发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为使轴承在良好的条件下能够保持应有的性能并长期使用.必须对轴承进行检查和保养,检查与保养对预防故障是很重要的,在运转中要重点检查轴承的滚动声、振动、温度和润滑剂.。
水泥机械设备中的轴承故障处理和分析摘要:水泥机械的轴承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大类。
而在机械设备中,轴承是最容易受到损伤的零件,从而导致了轴承的失效。
文章就这两类轴承的故障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水泥;机器设备;轴承;修理引言在设备运行中,轴承是最容易受损的零件,轴承的工作状况直接关系到设备的运行效率,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尽量减少轴承的故障,保证设备的正常和稳定运行。
1.水泥机械设备轴承失效的原因水泥机械中常用的轴承有两类: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
1.1滚动轴承的常见故障原因在水泥机械设备中,滚动接触出现简单的疲劳脱落是最普遍的问题,它能被机器检测到,而脱落主要出现在内圈表面、外圈和滚动体上,因为内圈受到的压力和频繁的接触,内圈的脱落是最常见的。
(1)负载过大。
主要原因是:安装时操作不当,在安装的过程中,轴承的衬套没有平整,导致球体的运动轨迹不均衡,导致球体的运动轨迹不均衡,当倾角较大时,轴承的温度就会升高;此外,在外衣安装时,施力位置不对,在外衣安装时,应锤击轴承的内环,因操作不当,装配人员未按操作规范操作,导致轴承局部变形,导致轴承运行时出现故障;其次,角度轴承的安装不恰当,朝向相反,因此接触表面会产生一种摩擦的过渡凹槽。
另外,轴承的选型也有问题,选用的轴承设计有问题,设计时隙不够合理,不均匀,轴承在使用的时候会受到不均匀的影响,导致轴承的磨损和零件的磨损。
(2)温度太高。
检查时,若发现钢珠或支架变色,说明轴承温度过高。
当轴承的温度上升到某一程度,温度再次上升,润滑油润滑性能就会降低,使其运行进入干燥磨损,使其失效。
高温会使球体和球体的材质退火,从而降低其硬度,从而造成更多严重的急性失效[1]。
(3)不适当的润滑。
轴承的工作取决于润滑剂的润滑,如果轴承不能达到良好的润滑,就会产生金属和金属的直接接触,从而在轴承的球面上产生一些凹痕,从而影响到轴承的工作。
自润滑轴承损坏的原因分析
自润滑轴承以特殊配方合金铜或钢板为基体上镶嵌固体润滑剂的新一代产品,它突破了一般轴承依靠油膜润滑的界限性。
其在摩擦的作用下,使固体润滑剂澎涨,自动转移到摩擦表面,行成润滑膜,防止金属间接触,从而减少摩擦系数和磨损,提高轴承的承载能力。
自润滑轴承在工作时由于轴颈与轴瓦的接触会产生摩擦,导致表面发热、磨损甚而“咬死”,所以在设计轴承时,应选用减摩性好的滑动轴承材料制造轴瓦,合适的润滑剂并采用合适的供应方法,改善轴承的结构以获得厚膜润滑等。
1、轴颈表面拉伤:铁谱中有铁系切削磨粒或黑色氧化物颗粒,金属表面存在回火色。
2、轴承磨损:由于自润滑轴承的金属特性(硬度高,退让性差)等原因,易造成粘着磨损、磨料磨损、疲劳磨损、微动磨损等状况。
3、瓦面腐蚀:光谱分析发现有色金属元素浓度异常;谱中出现了许多有色金属成分的亚微米级磨损颗粒;润滑油水分超标、酸值超标。
4、瓦背微动磨损:光谱分析发现铁浓度异常,铁谱中有许多铁成分亚微米磨损颗粒,润滑油水分及酸值异常。
5、轴承烧瓦:滑动轴承铁谱中有较多大尺寸的合金磨粒及黑色金属氧化物。
6、瓦面剥落:铁谱中发现有许多大尺寸的疲劳剥落合金磨损颗粒、层状磨粒。
7、轴承表面拉伤:铁谱中发现有切削磨粒,滑动轴承磨粒成分为有色金属。
8、轴颈表面腐蚀:光谱分析发现铁元素浓度异常,铁谱中有许多铁成分的亚微米颗粒,滑动轴承润滑油水分超标或酸值超标。
轴承产品缺陷分析报告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是应用在转动设备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机械零件,是轴及其它旋转构件的重要支承。
在日常的使用与维修中发现,轴承同时也是最容易产生故障的零件,对轴承零件的缺陷预测与分析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所以轴承工作状态实时监控和诊断的研究受到广泛重视。
由于滚动轴承与滑动轴承在缺陷方面有许多共同点,缺陷分析方法可以通用,所以本文以讨论滚动轴承作为重点。
1.滚动轴承常见缺陷故障由于滚动轴承在实际生产中应用广泛,其产生的故障现象也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疲劳剥落、过量的永久变形和磨损。
1.疲劳剥落轴承在正常的条件下使用,内圈、外圈和滚动体上的接触应力是变化的,工作一段时间后,接触表面就可能发生疲劳点蚀,以致造成疲劳剥落。
所以疲劳剥落是轴承的正常失效形式,它决定了轴承的工作寿命。
2.过量的永久变形轴承在转速很低或者间歇往复摆动的工作状态时,在过大的静载荷或冲击载荷作用下,会使套圈滚道和滚动体接触处的局部应力超过材料的屈服强度,以致在表面发生过大的塑性变形,使轴承不能正常工作3.磨损在润滑不良和密封不严的情况下,轴承工作接触面容易发生磨损,转速越高,磨损越严重。
磨损会使轴承的游隙增加,振动和噪声增大,各项技术性能急剧下降,导致轴承失效。
此外,轴承还有胶合、烧伤、轴圈断裂、滚动体压碎、保持架磨损和断裂、锈蚀等失效形式。
在正常的使用条件下,这些失效是可以避免的,因此称为非正常失效。
2.轴承缺陷诊断方法轴承缺陷常用诊断分析方法可概括为以下几种:(1)检测润滑油温度、轴承温度及主油道润滑油压力波等物理参数(2)油样分析包括理化分析、污染度测试、发射光谱分析、红外线分析和铁谱分析(3)振动分析(4)声发射(AE)分析以上各种方法各有其特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轴承缺陷。
第一种方法安装传感器简单、成本低但不实用,主要原因是测量温度有其滞后性,不能实时预测轴承缺陷。
油样分析只能测量油润滑轴承,但不能测量脂润滑轴承。
滚动轴承常见故障及其原因分析1.故障形式(1)轴承转动困难、发热;(2)轴承运转有异声;(3)轴承产生振动;(4)内座圈剥落、开裂;(5)外座圈剥落、开裂;(6)轴承滚道和滚动体产生压痕。
2.故障原因分析(1)装配前检查不仔细,轴承在装配前要先清洗并认真检查轴承的内外座圈、滚动体和保持架,是否有生锈、毛刺、碰伤和裂纹;检查轴承间隙是否合适,转动是否轻快自如,有无突然卡止的现象;同时检查轴径和轴承座孔的尺寸、圆度和圆柱度及其表面是否有毛刺或凹凸不平等。
对于对开式轴承座,要求轴承盖和轴承底座接合面处与外座圈的外圆面之间,应留出0.1mm~0.25mm间隙,以防止外座两侧“瓦口”处出现“夹帮”现象导致的间隙减小,磨损加快,使轴承过早损坏。
(2)装配不当。
装配不当会导致轴承出现上述的各种故障形式,以及以下的几种情况:A.配合不当轴承内孔与轴的配合采用基孔制,轴承外圆与轴承座孔的配合采用基轴制。
一般在正常负荷情况下工作的离心泵、离心机、减速机、电动机和离心式压缩机的轴与轴承内座圈,采用j5,js5,js6,k5,k6,m6配合,轴承座孔与轴承外座圈采用j6,j7配合。
旋转的座圈(大多数轴承的内座圈为旋转座圈,外座圈不为旋转座圈,少部分轴承则相反),通常采用过盈配合,能在负荷作用下避免座圈在轴径和轴承座孔的配合表面上发生滚动和滑动。
但有时由于轴径和轴承座孔的尺寸测量不精确或配合面粗糙度未达到标准要求,造成过大的过盈配合,使轴承座圈受到很大挤压,从而导致轴承本身的径向间隙减少,使轴承转动困难、发热,磨损加剧或卡死,严重时会造成轴承内外座圈在按装时开裂。
不旋转座圈常采用间隙或过盈不大的配合,这样不旋转座圈就有可能产生微小的爬动,而使座圈与滚动体的接触面不断更换,座圈滚道磨损均匀。
同时也可以消除轴因热伸长而使轴承中滚动体发生轴向卡住的现象。
但过大的间隙配合,会使不旋转座圈随滚动体一同转动,致使轴(或轴承座孔)与内座圈(或外座圈)发生严重磨损,而出现摩擦使轴承发热、振动。
高压电机滚动轴承故障原因及改进措施1. 过载运行:高压电机在长期过载运行的状态下,会导致轴承产生额外的负荷,超负荷运行时间过长会导致轴承损坏。
2. 不平衡质量:高压电机转子的不平衡质量会导致轴承受到不平衡力,加速轴承磨损和损坏。
3. 轴承润滑不良:轴承润滑不良会导致轴承表面磨损和腐蚀,进而引起轴承故障。
4. 轴承安装不当:轴承安装过紧或过松都会导致轴承磨损和故障,合理的轴承安装对于高压电机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5. 轴承材料和工艺不佳:低质量的轴承材料和工艺会导致轴承表面硬度不足,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而导致轴承故障。
1. 合理设计轴承:根据高压电机的实际工作条件,合理设计轴承的尺寸和结构,确保轴承能够承受工作负荷,并提高轴承的寿命。
2. 提高轴承材料和工艺:选择高质量的轴承材料,并采用先进的工艺进行加工和表面处理,提高轴承表面硬度和耐磨性,减少轴承故障的发生。
3.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对高压电机的轴承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轴承故障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或更换,确保高压电机的正常运行。
4. 合理润滑轴承:采用适当的润滑方式和合适的润滑剂,确保轴承表面的润滑状态良好,减少摩擦和磨损,延长轴承使用寿命。
5. 均衡质量控制:在高压电机的制造过程中,严格控制转子的质量平衡,减少转子的不平衡力对轴承的影响,避免轴承因不平衡而损坏。
总结:对于高压电机滚动轴承故障的原因来说,主要是因为过载运行、不平衡质量、轴承润滑不良、轴承安装不当以及轴承材料和工艺不佳等方面存在问题。
为了改进这些问题,需要合理设计轴承、提高轴承材料和工艺、定期检查和维护、合理润滑轴承以及均衡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改进措施。
这样才能够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高压电机滚动轴承故障的发生,提高高压电机的可靠性和工作效率。
轴承常见损坏故障分析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近期客户工厂,老是出现专机轴承异常损坏得情况,通过去客户出差考察,有以为问题点总结。
通过总结轴承损伤的类型,发生问题时的使用环境,以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轴承损伤方式按下述图片分类,我们可以图片中显示的主要特征来判断轴承损伤形式。
1剥离现象:运转面剥离,剥离后呈明显凸凹状原因:1)负荷过大使用不当2)安装不良3)轴或轴承箱精度不良4)游隙过小5)异物侵入6)发生生锈7)异常高温造成的硬度下降措施:1)重新研究使用条件2)重新选择轴承3)重新考虑游隙4)检查轴和轴承箱加工精度5)研究轴承周围设计6)检查安装时的方法7)检查润滑剂及润滑方法2烧伤现象:轴承发热变色,进而烧伤不能旋转原因:1)游隙过小(包括变形部分游隙过小)2)润滑不足或润滑剂不当3)负荷过大(预压过大)4)滚子偏斜措施:1)设定适当游隙(增大游隙)2)检查润滑剂种类确保注入量3)检查使用条件4)防止定位误差5)检查轴承周围设计(包括轴承受热)6)改善轴承组装方法3裂纹缺陷现象:部分缺口且有裂纹原因:1)冲击负荷过大2)过盈过大3)有较大剥离4)摩擦裂纹5)安装侧精度不良(拐角圆过大)6)使用不良(用铜锤,卡入大异物)措施:1)检查使用条件2)设定适当过盈及检查材质3)改善安装及使用方法4)防止摩擦裂纹(检查润滑剂)5)检查轴承周围设计4保持架破损现象:铆钉松动或断裂,保持架破裂原因:1)力矩负荷过大2)高速旋转或转速变动频繁3)润滑不良4)卡入异物5)振动大6)安装不良(倾斜状态下安装)7)异常温升(树脂保持架)措施:1)检查使用条件2)检查润滑条件3)重新研究保持架的选择4)注意轴承使用5)研究轴和轴承箱刚性5擦伤卡伤现象:表面粗糙,伴有微小溶敷;套圈档边与滚子端面的擦伤称作卡伤原因:1)润滑不良2)异物侵入3)轴承倾斜造成的滚子偏斜4)轴向负荷大造成的挡边面断油5)表面粗糙大6)滚动体滑动大措施:1)再研究润滑剂、润滑方法2)检查使用条件3)设定适宜的预压4)强化密封性能5)正常使用轴承6生锈腐蚀现象:表面局部或全部生锈,呈滚动体齿距状生锈原因:1)保管状态不良2)包装不当3)防锈剂不足4)水分、酸溶液等侵入5)直接用手拿轴承措施:1)防止保管中生锈2)强化密封性能3)定期检查润滑油4)注意轴承使用7磨蚀现象:配合面产生红锈色磨损粉粒原因:1)过盈量不够2)轴承摇动角小3)润滑不足(或处于无润滑状态)4)非稳定性负荷5)运输中振动措施:1)检查过盈及润滑剂涂布状态2)运输时内外圈分开包装,不可分开时则施加预压3)重新选择润滑剂4)重新选择轴承8磨损现象:表面磨损,造成尺寸变化,多伴有磨伤,磨痕原因:1)润滑剂混中入异物2)润滑不良3)滚子偏斜措施:1)检查润滑剂及润滑方法2)强化密封性能3)防止定位误差9电蚀现象:滚动面有喷火口状凹坑,进一步发展则呈波板状原因:滚动面通电措施:制作电流旁通阀;采取绝缘措施,避免电流通过轴承内部10压痕碰伤现象:卡入固体异物或冲击造成的表面凹坑及安装是的擦伤原因:1)固体异物侵入2)卡入剥离片3)安装不良造成的撞击,脱落4)在倾斜状态下安装措施:1)改善安装、使用方法2)防止异物混入3)若因金属片引起,则须检查其他部位11蠕变现象:内径面或外径打滑,造成镜面或变色,有时卡住原因:1)配合处过盈量不足2)套筒紧固不够3)异常温升4)负荷过大措施:1)重新研究过盈量2)研究使用条件3)检查轴和轴承箱精度轴承在日常生活使用中,需要谨慎注意其使用,下面让我们看看我们需要注意的七大事项:1、收割机中的铆合件如动刀总成,铆钉一般都是冷挤制成,在铆合时不应加热,如加热会降低材质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