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提纲

  • 格式:docx
  • 大小:32.99 KB
  • 文档页数:2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素质

职业理念

一、学生观 --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一)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

要把学生置于教育活动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需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三)学生是独特的人,具有自身独特性。

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贯彻因材施教。

二、教师观 --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1.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发展的促进者

2.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

4.开放性的教师

(二)教师行为的转变

1.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学生

2.教学上强调帮助、引导学生

3.自我反思

4.团结合作

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与“责任”是其核心与灵魂

(一)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依法履行教师职责和义务。

(二)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对工作高度负责,乐于奉献。

(三)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四)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

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勇于探索创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启发学生创新精神。

(五)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举止文明,团结协作,廉洁奉公,平等对待学生家长。

(六)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遵守教师培训制度,自觉更新教育观念,完善知识结构,钻研教学业务,提高教书育人能力水平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教育学基础知识

一、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一)教育者: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二)受教育者:是教育者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三)教育影响:是教育活动的中介。

二、教育影响三者间的关系: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这三个基本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

三、教育的属性

(一)教育的本质属性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

的生存需要。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4.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及

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二)教育的社会属性

1.教育具有永恒性

2.教育具有历史性

3.教育具有独立性

四、教育的独立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教育具有继承性

(二)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的影响。

(三)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五、教育的功能

(一)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二)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三)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六、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这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七、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

(一)政治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内容(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做需要的人才

2.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3.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八、教育与精神文化的相互关系

(一)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15年.上] 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3.文化影响教学方法的使用。

(二)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更新和创新文化的作用。

(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

教育本身是一种文化力量

(四)学校文化

九、教育目的的影响因素(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12年.下]

(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根据(二)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也是确立教育目的的重要根据(三)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四)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理论依据

十、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4年.上]

(一)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二)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三)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十一、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一)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二)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三)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四)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五)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六)要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渗透于教育的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