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除颤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1
(完整版)电除颤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docxxxxx人民医院电除颤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操作时间5 分钟)科室姓名考试日期监考人得分项操作流程与标准分扣分细则扣目值分操 1.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3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1分。
作2.用物准备:除颤仪、电极片三片、导电膏、纱布四5缺一项扣 1 分。
前块、听诊器、弯盘、记录单,检查除颤仪性能良好。
准 3.用物准备 3 分钟。
2超时 1 分钟扣 2 分 .备1.评估患者是否突然发生意识丧失、抽搐、发绀、大5评估不全面少一项扣 1 分,未评估不评动脉搏动消失。
得分。
估 2.评估患者心电图状况以及是否有室颤波(行心电监5护者)。
1.呼叫患者、判断意识,呼救寻求帮助,记录时间。
2.舒适与安全:周围环境宽敞、安全,光线明亮。
3.患者去枕平卧于硬板床或绝缘床。
松解衣扣,暴露4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2 分。
除颤部位,查看皮肤、导联、有无起搏器及金属物质。
4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1 分。
4. 迅速携除颤仪到床旁,打开除颤仪电源的开关,观8未打开开关扣 2 分,未观察扣 6 分。
察患者心律,确认是否为室颤。
5.用纱布呈“ Z”型擦干患者除颤部位皮肤。
4未涂抹扣 4 分。
6.涂导电膏。
8未选择非同步扣 3 分,能量选择不正7. 选择非同步除颤方式,准确选择出所需除颤电量(单确扣5 分。
向波 360J,双向波 200J),充电。
12部位不准确一处扣 5 分,电极板未避操开电极片一处扣 3 分,接触不严密8. 左手电极板置于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右手电极板置作5 肋间),电极板与皮肤紧密接扣 2 分,有汗未擦干扣 2 分。
于心尖部(左腋中平第流6未观察扣3分,充电方法不正确扣3触,保证导电良好(如患者大量出汗,应迅速将胸部程分,未充电扣 6 分。
擦干)。
9. 再次观察心电示波,确认室颤。
操作员与患者保持10操作员未离开床边扣 3 分,未清场扣 3一定距离,清场,确认没有人接触床边,双手拇指同分,放电不正确扣10 分。
心脏电除颤考核评分标准
心脏电除颤(CABD)考核评分标准
日期:______ 姓名:______ 分数:______
内容操作要求:
提问:非同步电除颤的适应症包括室颤和无脉性室速。
物品:除颤器、心电监测导联线、电极、抢救车、导电糊、纱布、生理盐水、酒精。
缺少任何一项物品都会扣1分。
病人:将病人平卧于硬板床上,并暴露病人胸部。
检查局部皮肤(口述无创口无破溃),并建立心电监护(电极位置准确)。
这一步可以获得2分。
1.将所有需要用到的物品备齐并放在床旁,打开电源监测。
2.判断病人的心律失常类型。
3.将电极板均匀涂抹导电胶或纱布垫包裹电极板,并沾上
生理盐水。
4.选择除颤能量,根据成人双项波150-200J或成人单项波300-360J的标准选择。
5.放置电极板位置:胸骨右缘第2肋间-心底部,或左锁
骨中线第5肋间-心尖部。
6.确定非同步除颤,获得4分。
7.确定是否需要进行除颤,获得4分。
如果需要进行除颤,则需要再次观察心电示波,充电(有指示灯亮,警鸣音提示),大声嘱其他人员离开病人和病床,并将电极板紧贴病人皮肤(以10公斤左右压力压紧),两手同时按下放电按钮。
8.立即进行5个循环的CPR,口述即可。
9.观察病人的心电变化。
10.操作完毕后,将能量开关回复至零位,清洁皮肤并安置病人,监测和记录患者信息和时间。
这些步骤可以获得20分。
备注:文章中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和需要删除的段落。
但是,文章可以通过小幅度的改写来提高可读性和清晰度。
电除颤操作及评分标准
除颤术
(一)目的:
通过电除颤,纠正心律失常,恢复窦性心律
(二)注意事项:
1、除颤前确定周围人员无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
操作者身体不能与患者接触,不能与金属物品接触。
2、安装有起搏器的患者除颤时,电极板距起搏器至少10cm。
3、手持电极板时,两极不能相对,不能面向自己。
4、心电监护示波心率为细颤波时,遵医嘱给予肾上腺素静脉注射,使细颤波转变为粗颤波再执行除颤。
5、操作后应保留并标记除颤时自动描记的心电图,并粘贴于护理记录单上。
6、使用后将电极板充分清洁,及时充电备用;定时充电并检查性能。
电除颤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电除颤是一项在急救中至关重要的技术,能够及时有效地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挽救患者的生命。
为了确保操作人员能够熟练、准确地进行电除颤操作,特制定以下详细的考核评分标准。
一、操作前准备(20 分)1、环境评估(5 分)观察周围环境,确保无易燃、易爆物品,远离水源。
(3 分)评估患者周围是否有其他人员可能接触到电流,确保操作安全。
(2 分)2、患者评估(10 分)快速判断患者意识,呼叫患者,拍打双肩,观察有无反应。
(3 分)同时触摸颈动脉搏动,判断时间不少于 5 秒但不超过 10 秒。
(3 分)观察患者胸廓有无起伏,判断呼吸情况。
(2 分)立即呼喊求助,启动急救系统。
(2 分)3、用物准备(5 分)检查除颤仪性能,电量充足,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2 分)准备电极板,导电糊或生理盐水纱布。
(2 分)选择合适的能量设置。
(1 分)二、操作过程(60 分)1、体位摆放(10 分)迅速将患者仰卧于硬板床上,解开衣领、腰带。
(5 分)去除患者身上的金属物品,如手表、项链等。
(5 分)2、电极板放置(15 分)选择合适的电极板位置,一个电极板置于心尖部(左腋前线第 5-6肋间),另一个电极板置于心底部(胸骨右缘第 2 肋间)。
(8 分)确保电极板与患者皮肤紧密接触,中间涂抹导电糊或用生理盐水纱布垫好。
(5 分)电极板压力适中,避免压力过大造成皮肤损伤。
(2 分)3、能量选择(10 分)根据患者心律失常类型和体重选择合适的除颤能量。
(5 分)首次单相波除颤能量一般为 360J,双相波除颤能量一般为 150-200J。
(5 分)4、充电(5 分)按下充电按钮,充电指示灯亮起,听到充电完成的提示音。
(3 分)再次确认能量选择无误。
(2 分)5、放电(10 分)确保所有人员离开患者及病床,操作者两臂伸直固定电极板,使自己身体不接触患者及病床。
(5 分)大声呼喊“大家离开”,然后同时按下两个电极板的放电按钮进行放电。
电除颤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一、准备工作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性(5分):包括手套、防护眼镜、手术帽等。
2. 准备设备和药物(5分):确认电除颤仪器的正常工作状态,检查电极的贴附情况,准备好所需的药物和辅助设备。
二、患者评估1. 心电图监测(5分):正确连接心电图监护仪,获取患者的心电图信息。
2. 意识状态评估(5分):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判断患者是否有意识。
3. 呼吸评估(5分):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判断患者是否有自主呼吸。
三、电除颤操作1. 确认电除颤指征(5分):根据患者的心电图和临床症状,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电除颤。
2. 确认能量选择(5分):根据患者的年龄和心律失常类型,选择适当的电除颤能量。
3. 贴附电极(5分):正确贴附电极,确保电极与患者皮肤的贴附良好。
4. 同步除颤设置(5分):根据需要,将电除颤仪器设置为同步除颤模式。
5. 给药准备(5分):准备好所需的药物,包括麻醉剂和肌松剂等。
6. 命令确认(5分):与团队成员确认准备工作完成,并给予相关指令。
7. 除颤操作(15分):包括正确的电击操作、记录时间和能量等。
8. 除颤后处理(10分):包括观察患者的心律变化、心电图监测和患者的生命体征等。
四、团队合作1. 沟通和指令(10分):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指令,保证操作的顺利进行。
2. 协调和配合(10分):与团队成员协调配合,确保整个过程的顺利进行。
五、操作技术1. 操作流畅性(10分):操作流程是否流畅、有序,能否熟练地完成电除颤操作。
2. 操作准确性(10分):操作是否准确无误,能否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六、安全注意事项1. 安全操作(10分):操作过程中是否注意安全事项,如避免电极脱落、防止电击操作对其他人员造成伤害等。
2. 感染控制(5分):操作过程中是否注意洗手、穿戴手套等感染控制措施。
总分:100分结语:电除颤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是为了评估护士在电除颤操作中的技术熟练程度和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