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镜检查护理常规
- 格式:docx
- 大小:12.02 KB
- 文档页数:1
消化内科疾病护理常规一般疾病护理常规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指南执行。
2、加强对常见症状的观察,包括厌食、恶心与呕吐、嗳气与反酸、咽下困难、胸骨或剑突后烧灼感、腹胀、腹痛、腹泻与粪便性状、便秘、呕血、便血、皮肤与巩膜黄染等。
3、对呕吐者,应观察与记录呕吐次数与量、呕吐物性质、气味、颜色、有无隔宿食物。
必要时留取标本送检。
4、对腹痛者,应观察疼痛的部位、程度、性质、时间与饮食的关系。
5、对腹泻者,应观察与记录排便次数与量、粪便性质、颜色、气味、有无里急后重的表现等。
必要时留取标本送检。
6、加强对营养状况的评估,包括体重及皮肤弹性等。
加强饮食管理,指导病人注意饮食卫生,进食应定时、定量、少食或忌食生冷、刺激性、油煎或油炸的食物。
7、嘱病人戒除饮酒、饮浓茶及吸烟嗜好。
危重疾病护理常规1、危重患者入院后,护士立即将病人安置在抢救室,并将病人平移至床上,给予舒适、适合的卧位。
2、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药,严格掌握输液速度、浓度、持续时间及配伍禁忌。
用药及时准确、安排合理(时间、顺序、方法)。
3、给予心电监护严密的观察,心率、心律、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等情况的变化。
4、给氧根据病情调节氧流量。
5、备齐各种抢救物品及药品,随时准备抢救。
6、保持各类管道通畅应注意妥善固定,安全放置,防止扭曲、受压、堵塞、脱落,保持通畅,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7、确保病人安全对烦躁和意识障碍的病人,要注意安全,合理使用保护具,防止意外发生。
8、保持床单位整洁,病人皮肤清洁,患者卧位舒适,无护理并发症。
9、饮食指导根据不同病种给予相应指导.10、认真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准确处理医嘱,并做好护理记录。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床头交接班。
11、做好心理护理消除不必要的精神负担,保证充足的休息,限制探视人员,防止过累及精神刺激。
急性胃炎护理【概念】急性胃炎是指胃粘膜的急性炎症,主要病理改变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和出血。
【评估要点】1、病情评估:(1)生命体征(2)上腹不适与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
胃镜检查护理常规【检查前护理】1.向病人讲解检查目的和过程及注意事项,如解开衣领放松腰带,取出活动的假牙,不咬内镜等。
2.告诉病人检查时应放松,不必精神紧张,在检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恶心腹胀等反应,一般均能坚持。
3.说明检查是配合的意义和目的,并指导病人在插镜时配合做吞咽动作。
4.检查前禁食禁饮12小时,有幽门梗阻者在检查前2日次流质,检查前一日晚上应洗胃,曾作x线钡餐造影者,3日内不宜做胃镜检查。
5.检查前麻醉咽喉部,麻醉前问清楚患者是否有该类药物的过敏史,我科一般使用利多卡因胶浆或达克罗宁胶浆等药物。
【检查中护理】1.解除病人恐惧心理,解开衣领放放松腰带,取出活动的假牙。
2.教病人咬好口圈,操作中观察口圈有无脱落,避免咬坏镜子,同时观察病人一般情况,及时向检查者汇报。
【检查后护理】1.检查后两小时方能进水、进食,若行内镜下治疗者应于术后4小时后,当日饮食以温凉流质或半流质为宜。
2.向患者解释可能出现短暂的咽后壁异物感,患者多有咳痰反射,告诉病人不要反复用力咳嗽,以免损伤咽喉部粘膜。
肠镜检查护理常规【检查前护理】1、说明检查时配合的意义和目的,向病人讲解检查目的和过程以及注意事项。
2、检查前1天吃无渣软食(稀饭、面条、面包、蛋糕、牛奶等)禁食大鱼大肉、蔬菜、水果。
3、上午检查患者:当天上午禁食,前一天下午5点左右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每1盒药兑2斤水,半小时左右喝完后再兑下一盒,3盒共兑6斤水,2小时内服完(喝水时尽量不要坐着喝,可以多走动),解尽大便,直到大便成清水样。
4、下午检查患者:当天早上、中午禁食,6点左右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用法同前,直到大便成清水样。
5、60岁以上、病情特殊及无痛肠镜检查患者必须有家属陪同,带好相关资料前来检查。
【检查中护理】1.协助患者摆好体位,一般取左侧屈膝卧位。
2.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腹胀情况。
3.协助医生压腹或调整体位。
【检查后护理】1、一般患者如做诊断性检查,术后如无不适(肠内气体不多),不需留观;如感腹胀痛者,要做好解释,鼓励患者多做蹲厕动作,必要时做腹部热敷。
肠镜检查后的护理及观察要点
肠镜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内窥镜检查手段,用于检查消化道的病变。
进行肠镜检查后,需要进行一些护理和观察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恢复。
1. 观察清醒状态:检查结束后,观察患者的清醒状态,确保患者能够正常进食和行走。
如有意识不清、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
2. 监测生命体征:持续监测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
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 观察肠道排气和排便情况:肠镜检查后,患者可能会有肠道气体积聚和肠动力减弱,观察患者排气和排便情况。
如果患者超过24小时未排气或排便,应及时报告医生。
4. 提供舒适的环境:肠镜检查后,患者可能会感到胃部不适、肛门疼痛等,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可以帮助患者放松恢复。
5. 保持饮食和活动指导:饮食方面,根据医嘱指导患者饮食,一般在检查当天可以忌口或者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
活动方面,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避免重物提拉。
6. 监测并报告并发症:肠镜检查过程中可能会引发一些并发症如出血、穿孔等,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相关症状,如腹部剧痛、呕血、黑便等,及时报告医生。
7. 给予常规护理:给予患者常规的护理,包括床位转换、体位翻身、口腔卫生、皮肤护理等。
8. 进行复诊:根据医嘱安排患者进行复诊,以确保病情得到及时监测和处理。
以上是肠镜检查后的护理及观察要点。
具体护理和观察内容应根据医生的指示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及注意事项在消化内科护理工作中,正确的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对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消化内科护理的常规流程和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以帮助护士们提高专业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一、术前准备在患者接受胃镜、结肠镜等手术前,需进行细致的术前准备工作。
首先,要与患者进行详细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手术目的,并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接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评估,包括体温、脉搏、呼吸等指标,并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此外,还要了解患者的饮食禁忌和药物过敏情况,避免手术中的并发症发生。
二、术后护理1. 观察病情变化在手术后,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包括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血压、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
2. 疼痛管理手术后,患者常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
护士要及时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疼痛缓解。
可以使用药物镇痛、物理疗法等方法进行处理。
3. 功能恢复消化内科患者手术后,功能恢复是关键。
护士要教育患者早期活动,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同时,要注意患者的饮食和排便情况,保证营养摄入和排出通畅。
4. 预防并发症护士在术后护理中,要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并发症。
如胃肠道出血、吻合口瘘等。
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些并发症,避免给患者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三、常见护理问题及处理1. 术后出血术后出血是消化内科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血红蛋白等指标,并注意患者是否有呕血、黑便等症状。
一旦发现出血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 感染防控消化内科手术后,感染是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护士要加强手卫生和环境清洁工作,控制消化道感染的传播。
同时,要科学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导致耐药菌的产生。
3. 营养支持消化内科患者手术后常伴随着饮食不适应等问题,护士要关注患者的营养状况,并采取相应的营养支持措施,如使用营养支持剂、胃管喂食等。
肠道镜手术护理常规引言肠道镜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内窥镜技术,用于诊断和治疗肠道疾病。
其中包括大肠镜和小肠镜手术。
为了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护士在肠道镜手术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档将介绍肠道镜手术护理的常规措施。
1. 术前准备在肠道镜手术之前,护士需要进行准确的术前准备工作。
- 与患者进行详细沟通,解释肠道镜手术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
- 安排患者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
- 确保患者在手术前遵循禁食和清洁肠道的要求。
- 检查患者是否对镇静药物过敏,并将过敏信息添加到病历中。
2. 手术室准备在肠道镜手术的手术室中,护士需要进行细致的准备工作。
- 确保手术室环境干净整洁,并准备好所需要的器械和设备。
- 根据医生的要求,准备好所需要的镇静药物和麻醉药物。
- 建立并检查监护设备,包括心电图监测、血压监测等。
- 进行必要的消毒和无菌操作,确保手术室符合无菌要求。
3. 手术过程中的护理在肠道镜手术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状态,提供及时的护理服务。
- 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和氧气饱和度等生命体征。
- 为患者提供镇静和麻醉药物,维持其舒适和安全。
- 协助医生进行肠道镜操作,并确保操作的顺利进行。
- 及时记录肠道镜手术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如病变、活检等。
- 根据需要,协助医生进行相关的治疗操作,如止血、取石等。
4. 术后护理肠道镜手术结束后,护士需要提供适当的术后护理,以确保患者的康复和安全。
- 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和呼吸情况,确保患者的恢复正常。
- 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和体温等生命体征。
- 提供必要的药物和液体支持,帮助患者恢复。
- 向患者和家属解释术后护理事项,如饮食、排便和注意事项等。
结论肠道镜手术护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手术室准备和护理措施,护士可以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为患者的康复做出贡献。
> 注意:本文档仅供参考,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肠镜检查的宣教
1、肠镜预约诊疗
科室开展首迎负责制,预约分诊护士详细询问患者既往史及现病史,对患者进行初次评估,为其选择合适的肠道清洁准备工作。
2、心理护理
给予患者心理疏导,消除紧张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做好肠道清洁意义、清肠剂的正确使用及安全性讲解,做好医患之间有效沟通,取得患者配合与信任。
3、饮食护理
①肠镜检查前两天,尽量避免进食粗纤维蔬菜及食物(如芹菜、韭菜等)。
切忌进食带籽水果(西瓜、火龙果等),因为这种粒状物不易排泄,藏在肠道内扰乱视野,影响观察。
②检查前一天,进食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如烂面条、稀饭、汤类等)。
检查前一晚,流质无渣饮食,可进食清汤、蜂蜜水等,禁止乳制品(牛奶、豆浆等)。
③特殊人群的饮食:高血压患者检查前常规服用降压药,注意避免过多饮水。
糖尿病患者检查前由于需禁食4-6小时,应遵医嘱停用降糖药及胰岛素泵入,避免发生低血糖。
便秘患者检查前三天进食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遵医嘱酌情给予缓泻剂治疗。
4、肠道清洁护理
①适当增加运动:肠镜检查患者,服用泻剂后,适当增加运动能够促进肠蠕动,增加大肠推进性节奏性收缩,减少肠道对水分的重吸收,使粪便易排出。
②腹部按摩法:以肚脐为中心双手按顺时针方向转圈,力度适中,每次不少于30
圈,以增强胃肠蠕动能力。
③临床实践证明:嚼服口香糖,可以增加肠道蠕动,促进快速排便,还可减轻因服用清肠剂引起的腹胀、恶心等症状。
结肠镜检查前后护理常规【概念】结肠镜检查是利用一条长约140cm可弯曲的,末端装有一个光源带微型电子摄影机的电子内镜,由肛门依次进入直肠、结肠,最后到达盲肠,可观察到大肠粘膜的微小变化,如有需要,可行病变部位的活检病理学检查,内镜下微创治疗。
【护理评估】1、肛管直肠部位有无狭窄,结肠镜能否插入;肛管直肠急性期感染有疼痛性病灶,如肛裂、肛周脓肿等;患者有无肠瘘或广泛腹腔粘连者;患者有无腹膜刺激症状,如怀疑肠穿孔、腹膜炎等。
2、妇女月经期不宜检查,妊娠期应慎做。
3、年老体衰、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
4、患者有无精神病及不能配合检查的因素。
【护理诊断】1潜在并发症:肠穿孔2体液不足:与术前清肠后大量失液有关。
3知识缺乏:缺乏本病知识有关。
4活动无耐力:与术前肠道准备清肠有管。
【护理措施】1、肠镜检查须提前预约,肠镜检查前须有心电图报告和乙肝表面抗原结果。
测血压。
2、肠道准备:(1)检查前一日晚餐进半流质少渣饮食(如稀饭,软面条),不吃粗纤维食物、带籽瓜果等。
检查当天早餐禁食。
中午可进食面包片、馒头,(备巧克力)以防虚脱。
(2)清洁肠道方法:①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1袋(137、15克)服用方法:准备2000ML温水、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需用2000ML温水在大容器内一次溶开)第一次:500ml间隔15分钟;第二次:300ml间隔15分钟;第三次:300ml间隔15分钟;第四次:300ml间隔15分钟;第五次:300ml间隔15分钟;第六次:300ml间隔15分钟;②清洁灌肠,见清水样便后,生理盐水500ml灌肠。
3、检查前肌肉注射654-2或丁溴东莨菪碱。
在接受肠镜检查时,要注意放松,避免情绪紧张。
4、体位:患者左侧卧位,双膝屈曲,检查过程中可以通过缓慢的深呼吸来让自己的腹部处于放松状态。
5、肛门处涂抹局部麻醉及润滑剂后先进行肛门指检,以了解肛门及直肠末段情况,然后才将电子肠镜从肛门插入。
肠镜护理常规
检查前准备
1 检查前日晚8点口服3#酚酞片,次日晨7点起开始口服离子泻药化4000ml水、舒
泰清18套(AB两剂为一套化水125ml,一盒6套)共2250ml水或合爽2包化2000ml 水(每包化1000ml水)在2~3小时内服完,嘱患者服用期间适量运动,促进排便。
2 检查当日早中餐禁食。
3 电切息肉者应于术前查凝血时间,禁用甘露醇导泻。
检查后护理
1 卧床休息,观察生命体征、腹部体征、药物反应和神志。
2 肠镜中无异常处理一般饮食照旧,息肉摘除患者需常规禁食24小时。
3 并发症的观察:出血、穿孔、肠系膜或浆膜撕裂、结肠粘膜下气肿或腹膜后气肿等。
4 活检或息肉摘除者,嘱3天内勿剧烈活动,避免钡剂灌肠,进流质或半流质1~2天。
关注肠镜报告单,通知医生及时查看患者,关注病理报告。
多元化优质护理措施对消化内科结肠镜检查及治疗患者肠道清洁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患者在结肠镜检查期间接受多元化优质护理措施对其肠道清洁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选取 2022年02 -05月98例射阳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均实施结肠镜检查、治疗。
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多元化优质护理措施,简单概括如下8条:①帮助患者在检查前明确科学饮食对检查效果、效率的影响,以低渣、低纤维为检查前饮食原则。
对于长期便秘患者适当提高进水量。
②完善教育和健康指导。
③科学用药。
④评价患者情绪、心理问题,建立有效沟通加以引导。
针对患者存在的疑问进行疏导,配合家属给予鼓励。
⑤完善肠道准备和生命体征监测。
⑥ 进行运动干预,指导病人每次每服用 600 ml洗肠液后步行1次,15 min/次,每服用 3 L 洗肠液共步行5次,每次持续步行10 min,速度达到50 步/min 及以上,并用计步器记录步数,提高清肠效果。
指导患者掌握腹部按摩手法,便秘者配合手法按摩直至,清水排出。
⑦制作肠道准备提示图并张贴在病房、卫生间内,明确肠道准备合格度。
⑧特色中医护理技术。
比较2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结果观察组肠道清洁度SPSS分析可见优势,其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合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护理满意率SPSS分析可见优势,护理质量评分更优,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多元化优质护理是一种可行的护理方案,结肠镜检查、治疗患者通过该模式保证肠道清洁度,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医生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和护理质量。
关键词:结肠镜检查及治疗;多元化优质护理措施;消化内科;肠道清洁度;不良反应结肠镜是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的纤维内窥镜,多数消化内科疾病需要通过该方式明确诊断,且随着应用广泛,在疾病治疗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肠镜检查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检查前,询问患者肠道是否按要求进行准备,临检前是否禁食。
钡餐或钡灌肠检査后3天內不宜行肠镜检査。
2.评估患者对肠镜检查的了解程度,有无恐惧、害怕等心理。
3.检查仪器功能是否良好。
【护理配合措施】
1.检查前,向患者简要说明检查目的,过程及注意事项,以便取得患者配合。
2.安抚患者,消除患者紧张和恐惧情绪。
3.协助患者躺于诊查床,取左侧卧位,放松裤带,暴露臀部。
4.协助检査医师插镜,指导患者放松腹部,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5.配合医师完成活检、息肉摘除,止血等。
6.检査后询问患者是否有腹胀、腹痛及排便异常情况。
【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进食。
一般患者检查后即可进食,行内镜下治疗者,以无渣食物为宜。
2.告知患者检査后,注意大便颜色,若岀现腹痛、发热等不适,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