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 直租 会计核算案例
- 格式:xls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14
新租赁融资租赁出租人会计账务处理例题摘要:一、概述融资租赁出租人会计处理的重要性二、解析融资租赁出租人的会计处理方法1.租赁开始日的会计处理2.租赁期间的会计处理3.租赁结束时的会计处理三、举例说明融资租赁出租人的会计处理四、总结融资租赁出租人会计处理的关键点正文:融资租赁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而对于融资租赁出租人的会计处理,是保证租赁业务健康运行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详细解析融资租赁出租人的会计处理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一、概述融资租赁出租人会计处理的重要性融资租赁出租人会计处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点:1.确保租赁业务的合规性:准确的会计处理可以保证租赁业务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避免潜在的合规风险。
2.反映租赁资产的真实价值:会计处理可以客观地反映租赁资产的价值变动,有助于租赁双方对租赁业务的损益进行合理评估。
3.有利于租赁合同的签订和执行:明确的会计处理规定有助于租赁双方在合同签订过程中达成一致,确保合同的顺利执行。
二、解析融资租赁出租人的会计处理方法1.租赁开始日的会计处理在租赁开始日,出租人需要将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作为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入账价值,并同时记录未担保余值。
将最低租赁收款额与未担保余值之和与其现值之和的差额记录为未实现融资收益。
2.租赁期间的会计处理在租赁期间,出租人需要按照租赁收款额和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比率进行分摊,计算每期的融资收入。
同时,还需要对租赁资产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资产的完好无损。
3.租赁结束时的会计处理租赁结束时,出租人需要对租赁资产进行评估,确定资产的余值。
根据余值与未担保余值的比较,调整租赁收款额的账面价值。
此外,还需要对未实现融资收益进行结算,确保租赁双方的权益。
三、举例说明融资租赁出租人的会计处理以下是一个简单的融资租赁出租人会计处理实例:假设出租人在租赁开始日与承租人签订了一份融资租赁合同,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00万元,最低租赁收款额为80万元,未担保余值为20万元。
承租人对融资租赁的账务处理例子承租人对融资租赁的账务处理例子1. 融资租赁的基本概念•融资租赁是一种特殊的租赁形式,承租人在租赁期限结束后有权购买租赁物。
•融资租赁合同一般包括租金、租期、购买选项等基本条款。
2. 承租人账务处理例子一:租金支付在融资租赁合同中,租金是承租人必须支付的费用。
假设某企业签订了一份为期3年的融资租赁合同,租金每月为10000元。
按照合同约定,企业需要在每月的租金到期日前支付租金。
账务处理如下: - 按照合同约定,企业在每月的1号前需支付当月的租金。
- 企业在账务系统中记录每笔租金支付的金额、日期和对应的融资租赁合同编号。
3. 承租人账务处理例子二:购买选项行使在融资租赁合同中,承租人通常具有购买租赁物的选项。
假设某企业在融资租赁合同结束时选择行使购买选项,购买租赁物的价格为100000元。
账务处理如下: - 在融资租赁合同到期日,企业行使购买选项。
- 企业需要在账务系统中记录购买租赁物的金额、日期和对应的融资租赁合同编号。
- 企业同时需要将购买租赁物的金额从租赁负债中减少,并将该金额转化为固定资产。
4. 承租人账务处理例子三:租赁物价值调整在租赁期限内,由于租赁物的价值可能发生变化,承租人需要进行账务调整。
假设某企业的租赁物价值在第二年减少了10000元。
账务处理如下: - 企业需要在账务系统中记录租赁物价值的调整。
- 企业将租赁物价值的减少额从租赁负债中扣除。
- 企业同时需要将该减少额计入损益表中,作为租赁费用。
总结以上是承租人对融资租赁的账务处理的一些例子。
在实际操作中,承租人需要根据融资租赁合同的具体条款和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准确的账务处理。
这些账务处理对于企业的财务报告和资产负债表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5. 承租人账务处理例子四:租赁物损坏或丢失在租赁期限内,租赁物可能会因为意外情况而发生损坏或丢失。
承租人需要根据合同约定和保险条款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假设某企业的租赁物在第一年发生了价值5000元的损坏。
融资租赁会计处理一、承租人对融资租赁的处理1.租赁期开始日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孰低)未确认融资费用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最低租赁付款额)【★折现率的确定(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时,其折现率可按下列顺序确定)①出租人的租赁内含利率;②租赁合同规定的利率;③同期银行贷款利率。
】2.初始直接费用的处理——手续费、律师费、差旅费、印花税等,计入租入资产价值: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初始直接费用)贷:银行存款等3.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的处理——按实际利率法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每一期的摊销额=(每一期的长期应付款的期初余额-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期初余额)×实际利率★分摊率的确定:(1)以出租人的租赁内含利率为折现率将最低租赁付款额折现、且以该现值作为租赁资产入账价值的,应当将租赁内含利率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率。
(2)以合同规定利率为折现率将最低租赁付款额折现,且以该现值作为租赁资产入账价值的,应当将合同规定利率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率。
(3)以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为折现率将最低租赁付款额折现,且以该现值作为租赁资产入账价值的,应当将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率。
(4)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为入账价值,应当重新计算分摊率。
该分摊率是使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等于租赁资产公允价值的折现率。
★会计处理: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贷:银行存款借:财务费用贷:未确认融资费用4.租赁资产折旧的计提★应提折旧总额的确定:存在担保余值的:应提折旧总额=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担保余值不存在担保余值的:应提折旧总额=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折旧期间:①如果能够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承租人将会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即可认为承租人拥有该项资产的全部使用寿命,因此应以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寿命作为折旧期间;②如果无法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后承租人是否能够取得租赁资产的所有权,则应以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寿命两者中较短者作为折旧期间。
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案例未确认融资费用:在租赁开始日,承租人将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和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中两者较低者作为租赁资产的入账价值,同时,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这两者的差额就是未确认融资费用。
最低租赁付款额是指在租赁期内,承租人应支付或可能被要求支付的各种款项(不包括或有租金和履约成本),加上由承租人或与其有关的第三方担保的资产余值。
资产余值是指在租赁开始日估计的租赁期满时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
案例:2006年12月20日河西公司与某租赁公司签订了一份甲设备融资租赁合约,设备全新,2007年1月1日的公允价值为55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河西公司与租赁公司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均为1万元。
合同主要条款如下:租赁开始日:2007年1月1日租赁期:2007-01-01至2007-12-31,共4年租金支付方式:租赁开始日起每年年末支付150万河西公司担保租赁期满时甲设备余值为10万元,没有未担保余值租赁合同利率7%租赁期满时,河西公司应将设备归还租赁公司河西公司对该融资租赁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与租赁有关的未确认融资费用在相关资产的折旧期限内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并在年末进行。
承租人会计处理方法:一、租赁开始日的会计分录1)先判断租赁类型。
租赁期(4年)占资产尚可使用年限(5年)的80%,大于75%的标准,属于融资租赁。
2)计算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确定租赁资产的入账价值。
本例中河西公司无法获得租赁公司的内含利率,因此选择合同利率7%作为折现率来计算。
最低租赁付款额=150*4+10=610万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150*P/A(4,7%)+10*(4,7%)=150*3.3872+10*0.7629=515.71万元租赁资产的入账价值=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初始直接费用=516.71万元未确认融资费用=610+1-516.71=94.29万元3)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516.71未确认融资费用 94.29贷:长期应付款: 610银行存款 1二、第一年:2007年12月31日1)支付租金时,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150贷:银行存款 1502)确认当年应分摊的融资费用=(610-94.29)*7%=515.71*7%=36.10借:财务费用: 36.1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36.13)计提折旧=(516.71-10)/4=126.68万元(以后每年相同)借:制造费用—折旧费 126.68贷:累计折旧 126.68三、第二年:2008年12月31日1)支付租金时,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150贷:银行存款 1502)确认当年应分摊的融资费用=[(610-150)-(94.29-36.1)]*7%=515.71*7%=28.13借:财务费用: 28.13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28.133)计提折旧=(516.71-10)/4=126.68万元(以后每年相同)借:制造费用—折旧费 126.68贷:累计折旧 126.68四、第三年:2009年12月31日1)支付租金时,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150贷:银行存款 1502)确认当年应分摊的融资费用=[(610-150-150)-(94.29-36.10-28.13)]*7%=19.6借:财务费用: 19.6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19.63)计提折旧=(516.71-10)/4=126.68万元(以后每年相同)借:制造费用—折旧费 126.68贷:累计折旧 126.68五、第四年:2010年12月31日1)支付租金时,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150贷:银行存款 1502)确认当年应分摊的融资费用=[(610-150-150-150)-(94.29-36.1-28.13-19.6)]*7%=10.46借:财务费用: 10.46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10.463)计提折旧=(516.71-10)/4=126.68万元(以后每年相同)借:制造费用—折旧费 126.67贷:累计折旧 126.674)归还设备时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10累计折旧 506.71贷:固定资产 516.71上述“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也可按下表计算。
融资租赁会计处理例题租赁会计例题例1: 20×5年12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租赁合同,向乙公司租入塑钢机一台。
合同主要条款如下:1.租赁标的物:塑钢机。
2.起租日:20×6年1月1日。
3.租赁期:20×6年1月1日 ~ 20×8年12月31日,共36个月。
4.租金支付:自20×6年1月1日.每隔6个月于月末支付租金150 000元。
5.该机器的保险、维护等费用均由甲公司负担,估计每年约10 000元。
6.该机器在20×5年12月1日的公允价值为700 000元。
7.租赁合同规定的利率为7%(6个月利率)(乙公司租赁内含利率未知)。
8.甲公司在租赁谈判和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可归属于租赁项目的手续费、差旅费1 000元。
9.该机器的估计使用年限为8年,已使用3年,期满无残值。
承租人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10.租赁期届满时,甲公司享有优惠购买该机器的选择权,购买价为100元,估计该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为80 000元。
11.20×7年和20×8年两年,甲公司每年按该机器所生产的产品——塑钢窗户的年销售收入的5%向乙公司支付经营分享收入。
会计处理——承租人(甲公司):(一) 租赁期开始日第一步,判断租赁类型本例存在优惠购买选择权,优惠购买价100元远低于行使选择权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80 000元,所以在租赁开始日,即20×5年12月1日就可合理确定甲公司将会行使这种选择权,符合第2条判断标准;另外,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为715 116.6元 (计算过程见后)大于租赁资产公允价值的90%即630 000元(700 000元×90%),符合第4条判断标准。
所以这项租赁应当认定为融资租赁。
第二步,计算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确定租赁资产入账价值最低租赁付款额=各期租金之和+行使优惠购买选择权支付的金额=150 000×6+100=900 100(元) 计算现值的过程如下:每期租金150 000元的年金现值=150 000×(P/A,7%,6)优惠购买选择权行使价100元的复利现值=100×(P/F,7%,6)查表得知(P/A,7%,6)=4.767(P/F,7%,6)=0.666现值合计=150 000×4.767+100×0.666=715 050+66.6 ‘=715 116.6(元)>700 000(元)根据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孰低原则,租赁资产的入账价值应为其公允价值700 000元。
融资租赁会计处理实例1. 简介融资租赁是一种企业获取资产的方式,通过租赁公司向企业提供所需要的资产,并以租金形式支付。
融资租赁在会计处理上需要遵循特定的规则和原则,以确保准确记录和报告与租赁交易相关的财务信息。
本文将通过一个实例来详细介绍融资租赁在会计处理方面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2. 实例背景假设ABC公司需要一台新机器用于生产,但由于现金流问题无法全款购买。
因此,ABC公司决定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获得该机器,并根据合同约定支付每月租金。
以下是该笔融资租赁交易的具体信息:•租赁期限:3年•租金支付周期:每月•租金金额:每月1,000元•首付款:无3. 会计处理步骤步骤一:确认是否符合融资租赁定义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八号——《商誉》中对融资租赁的定义,需满足以下条件:1.租入资产在租赁期结束时转归承租方所有;2.租赁期内,租入资产的所有权发生转移的概率较大;3.租赁期内,承租方享有对租入资产的经济利益及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以上条件,确认该笔交易符合融资租赁定义。
步骤二:确认会计处理方法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八号——《商誉》中的规定,融资租赁应按照“资产负债表法”进行会计处理。
即将租入的资产列为固定资产,并同时确认一笔与此相关的负债。
步骤三:会计处理具体操作1.首先,在ABC公司的固定资产账户中新增一项“融资租赁机器”账户,并记录该机器的价值。
同时,在负债账户中新增一项“融资租赁贷款”账户,并记录与该机器价值相等的贷款金额。
固定资产账户:资产名称期初余额本期增加期末余额融资租赁机器- 10000 10000负债账户:负债名称期初余额本期增加期末余额融资租赁贷款- 10000 100002.每月支付的租金应按照租金支付周期进行核算。
在每月末,将租金金额从现金账户转出,并同时减少负债账户中的“融资租赁贷款”余额。
现金账户:资产名称期初余额本期增加期末余额现金- - -3.每月支付的租金应按照租金支付周期进行核算。
新租赁准则下租赁业务账务处理案例随着新租赁准则的实施,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发生了显著变化。
本文将详细探讨新准则下的租赁业务账务处理,通过具体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新准则。
案例一:经营租赁的账务处理背景:A公司是一家制造企业,与B公司签订了一项经营租赁合同,租赁B公司的一台设备用于生产。
租赁期限为3年,每年支付租金10万元。
账务处理:1. 租赁开始时:A公司无需在资产负债表上确认租赁资产和负债。
每年支付租金时,A公司借记“租赁费用”10万元,贷记“银行存款”10万元。
案例二:融资租赁的账务处理背景:C公司是一家零售企业,与D公司签订了一项融资租赁合同,租赁D公司的一批货架用于展示商品。
租赁期限为5年,每年支付租金15万元,租赁期结束后C公司可以选择以象征性价格购买货架。
账务处理:1. 租赁开始时:C公司需要在资产负债表上确认租赁资产和负债。
租赁资产的初始计量为租赁付款额的现值,假设为60万元。
C公司借记“固定资产——融资租赁资产”60万元,贷记“长期应付款——融资租赁款”60万元。
2. 租赁期间:每年支付租金时,C公司借记“长期应付款——融资租赁款”15万元,贷记“银行存款”15万元。
同时,C公司需要计提租赁资产的折旧。
假设每年折旧额为12万元,C公司借记“折旧费用”12万元,贷记“累计折旧”12万元。
3. 租赁期结束:如果C公司选择购买货架,需要支付购买价款,并借记“固定资产——自有资产”相应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相应金额。
案例三:使用权资产的账务处理背景:E公司是一家科技公司,与F公司签订了一项租赁合同,租赁F公司的一块办公用地用于办公。
租赁期限为10年,每年支付租金20万元。
账务处理:1. 租赁开始时:E公司需要在资产负债表上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
使用权资产的初始计量为租赁付款额的现值,假设为150万元。
E公司借记“使用权资产”150万元,贷记“长期应付款——租赁负债”150万元。
2. 租赁期间:每年支付租金时,E公司借记“长期应付款——租赁负债”20万元,贷记“银行存款”20万元。
融资租赁出租人会计账务处理例题摘要:I.引言II.融资租赁出租人的会计处理A.租赁开始日的会计处理B.初始直接费用的会计处理C.承租人有能力以远低于市场水平的租金继续租赁至下一期间III.融资租赁出租人的会计处理实例IV.结论正文:I.引言融资租赁是一种将租赁资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租赁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出租人购买租赁资产,并将其租赁给承租人,承租人在租赁期结束后有权购买该资产。
出租人的会计处理涉及对租赁资产、应收融资租赁款和未担保余值等的核算。
本文将通过一个实例来说明融资租赁出租人的会计账务处理方法。
II.融资租赁出租人的会计处理A.租赁开始日的会计处理在租赁开始日,出租人应将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作为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入账价值,并同时记录未担保余值。
将最低租赁收款额与未担保余值之和与其现值之和的差额记录为未实现融资收益。
具体会计分录如下:借:应收融资租赁款——租赁应收款(可能包含未担保余值)贷:银行存款(初始直接费用支出)贷:融资租赁资产(账面价值)B.初始直接费用的会计处理出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应计入租赁资产的成本。
具体会计分录如下:借:融资租赁资产——初始直接费用贷:银行存款C.承租人有能力以远低于市场水平的租金继续租赁至下一期间在承租人有能力以远低于市场水平的租金继续租赁至下一期间的情况下,出租人需要评估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
如果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差额应确认为损失。
具体会计分录如下:借:营业外支出(租赁资产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贷:融资租赁资产(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III.融资租赁出租人的会计处理实例假设某出租人与承租人签订了一份融资租赁合同,租赁期为5 年,租赁资产为设备,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为100 万元,设备账面价值为80 万元,初始直接费用为20 万元。
设备公允价值为90 万元。
根据上述会计处理方法,会计分录如下:1.租赁开始日的会计处理借:应收融资租赁款——租赁应收款(100 万元)未担保余值(20 万元)贷:融资租赁资产(80 万元)未实现融资收益(40 万元)2.初始直接费用的会计处理借:融资租赁资产——初始直接费用(20 万元)贷:银行存款(20 万元)3.承租人有能力以远低于市场水平的租金继续租赁至下一期间借:营业外支出(10 万元)贷:融资租赁资产(10 万元)IV.结论通过以上实例,可以看出融资租赁出租人的会计账务处理涉及对租赁资产、应收融资租赁款和未担保余值等的核算。
融资租赁会计处理实例一、融资租赁的概念及分类1.1 融资租赁的定义融资租赁是指企业通过与融资租赁公司签订合同,由融资租赁公司购买所需的固定资产,再将其以租赁方式提供给企业使用,并向企业收取一定的租金,最终将该固定资产转让给企业。
1.2 融资租赁的分类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财务会计制度改革有关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问题的通知》(财会〔2007〕17号)规定,融资租赁分为两种类型:直接融资租赁和回购式融资租赁。
直接融资租赁是指在合同期限届满时,承租人可以选择继续支付租金并购买该固定资产或者不支付租金而将该固定资产归还给出租人。
回购式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在合同期限届满后,应按照约定价格回购所出售的固定资产,并向承租人支付一定的回购价款。
二、直接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实例2.1 出租人(融资租赁公司)的会计处理(1)购买固定资产出租人通过向银行贷款等方式,购买所需的固定资产。
此时,应将该笔支出计入固定资产账户。
(2)收取租金出租人按照合同约定,向承租人收取租金。
此时,应将该笔收入计入应收账款账户。
(3)确认利息收入在直接融资租赁中,出租人所获得的利息收入是由承租人支付的每期租金中折算而来的。
因此,在每一期结束后,出租人应根据约定的利率和剩余本金计算并确认利息收入。
2.2 承租人(企业)的会计处理(1)确认固定资产承租人在使用固定资产时,应将其确认为自己的固定资产,并按照规定进行折旧。
(2)支付租金承租人按照合同约定向出租人支付每期的租金。
此时,应将该笔支出计入应付账款账户。
三、回购式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实例3.1 出租人(融资租赁公司)的会计处理(1)购买固定资产出租人通过向银行贷款等方式,购买所需的固定资产。
此时,应将该笔支出计入固定资产账户。
(2)收取租金出租人按照合同约定,向承租人收取租金。
此时,应将该笔收入计入应收账款账户。
(3)确认利息收入在回购式融资租赁中,出租人所获得的利息收入是由承租人支付的每期租金中折算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