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症13例的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133.90 KB
- 文档页数:3
胆总管扩张ct诊断标准
对于CT判断主要是根据CT、核磁共振可以观察到胆总管扩张体积大小。
如果体积较大时有胆总管结石,胆总管结石往往是由结石引起的。
因此,患者可能会反复出现右上腹绞痛。
这个时候就要引起重视,需要手术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对于胆总管结石,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是主要的方法,因为腹腔镜具有切口小、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所以在临床上往往是首选。
对于术后患者,饮食上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炎症刺激,能更好地促进疾病的恢复。
临床上引起胆总管扩张的原因很多,并不都是病理性疾病引起的。
比如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会代偿性扩张,这是正常现象,不必特别紧张。
但胆总管扩张没有原因,需进一步相关检查明确原因。
临床常用的检查有CT和MRI,尤其是胰胆管水成像效果最好。
正常情况下,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成人胆总管直径约为0.6 cm。
所以检查时只要胆总管的测量直径达到0.6 cm ~ 1.0 cm,就认为胆总管有扩张的可能。
如果超过1 cm,确认胆总管扩张。
胆总管扩张的原因很多,包括炎症性扩张、先天性扩张和梗阻性扩张。
有的时候是胆总管全程扩张,有的时候是局部扩张。
临床上胆总管结石的病理原因主要有结石、肿瘤和
炎症,其中以结石最为常见。
胆总管结石可引起胆管炎和胰腺炎,长期反复发作可能癌变。
因此,应考虑手术治疗。
常用的方法有ERCP取石和胆道镜取石,也需要根据结石的数量和大小来判断。
肿瘤也会引起胆总管结石。
如果出现无痛性黄疸合并胆总管结石,要警惕胆管癌和胆管癌。
中级卫生专业资格超声波医学主治医师(中级)模拟题2021年(74)(总分96.XX02,考试时间120分钟)A1/A2题型1. 下列容易与胰头肿块相混淆的是A. 肝门部淋巴结B. 右侧肋膈脚角C. 胃幽门部D. 右肾上腺E. 十二指肠2. 对于十二指肠以下不正确的描述是A. 分为三部分B. 球部位于胆囊内下方C. 降部内侧壁有十二指肠乳头D. 水平部位于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间E. 降部后方与右肾相连3. 患者无法进食并给予静脉营养,其胆囊将会A. 下垂B. 增大C. 缩小D. 病变E. 憩室4. 超声测量正常成人胆囊的前后径一般不超过A. 2.0cm以下B. 2.5cmC. 3.0cmD. 3.5cmE. 4.0cm以上5. 关于胆管结石的超声表现,下列错误的是A. 结石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B. 胆管内显示形态恒定的强回声团C. 结石近端胆管不同程度扩张D. 结石后可伴声影E. 典型时结石与管壁之间有明确的分界6. 探头置于胃横向扫查,使其显示"∞"字样结构的部位是A. 胃体部B. 胃窦部C. 贲门部D. 胃底部E. 胃角部7. 以下哪一疾病的检查应首选超声检查A. 肺炎性假瘤B. 胃炎C. 骨折后愈合情况D. 肠肿瘤E. 胆囊病变8. 胆固醇结石形成最主要的原因是A. 葡萄糖醛酶的增加B. 胆道梗阻C. 胆汁成分的改变D. 胆道蛔虫残体E. 胆道感染9. 胆总管的解剖分段,除以下哪一项外都是A. 十二指肠末段B. 十二指肠上段C. 胰腺段D. 十二指肠后段E. 肠壁内段10. 以下哪一项是超声区别胆囊小结石与息肉的最佳体位A. 头低脚高位B. 坐位或立位C. 右侧卧位D. 仰卧位E. 俯卧位11. 胃肠超声检查是指A. 胃肠肿瘤的术中超声检查B.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C. 经腹壁胃肠超声检查D. 内镜超声E. 以上均正确12. 对急性阑尾炎的描述,错误的是A. 阑尾腔正常时中央部呈无回声B. 回盲区积液是化脓性阑尾炎或阑尾周围积脓的表现C. 阑尾炎症可继发肝脓肿D. 肿胀阑尾呈一有盲端的管状结构,不蠕动E. 阑尾穿孔时,膈下一般不出现游离气体13. 关于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肝内、外胆管可同时囊状扩张B. 按其发生部位不同可分为三种C. 肝外胆管囊状扩张称为Caroli病D. 为胆管壁先天性薄弱所致E. 腹部包块、腹痛、黄疸为主要临床症状1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胆总管从胰头前上缘穿过B. 胰腺头部被十二指肠降部和横部包绕C. 脾静脉是胰腺体、尾部的界标D. 胰腺位于上腹部和左季肋部的腹膜后E. 胰体前方隔小网膜囊与胃相邻15. 下例哪项不是急性胰腺炎的超声征象A. 弥漫性胰腺增大B. 胰腺周边脂肪增多C. 胰腺回声减弱D. 胰腺周围积液E. 胰腺轮廓模糊16. 一位右上腹不适患者,超声检查发现胆囊颈部有10mm强光团,后伴声影,胆囊壁黏膜层连续,胆囊腔内可见一边界尚清、形态不规则的稍低回声团块,随体位改变略有移动,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可能的诊断为A. 胆囊结石伴胆囊癌B. 胆囊结石伴胆囊腺瘤C. 胆囊结石伴陈旧性胆汁团D. 胆囊结石伴胆囊穿孔E. 肝肿瘤浸润胆囊腔17. 一患者因黄染一周就诊。
胆总管囊样扩张超声诊断标准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标题:探究胆总管囊样扩张超声诊断标准引言胆总管囊样扩张是一种胆道疾病,其超声诊断标准对于准确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胆总管囊肿(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的主要症状和危害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又称为胆总管囊肿(见图1),以胆总管囊状或梭状扩张,伴有或不伴有肝内胆管扩张为特点的胆道畸形。
本病为先天性胆道发育畸形,确切病因尚部清楚,一般认为与胰胆管合流异常有关,女性多见,男女比例为1:3。
图1:胆总管囊肿示意图图2: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根治术图3:腹腔下可见巨大的胆总管囊肿图4:腹腔镜下完整游离胆总管囊肿图5:腹腔镜下空肠肝总管吻合常见的问题1.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胆总管囊肿)的主要症状是什么?1)腹痛:多局限在上腹、右上腹部或脐周围。
疼痛性质以绞痛为多,也可表现为持续性或间歇性的钝痛、胀痛等,高脂肪或多量饮食可诱发。
幼小病儿因不会诉说腹痛,常易误诊。
腹痛可反复发作,持续数月乃至数年,发作时可伴皮肤粘膜黄染,并可伴有恶心、呕吐、厌食等。
部分患儿突发急性腹痛并有腹膜刺激症状,常见于胆总管囊肿穿孔,继发腹膜炎。
2)肿块:多于右上腹部或腹部右侧有一囊性感光滑肿块,大小不一。
梭状型胆管扩张症则不会触及腹部肿块。
3)黄疸:间歇性黄疸为其特点,严重黄疸可伴有皮肤瘙痒,全身不适。
黄疸出现和加深说明因胆总管远端梗阻,胆汁引流不畅所致。
可能是由于合并囊内感染或胰液反流所致。
当炎症减轻,胆汁排出通畅,黄疸可缓解或消退。
部分患儿黄疸加重时,粪便颜色变淡,甚至呈白陶土色,同时尿色深黄。
4)其他: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囊肿内感染时可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8~39 ℃,亦可因炎症而引起恶心、呕吐的消化道症状。
2. 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胆总管囊肿)的主要辅助检查有哪些?1) B超检查:为首选的辅助检查方法,本检查简单、无创的影像学检查,可显示肝内外胆管有无扩张及扩张的部位、程度等,诊断准确率达95%以。
2)CT检查:可明确胆总管扩张的程度、大小,有无肝内胆管扩张,并且通过图像重建,可以反映肝胆系统病变情况。
3) MRCP(磁共振胰胆管造影):为新型的无创成像技术,显示肝内外胆管、胰腺的三维图像结构,无放射性辐射,是胆道疾病的最好检查方法,缺点是较为昂贵。
超声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超声心动图观察左心耳内血栓的最佳切面为A、经食管超声主动脉短轴切面图像左心耳处B、胸骨旁左心长轴切面C、心尖四腔心切面D、左心二腔心切面E、剑突下四腔心切面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经胸超声的切面对于左心耳的显示均不理想,不利于左心耳内血栓的观察。
而经食管超声主动脉短轴切面图像可清楚观察左心耳,是观察左心耳内血栓的最佳切面。
2、三尖瓣下移畸形的超声心动图表现是A、三尖瓣前叶附着点向右心房明显移位B、三尖瓣隔叶和后叶附着点向右心室明显移位C、三尖瓣隔叶呈篷帆样改变D、肺动脉扩张E、左心房明显扩大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三尖瓣下移畸形是指三尖瓣隔叶和后叶呈螺旋形向下移位,三尖瓣前叶冗长呈篷帆样改变,形成房化右心室,右心房增大,三尖瓣关闭不严。
左心房无明显扩大。
3、下肢静脉的静脉瓣功能不全,观察有无反流及其速度快慢,首选技术是A、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B、二维灰阶超声显像C、多普勒能量图D、M型超声E、超声造影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根据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可以判断反流及反流时间,从而判断瓣膜功能不全的程度,方法是挤压小腿或做Valsalva 动作后观察测量静脉管腔内血流的反流时间,其参考标准是:I级反流时间持续1~2秒;Ⅱ级:反流时间持续2~3秒;Ⅲ级:反流时间持续4~6秒;Ⅳ级:反流时间大于6秒。
4、由左、右冠状动脉同时供血的是A、左心室前壁B、左心室侧壁C、左心室前间隔D、左心室后壁E、左心室心尖部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左心室前壁、侧壁、前间隔以及心尖部的供血均来自左冠状动脉,左室后壁的供血由左冠状动脉的回旋支以及右冠状动脉来供应。
5、超声检查至少在妊娠几周后才能较好地看到胎儿A、8周B、6周C、9周D、4周E、3周正确答案:A6、不同器官和部位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不妥的是A、心脏:2.5MHzB、成人肝内门静脉:3.5MHzC、乳房:7~10MHzD、甲状腺:10MHzE、周围血管:2.5~3.5MHz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熟练选择超声探头是超声医生的基本功,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查时,如果探头选择不当会引起多普勒伪像。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超声表现作者:罗晓文肖跃进来源:《医药月刊》2008年第03期中图分类号:R57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8)3-0148-02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症,又称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是指发生在肝外胆管的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症。
以往多靠临床症状及体征诊断。
CT检查较为准确,但有一定的放射线,对人体造成一定的损伤。
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伤、简便、价廉而又无任何损伤的一种首选方法。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病例组为2002年7月至2006年3月期间来我院就诊并经外科手术证实的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者13例,女12例,男1例,年龄3~36岁,平均年龄26岁。
病史最短1月,最长25年,临床症状有上腹部不适,疼痛,上腹包块;部分患者有黄疸、发热等。
大部分以上腹部疼痛、上腹部包块及黄疸就诊。
1.2 仪器与方法应用Aloka.SSD-620型普通黑白二维超声诊断仪及GE LOGIQ3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均为3.5MHz。
患者仰卧,作常规腹部超声检查,发现病变后,在病变最大层面停帧,分别测量囊肿的上下长径、左右宽径、前后径,继续观察囊肿的形态,囊肿的内部透情况及周边的关系,重点观察囊肿与上下胆总管的关系。
2 结果2.1 大囊肿5例。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前后径超过5.0cm者,占38%;最大者20cm×16cm×15cm。
囊肿越大,球形感越强,囊内透声越差,可并有分隔及结石回声,囊肿边界一般规则。
仅一例呈不规则形态。
囊肿较大者与胆总管上下关系显示不清,此类易误诊。
其中1例囊肿位于胆总管下端,误诊为胰头囊肿,忽视了胰颈、胰体、胰尾部正常的表现。
2.2 囊肿内并结石8例。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越大,并囊内结石的机会越多。
本组8例,占全部病例的60%。
结石大小不等,多在0.3cm~2.0cm之间及泥沙样结石。
合并结石者囊内回声较差,多伴有胆泥。
2.3 囊肿并肝内胆管扩张4例。
超声模拟考试题+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对诊断胎儿十二指肠闭锁最有帮助的声像图表现是A、肠管脱向脐带B、“双泡”征C、胃腔明显增大D、声像图不能显示胃泡E、羊水过多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胎儿十二指肠闭锁,由于近端十二指肠及胃泡扩张,形成“双泡”征声像图,连续观察不消失,就可确诊。
单泡征多指“胃幽门梗阻”,而胃泡不显示则提示食管闭锁。
2、关于无回声型肝转移癌,说法错误的是A、囊壁可厚薄不均B、多见于卵巢、胰腺等部位的黏液性囊腺癌转移C、内壁多较光滑D、内壁可见乳头状强回声向囊腔内隆起E、以液性无回声为特征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无回声型肝转移癌以液性无回声为特征,边界清晰,囊壁可厚薄不均,内壁欠光滑,可见乳头状强回声向囊腔内隆起。
多见于卵巢、胰腺等部位的黏液性囊腺癌转移。
3、超声测距是按1540m/s平均速度设置电子尺的,下列测量错误的是A、测量肝、胆、脾、胰误差小B、测量脂肪组织大于真实值(偏大)C、测量胎儿股骨长径时小于真实值(偏小)D、测量颅骨钙化病灶时测值偏小E、测量眼组织晶状体、角膜、测值无偏差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声速失真伪像,超声诊断仪显示屏上的厘米标志(电子尺),是按人体平均软组织声速1540m/s来设定的。
通常,对肝、脾、子宫等进行测量不会产生明显的误差。
但是,对声速过低的组织(如大的脂肪瘤)就会测值过大;对于声速很高的组织(如胎儿的股骨长径测量),必须注意正确的超声测量技术(使声束垂直于胎儿股骨,不可使声束平行地穿过股骨长轴测量),否则引起测值过小的误差,但即使如此,测值也偏小。
4、不是前列腺增生继发疾病声像图表现的是A、膀胱小梁、小房形成B、肾积水C、膀胱结石D、膀胱憩室E、前列腺结节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前列腺增生时可出现前列腺形态异常,内腺结节状增大,前列腺内可出现钙化或结石回声,精囊可能受压变形,但是无浸润破坏征象。
前列腺增生导致长期下尿路梗阻时,可出现膀胱壁回声增厚,内壁粗糙不光滑,可能显示增厚的肌小梁及假憩室,膀胱残余尿量增多或尿潴留,双侧肾盂积水征象。
41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超声声像图分析
林敏;刘敏;王晓艳;林燕;翁宗杰
【期刊名称】《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年(卷),期】2017(023)009
【摘要】目的:分析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超声声像图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41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的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41例患儿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完全一致,第一肝门部探及无回声区是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主要声像图表现,无回声区与扩张的近端胆管相连通是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重要诊断依据.结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有特征性的超声声像图表现,超声可做为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
【总页数】3页(P90-92)
【作者】林敏;刘敏;王晓艳;林燕;翁宗杰
【作者单位】福建省妇幼保健院超声科福州 350001;福建省妇幼保健院超声科福州 350001;福建省妇幼保健院超声科福州 350001;福建省妇幼保健院超声科福州350001;福建省妇幼保健院超声科福州 3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7.4
【相关文献】
1.临床医生学超声第1讲超声诊断仪的成像原理和声像图分析 [J], 唐杰
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38例乳腺癌的超声声像图分析 [J], 黄齐春
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38例乳腺癌的超声声像图分析 [J], 黄齐春
4.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50例超声声像图分析 [J], 于言芳
5.以急腹症就诊肾脏巨大实体性肿瘤的超声声像图分析 [J], 胡姚;江峰;胡国兵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超声模拟试题库含答案1、胆囊窝处探及弧形强回声带,后伴干净的宽声影,未显示胆囊的液性暗腔,最可能的诊断是A、胆囊壁钙化B、胆囊腺肌症C、厚壁型胆囊癌D、胆囊充满型结石E、胆囊息肉样病变伴钙盐沉积答案:D充满型胆囊结石时,胆囊可萎缩,内腔变小,未见胆汁透声,但形态稳定的强回声团和声影依然存在,A、B、C、E可显示胆囊壁增厚,附着强回声或有隆起样病变,但囊腔内可见胆汁透声,A项胆囊壁钙化极为少见,E项后方声影可不明显。
2、肾囊肿的正确分类方法是A、肾囊肿分为孤立性肾囊肿和多囊肾两类B、肾囊肿分为外生性肾囊肿、肾盂周围囊肿和多囊肾三类C、肾囊肿分为孤立性肾囊肿、多发性肾囊肿和多囊肾三类D、肾囊肿分为外生性肾囊肿、钙乳症性肾囊肿和多囊肾三类E、肾囊肿分为外生性肾囊肿、肾盂周围囊肿、婴儿型多囊肾和成人型多囊肾四类答案:C3、患者女,26岁,停经1个半月,有时恶心、呕吐。
经腹盆腔超声检查发现:子宫纵断时腔内发现一个妊娠囊,横断时发现双孕囊。
最可能的伪像是A、镜面伪像B、侧边折射声影伪像C、声速失真伪像D、棱镜伪像E、主声束以外旁瓣伪像答案:D根据题干描述,此伪像发生在腹部正中线横断面扫查时,纵切面时的一个妊娠囊变成横断时的双孕囊,此现象系棱镜伪像所致。
4、不属于共同动脉干的病理改变的是A、一条大动脉B、二尖瓣裂C、一组半月瓣D、高位室间隔缺损E、正常部位无主肺动脉答案:B共同动脉干时,肺动脉起源于主动脉,有一组半月瓣,瓣叶可为二叶瓣、三叶瓣或四叶瓣,均合并室间隔缺损。
5、患者女,30岁,哺乳期发现双乳肿块,超声显示双乳内各有数个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团,边界光滑,后方回声增强,最可能是A、乳腺炎B、乳腺脓肿C、乳腺囊肿D、乳腺增生E、乳腺腺瘤答案:C乳腺囊肿多由于乳腺管阻塞,继之扩大,成囊性扩张。
声像图表现,乳腺内有单发或多发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团,边界光滑,后方回声增强。
6、肾结石最典型的声像图表现为A、肾窦区点状或团块状强回声,后方伴有声影B、肾实质内点状或团块状强回声,后方伴有声影C、肾锥体内点状或团块状强回声,后方伴彗星尾征D、肾盂、肾盏扩张E、肾盂、肾盏、输尿管扩张答案:A7、关于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说法,错误的是A、胆总管壁先天性薄弱,胆总管内压力后天性增高而使胆总管呈球形或梭形扩张B、超声表现为肝门部出现边界清楚的囊性无回声区,沿胆管主干分布C、扩张的两端都与相对正常的胆管相延续D、随访观察可见囊肿的大小和张力的变化E、病因也可为胆管交感神经先天缺如,一般认为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答案:E一般认为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MRCP在先天性胆管囊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关键词】先天性胆管囊肿;胰胆管水成像(MRCP);分型先天性胆管囊肿实际是胆管的囊状扩张,系先天性的胆管壁发育不良所致,是梗阻性黄疸的一种少见病因,多数病例在术前难以确诊。
随着影像诊断学的发展,本病诊断的正确性有了很大提高。
笔者回顾分析我院2007-2022年以来共收治50例经MRCP明确诊断并经手术证实的胆管囊肿,现报告如下。
1材料和方法本组50例,男12例,女38例,男女之比1:3、2,年龄6~62岁,平均年龄21岁。
临床表现为腹痛45例(90%),发热26例(52%),黄疸20例(40%),右上腹包块10例(20%),胆管炎12例(24%),同时具有腹痛、黄疸、腹部包块三联征者9例(18%)。
术前影像检查方法及确诊情况:B超42例(84%),CT45例(90%),MRCP50例(100%)。
所有病例均采用GEigan1、5T超导磁共振系统进行扫描检查,检查前禁食8~10h,先做MR轴位平扫,然后做MRCP,MRCP采用屏气SS-FSE技术,3D、MIP后处理。
2结果根据Todani[1]分类:I型,胆总管囊肿,又再分IA(囊状型)、IB(节段型)和IC(梭状型);II型,胆总管憩室;III为局限在十二指肠壁内段的囊状扩张;IV型,多发胆管囊肿,IVa型为肝内外多发胆管囊肿,IVb型为肝外胆管多发囊肿;V型,单发或多发肝内膽管囊肿,又称Caroli病。
根据Todani分型:I型21例,II型5例,III型6例,IV型13例,V型5例,所有病例均表现为肝内外胆管囊状扩张,直径2cm~6。
0cm,大多数形态呈类圆形、梭形及柱状。
3讨论3、1磁共振胰胆管成象(MRCP)是利用磁共振水成像技术使胰胆管显影,即利用MR重T2效果使含水的结构显影,而胆道内的胆汁含大量水,具有极高的质子密度,具有长T2驰豫特点,胆道周围的组织具有较短的T2驰豫,因而利用此技术突出胆道信号,抑制胆道周围组织信号使胆道显影。
胆总管占位56例诊治分析作者:闫长洲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11期【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胆总管占位的诊治方法。
方法选取2009年至2012年3年内来我院的56例患有胆总管占位性病变的患者,对他们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56例中,有28例发现患有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进行治疗。
15例发现患有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行囊肿全切除进行手术治疗,13例患者发现患有肿瘤,依据肿瘤大小行相关切除手术。
结论胆总管占位性病变的类别有很多,需要进行准确的诊断,并根据病症进行治疗,切勿判断错误。
【关键词】胆总管;胆总管结石,胆总管囊肿,胆总管肿瘤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155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420-01胆总管是胆囊把储存的胆汁输送到肝脏的地方,如果它的某处堵塞,那么胆囊分泌的胆汁就不能排入十二指肠对食物进行消化吸收,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造成占位的因素有很多种,如胆总管结石,胆总管囊肿以及胆总管肿瘤等,所以在对胆总管占位进行诊治时,务必要对病因进行准确的判断,这样才能对症下药,使得治疗效果最大化。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至2012年3年内来我院的56例患有胆总管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运用超声对他们进行病因诊断,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33-84岁,平均年龄53岁。
经过诊断,56例患者中有28例患有胆总管结石,15例患有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3例患有胆总管肿瘤。
主要的症状表现为上腹部胀痛不适、腹部有肿块呈现,身体发热、经常感觉乏力,体重下降。
1.2方法1.2.1胆总管结石治疗方法患有胆总管结石的28例患者,通过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进行诊治,要求手术之前8个小时不能进食,并且需要注射安定5毫克、哌替啶50mg、解痉灵20mg,在手术开始前30分钟口服10ml多效胃镜胶,准备心电监护和鼻吸氧,手术时将十二指肠镜通过空腔插入,在十二指肠乳头的位置进行逆行胰胆管造影,在造影的帮助下观察胆总管内的是否有结石以及结石体积的大小,确定这些以后再进行EST,乳头括约肌切口的大小需要依据结石的大小来确定,去除结石的方法包括鼻胆管引流、网篮取石、气囊清扫胆道、机械碎石4种,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来作出选择。
超声对胆总管下段病变的鉴别诊断关键词超声胆总管病变资料与方法2001~2006年经手术和病理检查确诊为胆总管下段病变患者105例,男65例,女40例,年龄25~78岁。
临床主要表现为黄疸,上腹胀痛不适,腹部肿块,发热,体重减轻,疲乏无力等。
超检查:仪器为TOSHIBA Nemio3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4.2MHz。
受检者空腹12小时以上,取仰卧位或右前斜位,常规探测肝脏、胰腺及胆道系统。
对因胃肠道气体的干扰难以显示胆总管下段病变者,采用探头加压、变换体位或饮水充盈、胃十二指肠驱气等方法,以改善胆总管下段及胰腺周围透声条件,后对胆总管向下进行连续纵横向扫查,沿扩张的胆总管向下,寻找梗阻部位。
选择图像最清晰的梗阻部位冻结,测量病变大小。
结果本组105例超声检查结果,定位准确92%(96/105),显示病灶98%(102),诊断符合率88%(92/105)。
本组胆总管胆总管下段病变声像图特点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描述如下。
胰头癌(22例):胰头增大,增厚,局部见边界不规则的低回声团块,内部回声不均匀,后方回声衰减,同时可伴有胆道系统及胰管扩张。
胆总管癌:根据癌肿大体病理形态特点的不同,一般分三型[1]:①乳头型(15例):又称息肉型,肿瘤呈乳头状或菜花样,自胆管壁突入扩张的胆管腔内,分界尚清,边缘不齐,后方无声影;②结节型(12例):又称截断型,肿瘤呈结节状或分叶状,堵塞于扩张胆管内,造成管腔不规则截断,肿瘤与管壁无界限,胆管壁亮线残缺不齐;③硬化型(6例):又称狭窄型,肿瘤沿胆管壁生长浸润,使管壁增厚回声增强,胆管腔狭窄变细呈鼠尾状。
壶腹癌(36例):在胰头右缘偏后处,扩张的胆总管末端壶腹部内可见肿瘤的高回声团块或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楚或不规则,肿块以上的肝内外胆管及胰管扩张成“双管扩张征”。
胆总管结石(12例):在扩张的胆总管内,可见形态稳定的强光团,后方伴声影,强光团与胆管壁之間有分界,典型的可见细狭的液性暗区包绕着强光团,横断面成为“靶环征”,有的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