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左右(课件)资料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2.02 MB
- 文档页数:16
认识位置「上下左右前后」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章“生活中的数学”第二节“认识位置”,详细内容包括:1. 上下位置的辨别;2. 左右位置的辨别;3. 前后位置的辨别;4. 位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上下、左右、前后位置的辨别方法;2. 培养学生运用位置描述物体位置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上下、左右、前后位置的辨别及运用。
教学重点:掌握位置描述方法,培养空间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磁性黑板、位置图卡;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PPT展示学校操场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物体位置,激发学生对位置的兴趣。
2. 讲解知识点(1)上下位置的辨别:通过磁性黑板上的位置图卡,讲解上下位置的辨别方法;(2)左右位置的辨别:以教室内的物品为例,讲解左右位置的辨别方法;(3)前后位置的辨别:邀请两位同学上台演示,讲解前后位置的辨别方法。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物体位置。
4.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位置描述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2)拓展:布置一道实际生活中的位置描述题,引导学生课后观察并描述。
六、板书设计1. 上下位置的辨别;2. 左右位置的辨别;3. 前后位置的辨别;4. 位置描述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教材第45页练习题1、2、3;2. 答案:见教材第47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位置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描述物体位置,提高空间观念。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4. 例题讲解的针对性;5. 随堂练习的有效性;6.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7. 作业设计的梯度与答案的准确性;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第三讲位置(二)(二)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位置为左边。
知识点讲解1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例 1. 在()里填上“左、右”。
例 2. 按要求填空。
(1)小花是左边数起的第()个,右边数起的第()个。
(2)左边数起的第6个,就是右边数起的第()个,这个小朋友是()(3)丁一的左边是(),右边是()。
知识点讲解2:综合练习例 1. 按要求填空。
(1)拖拉机的右面是(),左面是(),上面是(),下面是()(2)木马在()的左边,()的右边是电话(3)篮球在()的左边,在()的右边。
例 2. 按要求填空。
参考答案知识点讲解11.左;右;左;右2、(1)3,7 (2)4,小洁(3)小月小花知识点讲解 21.(1)钢琴,木马,小女孩,篮球;(2)拖拉机,小女孩;(3)小汽车,机器人2、(1)6、2 (2)3、5 (3)6、3 (4)4、3巩固练习一、单选题(共4题;共8分)1.橡皮在铅笔的()边。
A.左B.右C.上2.在的右边的是()。
A. B. C. D.3.下面是5路公交车的站牌,由此可知,下一站是()。
A.马厂子B.东大街C.人民路4.△的左边是○,△的右边是□,排列正确的是()A. B. C.二、判断题(共7题;共14分)5.在○△中,△在○的左边。
()6.7.爸爸坐在小朋友的左边。
8.男孩的右手握着女孩的左手。
9.10.阳光下的人影与人的左右是相同的。
11.小明来到镜子前,他举起左手,镜子中的他举的是左手。
三、填空题(共15题;共48分)12.1,2,3,4,5,6,7,8共有________个数;4的左边是________,右边是________;从右往左数第三个数是________。
13.我们写字的时候,________手拿铅笔写字,________手压本子。
认识左、右问题导入看图说一说。
(教材10页例题)两只小手可以做什么?过程讲解1.描述画面内容上课了,老师正在给同学们讲课。
老师和同学们都举起:右手,其中一名同学想:另一只手怎么描述呢?2.认识左手和右手(1)认识左手和右手。
伸出双手,手背朝上,手心朝下,发现两个拇指靠得最近两个小指在双手的两侧,如下图:把双手翻过来,手背朝下,手心朝上,发现两个小指靠得最近,两个拇指在双手的两侧,如下图:(2)说一说左手、右手的作用。
......3.认识左边和右边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4.用左、右两个方位词描述图中人物的位置关系A在B的左边;C在B的右边;B在A的右边;B在C的左边。
......归纳总结明确左、右位置关系的标准:右手所在的一边是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是左边。
误区警示【误区一】选一选:的左边是(B),右边是(A)。
错解分析此题错在没有掌握判断物体左、右的方法。
错解改正 A B温馨提示判断某一物体的左、右两边分别是什么,要以此物体为中心,根据自己的左、右手来确定位置。
【误区二】小东和小方是同桌,小东坐在左边,小方坐在右边。
(√)错解分析此题错在描述两个人的位置关系时没有说清以谁为参照物。
正确的说法应是:小东坐在小方的左边,小方坐在小东的右边。
错解改正×温馨提示左、右位置是相对而言的,不能单独地说谁在左边或谁在右边,在描述物体左、右位置关系时,一定要说清“谁在谁的左(右)边”或“谁的左(右)边是谁”。
体会左右位置的相对性
问题导入摆一摆,说一说。
(教材66页例题)
过程讲解
1.观察情境图
桌子上放着卷笔刀、文具盒、尺子、橡皮、铅笔,两名同学正在描述这些学习用品的位置。
2.确定物品之间的左右关系
(1)先确定好左右位置。
从观察者角度先判断出左右,如图:
(2)数出橡皮从不同角度观察的位置以及尺子两边的物体。
3.解答问题
从左数橡皮是第2个,从右数橡皮是第4个。
尺子的左边有铅笔和橡皮,尺子的右边有文具盒和卷笔刀,尺子在文具盒的左边,橡皮的右边。
归纳总结
判断物体左右的顺序和位置关系:先确定左和右,再从左或右数出物体的位置以及某一物体左右两边的物品。
误区警示慧眼识真知,错误巧规避!
【误区】小明和小红是同桌,小红坐在左边,小明坐在右边。
错解分析此题错在没有理解左右位置关系的含义,两个人的位置是相对的。
正确解答小明和小红是同桌,小红坐在小明的左边,小明坐在小红的右边。
温馨提示
描述人物的位置关系时,某个人的位置是相对于另一个人而言的。
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问题导入你能看图说一说吗?(教材10页例题)过程讲解1.描述画面内容上课了,老师正在给同学们讲数学题,同学们的书桌上摆着数学书和练习本。
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告诉同学们要发言的请举右手,小明、小红和小芳连忙举起了自己的右手。
2.理解题意根据画面呈现的内容,明确图中小朋友们的位置关系、练习本和数学书的位置关系、课本和讲桌的位置关系等。
3.认识位置关系(1)认识左、右。
①认识左手和右手。
伸出双手,手背朝上,手心朝下,平放在桌面上。
②确定左、右的位置。
以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确定左面和右面。
③描述物体左右位置的方法。
a.在的(左)面。
在的(右)面。
b.小明在小红的左面。
小红在小明的右面。
c.小刚在小芳的左面。
小芳在小刚的右面。
(2)认识前、后。
①小明在小刚的前面,小刚在小明的后面。
②小红在小芳的前面,小芳在小红的后面。
(3)认识上、下。
①课本在讲桌的上面,讲桌在课本的下面。
②练习本在铅笔的下面,在课桌的上面。
③国旗在黑板的上面,黑板在国旗的下面。
归纳总结1.确定左右位置关系的方法:与右手相对应的一面是右,与左手相对应的一面是左。
2.确定前后位置关系的方法:以参照物为目标,与参照物面对的方向是前,与参照物背对的方向是后。
3.确定上下位置关系的方法:先确定和谁进行比较,对于两个物体来说,上下位置关系是确定的,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上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下面;对于三个物体来说,要以参照物为目标来确定所要描述的物体是在参照物的上面,还是在参照物的下面。
误区警示【误区】小明和小红是同桌,小红坐在左面,小明坐在右面。
错解分析某个物体(或人)的位置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或人)而言的,不能单独地说某个物体(或人)在左面还是右面。
正确解答小明和小红是同桌,小红坐在小明的左面,小明坐在小红的右面。
温馨提示描述人或物的位置关系时,某个人或物的位置是相对于另一个人或物而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