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除颤操作评分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2
非同步电复律除颤仪手动操作评分标准
目的:用高能的脉冲电流,经过胸壁或直接作用于心脏,消除各类异位快速心律失常,使心脏恢复窦性心律的方法(又称心脏电复律)。
适应症:同步电复律适用于心房纤颤、心房扑动、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非同步电复律适用于室颤、室扑。
注意事项:
1.定时检查除颤器性能,及时充电。
2、导电胶涂抹均匀,防止皮肤灼伤。
3、放电除颤时,注意患者和其他人、物绝缘。
4、儿童能量选择:首次2J/Kg,第2次2-4J/Kg,第3次4J/Kg。
5、左手电极板置于胸骨右缘第2肋间,右手电极板置于左侧腋中线第五肋间平剑突水平。
6、清洁皮肤,以10公斤左右的压力压住皮肤。
完整版)电除颤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人民医院电除颤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考试科室:XXX姓名:___________ 考试日期:___________ 监考人:___________操作时间:5分钟得分项目操作前准备1.评估患者是否突然发生意识丧失、抽搐、发绀、大动脉搏动消失。
2.评估患者心电图状况以及是否有室颤波(行心电监护者)。
1.呼叫患者、判断意识,呼救寻求帮助,记录时间。
2.舒适与安全:周围环境宽敞、安全,光线明亮。
3.患者去枕平卧于硬板床或绝缘床。
松解衣扣,暴露除颤部位,查看皮肤、导联、有无起搏器及金属物质。
4.迅速携除颤仪到床旁,打开除颤仪电源的开关,观察患者心律,确认是否为室颤。
5.用纱布呈“Z”型擦干患者除颤部位皮肤。
6.涂导电膏。
7.选择非同步除颤方式,准确选择出所需除颤电量(单向波360J,双向波200J),充电。
8.左手电极板置于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右手电极板置于心尖部(左腋中平第5肋间),电极板与皮肤紧密接触,保证导电良好(如患者大量出汗,应迅速将胸部擦干)。
9.再次观察心电示波,确认室颤。
操作员与患者保持一定距离,清场,确认没有人接触床边,双手拇指同时按压放电键电击除颤。
10.观察除颤仪上的波形变化,监测患者心律是否变为窦性,若无效,可加大电极能量,重复电击,但最大不超过360焦耳。
11.如转复成功,关闭电源,擦净病人皮肤及电极板。
12.密切监测心律变化,做好抢救记录。
13.整理床单位及用物。
评价分值扣分细则操作准确、熟练。
3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急救意识不强。
5 缺一项扣1分。
爱伤观念强。
2 超时1分钟扣2分。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操作。
5操作流程与标准1.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除颤仪、电极片三片、导电膏、纱布四块、听诊器、弯盘、记录单,检查除颤仪性能良好。
3.用物准备3分钟。
扣分细则:评估不全面少一项扣1分,未评估不得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2023年最新电除颤治疗评分标准
概述
本文档旨在介绍2023年最新的电除颤治疗评分标准。
电除颤
是一种常见的心脏治疗方法,通过给心脏施加电击来恢复正常的心律。
该评分标准旨在帮助医生和医护人员评估电除颤治疗的适用性,以确保患者获得最合适的治疗。
评分标准
1.心律失常类型:根据患者的心律失常类型对电除颤治疗进行
评估。
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包括室颤、室速、心室扑动等。
不同类
型的心律失常可能需要不同的电除颤参数。
2.心律失常持续时间:评估心律失常持续的时间。
较长时间的
心律失常可能需要更多次的电除颤治疗。
3.患者病情稳定性:评估患者的病情稳定性。
病情不稳定的患
者往往需要紧急的电除颤治疗。
4.其他治疗方法效果:考虑其他治疗方法对患者的效果。
如果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电除颤治疗可能是一个更合适的选择。
5.医疗资源可用性:评估医疗机构提供电除颤治疗的资源。
包括设备、专业人员等。
如果医疗资源有限,可能需要优先考虑其他治疗方法。
6.患者健康状况: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一些患者可能由于其他健康问题而不适宜接受电除颤治疗。
结论
以上是2023年最新的电除颤治疗评分标准。
医生和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以上评分标准,来判断是否适用电除颤治疗,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决策。
最新电除颤评分标准患者反应等),交接班。
评分标准:1.着装整齐,佩戴胸卡,备齐用物,准备充分,得分2分。
2.操作流程正确,按照步骤进行,无遗漏,得分73分。
3.操作质量标准高,注意细节,保证患者安全,得分最高5分。
操作流程:当患者突然倒地或发生室颤时,首先要呼叫其他人员帮助,并评估监护电缆线等是否干扰。
接着触摸患者颈动脉搏动,同时观察呼吸,判断时间不得超过10秒。
如果患者没有呼吸或心跳,立即通知医生,抢救患者,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同时,除颤仪到场后,开启除颤器,打开电源,评估患者皮肤,去除患者身上金属物品及电子产品,皮肤潮湿则擦干胸部。
联接导联,观察心电活动,电极涂以专用导电糊。
导联选择开关置于“除颤”位置,选择非同步除颤/同步电复律。
选择能量,非同步:200焦耳(双相波)或360焦耳(单相波),同步:小孩2-4J/kg。
正确安放电极,按压手柄上充电键,确定无人员接触患者,双手紧压电极手柄,两拇指同时按压手柄放电按钮进行放电。
将两个电极手柄放下,立即进行CPR。
观察除颤有无成功,未CPR不得分。
进行5个循环CPR后观察患者反应,注意心跳和脉搏变化,选择导联观察心电活动,如转为窦性心律,表明除颤成功。
心律无恢复时继续进行5个循环CPR后,再次评估。
室颤再次电除颤,心电监护呈直线则继续CPR。
除颤成功后,将患者身上及电极板上的导电胶擦拭干净整理后,进行心电监护,观察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情况,除颤位置皮肤有无灼伤等。
最后整理记录,交接班。
质量标准: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细节,保证患者安全。
特别要注意患者皮肤的情况,如有潮湿等情况要及时处理。
还要注意除颤仪的电量充足,各导联线连接完好等。
操作过程中要紧张而有序,不能出现遗漏或错误。
质量标准操作熟练且手法正确是保证质量标准的关键。
除颤时必须在患者无知觉的情况下进行。
除颤前需要识别心电图类型,以便正确选择除颤方式。
如果是细颤,可以在除颤前给予肾上腺素,使其转变为粗颤,然后进行电除颤。
电除颤操作项目分值评分细则姓名准备质量标准25分1、护士准备:着装整洁,动作敏捷(2分)、洗手(2分),戴口罩(1分)。
2、评估患者:评估患者病情、年龄、体重、局部皮肤情况(1分)、意识、心电图状况(是否为室颤波)(2分)、是否安装起搏器(1分)、去除金属饰物(3分)、暴露体位(2分)、平卧硬板床(1分)3、物品准备:除颤仪、导电糊或生理盐水纱布、干燥纱布2块、碗盘、护理记录单、笔(少一项扣1分)4、环境准备:整洁(1分)、安静(1分)、安全(1分)。
操作流程质量标准65分1、迅速携用物至床旁,开机(未连接电极或连接不当扣5分)2、再次评估患者意识和心电图,必要时遵医嘱给药,以提高室颤阈值(5分)3、电极板均匀涂抹导电糊或包裹生理盐水纱布(2分)4、选择除颤的方法(非同步)(5分)。
5、根据医嘱选择点击能量:单项波360J,双向波120~200J(5分),6、放置电极板:一电极板放置在心尖部(左叶中线平第五肋间)(5分),另一电极板放置在心底部(胸骨右缘第二肋间),两电极板相距10cm以上(5分)7、按充电按钮充电(3分),术者两臂伸直固定电极板(2分),使电极板与胸壁皮肤紧密接触(5分)8、再次观察心电示波(2分),确认需要除颤,嘱其他人离开床旁,自己身体离开床缘(3分),双手同时按下放电按钮进行除颤(5分)9、放电后立即CPR(心肺复苏)(3分),2分钟后观察心电示波了解除颤效果(3分),观察局部皮肤情况。
10、评估无心律失常、肺水肿、低血压、栓塞、心机损伤及皮肤灼伤等并发症(3分)12、整理床单位(2分),继续监护并记录(2分)。
13、处理用物,除颤仪充电,处于备用状态(2分)终末质量标准10分1、操作熟练,程序正确。
(5分)2、急救意识强。
(5分)得分监考人员:时间:(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
电除颤仪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复
原窦性心律的方法(又称心脏电复律)。
适应症:(2分)同步电复律适用于心房纤颤、心房扑动、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非同步电复律适用于室颤、室扑。
留意事项:(6分)1.定时检查除颤器性能,刚好充电;2、导电胶涂抹匀称,防止皮肤灼伤;3、放电除颤时,留意患者和其他人、物绝缘;4、儿童能量选择:首次2J∕Kg,第2次2-4J∕Kg,第3次4J∕Kg;5、对于能明确区分QRS和T波的室速,应同时同步电复律;无法区分者,采纳非同步电除颤;6、同步电复律通常遵医嘱选择稍低的起始能量,选择能量前应按下“同步”键。
(完整版)电除颤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xxxx人民医院电除颤技术操作查核评分标准(操作时间 5 分钟)科室姓名考试日期监考人得分项操作流程与标准分扣分细则扣目值分操 1.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
3一项不切合要求扣 1分。
作 2.用物准备:除颤仪、电极片三片、导电膏、纱布四5缺一项扣 1 分。
前块、听诊器、弯盘、记录单,检查除颤仪性能优秀。
准 3.用物准备 3 分钟。
2超时 1 分钟扣 2 分 .备1.评估患者能否忽然发买卖识丧失、抽搐、发绀、大5评估不全面少一项扣 1 分,未评估不评动脉搏动消逝。
得分。
估 2.评估患者心电图情况以及能否有室颤波(行心电监5护者)。
1.呼喊患者、判断意识,呼救追求帮助,记录时间。
2.舒坦与安全:四周环境宽阔、安全,光芒光亮。
3.患者去枕平卧于硬板床或绝缘床。
松解衣扣,裸露4一项不切合要求扣 2 分。
除颤部位,查察皮肤、导联、有无起搏器及金属物质。
4一项不切合要求扣 1 分。
4. 快速携除颤仪到床旁,翻开除颤仪电源的开关,观8未翻开开关扣 2 分,未察看扣 6 分。
察患者心律,确认能否为室颤。
5.用纱布呈“ Z”型擦干患者除颤部位皮肤。
4未涂抹扣 4 分。
6.涂导电膏。
8未选择非同步扣 3 分,能量选择不正7. 选择非同步除颤方式,正确选择出所需除颤电量(单确扣 5 分。
向波 360J,双向波 200J),充电。
12部位不正确一处扣 5 分,电极板未避操开电极片一处扣 3 分,接触不严实8. 左手电极板置于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右手电极板置作5 肋间),电极板与皮肤密切接扣 2 分,有汗未擦干扣 2 分。
于心尖部(左腋中平第流6未察看扣 3分,充电方法不正确扣3触,保证导电优秀(如患者大批出汗,应快速将胸部程分,未充电扣 6 分。
擦干)。
9. 再次察看心电示波,确认室颤。
操作员与患者保持10操作员未走开床边扣 3 分,未清场扣 3必定距离,清场,确认没有人接触床边,双手拇指同分,放电不正确扣10 分。
2023年最新心脏电除颤评分标准
简介
本文档介绍了2023年最新的心脏电除颤评分标准。
这些评分
标准用于评估心脏电除颤的效果和治疗成功率。
本文档将列举各个
评分指标以及其具体评分标准。
评分指标
以下是2023年最新的心脏电除颤评分指标:
1. 心脏复律成功率:评估心脏电除颤后恢复正常心律的成功率。
- 评分标准:
- 90%以上:优秀
- 80%-89%:良好
- 70%-79%:合格
- 70%以下:不合格
2. 电除颤时间:评估从检测到心脏电击的时间。
- 评分标准:
- 少于3秒:优秀
- 3-5秒:良好
- 6-10秒:合格
- 10秒以上:不合格
3. 除颤能量:评估心脏电击所使用的能量大小。
- 评分标准:
- 推荐能量范围内:优秀
- 较低或者较高于推荐能量范围:不合格
4. 心脏复律时间:评估心脏电除颤后恢复正常心律的时间。
- 评分标准:
- 少于5秒:优秀
- 5-10秒:良好
- 11-20秒:合格
- 20秒以上:不合格
结论
以上是2023年最新的心脏电除颤评分标准,这些评分指标可以帮助医务人员评估心脏电除颤的治疗效果。
准确评估和跟踪这些指标有助于提高心脏电除颤的治疗质量和成功率。
电除颤评分标准新版2023电除颤评分标准是指病人在心脏骤停时,执行电击除颤治疗时对病人情况的评估标准。
旨在通过详细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为医生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除颤评分标准新版2023中的相关参考内容,旨在帮助医务工作者更好地理解电除颤评分标准的含义,从而更好地执行电击除颤治疗。
一、胸壁压迫质量和频率当执行电除颤治疗时,胸壁压迫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电除颤评分标准新版2023将胸壁压迫质量和频率作为重要考评指标之一。
评分标准如下:1.胸壁压迫深度:胸骨下压至少50mm2.压迫频率:在心肺复苏期间,胸壁压迫频率应为100至120次/分钟二、药物的使用在电除颤治疗中,药物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
电除颤评分标准新版2023对药物使用情况作出了以下的考评指标:1.药物选择:按照国际指南建议使用肾上腺素、血管活性药物和抗心律失常药物2.药物剂量:根据患者年龄和病情,合理选择药物剂量。
三、时间执行电除颤治疗时,时间的把控非常重要。
电除颤评分标准新版2023中,对时间的考评指标如下:执行电除颤治疗时,应尽快进行除颤,以避免心脏损伤。
在除颤前,应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和准备: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确定除颤器状态,确定药物剂量等。
四、电击除颤电击除颤是治疗心脏骤停的重要手段。
电除颤评分标准新版2023对电击除颤的考评指标如下:1.电击除颤的能够正确选择:根据病人的特殊情况选择适当的电击除颤能量。
2.电击除颤的次数:进行电击除颤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适当的电击次数。
3.电击除颤的时间:连续进行电击除颤治疗时,应保证电击除颤的时间间隔进行恰当,根据患者病情确定电击时间。
总之,电除颤评分标准新版2023旨在帮助医生更好地判断病情,准确制定治疗方案。
四个考评指标包括胸壁压迫质量和频率、药物的使用、时间和电击除颤的能够正确选择,次数和时间等,相互配合地发挥重要作用。
希望本文能够对医务工作者了解电除颤评分标准的相关内容有所帮助。
电除颤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电除颤是一项在急救中至关重要的技术,能够及时有效地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挽救患者的生命。
为了确保操作人员能够熟练、准确地进行电除颤操作,特制定以下详细的考核评分标准。
一、操作前准备(20 分)1、环境评估(5 分)观察周围环境,确保无易燃、易爆物品,远离水源。
(3 分)评估患者周围是否有其他人员可能接触到电流,确保操作安全。
(2 分)2、患者评估(10 分)快速判断患者意识,呼叫患者,拍打双肩,观察有无反应。
(3 分)同时触摸颈动脉搏动,判断时间不少于 5 秒但不超过 10 秒。
(3 分)观察患者胸廓有无起伏,判断呼吸情况。
(2 分)立即呼喊求助,启动急救系统。
(2 分)3、用物准备(5 分)检查除颤仪性能,电量充足,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2 分)准备电极板,导电糊或生理盐水纱布。
(2 分)选择合适的能量设置。
(1 分)二、操作过程(60 分)1、体位摆放(10 分)迅速将患者仰卧于硬板床上,解开衣领、腰带。
(5 分)去除患者身上的金属物品,如手表、项链等。
(5 分)2、电极板放置(15 分)选择合适的电极板位置,一个电极板置于心尖部(左腋前线第 5-6肋间),另一个电极板置于心底部(胸骨右缘第 2 肋间)。
(8 分)确保电极板与患者皮肤紧密接触,中间涂抹导电糊或用生理盐水纱布垫好。
(5 分)电极板压力适中,避免压力过大造成皮肤损伤。
(2 分)3、能量选择(10 分)根据患者心律失常类型和体重选择合适的除颤能量。
(5 分)首次单相波除颤能量一般为 360J,双相波除颤能量一般为 150-200J。
(5 分)4、充电(5 分)按下充电按钮,充电指示灯亮起,听到充电完成的提示音。
(3 分)再次确认能量选择无误。
(2 分)5、放电(10 分)确保所有人员离开患者及病床,操作者两臂伸直固定电极板,使自己身体不接触患者及病床。
(5 分)大声呼喊“大家离开”,然后同时按下两个电极板的放电按钮进行放电。
电除颤评分标准电除颤是一种常见的心脏急救措施,它可以帮助恢复心脏的正常跳动,挽救患者的生命。
在进行电除颤时,评分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采取正确的措施。
下面将介绍电除颤的评分标准,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急救技术。
1. 心脏监测。
在进行电除颤前,首先需要对患者的心脏进行监测。
通过心电图仪器,医护人员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患者的心脏跳动情况,包括心率、心律等。
根据监测结果,可以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进行电除颤,以及选择合适的电除颤能量。
2. 心脏骤停时间。
心脏骤停时间是评估电除颤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常来说,心脏骤停时间越短,患者的生存率就越高。
因此,在进行电除颤时,需要尽快地对患者进行操作,以减少心脏骤停的时间,提高治疗成功的可能性。
3. 电除颤能量选择。
电除颤能量的选择对于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护人员需要选择合适的电除颤能量,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一般来说,对于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需要使用不同的电除颤能量,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标准流程进行选择。
4. 电除颤操作技术。
电除颤操作技术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着治疗效果。
医护人员需要熟练掌握电除颤的操作技术,包括正确的电极贴附位置、操作步骤、力度控制等方面。
只有在操作规范、技术熟练的情况下,才能确保电除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5. 电除颤后护理。
电除颤后护理是电除颤治疗的重要环节。
患者在接受电除颤治疗后,需要进行及时的护理和观察,以确保患者的身体状况稳定,避免出现并发症。
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总结。
电除颤评分标准是指导医护人员进行电除颤治疗的重要依据,它涵盖了心脏监测、心脏骤停时间、电除颤能量选择、电除颤操作技术和电除颤后护理等方面。
只有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进行操作,才能确保电除颤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因此,医护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电除颤技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急救情况,挽救更多的生命。
电除颤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一、准备工作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性(5分):包括手套、防护眼镜、手术帽等。
2. 准备设备和药物(5分):确认电除颤仪器的正常工作状态,检查电极的贴附情况,准备好所需的药物和辅助设备。
二、患者评估1. 心电图监测(5分):正确连接心电图监护仪,获取患者的心电图信息。
2. 意识状态评估(5分):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判断患者是否有意识。
3. 呼吸评估(5分):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判断患者是否有自主呼吸。
三、电除颤操作1. 确认电除颤指征(5分):根据患者的心电图和临床症状,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电除颤。
2. 确认能量选择(5分):根据患者的年龄和心律失常类型,选择适当的电除颤能量。
3. 贴附电极(5分):正确贴附电极,确保电极与患者皮肤的贴附良好。
4. 同步除颤设置(5分):根据需要,将电除颤仪器设置为同步除颤模式。
5. 给药准备(5分):准备好所需的药物,包括麻醉剂和肌松剂等。
6. 命令确认(5分):与团队成员确认准备工作完成,并给予相关指令。
7. 除颤操作(15分):包括正确的电击操作、记录时间和能量等。
8. 除颤后处理(10分):包括观察患者的心律变化、心电图监测和患者的生命体征等。
四、团队合作1. 沟通和指令(10分):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指令,保证操作的顺利进行。
2. 协调和配合(10分):与团队成员协调配合,确保整个过程的顺利进行。
五、操作技术1. 操作流畅性(10分):操作流程是否流畅、有序,能否熟练地完成电除颤操作。
2. 操作准确性(10分):操作是否准确无误,能否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六、安全注意事项1. 安全操作(10分):操作过程中是否注意安全事项,如避免电极脱落、防止电击操作对其他人员造成伤害等。
2. 感染控制(5分):操作过程中是否注意洗手、穿戴手套等感染控制措施。
总分:100分结语:电除颤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是为了评估护士在电除颤操作中的技术熟练程度和安全意识。
电除颤操作评分标准
姓名成绩:
内容标准分操作要求及评分细则得分1.准备除颤15正确开启除颤仪,调至监护位置(5分),安放除颤电极板,报告
心律情况“室颤,须紧急电除颤”(5分)。
迅速擦干患者胸部皮肤,
打开导电胶盖,在电极板上涂以适量导电胶混匀(5分)。
2.选择能量10除颤能量选择正确:单向波除颤能量360 J;双相波形200 J
3.充电5充电操作正确,未充电者不得分
4.安放电极板10电极板位置安放正确,采用前-侧位,即前电极放在右侧锁骨下方,侧电极放在左下胸乳头左侧(左、右电极板各3分),电极板
与皮肤紧密接触,不得歪斜(左、右电极板各2分)。
隔着衣服
安放电极板不得分
5.电极板紧
贴皮肤
5电极板压力适当(左、右电极板各2分),观察心电示波(1分)。
6.与病人保持安全距离5除颤前确定周围人员无直接或间接与病人接触,请“旁人离开”,操作者身体不能与患者接触。
7.放电5除颤仪充电并显示可以除颤时,双手拇指同时按压放电按钮电击
除颤
8.下达除颤指令至除颤完毕的时间20不超过45秒钟(45秒以内完成满分,45秒~1分钟完成10分;1~4分钟完成5分;超过4分钟完成不得分)。
9.除颤结束要求10除颤结束,移开电极板,关机(2分);清洁患者胸壁皮肤(2分);
报告“继续心肺复苏2分钟后,复检观察心跳、呼吸是否恢复,继
续下一步处理(4分);清洁除颤电极板,正确归位电极板(2分)。
10.提问15 1.小儿电除颤能量?
2.若心电显示为细颤,应立即除颤吗?
3.除颤适应症(非同步)。
合计100。