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物理性质的综合分析及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51 MB
- 文档页数:22
doi:10.11838/sfsc.1673-6257.20659土壤肥力质量与苹果生长、产量及品质关系的研究进展孙琛梅1,程冬冬2,杨越超2,李丁一2,任师可2,段崇鑫2,刘 艳2*,姜远茂1*(1.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 泰安 271018; 2. 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摘 要:土壤肥力质量代表土壤生产力的综合能力,是保障苹果优质丰产的重要基础。
综述了各土壤肥力因子与果树生长发育、果实产量、品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了制约我国当前苹果产量和品质提升的关键土壤肥力因子,以期为果园土壤管理和合理科学施肥等提供理论依据,对促进苹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土壤质量;土壤养分;果实品质;产量我国苹果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苹果作为我国第一大水果,已成为果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我国多数苹果园立地条件差,主要分布在土壤养分相对贫瘠、土壤有机质偏低的山坡地、丘陵地和河滩地等。
在目前苹果园生产中,果农为追求产量增加,不断加大化肥施用量,普遍存在超量施用化肥、有机肥施用量不足、化肥与有机肥配施模式不合理等不当现象,导致苹果园土壤有机质减少、土壤板结、土壤酸化等问题[1],使得土壤肥力质量进一步下降,影响苹果产量和品质,严重威胁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土壤肥力质量是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综合反映,代表土壤生产力的综合能力。
土壤肥力质量下降已成为限制苹果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
目前研究表明,土壤容重、含水量、有机质含量以及土壤养分含量等都会直接影响苹果生长发育、果实产量和品质以及果树病虫害的发生[2-3]。
因此,全面了解各土壤肥力因子与苹果生长、产量和品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限制我国苹果产量和品质提升的关键土壤肥力因子,对指导土壤管理、合理施肥、提高苹果产量与品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从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方面出发,对近年来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回顾,综述了土壤肥力因子对苹果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果园土壤的管理、合理科学的施肥以及苹果产区的合理区域规划等提供理论依据。
常见的物理问题物理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研究物质的本质、性质和相互关系的变化过程。
在物理学中,有许多常见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探索。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物理问题。
1. 为什么苹果会掉下来而不是向上飘?这是一个广为人知的问题,涉及到万有引力的概念。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引力等于其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
因此,在地球的引力作用下,苹果向下受力,所以会掉下来而不是飘起来。
2. 为什么地球是圆形的?地球是由地球自转时形成的旋转假球扁平化的结果。
地球的离心力使得赤道周围的地球质量向地球赤道拉伸,形成了地球的赤道膨胀,相比于赤道的地球质量少,所以具有垂直拉伸的现象。
这样的形状产生了地球的圆形外观。
3. 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这是光的散射现象导致的。
当太阳光进入大气层时,与空气中的气体和微粒碰撞。
蓝色光波长较短,散射性较强,因此在大气中散射出来并散布到所有方向。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天空呈现蓝色的原因。
4. 为什么冬天比夏天冷?这是地轴倾斜的结果。
冬天,北半球的地球倾斜远离太阳,太阳光入射的角度较低,而夏天则相反。
因此,在冬天时,太阳光需要通过更长的路径穿过大气层,散失的热量更多,导致气温较低。
5. 为什么磁铁可以吸引金属?这涉及到磁性物质的磁场特性。
磁铁具有北极和南极,它们之间存在磁场。
当一个金属物体进入磁铁的磁场范围内时,金属内的自由电子受到磁力的影响,被吸引或推开。
这就是为什么磁铁可以吸引金属的原因。
6. 为什么水可以沸腾?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
当水被加热时,其分子吸收能量并变得更加活跃。
当水中的分子能量足够高时,它们会从液体状态转变为气体状态,形成水蒸气。
这就是水可以沸腾的原因。
7. 为什么月亮有阴晴圆缺?月亮的阴晴圆缺是由地球和月亮的位置关系导致的。
当月亮绕地球运行时,我们看到不同形状的月亮是因为太阳的光照和地球的阴影。
当月亮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时,太阳照射到背面的月亮,我们看到的是新月。
当月亮与太阳相反的一侧时,月亮被完全照亮,我们看到的是满月。
苹果的质构与感官评定相关性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苹果的质构与感官评定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影响苹果质构的因素。
通过对苹果质构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探讨感官评定方法的可行性,以及感官评定结果与质构参数之间的关联性。
研究结果表明,苹果的质构与感官评定存在明显相关性,感官评定可作为评价苹果质构的重要手段,为苹果质构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深入探讨感官评定与质构参数之间的关系,为苹果的质构评价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本研究对于改善苹果品质、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苹果、质构、感官评定、相关性研究、影响因素、评价、重要性、关联性、参数、关系、研究、探讨、引言、正文、结论1. 引言1.1 研究背景苹果的质构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果肉的组织结构、口感、含水量等。
而感官评定是一种直观、客观的评价方法,通过消费者的口感、视觉、嗅觉等感官来评价苹果的质量。
苹果的质构与感官评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通过研究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价苹果的质量。
本研究旨在探讨苹果的质构与感官评定之间的关系,并探讨感官评定在评价苹果质量中的重要性。
通过对苹果的质构和感官评定进行综合分析,可以为果农和生产商提供更加科学的参考,提高苹果的市场竞争力,满足消费者对优质水果的需求。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苹果的质构与感官评定相关性进行深入研究,探讨苹果质构的影响因素,并建立感官评定方法,以进一步揭示感官评定与质构参数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苹果不同品种、不同储藏条件下的质构特性进行评估,分析感官评定结果与质构参数的关联性,最终揭示感官评定在评价苹果质构方面的重要性。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深入了解苹果的质构与感官评定之间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提高苹果质量提供科学参考。
1.3 研究意义苹果是一种重要的水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被广泛消费。
而苹果的质构和感官评定是决定苹果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研究苹果的质构与感官评定相关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物理学史上的三次大综合Three large comprehensive history of physics [Abstract]Four major comprehensive history of physics, every time a comprehensiverealization of all physical theories make a big step forward.[Keyword]Classical mechanics; electromagnetic wave;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quantummechanics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on and scientific experiments, physics continue to accumulate,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ion, through the germination period, a different period of classical physics and modern physic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stage. Since the 16th century, physics theory theoretically achieve four large integrated. Every time a comprehensive realization, have made a major step forward in physics theory.1 第一次伟大的综合17世纪,牛顿力学构成了完整的体系。
可以说,这是物理学第一次伟大的综合。
牛顿将天上行星的运动与地球上苹果下坠等现象概括到一个规律里面去了,建立了所谓的经典力。
至于苹果下坠启发了牛顿的故事究竟有无历史根据,那是另一回事,但它说明了人们对于形象思维的偏爱。
本科课程论文苹果汁饮料的制作摘要为了探究苹果汁制作的原理和其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本实验选用市场购买的新鲜苹果为主要原料,辅以相应的抗氧化剂和物理护色的手段进行果汁制作。
设置护色与未通过护色以及市场购买所得苹果汁样品三个对照组,检测其产品和半产品的糖度、酸度和ph等理化性质和感官评价来进行研究。
通过单因素实验,最终确定工艺参数组合为果汁量30%,糖度10%,酸度0.25,ph为3,所得的苹果汁品质和口感较良好。
关键词:苹果汁糖度酸度 ph 感官检测1前言园艺产品加工学属食品工艺学,是根据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原则,既需要有技术观点,又需要有经济观点。
技术上先进,包括工艺先进和设备先进两部分,要达到工艺上先进,就需要了解和掌握工艺技术参数对加工制品品质的影响,实际上就是要掌握外界条件和食品生产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学之间的变化关系,这就学要切实掌握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方面的知识,特别是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和微生物学方面的基础知识。
设备先进包括设备自身的先进性和对工艺水平适应的程度。
大学里普遍忽视了经济要素,工艺学本身实际上包括着经济的观点,所谓经济上合理,就是要求投入和产出之间有一个合理的比例关系。
任何一个企业的生产,一项科学研究的确定,都必须考虑这个问题。
当今环境污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工艺学的研究中,应该选用不产生污染或少产生污染的工艺路线。
一般加工程度越高,往往营养、风味损失越大,甚至有可能在加工过程中产生了不利人体健康的产物,影响了农产品的食用安全性。
同时增加了能源和原辅材料的消耗,并产生更多的环境污染。
要低碳经济,节能减排,就应提倡适度加工,物适所用,不应过分强调农产品精深加工(过度加工)。
现代高新技术的应用必须适应我国国情,需要结合传统技术,不能盲目追求投资大,能耗高的所谓高新技术,应推广成本低、效益好的实用技术。
消费者选购食品可通过看配料,配料简单,食品添加剂越少越好,标注的营养保健物质往往是炒作概念,忽悠消费者。
苹果的质构与感官评定相关性研究一、苹果的质构苹果的质构是指苹果果肉的组织结构、硬度、水分含量等物理性质。
这些性质影响了苹果的口感和储存性能,对于消费者来说也是选购苹果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1.1 果肉的组织结构苹果果肉主要由细胞组成,而细胞之间的排列密度、大小和形态等因素会影响果肉的口感。
通常来说,细胞排列紧密的苹果果肉口感更脆,而细胞排列松散的果肉口感更软。
果肉的组织结构对于苹果的口感有着直接的影响。
1.2 硬度苹果的硬度是指果肉的硬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果肉的口感。
通常来说,硬度较大的苹果口感更脆,硬度较小的苹果口感更软。
硬度还可以反映出苹果的成熟度和储存性能,因此对于消费者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选购指标。
1.3 水分含量苹果的水分含量是指果肉中所含水分的比例,水分含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果肉的口感和储存性能。
通常来说,水分含量适中的苹果口感更爽脆,而水分含量过多或者过少的苹果口感则会变得柔软或者干涩。
水分含量也是消费者选购苹果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苹果的感官评定苹果的感官评定是指通过人的感官器官,如视觉、味觉、嗅觉等,对苹果的品质进行评价。
感官评定是一种主观性较强的评定方法,但是也是最直观和最直接的评定方法。
2.1 视觉评定苹果的外表色泽、表面光泽、大小形状等都会对消费者产生直接的视觉影响,进而影响消费者对苹果品质的主观感受。
通常来说,色泽鲜艳、光泽度好、大小适中的苹果更受消费者的青睐。
视觉评定对于苹果的品质评价具有重要的作用。
苹果的味觉评定是指对苹果口感、甜度、酸度、风味等因素进行评价。
通常来说,消费者更喜欢果肉爽脆、口感均匀、甜度适中、酸度适量的苹果。
味觉评定也是一个直接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因素。
苹果的嗅觉评定主要是对苹果的香味进行评价。
香味清新、自然的苹果更受消费者的欢迎。
嗅觉评定也是对苹果品质进行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
苹果的质构和感官评定是两种不同的评定方法,但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
苹果糖度无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分析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苹果作为一种常见的水果,其甜度是消费者在购买时非常关注的指标之一、因此,苹果糖度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成为了当前的热点之一、本文将对苹果糖度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
首先,目前常用的苹果糖度测定方法主要是基于化学分析的方法。
该方法需要将苹果样品采集回实验室进行处理,然后使用色谱仪或高效液相色谱仪等仪器进行测定。
虽然这种方法可以获得较为准确的结果,但需要较长的时间完成,而且对样品的破坏较大,且成本较高,不适用于大规模的生产和快速检测。
因此,人们希望发展无损检测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
目前,无损检测苹果糖度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光谱成像技术:该技术利用红外、近红外、拉曼等光谱的吸收和散射特性,对苹果进行图像采集和处理,从而获得苹果糖度的信息。
该方法无需对样品进行处理,检测速度快,且对样品的破坏较小,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苹果糖度的无损检测中。
2.声波传感技术:该技术利用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和衰减特性与介质的物理性质相关联的原理,通过测量声波在苹果中传播的速度和衰减等参数,从而推断苹果的糖度。
该方法无需接触样品,检测速度快,且对样品的破坏较小,被认为是一种很有潜力的苹果糖度检测方法。
3.电化学技术:该技术利用电化学原理,通过测量苹果中电子传输的特性,如电阻、电容、电流等参数,来推断苹果的糖度。
该方法检测速度快,且对样品的破坏较小,但需要使用特殊的电极和仪器进行测定,因此应用较为有限。
4.弹性学技术:该技术利用声学和机械学原理,通过对苹果样品施加力和测量样品的变形、回弹等参数,从而推断苹果的糖度。
该方法对样品的破坏较小,但需要对样品进行接触式的测试,因此应用范围较窄。
综上所述,当前的苹果糖度无损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光谱成像技术、声波传感技术、电化学技术和弹性学技术等。
这些方法在苹果糖度的检测中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精确度、实用性和成本等方面的限制。
物理和机械性能研究完整报告范文嘿,伙计们!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物理和机械性能研究的完整报告。
这个报告可不是那种让人头昏脑涨、枯燥无味的东西,而是充满了趣味和幽默,让你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好了,不多废话了,让我们开始吧!我们来谈谈什么是物理。
物理嘛,就是研究万物运动、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它就像是一部宇宙的百科全书,告诉我们地球是怎么转的、月亮是怎么绕地球转的、为什么苹果会掉下来等等。
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但是物理却能给我们带来更深层次的理解。
接下来,我们要聊聊机械性能。
机械性能是指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振动、摩擦等现象时所表现出的各种性质。
比如说,我们经常使用的手机屏幕,就需要有很好的抗刮擦性能;汽车的轮胎,就需要有很好的耐磨性能。
而这些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们的使用体验。
那么,如何研究物理和机械性能呢?这就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了。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物体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从而得出结论。
实验也有它的局限性,比如说有些现象很难直接观察到,这时候就需要借助一些特殊的仪器和技术来辅助研究。
在实验过程中,科学家们会遵循一定的方法论。
他们会提出一个假设,然后通过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个假设是否成立。
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相符,那么这个假设就被认为是正确的;反之,则需要对假设进行修改或者放弃。
这个过程就像是在玩猜谜游戏一样,让人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在物理学的研究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做“能量”。
能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描述了一个系统做功能力的大小。
能量既可以转化为动能(如汽车行驶时的能量),也可以转化为内能(如物体受热时的内能)。
了解能量的转化规律,对于我们理解自然界的运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物理学之外,机械性能的研究还有很多其他方面。
比如说材料科学、流体力学、动力学等等。
这些领域的研究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体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从而为实际应用提供依据。
早熟苹果‘六月红’优质丰产栽培技术分析康海峰,李鲲鹏(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山西太谷030815)2012年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科研中试基地定植‘六月红’,经8年栽培观察,该品种在当地表现出易成花、早果、丰产等特点;果实近圆形,果面光洁,着浓红色,酸甜适口;果实6月底成熟,果实发育期75d 左右;总结探索出一套‘六月红’苹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供广大栽培者参考。
早熟;‘六月红’;优质丰产;栽培技术宜机械化管理作业,大幅度节约了劳动力成本。
在相同立地条件和栽培管理水平下,选用SH 系矮化砧木后的‘六月红’果实着色可达85%以上,果实其他品质也显著高于乔化砧。
选择苗木要求出土地径0.8cm 以上,高度在100cm 以上,叶芽饱满,根系完整、发达;种苗无病虫害及损伤;砧桩剪除干净且嫁接口已愈合良好。
2栽植定植坑的标准为宽80cm 、深80cm 。
挖坑时,将地表熟土和地下生土分开放置,回填时先将坑内铺20~30cm 深的秸秆或者腐熟农家肥,并用表土回填。
苗木栽植前应对根系进行适当的断根处理,栽植深度以基砧和中间砧接口部略高于地面1~2cm 为宜。
栽后踏实土壤,整好树盘并立即浇透水,及时扶正倒伏的种苗。
有条件的,还可以在定植行内覆土及铺设地膜保墒。
以SH 系/海棠矮化中间砧苗木建园,株行距以2.5~3m ×4~4.5m 为宜。
‘六月红’苹果属于异花授粉品种,667m 2配置嘎拉或丹霞等授粉品种约12株。
为便于机械化操作,也可每隔3~4行主栽品种配置1行授粉品种。
3土肥水管理3.1土壤改良土壤改良是果园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直接影响果树的生长发育。
3.1.1深翻扩穴。
土壤的理化性状决定着根系的伸展范围和吸收、供应水肥的能力。
深翻可以改良土壤的理化性状,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有利于微生物的生存与活动,提高土壤的熟化程度,使难溶性的营养物质转化为可溶性养分,进而达到提高土壤肥力的目的。
深翻还可以诱导根系下扎,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和对水分、养分的吸收。
物理学史珍闻趣事1. 牛顿的苹果在物理学史上,牛顿的苹果故事是一个经典的趣闻。
据说,牛顿在1666年的一个夏天,坐在树下休息,突然一颗苹果从树上掉落,正好砸在他的头上。
牛顿看到这个情景后,开始思考为什么苹果会落下来,而不是向上飞。
正是这个简单的观察引发了他对万有引力的研究,最终创立了经典力学。
2. 波尔的量子论丹麦物理学家波尔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据说,他在工作室里挂着一个木质的马蹄铁,这个马蹄铁被他的学生视为幸运符。
但波尔却解释说,这个马蹄铁并不是为了带来好运,而是因为挂在那里可以提醒他关注实验和理论之间的联系。
这个故事展示了波尔对于实验和理论的重视,以及他对于量子力学的独特贡献。
3. 爱因斯坦的奇思妙想爱因斯坦是相对论的创立者,他的思维方式也是独特而有趣的。
据说,有一次爱因斯坦骑着自行车在城市里骑行,突然灵感来临,他开始想象自己以光速运动,并思考在这种情况下时间会如何变化。
正是这个奇思妙想,让爱因斯坦开始了相对论的研究,并提出了著名的相对论方程E=mc²。
4. 居里夫人的辐射研究居里夫人是第一个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女性科学家,她的研究对于放射性的理解做出了重要贡献。
据说,为了研究放射性物质的性质,居里夫人经常把放射性样品放在口袋里。
这导致她的手指经常受到辐射损伤,最终导致了她的健康问题。
这个故事展示了居里夫人对科学事业的执着和奉献精神。
5. 欧姆的电阻定律欧姆是电学领域的重要人物,他提出了电阻定律。
据说,欧姆在进行电流和电压实验时,经常使用自己的舌头作为电阻器。
他用舌头触碰电线,感受电流的强弱,以此来研究电阻的性质。
这个故事展示了欧姆对于实验的创新和勇于尝试的精神。
以上是物理学史中一些珍闻趣事,这些故事不仅展示了科学家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对科学事业的奉献精神,也说明了科学研究中的种种巧合和意外。
这些趣闻不仅增添了物理学史的趣味性,也让我们更加欣赏科学研究的不易和科学家们的智慧。
苹果物理性质的综合分析及研究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苹果主要形态,水、总糖、蛋白质等的物理性质,并以三元件MaXwell模型作为苹果的松驰规律模型分析苹果的流变特性,且对苹果感官分析品质与仪器分析品质相关性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组织结构;流变特性;质构测定;感官检验1 苹果物理性质分析1.1 苹果部品质及其物理性质1.1.1 水分新鲜苹果中含量最多的是水,一般占89%~90%,随品种不同而有差异。
它能使果实显得格外新鲜丰满,呈现出坚挺、脆嫩的状态,而且具有光泽。
水分充足,果实的硬度和紧实度都会处于最佳状态,由于水分热容量大,可以很好地避免果子体温剧烈变化。
更重要的是许多营养成分溶解于水中,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生长期间的苹果果实,随着果实的增大,总含水量急速增加,但其含量百分比,即含水量则变化不大,直到成熟之前还稍有下降。
1.1.2 总糖糖是苹果果实中可溶性物质的大部分,在成熟的果实中,含量仅次于水分。
糖的含量多少与果实的风味、品质、营养价值有很大关系。
苹果果实中糖的种类有蔗糖,果糖及葡萄糖。
果实的呼吸作用和水份丧失是果实中总糖在贮存过程中损失的主要途径, 所以测定不同贮存时期的各品种苹果中总糖的含量, 有助于了解苹果的呼吸作用和水份丧失的高峰期, 从而为苹果的保鲜提供科学的依据。
1.1.3 粗蛋白粗蛋白是苹果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 与果实的营养价值密切相关。
准确测定不同贮存时期各种苹果中的粗蛋白含量, 对于优选耐贮性好、营养价值高的苹果品种有着深远的意义。
1.1.4 矿物质矿物质元素含量不但是衡量苹果中营养水平的重要指标,却能够还与苹果的质量和风味有相关性。
苹果中主要含有铜、铁、锌、钙、镁、钠和钾等矿物元素,虽然含量不高,却能够保持果子细胞的完整性,增强果子对病原物侵染的抵抗能力。
1.1.5 纤维素苹果果实的纤维素含量—般在1.28%。
果实的表皮细胞均含有角质纤维素,角质具有耐酸、耐氧化和不易透水的特性,并且对微生物的侵染有高度的抵抗能力。
苹果的质构与感官评定相关性研究作者:刘晨旭来源:《商情》2019年第30期【摘要】苹果作为全球消费最大的水果之一,苹果以其清脆甘甜易储存及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苹果的质构和感官评定是影响苹果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苹果的存储期和售卖时期进行苹果质构与感官的研究,这是一个科学问题,也是一个商业问题。
苹果的质构与感官的测定基础上,对其评定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可以为苹果市场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本文主要是对苹果的质构与感官评定相关进行研究分析,为苹果的感官品质评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确保苹果的预测评定的方法准确,为以后类似的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苹果质构与感官评定相关关系引言:苹果的质构是指苹果本身的组织状态及口感和滋味感觉等,也包括苹果与人的触摸感及外观感觉和摄入苹果的口腔综合感觉。
苹果的质构是苹果本身决定的物理性质,是受多种因素决定的符合性质,与苹果的气味和风味没有较大的关系,蘋果的质构评定可以用一起和生理学方式进行测定。
苹果的感官检测主要是受到苹果本身的颜色、气味、形状对检测人的心理影响。
苹果的感官检验是可以有效提高苹果的可接受性方面,感官评价技术具有梨花等其他检验方式所无法具有的优势价值,可以有效的反映消费者对苹果种类的喜爱程度以原因,具有准确性、简易性、迅速性等特点。
进行苹果的质构与感官评定可以有效的提高苹果的品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1.我国苹果的质构与感官评定研究现状我国苹果的质构与感官的评价的方法是根据苹果的外观、气味、风味、质构利用品尝的方法进行评定,由于这种方法的应用范围广泛,其评价方式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但是由于感官平底的过程复杂,评定时间往往过长以及评价员本身存在的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导致苹果的可靠性较差且不适合标准化评定。
采用仪器对苹果进行分析,虽然方式操作简单快捷,灵敏度高,受苹果的局部和特殊个体的影响巨大,国外采用仪器对于苹果的质构与感官的评定研究较多,我国对于苹果类相关食物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苹果物理性质的综合分析及研究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苹果主要形态,水、总糖、蛋白质等的物理性质,并以三元件MaXwell模型作为苹果的松驰规律模型分析苹果的流变特性,且对苹果感官分析品质与仪器分析品质相关性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组织结构;流变特性;质构测定;感官检验1 苹果物理性质分析1.1 苹果内部品质及其物理性质1.1.1 水分新鲜苹果中含量最多的是水,一般占89%~90%,随品种不同而有差异。
它能使果实显得格外新鲜丰满,呈现出坚挺、脆嫩的状态,而且具有光泽。
水分充足,果实的硬度和紧实度都会处于最佳状态,由于水分热容量大,可以很好地避免果子体温剧烈变化。
更重要的是许多营养成分溶解于水中,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生长期间的苹果果实,随着果实的增大,总含水量急速增加,但其含量百分比,即含水量则变化不大,直到成熟之前还稍有下降。
1.1.2 总糖糖是苹果果实中可溶性物质的大部分,在成熟的果实中,含量仅次于水分。
糖的含量多少与果实的风味、品质、营养价值有很大关系。
苹果果实中糖的种类有蔗糖,果糖及葡萄糖。
果实的呼吸作用和水份丧失是果实中总糖在贮存过程中损失的主要途径, 所以测定不同贮存时期的各品种苹果中总糖的含量, 有助于了解苹果的呼吸作用和水份丧失的高峰期, 从而为苹果的保鲜提供科学的依据。
1.1.3 粗蛋白粗蛋白是苹果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 与果实的营养价值密切相关。
准确测定不同贮存时期各种苹果中的粗蛋白含量, 对于优选耐贮性好、营养价值高的苹果品种有着深远的意义。
1.1.4 矿物质矿物质元素含量不但是衡量苹果中营养水平的重要指标,却能够还与苹果的质量和风味有相关性。
苹果中主要含有铜、铁、锌、钙、镁、钠和钾等矿物元素,虽然含量不高,却能够保持果子细胞的完整性,增强果子对病原物侵染的抵抗能力。
1.1.5 纤维素苹果果实的纤维素含量—般在1.28%。
果实的表皮细胞均含有角质纤维素,角质具有耐酸、耐氧化和不易透水的特性,并且对微生物的侵染有高度的抵抗能力。
因此在苹果的采收、分级、包装、运输和贮藏等的操作中,千万不要使表皮受机械伤。
1.2 苹果组织结构特征及其物性性质下面是通过对25 个品种果实进行组织结构研究的结果, 了解了不同品种果实组织结构的特点,为探索品种鉴定、品种分类和选育优良品种时选择选配亲本提供依据, 为研究苹果品种果实组织结构与果实的生物学特性、贮藏运输和某些果实生理或病原病害的关系奠定基础。
1.2.1 果实角质层结构苹果品种果实角质层厚度变化在12.0一20.0μm之间,相差8.0μm。
观察角质层结构发现, 陆奥、印度、鸡冠等多数品种的质地均匀一致, 无明显断片, 与果皮细胞连接紧密, 是果实不易失水和生锈的品种特点(图版一1 ) 。
金冠的角质层结构松散, 断片多而呈堆积状(图版一2 )。
这种结构, 很容易失水致使果皮变皱, 加之果皮外露, 易产生木栓组织而变成果锈, 这就是金冠果面易生锈的重要原因。
乔纳金、秦冠、津轻等品种的角质层有断口,数量与断片长短不尽相同(图版一3 ) 。
1.2.2 果实表皮结构苹果果实表皮是单层细胞结构。
不同品种果实表皮细胞的形状、排列状态和细胞大小都存在明显的差别。
从细胞形状来看, 不仅品种间有所不同, 在品种内亦有方形、长方形、不规则或近圆形等的差别。
表皮细胞的排列状态, 除红玉外大多是不连续、不规整、甚至呈破碎状态。
( 图版一4) 。
表皮细胞长度和厚度在品种间差异明显。
长度变化范围在1 4.8 一28.1μm , 厚度变化在7.0一17.9μm 之间。
细胞又长又厚的品种为新红星、红星、艳红等, 细胞细长的为王林、印度、超红等, 细胞短厚的为澳洲青苹、红玉等。
1.2.3 果皮组织结构苹果果实果皮厚度因品种不同变化很大, 变化在16.9一53.3 μm 之间, 其中最薄的津轻为16.9 μm , 较厚的澳洲青苹、长红、千秋为48.3 一53 .3μm , 多数分布在2 4.2 一38 .7μm 之间。
果皮细胞层数, 最少的津轻为1.8 层, 最多的千秋为4.8 层, 多数品种为3一4层。
果皮厚、细胞层数多是保护果实和耐挤压的良好结构。
较理想的果皮组织结构应是果皮较厚、细胞层数较多、细胞较长、较薄、排列紧密,此种结构的果皮保护作用和耐挤压特性都较好,如印度、鸡冠等品种果皮属于此类。
相反,金冠、津轻、赤阳、红玉等品种果皮薄、层数较少、细胞短而厚,果皮的保护性能不理想,属于易失水、易碰伤的类型。
果皮细胞形状对果皮结构也有很大的影响,如印度、珍宝、千秋等果皮细胞呈长梭形,细胞间相互搭接面大,排列严密(图版一5);赤阳、红玉等品种果皮细胞呈椭圆形、圆柱形,且不整齐,排列不紧密,是一种不理想的果皮结构(图版一6)。
1.2.4果肉外层组织结构观察苹果果肉发现有两层明显不同的组织结构,靠近果皮的外层果肉,细胞较小,排列较紧密,愈接近果皮愈甚;果肉内层细胞明显增大,约为外层的3-5倍,细胞间隙明显。
苹果外层果肉的厚度最薄的是印度54.lμm,多数品种分布在67.5-126.Oμm之间。
外层果肉细胞长度变化在33.9-55.0μm之间。
外层果肉细胞厚度变化在19.4-33.6μm之间,较厚的有鸡冠、陆奥、新红星,均为33.6μm,较薄的有超红、红瑞光,为19.4-20.7μm,多数品种分布在25.0-30.Oμm之间。
苹果果肉外层的厚度、细胞层数、细胞大小、形状和排列状态与果实的物理特性、食用口感有一定的关系。
如果外层果肉较厚、细胞层数较多、细胞较小、较长、排列紧密, 会增加其抗挤压、耐运输的特性, 也会导致果肉较致密的口感。
如青香蕉、国光、金晕、秦冠等具有这种结构。
相反, 果实的耐挤压能力较低, 肉质口感也较松脆, 如津轻、红瑞光等。
这里应指出的是, 鸡冠外层果肉组织结构基本属于前者, 但不同的是细胞较大, 果肉仍较致密, 表现特殊。
1.2.5 果肉内层组织结构苹果果肉内层细胞绝大多数呈圆形、近圆形、椭圆形, 唯有金冠、千秋等呈不规则的多边形, 表现极为特殊(图版一2 ) , 原因尚需进一步研究。
金冠果肉内层细胞排列较紧密, 与其肉质较致密有关。
果肉内层细胞大小品种间差异较大, 细胞较大的有乔纳金、王林、红瑞光、陆奥等,直径为14 1.0 一1 48. 0μm , 细胞较小的有珍宝、元帅等, 直径在80. 0μm 以下; 多数品种分布在1 0·0一140·0μm 之间。
分析表明, 果肉内层细胞大小与果实大小和果肉硬度没有明显相关。
1.2.6 讨论苹果果实的角质层、表皮、果皮、果肉外层和内层等组织结构在不同品种、甚至在同一芽变系的不同品种间都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和结构状态, 可据此进行品种鉴别和分类, 对品种研究和描述及育种时选配亲本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不同苹果品种果实的组织结构对果实的物理特性和贮运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
角质层厚、质地均匀无断裂口, 果皮和果肉外层厚、细胞层数多、细胞长、薄、排列紧密者, 耐挤压的机械性能好, 不易失水、皱皮、生锈; 相反, 则为不理想的结构, 不耐挤压, 易失水、皱皮、生锈。
当然完全理想的品种是不多的, 同一品种内有时性状可互补, 而维持一种较好的结构状态, 如印度果皮、果肉外层不是很厚, 但角质层、表皮结构较好, 果皮细胞梭形狭长、层数较多, 便弥补了果皮和果肉外层薄的缺点。
对于某些结构明显不好的品种如金冠等则需采取必要措施, 提高贮运能力。
2 苹果的流变特性-- 松驰特性的试验与研究苹果的流变特性在其长卸、遨输、加工及贮存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尝义, 其有一重要的流变特性为松驰特性, 下面针对不同条件下苹果的松驰特性进行试验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2.1.1 材料及装置以苹果为试材, 试验的环境温度为16—23 ℃, 空气相对湿度为51%一72 %. 试验装置如图l 。
2.1.2 试验方法与设计变形量1.0 , 1.5 , 2.0mm时对应的载重量为2 ,3 ,4 kg , 其变形速度变为5 m / s 。
为了研究各因素对其流变特性参数影响的显著性,采用Lq(3)正交实验设计进行试验,每次试验重复3 次, 空列作为第一类误差处理,其试验因素水平(见表l )。
通过该试验,寻求苹果在不同定变形量下, 果品的内力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另外, 对苹果纵向放置时的松驰特性作了测定。
此时变形量调整为2 mm ,加载重量为4.25 kg , 分别用大、中、小苹果实验, 并同横向放置时的松驰特性作比较。
2.2 试验结果及分析2.2.1 数学模型根据测定数据及特性曲线图,以三元件MaXwell模型作为苹果的松驰规律模型, 见图2。
以计算机对曲线进行解析拟合, 求出其流变特性参数及相关系, 其相关系数在0. 9 3 以上。
对参数进行统计分析, 用三水平下重复3 次时作分析计算, 并检验因素对其流变特性参数影响的显著性。
2.2.2 数据分析其流变特性参数见表2 。
另外, 统计检验的结呆表明, 在0 . 0 5 水平上苹果的大小、变形量对数影响不显著。
同时, 用苹果纵向放置与横向松驰放置时特性作了比较试验 ( 见曲线图3 , 4 ) 。
从以上的曲线不难看出苹果纵向放置时其内力较大, 即能够承受的外载较大。
可以看到, 苹果在纵向放置时有的就没有发生松驰现象。
其变形量且达不到2 . o m m( 载荷一定) , 显示出力不变, 变形量在增加的现象, 最后的变形量如图所示。
既然苹果纵向放置能承受较大的外力, 所以苹果包装、贮运时应纵向放置, 以减少损伤。
3 苹果质构的测定3.1 苹果感官品质的模糊综合评价感官鉴别法就是用人体的感觉器官(眼、手、口、鼻)直接观测果形、个头、色泽、外表以及嗅尝果实风味、品质和味道等来判定果品品质优劣的方法。
由于感官鉴别主要是通过人们目测、鼻嗅、口尝和手摸等方法获得的综合性的评价,加之常规的感官质量评分的离散度往往较大,其常常致使评价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很难获得比较一致的结果。
因为仅用一个平均数很难准确地表示某一指标应得的分值,这样就使结果出现的误差较大,从而影响了评价果品质量的准确性。
因此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苹果的感官品质进行了评判。
3.1.1 评价人员及评价方法的确定评价人员均为训练有素的食品感官质量考评员,要求评价人员在评价前 2 小时内禁用烟、酒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评价过程在感官评价实验室中进行。
评价前,给每位评价人员讲解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然后将已编好号的五份苹果待评价样品用相同的盛器送交评价员评价。
评价中不许相互交谈,评价完一个样品后,用清水漱口,间隔8 分钟再评价下一个样品,最后填写好评分表并签名。
收集各评价员的评价结果,进行分析。
3.1.2 隶属函数的建立根据苹果的感官质量指标内容,设定两个评价域:因素集U 和评语集V,从U 到V 的一个模糊映射构成评判矩阵R,设权重集X 为加权数,则有:3.1.2.1 因素集的确定因素集是苹果感官质量的指标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