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海洋和陆地的变迁案例
- 格式:ppt
- 大小:8.90 MB
- 文档页数:31
七年级地理教案海陆的变迁9篇海陆的变迁 1教学目标①通过对海陆变迁及大陆分离的若干证据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分析、归纳、表达等认知能力;②通过对相连证据的找寻方向的探究,提高学生研究手段的科学性、指向性,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③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提高学生对探究事物本质的科研兴趣;通过魏格纳的故事,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利用大陆漂移假说解释一些现象。
难点:寻找大陆源移的证据。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一、海陆是变迁的导入:歌曲<东方之珠>引出“沧海桑田”这个成语。
提问:“沧海桑田”是什么意思?生: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
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师:其实它的原意就是指。
其实古人早就觉察到海陆是变迁的,因而在我国就有了“沧海桑田”的成语。
二、海陆变迁的方式师: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呢?出示海陆变迁的动态课件。
(可以出示喜马拉雅山、我国东部海底、荷兰围海造田图片。
)活动:(观察、分析、讨论)提示:1)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2)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反映了该海域过去是状况?3)荷兰的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为什么在不断扩大?(总结)生:变迁方式有三种:1.地壳变动;2.海平面升降;3.人类活动。
师:海陆是变迁的,七大洲四大洋是否就是固定不变的呢?20世纪地理科学史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机会总是垂青善于观察、思考的人。
正像牛顿坐在树下看到苹果落下建立了自由落体运动定律一样,这一次是一个躺在病床上的气象学家解决了这个问题。
下面我们来阅读一下《偶然的发现,伟大的假说》。
生:阅读。
(最好出示资料片)三、魏格纳创立大陆漂移假说过程师:魏格纳发现非洲大陆、美洲大陆轮廓吻合后能不能直接提出它们原先是连在一起的?为什么?同学们都学过剪纸能否用这种剪纸的办法证明一下你的观点。
生:讨论,用剪刀、白纸活动。
师:巡视,指导。
师:谁能把你们讨论的方法演示一下呢?生:上前演示。
《海陆变迁》海陆变迁实例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海陆的分布并非一直固定不变,而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经历了无数次的变迁。
这种海陆变迁的现象,不仅是地球内部力量作用的结果,也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
让我们先来看看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在很久很久以前,现在高耸入云的喜马拉雅山地区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
随着地球内部的板块运动,印度板块向北漂移,并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和挤压。
在持续的挤压作用下,地层不断褶皱、隆起,逐渐形成了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
如今,在喜马拉雅山上,我们还能找到一些海洋生物化石,这些化石就是曾经这里是海洋的有力证据。
比如菊石、三叶虫等化石,它们清晰地告诉我们,这片陆地曾经被海水所覆盖。
再把目光转向地中海。
地中海曾经是一个比现在大得多的海洋。
然而,由于地壳运动,其周围的陆地不断上升,使得地中海与其他海洋的连接逐渐变窄。
同时,气候的变化导致流入地中海的河流径流量减少,海水蒸发量大于补给量,地中海的面积逐渐缩小。
我国的华北平原也是海陆变迁的一个典型例子。
在地质历史时期,这里曾多次经历海进海退的过程。
当海平面上升时,华北平原的部分地区被海水淹没;而当海平面下降时,这些地区又重新成为陆地。
在这一过程中,沉积了厚厚的地层,为后来华北平原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除了上述这些大规模的海陆变迁,还有一些局部地区的变化也十分明显。
比如,在一些沿海地区,由于地壳的下沉或者海平面的上升,会出现陆地被海水淹没的情况。
而在另一些地方,由于地壳的上升或者河流带来大量泥沙的堆积,会使海岸线向外推进,形成新的陆地。
在海陆变迁的过程中,火山活动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当火山喷发时,会喷出大量的岩浆和火山灰。
如果火山活动发生在海洋中,岩浆冷却后可能会形成新的岛屿。
例如,太平洋中的夏威夷群岛就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
这些岛屿从无到有,见证了地球表面的变化。
冰川的融化和形成也会对海陆变迁产生影响。
在冰期,大量的水被冻结成冰川,导致海平面下降,露出更多的陆地。
列举出海陆变迁的实例1. 冰川融化与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是海洋和陆地变迁中重要的因素之一。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的融化速度加快,这导致了海平面的上升。
实例:格陵兰岛冰川的融化正在引发全球关注。
格陵兰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之一,其冰盖对全球海平面有着重大影响。
近年来,格陵兰岛冰川融化速度明显加快,导致海平面每年上升约0.7毫米。
这对于沿海地区的居民、动植物和生态系统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 地壳运动与海岸侵蚀地壳运动是陆地变迁的一个重要方面。
地壳的隆起和下沉,以及地震等地质活动,对海岸线的地貌和形态有着直接的影响。
实例:日本的东北海岸地区在2011年发生了一次9.0级地震,这个地震引发了巨大的海啸,对沿海地区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
海啸从海岸线到内陆蔓延,摧毁了城镇、农田和生态系统,导致了巨额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3. 河流冲积与湿地形成河流的冲积是陆地与海洋之间的一种重要过渡形式。
河流带来的泥沙、矿物质和有机物质,通过冲积过程形成了河口湿地和海岸湿地。
实例: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流,其冲积过程对形成了中国北方大陆沿海地区的黄渤海湿地。
这些湿地是珍贵的生态系统,不仅为大量候鸟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和迁徙通道,还保护了海岸线免受风暴潮和海平面上升的侵蚀。
4. 人类活动与沿海土地沉陷人类活动也对海陆变迁产生着重要影响。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地下水抽取、沿海填海造地等人类干预行为,导致了沿海地区的土地沉陷。
实例:荷兰是一个位于欧洲西北海岸的国家,其中大部分地区位于海平面以下。
由于长期的土地开发和泵水排水,荷兰境内的沿海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土地沉降问题。
这一问题使得荷兰需要持续投入大量资源和技术手段去防止海水侵蚀和保护沿海土地。
5. 珊瑚礁退化与海洋生态系统受威胁珊瑚礁是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与海洋和陆地变迁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许多地区的珊瑚礁遭到了退化和破坏。
实例:此次以澳大利亚大堡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