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轴承的基本知识及常见故障
- 格式:pptx
- 大小:5.75 MB
- 文档页数:50
滚动轴承故障及其诊断方法
滚动轴承是一种很常见的机械元件,广泛用于工业和消费市场,用于
转动机械装置的旋转部件。
它们的主要功能是支撑和稳定轴,允许轴在指
定的位置和方向上旋转,以及在转动时减少摩擦和重复负载。
滚动轴承可
以在各种不同类型的机械设备中找到,例如汽车,风能发电机,摩托车,
电机,空调,电气箱等。
滚动轴承可以长期高效工作,但如果不适当地维护和维修它,可能会
导致故障。
常见的滚动轴承故障包括损坏,轴承旋转变慢,轴承外壳发热,内部损坏,轴键变形,低速磨擦,扭矩问题等。
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找
出故障的根本原因,并根据现场条件采取正确的解决方案。
要有效诊断滚动轴承故障,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检查外壳:检查轴承外壳表面,以及固定螺丝和轴承挡圈是否松动、弯曲或破损。
检查底座是否正确安装,轴是否紧固,以及轴承应用的负载
是否正确。
2.状态检查:检查轴承内部和外壳的温度,查看是否有油漆和碳垢,
并检查轴承内部有无异响和异常磁性。
3.拆卸检查:仔细检查轴承内部的轴承衬套、滚珠和圆柱滚道,查看
是否有损坏、磨损或异物。
轴承通用维修标准1 滚动轴承1.1滚动轴承的常见故障:滚动轴承常见的故障主要有:脱皮剥落、磨损、过热变色、锈蚀、裂纹和破碎等。
故障的特征是:轴承温度升高、振动和噪声增大。
据统计,轴承损坏中的约60%是因为检修拆装和润滑保养不当造成过热而损坏的。
1.1.1 脱皮剥落是轴承内、外圈的滚道和滚动体表面金属成片状或粒状碎屑脱落。
这是由于轴承承受反复变化的接触应力而引起的轴承疲劳剥伤现象。
其原因是安装或装配不良,轴承箱和滚道变形、润滑不良及振动过剧等。
1.1.2 轴承磨损的主要原因是轴承滚道中落入杂物,润滑不良,装配和运行不当所致。
磨损间隙过大,要产生振动和噪声。
1.1.3 过热变色。
轴承工作温度超过170°时,硬度显著下降,承载能力降低,故轴承的工作温度通常应限制在80°以下。
过热的原因是供油不足或中断,油质不良,冷却水系统故障和安装间隙不当等。
轴承过热将使其机械性能降低,甚至变形或损坏。
1.1.4 裂纹和破碎:轴承的内外圈、滚动体、隔离圈破碎是一种恶性损坏事故,其原因是轴承与轴或轴承室配合不当、装配不良等。
1.2 滚动轴承定性检查更换用煤油将轴承洗净擦干,检查其表面的光洁度,有无脱皮剥落、刮伤、斑痕、裂纹和变形等缺陷。
若滚动轴承的工作表面出现上述缺陷之一者,应予以更换。
检查滚动轴承的隔离圈(保持架)位置是否正常,是否有松动情况。
轴承旋转是否灵活。
检查方法是用手拨动轴承旋转,然后任其自行减速停止。
一个良好的轴承在飞转时应转动平稳,略有轻微响声,但无振动;停转应逐渐减速停止,停止后无倒退现象。
隔离圈与内外圈应有一定间隙,滚动体的形状和彼此尺寸应相同。
若不符合上述要求者,隔离圈损坏、滚动卡住,有不正常的声音或手已感觉有松动者,应予以修理或更换。
1.3 滚动轴承间隙定量检查更换1.3.1径向间隙和轴向间隙1.3.1.1定量使用极限1.3.1.1.1 径向间隙:2~3倍的原始间隙;当转速N>1500rpm 时取 2 倍;当转速N<1500rpm 时取3 倍1.3.1.1.2 轴向窜动量:对装配间隙不可调整的滚动轴承,因受热膨胀产生轴向移动,这样因内外圈相对移动而使轴承径向间隙减小。
滚动轴承常见故障及其原因分析滚动轴承是机械设备中常用的一种基础部件,其主要作用是支撑和传递机械装置的力,承受载荷并降低摩擦损失。
然而,由于长期使用和不良维护,常见的故障会在滚动轴承中出现。
本文将详细介绍滚动轴承常见故障以及其可能的原因分析。
1. 滚珠脱落滚珠脱落是滚动轴承常见的故障之一。
通常,滚珠脱落的主要原因是疲劳和损坏。
当滚珠接近疲劳极限或者发生撞击时,会引起损坏并导致滚珠脱落。
此外,如果滚珠与内、外环之间的间隙不足,也会导致滚珠脱落。
2. 席瓦出现磨损席瓦的磨损是滚动轴承中经常出现的故障之一。
一般来说,席瓦的磨损主要是由于其他零部件的磨损或者原材料不良引起的。
如果滚珠或钢球与席瓦的装配不正确,可能会增加席瓦的磨损。
3. 轴承卡死轴承卡死是指滚动轴承无法自由旋转,通常是由于内、外环之间的卡合引起的。
轴承卡死的原因可能有多种,包括使用过度或不当,润滑不良,以及进入异物等。
4. 轴承锈蚀轴承的零部件可能会出现锈蚀,这通常是由于滚珠、内外环表面的锈蚀引起的。
可能是由于零件长期暴露在潮湿的环境中,润滑不好或者外界因素作用引起的。
5. 滚珠氧化当滚珠内的氧化物质增加或者表面氧化时,会导致滚珠失去润滑,引起摩擦和热。
滚珠氧化可能会导致分离或者破碎。
氧化通常是由于过度使用、温度过高、润滑不良或者滚珠表面质量不好等原因引起的。
6. 轴承寿命过短轴承寿命不足可能会导致轴承的失效。
轴承寿命短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过度负载、滚珠或滚道表面缺陷或者轴向荷载等。
7. 滚珠辊子表面过靠近如果滚珠、滚柱或钢球与内、外环之间的间隙不足,可能会导致滚珠和滚柱表面过于靠近。
这种情况会增加轴承的滚动摩擦,进而导致轴承过度磨损和损坏。
8. 轴承过度负载轴承的负荷过大可能会导致滚珠、钢球或滚柱过度变形或者应力过大。
过度负载的原因包括电机过载、不恰当的安装方式或者传动系统设计不良等。
9. 不当润滑轴承的润滑对于轴承的正常工作非常重要。
不正确的润滑可能会导致轴承失效。
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一、滚动轴承的常见故障滚动轴承是转动设备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机械零件,同时也是最容易产生故障的零件。
据统计,在使用滚动轴承的转动设备中,大约有30%的机械故障都是由于滚动轴承而引起的。
滚动轴承的常见故障形式有以下几种。
1. 疲劳剥落(点蚀)滚动轴承工作时,滚动体和滚道之间为点接触或线接触,在交变载荷的作用下,表面间存在着极大的循环接触应力,容易在表面处形成疲劳源,由疲劳源生成微裂纹,微裂纹因材质硬度高、脆性大,难以向纵深发展,便成小颗粒状剥落,表面出现细小的麻点,这就是疲劳点蚀。
严重时,表面成片状剥落,形成凹坑;若轴承继续运转,将形成大面积的剥落。
疲劳点蚀会造成运转中的冲击载荷,使设备的振动和噪声加剧。
然而,疲劳点蚀是滚动轴承正常的、不可避免的失效形式。
轴承寿命指的就是出现第一个疲劳剥落点之前运转的总转数,轴承的额定寿命就是指90%的轴承不发生疲劳点蚀的寿命。
2. 磨损润滑不良,外界尘粒等异物侵入,转配不当等原因,都会加剧滚动轴承表面之间的磨损。
磨损的程度严重时,轴承游隙增大,表面粗糙度增加,不仅降低了轴承的运转精度,而且也会设备的振动和噪声随之增大。
3. 胶合胶合是一个表面上的金属粘附到另一个表面上去的现象。
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缺油、缺脂下的润滑不足,以及重载、高速、高温,滚动体与滚道在接触处发生了局部高温下的金属熔焊现象。
通常,轻度的胶合又称为划痕,重度的胶合又称为烧轴承。
胶合为严重故障,发生后立即会导致振动和噪声急剧增大,多数情况下设备难以继续运转。
4. 断裂轴承零件的裂纹和断裂是最危险的一种故障形式,这主要是由于轴承材料有缺陷和热处理不当以及严重超负荷运行所引起的;此外,装配过盈量太大、轴承组合设计不当,以及缺油、断油下的润滑丧失也都会引起裂纹和断裂。
5. 锈蚀锈蚀是由于外界的水分带入轴承中;或者设备停用时,轴承温度在露点以下,空气中的水分凝结成水滴吸附在轴承表面上;以及设备在腐蚀性介质中工作,轴承密封不严,从而引起化学腐蚀。
滚动轴承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1、故障形式(1)轴承转动困难、发热;(2)轴承运转有异声;(3)轴承产生振动;(4)内座圈剥落、开裂;(5)外座圈剥落、开裂;(6)轴承滚道与滚动体产生压痕。
2、故障原因分析(1)装配前检查不仔细,轴承在装配前要先清洗并认真检查轴承的内外座圈、滚动体与保持架,就是否有生锈、毛刺、碰伤与裂纹;检查轴承间隙就是否合适,转动就是否轻快自如,有无突然卡止的现象;同时检查轴径与轴承座孔的尺寸、圆度与圆柱度及其表面就是否有毛刺或凹凸不平等。
对于对开式轴承座,要求轴承盖与轴承底座接合面处与外座圈的外圆面之间,应留出0.1mm~0.25mm间隙,以防止外座两侧“瓦口”处出现“夹帮”现象导致的间隙减小,磨损加快,使轴承过早损坏。
(2)装配不当。
装配不当会导致轴承出现上述的各种故障形式,以及以下的几种情况:A、配合不当轴承内孔与轴的配合采用基孔制,轴承外圆与轴承座孔的配合采用基轴制。
一般在正常负荷情况下工作的离心泵、离心机、减速机、电动机与离心式压缩机的轴与轴承内座圈,采用j5,js5,js6,k5,k6,m6配合,轴承座孔与轴承外座圈采用j6,j7配合。
旋转的座圈(大多数轴承的内座圈为旋转座圈,外座圈不为旋转座圈,少部分轴承则相反),通常采用过盈配合,能在负荷作用下避免座圈在轴径与轴承座孔的配合表面上发生滚动与滑动。
滚动轴承常见故障原因分析但有时由于轴径与轴承座孔的尺寸测量不精确或配合面粗糙度未达到标准要求,造成过大的过盈配合,使轴承座圈受到很大挤压,从而导致轴承本身的径向间隙减少,使轴承转动困难、发热,磨损加剧或卡死,严重时会造成轴承内外座圈在按装时开裂。
不旋转座圈常采用间隙或过盈不大的配合,这样不旋转座圈就有可能产生微小的爬动,而使座圈与滚动体的接触面不断更换,座圈滚道磨损均匀。
同时也可以消除轴因热伸长而使轴承中滚动体发生轴向卡住的现象。
但过大的间隙配合,会使不旋转座圈随滚动体一同转动,致使轴(或轴承座孔)与内座圈(或外座圈)发生严重磨损,而出现摩擦使轴承发热、振动。
滚动轴承常见的失效形式及原因分析滚动轴承是一种用于支撑和减少摩擦的常用机械元件。
它们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和领域,如汽车、风力发电、机械制造等。
然而,由于工作环境的恶劣条件或长期运行等原因,滚动轴承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和失效。
以下是滚动轴承常见的失效形式及其原因分析。
1.疲劳失效:疲劳失效是滚动轴承最常见的失效形式之一、它通常在长时间高速运转或载荷较大的情况下发生。
轴承在不断重复的载荷下产生微小的裂纹,最终导致轴承出现断裂。
这种失效通常与以下原因有关:-动载荷过大:轴承在长时间内承受过大的动载荷,超出了其额定负荷能力。
-轴承安装不当:安装不当会使轴向载荷分布不均匀,导致局部载荷过大。
-润滑不良:缺乏或过多的润滑剂都会导致轴承摩擦增加,使得轴承易于疲劳失效。
2.磨损失效:磨损是轴承常见的失效形式之一、它通常发生在轴承和周围部件之间的摩擦表面上。
常见的磨损形式包括:-磨粒磨损:当粉尘、金属碎屑等进入轴承内部时,会使滚动体、保持架等部件发生磨损。
-粘着磨损:当润滑不良时,摩擦表面出现直接接触,轴承可能会发生粘着磨损。
-磨料磨损:当轴承受污染物质时,如沙尘、水等,会导致轴承表面产生磨料磨损。
3.返现失效:轴承返现是指滚动体和滚道之间的剥离、严重滚道表面损伤或磨擦减小所引起的失效。
返现失效的原因主要有:-轴承清洗不当:清洗过程中使用的溶剂或清洁剂残留在轴承内部,导致润滑性能下降,滚动体容易返现。
-轴承热胀冷缩:当轴承受到温度变化时,轴承和轴承座之间的配合间隙有可能发生变化,导致轴承返现。
-润滑不良:缺乏或过多的润滑剂会导致轴承受到不均匀的载荷分布,容易引起轴承返现。
4.偏磨失效:偏磨是指轴承滚动体在滚道上发生偏磨,导致滚道表面形变或表面破坏。
-不均匀载荷:长期承受不均匀载荷会导致滚动体在滚道上的位置发生偏移,从而引起偏磨失效。
-润滑不良:过多或过少的润滑剂会导致轴承滚动体和滚道之间的摩擦增加,从而引起偏磨。
滚动轴承常见故障的原因分析滚动轴承是一种重要的机械传动元件,常见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然而,滚动轴承也常遭遇各种故障,包括磨损、过热、锈蚀、裂纹、脱落等。
下面是一些常见滚动轴承故障的原因分析。
1.磨损:磨损是最常见的滚动轴承故障类型之一、磨损通常是由于轴承受到高负荷、不正确的润滑条件、使用不当或杂质进入轴承内部等原因引起的。
高负荷和不正确的润滑会导致轴承摩擦增加,从而加剧磨损。
轴承使用不当(如过载或不均匀受力)会导致轴承表面不均匀磨损,从而造成轴承缩短寿命。
2.过热:滚动轴承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过热的情况。
过热通常是由于摩擦、润滑不良、过载、不正常工作条件等原因引起的。
摩擦产生的热量会导致轴承温度升高,如果润滑不良,会加剧摩擦和热量的产生,进而使得轴承过热。
过载和不正常工作条件也会导致摩擦增加,从而引起轴承过热。
过热会使轴承材料的硬度降低,使其承载能力下降,甚至引起轴承损坏。
3.锈蚀:滚动轴承通常需要在潮湿、有腐蚀性气体或液体的环境中工作。
如果轴承未正确防护或未适时更换润滑剂,就会容易受到腐蚀和锈蚀。
锈蚀会损坏轴承的表面,导致轴承的工作性能下降,甚至发生损坏。
4.裂纹:滚动轴承在使用中,可能会出现裂纹。
裂纹通常是由于载荷过大、冲击负荷、疲劳载荷、材料缺陷等原因引起的。
当轴承承受过大的载荷或冲击负荷时,可能会超过材料的强度极限,导致轴承表面出现裂纹。
疲劳载荷是由长时间的往复运动引起的,经过多次往复运动后,轴承表面产生裂纹,最终导致轴承损坏。
5.脱落:脱落通常是由于轴承的装配不当、润滑不良、轴承材料缺陷等原因引起的。
如果轴承装配不当,例如装配时用力过大,可能会导致轴承的外圈或内圈脱落。
润滑不良会导致轴承的表面磨损加剧,最终导致轴承脱落。
轴承材料缺陷也会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以上是常见的滚动轴承故障原因分析,不同类型的滚动轴承可能存在不同的故障原因。
为了避免滚动轴承故障的发生,需要合理选择轴承型号、正确装配和润滑轴承、定期检查和维护轴承等。
滚动轴承的故障现象及原因分析滚动轴承是机械设备中常用的一种轴承形式,由内圈、外圈、滚子和保持架组成。
它的主要作用是承载和传递旋转运动或轴向运动的载荷。
然而,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滚动轴承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现象。
下面,我将从滚动轴承的故障现象和原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故障现象:1.轴承过热:滚动轴承过热通常表现为温度升高。
过高的温度会导致润滑剂失效,加剧摩擦和磨损,最终导致轴承损坏。
2.噪音:滚动轴承在工作时会发出异常的噪音。
噪音通常由于轴承的松动、减速器齿轮偏心或不平衡导致的振动引起,也可能是轴承部分损坏或磨损的结果。
3.卡住:滚动轴承可能会发生卡死现象,即不能正常转动。
卡住通常由于外部污染物进入轴承内部,或者内外圈之间的配合不当引起。
4.弹性不良:滚动轴承在运转时可能会出现弹性不良现象,即出现过大的变形或破裂。
弹性不良通常由于材料强度不足,或者过载运转和外部冲击引起。
5.寿命短:滚动轴承的使用寿命取决于材料质量、制造工艺和使用环境等因素。
如果这些方面存在问题,轴承的寿命可能会显著减少。
二、原因分析:1.润滑不良:润滑不良是导致滚动轴承故障的常见原因之一、润滑不良会导致轴承过热、摩擦增大和磨损加剧。
常见导致润滑不良的原因包括润滑油质量不合格、润滑油脂添加不足等。
2.过载运转:滚动轴承在过载运转时会受到较大的载荷,使得轴承的压力和摩擦增大,加速磨损和损坏。
过载运转通常是由于设备设计不合理、外部冲击或负载突然变化等原因引起的。
3.安装不当:滚动轴承的安装不当会导致内外圈之间的配合间隙不合适,产生轴承松动或过紧,引起摩擦增大和磨损。
安装不当还可能导致载荷不均匀分布,使得特定部位的轴承负荷过大而损坏。
5.材料质量问题:滚动轴承的材料质量直接影响其使用寿命和性能。
低质量的材料容易导致强度不足、易磨损和易断裂等问题,从而缩短滚动轴承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滚动轴承的故障现象和原因分析包括轴承过热、噪音、卡住、弹性不良、寿命短等故障现象,其原因包括润滑不良、过载运转、安装不当、环境污染和材料质量问题。
滚动轴承常见故障及故障程度诊断方法滚动轴承是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部件,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和机器中。
然而,由于长期的运转和使用,滚动轴承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
及早诊断并解决这些故障,可以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寿命。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滚动轴承故障以及相应的故障程度诊断方法。
1.磨损故障:磨损是滚动轴承最常见的故障之一、它可能是由于振动、超负荷、不当润滑或外部杂质等因素引起的。
磨损故障的特点是滚道、轴承座和滚珠表面的磨损或变形。
在诊断方面,可以使用肉眼观察滚道和滚珠表面的磨损情况,并通过手感判断是否存在磨损故障。
2.疲劳故障:疲劳是滚动轴承的另一种常见故障。
它通常是由高载荷、频繁起停、轴向冲击或轴承内部结构缺陷等因素引起的。
疲劳故障的特点是滚珠或滚道出现裂纹或剥落。
在诊断方面,可以使用显微镜观察滚珠和滚道表面的裂纹或剥落情况,或者进行动态振动分析以检测是否存在疲劳故障。
3.温升故障:温升是滚动轴承的常见故障之一,通常是由于不当润滑、过高的润滑脂粘度、轴承过紧或过松、内部结构问题等因素引起的。
温升故障的特点是轴承运行时温度升高。
在诊断方面,可以使用红外热像仪测量轴承温度,或使用测温仪对轴承不同部位进行温度测量,以判断是否存在温升故障。
4.噪声故障:噪声是滚动轴承常见的故障之一,通常是由于轴承松动、滚珠损坏、滚子不对中、不正确的润滑或外部冲击等因素引起的。
噪声故障的特点是轴承运行时产生噪声。
在诊断方面,可以使用听诊器或声音分析仪对轴承的运行声音进行监测和分析,以判断是否存在噪声故障。
5.润滑故障:滚动轴承的润滑是保证轴承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不当的润滑可能会导致轴承故障。
润滑故障的特点是润滑油脂污染、量不足或过多、润滑脂分解或硬化等。
在诊断方面,可以通过观察润滑油脂的颜色、质地和气味来判断是否存在润滑故障。
除了上述常见的滚动轴承故障,还有一些其他故障,如过载、轴向偏移、振动等。
对于这些故障,可以使用适当的仪器和设备,如振动测量仪、位移传感器等进行诊断和监测。
滚动轴承常见故障及原因滚动轴承是一种常见的机械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然而,由于使用环境、工作负载等因素的影响,滚动轴承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
下面将介绍滚动轴承的常见故障及其原因。
1. 磨损滚动轴承使用时间长了,会出现各种程度的磨损。
其中,内外圈的磨损主要由于轴承过载或工作负载超过额定值引起;滚子和保持架的磨损则可能是因为润滑不良或污染物进入轴承内部导致。
2. 偏磨轴承的偏磨是指轴承内或轴承与座孔之间出现不均匀磨损。
常见的偏磨原因包括:- 轴与孔配合不当,导致径向力分布不均匀;- 安装不当,轴承圈无法自由转动;- 轴承前后轴向间隙不适当;- 刺激源进入轴承内部,如灰尘、碎屑等。
3. 断裂滚动轴承的断裂通常是由于承载力过大,导致疲劳破坏而引起的。
常见的断裂原因包括:负载过重、冲击负荷或周转速度过高等。
此外,如果选择的轴承质量不符合要求,也可能导致断裂。
4. 失效滚动轴承的失效通常是指轴承失去其原有的功能,无法正常工作。
常见的失效原因有:- 轴承内部润滑不足、过度润滑或润滑剂品质不合格;- 温度过高或过低,导致齿轮与轴承的扭转热膨胀不同步;- 材料质量不良或加工缺陷;- 其他外部因素,如腐蚀、震动、冲击。
5. 噪声滚动轴承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噪声,当噪声过大时,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引起:- 轴承运转不平衡,导致产生共振;- 轴承内部润滑不良,导致滚动体与内圈、外圈之间摩擦过大;- 轴承保持架失效或受损。
总结起来,滚动轴承的常见故障包括磨损、偏磨、断裂、失效和噪声。
这些故障的发生原因包括过载、工作负荷超出额定值、配合不当、安装失误、润滑不足、材料质量不良等。
为了确保滚动轴承能够正常工作,我们需要选择适当的轴承型号,合理安装和润滑轴承,同时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负荷条件。
滚动轴承常见故障及修复滚动轴承是机械设备中常用的一种轴承类型,它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负载能力大等优点。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滚动轴承也会出现一些故障,如噪音、振动、过热等问题。
本文将从常见故障及修复两个方面介绍滚动轴承的相关知识。
一、常见故障1. 噪音噪音是滚动轴承常见的故障之一,通常表现为“嗡嗡”、“呼呼”等声音。
噪音产生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1)润滑不良:如果润滑不足或润滑油质量差,会导致摩擦增大,从而产生噪音。
(2)杂质进入:如果外界杂质进入轴承内部,会导致轴承损坏或卡死,同时也会产生噪音。
(3)安装不当:如果安装不当或受力不均衡,会导致轴承变形或磨损加剧,从而产生噪音。
2. 振动振动是指在运转过程中出现的轴承颤动现象,通常表现为轴承整体或部分的震动。
振动产生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1)负载过大:如果负载过大,会导致轴承变形或磨损加剧,从而产生振动。
(2)偏心或不平衡:如果轴承偏心或受力不均衡,会导致轴承旋转不平稳,从而产生振动。
(3)安装不当:如果安装不当或固定方式不正确,会导致轴承变形或磨损加剧,从而产生振动。
3. 过热过热是指在运转过程中轴承温度过高的现象。
过热产生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1)润滑不良:如果润滑不足或润滑油质量差,会导致摩擦增大,从而使轴承温度升高。
(2)负载过大:如果负载过大,会使摩擦增大,从而使轴承温度升高。
(3)杂质进入:如果外界杂质进入轴承内部,会导致摩擦增大,从而使轴承温度升高。
二、修复方法1. 噪音修复方法(1)更换润滑油:如果润滑不足或润滑油质量差,可以更换合适的润滑油。
(2)清洗轴承:如果轴承内部有杂质,可以清洗轴承。
(3)调整安装位置:如果安装不当或受力不均衡,可以重新调整安装位置。
2. 振动修复方法(1)降低负载:如果负载过大,可以降低负载以减少振动。
(2)重新安装:如果轴承偏心或受力不均衡,可以重新安装并调整位置。
3. 过热修复方法(1)更换润滑油:如果润滑不足或润滑油质量差,可以更换合适的润滑油。
滚动轴承使用过程中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1、滚动轴承的主要失效形式(1)疲劳点蚀:滚动轴承在载荷作用下,滚动体与内、外滚道之间将产生接触应力。
轴承转动时,接触应力是循环变化的,当工作若干时间以后,滚动体或滚道的局部表层金属脱落,使轴承产生振动和噪声而失效。
(2)塑性变形:当轴承的转速很低或间歇摆动时,轴承不会发生疲劳点蚀,此时轴承失效是因受过大的载荷(称为静载荷)或冲击载荷,使滚动体或内、外圈滚道上出现大的塑性变形,形成不均匀的凹坑,从而加大轴承的摩擦力矩,振动和噪声增加,运动精度降低。
(3)磨料磨损、粘着磨损:在轴承组合设计时,轴承处均设有密封装置。
但在多尘条件下的轴承,外界的尘土、杂质仍会侵入到轴承内,使滚动体与滚道表面产生磨粒磨损。
如果润滑不良,滚动轴承内有滑动的摩擦表面,还会产生粘着磨损,轴承转速越高,粘着磨损越严重。
经磨损后,轴承游隙加大,轴承游隙加大,运动精度降低,振动和噪声增加。
2、影响轴承使用寿命的因素1)温度:滚动轴承工作温度和轴承使用寿命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轴承额定动负荷的降低。
轴承动负荷是在工作温度低于120℃的情况下确定的轴承负荷能力,工作温度是指轴承外圈测量处的温度。
因此如果工作温度超过120℃,则滚动体与滚道接触处温度将超过轴承元件的回火温度,使轴承元件丧失原有的尺寸稳定性和工作表面硬度。
(2)游隙:滚动轴承的游隙是重要的使用特性,游隙的大小,对轴承的疲劳寿命、振动、噪声、温升和机械运转精度等影响很大,选择轴承,即要决定轴承的结构尺寸,又要选择轴承的游隙。
(3)硬度:滚动轴承元件(内、外套圈及滚动体)的材料硬度一般为HRC58~64,额定动负荷和额定静负荷是在此硬度范围内确定的。
如果轴承元件的实际硬度低于上述范围,则额定动负荷和额定静负荷应降低。
3、轴承的损坏主要有五个原因:①材料疲劳;②润滑不良;③污染;④安装问题;⑤处理不当。
大体上讲,有三分之一的轴承损坏原因是材料疲劳;有三分之一是润滑不良;另外三分之一是污染物进入轴承或安装处理不当。
滚动轴承常见故障及其原因分析一、滚动轴承:是将运转的轴与轴座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少摩擦损失的一种精密的机械元件。
滚动轴承一般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四部分组成,内圈的作用是与轴相配合并与轴一起旋转;外圈作用是与轴承座相配合,起支撑作用;滚动体是借助于保持架均匀的将滚动体分布在内圈和外圈之间,其形状大小和数量直接影响着滚动轴承的使用性能和寿命;保持架能使滚动体均匀分布,防止滚动体脱落,引导滚动体旋转起润滑作用。
二、作用:支承转动的轴及轴上零件,并保持轴的正常工作位置和旋转精度,滚动轴承使用维护方便,工作可靠,起动性能好,在中等速度下承载能力较高。
与滑动轴承比较,滚动轴承的径向尺寸较大,减振能力较差,高速时寿命低,声响较大。
三、优点:1、摩擦阻力小,功率消耗小,机械效率高,易起动。
2、尺寸标准化,具有互换性,便于安装拆卸,维修方便。
3、结构紧凑,重量轻,轴向尺寸更为缩小。
4、精度高,转速高,磨损小,使用寿命长。
5、部分轴承具有自动调心的性能。
6、适用于大批量生产,质量稳定可靠,生产效率高。
7、传动摩擦力矩比流体动压轴承低得多,因此摩擦温升与功耗较低。
8、起动摩擦力矩仅略高于转动摩擦力矩。
9、轴承变形对载荷变化的敏感性小于流体动压轴承。
10、只需要少量的润滑剂便能正常运行,运行时能够长时间提供润滑剂。
11、轴向尺寸小于传统流体动压轴承。
12、可以同时承受径向和推力组合载荷。
13、在很大的载荷-速度范围内,独特的设计可以获得优良的性能。
14、轴承性能对载荷、速度和运行速度的波动相对不敏感。
四、缺点:1、噪音大。
2、轴承座的结构比较复杂。
3、成本较高。
4、即使轴承润滑良好,安装正确,防尘防潮严密,运转正常,它们最终也会因为滚动接触表面的疲劳而失效。
五、故障形式:1、轴承转动困难、发热。
2、轴承运转有异声。
3、轴承产生振动。
4、内座圈剥落、开裂。
5、外座圈波落、开裂。
6、轴承滚道和滚动体产生压痕。
滚动轴承常见故障
1.(疲劳剥落):在滚动轴承中,滚道和滚动体表面既承受载荷,又相对滚动。
由于交变载荷的作用,首先在表面一定深度处形成裂纹,继而扩展使表层形成剥落坑。
2.(磨损):轴承滚道、滚动体、保持架、座孔或安装轴承的轴颈,由于机械原因及杂质异物的侵入引起表面磨损。
导致轴承游隙增大,表面粗糙,降低机器运行精度,增大振动和噪声。
3.(塑性变形):轴承因受到过大的冲击载荷、静载荷、经过载荷积累或短时超载引起的轴承塑性变形。
4.(腐蚀):润滑油、水或空气水分引起表面锈蚀、以及轴承套圈在轴孔中或轴颈上微小相对运动造成的微振腐蚀。
5.(断裂):载荷过大或疲劳引起轴承零件破裂。
热处理、装配引起的残余应力,运行时的热应力过大也会引起轴承零件的裂纹或破裂。
6.(胶合):主要是由于润滑不良、高速、中载、高温、起动加速度过大等造成摩擦发热,使滚道和滚动体表面局部融合在一起。
滚动轴承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滚动轴承是一种常用于工业机械和设备中的关键零部件,用于支撑和转动轴承载负荷。
然而,由于工作条件的复杂性和长时间的运行,滚动轴承容易发生故障。
在以下文章中,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滚动轴承故障及其原因分析。
1.疲劳破坏:滚动轴承在长时间的负荷工作下容易发生疲劳破坏。
这种破坏通常表现为轴承外圈和内圈的裂纹、剥落或产生大量的磨粒。
这种故障通常是由过大的载荷、不良的润滑、轴承材料缺陷或过高的运转速度引起的。
2.轴承外圈和内圈的磨损:滚动轴承由于工作条件的原因,比如污染物、磨粒、过载和不良的润滑条件,容易导致外圈和内圈的磨损。
油膜的破坏、润滑剂品质差或不足以及灰尘和杂质的进入都可能导致磨损故障。
3.轴承卡死:滚动轴承在运行时,如果存在外部振动、过高的温度或轴承内部润滑剂的缺失,容易造成轴承卡死。
轴承卡死会导致轴承停止旋转,进而引起设备停机。
4.轴承失效:滚动轴承的失效通常表现为轴承运行不稳定、产生噪音和振动、热量过高等症状。
这种失效通常由过高或不足的润滑、轴承受到过大的冲击负荷、轴承材料的缺陷或不当的安装等因素引起。
5.环磨损:滚动轴承环磨损主要是由于边缘载荷不均匀、润滑不良、封盖效果不好等因素引起。
环磨损会导致滚动体与轴承环之间的间隙增大,从而降低轴承的运行精度和寿命。
总结起来,滚动轴承常见的故障有疲劳破坏、轴承磨损、滚动体卡死、轴承失效和环磨损。
这些故障的原因包括过大或不足的载荷、不良的润滑、杂质和污染物的进入、振动和温度过高等因素。
为了避免这些故障的发生,应该选择优质的轴承材料、正确安装轴承、保持良好的润滑和清洁以及定期检查和维护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