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小企业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田建湘汤帮耀杨慧麟

【摘要】本文介绍了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内涵和意义,阐述了目前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从法律法规、股权结构、董事会组织制度、监事会的监督职能、管理层的激励机制等方面建设入手,以完善和健全中小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

【关键词】中小企业;治理结构;企业管理

【作者简介】田建湘(1979 ),男,湖南新化人;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讲师,博士在读;研究方向:生态经济汤帮耀,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杨慧麟,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已占我国企业总量的90%以上,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它的持续、健康发展对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逐渐暴露出一系列有待解决的问题,如中小企业死亡率较高,持续成长能力不强,成长为大企业的比率较低等。究其原因,最根本的问题是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不健全,治理结构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一、公司治理结构的内涵

公司治理结构内涵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有关董事会的功能、结构、股东的权利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广义的公司治理是关于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这些安排决定着公司的目标。公司治理也可以细分为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内部治理主要包括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在内的公司内部参与者之间的权力制衡和义务设置的一整套体制。外部治理是内部治理的补充,其作用在于使经营者受到外界影响后实现自我调控,主要包括外部政策、法律环境、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等因素。

二、目前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中小企业法制化建设有待加强。虽然我国已于2003年制定和颁布了《中小企业促进法》以及配套的《暂行规定》,但此项法律法规还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譬如界定标准过宽,口径太大;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没有根据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做出调整,也未能反映国民经济的巨大变化,不能做到与时俱进。这些法律法规和制度不能使投资者的利益得到完全保护,不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和规避市场风险等等问题。

(二)中小股东权益受到侵犯,股东利益安全化建设有待夯实。许多中小企业都是由投资人占绝大多数股份,其他中小股东占的比重很小,因此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大股东操纵了公司的一切事务,董事会、监事会由大股东决策控制和指派,公司的监督权形同虚设,股东之间无法形成制约机制;大股东在企业经营和决策上表现出“利我化”现象严重,只考虑自身利益,忽视中小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三)董事会职责意识与管理效率低下,董事会管理高效化建设有待提高。在我国的大部分中小企业里,经营管理层占据董事会的大多数席位,使得公司治理结构中的股东会与董事会、监事会三会合一,从而进一步形成决策权、监督权、经营权“三权合一”的内部组织管理结构。董事会由大股东掌握或由内部人控制,比较难以形成独立的董事会来保证健全的经营、决策机制。

(四)监事会形同虚设,监事会去“摆设化”任重道远。监事会成员由股东和职工代表组成,而股东和职工都与公司有直接利益关系,从而妨碍监事进行有效地监督和决策。虽然在法律上监事会与董事会是平行机构,但监事会无控制权和战略决策权,无权任免董事会或高级经理人员,无权参与和否决董事会与经理层的决策,在企业内部几乎不能发挥任何有效作用,监事会完全受制于董事会。监事会只是为了应付法律、检查而流于形式的一种附属机构。

(五)公司人员职能界定不清,难以建立科学化激励机制。公司董事会成员既是资本的所有者,又是经营管理者,而且大股东、有一定经营能力的股东往往又兼任公司的管理层,导致了三权合一现象。“三权合一”使得公司的管理层激励与股权激励和控制权激励难以明确区分,公司中大股东侵占和损害小股东利益的情况经常发生,对经营者的激励也很不确定,导致公司管理层激励失效甚至诱发了公司股东、管理层之间的内耗,从而损害公司的利益。

三、改善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引导中小企业规范化发展。虽然我国已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保护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多缺陷,使投资者不敢投入更多资金进行经营。只有政府建立健全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法律制度,完善立法体系,提供法律的可操作性、便捷性和经济性相关的政策和法律,保证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在中小企业中顺利执行,为中小企业公司治理提供政策法规保障。

(二)改良股权结构,维护中小股东的权益。我们可以通过分散股权结构,提高股权的流动性来逐步改变一股独大或几股占绝大多数的局面。研究设计出一种既相对分散、又相

·

64

·

公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公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所定义的中小型饲料厂为年生产能力三万吨以下、无养殖场等单纯靠销售饲料来获取利润的企业。这类企业现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生产能力小,形不成规模采购优势;(我认为每天能达到80T的产量就能有规模采购,从今年来看规模采购只能提高自身信誉度和增加信息量,原料价格并无优势。) 2、人才少或不全面,年赢利几十万元的小饲料厂是不可能花十几万或几十万元年薪聘请职业经理人的,而很多的集团公司的分公司总经理年薪在20万元以上;另因企业名气小招人难或即使有来应聘的也是在大集团公司筛下来的;(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对负责人的要求不一,可以根据具体要求选择有这一专长的人,这样薪金可以降低。) 3、流动资金太少,在大宗原料价格上涨时无力加大库存,甚至无地方存放; 4、员工培训少或培训不系统,讲师不专业或水平低,导致企业整体素质提升太慢;(关键是建立团队协作精神) 5、企业管理制度(招聘、培训、岗位权责、采购、生产、职务提升、发展等等)不健全,很多事情都靠管理者的经验或一时冲动来决策;(企业在起步阶段靠经验还是行之有效,到发展期和成熟期是靠制度管理。) 6、企业发展的长期目标、近期目标员工都不知道,甚至连总经理和老板都很模糊,有走一步说一步的心态; 7、企业创新能力差,始终处于模仿生产状态,获利能力,极低等等。 8 企业营销策略不敢创新,营销费用不舍得投入。 9、品牌效应差。 中小型饲料企业存在的问题细究起来还有很多很多,我个人认为急需解决的有以下几点:一、体制方面:任何体制都可以做好,但一定要产权清晰,决策有效。即使家族式企业,也要任人为贤、任人为能,每一个员工都责权分明,工作起来就事论事;(西方国家的实践证明雇佣制的体制是比较先进的。它有利于责权利的分清,有利于各个阶层每一个人职业化素质的培养。) 二、搞好企业发展规划: 1、 寻求合作,形成行业资源共享联盟。 比如:现在很多饲料企业与农业部饲料工业中心合作,在企业管理、车间生产、质量控制、市场运作等方面随时得到中心三十多名专家、教授、博士后等的指导,明看用“明天”牌核心料,中心要收一些费用,但这些钱总算起来连聘一个专家都不会够。另一方面尝试与兽药厂合作共用一个营销网络或与其他饲料厂合作形成原料规模采购或与专业咨询公司合作对企业发展、企业形象设计、 2、 走专业化道路,专做一个优势品种。 如专做反刍动物料或水产料或宠物料等,在这个品种上做精、做细,在这个品种的一条龙服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与完善研究(精)

摘要: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与完善是现代公司制度的核心问题。我国公司的治理结构模式采取的是大陆法系的“内部监控模式”,即股东会是公司的权力机关,股东会产生董事会和监事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对股东会负责。但现阶段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却出现了股权结构不合理、内部控制失衡、经理人市场不完善以及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欠缺等问题。这就需要采取健全股权结构、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发展经理人市场与维护利益相关者权益等措施来加以解决。 关键词:公司治理;现状;完善 一、公司治理与公司治理结构 (一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的概念于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学者贝里和米恩斯在1937年发表的《现代股份公司和私有财产》中提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各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扩张加剧,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催化下,各行各业的公司规模不断扩大,迫切需要职业化、统一化的经营者来加强对公司的控制和管理,单一的所有者或人数众多的股东都无法满足这一要求。而公司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又导致所有者与经营者、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在分权与制衡的过程中分歧不断,公司治理的问题就这样产生了。 (二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治理的制度表现,它是指基于公司章程的规定,促使公司各组织机构相互分工合作,相互监督制衡,维持公司良好运营,在最大限度地维护所有者利益的同时,实现公司各方利益相关者如债权人和职工的利益平衡的制度安排。公司治理结构不仅强调公司的管理机构应该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来贯彻公司经营目标,还要求不仅要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也要兼顾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它应包括如何配置和行使控制权,如何监督和评价董事会、经理人员和职工,以及如何设计和实施激励机制等内容。 二、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模式

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oc

2018年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18年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企业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说到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我想用以下几个关键词来描述:随意、主观、盲目、应付、扯皮、内耗、杂、乱、忙、累。 如何用管理软件帮助企业规范管理,提高效率创造价格,是目前普遍企业重视的焦点 1、随意、盲目 从决策者(老板)角度讲,经营战略不清晰甚至没有,没有2-3年规划,只是根据目前了解的市场信息调整业务,当市场反应出来的信息实际上已经很过时了,这种随意性是决策者最大的缺点,只有提前2-3年规划布局、决策判断,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2、主观 主观体现在决策者的拍脑门决策行为,没有数据分析,没有充分讨论,对经营业务和对员工能力绩效的判断都很主观,只看表象没有分析内在的问题。 3、应付 危机意思不强,当出现危机时就会手忙脚乱,忙于应付,决策者应有危机意识,分析市场动态、价格趋势、人员变动、资金、产品、仓库、服务等存在问题和潜在风险。

4、扯皮、内耗 内部管理分工不明确,职权不清晰,是导致扯皮、内耗的主要原因,公司无论大小、员工无论亲、疏都应该在统一的管理框架内,做到责权清晰、奖罚分明。 5、杂、乱、忙、累 决策者应把自己的工作进行划分,要适度放权,工作要分轻重缓急,抓住主要工作、解决主要矛盾,其它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二、管理创造价值,科技提高效率 1、什么是管理软件系统? 一套优秀的管理系统重点不在于软件技术, 而在于管理理念; 一套优秀的管理模式重点不在于理念, 而在于实践,更在于理念与实践的结合; 将无形的管理理念与有形的管理行为相融合,这就是企业管理模式; 2、信息化管理 面对海量的信息数据,再强大的人脑记忆已经不够用了,据统计欧美等发达国家90%以上的企业都实现了ERP软件管理,选择一套好的ERP企业管理软件,对提高效率,规范管理,提升业绩都是大有好处的,对于中小企业是否需要用管理软件,实际是更需要,中小企业的问题是一人多职,人少事杂。需要一套好的管理软件来解决中业务需要。最近在“全国企业家管理论坛”,参会的深圳仁和兴业投资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研发开发了一套“仁和ERP系统”,整合企业管理中的OA审批,邮件管理、文件管理、进销存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等实用业务,从电脑端到手机端,本地到出差无缝对接操作,简单实用。得到了参会

中小企业发展与制度创新研究

中小企业发展与制度创新研究 1

民营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与制度创新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和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基本制度是所有制主体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这一基本制度使中国民营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日益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中小企业是民营企业的主体,它与国有大中型企业、国有中小型企业、民营大企业都有着很大的区别,是一个具有特殊表征的新兴群体。一个已经被普遍认同的观点是,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将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未来的整体竞争力。 一、民营中小企业的特征 ■(此处有公式或插图) 特征一:普遍以家族企业形态出现。美国企业史学家钱德勒在系统考察了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工业变革后,在<看得见的手>中为”现代企业”下了这样的定义:”由一组支薪的中、高层经理人员所管理的多单位企业即可适当地称为现代企业”,这一定义至今仍被奉为经典。参照钱德勤的研究思路,王宣喻等人的研究显示,中国86%的中小私 2

营企业股权掌握在企业主手中,而实际控制权几乎100%掌握在企业主及其家族手中。以控制权的演变为核心,中国民营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演变与19世纪70年代美国企业的演变大致相同(见表1),区别在于美国家族企业中家族成员的工作基本上是消极性的,而中国家族企业的家族成员不但控制着高层职位,还控制着很大一部分中层经理职位;企业的实际控制、决策权由家族牢牢控制,外来经理人员很难独立做出决策。 表1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演变 ┌──────────────────────────────────────┐ │企业形态企业控制权管理岗位│ ├──────────────────────────────────────┤ │业主制或合伙制业主或合伙人业主或合伙人│ 3

我国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现状及改善措施

我国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现状及改善措施 摘要 在全球经济化浪潮的推动下,公司治理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公司治理问题已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如何借鉴并建立适合我国公司的治理模式,无疑是今后完善我国公司治理制度的重点内容。然而任何制度的建立与创新,无不受制于更为宏观的社会背景。囿于整体环境与制度条件的差异,西方盛行的治理之法于国内企业也不当然适用,更不可随便直接套用,而需有所更张。本文分析探讨了我国中小企业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中小企业,公司治理,内部控制 一、公司治理概念阐述 公司治理是指一系列清楚界定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主要参与者——大小股东、董事、监事和经理人之间权责分配和制度及监控激励措施的设计,以令受委托的董事及经理人能制定和达到组织目标,使股东和其他内外参与者利益最大化,并减低他们之间的可能冲突。 公司治理的概念早于20世纪80年代就在美国出现。1999年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发布了一套“公司治理守则”,达成了一些共同原则与环球共识,成为全球各国采用的参考范本。自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及2002年国际间发生的一连串轰动性的企业丑闻,如安然、世界电讯、欧亚农业等事件,严重影响了投资者对股市集资的信心,各国政府收紧监管法规,公司治理也因此成为了炙手可热的话题。 二、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的重要性 作为世界性理论和实践的前沿问题,公司治理在我国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来自企业制度转换中有效的内外部治理机制的缺失;另一方面来自经济全球化下企业治理国际化的压力。由此,我国各类企业在近年的改革、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强烈的公司治理制度的需求。

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

全球金融危机下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作者:余远坤时间:2010-07-01 摘要如何面对全球危机对的冲击,特别是对我国中小带来的巨大挑战,是企业界和学术界共同面临的课题。本文展示了我国中小企业在危机下的严峻现状,并分析研究了其陷入困境的内在原因,提出了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节支降耗、调整产品结构、弹性营销投入和慎用裁员等应对措施。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小企业;创新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约430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 0%左右,上缴税收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左右,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完成了我国65%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中小企业以其充沛的活力为国民经济做出巨大的贡献,已成为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自2008年起,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并迅速向实体经济领域蔓延,演变成为一次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我国中小企业也遭受了巨大的冲击。我国中小企业如何应对挑战,度过严冬,是企业界和学术界共同面临的紧迫而现实的课题。

一、我国中小企业当前面临的问题 1、企业大量倒闭、停产,经营十分困难。10年前,亚洲金融风暴曾经给中小企业以惨痛的打击,10年后的今天,更为猛烈的全球金融危机再一次凶猛袭来,我国中小企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代表的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倒闭超过1万家,有2 /3的纺织企业面临重整。从我国过去5到10年的情况来看,经济形势较好的年份,每年大约有5%至6%的中小企业倒闭,在经济低迷的时期可能达到8%至10%,仅在2008年上半年就有6.7万家中小企业倒闭,大约是8.5%的比例。显然,我国经济运行和企业经营已经进入低迷时期。沿海地区80%以上的外向型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裁员、降薪、给工人放长假已经是很多企业的应对措施。随着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领域的继续蔓延加深,中小企业未来的日子还将充满艰险。 2、市场状况不佳,产品销量下滑。我国中小企业、特别是沿海地区的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除供应本国市场以外,还畅销世界各地,远销东南亚、西欧、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具有明显的外向型特征,呈现出较大的外贸依存度。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朝着国家宏观调控方向发展,保持健康、快速的运行势头,但自2008年第4季度以来,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国民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许多中小企业开始出现明显困难,主要表现为:部分产品订单减少、产量回落、库存增加、出口下滑,摩托、服装、鞋帽、丝绸、鞋类和塑料制品、玩具等

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分析与对策 雷士照明案例分析

从雷士照明管理控制权之争反思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问题 一、案例背景 中国最大照明品牌之一的雷士照明,再次陷入了内斗的狗血剧。 8月8日,雷士发布公告称ceo吴长江因为关联交易和利益输送被董事会罢免,公司董事长兼大股东德豪润达负责人王冬雷任临时ceo;同时下课的还有其他3名吴系高管。 当天下午,王冬雷带领数十人员到吴长江办公室发生打斗事件。8月11日下午,吴长江和王冬雷分别坐镇重庆和北京,分别召开“雷士照明媒体见面会”,隔空叫阵,相互指责。 这一系列风波将雷士内乱再次曝光。对雷士而言,这不是吴长江与资本方的第一次争斗。事实上,自引入资本以来,如何处理股东之间、创始人之间、创始人与投资者之间的利益之争,一直困扰着雷士,它亦因此堪称近年来少有的公司治理典型教案。 二、影响与评析 雷士风波,表面上看是一场创始人与投资人的内部之争,其本质是公司治理结构求取平衡,主要反映出以下几个问题: 1、职业经理人角色错位 在公司治理中, 股东与职业经理人是一种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但职业

经理人和股东之间本身不可能有完全一致的利益和目标,由于信息不对称, 使委托人无法掌握代理人的所有行动, 职业经理人就可能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不顾股东利益,从而与大股东产生严重分歧和矛盾。 中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委托代理关系上移现象 2、权力制衡机制不足 从王冬雷反映吴长江被罢免CEO主要原因是在未告知董事会成员情况下,将雷士照明品牌权利私自授予给了另外三家与吴长江有深度关联企业一案来看,内部的制衡机制形同虚设。 三、启发与思考 反思雷士照明的公司治理问题,对完善中国的公司治理有益。 1、创始人地位是否承认? 要承认创始企业家的独特地位。在建立企业的过程中,创始人留下了自己的深刻烙印,联想、华为等优秀企业莫不如此。吴长江最大的筹码,如同当年娃哈哈的宗庆后,是公司独立而庞大的经销商网络。 2、董事会究竟应该如何监控管理层? 1)每年要对CEO进行正式的评估。2)要有CEO的继任计划。3)对于管理层自身发展的问题,每年CEO都应向董事会递交一份关于公司管理层发展项目的报告。 四、解决方案

公司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在当今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加强和完善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对于理顺内部管理体制,完善内部管理理论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企业内部管理现状的基础上,以公司治理为线索,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提出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具体对策。本文针对内部管理的企业层面与生产车间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对 策分析。 关键词:公司内部管理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企业管理也发生着越来越深入的变化。管理的过程是一个通过发挥管理功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组织的绩效,从而实现企业共同目标的过程。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简历健全内控制度,是企业自身的需要,也是企业面对市场风险与挑战的需要。企业只有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制定满足管理需要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加以严格遵循实施,才能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财政部有关规章制度的要求,各单位(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它经济组织)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的规定,结合部门和系统内部的有关内部控制规定,建立适合本单位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内部控制制度,并组织实施。 所谓内部管理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管理者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效果以及现行法规的遵循等目的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内部控制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控制环

境、风险评估、监督决策、信息与传递以及自我检测等方面,从总体上透视了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其有效实施无疑会促使企业生产管理迈上一个新台阶,促进企业经营流程的合理化和正规化。 1.当前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公司层面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企业要发展,则其自身实力及综合竞争力必须不断增强。在目前全球经济的发展模式之下,发展企业综合实力的必经之路之一即是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这一途径既适用于国有企业,同时也适用于当前正蓬勃发展的广大非公制企业。企业管理所涉及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既涵盖了企业的生产、营销、财务管理,同时也囊括了企业的采购、人力、计划等诸多方面。可以说,企业管理在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企业的各类生产、经营活动间发挥着组织、协调、调控的综合作用。优秀的企业管理不但能够帮助企业在现有经营模式上得到平稳、高效的发展,同时还可以帮助企业吸纳更多的优秀人才、先进思想,从而帮助企业开拓更加广阔的进步空间。然而,由于国内大部分企业普遍起步较晚,管理投入不足,因此在企业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何发现、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是当前国内企业管理领域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1)企业管理规范性不足,管理模式不科学 目前,在我国各企业间并未形成一套程式性的企业管理模式,这一现状在为不同企业提供了自我管理的广阔发展空间的同时,也使得一些不科学的企业管理理念逐渐形成。这些错误的企管模式的长期存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问题研究毕业论文

南昌大学NANCHANG UNIVERSITY 自学考试本科论文 题目:中小企业发展战略问题研究 学院: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工商企业管理 准考证号:xxxxxxxxxxxxxx 学生姓名:xxxxxxxxxxxxxxxxxx 指导教师:xxxxxxxxxxxxx 起讫时间:2013年8月至2013年10月

摘要 中小企业不仅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活力的增强,而且为我国解决就业问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美、日等发达国家和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消费者的需求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的购买力水平的提高,需求由低层次逐步向中高层次转化,趋同性需求向个性化、多样化需求转变,这对厂家和商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他们向品种多样化或者产品多样化发展。而中国经济在全球一体化的变化中,中小企业逐步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解决就业的主要力量。在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战略管理是起着总体规划的作用。战略的正确选择,是决定着中小企业是否在这场竞争中兴衰成败,而战略管理更是指明了企业在竞争中的发展方向和竞争方式。在这种形势下,中小企业如何在战略上把握契机,顺应形势,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呢本文正是基于这种考虑,着重研究了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发展方向竞争方式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Abstract Strengthen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not on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vitality of the economy of our country, and has made the important contribution for our country to solve the employment problem.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developed countries such as America, Japan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like China, the demand structure of the consumers have changed, people's purchasing power level, the demand from low level to high level of homoplasy in transformation, needs to personalized, diversified demand change, which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the manufacturers and businessmen, prompting them to diversify or product diversification. While the Chinese economy in the change of global integration, SMEs gradually become China's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 and the main strength of solving employment.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MEs, strategic management is playing the role of overall planning. The correct choice of strategy, is deciding whether SMEs in this competition success or failure, strategic management is that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in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and competition.

完善中小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

利益相关者理论表明公司治理问题在任何企业中都存在,该理论的发展为阐释中小企业公司治理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完整的公司治理由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两部分构成。内部治理即通常所说的治理结构,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三大机构之间的权力、责任及制衡关系组成。外部治理主要来自市场以及制度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资本市场、经理人市场、法律、社会舆论以及社会文化等等。 目前,在国际上主要有两种代表性的公司治理模式,即英美治理模式、德日治理模式。英美模式是典型的市场主导的外部监控型治理模式。其主要特征是:股权结构高度分散,股票流动性高;内部治理结构主要依赖于董事会,不设监事会,外部董事在董事会中居于主导地位;主要依靠资本市场股东的“用脚投票”行为、敌意收购威胁、经理人市场和产品市场竞争以及法律管制措施等外部治理机制发挥作用。德日模式的主要特征包括股权集中度较高,股票流动性较低;存在双层监督机构;银行在公司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员工参与公司治理。 中小企业的公司治理不同于大型、股份制企业的公司治理,有其特殊性。代理理论认为,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会产生代理问题。但是在很多中小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合一”的,不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因此大多数中小企业认为自身不存在公司治理问题,公司治理观念薄弱,也就忽略了公司治理方面的相关工作。然而,利益相关者理论表明公司治理问题在任何企业中都存在,该理论的发展为阐释中小企业公司治理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凡能影响企业活动或被企业活动所影响的人或组织都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例如股东、银行、供应商、顾客、员工、政府、社区等等。企业的目标不能局限于股东利润最大化,而应该同时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银行、供应商、顾客、员工等的利益。否则,企业可能会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导致其不合作行为。因此,利益相关者理论主张共同治理,强调在公司治理过程中要兼顾内部和外部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且由于各方利益相关者关注的问题不同,为了在重大决策上保证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就必须在企业的权力机构中有利益相关者的代表。

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目录 中文摘要 前言 一、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意义 1.有利于企业迎接加入WTO后的挑战,适应国际化竞争。 2. 有利于实现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目标。 3.有利于抓住新世纪的良好发展机遇。 4.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我们开发和利用信息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5.企业信息化实现企业全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运营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决策智能化。 6.增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性快速发展。 二、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 三、中小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资金短缺。 2. 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3. 信息人才不足。 4. 传统观念和管理模式。 5. 企业行业分布广,需求复杂。 6. 信息化进程与企业发展不匹配问题。 7. 信息化“一揽子”解决方案问题。 8. 环境问题。 四、中小企业信息化问题的对策 1、遵循效益原则 (1)效益启动原则 (2)低成本原则 (3)渐进性原则 (4)可持续原则 2、中小企业信息化实施策略 (1)目标定位至上的策略。 (2)管理和信息化建设规划要同步。 (3)重视跨行业的协同模式。 (4)企业的应用基础。 (5)政府良好的政策扶持,相关的倾斜优惠政策,完善的奖惩执行力度。 (6)社会的大环境给他们创造有利条件。 (7)提升管理者的素质,改变原有的管理体制,完善企业的各项制度。 (8)帮助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五、结语 六、参考文献

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信息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重要渠道。本文针对中小企业占我国 注册企业99%以上的实际状况,分析了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的意义及目前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现阶段我国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信息化现状存在的问题对策 前言 中小企业作为一个规模庞大的群体,在国内大约有829万家,总产值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40%,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信息化的水平,其需求和采购意向直接影响着IT设备相关生产厂商的生产。因此,分析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需求特点,了解其实施策略就显得十分重要,并一直是IT设备厂商关注的焦点和国家政府部门制定决策的依据。 一、业信息化的意义 企业信息化:即挖掘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去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及时地为企业的“三层决策”系统(战术层、战略层、决策层)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对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其本质是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人机合一的系统,包括人、计算机网络硬件、系统平台、数据库平台、通用软件、应用软件、终端设备(如数控机床等)。在如今信息化的时代,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有着无限的机遇和挑战,信息化业务更是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1.有利于企业迎接加入WTO后的挑战,适应国际化竞争。加入WTO以后,企业将更直接地面对国际竞争的挑战,在全球知识经济和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特别是跨国经营的重要前提。 2.有利于实现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目标。在综合运用好国家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的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有助于改善企业管理,提高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3.有利于抓住新世纪的良好发展机遇。我们正处在知识经济迅速崛起,全球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对信息的采集、共享、利用和传播,不仅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也成为决定国家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4.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我们开发和利用信息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只有实现信息化,企业才有可能抓住机遇,实现健康发展。 5.企业信息化实现企业全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运营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决策智能化。其中,运营自动化是基础,决策智能化是顶峰。 6.增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性快速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增加企业间的技术流通,总体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 二、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 中小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对内在不断完善自己的管理水平,对外要迎接日益激烈的市

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

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一: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小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小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这不仅是扩大就业机会, 增加财政收入, 繁荣市场的短期政策选择, 也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期需要。但由于中小企业本身的局限,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本文就小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予以探究,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小企业管理问题对策 一我国中小企业在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小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1.以内部融资为主,企业内部留存收益的积累是有限的, 随着企业自身生产的不断扩大, 内部融资极大地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2.外部融资困难,银行贷款是外部融资的重要渠道。虽然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已普遍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 但由于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经营变数多且风险大、信用能力较低等一系列原因, 使得外部融资约束高于大企业。3.融资成本较高。调查结果显示,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一般包括贷款利息、基本利息和浮动部分, 浮动幅度一般在20%以上 (二)小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筹资管理效率低:1、筹资决策不科学,筹集资金不合理小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一般缺乏系统的、专业的财务管理知识,经常会由于错过了最佳的筹资时间而增加了企业的筹资成本,或者是由于没有在预定的时间内筹得足够的资金,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2.筹资渠道不畅,融资方式单一。小企业主要就是通过银行贷款和商业信用筹资,另外由于小企业经营风险较高,偿债能力较低,小企业可筹得的银行贷款也非常有限,所以目前我国小企业的筹资主要依靠商业信用方式。3营运资金运转不灵对货币资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应收账款回收困难,造成资金周转缓慢.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 (三)小企业信用低 中小企业信用意识较差中小企业普遍缺乏信用基础, 信用观念薄弱。中小企业一般都没有完善的管理体制, 它们的管理模式比较简单, 它们只是期望能获得更多的利益,期望企业的短期利益, 不在乎企业失信是否有损企业的名誉, 是否妨碍企业的长远发展。中小企业信用缺乏现象普遍存在。中小企业没有可行的长远战略规划企业要想发展, 给自己定位和制定一份长远的战略规划是少不了的。但在我国, 中小企业一般没有战略规划, 这导致中小企业在中不清楚自己的定位, 不能明确自己的使命和目标, 发展盲目对政府信用的缺少大量的中小企业向政府提供虚假的财务报告,以达到其逃税避税、少纳税或者不纳税的目的, 有的企业甚至通过虚假的出口行为向国家骗取出口退税, 造成大量政府资金的流失。生产信用缺失主要表现

论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完善与创新

论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完善与创新 公司治理结构,或法人治理结构,不但是一个全球性话题,也是我国构筑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致力于研究解决的课题。在证券监管领域,如何建立既符合国际标准又兼顾中国国情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也已引起监管当局和业内人士的关注。能否建立起我国现代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关系到国有企业的公司化改革能否成功,上市公司能否持续发展,也关系到中国加入WTO 后国内公司参与国际竞争、抗拒市场风险的能力。 “公司治理结构”的提出 “公司治理结构”(Corporate governance)最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的美国提出。当时美国学术界部分学者认为大型公众公司的经营管理体制存在结构性缺陷,主要表现为董事会职权弱化,董事未能为股东的利益勤勉尽职,公司的经营管理权集中在高层管理人员手中。1971年,美国学者玛切(Myles L Mace)在一份著名的研究报告中揭示了董事职能减弱的客观事实。比如,董事主要在诸如技术、金融、政府关系等方面提供专业咨询,而在确定公司目标、策略、董事会政策方面无所作为,甚至不对经营管理者提交其批准的方案提出有洞察力的问题;经营管理者操纵了公司,董事会只是为经营管理者的行为盖盖章,或受经营管理者之托去安抚外面的股东;董事会会议的议程由总裁确定并控制,在会议上内部董事为了自身的利益或出于礼貌免使总裁尴尬一般不提出质询。 为此,不少学者倡导改革董事会,将董事有能力行使的职能赋予董事会,且必须使董事不受经营管理者控制。艾森伯格(Melvin AronEisenberg)提出应给予董事会监控的职能,即“挑选、监督和免除主要高层管理人员”,董事会应独立于它所监控的高层管理人员,并应保证有充分、客观的资讯以使董事会行使监控职能。为了抑止大公司滥用权力,解决内部董事不能有效行使职权的问题,独立董事制度被引入公司治理结构中。1974年成立,由大型公司的200 名总裁级人物组成的“企业园桌”组织(Business Roundtable)积极认同独立董事机制,并建议外来董事的人数应足以对董事会决策产生重大影响。据1989年对《财富》杂志前1000家公司董事会的统计,74%的董事是外部董事,83%的公司中外来董事占多数,这表明独立董事在美国已形成制度。1992年5月,美国法学研究所(The American Law Institute )颁布《公司治理结构的原则:分析与提案》,该文件规定了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职务与权限,监察委员会等董事委员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控股股东的公正交易义务,代表诉讼等内容。该文件促进了退休基金、投资信托等机构投资者参加公司的经营管理,也影响到世界各国对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和讨论。 在美国公司的发展史上,本来在二十世纪初就已经完成了从“股东中心主义”向“董事中心主义”的转移,在公司治理结构未提出之前,经典的公司理论仍然推崇贝利(Adolf A. Berle )和米恩斯(Garcliner C. means)的“经

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企业存在的问题 1、领导相互牵制,“三个领导一个兵”,下属做事,不是“左右为难”,就是“进退两难” 根本原因:(1)岗位职责不明确 导致后果:(1)下属不知道听谁的,责任无法一对一。解决方案:(1)明确岗位责任;(2)责任一对一。 2、“张飞”领导“诸葛亮”,不懂装懂,对专业人士指手画脚,评头论足根 本原因:(1)领导没有自知之明,利用权力,妄加批评。 导致后果:(1)影响执行的结果,下属因为惧怕领导权力,有可能把对的做成错的。 解决方案:(1)领导做对的事,下属把事情做对。(2)对事情结果负责任。 3、人才结构老化、多数不胜任者占据公司的主要领导职位;人才战略产生管理内耗 根本原因:(1)老板没有狼性,对家庭成员、创业元老,碍于面子问题,不愿下手; (2)人力资源储备不足,不敢下手。 导致后果:(1)不胜任者占据位置,能人有能力没有发挥余地,人才内耗;(2)员工不进步,企业逐渐丧失战斗力,甚至倒闭。 解决方案:(1)企业家要有狼性,以结果为导向,建立淘汰机制(优胜劣汰);(2)人力资源的储备; 10、员工总是不尽力 根本原因:(1)员工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 (2)员工不知道工作的意义,看不到自己的未来;(3)缺乏做事的流程和考核标准。导致后果:员工只做任务,不做结果。 解决方案:(1)与下属沟通他所在职位的意义,树立公司远景; (2)让所有员工明白:员工与企业是商业交换的关系,交换的是结果; (3)让每个部门制定工作的详细流程; (4)用淘汰机制激发员工行动能力。 11、制度一条条,执行没办法 根本原因:(1)制度太复杂;(2)流程可操作性不强;(3)监督不到位。 导致后果:制度形同虚设,达不到结果

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研究

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研究 ————现代企业制度体系的思考 【内容提要】建立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中小企业完善管理的核心所在,也是中小企业管理的一个热点和难点。在梳理与借鉴中西方公司治理理论基础上,探讨中小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有着重要的意义。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的经营环境发展变化的结果。从现代公司产生的那一天起,公司治理问题就摆在企业的组织者、参与者面前了。我们认为现代企业的基础管理是以契约为基础;运做是以流程为基础.作为本文公司治理结构重点是研究“契约基础”,即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体系设立。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研究文章很多,研究的方向也是林林总总,而本文重点是针对中小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加以分析,提出我认为的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体系架构。 一、引言 我国当前正处在经济转型时期,随着企业制度的变迁,中小企业也致力于构建合理、科学的治理结构以提高治理效率。 本文以作者所经历的中小企业为样本,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公司治理结构的内在逻辑关系,以期为中小企业改善治理结构、完善治理方式提供一点参考。

论文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的内涵 1、理论基础 2、现代企业制度的三级制度体系 3、三级制度体系的建立 4、三级制度体系的实施 5、三级制度体系的监督 一、公司治理结构内涵 现代公司是个法人实体,是广大的股东拿出钱来投资到一起,按照事先约定的公司章程来独立运作的盈利性组织。对于公司法人而言,股东是出资人,但他们中间的绝大多数人不直接参与经营,只是依法享有企业经营成果的收益权、剩余财产索取权和重大经营活动知情权。公司的经营活动由职业经理班子来组织进行,并且关于经营活动的细节,经营班子没有向大股东事前征求意见的必要。 没有一个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这回事。不同的公司要根据自己国家的企业文化和人们习惯的行为方式来寻找对其最为有效、也最为划算的治理机制,也就是在特定约束条件下的最优治理机制。放之四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1.1治理结构不规范 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条件,而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治理结构不规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内部控制的运行,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组织形式主要是有限责任公司,部分企业是股份有限公司,且股份有限公司中不乏己经成功上市的公司。这说明我国中小企业在组织形式上是适应潮流、迎合发展趋势的,但是在公司内部的治理模式上却因为传统思想和习惯方式大多数还保持着所谓的家族式治理模式。虽然家族式治理模式在其管理上有种种优势,但这种治理模式会影响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可能会对现代企业继续发展壮大产生不良影响。家族式治理模式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 1.1.1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分离 在中小企业刚起步发展的时候,由于组织规模小、产品样式单一、员工人数少且管理方式略为简单,家族式的治理模式凭借其产权关系的单一性,是可以促进企业的运营效率的。

但是随着企业的组织规模越来越大,管理的层次越来越多,家族式治理模式所表现出的产权结构单一性的问题便渐渐地显现出来: (1)很多的高级管理人才因为其产权结构的单一性不愿意到公司任职; (2)家族式的治理模式会让非家族员工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导致员工之间缺乏信任和支持,可能造成较大的人员流动性; (3)家族是模式的两权合一极有可能架空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机制,使企业的管理一片混乱; (4)再者家族式治理模式的两权合一,企业主在手握所有大权的同时也承担了重大的责任和义务。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时,企业主必然会不堪重负,如果这样继续下去,必然使企业的管理低效率,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所以,现代公司制度要求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公司资本和股东不断社会化和分散化。只有两权分离,公司才能有适合自己发展的内部治理机制,也才能更好地实现公司的内部控制。 1. 1. 2缺乏权力制衡机制 中小企业的两权合一造成股权高度集中,致使所有者与经营者制衡的机制在中小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

发展中小企业存在的困难和建议审批稿

发展中小企业存在的困 难和建议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发展中小微型企业存在的困难和建议 一、存在问题 (一)融资困难是目前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据了解我县大部分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大都是自筹资金创业,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后,资金需要量大,但固企业自身条件限制,很难获得商业银行的支持。 (二)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缓慢,资源型企业占一定比重,我县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大部集中在传统工业和涉大量企业上普遍规模小,耗能高,实力弱,发展后劲不足,受市场影响大,竞争力小。 (三)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缺乏,在我县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较少,懂技术、懂管理、懂财务的人员更少,向科技型企业发展的空间小。 (四)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落后,创新意识差,企业管理缺乏科学性,家庭式管理模式多,经营方式落后,产品质量、企业财务、安全生产等管理基础还比较薄弱,对市场行情分析缺乏冷静、思考,在市场竞争中站不住脚。 二、建议 (一)建立中小型企业创业贷款基金,鼓励全民创业,认真持续做好,规范好小额贷款制度,引导我县金融机构转变观

念,加大对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要求全县各金融机构对小型、微型企业贷款的增速还低于全部贷款的平均增速,增量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加强贷款监管和监测,切实降低企业融资的成本,积极发展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 (二)应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财政资金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完善有关优惠政策,在资金扶持、标准厂房、总部经济、技术创新等方面给予中小企业优先支持。 (三)对高科技、环保、节能型中小企业要加大扶持力度,引导和帮助这些企业能够稳健经营,增强盈利能力和发展后劲。开展有针对性的企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培训工作,加快企业人才素质提升。开展小企业培训、创业辅导、企业诊断等工作。鼓励企业高薪聘请引进高素质职业经理和专业技术人才,提升企业现代经营管理水平。 (四)加快对我县传统工业改造和优化升级,积极推进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落实好上级有关技术创新政策,支持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引导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对涉煤企业要逐步给予转型引导,积极承接外部产业转移,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利用我县资源、区位、交通优惠政策等优势,积极引进一批适合我县产业定位和具有发展潜力的项目和企业,扩大企业之间的合作规模。

浅析企业招聘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企业招聘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经营战略的各个阶段都必须要有合格的人才作为支持。招聘工作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一个基础性环节,它是企业获取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途径,招聘工作的好坏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本文从招聘对企业的重要性,招聘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出发,浅析我国现在企业招聘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以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指导,具体阐明了针对企业人才招聘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对提高企业人才招聘工作的绩效进行了建议性思考,为企业的招聘工作提供了可以参考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招聘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对策 一、引言 (一)招聘对企业的重要性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如果把我最优秀的20名雇员拿走。那么微软将会变成一个不起眼的公司。”在一定意义上招聘工作是企业经营活动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众多企业却忽略了招聘这一环节,更不用说招聘中的细节问题,其结果是一方面企业招到人才的难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企业注重招聘工作,招聘到合适的人才对企业来说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是组织补充人力资源的基本途径。组织的人力资源状况处于变化之中。组织内人力资源向社会的流动、组织内部的人事变动(如升迁、降职、退休、解雇、死亡、辞职等等)等多种因素,导致了组织人员的变动。同时,组织有自己的发展目标与规划,组织成长过程也是人力资源拥有量的扩张过程。这就意味着组织的人力资源是处于稀缺状态的,需要经常补充员工。因此,通过市场获取所需人力资源成为组织的一项经常性任务,人员招聘也就成了组织补充人员的基本途径。 (2)有助于创造组织的竞争优势。现代的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一个组织拥有什么样的员工,就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何种地位——是立于不败之地,还是最终面临被淘汰的命运。但是,对人才的获取是通过人员招聘这一环节来实现的。因此,招聘工作能否有效地完成,对提高组织的竞争力、绩效及实现发展目标,均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3)有助于组织形象的传播。据德斯勒在其著作中介绍,“研究结果显示,公司招募过程质量的高低会明显地影响应聘者对企业的看法”。许多经验表明,人员招聘既是吸引、招募人才的过程,又是向外界宣传组织形象、扩大组织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一个窗口。应聘者可以通过招聘过程来了解该企业的组织结构、经营理念、管理特色、企业文化等。 (4)有助于组织文化的建设。有效的招聘既使企业得到了人员,同时也为人员的保持打下了基础,有助于减少因人员流动过于频繁而带来的损失,并增进组织内的良好气氛,如能增强组织的凝聚力,提高士气,增强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等。同时,有效的招聘工作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职能也有帮助。 (二)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人才招聘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企业的核心功能之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没有适当的人员组织就很难进一步发展并保持企业的竞争力。然而,作为这一管理的第一步—招聘选拔员工的过程就是相当复杂的,在国外的管理理论界,如何有效地招募选拔员工已经成了越来越受关注的话题。许多西方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都对招聘过程的各个步骤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涉及工作描述、广告策划、应聘简历分析、应聘者面试形式以及最终如何筛选出最合适的候选人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