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园艺课件——绪论
- 格式:ppt
- 大小:598.50 KB
- 文档页数:25
《设施园艺学》教案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设施园艺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和作用(中国农大设施园艺学)一、设施园艺的概念设施园艺(protected cultivation, cultivation under cover)是指在不适宜园艺作物(菜、花、果)生长发育的寒冷或炎热季节,利用保温、防寒或降温、防雨设施、设备,人为地创造适宜园艺作物生长发育的小气候环境,不受或少受自然季节的影响南昌进行的园艺作物生产,称为设施园艺。
由于生产的季节往往是在露地得天独厚环境下难以生产的时节),又称“不时栽培”或“反季节栽培”、“错季栽培”。
蔬菜的设施栽培,在我国长期以来也衩称为“保护地栽培”。
二、设施园艺与人民生活的关系蔬菜、花卉、水果,是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副食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解决了温饱而步入小康之后,园艺产品的需求量迅速增加,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
蔬菜是副食品中占主导地位的园艺作物,也是我国设施园艺生产面积居首位的作物。
花卉生产是园艺生产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效益日益显著。
在设施园艺生产中,花卉栽培的面积增加很快,反季节栽培的花卉,经济效益已超过蔬菜。
果树设施栽培在我国起步较晚。
三、设施园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一)设施园艺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1、调节市场供应,增加市场花色种类2、提高产量,增加产值3、设施栽培可以充分利用时间差、空间差,实现多种园艺作物,多茬种植,立体生产,提高土地利用率4、设施栽培是实现无公害生产的途径之一。
5、设施园艺是发展庭院经济,使农民尽快致富的主要方式之一6、设施园艺的发展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重要途径以色列的蔬菜种植已成为一种艺术,它是建立在选择新的杂交品种,使用最佳施肥和灌溉方法,温室覆盖设计和采后处理技术之上的,蔬菜占以色列农业生产总量的17%以上。
先进技术和方法,包括安装有可控气候系统的温室无土栽培在蔬菜生产中起着主导作用,如生长在大田里的番茄,每公顷产量为80t,而安装有可控气候系统的温室里的番茄每公顷产量可达200t-300t。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设施园艺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和作用一、设施园艺的概念设施园艺(Protected horticulture)是指在不适宜园艺作物生长发育的寒冷或炎热季节,利用一些农业设施,人为创造适宜园艺作物生长发育的小气候生态环境,不受或少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而进行的园艺作物生产。
由于生产季节往往是在露地自然环境难以生产的季节进行,又称“反季节栽培”。
蔬菜的设施栽培又称为“保护地栽培”。
二、设施园艺的重要性发展设施园艺是实现园艺产品周年均衡供应的需要。
发展设施园艺是园艺产品实现“名特优新”生产的重要途径。
设施园艺是现代农业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业集约规模经营的重要途径。
设施园艺是体现现代农业技术特点的高新技术集成。
三、设施园艺的应用春季提早栽培夏季遮荫栽培 季延后栽培冬季保温栽培育苗无土栽培软化栽培育种第二节设施园艺的历史、现状及前景一、国内设施园艺的发展历程2000年前的简易设施栽培300年前北方土温室出现建国后北京加温温室的发展1950年后出现塑料棚和薄膜温室从日本引进的农用薄膜生产技术1965年国内出现第一栋塑料大棚1976-1978年第一次发展高峰国内塑料薄膜技术的发展1980年国产镀锌钢管式大棚研制成功1984年国家标准局颁布国家标准九五期间节能型日光温室的大发展,可在北纬41度地区不加温生产现代化连栋温室的引进二、国内设施园艺进展2006年,以蔬菜为主的设施园艺面积已达到270万hm2,人均设施蔬菜占有量达到70kg,对实现蔬菜的周年均衡供应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果树设施栽培面积达4.67万hm2,栽培品种以草莓、葡萄、桃、油桃为主,杏、李、樱桃为辅。
生产模式以促早栽培为主,延迟栽培为主,对于满足人们对反季节水果的需求起了重要作用。
花卉设施栽培面积已达1.7万hm2,其中切花面积为0.79万hm2,盆花面积为0.77万hm2。
三、国内设施园艺研究进展设施类型齐全,中小棚的比例下降,大型温室比例上升,环境调控能力不断增强。
绪论(2学时)一、设施园艺的概念设施园艺是指在露地不适于园艺作物生长的季节或地区,利用温室等特定设施,人为创造适于作物生长的环境,根据人们的需求,有计划地生产安全、优质、高产、高效的蔬菜、花卉、水果等园艺产品的一种环境调控农业。
内涵:通过人工、机械或智能化技术,有效地调控设施内光照、温度、湿度、土壤水分与营养、室内CO2浓度等环境要素,按照栽培的要求为各种栽培作物、花卉及林木果树提供适宜乃至最佳的生育环境,有效地部分或全部克服外界不良条件的影响,科学、合理地利用国土资源、光热资源、人力资源,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优质农产品的产出率,大幅度增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设施园艺是“集建筑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工程为一体,跨部门多学科”的综合学科学,它包括设计设备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技术,包括设施的栽培技术、种苗技术、植保技术、采后加工技术、无土栽培技术及新型覆盖材料的开发应用,设施内环境的调控技术以及农业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等系统工程技术的总称”。
二、设施栽培在蔬菜生产中的应用1.蔬菜育苗:为露地或设施生产提供苗木;2.早熟栽培:利用设施使春茬作物提前上市,提高生产效益;3.延后栽培:利用设施使秋茬作物延后采收,提高产量和效益;4.越冬栽培:利用设施实现蔬菜作物的反季节生产,丰富冬季蔬菜产品供应,提高效益;5.软化栽培:利用设施创造黑暗、湿润等环境条件获得软化产品;6.假植栽培:利用植株中贮藏的营养在设施中生产产品。
三、设施栽培的特点1. 投入大(农业生产物资及劳动力投入均较大);2. 对生产者技术水平要较高;3. 产值及效益高;4. 风险较大;5. 环境调控能力强。
四、发展设施园艺工程技术的重要意义1.大幅度提高单产设施园艺工程技术是在特定的温室、大棚、中小拱棚内进行农作物或园艺作物的栽培,能抗御外界风、雨、低温、干旱等一定不良条件的影响,能确保栽培作物在相对稳定而适宜的条件下生长发育,可充分发挥作物的生产潜力而获取高产,如露地生产的黄瓜、番茄、甜椒、茄子等产量仅为2000—3000kg/666.7m2,而设施内栽培产量可达1×104-2×104kg/666.7m2,甚至达3×10kg,较露地增产10倍,充分发挥了集约化栽培大幅度增产的优势。
园艺设施-园艺设施学(总7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第一章绪论一、阐明园艺设施在园艺生产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意义作用。
1、克服了栽培季节和环境条件限制,实现了园艺作物全天候、周年生产目标。
2、在不适宜园艺作物生育的季节或环境条件下,生产出多样化、高品质产品,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
(蔬菜市场80年代“吃啥没啥”;90年代初期“有啥吃啥”;现在“吃啥有啥”。
)3、提高了水、土、光、热资源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及单位土地的生产能力,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发展设施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设施园艺是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色列的番茄栽培,每生产1kg鲜重产品,露地用水量60L,温室30L。
)4、高产优质园艺产品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增加了产值和效益,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设施农业成为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和部分地区的支柱产业。
设施园艺平均亩产值比露地蔬菜高3-5倍。
据2008年资料,我国设施蔬菜生产面积占蔬菜总生产面积22%,产量占36.8%,产值占63.1%。
)5、设施园艺产业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设施园艺:化肥、种苗、农药、加工、运销---作为观光休闲和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带动了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一)设施面积继续扩大,但已进入稳定发展阶段,设施类型和结构不断优化,逐渐向大型化发展。
(二)类型结构设计与区域布局更加合理,发展体现中国特色,单栋、多样、经济、节能。
(三)设施园艺领域的科学研究方兴未艾,水平不断提升,产业体系、技术规程和行业标准逐步形成,对产业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
(四)以家庭经营为主体,种植作物种类和茬口多,栽培管理技术和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
存在问题:(一)结构材料不标准,建造参数不规范,结构简易,操作不便,性能较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生产安全隐患大(二)设施装备水平低下,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环境调控能力较弱,人工管理粗放,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三)经营分散,组织化、规模化、专业化程度差,管理凭经验,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低,产量和效益相差悬殊,连作障碍等因素严重制约可持续发展第二章园艺设施的类型、结构、性能及应用第一节简易覆盖风障、阳畦、温床一、风障的作用原理及其性能特点?作用原理:风障是设置在栽培畦北面的防风屏障物,用于阻挡季候风,提高栽培畦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