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五入”法求商详解
- 格式:ppt
- 大小:3.06 MB
- 文档页数:10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07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练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07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练习》是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练习课。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除法运算和四舍五入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通过多个实例引导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练习题的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运算的基本方法,对四舍五入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可能会对如何判断四舍五入的位数产生困惑,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明确四舍五入的规则。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明确四舍五入的规则,以及如何在实际运算中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练习题和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四舍五入法求商。
2.讲解演示:通过案例分析,讲解四舍五入法求商的方法和步骤。
3.练习巩固: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4.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设计如下:用四舍五入法求商1.确定保留位数2.进行除法运算3.判断并四舍五入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完成情况和课后反馈等方面进行。
“五入”法试商大朗镇新民小学黄艳红一、复习1.书P79第11题师: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第79页,完成第11题。
师:我们开火车对答案。
点拔:最后一题能填6吗?为什么?2.完成下面的竖式计算。
86÷41= 148÷23=师:下面拿出堂练习,完成竖式,做完后说说你是是怎样试商的。
请两名学生上台说试商过程。
3.小结:我们一起来看看,当除数个位上的数小于5时,我们用“四舍”法把除数看作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这时候,把除数看小,如果所得的余数比除数小,说明商合适,如果所得的积比被除数大,说明初商过大了,这就要把商调小。
这就是我们已经学习过的“四舍”法试商,今天,我们在这基础上学习“五入”法试商。
(板书)二、新授师:请打开书本第77页例4。
1.阅读与理解师:认真读题,找出已知信息和要求问题,注意画好重点。
师:谁来说说?已知什么,要求什么?2.分析与解答师:怎样列式?(板书:197÷28=)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师:请大家观察一下,除数28的个位上的数比5(大),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五入”法把28看作多少来试商?(30)3.尝试独立完成,说说你的试商过程(多请几生说)引导:把28看作30来试商,试商6,28×6=168,197—168=29,发现余数29比除数28大,说明商6小了,要改大,改为商7,28×7=196,197—196=1,余数1比除数28小,所以商6合适。
4.小结:当除数个位上的数大于5时,可以用“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我们把除数看小,如果余数比除数大,说明初商可能过小,这就要把初商调大,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五入”法试商。
5.验算师:打开书本第77页,再看看例题,完成书本中的竖式计算和验算。
想一想还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三、练习师:学会了吗?下面来练习挑战一下1.书本第79页第12题先算出余数,直接在题目上改商2.完成竖式计算339÷66=3.书本第80页第14题画好重点,在书本上完成4.我会改四、总结师:当我们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一般按照“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所以我们可以总结为8个字“四舍调小,五入调大”。
五入法试商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商,初步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用“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的方法,会调商,并会用这种试商方法进行有关的笔算。
2.经历探索除数是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除法的试商过程及笔算方法的探究过程,增强估算意识和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用“五入法”试商的方法并熟练的试商。
难点:“五入法”试商的方法及调商的方法。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情境创设:上节课我们从玉米实验田中了解到,不讲科学的施肥、浇水、除草,会给庄稼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庄稼需要科学管理。
从上节课情境图中同学们提出了许多数学问题,其中有的是已经解决完的,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请同学们看问题口袋中遗留下的问题,出示:问题1:采用原来浇灌的方式,平均每公顷用水多少吨?问题2:采用喷灌的方式,平均每公顷用水多少吨?问题3:采用滴灌的方式,平均每公顷用水多少吨?2.提出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为了方便探究,我们先来解决第2个问题,出示情境图及问题:板书:问题2:采用喷灌的方式, 平均每公顷用水多少吨?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指名读题。
要求学生把信息窗中的相关数学信息和问题连在一起读。
预设:17公顷的棉花试验田,采用喷灌的方式,一次用水850吨,平均每公顷用水多少吨?2.审题弄清题意。
“采用喷灌的方式, 平均每公顷用水多少吨?”该怎样解决?你是怎样思考的?预设:预设1:应该用除法。
预设2:要求“平均每公顷用水多少吨?”实际上就是看一看850里面有几个17,用除法做。
3.学生自主列式。
预设:850÷174.学生自主探究。
“850÷17”这个算式与上节课学习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算式(372÷62)有什么不同?你想怎样计算?是如何计算的?自己独立探究,然后小组内互相交流,最后我们在全班展示你的算法,进行汇报交流。
小数除法进阶知识集结知识元商的近似数知识讲解知识点一: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数1.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的商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2.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3.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按需要截取到指定位数时,如果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字比5小,就把尾数舍去(叫“四舍”);如果尾数最高位的数字是5或大于5,把尾数舍去后,还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叫“五入”).4.5.知识点二:用“去尾”法和“进一”法求商的近似值.6.用“去尾”法求商的近似值,无论要保留数位后面的数字是否大于5都要舍去.7.用“进一”法求商的近似值时,无论要保留数位后面的数字是否小于5,都要向前一位进“1”.8.例题精讲商的近似数例1.6.2÷1.3(保留一位小数)例2.'为庆祝六一儿童节,幼儿园老师买了89米布为小朋友做舞蹈服,每套舞蹈服用了3米布,这些布最多能做多少套舞蹈服?'例3.'下列问题要取近似值吗?如果需要,应用哪种方法取近似值?1.做一个奶油蛋糕要用7.5克奶油,50克奶油最多可以做多少个这样的蛋糕?2.幼儿园买50个奶油蛋糕,每8个装一盒,至少要用多少个盒子?'循环小数知识讲解一、循环小数:两数相除,如果得不到整数商,会有两种情况:一种,得到有限小数.一种,得到无限小数.定义:从小数点后某一位开始不断地重复出现前一个或一节数字的十进制无限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如2.1666……,35.232323……等,被重复的一个或一节数字称为循环节.循环小数的缩写法:是将第一个循环节以后的数字全部略去,而在第一个循环节首末两位上方各添一个小点.例如:2.166666……缩写为 2.1(读作“二点一六,六循环”)0.34103103……103……缩写为0.34(读作“零点三四一零三,一零三循环”)循环小数可以利用等比数列求和(附链接:等比数列)法化为分数.二、小数的分类:三、把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化成分数的规则①纯循环小数小数部分化成分数:将一个循环节的数字组成的数作为分子,分母的各位都是9,9的个数与循环节的位数相同,最后能约分的再约分.②混循环小数小数部分化成分数:分子是第二个循环节以前的小数部分的数字组成的数与不循环部分的数字所组成的数之差,分母的头几位数字是9,9的个数与一个循环节的位数相同,末几位是0,0的个数与不循环部分的位数相同.四、分数转化成循环小数的判断方法:①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既含有质因数2和5,又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那么这个分数化成的小数必定是混循环小数.②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只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那么这个分数化成的小数必定是纯循环小数.例题精讲循环小数例1.'如果a是小于20的质数,且可化为一个循环小数,那么a的取值有哪几个?'例2.'小数除法的意义同整数除法是意义完全相同.'例3.2.小数除法的意义:5.6÷1.4表示.例4.'6.88888是循环小数..(判断对错)'例5.下列式子计算结果不是循环小数的是()A.0.1÷0.6B.14.2÷11C.0.3÷0.4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知识讲解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应用规律进行计算观察算式及商的特点归纳总结: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方法:用计算器计算→观察发现规律→用规律例题精讲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例1.先用计算器算出前4题的结果,试着写出后2题的积.3×0.7=3.3×6.7=3.33×66.7=3.333×666.7=3.3333×6666.7=3.33333×66666.7=例2.用计算器算一算4×9=44×99=444×999=4444×9999=44444×99999=其它或综合题知识讲解知识点一:小数乘法错题分析1.基础性错误(1)数字抄错.比如3.28×1.6,部分同学写竖式是容易写错成3.28×1.9或者3.8×1.6.(2)得数错误.竖式算对了,但是由于粗心写横式结果时就抄错了.2.计算过程出错.(1)忘记进位.低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可是在计算过程中,学生容易出错.(2)小数点位置不对.在计算过程中对于小数点的位数左移或者右移比较容易混淆,有的甚至忘记点小数点.(3)“0”的问题。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06用“五入”法求商》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06用“五入”法求商》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的意义,以及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用“五入”法求商的方法,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对于除法的理解和运用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讲解,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五入”法求商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用“五入”法求商的方法。
2.能够运用“五入”法求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用“五入”法求商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的意义,以及如何运用“五入”法求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五入”法求商的方法。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五入”法求商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五入”法求商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五入”法求商的方法。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情境,如:小明有12个苹果,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他的4个朋友,每个朋友可以分到几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用除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讲解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然后引入“五入”法求商的概念,讲解如何用“五入”法求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一个题目,用“五入”法求商。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讲评,巩固“五入”法求商的方法。
《用“五入法”求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用五入法试商发现初商过小需要调大的探索过程,理解五入调商的算理,掌握算法,会用来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并能运用这种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通过调商方法的比较加深对除法计算中试商,调商的认识,进一步感受除法计算中对商进行试验调商的策略。
3.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初商偏小要调大。
教学过程:一、复习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回顾旧知)我们来复习一下(出示课件)1、()里最大能填几60×()<26250×()<36860×()<41730×()<20680×()<45390×()<641随机让学生说说你的想法。
2、完成下面的竖式。
学生分组完成,每组展示一名学生的练习本,并请该生讲算法。
小结:在做这些题时,第一步都要先干什么(把除数看作最接近它的整十数)接着呢(试商调商)为什么“四舍”试商商易大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板书:用“五入法”求商二、学习新知(课件出示例题)学校礼堂每排有28个座位,四年级共有197人。
1、师: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一个有关除法的数学问题吗(可以坐满几排)怎样列式板书:197÷28为什么用除法计算这也是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该怎么做把除数看作多少来试商(30)用的什么方法(五入法)估计商几(让学生估商)2、师:到底正确结果是多少呢我们一起来算一算,验证一下。
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算一算,教师巡视。
集体交流,展台展示学生练习,并请学生讲算法,说说你是怎么样想到商的师随机提问:第一步干什么(用五入法试商)那商6行不行为什么出现了什么情况(余数大于除数了)说明初商过大还是过小了(过小)为什么初商会过小应该怎么做(调大)到底算的对不对呢还需怎样(验算)3、师:咱们再算一道(课件出示:)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算法。
3、师:请大家看一下复习题和例题,他们都是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仔细比较一下,他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点:都把除数看成最接近它的整十数,都要试商,第一次试商不成功都要调商。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06用“五入”法求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06用“五入”法求商》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用“五入”法求商的方法。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的概念和基本的运算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在除法运算中,当除不尽时,如何通过“五入”法来求商。
教材中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五入”法求商的方法。
同时,教材还设置了“做一做”和“思考题”,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在四年级的学生中,他们在数学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他们已经掌握了除法的概念和基本的运算方法,对于简单的除法运算已经能够熟练进行。
然而,他们在面对除不尽的情况时,可能会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处理。
因此,在这个阶段,通过“五入”法求商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解决除不尽的问题,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除法的运算规律。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五入”法求商的含义,并能够熟练运用“五入”法求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学生能够掌握“五入”法求商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能够积极面对和解决问题。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五入”法求商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五入”法求商,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引导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五入”法求商的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除法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解“五入”法求商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题,巩固所学的内容。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互相交流和分享“五入”法求商的体会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