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情境1 发动机总体结构的认识
- 格式:ppt
- 大小:4.58 MB
- 文档页数:29
课程汽车发动机检修实训任课教师课题安全教育、发动机总成整体结构认知授课时数6分课题发动机总成整体结构认知授课时数 4课题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目的:1、通过安全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提高自我防范的能力。
严格遵守实习规章制度,做到安全实习、文明生产。
2、掌握发动机两大机构五大系统的组成。
重点:1、安全教育—安全生产三要素:“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
2、发动机两大机构五大系统的组成。
难点:1、发动机两大机构五大系统的组成。
实习准备1、实训工料及设备2、实训工位图纸号及数量;1、常用工具4套2、帕萨特1.8T电控发动机试验台、丰田卡罗拉电控发动机试验台各2台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组织教学10分钟入门指导40分钟一、组织教学1、整队点名;2、检查工作服穿着;3、安全操作及注意事项;4、课前准备。
二、入门指导1、介绍指导教师、实习场地、实习时间、列队要求。
2、介绍实习课程、实习要求、注意事项。
3、实习组织:确定实习班长,组长、卫生委员。
4、实习管理:明确列队点名、组织纪律、实习安全监督、工具管理、实习报告、实习场地卫生的管理职责。
(一)实习安全教育的目的和内容1、安全教育的目的:实训是学习的重要组成和延续,是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
在实习中有大量的实际操作训练过程,训练时,要加强相互间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安全防范意识,防止发生人身伤害与机件损坏事故,要时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牢记安全生产三要素:“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
杜绝一切事故发生,顺利完成实训课程。
2、安全教育内容:(1)安全文明实习规章制度。
(2)实习教室、场地十不准。
(3)机工具、量具的使用。
(4)安全生产三要素:“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二)安全文明实习规章制度1、提前10分钟在实习教室前列队,点名、由班长负责检查工作服穿戴、上课资料准备情况。
站队点名教师讲授重点强调时间分配教学内容方法2、学生实习前工作服必须穿戴整齐,不得穿拖鞋、凉鞋、高跟鞋实习,女生长发应盘在头顶,不得垂下。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授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发动机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2. 使学生掌握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包括气缸、活塞、曲轴、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统等。
3. 培养学生对发动机维修和保养的基本技能。
二、教学内容:1. 发动机的定义和作用2. 发动机的分类3.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3.1 气缸3.2 活塞3.3 曲轴3.4 配气机构3.5 燃料供给系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及其功能。
2. 教学难点:配气机构和燃料供给系统的原理及维护。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发动机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2. 使用图解法展示发动机的总体构造,使学生直观了解各部件的功能。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维修和保养技能。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发动机的图片、图表和案例资料。
2. 准备教学PPT,展示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和各部件功能。
3. 准备发动机实物或模型,供学生观察和操作。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发动机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发动机的定义、作用和分类,让学生了解发动机的基本概念。
3. 展示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图片,讲解各部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4. 深入讲解气缸、活塞、曲轴、配气机构和燃料供给系统的原理和功能。
5. 分析实际案例,讲解发动机维修和保养的方法和技巧。
6. 课堂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七、课堂练习:1. 根据所学内容,绘制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图。
2. 列举发动机的分类及其特点。
3. 描述气缸、活塞、曲轴、配气机构和燃料供给系统的作用。
八、课后作业:1. 复习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及其功能。
2. 了解发动机的维修和保养方法。
3. 收集有关发动机的最新技术和发展动态。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2.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十、课程拓展:1. 邀请发动机生产企业的技术人员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发动机生产工艺和新技术。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电子教案教案:发动机的总体构造一、教学目标1.了解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和组成部分。
2.掌握各个构造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3.培养学生对发动机的兴趣和研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总体构造主要包括发动机的外部构造和内部构造两部分。
2.外部构造主要包括缸体、缸盖、气门机构和曲轴箱等组成部分。
3.内部构造主要包括活塞、气缸、气缸套、曲轴、连杆、凸轮轴等部分。
三、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通过观看相关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发动机的作用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外部构造(15分钟)a.简要介绍发动机的外部构造,包括缸体、缸盖、气门机构和曲轴箱。
b.详细介绍每个部分的名称和功能,例如缸体负责容纳活塞和气缸,缸盖覆盖在缸体上,气门机构控制气门的开闭等。
3.讲解内部构造(15分钟)a.简要介绍发动机的内部构造,包括活塞、气缸、气缸套、曲轴、连杆、凸轮轴等。
b.详细介绍每个部分的名称和功能,例如活塞通过上下运动实现气缸内的压缩和燃烧等。
4.概括总结(10分钟)按照总体构造的顺序对发动机的构造部分进行概括总结,帮助学生理清发动机的组成及其功能。
5.拓展延伸(20分钟)a.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研究,探究发动机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b.鼓励学生查阅相关文献或网站,了解不同类型的发动机及其特点。
c.小组展示各自的研究成果,向全班分享。
6.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撰写一份关于发动机的构造和发展的研究报告。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及时给予激励和肯定。
2.评价学生的研究报告,看是否能准确描述发动机的构造和发展。
五、教学资源1.视频或图片资料展示发动机的构造。
2.相关文献或网站资料。
六、教学反思通过讲解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帮助学生了解发动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通过拓展延伸的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能力,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讲解过程中要使用简明易懂的语言,结合示意图或模型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1 开篇导学 内燃机基本机构及其工作原理
导学一 发动机总体结构的认知
一、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是由多个机构和系统组成的复杂机器。
现代汽车发动机的结构形式很多,即使是同一类型的发动机,其具体结构也各不相同,但不论哪种类型的发动机,其基本结构都是相似的。
汽油机通常由两大机构、五大系统组成;柴油机由两大机构、四大系统(较汽油机少点火系统)组成,如图0-1所示。
“两大机构”是指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五大系统”是指燃料供给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点火系统和启动系统。
图0-1 汽车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1.曲柄连杆机构
曲柄连杆机构包括汽缸体、汽缸盖、活塞、连杆、飞轮和曲轴等。
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实现热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的核心机构,其功用是将活塞的直线往复运动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即将燃料燃烧所放出的热能通过活塞、连杆和曲轴等转变成能够驱动汽车行驶的机械能。
汽车动力系统原理与检修(上册)。
江苏省XY中等专业学校2022-2023-1教案编号:
教学内容Ⅱ【新课】
发动机常用术语
1.上止点:
活塞顶部离曲轴旋转中心的最远的位置,通常指活塞在气缸中的最高位置。
2.下止点:
活塞顶部离曲轴旋转中心的最近的位置,通常指活塞在气缸中的最低位置。
3.活塞行程S(mm):
上、下止点之间的距离。
即活塞由一个止点移动到另一个止点的运动距离,称为一个行程。
4.气缸工作容积V
h
(L):
活塞从一个止点到另一个止点(一个行程)所扫过的容积称为气缸工作容积,也叫气缸排量。
发动机排量V
l
(L):多缸发动机中,各气缸工作容
积之和称为发动机排量,V
l
=V
h
×i(i为气缸数目)发动机排量是最重要的结构参数,它决定了发动机的动力性。
发动机总体构造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1. 让学生全面了解发动机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气缸、活塞、连杆、曲轴、气门等。
2. 帮助学生掌握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如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
3. 培养学生对机械构造的严谨分析态度,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发动机主要组成部件的名称、结构和功能。
2.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四个冲程的详细过程。
难点:1. 理解发动机内部复杂的机械传动关系。
2. 掌握发动机各部件协同工作实现能量转换的原理。
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获取系统的发动机知识。
2. 演示法:展示发动机模型和相关视频,增强直观感受。
3.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发动机模型的拆解活动,加深对构造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汽车飞驰的视频,引出发动机这个关键部件。
提问学生:“大家知道汽车能够快速奔跑,依靠的是什么吗?”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发动机总体构造。
二、背景介绍(5 分钟)简单讲述发动机的发明历程,从早期蒸汽机的出现,到内燃机的不断改进,强调发动机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同学们,发动机的发明可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呢!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和快速。
”三、作者介绍(3 分钟)介绍一些在发动机领域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激发学生的敬仰之情和学习兴趣。
四、课本讲解(20 分钟)1. 展示课本中发动机的构造图,详细讲解各个组成部分。
- 气缸:是发动机的工作腔室,燃料在其中燃烧产生能量。
- 活塞:在气缸内做往复运动,将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
- 连杆:连接活塞和曲轴,传递动力。
- 曲轴:将活塞的直线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
- 气门:控制进气和排气过程。
分析这些部件的协同工作方式,以及如何实现能量的转换。
2. 结合图片和动画,讲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 吸气冲程:活塞下行,进气门打开,混合气被吸入气缸。
- 压缩冲程:活塞上行,进气门和排气门关闭,混合气被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