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行进之歌
- 格式:ppt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4
初中音乐人音版:教案《行进之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进行曲的特点和风格,能够分辨不同国家的进行曲作品。
2. 通过学习《行进之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表现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提高学生对音乐文化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进行曲的定义和特点2. 进行曲的历史发展3. 各国进行曲的代表作品4. 《行进之歌》的曲式结构5. 《行进之歌》的演奏技巧和表现手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进行曲的特点、历史发展、代表作品及《行进之歌》的曲式结构和演奏技巧。
2. 教学难点:《行进之歌》的节奏变化和音准控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不同国家的进行曲作品,让学生感受进行曲的风格特点,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介绍进行曲的定义、特点和历史发展,引导学生了解进行曲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3. 分析:《行进之歌》的曲式结构、旋律特点和节奏变化,讲解乐曲的背景和创作意图。
4. 实践:分组进行乐曲演奏,重点练习节奏变化和音准控制,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演奏技巧。
5. 展示:学生代表进行演奏展示,评价并进行反馈。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演奏《行进之歌》,理解进行曲的特点和风格。
2. 学生能够分辨不同国家的进行曲作品,了解进行曲的历史发展。
3. 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演奏技巧,表现出乐曲的情感和气氛。
4. 学生对音乐文化的认识有所提高,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
六、教学工具与材料1. 教学课件:包含进行曲的定义、特点、历史发展、代表作品及《行进之歌》的曲式结构、旋律特点和节奏变化等内容。
2. 乐器:钢琴、小提琴、长笛等(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乐器)。
3. 乐谱:《行进之歌》及其他进行曲作品的乐谱。
4. 录音设备:用于播放不同国家的进行曲作品。
七、教学步骤1. 第一步:引导学生了解进行曲的定义、特点和历史发展,让学生对进行曲有初步的认识。
2. 第二步:分析《行进之歌》的曲式结构、旋律特点和节奏变化,讲解乐曲的背景和创作意图。
《行进之歌》教案第2课时教学目标1、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拉德斯基进行曲》;聆听《葬礼进行曲》、《婚礼进行曲》。
2、听辨乐曲的主题;了解肖邦的名字及主要作品。
3、能运用进行曲的知识赏析4首作品音乐的基本特点,了解其使用的演唱场合及功能。
教学重点了解其使用的演唱场合及功能。
教学难点对进行曲体裁的共性及速度、节奏、旋律、调式的掌握。
教学方法欣赏法,感悟音乐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
教学教具多媒体、本课曲目的音响资料。
教学过程导入教学复习《一二三四歌》,引导出进行曲。
新课学习进行曲原为军队用来统一步伐,表现雄壮军威,鼓舞士气的队列音乐。
进行曲根据用途可分为“军队进行曲”“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
进行曲的速度可分为“慢速进行曲”“快速进行曲”“急速进行曲”。
1、欣赏乐曲《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1)、介绍乐曲的背景及作者。
此曲原为《八路军进行曲》,在解放战争时期,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51年,将它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郑律成(1918—1976)作曲家,出生于朝鲜,1950年回到中国并加入中国籍。
他的音乐充满激情,旋律朴实流畅,富有特色;结构简练,深受中朝人民的喜爱。
代表作有《延安颂》《八路军进行曲》《我们多么幸福》《绿色的祖国》(2)、让学生边欣赏乐曲边思考,然后进行讨论。
a、乐曲的基本情绪?(表现了人民军队豪迈雄壮、势不可挡、勇往直前的军威)b、乐曲的表演形式?(由铜管乐演奏)c、铜管乐队的基本编制?(它是由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组成的吹奏乐队)2、《拉德斯基进行曲》欣赏a.弹奏《拉德斯基进行曲》片段;学生边聆听边思考曲名及作者。
b.介绍乐曲作者:奥地利的老约翰·施特劳斯(解释“老”),被称为“圆舞曲”之父,因为他奠定了维也纳圆舞曲的风格基础。
他一生共创作了251首作品,数这首《拉德斯基进行曲》最为有名。
c.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拉德茨基”是人名。
第一单元行进之歌——一二三四歌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一、教材分析本课程选自2023-2024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主要内容包括《一二三四歌》。
《一二三四歌》是一首具有浓厚军事色彩的歌曲,歌词简洁,旋律激昂,节奏明快,富有感染力。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我国军队的优良传统,增强爱国情感。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掌握《一二三四歌》的旋律和歌词,学会演唱这首歌曲,并了解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体会到我国军队的英勇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听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通过分组练习、互动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最后,通过演唱比赛等形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舞台表现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三、学情分析在制定教学计划之前,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是非常重要的。
本节课针对的是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的学生,他们在这个年龄段,身心发展迅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同时也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表现欲望。
在音乐学习方面,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乐理知识和简单的乐器演奏能力,但可能在音乐鉴赏和演唱技巧方面还有所欠缺。
在知识方面,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对音乐的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对于《一二三四歌》这样具有特定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歌曲,他们可能缺乏深入的理解。
在能力方面,学生们已经能够独立演唱简单的歌曲,但可能在合唱中协调性和音准方面还有待提高。
此外,他们在音乐创作和即兴演奏方面的能力也相对较弱。
在素质方面,学生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是他们学习音乐的动力,但可能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和自我挑战的精神。
同时,他们在团队合作和舞台表现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行为习惯方面,学生们可能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分心,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他们在课堂上可能不够主动,需要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行进之歌》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了解《行进之歌》这首歌曲的历史及文化意义;•掌握该曲的歌曲基本知识如节奏、音高等;•能够正确演唱该曲。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行进之歌》的历史及文化意义;•掌握歌曲基本知识如节奏、音高等。
教学难点•歌曲的情感表达;•歌词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教师放一段《行进之歌》的演唱视频,并让学生听歌,感受歌曲情感表达;2.教师简述该曲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第二步、歌曲基础知识讲解1.教师用口型演示该曲的歌词和旋律;2.教师讲述该曲的音高、节奏的基础知识。
第三步、歌曲齐唱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唱该曲,并重点强调歌词的情感表达。
第四步、小组合唱1.将学生分组;2.让同组的学生一起唱该曲,并进行集体练习。
第五步、展示1.让各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所练习的唱法;2.教师对学生表现进行点评。
第六步、作业布置1.学生课后需要重新练习这首歌曲,并按照自己的方式演唱;2.学生需提交录音作品,教师进行评分。
四、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包括学习态度和课堂表现;2.学生提交的录音作品。
五、教学参考资料•《音乐全解》•《音乐学校》六、学后反思•本节课老师通过引导学生了解《行进之歌》的历史以及文化背景,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告诉学生该曲的基础知识,后面的乐理学习将会为他们提供很好的基础;•学生自己拆分成小组进行学习是本节课很好的一个环节,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了学习的热情;•本节课最后的作业布置是一个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所学内容的工具。
初中音乐人音版:教案《行进之歌》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对《行进之歌》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让学生了解进行曲的特点,感受进行曲的韵律和节奏。
教学内容:1. 欣赏并进行曲作品《行进之歌》。
2. 分析进行曲的特点,如韵律、节奏、速度等。
教学步骤:1. 教师播放《行进之歌》,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
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进行曲的特点,如韵律、节奏、速度等。
3. 教师邀请学生分享对进行曲的感受和认识。
4. 教师总结并进行曲的特点介绍。
第二章:音乐欣赏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2.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行进之歌》的旋律、和声和节奏。
教学内容:1. 欣赏并进行曲作品《行进之歌》。
2. 分析《行进之歌》的旋律、和声和节奏。
教学步骤:1. 教师播放《行进之歌》,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
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行进之歌》的旋律、和声和节奏。
3. 教师邀请学生分享对《行进之歌》的欣赏感受。
4. 教师总结并进行曲的欣赏指导。
第三章:音乐分析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音乐结构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2. 让学生了解并分析《行进之歌》的曲式结构。
教学内容:1. 欣赏并进行曲作品《行进之歌》。
2. 分析《行进之歌》的曲式结构。
教学步骤:1. 教师播放《行进之歌》,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
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行进之歌》的曲式结构。
3. 教师邀请学生分享对《行进之歌》的曲式分析。
4. 教师总结并进行曲的曲式结构讲解。
第四章:音乐创作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2. 让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进行曲作品。
教学内容:1. 欣赏并进行曲作品《行进之歌》。
2. 分析进行曲的创作特点,如韵律、节奏、速度等。
3. 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进行曲作品。
教学步骤:1. 教师播放《行进之歌》,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
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进行曲的创作特点,如韵律、节奏、速度等。
3. 教师提供简单的创作素材和工具,如乐器、音符等。
《行进之歌》教学设计执教人:年级:初一年级课型:唱歌综合课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课,培养学生在参与课外活动时能够更多的关注进行曲;通过对《一二三四歌》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待学习和生活要有坚定勇敢、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
过程与方法:1、侧重对歌曲情绪的理解,用不同的形式来体会歌曲的情绪。
2、通过聆听《拉德茨基进行曲》、《骑兵进行曲》等乐曲片段,学生感受作品的情绪,掌握音乐作品所表现情感的方式。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用饱满、有力、较有弹性的声音演唱《一二三四歌》,并在乐曲中加入节奏的训练;了解西洋管弦乐队。
教学重难点:1:用饱满、有弹性的声音演唱《一二三四歌》,节奏练习;2:大胆的用肢体语言表现“进行曲”。
教学过程一、导入1.聆听音乐片段,《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视频片段(阅兵式情景)课件2:阅兵式视频提问:你们对这个音乐熟悉吗?在哪里听过?这段音乐叫什么名字吗?2、再次聆听,什么是进行曲呢?它有什么特点呢。
课件3阅兵式视频播放完音乐后提问:你觉得这段音乐的力度、速度是怎样的?你还有没有听过其他的进行曲?二、新授内容进行曲的分类:雄壮有力的进行曲、斗志昂扬的进行曲、有趣的进行曲、欢快的进行曲、神圣庄严的进行曲。
课件4进行曲分类1.雄壮有力的进行曲(1)播放歌曲《一二三四歌》,学生聆听《一二三四歌》边用身体表达(教师走在学生中间拍手踏步,在音乐播放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用肢体来体会音乐)课件5阎维文演唱视频《一二三四歌》(2)师:这首歌曲中有一种和步伐、节奏特别一致的打击乐器,细心地同学应该能听出来了,是什么?小军鼓课件6背景图片单纯音乐(3)小军鼓的节奏,再次播放音乐,教师演示加入小军鼓节奏XXXXX(4)学生听完后,思考小军鼓的节奏都出现在乐曲的那些地方,能不能试一下。
课件7节奏加入(5)学生尝试加入节奏,为歌曲伴奏,再次熟悉歌曲。
板书:4/4 0 0 XXXXX|2、演唱歌曲:(1-16小节),评价学生演唱,可以再回到视频演唱的场景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力度,提示:每一小节的第一拍,就是第一个字唱的长一点强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