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十五课
- 格式:ppt
- 大小:9.51 MB
- 文档页数:41
第15课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一、导入观看视频:蔡伦改进造纸术设问:造纸术的发明有什么重要意义?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有哪些新发展?二、造纸术的发明1.发明任务一:观察图片,梳理我国古代书写材料的演变,思考以下书写材料有何不便?2.蔡伦改进造纸术任务二:阅读教材,请你讲讲蔡伦改造纸的故事,改造后的纸有何优点?人物故事:蔡伦(?—121),桂阳人,年少时入皇宫做了宦官。
他聪明伶俐,受到皇帝的赏识,被委任主管皇室的手工作坊。
他监造的宝剑,坚实锋利又非常精巧。
蔡伦总结前人的经验,经过反复试验,制造出既轻便又经济适用的纸。
他曾被封为“龙亭侯”,人们便把用蔡伦造纸法制成的纸称为“蔡侯纸”。
观频、思考问题梳理我国古代书写材料的演变极不方便,引出造纸术的发明讲人物故事,观看图片,思汉朝造纸工艺流程想象图优点: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3.影响任务三:纸的发明对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方面产生了哪些影响?蔡伦影响:造纸术的发明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纸的发明使书写材料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有利于书写和图书编辑,便利了典籍的流传;还为书法、绘画等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从而对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此外,纸张在社会生活方面的用途也是多方面的,如可用于包装、装饰、美化环境等。
4.传播任务四:识读地图,简述造纸术在世界的传播过程,对世界发展有何作用?考纸的优点概括造纸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造纸术的传播传播:4世纪朝鲜半岛——7世纪日本——8世纪阿拉伯地区——12世纪非洲、欧洲——19世纪大洋洲点拨提升:造纸术的发明,对亚洲、欧洲等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是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
三、医学、数学和农学的成就1.医学(1)张仲景任务一:阅读教材,请你为张仲景制作一张人物小卡片。
张仲景人物张仲景时期东汉身份名医代表作《伤寒杂病论》观图,简述造纸术的传播,理解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表格梳理张仲景的医学成就成就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多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十五课笔记
以下是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十五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笔记。
一、汉通西域
西域:指今天甘肃玉门关、阳关以西,今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广大地区。
张骞通西域: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了解了西域的情况,以及汉朝和西域的相互关系,为后来西域归属中央政权的管辖创造了条件。
同时,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了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
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今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再从安息转运到西亚和欧洲的大秦(罗马),开拓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史学家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意思是“开通大道”。
二、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今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再从安息转运到西亚和欧洲的大秦(罗马),开拓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后,海上丝绸之路开辟,起点是广东的徐闻、合浦(途经东南亚、南亚、中东),到达大秦。
丝绸之路的意义: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课堂小结
本课讲述了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历史事件。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以及丝绸之路的开辟和意义。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七上历史第15课笔记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
本课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科技发展,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非常丰富多样。
例如,古代中国人发明了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等重要的科技创新。
这些发明对中国以及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指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这些发明在中国古代的科技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造纸术使得书写和传播知识变得更加方便;印刷术的发明使得书籍的复制变得更加容易和快捷;火药的发明对于军事和烟花爆竹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指南针的发明对于航海和导航有着重要的意义。
3. 文化传承,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与文化传承密不可分。
科技的进步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传承。
例如,印刷术的发明使得大量的书籍流传下来,对于古代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 对世界的影响,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造纸术的发明促进了书籍的传播,推动了文化的交流
与发展;火药的发明改变了战争的格局,对世界军事史产生了重要影响;指南针的发明促进了航海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世界各地的交流与贸易。
总结起来,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包括科技发展、四大发明、文化传承以及对世界的影响。
这些内容展示了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的丰富多样,以及其对世界的重要影响。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主要讲述了两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化。
以下是一些主
要的知识点:
1. 造纸术的发明:西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得纸的质量更好、更便宜,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便利。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2. 医学:张仲景和华佗是东汉末年的杰出医学家。
张仲景写有《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华佗擅长针灸、汤药、外科手术,发明了麻沸散,并创造了五禽戏。
3. 史学: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
4. 宗教:这一时期出现了道教和佛教。
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主要教派有太平道和五斗米道。
佛教在汉末时期传入中国,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新的因素。
以上就是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造纸术的发明、医学、史学和宗教等方面的内容。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是关于三国时期的介绍。
这一课主要讲述了三国时
期的形成、发展和结束,以及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具体来说,它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三国时期的形成:介绍了东汉末年的政治混乱和社会动荡,以及曹操、刘备和孙权等人的崛起和势力范围的划分。
2. 三国时期的发展:详细讲述了魏、蜀、吴三个国家的发展历程,包括各自的政治制度、经济政策和文化成果。
3. 三国时期的结束:介绍了三国时期的结束和西晋的建立,以及三国时期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和经济状况,以及三国时期的战争和文化成果。
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演变过程。
七年级历史十五课知识点初中历史是我们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其中七年级历史是初中历史教育的开端。
七年级历史包含了很多知识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七年级历史十五课的知识点。
第一课: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多样性指的是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文化有所不同,它表现在语言、风俗、习惯、信仰等方面。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促进是人类共同的责任。
第二课:古代文明的复兴人类的文明发展有很多高潮和低谷,古代文明是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但在中世纪,古代文明遭受了一次破坏性打击,直到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才有了古代文明的复兴。
第三课:中国古代文化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度,古代中国的文化代表了中华文明的高峰。
中国古代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思想体系和传统文化、民间文化等方面。
第四课:古代希腊文化希腊文化是欧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希腊人以其艺术、哲学、政治和科学方面的奉献而闻名于世。
希腊文化给了我们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第五课:罗马文化罗马文化与希腊文化类似,是古代欧洲文明的一个重要时期。
罗马帝国的崛起和衰落是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对后来的欧洲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六课:世界宗教世界宗教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它们在信仰、仪式、道德、法律等方面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常见的世界宗教有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犹太教等。
第七课: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一条古代商业和文化交流的路线,连接了欧洲、亚洲和非洲。
随着交流的不断加深,丝绸之路上的商人和文化人士也增加了不少。
第八课: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是经由海洋进行的贸易网,它连接了中国、东南亚、南亚和中东地区。
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商品和文化交流增加了海洋贸易和文化交流的机会。
第九课:宗教改革宗教改革是指对某一宗教制度和教义进行变革的过程。
宗教改革在欧洲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宗教自由、人权和民主的发展。
第十课:十字军东征十字军东征是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是西欧基督教世界的一次军事行动,以夺取圣地为目的,标志着东方和西方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七年级历史第十五课知识点历史是我们了解过去、认识未来的重要途径。
在七年级的历史学习中,第十五课是我们了解唐朝的一次机会。
本文将介绍七年级历史第十五课的知识点,为大家学习提供参考。
唐朝的建立唐朝,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这个朝代的建立与隋朝的覆灭有着直接的联系。
相传唐朝的建立源于唐朝的祖先——李渊。
李渊在咸阳的独墅亭挑动起义,借机推翻了隋文帝杨坚的统治,建立了唐朝。
李渊即位后,以治国安民为己任,深得百姓的拥护。
他的治理手段非常得当,很快建立了起步良好的政权。
唐朝的贞观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是唐代最好的时期之一,也是唐朝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唐太宗时期,以“仁政”为主要思想,实行了一系列文治政策,加强了中央集权,创立了科举制度,发展了经济文化。
史称唐朝的贞观之治,创造了中国封建史上的辉煌。
唐朝的经济发展唐朝时期,经济的发展是较快的。
唐朝时期采取了“均田制”,取消了田间奴隶制,使得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大力提高。
唐代还建立了繁华的都城长安,成为当时亚洲最富有的城市之一。
唐代文化的繁荣唐朝是中国古代文化辉煌的时期之一,它的文化成就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唐朝时期的文化着重发展了诗歌、绘画、雕刻、乐曲等艺术形式。
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
唐代的佛教文化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唐代的法门寺、大雁塔等文化宝藏至今仍然让游客流连忘返。
总结从唐朝的建立到经济、文化的发展,七年级历史第十五课为学生们全面地介绍了唐朝这一历史时期。
了解唐朝的历史和文化,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并从中汲取经验,为现实生活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