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时域反射仪OTDR测量复杂鬼影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77.50 KB
- 文档页数:3
光时域反射仪(OTDR)测量(1)-如何获得更大的动态范围作者:万里鹏通测科技光通信测试产品部-产品经理我们在使用光时域反射仪(OTDR)时,常常由于测试链路较长不能看到所有的链路情况。
那么在什么情况是动态范围不足的表现哪?1、轨迹被淹没在噪声中,有时候会测到的轨迹波动很大,但却保持着轨迹应有的发展趋势。
2、当分析轨迹时,出现《扫描结束》的标识。
所谓扫描结束实际是说从该点以后的测试结果只作为参考。
扫描结束的出现实际上是因为轨迹的清晰度变差,噪声水平较高,轨迹波动性较大。
3、已知测试链路的长度较长,应该考虑通过设置增大动态范围。
增大动态范围有两种最为常用的方法,一是增加激光注入能量,另一是提高信噪比(S/N)。
两种方法均可以通过仪表设置达到。
下面是对几种方法的简单概述。
1、选择更大的脉冲宽度。
实际上这种方法是最为常用的方法,它的本质是增加激光的注入能量。
由于激光器的性能限制,不可能直接调整激光器以求更大的发射能量。
我们知道,OTDR测量必须采用脉冲方式,加大脉冲宽度实际上是使激光器发射的持续时间增加,以达到增大注入能量的目的。
因此,这种方法可以获得更大的动态范围。
然而,更大的脉宽意味着会有更大的盲区,这种方法是有一定代价的。
2、选择《取平均时间》测量模式,并选择更长的取平均时间。
这种方法被我们实际测量中大量采用,实际上是增大信噪比的一种数字信号处理的算法。
主要采用将多次测量的结果相加取平均值的方式提高信噪比。
它利用了信号及噪声的不同特性达到提高信噪比的目的。
信号是有规律性的,而噪声是随机的。
在相加过程中,信号被一次次放大,而噪声相加总的趋势是趋近于“0”。
取平均的过程,是将信号还原到原有的强度。
整个处理过程实际上是降低噪声的过程,以获得更大的信噪比。
平均时间越长,噪声水平也就越低,所以时间长会获得更大的动态范围。
一般建议最小30秒,最大3分钟。
3、选择《动态》测量模式。
这种测量方式在《最优化模式》选项中,其中另两个选项分别是《分辨率》和《标准》,默认选项为《标准》。
OTDR测试仪器简介和常规曲线分析一、OTDR英文: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nten中文:1、光时域反射测试仪 (照英文译)2、背向散射测试仪(按其原理命名)二、全球主要厂家美国PK(PhotonKinetics)、日本安立(ANRITSU)、美国激光精密(GN Nettest)、爱立信(Ericsson)、EXFO等三、衡量OTDR的性能指标a、衡量OTDR的性能指标--动态范围b、动态范围:在满足给定误码的条件下,光端机输入连接器,能接收最大的光功率与最小光功率电平值(接收灵敏度)之差。
c、动态范围越大,所能测试距离越长四、OTDR的功能a、测试光纤的长度;b、测试光纤的衰减系数(波长850nm、1310nm、1550nm、1625nm);c、测试光纤的接头损耗;d、测试光纤的衰减均匀性;e、测试光纤可能有的异常情况(如有台阶,曲线异常等);f、测试光纤的回波损耗(ORL);g、测试光纤的背向散射(BKSCTR COEFF);五、OTDR的基本原理-瑞利散射、菲涅尔反射a、瑞利散射:光波在光纤中传输,沿途受到直径比光波长还小的散射粒子的散射;瑞利散射具有与短波长的1/λ4成反比的性质,即:a r=A/λ4,式中比例系数A与玻璃结构、玻璃组成有关b、菲涅尔反射:光波在两种折射率不同的煤质界面会形成反射,其反射能量约占总能量4%;六、基本原理图注:LD-半导体激光器,LED-面发光二极管七、 典型的后向散射信号曲线a 、 输入端的Fresnel 反射区(即盲区)b 、 恒定斜率区、c 、 由局部缺陷、接续或耦合引起的不连续性、d 、 光纤缺陷、二次反射余波等引起的反射、e 、 输出端的Fresnel 反射、八、 曲线说明:1、 盲区:决定OTDR 所能测到最短距离和最接近距离,是由于活接头的反射引起OTDR 接收机饱和所至,盲区通常发生在OTDR 面板前的活接头反射,但也可以在光纤的其它地方发生;一般OTDR 盲区为100m 。
实验24 光时域反射仪(OTDR)光信02班 C2组 2013-03-06&2013-03-13一、实验目的和内容:1、学习光时域反射仪的原理和使用操作2、学习光纤传输质量的检测3、了解光纤断点的检测二、实验基本原理: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随之而来的是光纤测量仪器的迅速发展。
其中,光时域反射仪OTDR(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r)是最有价值的一种光纤测量仪器。
OTDR的基本原理由Barnoski博士于1977首先提出。
当激光被注入光纤时,光纤本身会不断对激光产生后向瑞利散射。
通过测量分析这些后向散射光的功率,可以得到沿光纤长度分布的衰减曲线。
以下是OTDR的工作原理图:图24.1 OTDR的工作原理图由激光器发出的光脉冲注入到光纤后,在开始端接收到的光能量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光纤断面和连接面的菲涅耳反射光;另一种是瑞利散射光。
通过分析曲线,可以知道光纤对光信号的衰减程度,光纤中的连接点、耦合点和断点的位置,以及光纤弯曲和受压过大的情况。
三、实验用具与装置图:CMA4000i型OTDR、光纤跳线,适配器、光纤/光缆。
CMA4000i型OTDR简介CMA4000i型OTDR是美国NETTEST公司的产品,可以满足光纤系统的建设、验收、维护和修复等测试需求,可以在野外环境使用。
下面是其外观图:图24.2 CMA4000i型OTDR外观⑴VFL端口⑵直流电源插口⑶OTDR/光源接口⑷功率计接口⑸电源开关⑹测试开始/停止与实时测试键⑺可变功能键⑻显示参考位置选择键⑼游标控制旋钮⑽A/B游标切换与选择确认键⑾曲线坐标范围调节键⑿OTDR设置菜单激活键⒀存储键⒁内置键盘软盘存储指示灯硬盘存储指示灯节能待机状态指示灯电池状态指示灯(橙:正在充电;绿:充电完成)外接电源指示灯光源工作状态指示灯图24.3 CMA4000i型OTDR状态指示灯四、实验操作步骤:1.基本操作待测光纤预先融接光纤条线(FC/PC),用干净镜头纸擦净连接器端面,小心插入OTDR/光源借口,对准卡位。
OTDR测试中鬼影的干扰及消除方法引言近日,汕尾分公司在对广东移动粤东环光缆汕尾吉水门-惠东东平段进行季度光缆备用纤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发现OTDR背向散射曲线上存在多处反射峰,经过分析,其中有一部分反射峰并非是光纤的跳接点、成端,也不是因纤芯质量问题引起的反射,而是光纤测试中出现的“鬼影”现象,通常也称“幻峰”现象(见图1红色圆圈处)。
图1:广东移动粤东环光缆汕尾吉水门-惠东东平第4芯测试曲线(仪表参数设置:测试范围0-120km;脉冲宽度:10μs)鬼影现象时常带有迷惑性,往往会被不假思索地看作该处存在菲涅尔反射,并进一步误判光纤在该处成端、有气泡或裂痕等局部缺陷,因此,对鬼影现象加以考察和讨论是非常必要的。
一、鬼影的形成鬼影是由光纤线路中某点的大菲涅尔反射引起的二次及二次以上反射,鬼影形成的主要原因有:1.菲涅尔反射功率远大于后向瑞利散射光功率。
2.被测光纤长度大于仪表测试距离范围。
当光缆线路较长时,OTDR发射光脉冲频率较高,反射回始端的光脉冲还没达到始端,第二个光脉冲又发射出去,于是他们就在线路的某一点相遇而形成鬼影。
3.仪表与光纤、光纤与光纤接口损耗大。
当脉冲遇到大的反射接头时,一部分脉冲就会重新再返回远端,然后与其他光脉冲相叠加而形成鬼影。
如图 2所示。
入射光脉冲在两个连接器 1,2之间来回反射,使得在OTDR曲线的G1处产生一个尖峰(鬼影),图2中终结强反射还可以引起鬼影G2。
图2:鬼影的形成二、鬼影的识别和消除有两个特征可用于识别鬼影:曲线上鬼影处未引起明显损耗;沿曲线鬼影与始端的距离是强反射事件与始端距离的倍数。
例如,本次对深惠光缆优化路由深圳车工庙-深圳新港鸿段测试时,第二芯也出现鬼影现象,如图3所示,A为汕尾吉水门机房(测试端),B为惠东中心机房(中间跳接点),C为惠东东平机房(终端),而D是由强反射点C在BC之间来回反射形成的鬼影,E是由强反射点B在AB 之间来回反射形成的鬼影。
光时域反射仪(OTDR)测试光缆线路曲线故障总结报告一、光缆传输网络概述光缆传输网是我国公用通信网和国民经济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公用电话网、数字传输网和增殖网等各种网络的基础网。
二、otdr的测量原理otdr的测量原理:光脉冲发生器产生的脉冲驱动半导体激光器而发出的测试光脉冲进入光纤沿途返回到入射端的光。
就其物理原因包括两种:一种是由于光纤折射率的不匹配或不连续性而产生的菲涅尔反射;另一种是由于光纤芯折射率,微观的不均匀而引起的瑞利散射。
瑞利散射光的强弱与通过该处的光功率成正比。
而菲涅尔反射又与光纤的衰耗有直接关系,因此,其强弱也就反映了光纤各点的衰耗大小。
由于散射是向四面八方的,因此这些反射光总有一部分传输到输入端。
同时,如果传输通道完全中断,从此点以后的后向散射光功率也降到零,因此,根据反射传输回来的散射光的情况又可以判断光纤断点的位置和光纤的长度。
otdr就是通过测量被测光纤所产生的后向散射光,以及菲涅尔反射光来测量光纤的衰减特性,故障点、光纤长度、接头损耗等光特性,并能以轨迹的形式显示到显示器。
三、曲线故障测试实例分析1、故障判断及类型。
主要有两类:全程损耗增大和完全中断。
光缆线路损耗增大和中断的原因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a、有弯曲和微弯曲。
这里指的是外因造成的光缆变形和弯曲。
b、因光缆本身质量引起的损耗增大。
例如光缆温度特性不好,当温度变化时,损耗增大。
或者制造光缆的材料因气温变化引起热胀冷缩不均匀而造成光缆或光纤的微弯曲。
c、光纤接头故障。
光纤固定接头有粘接法、熔接法、精密套管和三棒法。
目前国内基本上都采用熔接法。
不管采用哪种方法,由于在接头部位光纤的原涂覆层已经去掉,连接后虽经保护但该部位纤维自身的强度、可挠性都比原纤维差,同时,该部位的可靠性要受到保护工艺和方法、保护材料、操作技巧以及当时的环境污染、气候等诸因素的影响。
架空光缆还要受到日晒雨淋和风吹摆动、车辆震动等影响,这些都有可能使接头部位发生故障。
“鬼影”是使用光时域反射仪(OTDR)测量时经常会出现的现象,是一种与事实不相符合的影像。
常常在测量较短光纤链路中出现。
我们知道,OTDR测量是通过发出探测光脉冲对光纤进行探测,在遇到有介质不同(折射率不同)的位置,如机械式连接器、冷接端子等就会发生反射,OTDR会检测到这些反射光,在曲线上反应出来的就是反射事件。
“鬼影”产生的原因一般是由于反射光遇到连接器发生了第二次反射,有时由于反射光能量较强,链路又较短会发生多次反射,对光纤链路进行了多次的探测,形成多个“鬼影”。
如下图:由以上原因,我们可以了解到由于再次探测光纤在曲线上又会反应出另一个反射事件,因此“鬼影”的位置信息一定是实际反射位置信息的整倍数关系。
如上图,a=b。
那么判断“鬼影”主要利用这种位置信息的关系来判断。
下面给大家分析一些实例,这些实例远比上图复杂的多。
1、鬼影实例一这条测试曲线看起来反射事件非常多,复杂得令人眩目。
但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大多数反射事件均是鬼影,只有峰1和峰2才是真正得反射事件。
应用鬼影发生得原因可以分析出那些是鬼影。
这些鬼影对实际测试影响很大,如果不仔细进行分析很难分辨。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复杂的测试曲线呢?究其原因是几个原因造成。
1、链路短。
因此反射光能量很强,造成多次反射,形成多个鬼影。
2、链路中存在多个机械连接器,且距离较近。
峰2的反射到峰1就发生再次反射,重新探测以峰1作为开始点的光纤链路,由于峰1与峰2距离很近,这股连续反射光始终保持了相当的强度。
因此后边连续出现了多个峰2的鬼影。
2、鬼影实例二上图中,真正的反射事件只有1、2、3、5几个,其他均是鬼影,结束点应该是峰5。
其形成原因与分析方法与实例一是一样的,只是该曲线更具有隐蔽性,需要仔细研究光路才能作出正确分析。
3、鬼影分析基本原则∙充分理解“鬼影”形成的原因。
∙更重要的是要了解你的待测链路的基本信息。
鬼影判断会更为容易和快速。
∙模拟反射过程与分析光路。
实验17 光时域反射仪(OTDR )中山大学 光信【实验内容简述及数据分析】一、准备实验:认真阅读仪器使用说明书。
二:测量光纤的长度连接光纤与OTDR:待测光纤预先融接光纤连接器(FC/PC ),用干净镜头纸擦净良接器端面,小心插入OTDR/光纤接口(FC/PC 适配器),对准卡位。
严禁随便拧动光纤接头。
开机:按下顶部红色开关接通电源,OTDR 会进行自检。
自检后显示出操作模式选择页面。
设定参数:仪器默认的测量范围是16km ,默认的测量脉宽为100ns,为充分仪器的测量精度,设置测量范围为:8km/0.5m 。
注意纤芯的折射率为n =1.4682不能改动。
测量光纤长度:通过记录发出脉冲和接收到的反射光的时间差,根据可算出光纤的长度。
分别用脉宽为10ns 、100ns 和250ns 的激光测量光纤的长度。
测量时所获得的图像和相应的像素点都是取30秒钟的平均值。
注意在测量时尽量避免触碰光纤,以免由于外压力造成菲涅尔反射,影响测量。
可选取菲涅耳反射的起始点作为测距起点。
用NETWORKS 软件测量从A 点到C 点的距离,用10ns 和250ns 脉宽进行了多次实验,现选取各组五组长度测量数据作为求平均值的参考:表1 光纤长度测量值(n = 1.4682,λ= 1550 nm )平均值为:5.0097km31==∑=i i L L 标准误差为`()km km L L i il 0001.0108.944271315-312≈⨯=--=∑=σ 光纤的总长度为`0.0001km 5.0097±=L分析:实验中分布用脉宽为10ns 、100ns 和250ns 的激光测量光纤的长度,由表1看出随着脉宽增大,光纤长度有微弱的减小。
这跟两点因素有关。
首先,长度的选取是从A 峰的前脚到B 峰的前脚;第二,由1中分析可知,脉冲宽度的增大会使反射峰的分辨率减小,导致菲涅尔反射峰的展宽。
由图2知10ns 和250ns 的A 峰前脚重合,但图3中250ns 的B 峰前脚比10ns 的靠前,因此测量得到的长度相对较小。
光时域反射计(OTDR)的损耗校准和性能验证方法分析湖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湖北武汉430223)摘要:光时域反射计被经常用于检测光纤线路故障或过大的光纤损耗。
当OTDR的测量及其测试精度非常重要时,一台完整地被校准的OTDR是必须的。
为了保证OTDR的使用随时间依然保持测试精度,进行独立的性能验证和校准仍是必要的。
本文全面讨论OTDR的损耗校准和性能验证方法。
当OTDR仅用于某一特定目的时.并非所有项目全部都是必须的。
关键词:光时域反射;损耗;盲区:动态范围TN951:A:1673-1131(2010)06-027-02引言光时域反射计(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发出光脉冲单端注入被测光纤,通过接收光纤的瑞利背向散射光和菲涅尔反射光,以得到光纤的损耗和长度信息。
光时域反射计是用于测量单模或多模光纤的损耗、损耗分布情况及光纤长度和故障点位置的测量仪器(以下简称OTDR)。
OTDR的测量结果是二维的:纵轴代表损耗,横轴代表距离。
下面我们讨论与纵轴对应的损耗校准和性能验证方法。
校准的过程符合IEC校准建议。
本文给出了OTDR损耗校准的通用方法,不对某一具体型号的OTDR的误差修正进行描述。
一、损耗的校准 1.1损耗的误差OTDR显示的纵轴可以认为是损耗轴,因为它可以用来测量光纤上任意两点间的损耗。
损耗误差的定义:显示的损耗误差除以真实的损耗,如ldB.单位是dB/dB。
对于OTDR损耗的校准,这里有几种方法。
所有的方法都是基于相同的概念:即连接一个已知的参考损耗A ref(通常仅ldB)至被测OTDR,然后使用OTDR对其进行测试。
图1给出了损耗校准的典型测试连接。
所需设备和仪表:(1)被测OTDR(2) 一段短的光跳线(2m)(3) 一个高精度光衰减器(4)一段长距离的单模光纤(50km左右)(5) 一个高精度的光功率计测试方法:在本测试过程中,我们使用一根长光纤来得到一个平滑的OTDR背向散射曲线。
测试仪器OTDR简介和常规曲线分析一、OTDR英文: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nten中文:1、光时域反射测试仪 (照英文译)2、背向散射测试仪(按其原理命名)二、全球主要厂家美国PK(PhotonKinetics)、日本安立(ANRITSU)、美国激光精密(GN Nettest)、爱立信(Ericsson)、EXFO等三、衡量OTDR的性能指标a、衡量OTDR的性能指标--动态范围b、动态范围:在满足给定误码的条件下,光端机输入连接器,能接收最大的光功率与最小光功率电平值(接收灵敏度)之差。
c、动态范围越大,所能测试距离越长四、OTDR的功能a、测试光纤的长度;b、测试光纤的衰减系数(波长850nm、1310nm、1550nm、1625nm);c、测试光纤的接头损耗;d、测试光纤的衰减均匀性;e、测试光纤可能有的异常情况(如有台阶,曲线异常等);f、测试光纤的回波损耗(ORL);g、测试光纤的背向散射(BKSCTR COEFF);五、OTDR 的基本原理-瑞利散射、菲涅尔反射a 、瑞利散射:光波在光纤中传输,沿途受到直径比光波长还小的散射粒子的散射;瑞利散射具有与短波长的1/λ4成反比的性质,即:a r =A/λ4,式中比例系数A 与玻璃结构、玻璃组成有关b 、菲涅尔反射:光波在两种折射率不同的介质界面会形成反射,其反射能量约占总能量4%;六、基本原理图注:LD-半导体激光器,LED-面发光二极管七、 典型的后向散射信号曲线a 、 输入端的Fresnel 反射区(即盲区)b 、 恒定斜率区、c 、 由局部缺陷、接续或耦合引起的不连续性、d 、 光纤缺陷、二次反射余波等引起的反射、DB/DIVM/DIVe 、 输出端的Fresnel 反射、八、 曲线说明:1、盲区:决定OTDR 所能测到最短距离和最接近距离,是由于活接头的反射引起OTDR 接收机饱和所至,盲区通常发生在OTDR 面板前的活接头反射,但也可以在光纤的其它地方发生;一般OTDR 盲区为100m 。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光时域反射仪(OTDR)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掌握使用OTDR测量光纤长度和损耗系数的方法。
3. 学会利用OTDR进行光纤故障点的监测和定位。
二、实验原理光时域反射仪(OTDR)是一种利用光脉冲在光纤中传输时的背向散射原理来测量光纤长度、损耗、故障点位置等参数的仪器。
当光脉冲在光纤中传输时,由于光纤本身的性质、连接器、接合点、弯曲或其他事件,会产生散射和反射。
其中一部分散射和反射的光会返回到发射端,OTDR通过测量这些返回光信号的强度和时间,计算出光纤的长度、损耗和故障点位置。
三、实验器材1. 光时域反射仪(OTDR)2. 光纤3. 光纤连接器4. 光纤测试台5. 光纤衰减器6. 计时器四、实验步骤1. 连接光纤将光纤连接到OTDR的输入端,确保连接牢固。
2. 设置OTDR参数根据实验要求设置OTDR的参数,如起始长度、终止长度、脉冲宽度、动态范围等。
3. 进行测量开启OTDR,开始测量。
OTDR会自动发射光脉冲,并记录返回信号的强度和时间。
4. 分析测量结果根据OTDR的测量结果,分析光纤的长度、损耗和故障点位置。
5. 故障点定位通过比较测量结果与标准值,确定故障点位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光纤长度测量根据OTDR的测量结果,光纤长度为1000米,与实际长度基本一致。
2. 光纤损耗系数测量根据OTDR的测量结果,光纤损耗系数为0.2dB/km,与理论值相符。
3. 光纤故障点监测通过比较测量结果与标准值,发现光纤在500米处存在故障点。
六、实验总结1. 光时域反射仪(OTDR)是一种有效的光纤测试仪器,可以测量光纤长度、损耗、故障点位置等参数。
2. 在进行光纤测试时,需要根据实验要求设置OTDR的参数,并确保连接牢固。
3. 通过分析OTDR的测量结果,可以了解光纤的性能和故障情况。
七、实验展望1. 研究OTDR在不同类型光纤测试中的应用。
2. 探索OTDR与其他光纤测试技术的结合,提高测试精度和效率。
实验24 光时域反射仪(OTDR)A13组陆林轩033012017[实验目的]1、光时域反射仪的原理和使用操作。
2、光纤传输长度和光纤损耗系数的测量。
3、光纤故障点的监测方法。
[实验原理]光时域反射仪OTDR工作原理图如图1。
由激光器发出的光脉冲注入到光纤后,在开始端接收到的光能量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光纤断面或者连接界面的菲涅尔反射光;另一种是瑞利散射光。
通过测量分析这些后向散射光的功率,可以得到沿光纤长度分布的衰减曲线。
通过分析衰减曲线,可以知道光纤对光信号的衰减程度,光纤中的联结点、耦合点和断点的位置,以及光纤弯曲和受压过大的情况也可以容易测到(如图2所示)。
图1 OTDR工作原理图图2 OTDR测量图像对于菲涅耳反射光,设入射光功率为fin P ,反射光功率为fre P ,则由菲涅耳公式可得:222112211fin frecos n cos n cos n cos n P P ⎪⎪⎭⎫⎝⎛+-=θθθθ (24.1) 上式中21θθ、分别为入射角和折射角,其反射率(用dB 表示)为:⎥⎥⎦⎤⎢⎢⎣⎡⎪⎪⎭⎫⎝⎛+-⋅==222112211finfref f cos n cos n cos n cos n P P 10lg R 10lg dB R θθθθ)()( (24.2) 至于瑞利散射,它是由介质材料的随机分子结构相联系的本征介质常数分布的微观不均匀性所引起的电磁波的散射损耗。
在微观分子尺度上来看,当电磁波沿介质传播时,可以从单个分子产生散射,这种散射使波的传播受到阻碍,从而使速度减慢,产生相位滞后。
偏离出原来波的传播方向的散射光有随机的相位,这些随机相位的散射子波大部分能相互抵消,而沿传播方向的散射光则相干叠加继续向前传播,其速度为c c/n 。
与此同时,尚有少量由分子散射的不相干光没有完全抵消,这些子波逸出传输光束从而形成瑞利散射损耗,其中部分散射功率朝反向传播,此后向散射光功率即为OTDR 的物理基础。
光信息专业实验报告:实验24 光时域反射仪(OTDR)【实验分析与数据处理】一、实验开始,查阅实验桌上的使用手册,了解仪器的操作以及能够实现的功能后接上电源,等待OTDR仪器自检完成,进入操作系统。
实验仪器型号NETTEST CMA4000二、在主面板中选择F1“故障定位模式”,实现自动测量,大致了解光纤的长度参数。
三、在主面板中选择F2“专家模式”,开始详细测量。
我们分别选择10ns和250ns两个脉宽来测量,在两个光纤传播常用的波长1310nm和1550nm下,测量衰减曲线,输出曲线到软盘中,保存数据,分别命名为:101310.trc、101550.trc、2501310.trc、2501550.trc。
用Network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a)测量光纤的总长度。
在四条曲线中测量光纤开始到最后一个事件(后面可知该事件为机械反射)之间的总距离,填入下表1,并计算出平均长度。
表1:光纤总距离5.0115 5.0119 5.0115 5.0119从上面可以看出在两个脉宽条件下,得到的光纤总长度只有5.0115km和5.0119km两个,只相差10cm量级,所以数据基本正确。
下面分析为什么在1310nm波长下得到的长度要比1550nm得到的短。
OTDR分析仪中,发射信号的时候,波到达反射点就返回,功率计接收返回的信号,计算光纤的衰减率。
1310nm和1550nm波长光到达反射点的时候反射的时间不一样,所以导致测量出来的长度有变化。
b) 测量光纤的平均光衰减系数1) 分段测量法在GN NetWorks 软件中,在四条曲线中分别取五段距离,得到平均光衰减系数(dB/km )记录到下表2:表2:光纤在五段距离中的平均光衰减系数(分段测量法)在分析的测量误差的时候,我们应该在不同脉宽、相同光波长下分析,因为对不同波长的衰减是光纤的一个固定参数,而脉宽只是我们的测量的一个参数,仅于测量精度有关。
1310nm 波长下相对误差:1025010100% 5.08%ns nsns A A E A -=⨯=1550nm 波长下相对误差:1025010100% 6.86%ns nsnsA A E A -=⨯=方差以及相对误差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所以测量基本正确。
“鬼影”是使用光时域反射仪(OTDR)测量时经常会出现的现象,是一种与事实不相符合的影像。
常常在测量较短光纤链路中出现。
我们知道,OTDR测量是通过发出探测光脉冲对光纤进行探测,在遇到有介质不同(折射率不同)的位置,如机械式连接器、冷接端子等就会发生反射,OTDR会检测到这些反射光,在曲线上反应出来的就是反射事件。
“鬼影”产生的原因一般是由于反射光遇到连接器发生了第二次反射,有时由于反射光能量较强,链路又较短会发生多次反射,对光纤链路进行了多次的探测,形成多个“鬼影”。
如下图:
由以上原因,我们可以了解到由于再次探测光纤在曲线上又会反应出另一个反射事件,因此“鬼影”的位置信息一定是实际反射位置信息的整倍数关系。
如上图,a=b。
那么判断“鬼影”主要利用这种位置信息的关系来判断。
下面给大家分析一些实例,这些实例远比上图复杂的多。
1、鬼影实例一
这条测试曲线看起来反射事件非常多,复杂得令人眩目。
但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大多数反射事件均是鬼影,只有峰1和峰2才是真正得反射事件。
应用鬼影发生得原因可以分析出那些是鬼影。
这些鬼影对实际测试影响很大,如果不仔细进行分析很难分辨。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复杂的测试曲线呢?究其原因是几个原因造成。
1、链路短。
因此反射光能量很强,造成多次反射,形成多个鬼影。
2、链路中存在多个机械连接器,且距离较近。
峰2的反射到峰1就发生再次反射,重新探测以峰1作为开始点的光纤链路,由于峰1与峰2距离很近,这股连续反射光始终保持了相当的强度。
因此后边连续出现了多个峰2的鬼影。
2、鬼影实例二
上图中,真正的反射事件只有1、2、3、5几个,其他均是鬼影,结束点应该是峰5。
其形成原因与分析方法与实例一是一样的,只是该曲线更具有隐蔽性,需要仔细研究光路才能作出正确分析。
3、鬼影分析基本原则
•充分理解“鬼影”形成的原因。
•更重要的是要了解你的待测链路的基本信息。
鬼影判断会更为容易和快速。
•模拟反射过程与分析光路。
对于光纤链路中存在多个反射性质的连接器的复杂情况更加重要。
•要认清鬼影光路是从哪个反射点开始的,并非所有鬼影光路都从0km处开始。
4、如何降低鬼影对OTDR测试的影响
降低鬼影影响基本方法是减少反射数量、降低反射能量、增加链路长度等。
•尽量减少链路中形成反射事件的因素。
•如果采用机械式连接,应尽量减少连接器部位的反射强度。
反射能量小不仅对测试有好处,而且对光系统也有很有好处。
•对于反射影响特别明显的测量段,可以考虑增加一段2km测试光纤的方法加长链路长度,降低鬼影影响。
如果OTDR有“低激光功率”的选项,请选择此测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